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正式稿1-3和4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15
3和4的教学教案设计怎么写标题:3和4的教学教案设计引言:在3和4岁的幼儿教育阶段,教案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基础认知、语言表达、社交技能和运动协调能力。
本文将提供针对3和4岁幼儿的教案设计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基础认知: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2. 促进幼儿语言表达:通过游戏、故事和歌曲等形式,提升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词汇量。
3. 培养幼儿社交技能:通过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发展幼儿运动协调能力:通过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促进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础认知:a. 形状和颜色认知:通过观察和分类活动,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
b. 数字和数量认知:通过数数游戏和物品配对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字和数量概念。
c. 周围环境认知:通过户外探索和室内观察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人、动物和物体。
2. 语言表达:a. 听力训练:通过听故事、听歌曲和听指令等活动,提升幼儿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b. 口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问答游戏和简单的口头描述活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社交技能:a. 合作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b. 小组活动:安排小组活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和交流。
4. 运动协调:a. 大肌肉运动:组织幼儿进行跑步、跳跃和爬行等活动,促进他们的大肌肉运动发展。
b. 手眼协调:通过绘画、拼图和搭积木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活动:1. 形状和颜色认知活动:a. 形状分类游戏: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并将它们分类。
b. 颜色配对活动:给幼儿提供不同颜色的卡片,让他们将相同颜色的卡片配对。
2. 数字和数量认知活动:a. 数数游戏:通过唱歌、数手指和数物品等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数技巧。
3和4的教学教案设计怎么写教案标题:3和4的教学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帮助3至4岁的学生发展基本的认知、语言、社交和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 促进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学主题:动物园之旅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不同的动物。
2. 学生能够描述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3.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学生能够通过参观动物园,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动物。
2. 动物园模型或图片,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
3. 音乐和歌曲,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
4. 绘本或故事书,讲述与动物有关的故事。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10分钟):- 展示动物园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 询问学生是否去过动物园,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2. 学习活动(30分钟):- 展示不同的动物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识别并命名动物。
- 通过绘本或故事书,讲述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
- 通过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描述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3. 创造活动(20分钟):- 听一首关于动物的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做动物的动作。
- 给学生提供颜色纸和画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动物的特点。
4. 实践活动(30分钟):-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动物园或动物展览。
-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和生活环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察结果。
- 提醒学生关注动物保护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保护动物的环境。
5. 总结活动(10分钟):-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经历。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园之旅的感受和观察。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学生的绘画和描述,评估他们对动物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3.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了解他们对动物保护的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和家人一起观察和讨论动物。
一二三四讲解教案小班下学期教案标题:一二三四讲解教案小班下学期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1到4的认知和写法。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1到4的认知和写法。
2.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数字的应用场景。
教学准备:1. 数字1到4的卡片或图片。
2. 认知游戏道具,如积木、玩具等。
3.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第一讲:数字1的认知与写法1. 引入数字1:通过展示数字1的卡片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数字1,让学生观察和感知数字1的形状和特点。
2. 认知游戏:使用认知游戏道具,如积木或玩具,让学生用这些道具组成数字1的形状,加深他们对数字1的认知。
3. 书写练习:在纸上或白板上示范书写数字1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书写练习。
第二讲:数字2的认知与写法1. 复习数字1:通过复习数字1的认知和写法,温习学生对数字1的掌握。
2. 引入数字2:通过展示数字2的卡片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数字2,让学生观察和感知数字2的形状和特点。
3. 认知游戏:使用认知游戏道具,让学生用这些道具组成数字2的形状,加深他们对数字2的认知。
4. 书写练习:在纸上或白板上示范书写数字2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书写练习。
第三讲:数字3的认知与写法1. 复习数字1和2:通过复习数字1和2的认知和写法,温习学生对这两个数字的掌握。
2. 引入数字3:通过展示数字3的卡片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数字3,让学生观察和感知数字3的形状和特点。
3. 认知游戏:使用认知游戏道具,让学生用这些道具组成数字3的形状,加深他们对数字3的认知。
4. 书写练习:在纸上或白板上示范书写数字3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书写练习。
第四讲:数字4的认知与写法1. 复习数字1、2和3:通过复习数字1、2和3的认知和写法,温习学生对这些数字的掌握。
2. 引入数字4:通过展示数字4的卡片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数字4,让学生观察和感知数字4的形状和特点。
幼儿园1 3的教学教案幼儿园教学教案,认识数字1和3。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1和3,并能够正确书写。
2. 培养幼儿对数字1和3的认知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 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字1和3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数字1和3。
2. 能够正确书写数字1和3。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正确区分数字1和3。
2. 能够正确书写数字1和3。
四、教学准备。
1. 数字1和3的卡片或图片。
2. 彩色笔、彩色纸、彩色贴纸等教具。
3. 数字1和3的歌曲或视频。
4. 数字1和3的相关游戏和活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播放数字1和3的歌曲或视频,让幼儿跟着节奏一起唱。
2. 认识数字1和3。
教师出示数字1和3的卡片或图片,让幼儿观看并感受数字的形状和特点。
然后让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或纸上画出数字1和3的形状。
3. 认知游戏。
教师准备一些彩色贴纸,让幼儿用贴纸在纸上贴出数字1和3的形状。
然后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数字1和3的形状。
4. 数学活动。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积木、玩具等,让幼儿用这些物品摆出数字1和3的数量。
然后让幼儿用手指或彩色笔在纸上画出相应数量的圆圈,表示数字1和3。
5. 拓展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字1和3的游戏,如找数字、数数字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数字1和3的认识。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认识数字1和3,并能够正确书写。
同时,通过游戏和活动,幼儿对数字1和3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培养。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巩固幼儿对数字1和3的认知能力,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大班数学教案之一二三四一、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数的序数和顺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材:大班数学教材•教具:数字牌,数学游戏卡片,计数器,磁性数字卡片等•课堂环境:黑板、白板、统一的教学区域三、教学内容1.数字的认识–通过数字牌和数学游戏卡片等教具,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数字,让他们认识并读出数字。
–引导学生讨论数字的特点,如数字的大小、数字的顺序等。
2.数的顺序–让学生将散乱的数字牌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培养他们的排序能力和观察力。
–引导学生探索数的顺序规律,如相邻数字的关系等。
3.数字的序数–介绍数字的序数概念,即表示数字在顺序中的位置。
–让学生猜测、判断数字的序数,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4.数的组成–通过磁性数字卡片等教具,展示不同的数字组成方式。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组成规律,如一个数字由几个单位数字组成等。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数字牌和数学游戏卡片,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认识数字:让学生观察和读出数字牌上的数字,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数字的特点和区别。
3.数的顺序:让学生将散乱的数字牌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排序成果。
4.数字的序数:介绍数字的序数概念,让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猜测数字的序数,并与同学一起验证答案。
5.数的组成:使用磁性数字卡片等教具,向学生展示不同数字的组成方式,鼓励他们发现数字的组成规律。
6.练习与巩固:通过数学游戏和小组活动,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数的顺序和数字的序数的运用能力。
7.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思考学习的体会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2.对学生的回答、讨论和活动成果进行评价,检查他们对数字的认识、数的顺序和数字的序数的理解水平。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一二三四年级:XX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并学会书写“一、二、三、四”四个数字,了解数字的基本含义和用途。
2. 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书写“一、二、三、四”四个数字。
2. 理解数字的基本含义和用途。
教学难点:1. 区分形近数字,如“一”和“七”。
2.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字。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字的特点和规律。
2.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字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吗?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一、二、三、四”四个数字的基本含义和用途。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数字,并注意纠正错误的笔画顺序。
三、游戏活动1. “数字连连看”:将数字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将相同的数字配对。
2. “数字接力赛”:学生分组,每组依次说出数字,出错者出局。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应用案例,如车牌号、商品价格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数字的作用。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案例分析中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用数字记录一天的生活,如起床时间、上学时间等。
2. 家长签字确认。
幼儿园1234的教案教学目的1.帮助幼儿了解数字1、2、3、4的含义和大小;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和记忆能力;3.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注意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4.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数字1、2、3、4的认识;2.用数字1、2、3、4表示数量;3.数字1、2、3、4的大小关系;4.数字1、2、3、4的应用。
教学步骤步骤一:认识数字1.通过幼儿喜爱的童谣或儿歌唱出数字1、2、3、4,让幼儿跟着唱,轻松愉快地认识数字。
–童谣示例:大拇指,小拇指,竖着三个指,中指微微弯。
2.准备大型数字卡片或数字磁贴,让幼儿手把手贴上去,通过视觉直接感受数字,加深记忆。
步骤二:学习数量1.引导幼儿用1、2、3、4个实物表示相应的数字,如1个苹果、2个橘子等。
2.准备一些饼干或糖果,让幼儿数出自己喜欢的数量,同时锻炼手指动作和细节操作能力。
步骤三:大小关系1.用手比划数字1、2、3、4的大小关系,让幼儿真正明白数字的大小顺序,如1只手指有多长,2只手指有多长,3只手指有多长,4只手指有多长。
2.教材的比较:用不同大小的石头和花瓣、不同尺寸的玩具图形,让幼儿感受不同数字所代表的大小关系,潜移默化地加深记忆。
步骤四:数字应用1.数字切片游戏:将一个蛋糕切成1、2、3、4份,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切片来感受数字的实际应用。
2.数字配对游戏:准备一些大数字卡片,上面印有相应的数量和数字,让幼儿把数字和数量匹配起来。
(每个数字和相应的数量只需要一个卡片)3.数字小故事:用幼儿喜爱的方式,讲述有关数字1、2、3、4的小故事,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兴趣、积极性、思维能力等方面;2.通过小测验检测幼儿对数字1、2、3、4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学成果;3.根据班级群体的不同,可差异化评价幼儿的表现和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教学反思1.教学节奏是否合理,能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2.是否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灵活选择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达到以乐学习、快乐成长的效果;3.是否完整记录教学过程,并及时总结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舞蹈一二三四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舞蹈一二三四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教授舞蹈一二三四的基本动作和舞蹈节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舞蹈一二三四的整体动作和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音乐播放器,教学视频。
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
3. 学生准备,穿着舒适的舞蹈服装。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舞蹈热身动作,如摇摆、扭动等,以放松身体和提高学生的舞蹈感觉。
2. 教学舞蹈一二三四的基本动作。
教师向学生展示舞蹈一二三四的基本动作,包括手臂动作、腿部动作和身体转动等。
然后,逐步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练习。
3. 教学舞蹈一二三四的节奏感。
教师播放舞蹈一二三四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感来练习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感。
4. 教学舞蹈一二三四的整体表现。
教师指导学生将舞蹈一二三四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练习整体的舞蹈表现,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5.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组合舞蹈一二三四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6. 教学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舞蹈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舞蹈一二三四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在整体表现和团队合作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
下节课可以增加一些团体练习和舞蹈表演的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六、教学延伸。
可以邀请舞蹈专业老师来学校进行舞蹈一二三四的专业指导,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高水平的舞蹈教学,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舞蹈一二三四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但在整体表现和团队合作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
幼儿园一二三四五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一二三四五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2.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其认知、语言、社交和动手能力;3.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4.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案内容:一、教案1:认识形状目标:通过游戏和实物操纵,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形状。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形状歌曲,引发幼儿对形状的兴趣。
2. 活动1:幼儿围坐成一圈,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卡片,幼儿依次说出形状名称。
3. 活动2:教师给幼儿分发不同形状的积木,幼儿根据积木形状进行分类。
4. 活动3:利用游戏道具,让幼儿进行形状拼图游戏。
5. 结束:回顾所学形状,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认识更多的形状。
二、教案2:认识数字目标:通过数数游戏和实物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数字1-10。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数字歌曲,引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 活动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依次说出数字名称。
3. 活动2:教师给幼儿分发一定数量的小球,引导幼儿用手指按数数。
4. 活动3:利用数数游戏道具,让幼儿进行数字排序游戏。
5. 结束:回顾所学数字,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数数练习。
三、教案3:认识颜色目标:通过绘画和游戏,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颜色。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颜色歌曲,引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2. 活动1: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幼儿依次说出颜色名称。
3. 活动2:教师给幼儿分发颜色蜡笔,引导幼儿进行自由绘画,并说出所用颜色。
4. 活动3:利用颜色游戏道具,让幼儿进行颜色配对游戏。
5. 结束:回顾所学颜色,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认识更多的颜色。
四、教案4:认识字母目标:通过字母歌曲和拼字游戏,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字母。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字母歌曲,引发幼儿对字母的兴趣。
2. 活动1:教师出示不同字母的卡片,幼儿依次说出字母名称和发音。
小班一二三四教案教案标题:小班一二三四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如颜色、形状、数字和字母的识别。
3.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
教学内容:1. 语言:学习基本的汉字、拼音和常用词汇,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 数学:学习基本的数字和数学概念,如数数、比较大小等。
3. 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4. 社会:了解身边的环境和社会规则,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5. 美术: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1. 语言活动:通过游戏、歌曲和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汉字和拼音,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2. 数学活动:通过数数游戏、比较大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3. 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植物、动物和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4. 社会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美术活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学习态度。
2. 通过小测试或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通过作品展示或口头表达,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班学生的教材,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和美术等方面的内容。
2.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游戏和玩具:准备适合小班学生的游戏和玩具,如拼图、积木等,用于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唱歌、游戏等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学习内容呈现:通过故事、图片、实物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新的知识和概念。
3. 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如游戏、实验、角色扮演等。
总第课时Unit 1 — Unit 3测试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 )1.I like English very much,so I __________ listen to the tape in the morninguallyB.hardly everC.never( )2.—____________ do you go skating?—Every day.A.How oftenB.How manyC.When( ) 3. I think I’m _____ unhealthy.A. kinds ofB. a litterC. kind ofD. pretty very.( ) 4. This is an _____ lifestyle.A. healthyB. unhealthyC. unfriendlyD. orange( )5. Although he is very old, ________he works very hard.A.and B.but C./ D.so ( )6. My father tries ____ vegetables eleven to twelve times a week.A. eatB. eatingC. to eatD.ate( )7. Is her lifestyle _______ yours?A. the sameB. the same asC. same asD. the same to( )8. --________ --I have a headache.A.What's the matter, Judy?B.Where are you, Judy?C.Who are you?D.What are you doing, Judy?( )9.We should not eat________junk food.A.too many 9B.too muchC.many tooD.much too( )10.--My mother is ill. --________.A.Don't worryB.No hurryC.I'm sorry to hear thatD.OK( )11.If you have a stomachache, you should __________and rest.A.lie downB.lies downC.lies upD.lie up( ) 12. It is important _________.A.to stay healthB.to stay healthyC.stay healthD.stay healthy()13.I didn’t understand the whole (整个的)thing_______she told me the secret(秘密).A. untilB.whenC.afterD.because() 14. Drinking milk and eating vegetables _______________ our health.A. are good forB. are good atC. is good forD. is good at() 15.—What ________ they ________ for weekend?—Go on a picnic, I think.A.is; going B.do; do C.are; doing二、完型填空Sue was ill,she went to see the doctor.“Doctor,I’m not feeling 16,”she sai“Every time I do my homework,I feel 1 7. when I go to school on foot,I have to sit down and 18 for ten minute s.”The doctor looked 19her carefully.At last he said,“ 20 much,but I’m afraid you are 21 too much.”“I don’t understand,what do you mean?”asked Sue.“I mean you eat too muc h 22.”said the doctor.“Oh! You mean I’m too 23.That’s a problem.”said Sue.“What should I d o if I don’t want to be hea vy!”“The answer is easy.”said the doctor.“If you want to be thinner and healthier, you 24eat a lot of food and you also should do much 25 .”()16. A.good B.terrible C.bad D.well()17.A.thirsty B.hungry C.tired D.relaxed()18.A.rest B.lie C.stand D.look()19.A.for B.at C.after D.like()20.A.Nothing B.Very C.Too D.Not()21.A.drinking B.eating C.sleeping D.working()22.A.ice cream B.fruit C.food D.chicken()23.A.thin B.healthy C.stressed out D.fat()24.A.should B.shouldn’t C.can D.can’t()25.A.homework B.housework C.exercise D.sports三. 阅读理解AThere is an old English saying.It tells us that we must go to bed ea rly and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Then we shall be healthy.We shal l also be rich and clever.This is true.The body must have enough sle ep to be healthy.Children of young age should have ten hours' sleep every night.Children who do not have enough sleep cannot do their wo rk well and they may not be healthy.The body also needs exercise.Walking, running, jumping and playing g ames are all exercise.Exercise keeps the body strong.Exercise also helps the blood to move around inside the body.It is v ery important.Our blood moves to all parts of our body.The head also needs blood.Exercise helps us to think better.( )26.If we want to be healthy, we must________.A.eat moreB.sleep moreC.play moreD.go to bed early and get up early( )27.Children of young age should have ______ hours' sleep every d ay.A.tenB.nineC.elevenD.twelve( )28.If children don't have enough sleep, they will not________. A.work well B.be clever and healthy C.eat well D.A and B( )29.The body also needs________.A.sportsB.runningC.exerciseD.playing( )30.Does exercise help us to think better?A. Yes, it does.B.No, it doesn't.C.No, it does.D.Yes, it deosn't.BFruit is good for people. Many people eat some fruit every day. Mr. and Mrs. Green like fruit very much and every Monday Mrs. Green goes to b uy some fruit in the shop near her house. The man in the shop knows he r well and helps a lot. She can buy all kinds of fruit there, apples, pears, oranges and bananas. In different time of the year, the price of each kin d of fruit is not the same, sometimes high, sometimes low. Mrs. Green wa nts to buy cheap fruit. But Mr. Green likes bananas only. She buys bana nas for him every week. She only buys cheap fruit for herself( ) 31. When does Mrs. Green go to buy some fruit?A. SaturdayB. Monday.C. Thursday.D. every day( ) 32. Where does Mrs. Green buy fruit?A. In the shop near her house.B. In the town.C. Near the shopD. In different shops( ) 33. Mrs. Green buys ____for Mr. Green.A. pearsB. applesC. bananasD. oranges( ) 34. Which of following is not right?A. Fruit is good for people.B. Mr. and Mrs. Green like fruit a lot.C. Mrs. Green can buy all kinds of fruit.D. Mrs. Green only buys apple s for herself.( )35. In different time of the year, the price of each kind of fruit is__ ____.A. the sameB. not the sameC. highD. cheapCFish and chips,and Chinese take-away food are very popular in England. But they are less popular in the U.S.A. In the U.S.A,they eat take-awa y food,too,like chicken. But the most popular kind of take-away food is the Hamburger(汉堡包). It looks like bread with meat in it. Ham(火腿)is a kind of pork-but the Hamburger does not have any pork in it. It has beef in it. The beef is inside a kind of cake. Hamburgers are delicious. They are very popular in the U.S.A. They are also popular in England a nd Australia.()36. Fish and chips are very popular ________.A. in EnglandB. in AustraliaC. in the U.S.AD. in Canada()37. In the U.S.A the most popular kind of take-away food is________.A. HamburgerB. fishC. chipsD. bread()38. The Hamburger does not have any ________ in it.A. beefB. porkC. fishD. chips()39. Hamburgers are ________.A. beefB. porkC. fishD. chips()40. Hamburger is a kind of ________.A. meatB. drinkC. foodD. vegetable四、用方框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