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酒质量的稳定浅谈白酒质量的稳定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60度白酒存储研究报告根据我的研究报告,以下是60度白酒存储的重要发现。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越来越高,60度白酒作为一种高端白酒酒类,其存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温度是60度白酒存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60度白酒应该在控制在15度-20度的温度下存放。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酒品的质量和口感。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酒精气味过于浓烈,口感粗糙,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减缓酒液中活性物质的挥发,影响酒的香气。
因此,保持适宜的存储温度对于60度白酒的品质至关重要。
第二,60度白酒存储的湿度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
适宜的湿度范围应该在50%到70%之间。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酒瓶上产生霉菌,影响酒瓶的外观和质量,同时也会影响酒液的稳定性。
而过低的湿度会导致酒液蒸发过快,使得酒液的口感变得粗糙。
因此,保持适宜的湿度对于60度白酒的保存非常重要。
第三,光线是影响60度白酒存储的重要因素之一。
阳光中的紫外线和可见光会破坏酒液中的有机物质,导致酒品失去其原有的风味和口感。
因此,存放60度白酒的地方应该避免阳光直射,选择暗处存储。
第四,存放60度白酒的环境应该保持通风干燥。
过于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酒瓶上产生霉菌,同时也会影响酒液的稳定性。
因此,存放60度白酒的环境应该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潮湿。
综上所述,60度白酒的存储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线和环境等因素。
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对于保持60度白酒的高品质和口感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选择适宜的存放地点,并合理控制存储条件,以确保60度白酒的质量和口感。
白酒酿造中如何控制酒精度和香气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酒精度和香气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品质指标,它们直接影响着白酒的口感和质量。
那么,如何在酿造过程中有效地控制酒精度和香气呢?一、控制酒精度酒精度是白酒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酒中乙醇的含量。
在白酒酿造中,控制酒精度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原料的种类和质量对酒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富含淀粉的粮食作物如高粱、玉米、小麦等是酿造白酒的常用原料。
这些原料的淀粉含量高,发酵后能够产生更多的乙醇。
同时,原料的处理也很关键。
在粉碎原料时,要控制好粒度,使其既能充分暴露淀粉,又有利于后续的蒸煮和发酵。
2、发酵条件的控制发酵是产生乙醇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控制好发酵温度。
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温度下生长和代谢的速度不同,从而影响乙醇的生成。
一般来说,白酒发酵的适宜温度在 20℃-30℃之间。
其次,要控制好发酵时间。
发酵时间过短,淀粉未能充分转化为乙醇;发酵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杂菌污染,影响酒的品质。
此外,还要控制好发酵的酸度和糖分。
适宜的酸度和糖分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乙醇的生成。
3、蒸馏工艺的优化蒸馏是将发酵液中的乙醇分离出来的过程。
蒸馏设备的选择和操作对酒精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传统的白酒蒸馏设备如甑桶,通过控制蒸馏的温度、时间和蒸汽量等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酒精度。
在蒸馏过程中,要遵循“缓汽蒸馏,大汽追尾”的原则,即开始时缓慢升温,使酒精逐渐挥发出来,最后加大蒸汽量,将残留的酒精尽量蒸出。
4、酒液的调配在白酒生产的最后阶段,还可以通过酒液的调配来控制酒精度。
将不同酒精度的原酒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成品酒。
二、控制香气香气是白酒的灵魂,它赋予了白酒独特的风味和魅力。
控制白酒的香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原料的选择不同的原料具有不同的香气成分。
酒品质评价与控制研究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之一,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庆祝节日、祈求丰收,还是寻找心灵的宁静,酒都在其中扮演着良好的助推者。
然而,酒的品质却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在不断发展的饮食行业中,酒品质评价与控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酒品质评价的重要性酒的品质是衡量酒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关注的是酒的口感、香气和口味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而酒的品质评价则能帮助他们在各种酒品之间进行选择。
对于生产商而言,酒的品质评价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酒品质评价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对于酒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酒品质评价的方法酒品质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从传统的感官评价到现代的科学化评价,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
传统的感官评价是通过酒品之后对其香气、口感和口味等进行主观辨认和比较,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专业人士或有较高经验的品尝师。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强、容易受个人经验和主观意识的影响等问题,因此,现代的科学化评价应运而生。
科学化评价包括了酒的理化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
通过测定酒的酸度、酒精含量、葡萄糖含量等理化性质,以及分析其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和多酚类物质等化学成分,可以客观地衡量酒的品质。
其中,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是酒品质评价中的重要一环,通过GC-MS等仪器的应用,能够精确地测定各种挥发性组分的含量和组成,为酒品质的定量化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三、酒品质评价的控制酒品质评价的控制是确保产品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酿酒过程中,制定科学严谨的酒品质控制技术和标准,对于保障酒品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其中,关键的控制点包括了原料的选择与处理、发酵温度的控制、酿酒设备的卫生状况等。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是酿酒的第一步。
选择高品质的原料,如优质的葡萄、优质的小麦等,能够为酒的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原料处理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清洗、去皮、去核等处理,能够减少酿造过程中的杂质和杂味,并提高酒的纯度。
26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9月自2005年,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
我国白酒的发展历史已有2 000年,目前形成了包括白酒分类和术语、原辅料与曲药、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等标准体系。
1 标准体系基本构成1.1 地理标志属性标准体系地理标志属性标准体系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为纲,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上层是地理标志产品通用标准,主要有环境、生产、质量及相关包装标准,是制定具体产品标准的标准和依据。
下层为某一单个产品在环境、生产、质量、包装以及生产工艺中的各项具体标准,具体如图1所示[1]。
1.2 白酒类产品属性标准体系白酒类产品属于农产品后加工产品,不属于农产品但又与农产品关系密切,既受到农产品产地环境、水源的影响,又与其酿造、发酵加工的工艺紧密相连。
白酒产品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分类与术语标准、原辅料与酒曲标准、生产加工工艺标准、产品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与检验方法标准[2],如图2所示。
1.3 单一产品属性标准体系(以五合窖为例)五合窖产地是河北省定兴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产地属于大清河水系,地表水和地上水资源丰富,为五浅谈白酒类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以五合窖为例□ 周 敬 张小满 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摘 要:我国白酒酿造历史悠久,白酒产品标准体系日益完善;单一白酒产品又有其独特的生产酿造工艺和技术要求;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准体系是确保产品质量,促进产品高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白酒类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地理标志产品和白酒类产品的双重特性。
研究和完善白酒类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发展。
该文从地理标志属性标准、白酒产品属性标准和五合窖独特标准3个方面对白酒类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进行了研究和 分析。
关键词:地理标志产品;白酒;标准体系图1 地理标志属性标准体系图2 白酒标准体系食品安全合窖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也为五合窖的酿制奠定了理想的自然基础。
捍卫生活品质 推动产业升级与监督54《轻工标准与质量》2021年第3期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与质量关系的思考王治禹1 刘刚治1 何庆2 唐克纯2 姚华2 吴卫宇3(1.四川泸州三溪酒厂有限公司,四川泸州 646000;2.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3.四川国检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分别为原料处理、出窖、配料和搅拌、蒸酒蒸粮、打量水、摊凉、撒曲、入窖、封窖发酵。
浓香型发酵原酒的质量因地区、原料、窖池、工艺、技术等差异而相距甚远。
如今,酿酒的技术不断进步,浓香型白酒的制造工艺也不断改善。
在不同地区,浓香型白酒的口味仍有一定的区别。
现通过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分析其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工艺;质量中图分类号: TS262.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541/ki.issn 1004-4108.2021.03.007作为市场上的主体香型白酒之一,浓香型白酒占据了中国白酒市场的半壁江山。
随着时代的改变,许多白酒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口感变化改进着生产技艺和方向。
目前,传统白酒酿造工艺主要面临着增己降乳或者增己降乙的问题,随着如今低醉度、健康饮酒等观点的提出,生产上更多会从微量成分的协调配比进行研究,比如减少高级醇的产生或探究酯和醇的最佳比例等。
本文则主要通过简述对酿造工艺的控制点把控来达到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质量控制的目的[1]。
1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浓香型白酒窖香浓郁、醇甜柔和、酒味协调、尾味爽净。
主要的酿造工艺是混蒸续渣、续糟配料和泥窖发酵。
但轮次周期比较长,一般在45天~120天。
白酒的酿造工艺有原料处理、出窖、配料和拌和、蒸酒蒸粮、打量水、摊凉撒曲、入窖封窖等。
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使用时,高粱要先粉碎,粗细适中。
目的是为了增加高粱淀粉颗粒的吸水能力,利于蒸煮糊化,增加糖化时与酶的接触。
除此之外,在发酵过程中,还需填充剂和疏松剂,稻壳就是良好的辅料。
白酒标准化
白酒标准化是一种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白酒的质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白酒标准化的内容:
1. 原料标准化:白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水等,这些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白酒的品质。
因此,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2. 生产工艺标准化:白酒的生产工艺包括发酵、蒸馏、陈酿等步骤,这些步骤的工艺参数直接影响到白酒的品质。
因此,需要对这些步骤的工艺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
3. 产品标准化的:白酒的产品标准包括酒精含量、香味成分、颜色、透明度等指标,这些指标需要符合国家标准。
4. 包装标准化:白酒的包装包括瓶型、标签、包装材料等,这些包装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的需求。
5. 储存和运输标准化:白酒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直接影响到其品质和保质期,因此,需要对这些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
以上只是一般的白酒标准化的内容,具体的标准化措施可能会根据白酒的类型、生产环境、消费者需求等因素来确定。
白酒技术环境分析一、名优质白酒酿造技术新途径分析提高名优质白酒质量的途径是去杂增香,去杂是前提,杂味不除,增香无益。
增香使酒味更郁,但要有一定的限度,香气过浓势必造成口味不协调。
因此,许多香味物质组成的名优质白酒,其比例保持平衡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口味丰满细腻。
提高名优白酒质量必须具有鲜明的典型性。
有了明确典型性,才能确定工艺技术新途径。
伴随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时下的白酒消费群体更加注重白酒产品的口感。
人们把“好喝”作为购买白酒产品的重要依据,不再注重香型。
针对白酒消费需求多层次、多类别、多样性的差异,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须不断创新产品个性和特色,将白酒的安全、卫生、健康作为基本需求,将香气幽雅细腻,入口柔和绵甜、入喉圆润舒畅、饮后舒适且副作用小等作为主要研发方向。
为了适应个性消费的张扬,在发展中求创新,更好地发展地方名酒和优质白酒,现就白酒酿造的原料、培制麦曲、制酒工艺、贮存勾兑等方面的有效技术新途径进行探讨。
一、原材料的选择是生产名优质白酒的先决条件。
原料是酿造白酒的物质基础,不同原料拥有不同的成分含量,分子结构和存在形式。
因此,使用不同生产原料,其发酵产物必然不同。
浓香白酒浓郁流派型使用原料大多为高粱、糯米、玉米、大米、小麦等,而淡雅型白酒则主要以单粮(高粱)酿造为主,利用不同的酿酒原料进行生产,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风格,酿酒行业上的术语是“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小麦糙、糯米绵”。
实践证明,多粮品种酿酒正是吸取多种粮食的特点,利用粮食间营养互补作用交差的优势,采取恰当的配比发酵,产生的微量成分多,口感上比单粮型大曲酒更甜、更丰满;或者说,多粮复合香不过是对淡雅流派白酒风格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水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
酿酒生产用水的水质,也会形成产品风格的差异,不同水质含有不同的离子,而这些离子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贮存过程中的酒体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与酒中的高级脂肪酸酯会形成不同配体数的胶体,从而影响酒体风格特点;加浆用水的水质也会直接影响白酒的口味。
白酒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叶才虎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现代公民的主要关注点。
酒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食物之一,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约占总量的99%)。
作为食品行业的白酒,也是最容易造假的,所以白酒的检测尤为重要。
白酒检测对白酒的质量有直接影响,是中国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因而白酒检测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白酒检测常见的几种方式结合白酒的检测工作,笔者认为白酒检测常见的几种方式如下:使用口味来确定。
无论白酒的种类如何,当您第一次进入口中时,它应该是柔软的,略带甜味,没有苦味。
饮用后,剩余的香味会持续时间不同,会相应地进行比较,根据这个进行详细记录。
品尝时一定要注意白酒的量,以保持白酒量的稳定,吞咽后,张开嘴进行吸气,这样就很容易区分出白酒的味道。
依据白酒中混浊度或沉淀进行鉴定。
将一定量的白酒倒入玻璃杯中,注意是否有残留物,如果有,过滤后沉淀物仍为白色,可能是钙或镁。
如果沉积物是黄色的,它可能是铜或铁,通常来自放酒的容器。
黑色沉积物可以是单宁铁,可能是锡的冷却器。
由低温引起的脂肪酸和酯水合沉积物的形成在室温下立即溶解,但沉积物是无毒的并且不影响白酒的质量。
通过检测气味来确定白酒的类型。
白酒样品的味道和类型在测量白酒的质量和特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气味的白酒具有不同的口感,使白酒的风味成为衡量白酒质量的重要指标。
传统的气相色谱法虽然可以检测白酒中的气味成分,但不能确定不同成分的作用。
因此,研制了用于气体气味和化学传感方法的色度分析。
气相色谱-气味分析是气相色谱和感官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来检测白酒中的香气成分。
化学传感器法是利用化学物质敏感产生的白酒浓度转换成的电信号来完成白酒风味成分的检测,这种方法避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以及更加科学和可信的测试结果。
通过卫生,物理和化学指标来鉴别。
具有理化指标的白酒的显著特点是酸酯比高,酒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杂醇油和高脂肪酸乙酯。
浅谈白酒质量的稳定浅谈白酒质量的稳定
文章导读: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近况毕
业论文范文,之后阐述了为保证白酒特有风味和产品质量所应采取的
具体措施,接着总结了白酒生产企业为保证质量所应做到的实际工
作,最后对白酒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进行了 分析阐述。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近况论文,之后阐述
了为保证白酒特有风味和产品质量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接着总结了
白酒生产企业为保证质量所应做到的实际工作,最后对白酒企业产品
质量安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规划,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展
望。
关键词:白酒 产品质量 特有风味 水质标准 酒质
中国白酒以其独特的工艺及风味在世界蒸馏酒中独树一帜,随着
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饮酒习惯也正在发生着变
化,从高度烈酒转向低度柔和,从醇厚、甘甜转向醇爽、绵柔,酒类
产品低度、柔和化已成为酿酒行业的发展趋势。但对低度白酒来说,
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酯类化合物水解会引起酸值上升、总酯含量
下降、白酒口味寡淡、风格不突出等质量不足,制约了白酒低度化的
进程。如何减小白酒的口味、风格发生变化,保证其产品的特有的风
味和产品质量呢?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我们必须从白酒生产工艺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入手:
1 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进行制约
1.1 贮存与勾兑。白酒的贮存期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白酒贮存
期分为勾兑成品前贮存及勾兑成品后贮存。在贮存的过程中,酯化反
应,尤其是勾兑成品后贮存,3个月以后酒的总酯含量明显降低,总
酸升高。这就要求参考理化浅析硕士论文和气相色谱仪检测出的微量
成份浅析硕士论文数据,去除人为转变呈香物质的比例,减小其水解
变化,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在白酒的勾兑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加浆水的水质要求,错误的认
为矿泉水、深井水都好,致使酒高级脂肪酸与水中过高重金属发生反
应,引起酒液浑浊和沉淀,影响口感以及酒体原有风味。因此,就要
求勾兑酒液降度用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标准达到:①电导率为:
80us/cm以下;②总硬度应小于60mg/L;③硅酸盐根、碳酸根、氮根
各不得超过30mg/L;④NH3+含量低于0.1mg/L;⑤铁含量应低于
0.1mg/L;⑥铝含量应低于0.1mg/L;⑦论文格式范文有腐殖质的分解
产物;⑧氮含量应低于30mg/L。这样才能确保成品酒的质量标准,
保持酒液原有风味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果企业经济条件好的话,
最好用纯水和超纯水。
1.2 灌装过程的制约。操作人员、质检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应身
体健康,讲究个人卫生,工作衣帽穿戴整齐,经洗手、过鞋靴消毒池,
进入生产车间。
经过处理的白酒装入酒瓶,一般论文格式范文该出现不足,但在
实际生产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包装工序中细小的环节,新瓶内壁往往
存留不少硅酸盐类。洗瓶后,瓶内水控不净或新瓶没洗涮,只用清水
冲一遍,易使瓶内壁硅酸盐类进入酒中,经还原生成二氧化硅,是多
孔物质,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若洗瓶用水质量不合格,一般酒瓶控
不尽内部水,瓶内至少存留2ml水,这是造成固形物超标的理由,引
起酒液质感上的变化,转变酒体原有的风味。这就要求在灌装过程中,
严格制约瓶的洁净程度,必须上机刷洗、冲净、控干瓶内水分。
1.3 人员的要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产品的质量检测是保证
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从提高质检队伍的业务素质入手,不断完善检
测手段,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健全质量检测体系。
1.3.1 加强质检队伍建设,提高质检队伍的业务素质。一是注重
人才的选择;二是加强质检队伍的业务培训,使质检队伍的业务水平
得到了明显提高。
1.3.2 进一步健全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深入贯彻ISO9001质量
管理体系标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主持建立了以公司、车间(科
室)、班组“三位一体”的质量检测与监控体系,使公司的质量检测
工作日趋完美。
1.3.3 对新入厂的员工,进行一周的质量体系和相关标准及国家
法律、法规培训,使其全面了解公司的质量制约要求。
高素质人才,高品位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掌握酒质的变
化规律,及时发现,及时检验浅析硕士论文,为及时品评调兑,提供
准确浅析硕士论文数据,保证产品酒质的稳定。
1.4 设备的要求。除了高超的技能,还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完
善的质检手段,循序渐进的检验策略毕业论文。购置国内先进的气相
色谱仪等检测试验设备,改善了实验条件,增强公司的检测能力及技
术水平。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跟踪浅析硕士论文检测,调兑、检验,
灌装时必须用均化机将酒液搅拌均匀,防止酒液一些脂类物质由于密
度小,质量轻,而出现上浮的现象。
2 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生产企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做好技能培训,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论是新入厂的员
工,还是新转岗的员工,再上岗之前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
上岗。
2.2 加强计量管理工作。质检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定周
期,定期做好计量器具和各种设备的检定工作,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
检修保养工作,使其在检定期内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运行,确保计量
的准确性。
2.3 加强企业设备更新改造,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技
能和完善检测设备,充分发挥人员和设备的效能,确保检验数据准确
无误,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2.4 必须加强工艺管理,严把质量关,做好原辅材料处理、配料、
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兑等生产工序的有效制约,使各种
质量参数达标,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成品酒,避开质量事故出现。
2.5 加强酿造用水的管理。水在白酒酿造过程中是必少的,用水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风味质量,因此水质必须高于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其标准是:①PH值为:6.8~7.2;②总硬
度为:100~200mg/L(7~12°d);③硝酸态氮为:0.2~0.5mg/L以下;
④无细菌及大肠杆菌群;⑤游离余氯量在0.1mg/L以下。
2.6 生产车间要满足QS生产许可条件的卫生要求,严格遵守生
产工艺要求,定期消毒,杜绝一切污染源。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酒风味质量决定于酿造工艺,
已被人们所认识,低度白酒的迅猛发展,是市场发展的必定趋势。要
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减小酒体风味的差异,就必须要有一套全面的
质量管理体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人才,严格的管理制度,并
且深入了解生产工艺,熟练掌握新技术,探索新技术,为解决产品质
量不足提供可靠的依据,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参考文献:
秦皇岛天马酒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M].2009.
沈祖志.中国酒后期处理技术[J].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