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207.50 KB
- 文档页数:39
第十三章浆膜腔积液检验考纲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内有少量的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
根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将浆膜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它们产生的机制和原因见下表。
第 1 页共9 页第 2 页 共 9 页一、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 (一)标本采集与保存1.细菌学 结核杆菌标本量-10ml ;厌氧菌培养-1ml 。
2.化学(肝素抗凝)及免疫学-2ml 。
3.常规及细胞学(EDTA-Na 2抗凝)-2ml 。
4.观察凝固现象留取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
(二)理学检查1.量 正常浆膜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
2.颜色 正常为淡黄色。
【临床意义】漏出液颜色较浅,渗出液颜色随病情而改变。
如表:浆膜腔积液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3.透明度 细胞、细菌和蛋白含量有关。
漏出液清晰透明,渗出液不同程度浑浊。
4.凝块 正常浆膜腔液无凝块。
渗出液由于含有较多的纤维蛋白原和细菌,细胞破坏后释放凝血活酶,可自行凝固。
漏出液不易凝固,渗出液自行凝固。
5.比密 其高低与其所含溶质的多少有关。
漏出液<1.015,渗出液>1.018。
(三)化学检查1.蛋白质(1)检测原理1)黏蛋白定性检验:又称Rivalta试验。
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分泌黏蛋白增加,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pH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2)蛋白质定量检验:浆膜腔积液中蛋白质定量,采用与血清蛋白质相同的双缩脲法测定。
积液蛋白电泳可对积液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
(2)参考值Rivalta试验:漏出液阴性;渗出液阳性。
蛋白质定量:漏出液<25g/L;渗出液>30g/L。
(3)方法学评价:Rivalta试验是一种简便快速过筛试验,无须特殊仪器,但只能测定黏蛋白,积液蛋白质定量可测定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的含量,蛋白电泳可对蛋白组分进行分析,故蛋白质定量和蛋白电泳有助于积液的性质判断。
浆膜腔积液检验【考点总结+精选习题】第十三单元浆膜腔积液检验考点一、浆膜腔积液采集要求与保存(掌握)表1-13-1浆膜腔积液采集要求与保存考点二、浆膜腔积液常见颜色与临床意义(掌握)表IT3-2浆膜腔积液常见颜色与临床意义考点三、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掌握)表1-13-3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考点四、关节腔积液检查(掌握)1.理学检查:正常关节腔内液体量很少,为O.l~2.0ml,呈淡黄色、草黄色或无色黏稠、清晰透明、无凝块的液体。
2.结晶及其常见疾病:①尿酸结晶:痛风;②焦磷酸钙结晶:软骨症;③胆固醇结晶: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④类固醇结晶:急性滑膜炎。
1.浆膜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
A.变态反应性疾病B.伤寒C.化脓性感染D.大叶性肺炎E.结核病【答案】A【解析】浆膜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①胸腔积液见于血胸和气胸、肺梗死、真菌或寄生虫感染、间皮瘤、过敏综合征;②腹腔积液见于腹膜透析、血管炎、淋巴瘤、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积液LD/血清LD比值为()时,考虑为良性积液。
A.>0.6B.>0.5C.<0.5D.>1E.<0.6【答案】E【解析】当积液LD/血清LD比值VO.6时,考虑为良性积液;当积液LD/血清LD比值>0.6时,考虑为恶性积液。
3.漏出液的形成原因如下,不包括()。
A.淋巴回流受阻B.水钠潴留引起细胞外液增多C.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D.血管通透性增加E.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答案]D【解析】漏出液的形成原因如下: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③淋巴回流受阻;④钠水潴留。
4.漏出液白细胞分类时,以()细胞为主。
A.淋巴细胞伴少量红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伴中性粒细胞【答案】C【解析】漏出液中细胞较少,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中细胞种类较多。
5.渗出液蛋白质定量值应大于()。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浆膜腔积液检验测试题一1、单选?患者,中年男性,有咳嗽、发热、体重减轻。
查体有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伴胸腔积液。
行积液检查。
若积液LD/血清LD为0.9,可提示下列何种疾病()A.肾病(江南博哥)综合征B.充血性心力衰竭C.急性肺不张D.支气管肺癌E.肝硬化正确答案:D2、单选胸腔积液标本呈黑色,常见的疾病是()A.曲霉菌感染B.肿瘤破溃C.厌氧菌感染D.隐球菌感染E.利杜原虫感染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曲霉菌感染时的积液标本可呈黑色。
3、单选?患者,男,63岁,消瘦,乏力,最近出现肝区疼痛、腹胀。
查体:面色黄,肝可扪及,腹部隆起,移动性浊音阳性,B超检查肝部回音增强疑为肝癌。
最有价值的酶学检查是()A.ALP、AMYB.AST、ADAC.ALP、ACED.ALP、LDE.AST、LD正确答案:D4、配伍题细菌性腹膜炎最可能出现()肺癌或肺结核最可能出现()A.漏出液B.脓性胸腔积液C.血性腹腔积液D.脓性腹腔积液E.血性胸腔积液正确答案:D,E5、配伍题以上疾病中浆膜腔积液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特点的是()以上疾病中浆膜腔积液以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为特点的是()以上疾病中浆膜腔积液以浆细胞升高为特点的是()以上疾病中浆膜腔积液以淋巴细胞升高为特点的是()以上疾病中浆膜腔积液以间皮细胞升高为特点的是()A.化脓性积液B.骨髓瘤C.慢性结核D.肺梗死E.浆膜受刺激正确答案:A,D,B,C,E6、单选胸腔黏稠样积液常见于()A.阿米巴脓肿B.肝硬化C.白血病D.恶性间皮瘤E.结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恶性间皮瘤时胸腔积液常呈黏稠样。
7、配伍题化脓性感染或胸导管阻塞时的胸腔积液呈()外伤、出血性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呈()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呈()病理性黄疸时,患者的腹腔积液呈()绿脓杆菌感染所致的胸腔积液呈()A.红色B.黄色C.绿色D.草黄色E.白色正确答案:E,A,D,B,C8、单选漏出液的特点不包括()A.黏蛋白试验阴性B.细胞总数<100×106/LC.比密<1.015D.白细胞分类以淋巴、间皮为主E.pH<6.8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漏出液不易凝固,葡萄糖含量接近血糖,比密<1.015,蛋白质含量<7.4,细胞总数<100×106/L,分类以淋巴、间皮为主。
浆膜腔积液检验摘要】在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平衡遭到破坏,过多的液体在腔内积聚形成积液。
目的讨论浆膜腔积液检验。
方法理学检验、化学检验、显微镜检验。
结论对浆膜腔积液进行检查有助于医生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检验在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平衡遭到破坏,过多的液体在腔内积聚形成积液。
一理学检验(一)量因部位及病情而异,可由数毫升至数升。
(二)颜色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为深黄色或其他颜色。
(三)透明度漏出液多为清亮的液体;渗出液常因含大量细胞、细菌、乳糜等而呈不同程度的浑浊。
(四)凝固性漏出液中含纤维蛋白原甚少,一般不凝固,放置后可有微量纤维蛋白析出;渗出液含纤维蛋白原较多,并有大量细胞和组织分解产物,故可自凝并有凝块出现。
(五)比密漏出液比密多在1.015以下;渗出液比密多在1.016以上。
(六)pH漏出液的pH为7.46±0.05,渗出液的ph则较低,如脓胸穿刺液可低至6.93~6.95±0.06~0.16,结核性胸水的pH一般<7.39。
二化学检验(一)浆膜黏蛋白定性(Rivalta反应)试验[结果判断]阴性:清晰不显雾状。
可疑(±):渐呈白雾状。
阳性(+):加后呈白雾状。
(2+):白薄云状。
(3+):白浓云状。
[临床意义]漏出液为阴性反应;渗出液为阳性反应。
因渗出液中含较多浆膜黏蛋白,但如漏出液经长期吸收,蛋白浓缩后,也可呈阳性反应。
有人主张用高血清一腹白蛋白的梯度(SAAG:血清白蛋白浓度减去腹水白蛋白浓度)来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漏出液是指高SAAG≥11g/L,渗出液是指低SAAG<11g/L。
SAAG≥11g/L常会出现门脉高压;梯度越大,门脉压越高,SAAG<11g/L,一般不出现门脉高压。
(二)蛋白定量测定[检测方法]同血清总蛋白测定,自动生化分析仪法。
[临床意义]漏出液蛋白总量多在30g/L以下;渗出液多在30g/L以上。
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与免疫学检查引言概述:浆膜腔积液是指在胸膜、心包膜或者腹膜腔内积聚的液体,其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对于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与免疫学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一、化学检查1.1 蛋白质含量浆膜腔积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是化学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提示炎症、感染或者肿瘤等疾病的存在。
1.2 葡萄糖含量浆膜腔积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可以匡助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
葡萄糖含量降低常见于感染性疾病,而增加则提示渗出性疾病。
1.3pH值浆膜腔积液的pH值也是化学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pH值的改变可能与炎症、感染或者其他疾病有关。
二、免疫学检查2.1 细胞学检查免疫学检查中的细胞学检查可以匡助鉴别浆膜腔积液的性质。
细胞学检查可发现炎症细胞、肿瘤细胞等,对于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2 免疫球蛋白测定浆膜腔积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可以匡助鉴别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水平可能提示特定疾病的存在。
2.3 肿瘤标志物检测免疫学检查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匡助筛查或者诊断肿瘤相关疾病。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常见疾病的浆膜腔积液检查3.1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导致的胸腔积液往往表现为渗出液,化学检查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葡萄糖含量降低,细胞学检查中可见炎症细胞。
3.2 心包炎心包炎引起的心包腔积液可能是渗出液或者漏出液,化学检查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葡萄糖含量降低,免疫学检查中可见炎症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异常。
3.3 肿瘤转移肿瘤转移引起的浆膜腔积液中可能含有恶性肿瘤细胞,细胞学检查中可见异型细胞,肿瘤标志物检测可发现特定的肿瘤标志物。
四、检查注意事项4.1 采样技术在进行浆膜腔积液检查时,应注意采样技术的正确性,避免污染或者误差。
4.2 样本保存采集的浆膜腔积液样本应妥善保存,避免样本变质或者污染,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