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伸臂梁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伸臂梁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伸臂梁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伸臂梁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设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所给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的设计。

设计资料

某支承在370mm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如图1所示。

k、2k

185

图1 梁的跨度、支撑及荷载

图中:l1——梁的简支跨计算跨度;l2——梁的外伸跨计算跨度;

q1k——简支跨活荷载标准值;q2k——外伸跨活荷载标准值;

g k=g1k+g2k——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g1k——梁上及楼面传来的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

g2k——梁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该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梁上承受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g k1=21kN/m。

设计中建议采用HRB500级别的纵向受力钢筋,HPB300级别的箍筋,梁的混凝土和截面尺寸可按题目分配表采用。

设计内容

根据结构设计方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梁的内力(M、V),并作出梁的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进行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并选配纵向受力钢筋。

进行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选配箍筋和弯起钢筋。

作梁的材料抵抗弯矩图(作为配筋图的一部分),并根据此图确定梁的纵向受力

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位置。

根据有关正常使用要求,进行梁的裂缝宽度及挠度验算;

根据梁的有关构造要求,作梁的配筋详图,并列出钢筋统计表。

梁的配筋注意满足《混规》、、、、、、、和等条款的要求。

设计要求

完成设计计算书一册,计算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过程。计算书统一采

用A4白纸纸张打印,要求内容完整,计算结果正确,叙述简洁,字迹清楚,图

文并茂,并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绘制3#图幅的梁抵抗弯矩图和配筋图一张,比例自拟。图纸应内容齐全,尺寸

无误,标注规范,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线条清晰,线型适当。

完成时间:17周周五之前上交。

参考文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注:相比所学教材的规范版本,本设计所采用的主要规范(见上,请各位同学到

网上下载电子版规范)为规范的新版本,设计中应注意在材料等级、计算公式、

构造要求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

题目分组

本设计按梁的几何尺寸、荷载大小和材料强度等参数进行分组,每位同学根据自

己在教学班的序号,采用相应号码的题号及设计参数设计:

注:指导教师可根据需要,调整各题号的设计参数。

附表:设计题号及参数表

序号可变荷载标准值简支跨度悬臂跨度截面尺寸混凝土等级

q1k(kN/m)q2k(kN/m)l1(m)l2(m)bxh(mm×mm) 2335557250×700C25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一、梁的截面尺寸

简支跨梁高:h=(1/8~1/12)l=875~583mm,取h=700mm

简支跨梁宽:b=(1/2~1/3)h=350~233mm,取b=250mm

(外伸跨截面尺寸同简支跨)

二、梁的内力及内力图

1、荷载计算

恒载:梁自重荷载标准值g2k:××25=m

梁的由楼面传来的永久荷载标准值:g1k=21kN/m

AB跨(简支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g k=g1k+g2k=+21=m

设计值g==×= kN/m

BC跨(外伸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g k=g1k+g2k=+21=m

设计值g′==×= kN/m

或g==×= kN/m

活载:AB跨(简支跨)的可变荷载标准值q1k=35 kN/m,

设计值q1=×35=49 kN/m

BC跨(外伸跨)的可变荷载标准值q2k=55 kN/m,

设计值q2=×55=77kN/m

总荷载:

①AB跨(简支跨)的总荷载设计值Q1=g+q1=+49= kN/m

②BC跨(外伸跨)的总荷载设计值Q2=g′+q2=+77=m

或Q2=g+q2=+77=m

计算简图如下:

2、梁的内力及内力包络图

荷载效应计算时,应注意伸臂端上的荷载对跨中正弯矩是有利的,故永久荷载(恒载)设计值作用于梁上的位置虽然是固定的,均为满跨布置,但应区分下列两种情况:

①恒载作用情况之一(如图1):简支跨和外伸跨均作用最大值。

C

B

图1

②恒载作用情况之二(如图2):简支跨作用最大值,外伸跨作用最小值。

g'

C

B

图2

可变荷载(活载)设计值q1、q2的作用位置有三种情况:

③活载作用位置之一(如图3):简支跨作用活载q1,外伸跨无活载。

1

C

B

A

图3:可变荷载仅作用在简支跨

④ 活载作用位置之二(如图4):简支跨无活载,外伸跨作用活载q 2。

q 2

C

B

A

图4:可变荷载仅作用在悬臂跨

⑤ 活载作用位置之三(如图5):简支跨作用活载q 1,外伸跨作用活载q 2。

q 2

q 1

C

B

图5:可变荷载作用在简支跨和悬臂跨

(1)求简支跨(AB 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求支座A 最大剪力)按②+③组合:

根据平衡条件求得:支座反力

=∑B M

N g q R A k 1136

275

.155.226364.42675.025.236)(g 1=??-??=??'-??+=

y =∑kN R g q g R A B 7.20711355.2266)4.42(5.17)(1=-?+?=-?'+?+=根据荷载情况

可知AB 梁段剪力图向右下倾斜直线,支座B 处剪力图有突变,外伸臂梁剪力图向

右下倾斜直线,控制点数值计算如下:

AB段(斜直线): V A右=, 120

墙边V A

右’=

V B右=×=, 墙边V B右’= kN

V B左=墙边V B左’=+×2=

校核:支座B处剪力图有突变,其变化值为=,与支座反力的数值相符,作剪力图如下。

AB梁段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荷载方向向下,抛物线向下弯曲,剪力图交于横轴处,弯矩有极值,极值点两侧由于剪力图是由正变到负,所以弯矩的极值是最大M max。在支座B处图形转折成尖角,伸臂梁段为二次抛物线。

根据弯矩图的变化规律,可以计算出各控制值

M A=0

M B=-qL2/2=××2=·m

M端=0

AB梁段弯矩图是抛物线,除了M A、M B两个抛物线的端点数值知道外,还需定出第三点的控制数值就可绘出弯矩图,第三控制点以取M max为适宜,计算M max,首先要算出剪力为零的截面位置x,计算如下:

设剪力为零的截面距左支座A为x,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可得x/=(7-x)/ 解出x=

因此,剪力为零的截面在矩左支座A点。该截面的最大弯矩为

M max= xV A右-qx2/2

=×(AB跨跨中最大弯矩M max=·m,支座A的最大剪力V A=)

剪力、弯矩图如下:

剪力图(单位:kN )

弯矩图(单位:kN ·m )

(2)求简支跨(AB 跨)跨中最小正弯矩按①+④组合:

根据平衡条件求得:求得支座反力

=∑B M

kN

q R A 1.696

275

.155.2)142.31(3631.2675.025.2g 36g 2=??+-??=??+-??=

)(0

y =∑

kN q g g R B 46.30255.2)142.31(62.3125.2)(62=?++?=?++?=

V A 右=, 墙边V A 右’=右=×=,墙边V B 右’= kN V B 左=墙边V B 左’=+×2=

设剪力为零的截面距左支座A 为x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可得 x/=(7-x )/ 解出 x=

因此,剪力为零的截面在矩左支座A 点。该截面的最大弯矩为 M max = xV A 右-qx 2/2

=× KN·m (AB 跨最小正弯矩M B = KN·m ) 剪力、弯矩图如下:

剪力图(单位:kN )

弯矩图(单位:kN ·m )

(3)求支座B 最大负弯矩(求支座B 最大剪力)按①+⑤组合:

根据平衡条件求得:支座反力

=∑B M

kN

q q R A 85.2637

75.05.1)7746.30(5.37)49(30.46775.05.1g 5.37g 21=??+-??+=

??+-??+=)()(0

y =∑kN

R q g q g R A B 21.4615.1)7746.30(7)4946.30(5.1)(7)1(2=?++?+=-?++?+=V A 右=, 墙边V A 右’=右=×=,墙边V B 右’= kN V B 左=墙边V B 左’=+×2=

设剪力为零的截面距左支座A为x,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可得x/(7-x)/

解出x=

因此,剪力为零的截面在矩左支座A点。该截面的最大弯矩为

M max= xV A右-qx2/2

=× KN·m

(B支座最大负弯矩M B= KN·m,支座B最大剪力VB=)

剪力、弯矩图如下:

剪力图(单位:kN)

弯矩图(单位:kN·m)

按以上组合情况绘制内力图及包络图如下:

梁的内力图和内力包络图

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已知条件

由于弯矩较大,估计纵筋需排两排,取a=60mm,则h0=h-a=700-60=640mm C25混凝土f c=mm2,α1=1,f t=mm2

HRB500钢筋,f y=435N/mm2,ξb=;HPB300钢箍,f yv=210N/mm2

(2)截面尺寸验算

沿梁全长的剪力设计值的最大值在B支座左边缘,v max=

h0/b=640/250=<4,

=××250×640=476 kN>v max=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3)纵筋计算

纵向受拉钢筋计算表

截面位置AB跨中截面B支座截面

325+222318

四、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腹筋计算表

1

25 A sb =490mm 2

125

A sb =490mm 2

五、验算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将荷载效应按标准组合算得: q 1=+35=m ,q 2=m

求得跨内最大弯矩到A 支座的距离为,M k =·m

a 98.3192197

64.08.093

.359h 8.0s 0k k MP A M s =??==

σ

025.0700

2505.02197te s te =??==

A A ρ 96.098

.319025.078

.165

.01.1f 65

.01.1k

=?-=-=s te tk

σρψ

25255255d n d n d 2

i i i 2i i ep =??=∑∑=ν

可得跨内

mm

27.0025

.025

08.0259.120000098.31996.09.1d 08.0c 9.1te ep s s s cr max =+???=+=)()(ρσψαωE mm 3min =<ω,同理可得伸臂部分mm mm 3.027.0min max =<=ωω,综上裂缝宽度

符合要求。

(2)梁的挠度验算 构件短期刚度

4

132

2

s s s mm a 1045.9014

.028*********

62.096.015.16402197200000162.015.1h ??=??++???=++=MP A E B E ραψ由前知在跨内部分M k =·m ,M q =·m ,2=θ 此时

41313s k q k L mm a 1019.51045.993.3591264.29593.3591

??=??+-=+-=

MP B M M M B )()(θ

对外伸部分M k =·m ,M q =·m ,2=θ 此时

41313s k q k B mm a 1026.51045.928.911272.7228

.911

??=??+-=+-=

MP B M M M B )()(θ

为了简化计算,梁的刚度统一取为跨内和伸臂部分的较小者,为

413L m m a 1019.5??==MP B EI

①跨内挠度

EI X M X /)

()(-=''ω,故dx X M EI

?-=)(1

θ,M (X )=F A ×X-q ×X 2/2, 故??+--=-=)(C X F EI dx X M EI A 6

qX 21

)(132θ )24qX 61dX )(143D CX X F EI X EI A X ++--=-=?()(θω,又已知当X=0时,=)(X ω0, 故D=0,当X=7时024

qX 643=+-CX X F A ,代入F A =,q=m

故C=·m 2,将

C 代入06

qX 23

2=+-=C X F A θ,X=,

将X=,C=·m 2代入

)24

qX

61

dX

)(143CX X F EI X EI A X +--=-=

?()(θω 故mm l 25.33200

6650

200mm 5.30max ==<=ω ②伸臂挠度

知伸臂部分产生最大挠度在梁的最右边缘,取413mm a 1019.5??=MP EI ,采用图乘法,在伸臂最右边C 点虚加上一单位力,如下图 ·m

故44332211c h -h h -h ??+??=S S S S EI ω=

322m k 49.16212

5.18728.91732-35.125

.0714.8125.185.114.815.132-325.15.05.128.91?-=??????+?????????N

将413mm a 1019.5??=MP EI 代入上式得:mm 12.3c -=ω

mm

l 5.13200

1350

22002mm 12.30c =?=<

=ω 故挠度满足要求。

六、钢筋布置和抵抗弯矩图的绘制 (1)确定各纵筋承担的弯矩

跨中钢筋325+222,由抗剪计算可知需弯起125,故可将跨中钢筋分为

两种:①225+222伸入支座,②125弯起;按它们的面积比例将正弯矩包络图用虚线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就是相应钢筋可承担的弯矩,虚线与包络图的交点就是钢筋强度的充分利用截面或不需要截面。

支座负弯矩钢筋318,编号为③,在排列钢筋时,应将伸入支座的跨中钢筋、最后截断的负弯矩钢筋(或不截断的负弯矩钢筋)排在相应弯矩包络图内的最长区段内,然后再排列弯起点离支座距离最近(负弯矩钢筋为最远)的弯矩钢筋、离支座较远截面截断的负弯矩钢筋。 (2)确定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由抗剪计算确定的弯起钢筋位置作材料图。显然,②号筋的材料全部覆盖相应弯矩图,且弯起点离它的强度充分利用截面的距离都大于h 0/2。故它满足抗剪、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弯的三项要求。

若不需要弯起钢筋抗剪而仅需要弯起钢筋后抵抗负弯矩时,只需满足后两项要求(材料图覆盖弯矩图、弯起点离开其钢筋充分利用截面距离≥h 0/2)。 (3)确定纵筋截断位置

②号筋的理论截断位置就是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图中D 处),从该处向外的延伸长度应不小于20d =500mm ,且不小于=×

660mm=858mm ;同时,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图中C 处)和延伸长度应不小于+=×660+×660=1915mm 。根据材料图,可知其实际截断位置由尺寸1620mm 控制。③号筋的理论截断点是图中的E 和F ,其中20d =360mm ;+h 0=×728+660=1534mm 。根据材料图,该筋的左端截断位置由1534mm 控制。 七、绘制梁的配筋图

梁的配筋图包括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及单根钢筋图。纵断面图表示各钢筋沿梁长方向的布置情形,横断面图表示钢筋在同一截面内的位置。

(1)直钢筋①225+222全部伸入支座,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l as≥12d=12×25=300mm。考虑到施工方便,伸入A支座长度取370-30=340mm;伸入B支座长度取300mm。故该钢筋总长=340+300+(7000-370)=7270mm。

(2)弯起钢筋②125根据作材料图后确定的位置,在A支座附近弯上后锚固于受压区,应使其水平长度≥10d=10×25=250mm,实际取370-30+50=390mm,在B支座左侧弯起后,穿过支座伸至其端部后下弯20d。该钢筋斜弯段的水平投影

长度=700-25×2=650mm(弯起角度,该长度即为梁高减去两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则②筋的各段长度和总长度即可确定。

(3)负弯矩钢筋③318左端按实际的截断位置截断延伸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外850mm,大于。同时,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延伸的长度为1925mm,大于+h0。右端向下弯折20d=360mm。该筋同时兼作梁的架立钢筋。

(4)AB跨内的架立钢筋可选212,左端伸入支座内370-25=345mm处,右端与③筋搭接,搭接长度可取150mm(非受力搭接)。该钢筋编号④,其水平长度=345+(7000+370)-(250+1925)+150=4950mm。

伸臂下部的架立钢筋可同样选212,在支座B内与①筋搭接150mm,其水平长度=1500+185-150-25=1510mm,钢筋编号为⑤。

(5)箍筋编号为⑥,在纵断面图上标出不同间距的范围。

伸臂梁配筋图见施工图。

梁工程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部结构设计

一、设计资料 设计内容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部结构设计,基本设计资料如下: =13m,计结构选型与布置: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标准跨径为L b 算跨径为L=13-0.5=12.5m,预制梁长为Lc=12.96米;桥面净宽:净—7m+2×0.75m,桥面横向坡度设置为1.5%,桥梁纵坡为0.3%,桥梁中心处桥面设计高程为2.00米;采用重力式桥墩和桥台。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环境类别Ⅰ类,设计安全等级二级。人群3.0KN/m2, =0.75×10.5 N/m=7.875 每侧栏杆及人行道的重量按4.5 KN/m计。车道荷载 q k =0.75×22.2 N/m=166.5 N/m。 N/m,集中荷载 p k 材料确定: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0kN/m3,弹性模量EC=3.45×104MPa;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m3。混凝土简支T形梁及横梁采用C50混凝土。刚材采用R235钢筋、HRB335钢筋。 桥面铺装:为了保护桥梁主体结构,在桥面的最上层设置桥面铺装。本桥设置2cm厚沥青混凝土和10cm厚C30混凝土作垫层的桥面铺装。 桥面伸缩缝:为了保证桥跨结构在气温变化.活栽作用.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等影响下按静力图式自由地变形,在本梁桥桥面两梁端之间以及在梁端与桥台背墙之间设置横向伸缩缝。 设计依据: 1、《桥梁工程》,邵旭东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梁桥》(公路设计手册),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正式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主要技术指标表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设 计 任 务 书 设计题目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班级 11土木本1 设计要求:图所示钢筋混凝土伸臂梁,截面尺寸为h b ,计算跨度为mm 1l ,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为 kN/m 1q ,伸臂梁跨度为mm 2l ,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为kN/m 2q ;采用混凝土等级见表,纵向受力钢 筋为HRB400,箍筋为HPB300,试设计该梁并绘制配筋简图。 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学号,取用相应的设计参数: 学号 q1(kN/m) q2(kN/m) l 1(m) l 2(m) bxh(mm*mm) 混凝土等级 1 65 150 6 2 300*650 c25 2 65 150 7 1.5 300*650 c35 3 65 150 6 2 300*650 c35 4 65 150 7 1.5 300*650 c25 5 65 150 6 2 250*700 c25 6 65 150 7 1.5 250*700 c35 7 65 150 6 2 250*700 c35 8 65 150 7 1.5 250*700 c25 9 65 145 6 2 300*650 c25 10 65 145 7 1.5 300*650 c35 11 65 145 6 2 300*650 c35 12 65 145 7 1.5 300*650 c25 13 65 145 6 2 250*700 c25 14 65 145 7 1.5 250*700 c35 15 65 145 6 2 250*700 c35 16 65 145 7 1.5 250*700 c25 17 65 135 6 2 300*650 c25 18 65 135 7 1.5 300*650 c35 19 65 135 6 2 300*650 c35 20 65 135 7 1.5 300*650 c25 21 65 135 6 2 250*700 c25 22 65 135 7 1.5 250*700 c35 23 65 135 6 2 250*700 c35 24 65 135 7 1.5 250*700 c25

西南交通大学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课程设计92#题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课程设计第0页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姓名:XXX 学号:XXX 班级:XXX 指导老师:XXX 设计时间:XXX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课程设计第0页 目录 1、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1) 2、设计资料 (3) 3、内力计算 (4) 3.1设计荷载值 (4) 3.2组合工况 (4) 2.3 包络图 (6)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4.1 确定简支跨控制截面位置 (7) 4.2 配筋计算 (7) 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0) 5.1 截面尺寸复核 (10) 5.2 箍筋最小配筋率 (10) 5.3 腹筋设计 (10) 6、验算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2) 6.1 梁的挠度验算 (14) 6.1.1 挠度限值 (14) 6.1.2 刚度 (14) 6.1.3 挠度 (17) 6.2 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17) 7、绘制梁的抵抗弯矩图 (19) 7.1 按比例画出弯矩包络图 (19) 7.2 确定各纵筋及弯起钢筋 (20) 7.3 确定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20) 7.4 确定纵筋的截断位置 (20)

1、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编写:潘家鼎 2013.10.26) 一、设计题目: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二、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设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所给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的设计。 三、设计资料 某支承在370mm 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如图1所示。 g k 、g k 、q 2k q 1k l 2 l 1 185 185 185 185 C B A 图1 梁的跨度、支撑及荷载 图中:l 1——梁的简支跨计算跨度; l 2——梁的外伸跨计算跨度; q 1k ——简支跨活荷载标准值; q 2k ——外伸跨活荷载标准值; g k =g 1k +g 2k ——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g 1k ——梁上及楼面传来的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 g 2k ——梁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该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梁上承受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g k1=21kN/m 。 设计中建议采用HRB500级别的纵向受力钢筋,HPB300级别的箍筋,梁的混凝土和截面尺寸可按题目分配表采用。 四、设计内容 1.根据结构设计方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梁的内力(M 、V ),并作出梁的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2.进行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并选配纵向受力钢筋。 3.进行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选配箍筋和弯起钢筋。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梁课程设计 目录 混凝土的配合比--------------------------------------------------------------1 几种方案的比较--------------------------------------------------------------2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3 箍筋配置-----------------------------------------------------------------------4 斜截面抗剪、抗弯承载力复核--------------------------------------5 裂缝宽度W fk的验算-------------------------------------------------------6 挠度的验算--------------------------------------------------------------------7

1.配合比设计 材料: 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为32.5 (实测28d 强度35.0Mpa ) 细沙:os ρ=2670Kg/m 3 卵石:最大粒径20mm 3 2660ρm k g g = 水:自来水 (1) 计算配制强度 o cu f , 查表得 C25时 Mpa 5=σ Mpa k cu co f f 225.335645.125σ645.1,=×+=+= (2) 计算水灰比 (C W ) 已知水泥实测强度: Mpa f ce 35= 所用粗集料为卵石,回归系数为: 48.0a α= 33.0α=b 43 .035 33.048.0225.333548.0αα,=××+×==×+×ce o cu ce a f f f c w b 查表最小水灰比规定为0.65 所以43 .0=c w (3) 确定单位用水量 wo m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伸臂梁

|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二、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设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所给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的设计。 三、设计资料 某支承在370mm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如图1所示。 g k、2k 185 图1 梁的跨度、支撑及荷载 《 图中:l1——梁的简支跨计算跨度; l2——梁的外伸跨计算跨度; q1k——简支跨活荷载标准值; q2k——外伸跨活荷载标准值; g k=g1k+g2k——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g1k——梁上及楼面传来的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 g2k——梁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该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梁上承受的永 =21kN/m。 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g k1

设计中建议采用HRB500级别的纵向受力钢筋,HPB300级别的箍筋,梁的混凝土和截面尺寸可按题目分配表采用。 四、设计内容 1., 2.根据结构设计方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梁的内力(M、V),并作出梁的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3.进行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并选配纵向受力钢筋。 4.进行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选配箍筋和弯起钢筋。 5.作梁的材料抵抗弯矩图(作为配筋图的一部分),并根据此图确定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位置。 6.根据有关正常使用要求,进行梁的裂缝宽度及挠度验算; 7.根据梁的有关构造要求,作梁的配筋详图,并列出钢筋统计表。 梁的配筋注意满足《混规》、、、、、、、和等条款的要求。 五、设计要求 1., 2.完成设计计算书一册,计算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过程。计算书统一采用A4白纸纸张打印,要求内容完整,计算结果正确,叙述简洁,字迹清 楚,图文并茂,并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3.绘制3#图幅的梁抵抗弯矩图和配筋图一张,比例自拟。图纸应内容齐全,尺寸无误,标注规范,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线条清晰,线型适当。 4.完成时间:17周周五之前上交。 六、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 程设计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书 1 设计题目 某支承在370mm 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其跨度L 1,伸臂长度L 2,由楼面传来的永久荷载设计值g ,活荷载设计值q 1,q 2(图1)。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箍筋和构造钢筋为HPB300。试设计该梁并绘制配筋详图。 图1 2 设计条件 跨度L 1=6m ,伸臂长度L 2=,有楼面传来的永久荷载设计值g 1=30kN/m ,活荷载设计值q 1 =30kN/m ,q 2=65kN/m ,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截面尺寸选择 取跨高比为:h/L=1/10,则h=600mm ,按高宽比的一般规定,取b=250mm ,h/b=,则h 0=h-a s =600-40=560mm 荷载计算 梁自重设计值(包括梁侧15mm 厚粉刷层重) 钢筋混凝土自重25kN/m,混凝土砂浆自重17kN/m 。 g 2=×××25+××17×2+××17)=5kN/m 则梁的恒荷载设计值为:g=g 1+g 2=30+5=35kN/m 梁的内力和内力包络图 (1)荷载组合情况 恒荷载作用于梁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计算简图为图2(a),活载q 1 q 2的作用位置有三种可能的情况,图2的(a)、(c)、(d)。每一种活荷载都不可能脱离恒

荷载的作用而单独存在,因此作用于构件上的荷载分别有(a)+(b)、(a)+(c)、(a)+(d)三种情形。 (2)计算内力(截面法) ①(a)+(b) (a)作用下:ΣM A1=0,-Y B1L 1+g (L 1+L 2)2 /2=0得 Y B1=164kN ΣY=0 , 得Y A1= (b)作用下:ΣY=0 , 得Y A2=Y B2=90kN (a) +(b )作用下剪力: V A =Y A1+Y A2=9805+90= V B 左=Y A1+Y A2-(g +q 1)L 1=-(35+30)×6=- V B 右=gL 2=35×= M B =-gL 22/2=35×2=由于当剪力V 等于零时弯矩有最大值,所以设在沿梁长度方向X 处的剪力V=0,则由M(x)=V A X -(g +q 1)X 2/2,对其求一阶导M'(x)=V (x )=V A -(g +q 1)X 当V=0时,有M 取得最大值,即V(x)=V A -(g +q 1)X =0时,M 取得最大值 则AB 段中的最大的弯矩M :当x=4150mm 时有M max = ②(a)+(c) (c)作用下:ΣM A3=0,Y B3L 1- q 2L 2(L 1+L 2/2)/2=0得 Y B3= ΣY=0 , 得Y A3=- (a )+(c )作用下的剪力: V A =Y A1+Y A3=-=87kN V B 左=Y A1+Y A3-gL 1=87-210=-123kN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梁课程设计 目录 混凝土的配合比--------------------------------------------------------------1 几种方案的比较--------------------------------------------------------------2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3 箍筋配置-----------------------------------------------------------------------4 斜截面抗剪、抗弯承载力复核--------------------------------------5 裂缝宽度W fk的验算-------------------------------------------------------6 挠度的验算--------------------------------------------------------------------7

(1)

(2) 确定单位用水量 wo m 所用卵石最大粒径20mm 坍落度要求为35~50 则180wo m kg = 计算水泥用量 1804180.43 wo co kg w c m m = == (3) 确定砂率 所用卵石最大粒径mm 40 水灰比 0.43 查表取%30=s β (4) 计算粗、细集料用量 go m ,so m cp wo so go co m m m m m =+++ ① %100β×+=so go so m m m s ② 代入数据: 4181802500 go so m m + ++= ① % 100%30×+=mso m m go so ② 最终得: 1331.4go kg m = 570.6so kg m = 按重量法算得该混凝土配合比为; :::418:570.6:1331.4:1801:1.36:3.18:0.43 co so go wo m m m m == 已知条件:纵向受拉钢筋(HRB335.4Φ 12) 混凝土强度为C25, ξb=0.56 计算跨径为L=1.9m 查表知:f sd =f sd '=280MPa ,; f cd =11.5MPa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0级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内容:钢筋混凝土简支伸臂梁设计 二、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进 一步巩固掌握荷载的计算,纵筋和箍筋的计算,材料的选取,为将来的结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工程师初步训练的目的。 三、设计要求: 1.计算简图: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支承在宽度均为370mm 砖墙上,其跨度1L 和2L 按根据学号按表一选取。该梁承受楼板传来的均布恒载标准值m kN g g k k /2121==(未包括梁的自重,均布活载标准值 m kN q k /331=、m kN q k /782=; 2.材料:纵筋选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选取300HPB 级钢筋,砼强度等级根据学号按表一选取。 3.绘制2#施工图1张:绘制梁的配筋纵断面图,横断面钢筋表、弯矩包络图和材料图(需配弯起钢筋、结构设计说明。 5.提供完整计算书一份。 独立完成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 1、梁的内力计算 2、完成梁的配筋计算及配筋 3、绘制梁内力包络图 4、绘制梁的配筋图及计算钢筋长度 11q g + 22q g +

L 1 L 2 表一: 序号L1L2砼强度 等级 序号L1L2 砼强度 等级 序号L1L2 砼强度 等级 1 6000 1800 C30 19 6000 1800 C25 37 7200 2400 C30 2 6300 1800 C3020 6300 1800 C25 38 7500 2400 C30 3 6600 1800 C3021 6600 1800 C25 39 7800 2400 C30 4 6900 1800 C3022 6900 1800 C2 5 40 6000 2700 C30 5 7200 1800 C3023 7200 1800 C25 41 6300 2700 C30 6 7500 1800 C3024 7500 1800 C25 42 6600 2700 C30 7 7800 1800 C3025 7800 1800 C25 43 6900 2700 C30

金属结构课程设计

现代机械工程基础实验1(机设) ——金属结构设计部分 题目:现代工程基础实验 金属结构设计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机械XXX 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XXXX 指导教师:王积永沈孝琴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9号

目录 任务书-----------------------------------------------------------------------------1 设计目的与要求-----------------------------------------------------------------2 确定起重臂结构方案-----------------------------------------------------------2 确定起重臂的计算简图及载荷-----------------------------------------------3 臂架内力组合与计算-----------------------------------------------------------6 截面选择与验算-----------------------------------------------------------------12 计算耳板焊缝--------------------------------------------------------------------17 设计总结--------------------------------------------------------------------------19 参考文献--------------------------------------------------------------------------20

混凝土梁板课程设计-参考模板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 楼盖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2015年1月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1.1 设计资料 (2) 1.2 设计要求 (2) 1.3 参考资料 (2) 1.4 附图 (2) 2. 计算书 (3) 2.1 结构平面布置 (3) 2.2 板的设计 (4) 2.2.1 荷载计算 (4) 2.2.2 计算简图 (4) 2.2.3 内力计算 (5) 2.2.4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 2.3 次梁的设计 (6) 2.3.1 荷载计算 (6) 2.3.2 计算简图 (7) 2.2.3 内力计算 (7) 2.3.4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8) 2.3.5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9) 2.4 主梁的计算 (10) 2.4.1 荷载计算 (10) 2.4.2 计算简图 (10) 2.4.3 内力计算 (11) 2.4.4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2) 2.4.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4) 2.4.6 主梁吊筋计算 (14) 2.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和挠度验算 (14) 2.5.1 板的裂缝和挠度验算 (14)

1. 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资料 某民用建筑二层楼盖平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楼面标高为H=5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四周墙体为承重砖墙,厚度为37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楼板周边支承在砖墙上。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k=5kN/m2。 楼面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 kN/m3),梁板的天花抹灰为15mm厚石灰砂浆粉刷(γ=17 kN/m3),混凝土容重为25kN/m3。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钢筋中受力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 图1-1 二层楼盖平面示意图(重新作图,标上A=36m,B=21.6m) 1.2 设计要求 ①按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要求对楼面梁板进行结构布置; ②对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及配筋,并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 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计算书、参考文献、附录; ③绘制楼盖施工图(2号图纸两张),内容包括: 楼盖平面布置图;板配筋施工图;梁配筋施工图(各1张,配相应施工说明。其中梁的施工图用平法绘制) 主梁设计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1张) 注:①图纸采用交通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标准图签; ②计算书应包括标准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完整过程,并装订成册。 1.3 参考资料 [1]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3] 叶列平.混凝土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8) 1.4 附图

10米钢筋混凝土梁设计

10米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土木1107班 学号:1208110916 姓名:曾子翔 2014年01月05日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计划书 设计资料 (1) 第二部分主梁的设计计算 1、荷载与内力 (3) 2、检算主拉应力 (7) 3、跨中截面主筋计算 (7) 4、跨中截面砼及主筋正应力的检算 (8) 5、绘制剪应力图 (8) 6、箍筋设计 (10) 7、斜筋设计 (10) 8、为绘制弯矩包络图和材料图,计算跨中截面容许 承受的最大容许弯矩 (11) 9、跨中截面裂缝宽度计算 (11) 10、跨中截面挠度计算 (12)

10米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第一部分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资料 1、结构型式及基本尺寸 采用分片式T 形截面;每片梁顶宽192cm 。具体见图1。 表1 简支梁的基本尺寸 2、桥上线路与人行道 桥上线路为平坡、直线、单线铁路、道碴桥面双侧带栏杆的人行道。 3、材料 混凝土:C30,极限抗压强度MPa f c 0.20=;极限抗拉强度MPa f ct 2.2=;弹性模量MPa E c 41020.3?=;抗弯容许应力MPa b 0.10][=σ;容许主拉应力 MPa tp 98.1][1=-σ;MPa tp 73.0][2=-σ;MPa tp 37.0][1=-σ。 钢筋: 受力钢筋HRB335: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pk 335=;弹性模量M P a E c 5100.2?=;主力或主力加附加力作用下,抗拉容许应力][s σ分别为180Mpa 或230Mpa ;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n=15。 分布及构造钢筋HPB235: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pk 235=;弹性模量 MPa E c 5101.2?=;主力或主力加附加力作用下,抗拉容许应力][s σ分别为130Mpa 或160Mpa ; 梁内钢筋选择参考:纵向受力筋B 20;箍筋及纵向水平钢筋B 12;斜筋B 20;

混凝土梁板课程设计范本

混凝土梁板课程设 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 楼盖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1月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1.1 设计资料 (2)

1.2 设计要求 (2) 1.3 参考资料 (3) 1.4 附图 (3) 2. 计算书 (3) 2.1 结构平面布置 (4) 2.2 板的设计 (6) 2.2.1 荷载计算 (6) 2.2.2 计算简图 (7) 2.2.3内力计算 (8) 2.2.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8) 2.3 次梁的设计 (9) 2.3.1荷载计算 (9) 2.3.2 计算简图 (10) 2.2.3 内力计算 (11) 2.3.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1) 2.3.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3) 2.4 主梁的计算 (14) 2.4.1荷载计算 (14) 2.4.2计算简图 (15) 2.4.3 内力计算 (16) 2.4.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8) 2.4.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0) 2.4.6 主梁吊筋计算 (21) 2.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和挠度验算 (22) 2.5.1 板的裂缝和挠度验算 (22)

1. 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资料 某民用建筑二层楼盖平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楼面标高为H=5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四周墙体为承重砖墙,厚度为37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楼板周边支承在砖墙上。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k=5kN/m2。 楼面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 kN/m3),梁板的天花抹灰为15mm厚石灰砂浆粉刷(γ=17 kN/m3),混凝土容重为25kN/m3。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钢筋中受力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图1-1 二层楼盖平面示意图(重新作图,标上A=36m,B=21.6m) 1.2 设计要求 ①按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要求对楼面梁板进行结构布置; ②对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及配筋,并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计算书、参考文献、附录; ③绘制楼盖施工图(2号图纸两张),内容包括: 楼盖平面布置图;板配筋施工图;梁配筋施工图(各1张,配相应施工说明。其中梁的施工图用平法绘制)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伸臂梁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二、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设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所给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的设计。 三、设计资料 某支承在370mm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如图1所示。 k、2k 185 图1 梁的跨度、支撑及荷载 图中:l1——梁的简支跨计算跨度; l2——梁的外伸跨计算跨度; q1k——简支跨活荷载标准值; q2k——外伸跨活荷载标准值; g k=g1k+g2k——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g1k——梁上及楼面传来的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 g2k——梁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该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梁上承受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g =21kN/m。 k1 设计中建议采用HRB500级别的纵向受力钢筋,HPB300级别的箍筋,梁的混凝土和截面尺寸可按题目分配表采用。

四、设计内容 1.根据结构设计方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梁的内力(M、V),并作出梁的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2.进行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并选配纵向受力钢筋。 3.进行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选配箍筋和弯起钢筋。 4.作梁的材料抵抗弯矩图(作为配筋图的一部分),并根据此图确定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位置。 5.根据有关正常使用要求,进行梁的裂缝宽度及挠度验算; 6.根据梁的有关构造要求,作梁的配筋详图,并列出钢筋统计表。 梁的配筋注意满足《混规》、、、、、、、和等条款的要求。 五、设计要求 1.完成设计计算书一册,计算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过程。计算书统一采用A4白纸纸张打印,要求内容完整,计算结果正确,叙述简洁,字迹清楚,图文并茂,并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2.绘制3#图幅的梁抵抗弯矩图和配筋图一张,比例自拟。图纸应内容齐全,尺寸无误,标注规范,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线条清晰,线型适当。 3.完成时间:17周周五之前上交。 六、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注:相比所学教材的规范版本,本设计所采用的主要规范(见上,请各位同学到网上下载电子版规范)为规范的新版本,设计中应注意在材料等级、计算公

混凝土梁板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系别:建筑工程系 班级:11级土木工程1班 姓名:叶 学号:1101011014 指导老师:董吉武 2013年6月1日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计算书 目录 一、原始资料 (2) 二、楼盖梁板布置 (3) 三、单向板设计 (4) 四、次梁设计 (7) 五、主梁设计 (13) 六、施工图说明 (21) 七、参考文献 (24) 八、课程设计总结 (24)

一、原始资料 1.设计题目: 设计某工业厂房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 2.荷载取值: 学号A2(mm) B7(mm)楼面活荷载q1 1101011014 6600 8400 4.5kN/m2 其中纵向尺寸为5×A,横向尺寸为3×B;楼盖尺寸A、B由指导老师给定;其中纵墙厚度为370mm,横墙厚度为240mm;轴线通过各墙体截面中心线。 楼面采用水磨石面层,自重标准值为0.65kN/m2;顶棚为混合砂浆抹灰20mm厚,自重标准值17kN/m3;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按25kN/m3计算。 3.建筑材料: ①外围墙体为砖墙: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③钢筋选取:梁中受力钢筋选用HRB400,其他钢筋全部选用HPB300. ④楼面:采用水磨石面层 ⑤顶棚:混合砂浆抹灰20mm厚

4.工程做法: ①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②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③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④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结构施工图: ①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 ②板的配筋图(1:50) ③次梁和主梁配筋图纵剖面图(1:50或1:40),要求注明梁跨、入墙深度、支座宽度、钢筋编号及受力筋的弯起、切断点位置、箍筋直径和间距; 横剖面图(1:25或1:20),要求注明截面尺寸及钢筋编号。 ④主梁应绘制抵抗弯矩图,并根据此图进行主梁受力筋的弯起和切断点的确定。 二、楼盖梁板布置 1.总体: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8.4m, 次梁的跨度为 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8m,0l1/0l2=6.6/2.8=2.4>2,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2.柱: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3.板:按高跨比条件,对于两端连续的单向板,当h≥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设计

任务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设计 现有某水工建筑物外伸梁,上部作用均布荷载如图1所示, 01.γ0=,01.=ψ,21.γd =,简支段荷载设计值q 1=57kN/m ,外伸段荷 载设计值q 2=115kN/m ,C25级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采用II 级钢筋,箍筋采用I 级钢筋,设计此梁并绘制配筋图。 图1 外伸梁结构形式及荷载作用示意图 设计要求: 根据已知条件查材料强度,计算参数的选取; C25:f c =mm 2 f t =mm 2 一级钢筋:f y =210N/mm 2 二级钢筋:f y =310N/mm 2 内力计算(最大弯矩、剪力最大值); 根据平衡方程求出F 1=,F 2=。 剪力 左= 中1= 中2= 因为剪力为0点是M 最大值点,所以×x=0 X= M=×××2=

M=×2= 截面尺寸校核(a取40mm); a s=30+20/2=40mm h w=h0=650-40=610mm =××250×610=×105N= γd V=×=﹤0. 25f c bh0= 故截面尺寸满足抗剪要求。 梁的计算简图及内力图; x 123 ( 1 )( 2 ) -198.93 弯矩图 x 123 ( 1 )( 2 ) 171.08 213.90 剪力图 计算纵向受弯钢筋用量及选配钢筋(验算最小配筋率);M=

ξ=﹤ξb=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查表选取6Φ22(2281mm2)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计算是否需要配置腹筋,如果需要按照计算确定腹筋用量及选配钢筋; 抗剪腹筋计算适用:V c=×f c bh0=××250×610 =﹤γd V= 因此选配腹筋,初选双肢箍筋,选用Ф10@200 A SV=2r2=2××25=157mm s=200mm﹤s max=250mm 可增设弯起钢筋:

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伸臂梁设计 土木工程学院

钢筋砼基本理论课程设计 任务书(一)伸臂梁设计 1、题目 伸臂梁设计 2、目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房屋结构设计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技术规范,掌握施工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图;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目运用前述受弯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和构造知识,对一简支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进行设计,使初学者对梁的设计全貌有较清楚的了解。 2.1目的 1)掌握混凝土梁的弹性设计方法。 2)掌握梁的活荷载最不利组合,绘制弯矩包络图、剪力包络图,抵抗弯矩图绘制方法和意义。 3)初步了解结构设计方法,掌握受弯构件的计算和一般构造要求。 2.2要求 1)提交按规定格式书写的结构计算书一份,要求步骤清楚,计算正确,书写工整。 2)绘制外伸梁结构施工图,内容包括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梁立面配筋图及配筋断面详图。图纸折叠成A4规格,图签朝外。 3、设计条件 某支承在370mm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其简支段跨度为L1,伸臂段长度为L2,由楼面传来的永久荷载设计值为g1,活荷载设计值q1,q2(详见图1)。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xx,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箍筋和构造钢筋为HPB300。试设计该梁并绘制配筋详图。 图1 1

表1 伸臂梁跨度、活载大小 备注:选择设计本题目同学,每3人为1小组,学生按照分组依次名单选择活载值。 4、设计内容和要求 进行伸臂梁结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一本,结构施工图(A2号图,手画或计算机绘图)一张;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进行内力组合,计算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绘制弯矩包络图和材料图。 4.1对计算书的内容和要求 计算书书写认真,字迹工整,应有目录和对应页码,A4纸装订成册;计算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2)梁的荷载计算(恒荷载,应包括梁自重); 3)内力分析及内力组合; 4)配筋计算(正截面、斜截面); 5)施工图绘制(钢筋弯起与截断)。 4.2对图纸的内容和要求 施工图用白图纸铅笔或者计算机绘制,图面布置合理,比例适当,图面整洁,线条清楚,文字采用仿宋体,符合制图标准,达到施工图要求 1)梁配筋图:包括梁的立面配筋图、断面图、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抽筋图。 2)设计说明: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需要说明的问题。 5、进度安排 6、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书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名称:现浇楼盖课程设计 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学院(直属系) :土建 年级/专业/班: 08土木建工1班 学生姓名:黄河 学号: 010222 指导教师:吴浪 开题时间:2011年5月19日

完成时间:2011年5月23日 目录 目录 (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3) 1.设计资料 (3)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3) 3.板的设计 (3) 荷载 (3) 计算简图 (4) 弯矩计算值 (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 4.次梁设计 (5) 荷载设计值 (6) 计算简图 (6) 内力计算 (6) 承载力计算 (6)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6)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7) 5.主梁设计 (7) 荷载设计值 (7) 计算简图 (8) 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8) 弯矩设计值 (8) 剪力设计值 (8) 弯矩、剪力包络图 (8) 承载力计算 (10) 正面受弯承载力 (10)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1)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1. 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 2.建筑物平面尺寸(L1×L2):×(31号),墙厚370,钢筋混凝土柱350×350; 3.荷载:1)楼面活载:72/k m N )楼面面层:20厚水泥砂浆 3w /20m kN =γ)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c =γ)楼侧面、楼底粉刷层:15厚混合砂浆3/17m kN n =γ ; 4.材料: 1)混凝土C20; 2)钢筋:受力钢筋用HRB335级钢筋,腹筋用HPB235级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次梁的跨度为,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两边板跨度为,中间跨度为, 则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300/40=,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为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mm,取h=450mm.截面宽度b=h/3~h/2=150~225mm ,取b=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h=600mm 。 截面宽度b=h/3~h/2=200~300mm ,取b=300mm 。 3.板的设计 轴线①~②,⑥~⑦的板属于端区隔单向板,轴线②~⑥的板属于中间区隔单向板。 467~31112/5900~18/560012/~18/h 00===l l 43.23.2/6.5/0120==l l mm l l 690~46010/6900~15/690010/~15/h 00===

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平面图如图1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图1 楼盖平面图 二、设计资料 1.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其中墙厚370mm ,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 2.材料:混凝土(按给定级别选用);梁中和板内的钢筋根据规范规定自己选用。 3.楼面面层: 20mm 厚水泥砂浆:3/20m kN ; 楼盖自重:板厚自己确定,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3 25/kN m γ=;

20mm厚石灰砂浆天棚抹灰:3 kN。 17m / 4.L1、L2尺寸和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按给定的计算。 三、设计内容 1.按指定的设计号进行设计,提交纸质稿计算书。 2.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3.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5.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四、具体要求 1.计算书要求采用A4纸打印,条理清楚,页码齐全,表格规范并编写表格序号,主要计算步骤、计算公式、计算简图均应列入,并尽量利用表格编制计算过程。 2.图纸要求使用A2图幅,主梁、次梁、板配筋图按1:50(或1:30)比例绘制(可以折断画一半),主次梁断面图按1:20比例绘制。图面应整洁,布置应匀称,字体和线型应符合制图标准。 3.提交全部成果时请附封面,并在封面上写明专业、姓名、学号等。图纸按照标准格式折叠。 五、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混凝土结构》(上册、中册)(第四版),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上册)(第二版),滕智明、朱金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某支撑在370mm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

注意在百度文库搜索文件名为: “华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2010010203040506”的文件,这个文件就是答案。 任选其一完成 课程设计题目一:伸臂梁设计 设计条件:某支撑在370mm 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其跨度m l 0.71=,伸臂长度m l 86.12=,由楼面传来的永久荷载设计值m kN g /32.341=,梁侧15mm 厚粉刷重按m kN g /68.51=计算;活荷载设计值m kN q m kN q /100,/3021==(如下图所示)。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级,箍筋和构造钢筋为HPB235级。试设计该梁并绘制配筋详图。 课程设计题目二:桩基础设计 设计条件:某工程位于软土地区,采用桩基础。已知基础顶面竖向荷载设计值kN F 3900=,标准值kN F k 3120=,弯矩设计值m kN M ?=400,标准值m kN M k ?=320。水平方向剪力设计值kN T 50=,标准值kN T k 40=。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地基土层如下: 表层为人工填土,松散,层厚m h 0.21=; 第○2层为软塑状粘土,层厚m h 5.82 =,承台底的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kPa q ck 115=;

第○3层为可塑状态粉质粘土,层厚m h8.6 =。 3 地下水位埋深 2.0m,位于第○2层粘土层面。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的横截面面积为mm 300?,桩长 mm300 10m。进行单桩现场静载荷试验,试验成果s P-曲线见下图所示。试设计此工程的桩基础。 某工程地基土的试验指标 P-曲线 载荷试验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