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一)-卿志琼(2009) (1)190925514100344李豪深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6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经济学》课程学习指导书郭战琴编⏹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管理经济学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一门科学。
研究的是企业的经济行为,阐述企业根据什么和怎样做出经济管理决策。
它以边际分析为主要工具,以均衡状态为分析依托,借助决策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指导企业高效率地配置稀缺资源,帮助经理人员制定能使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经营决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能应用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工具来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基本决策如做什么、做多少、怎么做等问题。
学生要了解企业的本质以及企业边界,了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信息不确定情况下如何进行决策等。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用*号注明重点章节)第一专题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一、学习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市场以及市场均衡的原理,为企业未来经营管理决策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习内容本模块涵盖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回顾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均衡理论涉及到的的基本概念和均衡分析方法。
具体如:需求与需求曲线;供给与供给曲线;价格弹性与边际收益;利用弹性预测需求;市场平衡分析、定价与弹性等。
三、本模块重点、难点市场平衡分析、供给与需求的弹性预测。
四、建议学习策略以教材为依据、以讲授为主导,首先理解和掌握其中涉及的概念,其次还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浏览和理解相关的案例。
五、习题(一)相关的概念需求、需求曲线;供给与供给曲线;价格弹性与边际收益;利用弹性预测需求;市场平衡分析、定价与弹性等(二)判断题:1、经济学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2、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升会促使某产品的供给增加。
(×)(如果A与B是替代品,A的价格上升会促使B的供给增加; 但如果A与B是互补品,则A的价格上升会促使B的供给减少)4、若产品一定幅度(百分比)的价格下降会导致该产品同等幅度(百分比)的销售量增长,则生产该产品的厂商的收益不变。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管理经济学第1章导论1.1 管理经济学——运用经济理论和决策方法;解决企业管理决策问题;寻求最优化解决方案1.2 决策模型(见右图)1.3 经济利润及其来源1.3.1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决策的基础是经济利润1.3.2 机会成本1.业主以自有资金办企业——利息2.业主自兼经理——从事其它工作的收入3.闲置设备再用来生产产品——零4.设备由生产A改为生产B ——生产A的利润收入5.存货市价改变——市价6.以市价进物料、劳动力、贷款——同会计成本7.设备折旧——设备期初价值与期末价值之差1.3.3 经济利润引导资源优化配置1.3.4 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资金的机会成本;是吸引业主投资的最低报酬1.3.5 外显成本与内含成本内含成本由机会成本的存在引起,但不等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外显成本+内含成本例1:某人甲以自有资金100万元投资办企业,乙借入100万元投资办企业,市场利率为10%。
甲、乙办企业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各是多少?例2:甲、乙企业年使用钢材均为10万吨。
甲企业使用的是存货,当时购买价格为4 000元/吨,乙企业按现在市价买进,价格为5 000元/吨。
甲、乙企业年使用钢材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各是多少?例3:某业主甲自己管理企业,他若到别处工作,年收入50 000元。
业主乙聘用经理管理企业,年支付工资50 000元。
业主甲、乙管理企业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各是多少?例4:方案1:机器甲原来闲置,现用来生产产品B,所需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为1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折旧费与机器甲期初、期末的价值差额相等)方案2:机器乙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改为生产产品B,所需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为1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折旧费与机器甲期初、期末的价值差额为400元)试求两个方案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管理经济学(DOC 94页)Ch1 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本章将围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扼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名词概念。
这里研究的问题是在整个经济学的基础上对一些问题的概括,初学者可能会感到有些抽象,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最终可以获得具体深入的理解。
§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经济生活,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物质基础。
古代的思想家曾经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与其他社会科学如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比较起来,经济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是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者,英国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于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划小为并列的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三部分。
随后英国的(James Mill,1773-1836)于182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纲要》一书,首创四分法,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部分。
英国的(Nassan William,Senior,1790-1864)于183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大纲》一书提出政治经济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只应该是一门实证科学(Positive Science),而不应该是一门规范科学(Normative Science),讨论客观的事实是怎样的,至于在生产、分配环节中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增进一个社会的福利,涉及到每个人的价值判断,不是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分别在奥国、英国、法国有三位经济学家(Karl Mengers 1840-1921)(W.S.Jevons,1835-1882),(Leon Walias,1834-1910)提出了“边际革命”(Marginal revolution)设计到财富的生产、交换和分配方面的问题。
装 订 处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9) 《管理经济学》(一)
主讲教师: 卿志琼
学习中心:浙江温州奥鹏学习中心[1]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姓 名:李豪深 学 号:190925514100344 成绩:___________
一 、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量本利分析的应用
摘 要: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
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每
一个决策都非常重要,而量本利分析可以强化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本文分析
了量本利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
能给相关企业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量本利分析;经营决策;成本性态
在现阶段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需要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谋求可持续
性发展,以此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此需要企业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不
断将利润最大化,并将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资产保值增值。所以企业在进行经营
决策时可以利用量本利分析方法,以此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盈利情况是由企业经营收入和成本这两个因素决定的,为
此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营收和成本存在着因果关系,企业要有收入和利润,必
然也会有成本,成本低收入高则利润高,反之亦然。而量本利分析法就是利用企
業经营中的业务量同成本的变化关系来将企业的生产、销售、成本以及利润间的
内在规律表达出来。在定义上,量本利就是数量和成本以及利润之间的关系的分
析法,又被称作盈利平衡分析,也有叫做保本点分析。这是一种利用产品数量、
实际成本以及利润三者之间的相关影响的情况,用以数学的形式表达出现,也有
用图表的形式来表达,能够对企业经营的盈亏点进行相对准确的表达,能够预测
出企业未来可能获取的利润值。可以生动形象地分析其有关因素的变动情况对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