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白酒产量和质量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发展酒产业的创新举措经验做法:
发展酒产业的创新举措经验做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技术创新:酒产业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采用
先进的发酵技术和设备,优化酿造工艺,提高酒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新的酒品种和特色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
和美誉度。
通过广告宣传、营销推广、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影响力,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认可。
3.拓展销售渠道:酒产业需要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可以通过线上销售、
线下门店、餐饮渠道等多种方式,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同时,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提高产品的覆盖率和销售量。
4.推动产业升级:酒产业需要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可以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产业链整合和协同创新,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和附加值。
5.加强人才培养:酒产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
可以通过建
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酿酒师、品酒师等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怎样酿白酒出酒率会比较高?生料酿酒术作为一种比较经典的酿酒工艺,但是这种工艺的出酒率不高,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1、生料酒曲的质量毫无疑问,生料酒曲的质量,是出酒率高低的关健。
质量好的生料酒曲,能将原料内的淀粉和糖全部发酵为酒精,出酒率自然就高。
更深一层次说,质量好的生料酒曲,不仅能水解原料中的支链淀粉,还能水解原料中的直链淀粉,甚至还能将原料中的纤维素水解并发酵成为酒精。
2、酿酒原料淀粉和糖份的含量毫无疑问,酿酒原料的淀粉和糖份含量高者,其出酒率自然就高,例如大米的淀粉含量为74%,玉米的淀粉含量为62%,自然采用大米酿酒,其出酒率当然就比玉米的出酒率高。
但是,大米是粳米还是籼米,玉米是黄玉米还是白玉米;是早稻还是晚稻都有区别,都会影响到出酒率。
还有,大米是老米还是新米,是碎米还是颗饱满者,对出酒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更不需说霉的病的原料了。
3、原料发酵不完全彻底酿酒原料发酵不完全彻底,是指原料内所含的淀粉没有完全转化为糖,糖没完全发酵为酒精,其残余淀粉、残余糖还很多。
酿酒原料发酵不完全彻底,有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下面还将论及这里即不多述。
酿酒原料发酵不完全彻底,不仅直接影响到出酒率,而且在蒸馏时还会造成焦锅、煳锅和淤锅现象,这些现象一旦产生,不仅是出酒率问题而是废品问题。
4、原料在发酵时由于密封不严而产酸在发酵时由于密封不严,外界空气大量进入发酵容器,同时空气中的杂菌也随之进入。
尤其是从空气中进入发酵容器的醋酸菌大量繁殖而造成醪液的酸败。
众人皆知,发酵醪液的酒精成分即是醋酸菌的营养。
醋酸菌吸收酒精营养后大量繁殖从而使酒变为醋。
酸败的发酵醪液不但出酒率不高,而且其酒质也很差。
5、蒸酒设备的影响传统的甑桶在蒸馏酒醅时,其酒醅就能起到浓缩酒精的作用,但用于液态醪液的蒸馏却没有浓缩酒精的机制,而且对醪液内的酒精成份还不能充分的提取。
换句话说,采用传统的甑桶来蒸馏生料发酵醪液,不仅50度以上的高度酒得酒率不高,酒尾过多过长,而且不能将醪液内的酒精分子提尽而影响出酒率。
酒业行业白酒酿造技艺与品质提升方案第1章:白酒酿造工艺概述 (4)1.1 白酒酿造工艺发展历程 (4)1.2 白酒酿造工艺类型与特点 (4)1.3 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5)第2章:原料选择与处理 (5)2.1 原料种类与品质要求 (5)2.1.1 高粱:应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鲜艳、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高粱,其淀粉含量需达到65%以上。
(5)2.1.2 小麦:要求颗粒饱满、色泽正常、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蛋白质含量应在11%13%之间。
(5)2.1.3 大米:选用新鲜、饱满、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大米,其淀粉含量应在70%以上。
(5)2.1.4 玉米:要求颗粒饱满、色泽正常、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淀粉含量需达到60%以上。
(5)2.2 原料处理方法及对酿造品质的影响 (5)2.2.1 清洗:清洗的目的是去除原料表面的灰尘、泥沙、微生物等杂质。
清洗不彻底会导致酒体中出现杂质,影响酒的品质。
(6)2.2.2 浸泡:浸泡可以使原料中的淀粉充分吸水膨胀,有利于糖化和发酵过程的进行。
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原料中的淀粉发生降解,影响酒的品质。
(6)2.2.3 磨碎:磨碎的目的是增加原料的表面积,有利于糖化酶的作用。
磨碎过细会导致酒体过滤困难,影响酒的品质;磨碎过粗则会影响糖化效果,降低出酒率。
(6)2.3 原料筛选与储存 (6)2.3.1 原料筛选:在原料使用前,应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原料,保证原料的纯度和品质。
(6)2.3.2 原料储存:原料储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6)第3章酒曲制作与使用 (6)3.1 酒曲种类及其功能 (6)3.1.1 大曲 (6)3.1.2 小曲 (6)3.1.3 麸曲 (7)3.2 酒曲制作工艺 (7)3.2.1 原料选择与处理 (7)3.2.2 接种 (7)3.2.3 培养与管理 (7)3.2.4 成曲 (7)3.2.5 干燥与保存 (7)3.3 酒曲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应用 (8)3.3.1 糖化作用 (8)3.3.2 发酵作用 (8)3.3.3 增香作用 (8)3.3.4 澄清作用 (8)3.3.5 调整酿造工艺 (8)第四章糖化与发酵 (8)4.1 糖化过程的关键因素 (8)4.1.1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8)4.1.2 糖化酶的种类与活性 (8)4.1.3 糖化温度与时间 (8)4.1.4 pH值与糖化酶活性 (8)4.2 糖化酶的作用与调控 (9)4.2.1 糖化酶的作用 (9)4.2.2 糖化酶的调控 (9)4.3 发酵过程的管理与优化 (9)4.3.1 发酵菌种的选择与优化 (9)4.3.2 发酵条件的管理 (9)4.3.3 发酵过程中的代谢调控 (9)4.3.4 发酵后处理 (9)4.3.5 白酒陈酿 (9)第五章蒸馏技艺与设备 (9)5.1 蒸馏原理及影响因素 (9)5.1.1 蒸馏原理 (10)5.1.2 影响因素 (10)5.2 蒸馏设备的选择与优化 (10)5.2.1 设备选择 (10)5.2.2 设备优化 (10)5.3 蒸馏过程中的品质控制 (10)5.3.1 控制蒸馏温度 (10)5.3.2 控制蒸馏速度 (11)5.3.3 严格操作规程 (11)5.3.4 检测与调整 (11)第6章:白酒的储存与陈化 (11)6.1 储存条件对白酒品质的影响 (11)6.1.1 温度 (11)6.1.2 湿度 (11)6.1.3 光照 (11)6.1.4 空气流通 (11)6.2 白酒的陈化过程 (11)6.2.1 陈化机理 (11)6.2.2 陈化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11)6.2.3 陈化时间 (12)6.3 储存与陈化过程中的管理要点 (12)6.3.1 储存环境的选择 (12)6.3.2 酒瓶材质与封口 (12)6.3.3 储存状态的调整 (12)6.3.4 陈化过程中的监测 (12)6.3.5 储存与陈化记录 (12)第7章勾调技艺与口感优化 (12)7.1 勾调原理及方法 (12)7.1.1 勾调原理 (12)7.1.2 勾调方法 (12)7.2 口感优化策略 (13)7.2.1 酒体醇厚度的调整 (13)7.2.2 风味协调性的优化 (13)7.2.3 口感舒适度的提升 (13)7.3 勾调过程中的品质保障 (13)7.3.1 严格筛选原料酒 (13)7.3.2 精准控制勾调比例 (13)7.3.3 强化过程监测 (13)7.3.4 严格品质检验 (13)第8章白酒品质检测与控制 (13)8.1 白酒品质检测方法 (13)8.1.1 感官检测 (13)8.1.2 理化检测 (13)8.1.3 微生物检测 (14)8.2 白酒品质评价指标 (14)8.2.1 感官评价指标 (14)8.2.2 理化评价指标 (14)8.3 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 (14)8.3.1 原料质量控制 (14)8.3.2 发酵过程控制 (14)8.3.3 蒸馏过程控制 (14)8.3.4 储存过程控制 (14)8.3.5 生产环境卫生控制 (15)第9章:白酒酿造技术创新与发展 (15)9.1 国内外白酒酿造技术发展趋势 (15)9.1.1 国际白酒酿造技术进展 (15)9.1.2 国内白酒酿造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5)9.1.3 国内外白酒酿造技术差距与启示 (15)9.2 新技术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 (15)9.2.1 生物工程技术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 (15)9.2.2 分子蒸馏技术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 (15)9.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 (15)9.2.4 酶工程技术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 (15)9.2.5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 (15)9.3 白酒酿造技术改进与创新方向 (15)9.3.1 优化酿造工艺流程 (15)9.3.2 改进酒曲制作技术 (15)9.3.3 提高原料利用率与品质 (15)9.3.4 研究与开发新型白酒酵母 (15)9.3.5 白酒陈酿技术的创新 (15)9.3.6 节能与环保型酿造技术 (15)9.3.7 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酿造过程优化 (15)第10章白酒企业品质管理策略 (15)10.1 品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15)10.1.1 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15)10.1.2 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16)10.1.3 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16)10.1.4 持续改进与优化 (16)10.2 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 (16)10.2.1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 (16)10.2.2 严格原料与辅料质量控制 (16)10.2.3 生产工艺优化 (16)10.2.4 实施在线监控与自动化控制 (16)10.3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策略 (16)10.3.1 明确品牌定位 (16)10.3.2 创新产品设计 (16)10.3.3 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 (16)10.3.4 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16)第1章:白酒酿造工艺概述1.1 白酒酿造工艺发展历程中国白酒酿造工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白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白酒,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酒类,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在现代白酒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白酒的质量和产业发展。
本文将分析白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白酒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白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原料问题白酒的原料主要是粮食,如高粱、玉米等。
然而,一些酒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劣质粮食甚至霉变粮食进行生产,导致酒中有害物质超标,严重影响白酒的质量和安全。
1.生产工艺问题部分酒厂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操作不规范,导致酒中甲醇、杂醇油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
同时,一些酒厂为了追求产量和效益,缩短发酵时间,忽视陈酿过程,使得白酒口感粗糙,品质下降。
1.存储和运输问题白酒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如果环境不当,容易导致酒体变质、口感变差。
一些酒厂在存储和运输环节缺乏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使得白酒品质受损。
1.市场监管问题目前,白酒市场存在一些乱象,如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混乱、虚假宣传等。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1.加强原料控制酒厂应建立严格的原料采购制度,确保采用优质粮食进行生产。
同时,加强原料的检验和储存管理,防止劣质粮食和霉变粮食进入生产环节。
1.提升生产工艺水平酒厂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工艺水平。
加强员工培训,确保操作规范。
同时,重视陈酿过程,提高白酒品质。
1.强化存储和运输管理酒厂应建立严格的存储和运输管理制度,确保白酒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品质稳定。
采用先进的存储和运输设备和技术,如恒温恒湿仓库、防震运输车辆等,降低白酒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风险。
1.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对白酒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混乱、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白酒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白酒品质的鉴别能力和消费意识。
1.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鼓励酒厂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开发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新产品。
利用固态法酿造白酒提高产量和效益的研究固态酿造法是一种新兴的酿造技术,它相比传统的液态酿造法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固态法酿造白酒的基本原理、酿造工艺和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固态酿造法是一种将固态酒曲与水份直接混合发酵的酿造方法,与传统的液态酿造法相比,它更加简洁高效。
在这种方法中,白酒酿造所需的淀粉基质在酒曲的作用下被酵解转化为酒精和其他有机物。
这种酿造方法既能够提高产量,又能够改善白酒的品质和口感。
通过采用固态酿造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白酒的产量。
一方面,固态酿造法可以增加酒曲的接触面积,促进淀粉的酵解与发酵过程,提高淀粉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固态酿造法可以减少酿造过程中的液体浸透阻力,加快酿造速度。
在相同的时间和条件下,使用固态酿造法可以获得更高的白酒产量。
此外,固态酿造法还可以改善白酒的酒质和口感。
固态酿造法酿造出的白酒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口感醇厚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这是因为固态酿造法能够更好地保留酒曲中的有益微生物,产生更多种类的发酵产物,丰富了白酒的风味和口感。
固态酿造法对提高白酒酿造的效益也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固态酿造法的工艺简单,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减少了酿酒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其次,固态酿造法可以利用及回收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其他价值化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固态酿造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固态酿造法的操作和控制相对复杂,需要合理的酒曲配比、适当的发酵温度和湿度等条件。
其次,固态酿造法的发酵过程相对较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对工艺的稳定性和产能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利用固态法酿造白酒提高产量和效益,研究者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优化酒曲的选材和培养工艺,培养出高效的酒曲品种,提高酒曲的发酵活性和耐受性。
其次,研究酒曲与淀粉基质的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了解酿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提高液态法白酒质量的方法
1. 原材料选择:选择优质糯高粱作为主料,加工前要进行精选和淘洗,去除杂质。
同时加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以保证酒体质量。
2. 发酵技术:采用高温、长时间的低浓度发酵技术,控制好发酵温度和时间,保证酒体中酵母的繁殖和代谢能够得到有效的促进,提升白酒质量。
3. 蒸馏技术:采用多级蒸馏技术,精心控制蒸馏温度和速度,使白酒中的乙醇含量较高,同时要注意蒸馏时防止酒体结焦或过度挥发。
4. 存储和陈酿:采用优质的木桶或陶瓷坛进行贮存和陈酿,区别不同的陈酿时间和环境,让白酒的香味、口感、色泽更加丰富和优雅。
5. 严格的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生产、贮存、陈酿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和控制,以确保白酒的质量稳定和持续提升。
提高白酒质量十大方法
1. 选择优质的原料:使用高质量的酿造原料,如优质的水、高粱等,以确保白酒质量的基础。
2. 严格控制发酵过程:控制发酵温度、时间和酵母的使用量等因素,以确保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3. 精心调配酒曲:根据不同的酿造需求,选择合适的酒曲进行调配,以提高白酒的风味和品质。
4. 控制蒸馏过程:严格控制蒸馏的温度、时间和流速等参数,以确保白酒的酒体清澈、香气浓郁。
5. 合理配比陈酿:将不同年份的酒液进行合理配比陈酿,使白酒的风味更加均衡和复杂。
6. 陶瓷、木桶陈酿:使用传统的陶瓷或木桶进行陈酿,使白酒在陈化过程中吸收更多的香气和口感。
7. 严格控制酒精度:控制白酒的酒精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口感和风味的平衡。
8. 增加酒体口感:通过混合、调配等方式,增加白酒的酒体厚重感和口感的细腻度。
9. 加强质量检测: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
环节进行严格监控,确保白酒的质量稳定。
10. 坚持品牌文化:积极宣传品牌文化,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加强品牌形象,提升白酒的整体品质。
科技提升白酒品质方案摘要在当前消费者日益提高对食品饮料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下,白酒产业也在不断追求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应用科技手段,探索提升白酒品质的方法和途径,这是当前白酒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文就科技提升白酒品质方案进行探讨。
引言白酒产业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中国酒类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消费者日益提高对食品饮料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下,白酒产业需要不断努力提高产品品质,做到安全、健康、高品质。
此时,科技手段成为关键,有望为白酒产业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白酒品质提升的必要性白酒作为中国传统酒类,一直以来都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消费者知识的普及和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品质和安全的要求。
在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有望探索提升白酒品质的方法和途径。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证白酒的品质和安全,白酒产业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白酒品质提升。
科技手段在白酒品质提升中的应用1.微生物技术微生物技术是新型酒类生产技术的核心,它不仅可以提高白酒的产量和产值,还可以改善白酒的口感和质量。
应用现代微生物技术,可以通过改变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控制酿造过程中的发酵条件,提高白酒的口感和品质。
同时,微生物技术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白酒的酒精度和杂醇度,改善产品口感和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理化技术理化技术在白酒酿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应用理化技术,可以对白酒中的有害物质、色素和天然酿造产物进行分离和提取,达到提高白酒品质的目的。
理化技术还可以通过分子筛技术、离子交换技术、膜分离技术等方法,有效地提高白酒的酒精度、杂醇度和清澈度,改善产品口感和质量,提高竞争力。
3.新型纤维素酶技术新型纤维素酶技术是当今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应用纤维素酶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白酒中的厌氧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改善产品清澈度和色泽;减小杂醇成份的含量,改善白酒的口感;增强白酒的芳香和陈香性,提高白酒的品质和附加值。
提升白酒品质的方法白酒作为我国的传统酒类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
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提升白酒的品质成为了每个酒企亟需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从原料选择、酿造工艺、质检控制等方面探讨提升白酒品质的方法。
原料选择是影响白酒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原料可以保证酒的质量和口感。
在白酒生产中,一般采用高粱、小麦、玉米等作为主要原料。
为了提高白酒的品质,酿造过程中应选择优质的原料,如选用纯正的高粱,增加白酒的香气和口感。
此外,还可以适当加入其他谷物,如小麦、玉米等,以改善白酒的风味。
酿造工艺对于提升白酒品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酿造工艺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白酒的口感和风味。
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包括酒曲的制作、酒醅的发酵、蒸馏等环节。
在制作酒曲时,应选用优质的酒曲,并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酒曲的质量。
在发酵过程中,要精确控制发酵时间和温度,以保证酒醅的质量。
在蒸馏环节,要注意控制好蒸馏的时间和温度,避免酒液中杂质的混入。
通过优化酿造工艺,可以提高白酒的纯度和口感。
质检控制也是提升白酒品质的重要手段。
质检控制是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和检测,以确保白酒的品质稳定。
质检控制主要包括原料的检验、酒曲的质量检测、发酵过程的监控、蒸馏过程的监控等。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检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白酒的品质达到要求。
除了以上几点,还可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来提升白酒的品质。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白酒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
例如,可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酒曲菌种,提高其发酵能力和产酒效率。
另外,利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可以精确监测和控制酿造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从而提高白酒的质量和口感。
提升白酒品质的方法涉及到原料选择、酿造工艺、质检控制和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才能生产出口感优良、品质稳定的优质白酒。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的白酒品质将会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何提高白酒产量和质量
一、提高白酒产量
A、影响白酒产量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1、粮食的淀粉含量少或糖份低:
解决方法:
选用淀粉量高、糖份高的粮食。
如粳高粱、大米、糙米、陈米、红薯(新鲜、饱满)
2、曲的转化率偏低:
解决方法:
a、加大糖化、淀粉裂解能力,添加糖份0.7-0.8两曲,加10-15g糖,激活酒醇母,用30摄
氏度左右温水
b、添加麸曲:发酵第五天加入1两
c、添加液体淀粉酶、糖化酶,100斤粮:5-10毫升
3、水质中性或偏碱性
解决方法:
a、用柠檬酸PH降到4-5之间,提高产量8%
b、水质除杂:过催陈机
c、降低水的硬度:升温70℃,保持20-30分钟软水
d、加酒糟水参与发酵30%,(新鲜糟水)
e、添加磷酸二氢钾,每100斤粮酒醅用5克
4、蒸酒火力过猛:
纹火蒸馏、稳定
B、影响酒质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1、粮食变质:霉变→偏苦、涩。
扼杀酒曲中微生物
方法:选用正确
2、曲中增香物质过少:参与发酵菌种越多,口感越饱满
方法:可添加麸曲、麦曲、传统曲、根霉曲1/10
3、增香四大方法:
①固液凋香法:
取固态发酵蒸馏成品酒头60%(V/V)以上,或尾水10-5%(%)参入,100斤用量为3-4%
②香醅法:
a、香醅的制作,取糯米糟或黄酒糟100斤,加入已灭菌米糠80斤,青苹果20-30斤,共
同发酵3-5天,加入串蒸比例5-8%
b、中药增香法:取丁香10g、桂皮20g、陈皮20g,放入酒度可调锅炉内,可连续用4次
③共酵增香法(100斤粮):
a、加入青苹果2-3斤、米糠10斤、麸皮5斤(已灭菌)、玉米芯5斤
b、粮食比例:大米80%,高粱10%,小麦10%
c、在发酵的第三天加入0.2%的老窖曲一起发酵
④回酒增香法:
降度为20%(V/V)在发酵的第五天加入,比例(粮)10%
⑤其它增香方法:
a、酒头调味液
取白酒约30-50%(V/V)与酱油(1:0.8),己酸乙脂,大曲5%,炒米1两共同蒸馏得50度V/V以上,加入白酒比例:0.5-1%
b、酒尾调味液
取上述蒸馏至20度V/V以下,加入白冰乙酸、醋精,蛋白糖为10-15%加入白酒比例:
0.1-0.5%
c、配糟增香
100斤原粮酒醅、糯米糟20%、黄酒15-20%
d、加入酱油400ml、白醋100ml、甘油20g、米粉(炒熟)3斤,熟饭2斤共同蒸馏
二、白酒异味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1、苦味:
A、曲多或曲差
B、粮食中蛋白质过多→杂醇油
C、蒸火力过大
D、发酵不完全
E、受杂菌感染
解决方法:
A、甘油、除苦剂适量,直接调酒
B、10%水复蒸
C、使用催陈机
D、蒸酒时炒米粉发酵及蒸馏(香味)
E、100斤酒加3-5克谷物增香还原剂
2、酸味:
A、原因:受杂菌感染
B、发酵酒度过高→速度快
解决方法:
A、发酵加入0.25g/100kg粮,青霉素80万单位
B、成品酒10%水复蒸
C、加入适量白酒调酸剂,再过催陈机
3、辣味:
A、杂菌的感染
B、新酒味
解决方法:
A、在成品酒0.4斤/100猪板油或五花肉,用开水汤洗煮熟,再冷水清洗,待用
B、过催陈机
C、谷物增香还原剂3-5克/100斤酒
4、涩味:
A、曲多
B、火大→杂醇油、异丁酸、异戊醇
C、乳酸、乳酸乙脂、甘油过多
5、怪味(邪杂味):杂菌
解决方法:预防蒸酒时加入5-7g/100kg除杂剂
6、发酵迟缓
现象:24小时后液面平静,气泡少而无力,无剧烈反应
原因:A、酵温15摄氏度以下
B、用水量大于5倍以上
C、发酵料有结块,夹心现象
D、杂菌
E、颗粒过大
7、发酵快速
现象:发醇6小时后,激励状态(翻动)大量,二氧化碳产生,24小时后,速度瞬间减慢,静止,无气泡(前猛后弱)
原因:A、温度38摄氏度以上,菌种早蓑
B、温差大,24小时没保温
C、杂菌感染,温差在15度以上
D、曲多现象
8、酸败
现象:发酵液有严重酸时,有酸味,气泡大,没力度,经久不散,液浑浊,糟液不分离
原因:A、物料杂菌感染
B、乳酸、醋酸菌多
方法:A、漂白粉10g/100kg
B、0.25g/100kg,800万单位青霉素
稻谷酒的生产工艺:
大米100斤,米糠15斤,曲0.6斤,炒米粉4斤,传统曲0.2斤,共同发酵蒸馏前加入0.5-0.8酱油,甘草20g,白醋0.2斤,得成品酒加蜂蜜或冰糖、红糖0.2斤密封24小时
白酒增冲方法:
1、炒米粉8-10%一起发酵
2、芋头,去皮2-4斤一起发酵
3、在发酵第4天加入10%左右20度尾酒一起发酵
4、蒸酒时加白酒除杂剂100斤粮用2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