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语音对比与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234.79 KB
- 文档页数:3
汉韩音节对比及汉语语音教学
语音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的语音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
中国汉语作为一门复杂的语言,发音困难。
尤其对比汉语和韩语,更加需要细心掌握,特别是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建立汉语口音和节奏感。
汉语和韩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几乎没有共同的音节要点。
但是,汉语和韩语有一些相似的语音现象,比如汉语“一”和韩语“貳(Il)”,发音相似;汉语“我”和韩语“和(Wo)”,发音也相同。
汉语音节,比如平声、去声、上声、介声,是非常复杂的,要求汉语学习者有更高的学习能力。
在汉语语音教学中,建立汉语口音和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通过聆听、反复练习来建立语音精确度,也可以分析韩语和汉语发音的相同之处,给汉语语音教学带来新的思维方法,以汉语语音为例,教授韩语和汉语的发音特征,以提高学习者的发音熟练度。
最后,希望汉语学习者能够认真聆听,反复练习,尤其要重视语言的正确发音,以便更好地掌握汉语,达到不断发展的语言水平,进一步推动汉语被全世界接受。
韩汉元音对比及韩语元音教学元音是韩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语音学角度入手,将韩汉元音在国际音标元音表中对应,找出其对应关系,总结在教学中的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并尝试用语音学原理帮助学生区分韩汉元音的异同,使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能够正确掌握韩语元音的发音方法。
标签:韩汉元音语音对比元音教学一、引言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包括三方面内容:语音、词汇、语法。
语音既是语言的基本的物理属性,同时又是交际的基本手段。
语音在语言过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所以学好语音是掌握语言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语言整体水平的关键。
在韩语教学中,元音常对我国学生造成很大困难。
造成此现象,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元音的发音机制。
由于元音的发音是由口腔开合的大小、形状以及舌头在口腔中的不同位置等因素决定的,导致元音的发音位置很难直观感受到,只能靠教师向学生介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并辅以模仿的方式进行。
第二,韩汉两种语言的元音体系存在差异。
这里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差异情况是韩语中有一些汉语中并未出现过的元音,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语音系统中固化了汉语的元音系统,形成汉语元音独有的发音方式和特点,不能很好的掌握韩语元音中的一些发音方法和特点。
第二种情况是韩汉元音中有些元音发音相似,但存在口腔开合大小、形状相同,仅舌位不同的情况,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细微的差别,造成发音上的一些缺陷。
本文拟对韩汉元音系统之间的差异作一简要对比,希望对韩语的语音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的韩语元音系统的分类标准主要参考李翊燮(2010),汉语元音系统分类标准主要参考林焘和王理嘉(1992)。
二、单元音元音是语音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元音的不同是由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口腔形状的改变不外乎有三个办法:口腔开合的大或小可以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由舌面的高低可将元音分为高元音、中高元音、中低元音、低元音;由嘴唇的嘬起和展平可将元音分为圆唇元音和展唇元音。
如图一:现代韩语中元音共有21个,单元音10个,复合元音(双元音)11个。
韩汉语音对比与韩语语音教学研究
何强
【期刊名称】《成才之路》
【年(卷),期】2016(000)014
【摘要】对比韩语汉字词与中文词汇,分析韩语与汉语的语法上的差异性是实施韩语教学的关键.从理解韩语与汉语不同的语音系统、仔细观察难发的语音现象、及时纠正错误发音三方面研究韩语语音教学策略.
【总页数】1页(P21)
【作者】何强
【作者单位】盐城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盐城 2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韩汉语音对比与韩语语音教学
2.汉韩语音比较与对韩汉语语音教学研究
3.汉韩辅音对比与韩语语音教学
4.汉韩辅音系统对比及韩语语音教学
5.韩汉语音对比与韩语语音教学策略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韩语言差异及对教学影响探析全球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是各国交流的有效平台,这种趋势将语言对比研究推到了语言学研究的前沿。
1992年中韩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频繁交往,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占所有国家在华留学生的40%。
在全世界学习韩语的人群中,中国学生占60%以上,所以中韩语言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受关注。
一、中韩语言对比的相似性(1)中韩语音的相似性。
韩语单元音和复元音与汉语韵母发音相似。
如韩语单元音中有五个与汉语舌面元音发音相同;韩语中复合元音的结构特点看,与汉语复合韵母的发音特点基本相同。
韩语辅音中和汉语声母中有几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基本相同,发音十分相似。
韩语与汉语的一些发音方法相近,如清擦音、双唇、浊鼻音、不送气音与送气音的对应等。
学生在学习这些声母的时候,可以充分地利用其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借助于母语中相应的辅音,快速掌握发音方法。
(2)中韩词汇的相似性。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语约占词汇总数的60% ,而在历史上所占的比例更大。
这些汉字词语为韩国人学习汉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韩语很多汉字词与汉语中的某些词语完全对应,“形”同并且“义”也几乎相同。
如数量词类的“一层、一月、一日、”等;名词类的“国际、电话、交通”等;动词类的“尊敬、研究、发展”等;形容词类的“满足、贵重、亲切”等;副词类的“大约、果然”等。
这些词不仅是词义相同,发音也很相似,有助于他们理解、记忆,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汉语词,并且很准确地运用。
有些韩国语汉字词和汉语词词义相同,只是汉字书写顺序相反。
这类词语只需在教学中将顺序改正过来。
如汉语中的“限制、设施、迫切、黑暗、减轻、介绍、拥抱”等,与韩语中的“制限、施设、切迫、暗黑、轻减、绍介、抱拥”等词语只是顺序不同。
(3)中韩文化的一致性。
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过程既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也受到母语文化迁移的影响。
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的观念、行为方式来实现目的语交际中的文化行为功能。
学科教育论文对韩汉语教学中的韩汉双语对比研究一、语音层面韩语中本身有大量汉字词,但由于韩语词汇的发音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汉语,因此汉语和韩语两种语言中汉语词的发音也不尽相同。
在教学中,诸多差异日益成为语言学习的难点。
汉语言的发音有时抑扬顿挫,有时舒缓平滑;有时低声细语,有时掷地有声。
可一旦开始学习,却又会觉得发音规律很难把握。
如:(一)汉语中存在着某些韩语中并不存在的发音。
比如[f]、[r]、[t??]、[t???]、[??]等等。
外国学生在发汉语的卷舌音时很困难。
有的学生甚至把汉语拼音当作英语使用。
因此韩国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与舌尖前音和舌叶音等混淆。
(二)韩语单元音和复元音和汉语词汇的韵母非常相似。
如韩语单元音中和汉语的舌面元音发音相同的有五个音;从复元音的结构来看,韩语与汉语组合韵母的发音也非常相似。
唇齿音在韩语中并不存在,韩国人发[f]音时经常感到很困难,从而偶尔和双唇音[b]、[p]相混淆。
二、语法层面韩语和汉语基本的语序也不一样。
例如,汉语简单句的基本句法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形式;而韩语相应的句法结构是“主语+宾语+谓语”。
另外,相比较而言,汉语的补语较发达,韩语的定语较发达。
在汉语语法中,补语明显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外国汉语学习者在用补语造句或者翻译含有补语成分的句子时,常常犯错。
三、语义层面韩语中的汉语词汇约占词汇总量的60%,在古代的韩语中所占的比例更大。
诸多汉语词为韩国人学汉语创造了有利条件。
很多韩语中的汉字词和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是“同形异义”和“逆序同义”关系。
(一)“同形异义”词韩语中的很多汉语词汇和汉语中的相关词语也并不是完全对应,有时“形”相同但“义”略异。
韩语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受到中国汉字的影响。
现在的韩语中甚至仍然有很多文字和成语都是直接来源于汉语的。
所以,韩国的汉语初学者往往会感觉亲切。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很多汉字跟韩语用法类似,可是它们在意义和发音方面仍然有所不同。
汉韩语拟声词对比引言汉韩两种语言中都存在拟声词,这些词语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人类情感和动作的声音以及事物的状态等来传达意思。
虽然汉韩语拟声词在表现形式和用法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在表情达意和增强语境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汉韩语拟声词的定义、对比分析、语法差异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定义拟声词是指模拟自然界声音、人类情感或动作声音以及事物状态等的声音词汇。
汉韩语拟声词均由辅音、元音和韵尾等语音成分组成,但两种语言中拟声词的构成方式存在一定差异。
在汉语中,拟声词通常由两个音节组成,第一个音节为声母,第二个音节为韵母,例如“喵喵”、“咕噜”。
而在韩语中,拟声词也有两个音节,但第一个音节为辅音,第二个音节为元音和韵尾,例如“hôrng-hông”(轰隆)。
对比分析1、相似之处(1)自然界声音:汉韩语拟声词都包含许多模仿自然界声音的词语,如“喵喵”(汉语)和“kiao-kiao”(韩语)都表示猫的叫声,“呼呼”(汉语)和“ho-ro”(韩语)则模仿风声。
(2)人类情感和动作声音:汉韩语拟声词也都有表达人类情感和动作声音的词语,如“哈哈”(汉语)和“ha-ha”(韩语)都表示笑声,“嘟嘟”(汉语)和“dudu”(韩语)则模仿汽车的喇叭声。
2、差异之处(1)音节结构:汉语拟声词通常由两个音节组成,而韩语拟声词则由三个音节组成。
例如,“喵喵”是汉语中猫的叫声,而韩语中表示猫叫的“kiao-kiao”则由“kiao”和“-kiao”两个音节组成。
(2)语音成分:汉语拟声词主要通过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使用来模拟声音,而韩语拟声词则需要借助词尾的音变来完成。
例如,“呼呼”是汉语中风的声音,其中“忽”的韵母u和“呼”的韵母u相配合,而在韩语中表示风的“ho-ro”中,“ho”的元音o和“ro”的韵尾-o 相配合。
语法差异1、汉语中的语法特点(1)声母和韵母的配合:汉语拟声词的第一个音节(声母)和第二个音节(韵母)在发音上需要相互配合。
作者: 徐荣
作者机构: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出版物刊名: 高教学刊
页码: 81-83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7期
主题词: 韩语语音教学 汉韩对比 语音对比 元音对比
摘要:语音是外语教学的基础,特别是汉语和韩语的语音体系完全不同,没有详细的对比中国学生很难准确意识到韩语的发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进行详细地对比说明。
本课题以元音为范畴,从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上对汉韩元音进行对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有效地纠正中国学生的发音错误,提高韩语语音的教学质量。
汉、韩语语流音变现象对比研究在语言学研究中,语流音变是指在实际言语交流过程中,由于相邻音素的相互影响以及语言环境的改变,导致语音发生变化的现象。
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着丰富的语流音变现象,这些现象在两种语言的相互对比中尤为明显。
本文旨在通过对汉、韩语流音变现象的对比研究,探讨两种语言在语音变化方面的异同,以期为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参考。
汉、韩语流音变现象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在语音方面,两种语言都存在连读、弱化、省略等现象。
例如,在汉语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gē dī”(哥哥)连读为“gédī”,而在韩语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如“eugnyo”(姐姐)在口语中经常被弱化为“eunnyo”。
汉、韩语流音变现象还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有所体现。
在词汇方面,两种语言的口语中都存在一些音变现象,如儿化、变音等。
例如,在汉语中,“车儿”可能会被读成“chár”,而在韩语中,“Contrastive”可能会被读成“kontspective”。
在语法方面,两种语言也都存在一些变化,如简化、省略等。
例如,在汉语中,“你去哪里?”可能会被说成“你去哪?”而在韩语中,“你们都去哪里?”可能会被说成“你们去哪?”。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汉、韩语流音变现象的对比,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进行分析。
以汉语的“kāngkǎo”(康考)和韩语的“강가”(康考)为例。
在汉语中,“kāngkǎo”在发音时,由于音素的相互影响,“kāng”中的“k”会受到“kǎo”中的“k”的影响,发音变为“g”,从而整个词发音为“gāngkǎo”。
而在韩语中,“강가”中的“강”中的“g”受后面音素“ga”的影响,发音变为“kk”,因此整个词发音为“akkka”。
这种音变现象在两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语言习惯和地域差异,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来说,正确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流音变现象对于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