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课设

钢筋混凝土课设

钢筋混凝土课设
钢筋混凝土课设

1.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进一步巩固掌握荷载的计算,纵筋和箍筋的计算,材料的选取,为将来的结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工程师初步训练的目的。

2. 内容及设计要求

设计内容:简支伸臂梁设计。

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1)计算简图:某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其跨度1L 和2L 按根据学号根据表格选取。1L 取7200mm ,2L 取2700mm 。该梁承受楼板传来的均布恒载标准值

m kN g g k k /2121==(未包括梁的自重),均布活载标准值m kN q k /331=、m kN q k /782=。

(2)材料:纵筋选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选取HPB235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学号按表一选取。混凝土强度为C30。

(3)绘制1#施工图1张: 绘制梁的配筋纵断面图,横断面钢筋表、弯矩包络图和材料图(需配弯起钢筋)、结构设计说明。 (4)提供完整计算书一份。

图2-1计算简图

11q g +

22q g +

L 1

L 2

3. 梁内力计算

3.1 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

已知L 1=7200mm ,L 2=2700mm ,g 1k =g 2k =21kN/m ,q 1k =33kN/m ,q 2k =78kN/m 设截面尺寸为b=250mm ,h=640mm ,混凝土密度为25kN/m 3; 所以单位长度混凝土简支梁自重为:

0.250.6425 4.00/G b h kN m ρ=??=??=

B 支座反力(考虑最不利情况):

()()()()kN

L L L L q G g L q G g R k k k k B 63.7202

.77

.227.22.7784.1252.122.74.133252.124.1)(2.124.1)(2.121

2

21222111=???? ??

+??+?+??+?=

????

??+?+++?++=

A 支座反力(考虑最不利情况):

()()()()111221

1.2() 1.4 1.41.22533 1.47.278 1.4

2.7370.5259.13A B R g G q L q L R kN

=?++??+??-=?+??+??-=

B 支座弯矩设计值(考虑最不利情况):

()()22222 2.71.225 1.478507.38422

B L M g q G L kN m

=++??=?+??=?剪力为零点C 到A 点的距离(考虑最不利情况):

011259.13

3.41.225 1.433

A R L m g q G =

==++?+?

C 处的弯矩设计值:

()()2

00110 3.4259.13 3.4 1.225 1.433440.6122C A L M R L g q G L kN m

=?-++??=?-?+??=?

a+b

76.2030.00123

( 1 )( 2 )7.20

2.70

a+c

30.00139.20123

( 1 )( 2 )7.20

2.70

a+d

76.20139.20123

( 1 )( 2 )7.20

2.70

图3-1 荷载组合图

1

2

3

( 1 )

( 2 )

-507.38

271.07

439.10

-109.35

37.53-178.47

259.13-289.5181.00

1

23

( 1 )

( 2 )

203.85

-344.79

375.84

22.94

图3-2 受均布荷载的伸臂梁的内力包络图

a+c

a+d

a+b

a+b

a+c

a+d

4 配筋计算

4.1 计算参数

C30级混凝土2/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

HRB400级钢筋2/360mm N f y =,HPB235级箍筋2/210mm N f yv =; 设mm a 40=,则mm a h h 600406400=-=-=;

4.2 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

截面

跨中截面C 支座截面B 弯矩设计值m kN M ?/

440.61 507.384 2

bh f M

c s =

α 0.342

0.394 ()

s s αγ2115.0-+=

0.781 0.732 20

/mm h f M A s y s γ=

2612 3209 实配/mm 2

6C 25=2945

4C 25+4C 20=3220

表4-1 正截面受弯配筋表

4.3斜截面配筋计算

验算截面尺寸:

0max 0.25536.250375.84c f bh kN V kN =>=,截面可用。

各支座处受剪配筋计算见下表。

计算截面

A 支座边

B 支座左侧 B 支座右侧 kN V / 203.85 344.79 375.84 cs V ,1206-Φ 224.44

224.44 224.44 第一排

45sin 8.01y cs

sb f V V A -=

不需要配弯起钢筋按构造配置

591mm 2 2C 25=982

744mm 2 2C 25=982

第二排 弯起钢筋 处的剪力

220mm 2 1C 25=491

128mm 2

1C 25=491

第三排 弯起钢筋 处的剪力

221.5

三排

171.2

故不需要弯起第三排

表4-2 受剪配筋计算表 验算最小配筋率:

00163.0210

43.124.024.000189.01202506.56=?=>=?==

yv t sv sv f f bs A ρ

满足要求 计算弯起钢筋

kN h s A f bh f V sv yv

t cs 44.224600120

6

.5621025.160025043.17.025.17.000=???+???=+=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 45=α,则第一排弯起钢筋所需面积为: 支座B 左侧:

()321334.79224.44105910.8sin 0.83600.707

bl cs

sb y V V A mm f α-?-===??

取第一排弯起钢筋至支座B 的距离为340mm ;

弯起段水平投影为mm 5604040640=--;(mm 40'==a a ) 则弯起点处的剪力为

()()334.79259.135********.79269.37200

kN

+?+-=,大于cs V , 因此需

弯起第二排。

A sb1=2

()/0.8sin (269.3224.44)/0.83600.707220mm

br cs y v v f α-=-??=

。第二排弯起的水平距离为640-40-40-40=520mm;距第一排弯起处的距离为50mm 。则弯起处的剪力为

()()334.79259.13560340570334.79221.57200

cs

kN V

+?++-=<故不

需第三排弯起。

支座B 右侧:

()3

21375.84224.44107440.8sin 0.83600.707

br cs

sb y V V A mm f α-?-===??

取第一排弯起钢筋至支座B 的距离为340mm ;

弯起段水平投影为mm 5604040640=--; 则弯起点处的剪力为

()

375.8456034037.84250.562700

kN ?+-

=,大于cs V ,因此需弯起第二排。

()3

22

250.56224.44101280.8sin 0.83600.707

bl cs

sb y V V A mm f α-?-===??

第二排弯起的水平距离为640-40-40-40=520mm 。距第一排弯起处的距离为50mm 。则弯起处的剪力为

()375.84560340570375.84171.22700cs

kN V ?++-=<,故不需第三排弯

起。

5 配筋说明

5.1 钢筋方案

配筋方案:在选配纵筋时,需考虑跨中、支座和弯起钢筋的协调。AB 跨中6C 25钢筋中,弯起第一排4根C 25伸入B 支座作负弯矩钢筋,同时在B 支座左侧作抗剪弯起钢筋;在A 支座和B 支座右侧分别弯起根2C25钢筋作抗剪弯起钢筋。AB 跨中其余2C 25钢筋均伸入两边支座。此外,在B 支座另配置4C 20负弯矩钢筋。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均为45度。

基本锚固长度360

0.14258751.43

y

a t f L d mm f α==??= 式中:y f —受拉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t f —锚固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α—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按下表取值;

表5-1 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α

钢筋类型

光面钢筋 变形钢筋 三面刻痕钢丝 螺旋肋钢丝 三股钢绞线 七股钢绞线

α

0.16

0.14

0.19

0.13

0.16

0.17

5.2 抵抗弯矩图及钢筋布置

受力纵筋细部尺寸

抵抗弯矩图

受力纵筋布置图

225

1

225

2225

3420

4

2

25

2

2253225

2420

42

25

1

2252

2253225

1225

2225

34204

57305300792

440

792

792

680

1700

7820

750750

280

1900225

34493

240

340

560

520

340

560

520

120

560

400

50

50

梁配筋纵断面图

图5-1 梁配筋纵断面图

以下分段叙述抵抗弯矩图 AC 段:

1号钢筋2C 25伸入A 支座340mm 。

因为0259.130.70.7 1.43250600150.150A t V f bh kN =>=???= 因此d l as 12≥(变形钢筋)

锚固长度mm d l as 300251212340=?==>,可以。

2号钢筋2C 25在E 点为理论断点,但一般跨中钢筋不截断,故也伸入A 支座,锚固长度同1号钢筋,为340mm 。 CB 段正弯矩:

1号钢筋2C 25伸入B 支座。

3号钢筋2C 25为弯起钢筋,弯起点至号钢筋充分利用点的距离为

720034005603402900mm ---=,大于mm h 3002/0=,符合要求。

CB 段负弯矩

2号钢筋按上述要求弯起,其至B 支座中心线的距离为2/3400h mm >, 至B 支座左侧边缘的距离为

mm s 350340max =<;

然后由B 支座另配置4C 20的4号钢筋承担负弯矩。4号钢筋实际截断点F 至其理论断点距离应取()0max 20,600d h mm =,其充分利用点H 至理论断点F 的距离为mm 620280340=+,因此实际截断点到其充分利用点的距离为

6206001220 1.2 1.28756001650a o mm l h mm +=<+=?+=,因此4号钢筋的实际断点至支座中线的距离为mm 1700符合要求。 BD 段负弯矩

3号钢筋伸过B 支座后按要求下弯,下弯后水平段长度为10d=250mm ,取280mm 。2号钢筋其理论断点I 到充分利用点H 的距离为75807200380mm -=,其实际

截断点到理论断点I 的距离为()mm h d 600,20max 0=,实际截断点至充分利用点H 的距离为600380980mm +=,小于mm h l a 2.16572.10=+,因此取mm 1700。 4号钢筋伸到悬臂端下弯mm d 24012=。 架立筋与构造钢筋

根据上述抵抗弯矩图确定受力纵筋的钢筋布置后,尚应设置架立筋,AB 段上部和BD 段下部均取102Φ架立筋。因为截面高度大于500mm ,梁腹中部还应设置通长的102Φ纵向构造钢筋。 具体构造如下图所示。

图5-2 横断面钢筋表

6. 挠度变形验算

6.1挠度变形验算

AB 段梁

1) 求弯矩标准值

荷载标准组合下的弯矩值:

有内力图可知C 点弯矩最大,经计算m L l ac 68.20==

()()2

22.222133 4.0169.31 2.22232.942

ac

k k k ac A ac

l M q g G l R l kN m =-++?+?=-++?+?=?

荷载准永久组合下的弯矩值: 设准永久值系数为5.0=q ψ

()()112

2

2.7921 4.00.533129.66 2.792002

ac

q q ac A ac

l M g G q l R l kN m

ψ=-++?+?=-++??+?=?

2) 计算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已知2

02945,600s A mm h mm ==

62

02945

0.03680.50.5250640

232.9410151.53/0.870.876002945

s te k sk s A bh M N mm

h A ρσ=

==???===??

C30级混凝土:242/1000.3,/01.2mm N E mm N f c tk ?==

2.01

1.10.65

1.10.650.8657151.530.0368

tk

sk te

f ψσρ=-=-?

=?

3) 计算短期刚度s B

HRB400级钢筋25/102mm N E s ?=

5

4

0252

142

02.010 6.6673.010

29450.0196250600

2102945600 1.071101.150.26 1.150.86570.26 6.6670.0196

s E c s s s s E E E A bh E A h B N mm αρψαρ?===?=

==????===??++?++??计算长期刚度l B

0.20==θρ,’

()()14132232.94

1.07110 5.76210123

2.9421200

k l s k q M B B N mm M M θ=

=??=??+-+-?

4) 计算挠度

2

626

1113

55232.94107.21021.8328.84848 5.76210250

k l M L L f mm mm B ???=?=?=<=? 因此AB 段挠度满足要求 BD 段梁

1) 求弯矩标准值

荷载标准组合下的弯矩值:

()()2

2 2.72178 4.0379.0822k k k L M g q G kN m =++=++=?

荷载准永久组合下的弯矩值

()22 2.7121784233.28222q k k L M g q G kN m ??=++=+?+=? ???

2) 计算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203217,600s A mm h mm ==

06

2

03217

0.0429

0.50.5250600

379.0810

225.74/0.870.876003217

s te k sk s A bh M N mm h A ρσ===???=

==??

C30级混凝土:242/100.3,/01.2mm N E mm N f c tk ?==

2.01

1.10.65

1.10.65

0.965225.740.0429

tk

sk te

f ψσρ=-=-=?

3) 计算短期刚度s B

HRB400级钢筋25/102mm N E s ?=

5

4

0252

142

0210 6.6673.010

32170.021*******

2103217600 1.069101.150.26 1.150.9650.26 6.670.0214

s E c s s s s E E E A bh E A h B N mm αρψαρ?===?=

==????===??++?++??计算长期刚度l B

.20'==θρ,

()()14132379.08

61.06910 6.618101379.0821233.28

k i s k q M B B N mm M M θ=

=??=??+-+-

4) 计算挠度

26262213

55379.0810 2.710 4.3510.84848 6.61810250k l M L L f mm mm B ???=?=?=<=?

6.2 裂缝宽度验算

AC 段

max 5

151.5325

(1.90.08

) 2.10.8657(1.9250.082100.0368

0.140.30mm

sk

cr s

te

d

w c E mm σαρ=ψ

+=??

??+?=?<所以满足。 BD 段

max 5

225.7422

(1.90.08

) 2.10.965(1.9250.082100.0214

0.290.3sk

cr s

te

d

w c E mm mm

σαρ=ψ

+=??

??+?=?<所以满足。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 叶列平.《混凝土结构》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藤智明.《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致谢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认真巩固了混凝土结构的知识点,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课程设计,特别感谢乾老师和班上好友的耐心指导和无私帮助,你们让我意识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我今后一定会一一改正。

混凝土结构设计 课后习题

2.4 双向板肋梁楼盖如图2-83所示,梁、板现浇,板厚100mm ,梁截面尺寸均为300mm ×500mm ,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 ;板周边支承于砖墙上,支承长度120mm 。楼面永久荷载(包括板自重)标准值3kN/㎡,可变荷载标准值5kN/㎡。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板内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试分别用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和相应的配筋。 解: 1. 按弹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和相应的配筋 (1)荷载设计值 g =1.2×3=3.6 kN/m 2 q =1.4×5=7 kN/m 2 g +q /2=3.6+7/2=7.1 kN/m 2 q /2=7/2=3.5kN/m 2 g +q =3.6+7=10.6 kN/m 2 (2)计算跨度 内跨:l 0=l c (轴线间距离),边跨l 0=l c -120+100/2。 (3)弯矩设计值计算 计算板跨内截面最大弯矩值,活荷载按棋盘式布置,为便于计算,将荷载分为正对称荷载(g +q /2)及反对称荷载(±q /2)。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中间支座可视为固定支座;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中间支座可视为铰支座。边支座按实际情况考虑,可视边支座梁的约束刚度按固定或按简支考虑。由于教材附表7的系数是根据材料的泊松比ν=0制定的,故还需根据钢筋混凝土泊松比ν=0.2调整弯矩设计值。 区格 1B 2B l x (m ) 5.1 5.03 l y (m ) 4.43 4.43 l x /l y 0.87 0.88

(4)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跨中x h 0=h -30=70mm ,y h 0=h -20=80mm ,支座截面0h =h -20=80mm 。 各跨中、支座弯矩既已求得,即可近似按y s s f h m A 0γ= ,近似取s γ=0.9,算出相应的钢筋截面面积。 m in ,s A =bh f f y t )45 .0%,20.0max (=1001000%)2145.0300 43.145.0%,20.0max(??=?=214mm 2 /m 按弹性理论设计的截面配筋

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资料 (1) 1.1建造地点与基本概况 (3) 1.2楼面构造层做法(至上而下) (3) 1.3设计方案 (3) 1.4材料选用 (3)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3) 3.板的设计 (5) 3.1荷载 (5) 3.2计算简图 (5) 3.3弯矩计算值 (6) 3.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 4.次梁设计 (7) 4.1荷载设计值 (7) 4.2计算简图 (8) 4.3内力计算 (8) 4.4承载力计算 (9) 4.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9) 4.4.2斜截面受剪承载 (10) 5.主梁设计 (10) 5.1荷载设计值 (10) 5.2计算简图 (10) 5.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11) 5.3.1弯矩设计值 (11) 5.3.2剪力设计值 (11) 5.3.3弯矩、剪力包络图 (12) 5.4承载力计算 (14) 5.4.1正面受弯承载力 (14) 5.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5) 6、绘制施工图 (16) 6.1施工说明 (16) 6.2结构平面布置图 (16) 6.3板配筋图 (16) 6.4 次梁配筋图 (17) 6.5主梁配筋图 (17)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某一般金工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形式,其柱网布置下图所示

1、1建造地点与基本概况 建造地点为西安市某地,外墙采用490mm 厚的砖墙。该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为1.0,使用环境类别为2a 类。板的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梁在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370mm 。 1、2楼面构造层做法(至上而下) 楼面水泥砂浆面层厚20mm (γ=20kN/m 2 ); 现浇混凝土楼板厚80mm (γ=25kN/m 2) 混合砂浆天棚抹灰厚15mm (γ=17kN/m 3)。 1、3 1、4材料选用 楼板、次梁及主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fc=14.3N/mm 2 ;ft=1.43 N/mm 2 )板中钢筋和梁中箍紧采用HPB335级钢筋;主梁、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板伸入外墙内120mm ,次梁及主梁伸入墙内370mm ,柱的截面尺寸b ×h=350mm × 350mm , 结构层高为4.2m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o l /1o l =6.6/2=2.2,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200/30=73mm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8~o l /12=6000/18~6000/12=333~500mm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450mm 。截面宽度取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5~o l /12=6600/15~6600/10=440~660mm 。取h=650mm 截面宽度为b=300mm

【混凝土习题集】—10—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第十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盖按施工方式可分为 、 、 三 种形式。 2、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不同,又可分 为 、 、 、 等四种形式。 3、从受力角度考虑,两边支承的板为 板。 4、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是由组成 、 、 的。 5、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和次梁采用 计算方法,主梁采用 计算方法。 6、多跨连续梁、板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时的适用条件有两个,一是 ,二是 。 7、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 ,在支座处按 。 8、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按 考虑。 9、无梁楼盖的计算方法有 、 两种。 10、双向板支承梁的荷载分布情况,由板传至长边支承梁的荷载为 分布;传给短边支承梁上的荷载为 分布。 11、当楼梯板的跨度不大(m 3 ),活荷载较小时,一般可采用 。 12、板式楼梯在设计中,由于考虑了平台对梯段板的约束的有利影响,在计算梯段板跨中最大弯矩的时候,通常将8 1改成 。 13、钢筋混凝土雨篷需进行三方面的计算,即 、 、 。 二、判断题: 1、两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单向板。( ) 2、四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双向板。( ) 3、为了有效地发挥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性能,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次梁、主梁都可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方法。( ) 4、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5、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不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6、当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该跨不布置活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其它隔跨布置。( ) 7、当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8、当求某一支座最大剪力时,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9、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截面设计中,为了考虑“拱”的有利影响,要对所有板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的内力进行折减,其折减系数为8.0。( ) 10、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在支座处T 形截面,在支座处按矩形截面。( ) 11、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矩形截面,在支座处按T 形截面。( ) 12、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按满布考虑。( ) 13、当梯段长度大于3m 时,结构设计时,采用梁板式楼梯。( ) 三、选择题: 1、混凝土板计算原则的下列规定中( )不完全正确。 A 两对边支承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B 四边支承板当21 2≤l l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C 四边支承板当 312≥l l 时,可按单向板计算 D 四边支承板当321 2 l l ,宜按双向板计算 2、以下( )种钢筋不是板的构造钢筋。 A 分布钢筋 B 箍筋或弯起筋 C 与梁(墙)整浇或嵌固于砌体墙的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的扣筋 D 现浇板中与梁垂直的上部钢筋 3、当梁的腹板w h 高度是下列( )项值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纵向构造筋(俗称腰筋)。 A mm h w 700≥ B mm h w 450≥ C mm h w 600≥ D mm h w 500≥ 4、承提梁下部或截面高度范围内集中荷载的附加横向钢筋应按下面( )配置。 A 集中荷载全部由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或同时由附加箍筋和吊筋承担 B 附加箍筋可代替剪跨内一部分受剪箍筋 C 附加吊筋如满足弯起钢筋计算面积的要求,可代替一道弯起钢筋 D 附加吊筋的作用如同鸭筋 5、简支楼梯斜梁在竖向荷载设计值q 的作用下,其承载力计算的下列原则( )项不正确。 A 最大弯矩可按斜梁计算跨度0 l '的水平投影0l 计算 B 最大剪力为按斜梁水平投影

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书最终版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主梁:跨度13 = 6000mm ,截面高度h ?二怯15L 怯10即h ? =400L 600mm , 取 h^ 600 mm 。 截面宽度 b 3 = h 3 3L h 3 2 即 b 3 = 200] 300mm ,取 d = 300 mm 。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3.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 .荷载计算 20mm 厚水泥砂浆地面 0.02 20 =0.40kN m 2 20mm 厚混合砂浆抹底 0.0乞1=7 0!<34吊 80mm 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0.08 25 2k. 100吊 则板的恒荷载标准值g ki =0.40 0.34 2.00=2.74 kN m 2 楼面传来的活荷载标准值q ki =7kN m 2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3 。 rL P nilTbl 1= r l 厂 I L 一 二 二- ■一 -- 二 !0 Q Q O Q G o 0 ? ? ?

则板的恒荷载设计值g i =2.74 1.2=3.29kN m 2 楼面传来的活荷载设计值q i =7 1.3=9.1kN m 2 荷载总设计值g i 71 =12.39kN m 2,近似取为12.4kN m 2 (2) .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尺寸为 200mm 400mm ,板在砖墙上的搁置长度 印=120mm , 取1m 宽 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按塑性理论计算,各跨计算跨度为: 边跨:l 01 =l n h 2 =2000 -100 -130 40=1810mm :: l n y 2 = 1835mm 中间跨:|01 =|n =2000 -200 = 1800mm 因跨度相差(1810-1800) 1800=0.5%<1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 力,计算简图如下: (3) .相关数据代入公式后计算结果列入下表中: (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一类,C25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 ,取板的有 效厚度 h 01 =80 -20 =60mm ,板宽 b^ 1000mm (板带宽)。C25 混凝土, f c -11.9 N mm 2,=1.0。板内 钢筋采用 HRB335级,贝U f^300N mm 2。 承载力及配筋计算列入下表中:

楼盖课程设计

2.1 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任务书 2.1.1 题目:某市轻工业厂房楼盖设计 图一 2.1.2设计条件 某市轻工业厂房承重体系为钢筋混凝土内框架,四周为370mm 砖墙承重,厂房平面尺寸见下图,二楼可变荷载为7.0kN/mm 2,设计只考虑竖向荷载,要求学生完成二层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的设计。二层平面尺寸见图一。 1.永久荷载:楼面面层采用20mm 厚水泥砂浆,重度20kN/m 3;板底、梁侧及梁底抹灰层15mm 厚混合砂浆,重度17kN/m 3 ;钢筋混凝土重度25kN/m 3 。 2.二楼楼面可变荷载7.0kN/m 2 。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主梁、次梁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余钢筋采用HRB235级钢筋。 4.板伸入墙内120mm ,次梁伸入墙内240mm ,主梁伸入墙内370mm 。 5.柱断面尺寸400×400mm。

2.1.3设计内容 1.学生承担的具体设计题号见表一。 2.设计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 (1)二层楼面结构平面布置: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现浇板、次梁的承载力计算(内力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考虑)。 (3)主梁的承载力计算(内力计算按弹性理论考虑)。 3.A2图纸一张,内容包括: (1)二层楼面结构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板的配筋图画在结构布置图上(板采用分离式配筋)。(2)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配筋图。 (3)必要的结构设计说明。 2.1.4时间安排(一周) 结构计算2天 绘制结构施工图 2天 计算书整理、修改施工图 1天 2.2 课程设计指导书

2.2.1初步选择梁、板的截面尺寸 1.板的尺寸除满足承载力、刚度、裂缝宽度要求外,尚应满足施工要求。板厚 /40;按施工要求,一般楼板厚度不少于60mm,密肋板厚度不少于50mm,工业建筑楼板厚度不少于70mm,取h≥l 本设计楼板厚度选80mm。 2. 次梁截面尺寸:次梁高度取,宽度取。本设计次梁截 面尺寸选b×h=200×450mm。 3. 主梁截面尺寸:主梁高度取,宽度取。本设计主梁截面尺寸选 b×h=300×600mm。 2.2.2在计算书上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 在计算书上画出图二,并标注出柱、主梁、次梁和板的名称(或编号),布置上板、次梁和主梁的计算单元及荷载的取值范围。 图二 2.2.3 板的设计 本设计采用单向板整浇楼盖,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对多跨连续板沿板的长边方向取1米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1.计算简图(见图三)

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

混 凝 土 楼 盖 课 程 设 计 班级:建工XX-X班 学号:XXXXXXXX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日期:2013年6月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民用建筑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与计算 二、设计资料: 某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柱布置如图所示。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后,加铺瓷砖地面,面层下铺50mm厚水泥焦渣找平,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 三、设计要求: 1、板和次梁用塑性方法设计; 2、主梁用弹性方法设计,画出主梁弯矩和剪力包络图; 3、用A2的图纸,画出板、次梁、主梁的配筋(配筋均采用分离式,手 画或CAD绘制均可); 4、给出所有计算的计算书(手写或计算机打印均可); 5、上交所有计算手稿; 6、购买一个档案袋,把计算书、手稿和图纸装入,档案袋封面上注明 你的学号,姓名,班级和手机号。 四、注意事项: 活荷载标准值为22 kN,其分项系数为1.4. 梁、板混凝土均采用 /m C20混凝土。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400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PB235级钢筋。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与计算 一、板的设计 1、确定板厚及板的计算跨度 板厚:根据其厚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h l ),板厚应不小于: 40 l = 2400 40 = 60(mm),考虑到民用建筑楼面的最小板厚要求,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尺寸: h = ( 1 12 ~ 1 18 ) l =( 1 12 ~ 1 18 ) * 6000 = 500 ~ 333 (mm) (l 为次梁跨度) 则可取次梁梁高h=450mm. 梁宽则 按b=(1 3 ~ 1 2 )h估算,取b=200mm. 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l =l0 –b =2400-200=2200mm. 中间跨:2200mm.. 板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如下:(详见A2图纸) 单向板肋梁楼盖板、次梁、主梁计算承载范围

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模板

混凝土楼盖课程设 计

混 凝 土 楼 盖 课 程 设 计 班级:建工XX-X班 学号:XXXXXXXX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日期: 6月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民用建筑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与计算 二、设计资料: 某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柱布置如

图所示。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后,加铺瓷砖地面,面层下铺50mm厚水泥焦渣找平,梁、板下面用20mm 厚石灰砂浆粉刷。 三、设计要求: 1、板和次梁用塑性方法设计; 2、主梁用弹性方法设计,画出主梁弯矩和剪力包络图; 3、用A2的图纸,画出板、次梁、主梁的配筋(配筋均 采用分离式,手画或CAD绘制均可); 4、给出所有计算的计算书(手写或计算机打印均可); 5、上交所有计算手稿; 6、购买一个档案袋,把计算书、手稿和图纸装入,档案 袋封面上注明你的学号,姓名,班级和手机号。 四、注意事项: 活荷载标准值为22 /m kN,其分项系数为1.4. 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0混凝土。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400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PB235级钢筋。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与计算 一、 板的设计 1、 确定板厚及板的计算跨度 板厚:根据其厚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h l ),板厚应不小于: 40l =2400 40=60(mm ),考虑到民用建筑楼面的最小板 厚要求,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尺寸: h = (112~118) l =(112~118 ) * 6000 = 500 ~ 333 (mm) (l 为次梁跨度) 则可取次梁梁高h = 450mm. 梁宽则按b=( 13~12)h 估算,取 b=200mm. 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l =l0 –b =2400-200=2200mm. 中间跨:2200mm..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集和答案(精心整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p g g 21'+=, 折算活载p p 2 1'= 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 机动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上限解,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满足 极限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 ,这时内力重分布是 充分的 。当配筋率较高即ξ值较大时,内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 ,其内力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 。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5/≥c b i i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x y v y y x v x m m m m m m νν+=+=) ()(,,式中的ν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2 。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计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 2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 1.7~2.7 m 为宜,次梁的跨度以 4~6 m 为宜,主梁的跨度以 5~8 m 为宜。 29、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 建筑功能 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柱网尽量布置成 长方形 或 正方形 。主梁有沿 横向 和 纵向 两种布置方案。 31、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 次梁 、 主梁 、柱或墙上。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 铰支座 。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跨度 、 荷载 及 弯矩值 中加以调整。 32、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 不超过10% ,可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 各自的跨度 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 计算。 33、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作用续梁、板,可按 五跨 来计算其内力。当梁板跨度少于五跨时,仍按 实际跨数 计算。 34、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 永久荷载 和 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期间内基本不变的荷载;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或施工期间内时有时无的可变作用的荷载。 35、当楼面梁的负荷面积很大时,活荷载全部满载的概率比较小,适当降低楼面均布活荷载更能符合实际。因此设计楼面梁时,应按《荷载规范》对楼面活荷载值 乘以折减系数 后取用。 39、内力包络图中,某截面的内力值就是该截面在任意活荷载布置下可能出现的 最大内力值 。根据弯矩包络图,可以检验受力纵筋抵抗弯矩的能力并确定纵筋的 截断 或弯起的位置和 数量 。

钢结构住宅中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连接构造

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的重新认识,钢结构住宅建筑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中。与传统的混凝土砖瓦结构相比:钢结构建筑物各个零部件全部可以工厂化生产,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施工现场操作工序减少,施工周期变短,环境噪声和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施工周期短可以节省资金利息和工程管理成本,进入市场快;钢结构建筑的结构空间大,自重轻,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及使用得房率都比混凝土砖瓦结构建筑要高,改建和拆迁也很容易,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率高。钢结构建筑被誉为绿色建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目前,国外65%以上的住宅均采用钢结构体系。可以预见,钢结构住宅将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而逐渐普及。 钢结构住宅主要以钢质的柱、主梁、楼面次梁、屋面檩条组成框架结构体系,再辅以楼板、屋面板以及外围护墙体及其它相关功能,形成完整的建筑物。我公司2010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设计建造的一栋4层钢结构别墅就是比较典型的钢结构住宅。 该建筑住宅的楼板多为木楼板结构,只在卫生间和露天阳台处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为满足卫生间、阳台楼面防水找坡层的要求,卫生间、阳台楼板与其他室内楼板之间需做高度差处理。按照常规的做法是在钢梁腹板的一定高度上焊接角钢作为托架,在其上铺设并焊接一定厚度的压型钢板作为永久性模板,上部浇筑混凝土,最后形成整体楼板。如下图(a)所示:(a) 2 ,且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工程量较少,压型钢承板的 采购和施工均对施工成本的控制不利。经充分考虑和比较后,决定利用现有的木板作为楼板的浇筑模板,在楼板与钢梁的连接处做一些特殊的结构处理,以加强楼板与钢梁的连接。为了保证现浇楼板与钢梁之间的整体性和楼板的抗震性,在工字型梁的侧面凹槽处嵌入一道小型的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小梁与原钢梁形成组合梁并与楼板结构一起整浇。混凝土小梁内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可与楼板分布筋规格统一,都采用?6钢筋,避免规格过多,增加采购成本。混凝土小梁内的箍筋与钢梁点焊连接,楼板分布钢筋插入混凝土小梁内,钢梁上部沿梁长度方向每间隔250~300mm左右布置一些抗剪钢筋,以增加楼板的整体抗震性能,抗剪钢筋的一端与钢梁上翼缘板焊接(焊缝长约30~50mm),另一端斜向下伸入楼板内。如下图(b)所示: (b) 在钢梁侧面嵌入钢筋混凝土小梁后,混凝土小梁与原有钢梁结合在一起形成组合梁,新组合梁的强度和稳定性会有所提高,跨中挠度会减小,整体结构性能会更加优越。 实际施工时,混凝土小梁处的钢筋笼帮扎好后先行放置于钢梁的侧边,调整好位置后将箍筋与钢梁点焊固定,然后进行混凝土小梁侧面模板和楼板底部模板 3 的施工,模板结束后绑扎楼板分布筋,沿楼板四周钢梁上表面布置抗剪钢筋并与钢梁焊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用空气泵将模板上的杂物吹干净,确保混凝土的构件的强度和观感质量。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楼盖(200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1.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楼面(屋面)荷载 → 次梁 → 主梁 → 柱 → 基础 → 地基。 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 计算 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 构造要 求 配置钢筋。 3.多跨连续梁板的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 2/L 1≥_3_时为_单向板_;当L 2/L 1<__2 _时为_双向板 。 5.常用的现浇楼梯有__板式楼梯___和___梁式楼梯___两种。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力计算。 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梯形 分布;短边支承梁承 受的荷载为 三角形 分布。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p g g 2 1'+=, 折算活载p p 2 1'= 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应 取在支座 边缘 处,这是因为 支座边缘处次梁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 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 裂缝的形成与开展 引 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 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 引起的。 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支座中心线 之间的距离。按塑 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净跨 。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力、将板上作用的 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当低或 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较低时,其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 ,这时力 重分布是 充分的 。当配筋率较高即ξ值较大时,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 ,其力 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 。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5/≥c b i i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

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参考资料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车间类别为三类金工车间,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经查规范资料:板跨≥1.2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6.0kN/㎡;板跨≥2.0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次梁(肋梁)间距≥1.2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次梁(肋梁)间距≥2.0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0kN/㎡。数据:Lx=6000, Ly=6300。

L L L 2 楼面构造。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 屋面构造(计算柱内力用)。三毡四油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厚(平均)炉渣找坡层、120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一毡二油隔气层、6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4 梁、柱用15厚混合砂浆抹灰。 5 混凝土采用C25;主梁、次梁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均采用HPB235级钢筋。

混凝土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

混凝土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书--------------------------------------------------(3) 2、设计计算书--------------------------------------------------(4) 3、平面结构布置------------------------------------------------(4) 4、板的设计----------------------------------------------------(4) 5、次梁的设计--------------------------------------------------(8) 6、主梁的设计--------------------------------------------------(11) 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8)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9)附图2、板的配筋图----------------------------------------------(20)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1)附图4、主梁配筋图----------------------------------------------(22)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周边为240mm 厚墙体) 二、 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 、剪力V 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 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6kN/2m 。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 2,梁、板底面及侧面均为15mm 厚混合砂浆(217/KN m )抹灰。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 C20(2t 2c mm /10.1f mm /6.9f N N ==,); (2)钢筋:梁中纵向钢筋采用400HRB 级钢筋(2360/y y f f N mm '==),0.518b ξ=,其他钢筋均采用300HPB 级钢筋(2270/y y f f N mm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一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教研室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l、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 2、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途径及计算简图; 3、熟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 4、了解内力包络图及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 二、设计资料 l、结构形式 某仓库为内框架承重体系的多层砖混结构,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外墙为370mm厚砖砌体,内框架为400X400mm钢筋混凝土柱。图示范围内不考虑楼梯间。 2、楼面构造 30mm厚水磨石地面(12mm厚面层,18mm厚水泥砂浆打底),板底有15mm厚石灰砂浆抹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3、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水泥砂浆 容重20 kN/m3,石灰砂浆容重17 kN/m3,水磨石地面容重0.65 kN/m2,分项系数γ G =1.2。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7 kN/m2,分项系数γ =1.3。 Q 4、材料 混凝土:C20

钢筋:板 HPB235级 梁主筋HRB335级,箍筋HPB235级 三、设计内容 l、结构布置 确定柱网尺寸,布置主次梁,选择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2、梁板的设计 1)板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进行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绘制板的配筋图。 2)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次梁的内力。计算次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绘制次梁的配筋图。 3)主梁设计 按弹性方法计算主梁的内力,绘制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主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并绘制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 3、绘制结构施工图 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布置图及主梁、次梁配筋详图,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并作钢筋明细表,最后完成楼盖施工图两张。 四、基本要求: 1、完成结构计算书一份。要求内容完整,书写整齐,计算成果尽量表格化,并装订成册。 2、楼盖施工图采用2号图纸。要求内容完整,比例适当,表达规范,图面整洁。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楼盖)

目录 1、设计任务书-------------------------------------------------(1) 2、设计计算书-------------------------------------------------(2) 3、平面结构布置----------------------------------------------(2) 4、板的设计----------------------------------------------------(3) 5、次梁的设计-------------------------------------------------(6) 6、主梁的设计-------------------------------------------------(10) 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6) 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8) 附图2、板的配筋图------------------------------------------(19) 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0)

附图4、主梁配筋图------------------------------------------(

21) 参考资料: 1、建筑荷载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混凝土楼盖设计

课程设计结构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楼盖,拟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及柱同布置如图示(楼梯间在此平面外)。 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图 (1)楼面构造:楼面为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顶棚为15mm 厚混合砂浆抹灰;梁用15mm 厚混合砂浆抹灰。 (2)活荷载:标准值为3/5.4m KN 。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22/10.1,/6.9mm N f mm N f t c ==);钢筋:主、次梁受力筋采用HRB400级(2/360mm N f y =),板中受力筋用HRB335级(2/300mm N f y =);其它用HPB300级(2/270mm N f y =)。 二:板的计算 板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板的 33.32000 6600 12>==l l ,按单向板设计。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为)5040 200040( 801h mm mm l mm h <===。次梁截面高度取 )44015 6600 15(4502h mm l mm h <===,截面宽度取为mm b 200=,板的尺寸及支撑 情况如下图1—1所示。

图1—1 (1)荷载 恒载标准值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23/4.0/2002.0m KN m KN m =? 8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23/0.2/2508.0m KN m KN m =? 15mm 厚混合砂浆抹灰 23/255.0/17015.0m KN m KN m =? 2/655.2m KN g k = 线荷载设计值 m KN g /186.3655.22.1=?= 线活载设计值 m KN m KN q /85.5/5.43.1=?= 合计 m KN q g /036.9=+ 即每米板宽为m KN /036.9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m m m m m m a l m m m m m h l n n 82.184.12 12.022.012.00.2282.12 08.022.012.00.22>=+--=+=+--=+ 边跨取。m l o 82.1= 中间跨 m m m l o 8.120.00.2=-= 计算跨度差%10%1.18.1/)8.182.1(<=-m m m ,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为简化计算起见,统一取m l o 82.1=)。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1—2所示。

混凝土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完整版

丽水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 院系:工学院 班级:土木 102 组别:单向板第 26 组 成员学号:陈静 05号张呈羿 27号吴佳雯31号 设计时间:2013年11月11日至11月15日共一周 二0一三年11月11日

目录 目录------------------------------------------------- 1设计说明--------------------------------------------- 2设计资料--------------------------------------------- 2设计计算书及施工平面布置----------------------------- 3结构布置、截面尺寸选择---------------------------- 3板的设计------------------------------------------ 5次梁设计------------------------------------------ 8主梁设计------------------------------------------13附图---------------------------------------------------附图3-1楼板配筋图-------------------------------- 7附图4-1次梁配筋图--------------------------------12附图5-1主梁配筋图--------------------------------19参考文献---------------------------------------------20

用PKPM 进行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设计

运用PKPM软件进行无梁楼盖结构的设计 类别:我的文章评论(0) 浏览(612) 2008-12-14 22:42 标签:BBF空心无梁楼盖现浇空心板楼盖空心楼盖GRC结构设计功能 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又称板柱结构体系,这是相对梁板结构体系而言的。在我国, 无梁楼盖结构体系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建筑结构新技术。较之传统的密肋梁结构体系它具有整体性好、建筑空间大,可有效地增加层高等优点。并且,采用 无梁楼盖体系的建筑物的地震效应也要明显小于层高较大的梁板结构体系的建筑物。在施工方面,采用无梁楼盖结构体系的建筑物具有施工支模简单、楼面钢筋绑扎方便,设备安装方便等优点,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因此,采用无梁楼盖结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无梁楼盖这种结构来说,其设计计算主要分为两块:结构整体的空间结构分析和无 梁楼盖本身的分析计算。目前,PKPM系列结构设计软件对这两方面的设计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下面我们就此分别做一些介绍: I.无梁楼盖的整体三维计算 无梁楼盖结构的整体计算可通过PKPM软件中的TAT软件或SATWE软件进行。当然,这两个软件对无梁楼盖在三维计算中的建模处理是不一样的: 在TAT软件中,对于无梁楼盖结构来说,由于没有梁和柱子相连,一般我们必须按照规范中的规定将板简化为双向等代框架梁进行计算。因此,在用P MCAD对无梁楼盖进行人机交互式建模时,首先应确定等代框架梁的宽、高,也即确定等代框架梁的刚度。一般来说,等代框架梁的刚度由板宽决定:我们通常取柱距的 1 /2板宽为等代框架梁的宽、高。确定等代框架梁的刚度之后,再将等代框架梁作为普通的主梁输入。比如下例中横向柱距为5400mm,则该向的等代梁截面定义为 2 700mm*2700mm,纵向柱距为3000mm,则该向等代梁截面定义为1500mm*1500mm。然后将所定义的等代框架梁布置好,如下图所示: 模型建立后再接力TAT软件进行三维分析。TAT的分析计算过程我们在此就不赘述了。当然,这种方法对楼板的模拟与实际工程情况有一些出入,因此我们还可以采用S ATWE进行更为准确的计算。 在采用SATWE软件分析无梁楼盖结构时,由于SATWE软件具有考虑楼板弹性变形的功能,可以采用弹性楼板单元较为真实的模拟楼板的刚度和计算变形。尤其是在 2 001年4月以后的版本中增加了一种能真实计算楼板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刚度的楼板假定:弹性板6。因此我们就不用将楼板简化为双向等代框架梁体系了,而是直接对无梁楼盖体系进行三维分析计算。当然,我们还必须在建模时进行一定的处理:在P MCAD人机交互式输入时,在以前需输入等代框架梁的位置上布置截面尺寸为100*100的矩形截面虚梁。(但在边界处及开洞处最好是布置实梁)。如下图所示: 这里布置虚梁的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SATWE软件在接力PMCAD的前处理过程中能够自动读取楼板的外边界信息;其二是为了辅助弹性楼板单元的划分。当然,虚梁是不参与结构的整体分析的,实际上S ATWE的前处理程序会自动将所有的虚梁过滤掉。此外,为了正确分析该结构,在SATWE程序中还应将无梁楼盖的楼板定义为弹性楼板。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