广西旧州绣球创意广告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作者:潘欣艺岑兴莲陈露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5期【摘要】文章通过调查分析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品牌意识薄弱、产品创新不足、技艺传承困难等问题,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创新策略,以此来推动靖西绣球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从而带动整个靖西旧州的经济发展,使绣球产业成为靖西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策略绣球是极具广西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是广西壮族传统的定情物和吉祥物,是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
广西靖西市旧州千年古镇以绣球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
1995年,“绣球王”朱祖线为代表广西妇女做了一个直径为80厘米的大绣球参加北京举办的世界妇联大会,因此,靖西绣球名声大噪,开始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商品。
靖西绣球走上产业化道路,实现乡村振兴策略,既有助于促进国家发展乡村经济策略的实施,又有助于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促进乡村走上富强繁荣之路。
一、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绣球是壮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和象征物之一,成为壮族对外交流和宣传的一张“名片”。
2012年,靖西绣球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旧州绣球村被国家列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绣球的生产制作地区中,靖西的绣球因纯手工制作,制作工艺精湛。
但是,随着社会的工业化程度提高,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因不受市场青睐而走向低迷,甚至逐渐消失,靖西手工绣球就是其中之一。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在规模化、产业化上并未取得与之相应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模,对周边的经济辐射作用也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靖西绣球在广西区内的知名度较高,对绣球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地区对绣球文化的了解并不深。
地方对绣球文化品牌打造不重视,市场影响力小。
在绣球的创新发展、生产模式系统化等方面工作不到位,在旧州零售的绣球,样式、颜色、材料等都千篇一律;传承者把绣球产业发展当做一种个人行为,对绣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够重视,大部分年轻人对绣球制作不感兴趣,导致绣球制作传统技艺传承举步维艰。
古艺苏绣工艺品广告语、宣传语广告语,古艺苏绣工艺品广告语、宣传语1、寻古艺之道,现苏绣之美。
2、苏绣传千古,江南显绝艺。
3、恒古苏留芳,妙艺绣仙香。
4、苏绣传千古,江南显绝艺。
5、绣大千世界,传丝丝真情。
6、苏绣甲天下,古艺礼万家。
7、唯美苏绣,尽在苏州聚茂。
8、古艺苏绣,您值得拥有。
9、苏州聚茂,聆听苏州的声音。
10、引领锦绣品味,演绎精湛人生。
11、选择聚茂古绣,是您信赖之选。
12、苏绣聚茂经典,古艺刺绣传奇。
13、寻古艺之魅魂,绣世间之真情。
14、媲美传世手法,盛承古艺苏绣。
15、古香古色古艺,精彩精美精华。
16、古艺苏绣,来自东方,走向全球。
17、聚茂苏绣,古艺传承,手工刺绣。
18、古风古雅古典,艺绣艺品艺缘。
19、古艺天工苏绣,江南绣娘情深。
20、感受千年苏绣,见证古艺魅力。
21、张扬高贵苏绣,彰显典雅古艺。
22、古色古香古艺,美仑美奂美绣。
23、古色古香古艺,聚心聚力聚茂。
24、承先人之艺法,扬古今之时尚。
25、古艺苏绣,千年工艺,铭记美丽。
26、手工苏绣哪里找?古艺尚品雅而好。
27、千年传承古艺,现代奢华苏绣。
28、国家财富苏绣,苏绣精华古艺。
29、绣心情,绣真情,绣自我本色。
30、古艺,绣不出的味道,舍我其谁?31、您未必了解,其实我绣外慧中。
32、古艺出自苏州,精品出自巧手。
33、古艺传承手工绣,美好生活源于此。
34、天堂绣好礼,古艺品福来。
35、聚亘古之茂,绣雅艺之韵。
36、苏绣绣年华,古艺忆江南。
37、苏绣有古艺,巧手绣天下。
38、苏绣,绣出你我别样人生。
39、同样是苏绣,不一样的古艺。
40、纳万千奇象,绣一方山水。
41、苏绣进万家,古艺名天下。
42、聚茂论英雄,古艺绣天下。
43、古艺精传,苏绣万千,聚茂相伴。
44、传千年古艺,承聚茂苏绣。
45、古艺苏绣,一针一线百世情。
46、古艺苏绣,为您打开幸福之门。
47、古艺苏绣,绣出您多彩的生活。
48、聚河山之茂,绣江南之韵。
49、赏遍苏杭美景,不忘古艺苏绣。
文化生态视角下广西靖西绣球文化研究绣球是靖西最具特色的民俗象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不同历史时期,绣球承载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彰显靖西地区的农耕文明特色,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
进入21世纪,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逐渐将这种历史民俗象征推向工艺品市场。
如何在新时代里保护、发展绣球文化,传承、保留其历史韵味,成为今天人们所要探讨的一个难题。
在文化生态视角下审视靖西绣球文化,在人、环境、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其文化起源的魅力与特色,将为科学保护、传承、发展这种文化提供一种建设性视角。
标签:靖西绣球;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绣球是壮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历经上千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功能与文化内涵。
它既可以是一种竞技工具,也可以是青年男女两情相悦的爱情信物,还可以是承载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品。
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艺术品及“非物质文化”担当者的绣球无论在制作还是在品鉴上都没有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其发展甚至面临不知所措的茫然。
在此情境下,从文化生态视角审视绣球文化的产生与构成,或可为绣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一、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绣球文化的历史意蕴文化生态视角是指从自然与社会的关联性出发研究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在人、环境、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文化起源的特色与魅力,并对其特有的文化形貌和模式予以阐释。
文化生态视角下,绣球制作在漫长发展历程中所凝聚的文化特色、民俗意义逐步突显,成为靖西的文化标识,乃至成为“让世界了解广西,让广西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在时代的变迁中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意蕴。
1.起源与发展:不同时期承载不同的时代内涵关于靖西绣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它起自原始社会,最初源于竞技活动,后发展为爱情信物。
另一种说它自产生之日起,就是求偶传情的信物。
无论是哪种起源说法,都反映了靖西绣球文化的历史由来已久。
关于广西绣球文化的产生,何卫东等学者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投绣球的雏形是壮族古代的‘飞砣’”[1],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绣球:千针万线间游走着的绵绵情意作者:采薇来源:《学生天地·初中》2018年第08期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爱直接表达情感的含蓄的民族,人们喜欢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我们借梅花表达遗世独立的远大志向,托北雁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用长命锁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抛绣球的方式表达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这些物件让我们的情感有所承载与表达,也让我们更了解和理解彼此。
《西游记》里有个故事,说的是当朝丞相的女儿殷温娇。
她有个小名叫“满堂娇”,意思是说满屋子的人就数她最娇美了。
那日,殷小姐正在彩楼上抛绣球招亲,新科状元陈光蕊正好骑马游街经过。
郎才女貌,一见钟情,殷小姐把绣球抛给了陈光蕊。
绣球促成他们结成良缘,后来他们的孩子就是《西游记》的主角唐玄奘。
千百年来,我国的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中都把绣球作为男女爱情的信物,甚至是自由恋爱的象征。
绣球是广西壮族一种精致的针绣工艺品,是壮家人的爱情信物和吉祥物。
清代时,广西靖西龙邦一带的青年男女在山野间对唱山歌、谈情说爱时,随手摘下山间花草,用藤扎成花球抛给意中人,后来演变成用绣有莲花、鸳鸯等爱情吉祥物的绸巾包上重物、缠上丝绳的形状。
关于绣球,在壮乡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广西靖西县旧州古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居住着一户贫穷的人家。
这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
阿秀美丽漂亮、勤劳善良,她也深深地爱上了诚实憨厚、勤劳勇敢的阿弟。
一年春天,阿秀被镇上一个有钱有势的恶少看上了,他要娶阿秀为妻,阿秀誓死不从。
恶少得知阿秀爱的是邻村的阿弟,为了让阿秀死心,恶少贿赂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阿弟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
阿秀听到这个消息后,整日以泪洗面,她决定给阿弟缝制绣球。
针扎破了手,被血浸染后,绣球上的花更艳了,叶更绿了,鸟更鲜活了。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承载着阿秀对阿弟深深爱恋、浸染了阿秀鲜血的绣球终于缝制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自己所有首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
刺绣广告宣传文案范文【第一段】昔日金银丝,如今针线艺。
精致细腻,追求极致。
刺绣,一种源远流长的手艺,如今却以全新姿态出现在广告宣传中。
我们带着对美的热爱,用针线与技艺编织出璀璨绚丽的刺绣广告宣传文案,为您带来别样的视觉盛宴。
【第二段】刺绣广告宣传,是以刺绣艺术为主题,借助文字和图案的力量,传达品牌信息和宣传内容。
刺绣,以其独特的立体感、浓郁的文化内涵和细腻的绣工成为广告宣传的独特元素。
无论是用针线绣出精美图案,还是在产品上绣制品牌标识,刺绣广告宣传都能起到吸引目光、增强品牌认知度的效果。
【第三段】刺绣广告宣传文案是将文字与刺绣艺术巧妙融合的创意产物。
文字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将产品与品牌的特点准确传达给受众。
而刺绣图案则以生动的形象、多彩的色彩为品牌增添独特的魅力。
文字与图案的结合,使刺绣广告宣传文案犹如一幅精美的绣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品质的感受。
【第四段】刺绣广告宣传文案的核心价值在于准确表达品牌的理念和特色。
通过细致入微的刺绣工艺,传递出品牌对于品质的追求和对于细节的专注。
同时,刺绣广告宣传文案还能唤起受众对于传统手工艺术的认同与喜爱,让品牌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五段】在刺绣广告宣传文案中,刺绣的绣工成为重要的视觉元素。
精细入微的针线,犹如品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贴心之处都被刺绣广告宣传文案所呈现。
通过刺绣广告宣传文案,品牌能够向受众传达出品质、用心和关怀。
无论是陈设于展厅的绣品,还是点缀于产品上的刺绣,都将展示品牌的独特魅力,赢得受众的信任和喜爱。
【第六段】刺绣广告宣传文案的美,在于绣出另一种风景。
它不仅仅是为品牌印象打造独特符号的方式,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
借助刺绣广告宣传文案,品牌能够用最直观鲜活的方式向受众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同时为受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
【第七段】刺绣广告宣传文案的创作需要匠心与激情。
让我们用最细腻的针线展现创造力,用最优雅的文字传递情感,在广告宣传中展现出刺绣的神奇魅力吧。
广西旧州绣球创意广告
广告背景:
绣球是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
艺品之一,原为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有“小桂林”和“绣
球之乡”美称,如今也被人们当作馈赠亲友之礼品,企事业单位则将
其作为对外宣传,开展公关之赠品。
广告画面内容:
首先,女生在家里开心地看着电视(与后面换台形成对比)。然后,
女生接到一个电话(男朋友打来的),男朋友说:我们分手吧,我们
不适合!随机挂了电话,女生愣住了,然后在沙发哭,边哭变换台。
首先点到了一个台,里面播着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面的男嘉宾
正在跪地向女嘉宾表白,女生看了哭得越来越凶。然后再换台,电视
机里面出现了一档家庭伦理剧,小三和正牌太太正在进行双方之间的
“战争”。女生看得既生气又难过,继续哭着,正想关电视机的时候,
广告时间到来。广告内容:(女生当时在低着头)刘三姐和她的情郎
在抛着绣球,他们在对着歌,然后男主角就将绣球抛给了刘三姐,就
在接球的一瞬间,绣球抛出了电视机外面,(那女生突然间抬起头来)
把绣球接住了,最后画外音“给予爱,才会得到爱——旧州绣球”
背景音乐:为《山歌好比春江水》 背景画面为:盛开的桃花林
广告解读:
绣球是
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而广西的三月三也很出
名,所以以《山歌好比春江水》为背景音乐,三月是桃花盛开的时节,
所以用这个画面来做背景会显得广告更加的唯美,吸引更多的观众,
让观众更容易记住绣球这个产品。而画外音说的“给予爱,才会获得
爱”是因为抛出绣球,让别人有机会接住绣球,才能获得更多的爱,
让自己更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