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习题第3单元第07课时比较数的大小苏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21.53 MB
- 文档页数:9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P37-P38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知道可以根据实物图来比;根据数的顺序来比;根据数的组成来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学们积极思考,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让同学们深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43数到522)两个两个地数,从24数到34;3)五个五个地数,从35数到60;4)十个十个地数,从20数到100;2.口答(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3,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2)一个数,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3)3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导入新课师:老师给你们带来3位好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课件出示:>、<、=问:谁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问:这3个数学符号是用来做什么的?师:比较数的大小离不开这3个数学符号,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它们来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1.创设情境师:在海边,有两只小动物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争论什么呢?(1)出示例题:小松鼠和小白兔比,谁拾得多?(2)小松鼠拾了46个贝壳,小白兔拾了38个贝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6 38追问:谁多?(小松鼠多)为什么是小松鼠的多,小白兔的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交流比较结果,老师适当板书:(1.四十几比三十几多。
2.从小到大数,46在38后面。
3.38不满40,46比40大,所以46大……)出示计数器,分别拨出46和38,发现什么?当学生说不出时(你们看看这两个计算器十位上的珠子数和个位上的珠子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边说边板书:1)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让学生看着提醒自己接着说下去));(3)46和38比较,谁大?(46大)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6和38相比较,46大,38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内容:教材P31。
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图。
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教师板书:46 38(1)四十几个比三十几个多,松鼠拾得多。
(2)从小到大数,46在38的后面,松鼠拾得多。
(3)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谁大,那个数就大;十位一样看个位,个位上的数谁大,那个数就大。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0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谈话:同学们,看到课本31页试一试,如果是100与其他数相比又怎么比较?(指定学生说一说)(1)三位数>两位数(2)两位数>一位数(3)三位数>一位数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3、做“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玉米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