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浆膜腔积液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236.00 KB
- 文档页数:22
第十三章浆膜腔积液检验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内有少量的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
根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将浆膜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漏出液与渗出液产生机制和原因见表1-13-1。
表1-13-1漏出液与渗透液产生机制和原因第一节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本节考点:(1)标本采集与保存(2)理学检查(3)化学检查(4)显微镜检验(5)质量控制(6)临床应用(一)标本采集与保存积液标本分别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和心包腔穿刺术采集。
胸腔穿刺适应证为:①原因不明的积液或伴有积液症状。
②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腹腔穿刺的适应证为:①新发生的腹腔积液。
②已有腹腔积液且有突然增多或伴有发热的患者。
③需进行诊断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心包腔穿刺的适应证为:①原因不明的大量心包积液。
②有心包填塞症状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穿刺成功后,留取中段液体于无菌的容器内。
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各留取2ml,厌氧菌培养留取1ml,结核杆菌检查留取1Oml。
由于积液极易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和自溶等,所以留取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
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宜采用EDTA-Na2抗凝,化学检查宜采用肝素抗凝。
另外,还要留取1份不加任何抗凝剂,用于检查积液的凝固性。
(二)理学检查1.量:正常浆膜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
病理情况下液体增多,其量与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由数毫升至上千毫升。
2.颜色: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分别以淡黄色、黄色、红色、白色、绿色等描述。
一般渗出液颜色随病情而改变,漏出液颜色较浅。
正常浆膜腔液为淡黄色。
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表1-13-2)。
表1-13-2 浆膜腔积液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的浑浊,乳糜液因含有大量脂肪呈浑浊外观。
漏出液因其所含细胞、蛋白质少,且无细菌而呈清晰透明外观。
浆膜腔积液检验摘要】在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平衡遭到破坏,过多的液体在腔内积聚形成积液。
目的讨论浆膜腔积液检验。
方法理学检验、化学检验、显微镜检验。
结论对浆膜腔积液进行检查有助于医生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检验在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平衡遭到破坏,过多的液体在腔内积聚形成积液。
一理学检验(一)量因部位及病情而异,可由数毫升至数升。
(二)颜色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为深黄色或其他颜色。
(三)透明度漏出液多为清亮的液体;渗出液常因含大量细胞、细菌、乳糜等而呈不同程度的浑浊。
(四)凝固性漏出液中含纤维蛋白原甚少,一般不凝固,放置后可有微量纤维蛋白析出;渗出液含纤维蛋白原较多,并有大量细胞和组织分解产物,故可自凝并有凝块出现。
(五)比密漏出液比密多在1.015以下;渗出液比密多在1.016以上。
(六)pH漏出液的pH为7.46±0.05,渗出液的ph则较低,如脓胸穿刺液可低至6.93~6.95±0.06~0.16,结核性胸水的pH一般<7.39。
二化学检验(一)浆膜黏蛋白定性(Rivalta反应)试验[结果判断]阴性:清晰不显雾状。
可疑(±):渐呈白雾状。
阳性(+):加后呈白雾状。
(2+):白薄云状。
(3+):白浓云状。
[临床意义]漏出液为阴性反应;渗出液为阳性反应。
因渗出液中含较多浆膜黏蛋白,但如漏出液经长期吸收,蛋白浓缩后,也可呈阳性反应。
有人主张用高血清一腹白蛋白的梯度(SAAG:血清白蛋白浓度减去腹水白蛋白浓度)来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漏出液是指高SAAG≥11g/L,渗出液是指低SAAG<11g/L。
SAAG≥11g/L常会出现门脉高压;梯度越大,门脉压越高,SAAG<11g/L,一般不出现门脉高压。
(二)蛋白定量测定[检测方法]同血清总蛋白测定,自动生化分析仪法。
[临床意义]漏出液蛋白总量多在30g/L以下;渗出液多在30g/L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