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09.00 KB
- 文档页数:4
画出下列各力的示意图。
物体受的重力斜面受的压力图31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何改变压力大小,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实验原理是什么?应用什么科学方法?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车为什么要从同一高度滑下?怎样改变阻力大小?结论是什么?推理是什么?该推理能否用实验验证?二、典型例题什么叫力?你对“力”真正理解了?请做典题1,讨论并准备交流。
本章实验较多,看一下历年中考是怎样考查的。
典题2如图2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时(1)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
图2出的。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甲乙丙图1生活中惯性例子很多,请结合“友情提示”完成以下问题。
(友情提示:解释惯性现象应按下列顺序进行1、说清原来处于什么状态. ; 2、哪一部分由于受力状态改变,哪一部分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那种状态;3、最终发生某种现象)典题3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图13所示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经常从不同角度对此类事情进行过报道(图14).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证乘客的安全,现在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系统会自动提醒大家:“上车的乘客请扶好站稳”.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漫画中发生的情景并指出这则报道中的错误.说明为什么“扶好站稳”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一节复习效果如何?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自我检测题。
三、自我检测1、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2、图为某同学拉着一盛水的器具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瞬间所发,生的现象示意图,对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B.都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时发生C.图(a)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加速时发生D.图(b))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减速时发生3.一只重1000牛顿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20牛顿的力沿水平方向推它,木箱仍没动,这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4.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5.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保持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的方向改变了B.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立即停下来D.速度变小,慢慢停下来6一列火车重1.5×107牛顿,以180千米/时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如果列车受到的阻力是它自重的0.02倍。
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课导学案 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课。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1. 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2.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
5. 各类常见机械能的定义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顾并掌握力的基本概念、作用效果以及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2. 学生能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3.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2. 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的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复杂情况下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播放设备。
2. 学具:学生物理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力与运动的例子(如推拉门)引出本节课的复习主题——力与运动。
2. 知识回顾:力的概念及其基本作用效果。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摩擦力的计算,如木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摩擦力。
利用PPT展示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汽车加速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答与摩擦力相关的简单题目。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运动问题。
5. 知识巩固:分组讨论复杂的力与运动问题,如多个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状态。
学生上黑板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2.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核心内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计算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已知物体质量为2kg,接触面粗糙系数为0.2,重力加速度为10N/kg。
《第八章 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一、知识回顾(一)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状态。
这个定律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2.惯性:物体保持__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_______。
惯性大小只决定于物体_______的大小。
而与速度无关。
(二)力的平衡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_______,这个力就叫做两个力的_______。
2.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同方向的力,其合力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合力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反方向的力,其合力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合力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
3.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几个力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这几个力就称为平衡力。
4.二力平衡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
(三)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力是_____________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_____________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当堂练习1.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物体立即停下来B.物体继续做曲线运动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将改变运动方向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静止的时候惯性小,运动的时候惯性大B.跑步的时候,人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C.物体从运动到静止,是因为物体克服了惯性D.惯性是物质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3.下面的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是( )A.放在教室里的课桌,没人搬动总是在原处B.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C.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人,若汽车紧急刹车,人就要向前倾D.自行车从坡顶沿斜坡向下运动,速度不断增大4.如图所示的各物体中,所受的两个力是彼此平衡的有( )5.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 )A.人的重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1 F1 FF 1 B C D1 F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受力 非平衡力(合力不为零) 运动状态改变物体不受力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不变 物体非平衡力(合力不为零)运动状态改变 2. 3.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D.电梯的重力和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6.一个物体受到两个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B.这两个力可能是一对平衡力C.这两个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大小分别为5N和10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其合力的大小为 ( )A.只能是15NB.只能是5NC.大于5N,小于15ND.可能是5N,也可能是15N8.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它一定没有受到外力作用B.物体受到了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9.小球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力和运动》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常见事例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会作力的示意图。
2.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例理解物体的惯性,识别和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3.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二、重难点:重力和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惯性的应用;二力平衡三、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一)牛顿第一定律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的作用时,总保持或状态。
牛一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______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物体不受力等效于物体受2、惯性:我们把物体的特性叫作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也无关。
一切物体在都有惯性。
3、生活中的惯性:利用惯性:跳远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尘,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
防止惯性的危害:汽车上的安全带,开车时要保持车距。
(二)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同时受几个力作用,但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当于这时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在上,那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三)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或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或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3)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4)摩擦力的分类有哪些?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看谁的实例最多)【小组合作】(动手做做,看看你有什么收获!)1、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它所受的外力全部撤去,此物体将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________,仍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继续前进。
但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受到地面的 __________作用。
3、由于惯性,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会。
汽车突然向右拐弯时,乘客会___________。
导学案总编号:09《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现象,能用惯性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知道平衡状态,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知道三种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3、能运用科学方法(如实验推理法、控制变量法等)去研究物理问题。
【活动方案】一:知识梳理1.组内交流:将自己梳理的知识点进行组内交流,每人展示一节,其他组员补充完善。
展示方式不限(口头表述、表格整理)。
2.小组展示:教师随机抽查,各小组将老师指定的内容,展示在小黑板上。
3.集体交流:小组代表讲解、组员补充后,其他组将不恰当、不完整的内容进行修正、和补充,完善知识点的梳理。
二:学以致用(活动要求:先自主完成下列练习,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纠正。
)考点一: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例1】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A.变小 B.不发生变化 C.变大 D.立即变为零考点二:二力平衡【例2】某同学静立在磅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人的重力与磅砰对人的支承力 B.人对磅砰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承力 D.磅秤的重力与人的重力考点三:摩擦力【例3】试判断一下下面几个示例中是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的:A.乒乓球拍上的胶粒:____________ 。
B.水泥路上的刻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C.用力刹车,使车快速停住:_______________ 。
导学案总编号:09D.雪橇的底部要做得光滑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巩固反馈1.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C .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2.如图,灯泡处于静止状态。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2)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3)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4)掌握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5)学会运用力和运动的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课件、教材,梳理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2)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力和运动的相关实验,巩固理论知识;(3)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力和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运用力和运动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2)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2. 复习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3. 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4. 复习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5. 分析力和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牛顿三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难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力和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整理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准备实验器材。
2.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 知识梳理:利用课件、教材,引导学生复习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牛顿三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 实验巩固:安排力和运动的相关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力和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6. 解决问题:运用力和运动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知识点。
《力和运动》复习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章基础知识 2、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力及其作用效果1、力是指什么?一个物体成为施力物体的同时,它也会成为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力的三要素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力的单位及符号_____拿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______N,拿起一个大苹果的力大约为______N5、力的示意图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测力计的原理?___________使用前观察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7、弹力是如何产生的?___________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针对性习题]1、踢球的时候,对球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同时脚也疼,因为。
2、人在游泳时向后划水,人会前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湖中划船,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桨对水的推力B.水对桨的推力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D.船对水的推力二、重力1、重力是如何产生的,施力物体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_________表达式______?g的取值______3、重力的方向________?人们运用这一点制成了__________用来___________4、重心是指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吗?球、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分别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性习题】: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 kg放在斜面上画出他受到重力的示意图2、假设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河水不流动(B)物体没有质量(C)人一跳就会离开地面(D)各类球类活动无法进行3、一个南瓜重30N,它的质量为多少?三、摩擦力1、摩擦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摩擦力可以分为哪两种摩擦?__________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为哪两种?__________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 【针对性习题】:1、下雪天为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你有哪些好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措施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机器转动部分安装了滚动轴承,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C.在机器摩擦部位加润滑油B.气垫船利用压缩气体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D.下雪天,在马路路面上撒一些灰渣3、在皮带传动中, 张紧皮带的作用是。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条件。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即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知识清单]1.二力平衡①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
②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状态。
③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不同)物体上,大小,方向,且作用在直线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2.力与运动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2)惯性①定义:的性质。
②一切物体都惯性,惯性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但可以说“由于”惯性或“具有”惯性。
③惯性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
越大,惯性越大。
(3)力与运动的关系①不受力时,物体保持状态或状态。
运动状态。
②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保持状态或状态。
③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作用效果:①使物体;②改变物体的。
(5)方法总结①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用到法。
②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通过加的方法。
[课堂检测]1.(A)吊在电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下列各对力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灯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灯的重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灯的重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灯对地球的吸引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2. (A)起重机分别吊着质量均为2.5吨的甲、乙、丙货物,甲货物以4米/秒速度匀速上升,乙货物以2米/秒速度匀速下降,丙货物静止在空中。
那么起重机钢绳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受力大小是()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三种情况一样大3.(B) 如图所示,质量为m物体夹在两块木板之间匀速竖直下滑,若将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它匀速向上运动,则F为()A.mg B.2mg C.0 D.无法确定4.(A)如图为小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画出小球在各点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第8章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知道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现象,能用惯性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知道平衡状态,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3.知道三种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4.能运用科学方法(如实验推理法、控制变量法等)去研究物理问题。
二、知识再现与疑难点拔知识一: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___________。
可知,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__的作用,力是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从__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_或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4.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________。
物体的_______越大,惯性就越大,惯性与物体的是否受力、运动快慢均无关。
预习诊断:1. 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A.沿原路返回地球B.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沿原方向做加速运动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3.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
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A.向甲运动B.向乙运动C.静止不动D.在原位置转动知识二:二力平衡5.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状态和状态。
都司二初中八年级物理班级姓名
1.知道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2.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4.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重点】
1.二力平衡条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2.理解物体的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 1. 应用惯性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并能用于分析实际现象
一、基础知识回顾
二、【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练习』1.如下图所示的各物体中,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有()
2.用20N的力握住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__。
3.如图所示,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下列各力为一对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向前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向后的阻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D.汽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知识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例题2』同一小车分三次从斜面同一高度上滑下,分别在三种不同表面
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
运动时,有相同的___ ____,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小车受
到的阻力越__ __,它就滑得越远,伽利略通过实验,深入研究思考,最
后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4.关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证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它不正确
B.验证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它是正确的
C.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无需实验验证
D.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理论推导,分析概括总结出来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5.小车在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当突然撒去拉力时,小车将____________运动,小车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将________。
【知识点3】惯性
『例题3』对于下列几种现象,不能用物体具有惯性来解释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B.子弹离开枪口后,能继续向前飞行很远
C.同一跳远运动员,“助跑式跳远”比“立定式跳远”的距离大
D.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有前倾或后仰的感受
『练习』6.如图所示,乘客从一定高度自由释放一小球,当汽车______________(填“匀速”、“加速”
或者“减速”,下同)行驶时,球落在B处;当汽车______________行驶时,球落在A处;当汽车______________行驶时,球落在C处。
7. 在交通运输中,常常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你举出两例.(不要求解释)
①,②。
【知识点3】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
『例题4』春节期间燃放双响炮,如图所示,把双响炮用橡皮条系在一根竖直插在地里
的竹竿上,悬在半空中,点燃后,双响炮“砰”一声竖直升上高空,“啪”一响而炸
裂.关于双响炮第一响后竖直上升的运动情景,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直做加速运动B.一直做减速运动
C.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D.一直做匀速运动
『练习』8.一个跳伞运动员,总重为500N.在高空下落时,速度逐渐增大,则此时空气阻力 (大于/等于/小于、下同)500N.若跳伞运动员以5m/s速度匀速下落时,空气阻力 500N.若他快要到地面时,调整降落伞,使伞和运动员开始减速,此时空气阻力 500 N.
【知识点4】力和运动的关系
『例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一定是静止的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是不平衡的
C.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方向改变时,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练习』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知识点5】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题5』如图所示,一小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请你画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练习』10.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的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加速/匀速/减速)运动.此时小球共受到个力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不计),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三、【当堂反馈】
1.在如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______(甲/乙/丙)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甲/乙/丙)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甲/乙/丙)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
2.小丽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两端挂上相同的钩码,观察卡片在什么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
(1)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后,小丽把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松手后,卡片不能保持平衡.她这样做是为了说明不在________上的两个力不平衡.
(2)该实验中,为了说明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也不平衡,小丽可以怎么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实上,小丽的实验并不是十分严谨的,因为小卡片本身还有重力,这对小丽的实验结论影响
不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手拿住拴着钢球的绳子,使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手还必须不断地用力牵引着绳子,此过程中钢球受______(平衡/非平衡)力作用,绳子对球的拉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绳子突然断了,则钢球将做______运动.
4.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空军奉命执行任务.某空降兵和降落伞总重为800 N,刚跳下飞机时,降落伞未打开,空降兵和降落伞做________(加速/减速)运动;当降落伞打开后匀速下落时,空降兵和降落伞所受阻力为________N.
5.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在以下列举的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B.球所受的重力和球所受的摩擦力
C.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
D.球所受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6.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力拉物体,物体运动,撤去拉力.物体停下来,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摩擦力有时也可以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C.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人跑得越快就越难停下来,所以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7.如图甲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
( )
A.小车突然做加速运动
B.小车突然做减速运动
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D.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8.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
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能继续飞行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9.在下列各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 )
A.纸飞机离开手以后,还会继续飞行(如图甲所示)
B.汽车启动后加速运动(如图乙所示)
C.将锤柄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了(如图丙所示)
D.跳远时利用助跑,使自己跳得更远(如图丁所示)
10.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
...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
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
A.立即停下来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D.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11.体重为500 N的吴力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500 N,方向向下B.等于500 N,方向向上
C.大于500 N,方向向下D.大于500 N,方向向上
12.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物体A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四、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