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7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张华芳【摘要】目的探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给予长春瑞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 70.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容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020)005【总页数】2页(P845-846)【关键词】长春瑞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作者】张华芳【作者单位】253400,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癌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75% ~80%[1],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综合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日趋完善,手术虽然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手段,临床发现时患者已处于晚期阶段,丧失了根治性手术时机。
目前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已占据非手术治疗主导地位。
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对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8~68岁,平均50岁,初治40例,复治20例。
按照国际抗癌联盟肺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Ⅲb期32例,Ⅳ期28例。
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鳞癌22例,腺癌28例,大细胞癌10例。
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10例,浅表淋巴结转移20例,胸腔转移5例,肝转移5例,骨转移2例,肺内转移16例,脑转移2例。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化疗对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并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32例, 3周为1个治疗周期, 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 随访缓解期和生存期。
结果32例均化疗2个周期以上, 其中, 完全缓解(CR)1例, 部分缓解(PR)16例, 稳定(SD)11例, 进展(PD)4例, 总缓解率(CR+PR)53.12%, 1年生存率42.8%, 中位缓解期6.8个月, 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4个月, 半数生存期(MST)为10.4个月。
药物毒副作用方面, 主要集中在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方面。
即消化道反应:Ⅳ度恶心、呕吐占14.2%;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占19.4%;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占41.7%。
结论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对于治疗晚期肺鳞癌不但疗效好, 而且不良反应轻, 患者可耐受。
【关键词】肺鳞癌;长春瑞滨;顺铂2002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1332132例, 占全部新发癌症病例总数的12.4%,居第一位。
我国2008年统计, 肺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占恶性肿瘤的22.7%。
其中, 肺鳞癌是肺癌的常见类型, 虽然最近30余年来其发病比例持续下降, 在1970年约占50%, 但目前仍占肺癌的30%~40%[1]。
由于大多数肺癌发现时已是晚期, 即已有远处转移, 无法行根治性手术。
由此可见, 就目前现有的治疗手段中, 化疗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上仍是主要的措施之一。
而何种化疗药物即有效, 又能使患者能够耐受, 即毒副作用低, 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热点问题。
多年来的研究显示, 铂类在治疗肺癌中起到基石的作用, 而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疗效已是得到一致公认的。
在2009年3月~2011年3月期间, 本科采用长春瑞滨(国产)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鳞癌)患者32例, 治疗效果好, 现报告如下。
口服长春瑞滨节拍化疗治疗晚期多线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姚舒洋;顾艳斐;张毅【摘要】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eatments beyond first-line in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con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in overall survival. Metronomic chemotherapy involves several mechanisms of anti-tumor with less toxicity. Oral vinorelbine has paved the way for innova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through metronomic regi-mens. Therefore,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cacy and safety of metronomic oral vinorelbinen in advanced NSCLC after failure to multiple-lines treatments. Methods Our retrospective study enrolled 26 patients who received metronomic oral vinorelbinen. Survival factors were evaluated by un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4 months (range 2-12).The median number of treatment cycles was 2 (range 1-8). No patient achieved complete remission, 2 cases (8%) partial remis-sion, 11 cases (42%) stable disease, 13 cases (50%) progression diseas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8%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50%. The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was 2 months. In univariate analysis, patients with performance status (PS)=1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nger PFS than patients with PS=2. Gender, age, smoking status and histology were not prognostic factors according to PFS. Treatment was well tolerated with rare serious toxicity. No grade 4 adverse events (AEs) or occurrences of intolerable toxicity were observed. Therewas no treatment-related death and none of the study patients required hospitalization for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 Conclusion Metronomic oral vinorelbinen is effective in advanced NSCLC after the failure of multiple lines treatments with an acceptable AE profile,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high PS.%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新的多线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节拍化疗通过多种机制控制肿瘤生长,而且副作用更小.口服长春瑞滨是进行节拍化疗的合适药物.因此,我们对口服长春瑞滨节拍化疗治疗晚期多线治疗失败的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1月北京和睦家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26例接受口服长春瑞滨节拍化疗的晚期多线治疗失败的NSCLC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2-12)个月.患者的中位治疗周期数为2(1-8)个,无患者达到完全缓解,2例(8%)患者达部分缓解,11例(42%)达疾病稳定,13例(50%)为疾病进展.患者的有效率为8%,疾病控制率为50%.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0个月.对影响PFS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中,体能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为1分的患者优于2分患者(P=0.012).PFS与性别、年龄、吸烟状态和病理类型均无关.治疗的耐受性好,严重毒性反应非常少见.没有出现IV级或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AEs)出现死亡或因治疗AEs而需要住院治疗.结论口服长春瑞滨节拍化疗可作为治疗晚期NSCLC,尤其是PS评分差的患者的有效药物,安全性高,患者的耐受性好.【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7(020)011【总页数】4页(P737-740)【关键词】肺肿瘤;长春瑞滨;节拍化疗;疗效;安全性【作者】姚舒洋;顾艳斐;张毅【作者单位】10005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100015 北京,北京和睦家医院;10005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仍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化疗对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并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32例, 3周为1个治疗周期, 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 随访缓解期和生存期。
结果32例均化疗2个周期以上, 其中, 完全缓解(CR)1例, 部分缓解(PR)16例, 稳定(SD)11例, 进展(PD)4例, 总缓解率(CR+PR)53.12%, 1年生存率42.8%, 中位缓解期6.8个月, 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4个月, 半数生存期(MST)为10.4个月。
药物毒副作用方面, 主要集中在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方面。
即消化道反应:Ⅳ度恶心、呕吐占14.2%;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占19.4%;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占41.7%。
结论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对于治疗晚期肺鳞癌不但疗效好, 而且不良反应轻, 患者可耐受。
【关键词】肺鳞癌;长春瑞滨;顺铂2002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1332132例, 占全部新发癌症病例总数的12.4%,
居第一位。
我国2008年统计, 肺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占恶性肿瘤的22.7%。
其中, 肺鳞癌是肺癌的常见类型, 虽然最近30余年来其发病比例持续下降, 在1970年约占50%, 但目前仍占肺癌的30%~40%[1]。
由于大多数肺癌
发现时已是晚期, 即已有远处转移, 无法行根治性手术。
由此可见, 就目前现有的治疗手段中, 化疗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上仍是主要的措施之一。
而何种化疗药物即有效, 又能使患者能够耐受, 即毒副作用低, 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热点问题。
多年来的研究显示, 铂类在治疗肺癌中起到基石的作用, 而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疗效已是得到一致公认的。
在2009年3月~2011年3月期间, 本科采用长春瑞滨(国产)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鳞癌)患者32例, 治疗效果好,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患者, 32例, 临床诊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病理学诊断依据: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肺癌。
男19例, 女13例, 年龄36~74岁, 平均年龄56岁;病理类型:均为鳞癌, TNM分期(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所修订的标准)分为ⅢB-Ⅳ期, 即:ⅢB期11例, Ⅳ期21例。
这些病例中, 复治病例7例, 此类患者曾应用过GP 方案或EP方案或TP方案化疗治疗过, 但近期疾病进展且未再化疗及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
初治病例25例。
卡氏(KPS)评分均为60分以上, 检查指标显示无绝对化疗禁忌, 且至少有一个影像学检查(如彩超、CT、MRI等)或者体检等观察或测量的病灶。
1. 2治疗方法顺铂75 mg/m2+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点, 分第1~3天给予, 长春瑞滨25 mg/m2+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点20 min, 第1、8天给予, 每21天一循环, 顺铂给药时根据情况适当水化、利尿。
同时辅助减毒增效类药物(扶正类如参芪扶正注射液或生物类药物如胸腺五肽等)以及止吐、保肝、支持、对症等药物治疗。
化疗期间密切监测骨髓抑制情况, 一般每周复查血常规2次, 化疗前需要排除化疗禁忌证, 如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
32例患者共计化疗165个周期, 至少每组接受2个或2个周期以上治疗。
1. 3评价标准疗效分为:CR、PR、SD、PD, 其标准是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实体瘤药物治疗的评价标准而评定的。
其中, 总缓解率为CR+PR。
不良反应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的标准评定, 主要为消化系统毒性和血液毒性, 分为0~Ⅳ度。
1. 4统计学方法用SPSS 11.5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临床疗效32例病例均得以参加疗效评价, 其中CR 1例(
3.1%), PR 16例(50%), SD 11例(3
4.3%), PD 4例(12.5%)。
总有效率53.1%, 初治有效率56.0%(14/25), 复治有效率29.4%(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 Ⅳ期有效率32.4%, ⅢB期有效率54.1%。
1年生存率42.8%, 肿瘤进展
时间(TTP)为6.4个月, 半数生存期(MST)期10.4个月。
表1NP 方案治疗晚期的肺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n, %)
项目n CR PR SD PD 有效率
初治25 1 13 10 1 56.0
复治7 0 2 2 3 28.5
合计32 1 16 11 4 53.1
2. 2药物毒副反应 主要表现在恶心、呕吐或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等消化道反应和血象下降等骨髓抑制方面, 个别有肝功能一过性损伤及静脉炎的发生。
骨髓抑制多数为白细胞下降, 总发生率为78.1%, Ⅲ、Ⅳ度占44.0%;经减量或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后均可完成治疗;恶心、呕吐等总发生率5
3.1%, Ⅲ、Ⅳ度占6.25%;化疗中采用格拉司琼和胃复安等止吐治疗, 恶心呕吐可缓解;本科于2009年开始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有效的避免了静脉炎的发生。
肝脏一过性损伤即谷丙转氨酶或胆红素轻度上升, 经保肝、停药或减量应用后可恢复。
而其它的不良反应, 较少见的有皮疹、发热、黏膜炎等。
表2NP 方案化疗引起的毒性反应(度)
毒性作用0 ⅠⅡⅢⅣ发生率(%)
白细胞减少7 6 8 10 1 78.1
血小板减少29 2 1 0 0 9.3
恶心呕吐15 10 5 1 1 53.1
口腔炎28 4 0 0 0 12.5
肝损害29 1 2 0 0 9.3
肾损害30 2 0 0 0 6.3
神经毒性27 3 2 0 0 15.6
脱发25 3 2 2 0 21.8
3讨论
1974 年, 一位法国学者合成了第四代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长春瑞滨(NVB), 1985 年开始进入临床, 多年临床应用结果证实, 它是目前治疗NSCLC 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其化学称为3′, 4′-二-脱氢-4′脱氧-C′-去甲长春新碱。
该药为长春碱类中第3代的衍生物之一。
其特殊之处为:在其卡兰他丁环上的9环变为8环, 进而引起其结构的改变, 长春瑞滨的效果有别于其他长春碱类药物就在于此。
其作用原理就是通过影响微管或微管蛋白的动态平衡, 使肿瘤细胞分裂在有丝分裂中期停止, 从而导致进入分裂间期或分裂后期的细胞死亡。
它的神经病毒性相对来讲极轻, 只有在较高浓度下才能造成轴索解聚, 引起神经病变[2]。
研究结果显示, 长春瑞滨静脉给药后能够在肺内达到持续高浓度状态, 且作用持久, 因此对肺癌有较好疗效[3]。
在单药治疗NSCLC 方面, 长春瑞滨有效率是31.3%, 而顺铂作为治疗肺癌的基
础用药, 其作用强, 不但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作用, 且无
交叉耐药, 两药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国内许大雪等[4]报道, 总有效率为57. 14%, 本科以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肺鳞癌)的有效率达到
53.12%, 与相关文献报道接近, 其中初治者疗效要高于复治者。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方面, 骨髓抑制是该药的剂量限制性毒性, 其中, 主要为白细胞减低, 总发生率为78.1%, Ⅲ~Ⅳ级减少为44.0% , 经给予G-CSF及营养对症治疗后均可完成化疗。
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约为53.1%, 但均较轻, 与给予应用止吐药及减毒增效药
物治疗有关。
曾有个别病例出现肝功能一过性损伤即谷丙转氨酶或胆红素轻度上升, 经保肝、停药或减量应用后可恢复。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 肺腺癌不但可应用细胞毒性药物联合铂类化疗, 最新研究显示新药培美曲塞不但副作用小, 而且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有显著疗效, 已
纳入标准治疗范畴, 小分子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针对肺腺癌治疗的成果更是喜人, 抗血管生成药--贝伐单抗与化疗药物可以联合治疗肺腺癌等等。
而对于肺鳞癌的的研究显示却差强人意, 化疗仍是晚期肺鳞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法。
那么对于目前这种实际情况分析, 哪种药物更适用于临床去治疗肺鳞癌, 造福于广大患者, 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 在治疗肺鳞癌方面, 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
疗效确切, 其毒性反应可耐受, 价格较低, 针对于中低收入者, 尤其是新农合的肺鳞癌患者, 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燕, 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91.
[2]潘启超.长春碱类的新进展一失碳长春碱.癌症, 1996, 15(3): 228-231.
[3]刘海龙, 雷恒, 张华, 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7):58-59.
[4]许大雪, 许丹, 于蕾, 等.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吉林医学, 2008, 29(23):2170-2171.
[收稿日期:20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