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同轴电缆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7
同轴电缆技术规范书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内蒙古网络资产分公司二OO九年三月同轴电缆技术规范书一、概述同轴电缆分为细缆RG-58 和粗缆RG-11两种。
本次招标主要应用于机房2M线。
粗缆(RG-11)的直径为1.27厘米,最大传输距离达到500米。
由于直径相当粗,因此它的弹性较差,而且RG-11连接头的制作方式也相对要复杂许多。
由于粗缆的强度较强,最大传输距离也比细缆长。
粗缆的阻抗是75Ω。
视频同轴电缆英文简称SYV,常有的有75-7,75-5,75-3,75-1等型号,特性阻抗都是75欧姆,以适应不同的传输距离。
二、参数指标1、主要电气参数(1)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同轴电缆的平均特性阻抗为50±2Ω,沿单根同轴电缆的阻抗的周期性变化为正弦波,中心平均值±3Ω,其长度小于2米。
(2)同轴电缆的衰减指500米长的电缆段的衰减值。
当用10MHz的正弦波进行测量时,它的值不超过8.5db(17db/公里);而用5MHz的正弦波进行测量时,它的值不超过6.0db(12db/公里)。
(3)同轴电缆的传播速度需要的最低传播速度为0.77C(C为光速)。
(4)同轴电缆直流回路电阻电缆的中心导体的电阻与屏蔽层的电阻之和不超过10毫欧/米(在20℃下测量)。
2、同轴电缆的物理参数同轴电缆是由中心导体、绝缘材料层、网状织物构成的屏蔽层以及外部隔离材料层组成.同轴电缆具有足够的可柔性,能支持254mm(10英寸)的弯曲半径。
中心导体是直径为 2.17mm±0.013mm的实芯铜线。
绝缘材料必须满足同轴电缆电气参数。
屏蔽层是由满足传输阻抗和ECM规范说明的金属带或薄片组成,屏蔽层的内径为 6.15mm,外径为8.28mm。
外部隔离材料一般选用聚氯乙烯(如PVC)或类似材料。
3、对同轴电缆进行测试的主要参数 (1)导体或屏蔽层的开路情况。
(2)导体和屏蔽层之间的短路情况。
(3)导体接地情况。
(4)在各屏蔽接头之间的短路情况。
同轴电缆敷设要求同轴电缆是一种常用的传输信号的电缆,主要用于电视信号、电话信号和高速数据通信等领域。
在敷设同轴电缆时,有一些重要的要求需要注意,以确保传输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轴电缆的敷设要求需要考虑电缆的走向和路径。
在选择敷设路径时,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电缆、管道或设备的干扰。
同时,应尽量选择直线路径,避免弯曲和扭曲,以减少信号损耗。
在敷设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与尖锐物体的摩擦和撞击,以防止电缆外皮的损坏。
同轴电缆的敷设要求需要注意电缆的固定和保护。
在敷设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电缆夹具和支架将电缆固定在墙壁或地面上,以防止电缆的晃动和振动。
这样可以减少信号干扰和损耗。
另外,为了保护电缆免受外界的损坏,可以使用电缆保护管或电缆槽来覆盖和隐藏电缆。
同轴电缆的敷设要求还需要考虑信号的接地和屏蔽。
在敷设过程中,应确保电缆的接地良好,并与其他设备的接地系统相连接,以减少地电位差和接地干扰。
同时,应注意保持电缆的屏蔽层完好无损,以防止外界干扰信号的进入。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同轴电缆的敷设要求还需要考虑电缆的长度和传输距离。
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受到信号衰减和失真的限制,因此在敷设电缆时,应合理安排电缆的长度,避免超过其允许的传输距离。
如果需要传输较长距离的信号,可以使用信号放大器或中继器来增强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轴电缆的敷设要求是确保传输信号质量的重要环节。
只有在符合敷设要求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电缆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同轴电缆的敷设时,需要仔细考虑电缆的走向和路径、固定和保护、信号的接地和屏蔽,以及电缆的长度和传输距离等因素,以确保敷设质量和传输效果的优良。
漏泄同轴电缆简介选择适当的漏泄同轴电缆要看其应用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漏泄同轴电缆类型和规格由系统的设计和所有相关参数如使用频率、传输距离等决定。
选择漏泄同轴电缆有两个重要指标:传输衰减和耦合损耗。
漏泄同轴电缆的系统损耗就是指传输衰减和耦合损耗的总和。
传输衰减,也叫介入损耗,主要指传输线路的线性损耗,随频率而变化,以分贝/100米表示。
耦合损耗是指通过开槽外导体从电缆散发出的电磁波在漏泄同轴电缆和移动接收机之间的路径损耗或信号衰减。
因此系统损耗可以说是整个漏泄同轴电缆的损耗。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只要传输衰减能满足操作容限或链路容量的要求,就没必要选择那些传输衰减最低的漏泄同轴电缆,但对耦合损耗的要求会更严格一点。
在设计时必须排序链路容量就得把所有发射器和接收机之间的增益和损耗加在一起,它还必须包含任何其他因素引发的损耗。
如果计算结果为正值,那就则表示存有足够多的曲线拟合容许环境发生变化,而系统仍可以正常运转。
对漏泄同轴电缆而言,耦合损耗设计一般在55~85分贝之间。
在狭长系统如隧道或地铁内,因为隧道或地铁本身能帮助提高漏泄同轴电缆的耦合性能,因此耦合损耗设计一般为75~85分贝,在这种条件下,把传输衰减减到最小非常重要。
在建筑楼宇内,漏泄同轴电缆耦合损耗设计一般在55~65分贝之间,因为楼内漏泄同轴电缆单向长度在50~100米之间,因此传输衰减就不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指标是漏泄同轴电缆能尽量多地发射信号,并穿透周围地区。
[4]一个准备工作拓展的系统,可以挑选传输膨胀较小的恐其同轴电缆。
比如说在办公楼内有一根顺电梯下行的恐其同轴电缆,几个楼面共用一个接点,在这种情况下,若挑选传输膨胀高的恐其同轴电缆,今后就可以提供更多更高频率上的服务或不断扩大服务全面覆盖区。
在特定区域内增加线路可以扩大覆盖面。
在较高频率上增加服务则会产生较高的损耗,所以选择漏泄同轴电缆时应考虑在各种频率上均能降低损耗的漏泄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敷设要求一、引言同轴电缆作为一种常用的通信传输介质,在电信和有线电视网络中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同轴电缆的正常运行和传输质量,敷设要求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同轴电缆的敷设要求。
二、敷设前的准备1.确定敷设路径:在敷设前,需要仔细评估和确定电缆的敷设路径。
要考虑到线缆敷设的距离、弯曲和转折处、交点和穿越处等因素。
2.查找通道和路由:在敷设前,需要查找和准备好相应的通道和路由,包括穿越地下管道、槽、管道等。
三、敷设要求1.弯曲半径:同轴电缆弯曲半径是指电缆在弯曲时所能容许的最小半径。
在敷设电缆时,应遵循电缆厂家提供的弯曲半径要求。
通常情况下,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10倍。
2.张力控制:在敷设同轴电缆时,需要控制好电缆的张力。
电缆的张力过大会导致电缆断裂;而张力过小会导致电缆脱离连接头或接头松动。
通常情况下,同轴电缆的张力应控制在标称张力的10%至20%之间。
3.防止电缆拉伸和挤压:在敷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受到拉伸和挤压。
特别是在交叉路口和转折处,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电缆受到挤压变形。
4.保护措施:在敷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电缆,防止电缆受到破坏和损坏。
可以采用保护套管、护套、标志标牌、固定夹具等方式进行保护。
5.分段敷设:为了方便维修和管理,可以将长电缆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分段敷设。
每段电缆之间要有合适的接头,接头应牢固可靠。
6.保持安全距离:在敷设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以免与其他电缆或设备发生干扰。
7.接地保护:同轴电缆的接地是保证传输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敷设过程中,需要确保电缆的接地连接良好,减少接地电阻。
四、敷设检查1.敷设后,要对同轴电缆进行反向检查。
包括电缆路径、弯曲半径、张力、保护措施等是否符合要求。
2.对接头进行检查。
检查接头是否牢固可靠,接头是否与电缆良好连接。
3.测试电缆质量。
敷设完成后,应对电缆进行测试,以确定电缆的传输质量。
总结同轴电缆敷设要求是保证电缆传输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同轴电缆的标准
同轴电缆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型号和芯数:同轴电缆的型号应为CC,芯数应为单数。
2. 护套材质:同轴电缆的护套材质应为PTFE或FEP。
3. 材料的形状:同轴电缆的材料应为圆线。
4. 电线最大外径:同轴电缆的最大外径应不超过。
5. 绝缘厚度:同轴电缆的绝缘厚度应为。
6. 电气参数:同轴电缆的传播速度需要的最低传播速度为(C为光速)。
同轴电缆直流回路电阻电缆的中心导体的电阻与屏蔽层的电阻之和不超过10毫欧/米(在20℃下测量)。
同轴电缆的衰减一般指500米长的电缆段的衰减值。
当用10MHz的正弦波进行测量时,它的值不超过(17db/公里);而用5MHz的正弦波进行测量时,它的值不超过(12db/公里)。
同轴电缆的平均特性阻抗为50±2Ω,沿单根同轴电缆阻抗的周期性变化为正弦波,中间平均值±3Ω,其长度小于2米。
7. 结构:同轴电缆由里到外分为四层,包括塑料绝缘体、网状导电层和电线外皮、中心铜线。
8. 执行标准:同轴电缆的执行标准为GB/T。
请注意,以上标准可能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有所更新或改变,建议查阅最新的标准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准确信息。
50欧姆漏泄同轴电缆
1 应用及分类
漏泄电缆用于一般通讯天线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特别是在移动通信系统分立天线无法提供足够的通讯覆盖的区域。
漏泄电缆既具有信号传输作用,又有天线接收功能。
汉胜50欧姆漏泄同轴电缆主要应用范围如下;
◆ 建筑物内、矿井、地铁及隧道内信号分布与传输
◆ 列车的信息传输及高速公路上无线电通讯
◆ 电波静区内信号覆盖
根据外导体漏泄结构不同,汉胜50欧姆漏泄同轴电缆分为以下两个系列:
◆ 皱纹外导体削峰系列(A)漏泄同轴电缆
◆ 外导体纵包带开槽或冲孔系列(B)漏泄同轴电缆
前者适用于更宽的频率范围,在整个宽频带内具有很好的电气性能;后者适用较窄的频率范围,可在该窄频范围内对使用频率电气性能进行最佳设计。
2 结构性能参数。
小学生的寄语集锦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寄语吧,寄语是人们用文字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寄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的寄语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的寄语11、新秋迎新校,新校迎新人,新人迎新生,新生要心愿!愿你在新学期中,继续努力,继续进步,学的好,活得好!2、乘坐欢快的列车,奔向求知的学府。
扛起知识的包裹,来到理想的校园。
唱着开心的歌谣,走进幸福的殿堂。
开学了,勤攀书山苦渡学海,博览知识放飞梦想。
3、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天,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天;愿你在未来的一年中,无限珍惜这每一个今天。
4、朝霞般美好的理想,在向你们召唤。
你们是一滴一滴的水,全将活跃在祖国的大海里!5、你长着一对翅膀。
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雨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为香甜的蜜汁所陶醉。
朝着明确的目标,飞向美好的人生。
6、开学了,祝你广纳别人之长,笑迎自己成功;俯首耕耘春花,抬头看见秋黄;百日闻鸡起舞,一朝天下成名。
7、好久不见了,你最近好吗?想听听你温柔的的声音,我存了一肚子的话想告诉你;想看看你快乐的笑容,还想挽着你四处走走,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开学了,我们又能在一起了。
8、时光的残忍就是,她只能带你走向未来,却不能够带你回到过去。
9、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窗外星星点点的夜空,我感到那里很遥远也很神秘,其实生命就是一场比赛,不努力就会失败;开学了,好好念书,祝你有个好心情!10、虎头虎脑的样子,急匆匆的性子,机机灵灵的小脑瓜子,小伙子除了要有这些特点,也需要踏踏实实地学习,谦谦虚虚地做人。
11、开启求学之门,学会知识;开启兴趣之门,学会方法;开启宽容之门,学会快乐;开启智慧之门,学会适应;开启真诚之门,学会相处。
开学啦,赶紧背上书包,快乐出发吧!12、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13、向假期挥挥手,说声再见。
风景也游过了,好东西也吃过了,觉也睡够了。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工程编号:JH/TX 005单盘漏泄同轴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京沪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第八工区施工项目部2010年6月发布2010 年6月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GSM-R通信工程单盘漏泄同轴电缆测试。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该项施工作业进行前应认真阅读并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2.2外业技术准备作业人员应准备相关技术文件资料,明确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并做好记录。
3技术要求3.1单盘泄漏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直流电阻、绝缘介电强度、绝缘电阻等电器特性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单盘泄漏同轴电缆电气特性指标3.2漏泄同轴电缆的交流电气特性宜作为批量出厂前在厂内进行抽测项目,或采用工厂提供的出厂测试记录。
交流电气特性主要检查特性阻抗、电压驻波比、标称耦合损耗、传输衰减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详细特性指标见表2表2 泄漏同轴电缆出厂测试电气特性指标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一漏泄同轴电缆检查一主要电气特性测试一测试记录一端头恢复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除做好技术准备外,还要准备好测试仪器及工具。
5.2漏缆检查5.2.1核对电缆盘标识、盘号、盘长,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漏泄同轴电缆有无压扁损坏等现象,并做好记录。
5.2.2收集漏泄同轴电缆出场纪录、合格证,根据出场测试记录检查漏泄同轴电缆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性能(低烟、无卤、阻燃、防紫外线),满足设计要求。
5.3电气特性测试5.3.1电缆端头开剥。
单盘电缆端头开剥一般为100mm--150mm (不包括出厂原封焊粘连部分)。
对电缆头及其附近部位的压扁、撞伤,视情况进行切除后,再进行开剥。
5.3.2检查检查电缆护套上的标志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每个1米喷印的电缆长度、制造厂名称或代号、电缆型号、制造年份和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志,长度标志的间距误差应不大于5%o 标志颜色应清晰可辨。
1 漏泄同轴电缆技术规范 1.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客运专线GSM-R系统漏泄同轴电缆的购置、安装、调试、开通、质量保证期及质量保证期满后的相关技术服务。 1.2. 总体要求 ★及安装附件的设计、制造及安装应符合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现行标准: ★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TB/T 3201-2008)标准。 铁路通信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10418-2000)。 国际电联ITU-T及ITU-R的相关建议。 IEC相关标准。 其他未详尽部分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现行标准执行。 以上标准如有更新,按最新标准执行。 ★制造厂生产的Ⅲ型漏缆应具有在客运专线铁路GSM-R系统良好的运行业绩,能提供铁路局或铁路(集团)公司电务处的GSM-R漏缆用户报告。
1.3.漏泄同轴电缆主要技术要求 1.3.1. 电气性能 采用《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TB/T 3201-2008)规定的Ⅲ型漏缆。 导体的连续性:电缆的内导体、外导体应分别沿电缆长度连续。 频率范围:900MHz; ★漏泄同轴电缆电气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频率MHZ 规格代号 50-42 (1-5/8 ")
1 内导体直流电阻20○C,max 光滑铜管 Ω/km - -
螺旋皱纹铜管 - 1.0
2 外导体直接电阻,20○C,max Ω/km - 2.0 3 绝缘介电强度,DC/AC有效值,1 min kV - 15/6.3 4 绝缘电阻,min MΩ·km - 5000 5 护套火花试验,DC/AC有效值 kV - 9/10 6 电容 pF/m - 76 7 特性阻抗 Ω 900 50±2 8 传播速度系数 - 0.88 9 衰减常数,20○C,max dB/100m 900 2.2
10 耦合损耗,95%,+5dB, 距电缆2m处测量值 dB 900 69
11 电压驻波比,max - 885~889 1.30 - 930~934 1.30
(2)机械性能 漏泄同轴电缆机械性能指标 项目 要求
内导体 应由材质一致、无缺陷的、完整的一根铜线、铜管或螺 旋形皱纹铜管制成,对于42mm(1-5/8”)漏泄同轴电缆,为减少最小弯曲半径,内导体应采用螺旋形皱纹铜管 铜材应无杂质,表面干净、平整、光滑。内导体直径应稳定且公差很小。
绝缘层 物理发泡聚乙烯 发泡度≥80% 同心度≥94%
外导体 通常由铜带纵向包覆而成。 铜材也应无杂质,外导体尺寸应严格控制在公差范围内,以保证均匀的特证阻抗和高的回波损耗。 护套上应每隔3-5m 有规格标志,护套表面光滑均匀,防日晒,防老化。
外护套 室内和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应采用无卤阻燃( HFFR)护套材料,燃烧产物是无毒、无卤和低烟的。 最小弯曲半径 ≤15R
抗拉力 1-5/8”(螺旋皱纹铜管内导体)是1700N 工作温度计 ○C 低温:-40℃,-25℃ 高温:55℃ 湿度 95% (30℃)
振动 10Hz~30Hz, 0. 75mm 30Hz~55Hz, 0. 25mm 振动方向 正常工作方向 冲击 6g 注:表中温湿度范围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3)结构要求 满足《通信电缆-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漏泄同轴电缆》(YD/T1120-2001)的要求。 应有隧道内外设置的防火措施。 内导体直径:15-20mm 外导体直径:45-50mm 最小弯曲半径:700mm 重量:≤1200kg/km 电缆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防日晒、老化材料 电缆的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 发泡绝缘结构 (4)环境要求 温度:-40--+650C 相对湿度:95%(在35oC时)能可靠工作 敷设最低温度:-1OoC 1.3.2. 漏缆配件 投标人应提供与LCX相配套的接头、终端负载、直流隔断器、固定接头以及必要的避雷器、隧道内外安装的漏泄电缆固定系统卡具(普通卡具和防火卡具)、接地套件、防雷套件、防水套件等配套设备,配套设备均应包含在总价中。所有配件均应能满足列车时速350km/h以上时的运营环境需求,并应有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 1.3.2.1. 漏缆固定系统卡具主要技术要求: 为保证350Km/h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供应商提供的漏泄电缆固定系统卡具必须拥有350km/h高速铁路300公里的使用业绩,并对隧道内漏泄电缆固定系统卡具做如下技术要求: (1)隧道内漏缆固定系统应采用金属锚栓,相关固定配件符合隧道内固定漏缆要求。 (2)金属锚栓应采用螺杆式自紧锚栓。锚栓表面热浸镀锌,镀锌层厚度应不小于45微米。为保证锚栓受力可靠,应提供锚栓的抗拉抗剪测试报告,锚栓的抗拉与抗剪同时满足隧道内安全使用要求。锚栓系统必须具有耐火承载力,应提供依据DIN4102-2进行的耐火承载力测试报告。 (3)锚栓与卡具之间应采用金属连接件进行连接。 (4)为保证漏缆的紧固安装,尼龙卡座应具有双卡座双盖板结构。尼龙卡座要求提供抗拔出力测试报告,并应满足不小于150N的抗拔出力要求,以保证在振动条件下漏缆不发生轴向滑移。 (5)尼龙卡座的材质应为高强尼龙。尼龙卡座需提供FV0级耐火阻燃报告及无卤环保测试报告。 (6)整套系统应能够抵抗疲劳荷载,需提供铁道部200万次疲劳承载报告,单个卡具外加疲劳荷载不低于70N,以保证系统的长期使用安全性。 (7)整套系统应通过风动测试,保证系统在350km/h隧道线路的使用安全。 (8)尼龙卡具应提供通过不小于240小时的变温湿加载老化试验报告。 隧道外漏泄电缆固定系统卡具的漏缆卡座、防火卡具与隧道内漏泄电缆固定系统卡具相同,金属锚栓和金属连接件采用钢缆绳卡具。 隧道内外漏泄电缆固定系统卡具设置间隔为1米,每隔10米设置一个防火卡具。 1.4.交货长度 电缆的标准盘长为500m±10m,允许长度不小于200m的短段电缆交货,但总数量应不超过交货总长度的5%。特殊需要时,卖方应能提供单盘长度为800m的电缆。 特殊长度的电缆,经供需双方协商按用户提出的要求供货。 长度计算误差应不大于0.5%。 漏泄同轴电缆及安装件均应满足列车运行速度350km/h以上的运行条件。 1.5.包装、包装标志、产品合格证、运输和贮存 (1)包装 成品电缆成盘包装时,电缆盘应符合JB/T8137的规定,电缆盘筒体直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 每个电缆盘上只允许绕一个交货类型的电缆,电缆两端应封焊。其端头用盖口保护,外端固定在电缆盘侧板内。 出厂的电缆应附有产品性能测试记录,质量合格证书,并将其1份质量合格证书热压密封后放在电缆盘的证书槽内,用盖板固定。 电缆盘上应固定有保护作用的材料。 (2)包装标志 电缆包装标志应符合GB/T6388规定,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制造厂名称; 产品标记及商标; 生产盘号; 生产日期; 长度,m; 毛重,kg; 表示电缆正确旋转方向的箭头(喷制在电缆盘侧板上)。 对于成盘包装的电缆,包装标志应制成铭牌钉在电缆盘侧板上。 (3)产品合格证 产品合格证应按GB/T14436规定编制,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制造厂名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传真号码; 产品型号、盘号、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若有)、产品标准号; 出厂检验项目及结果、检验结论; 产品检验日期、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或检验员代号图章) 产品合格证应防潮包好、放在成盘包装里。 (4)运输和贮存 电缆应妥善存放,防止水分进入;防止高温,避免日晒及接近热源。 电缆在运输中应避免挤压或机械损伤。 2 设备调试、开通、试运行及验收 投标人应提供漏泄同轴电缆技术文件、设计联络、出厂检验、包装、运输、保险、培训、完工试验、联调、试运行、质量保证期内(两年)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投标人应在技术建议书中列明详细的双方责任清单,明确责任范围和界限。 投标人应说明对供货时间、调测、验收等进度的具体安排,以及调试、开通及试运行具体内容及方案。 2.1.交货期及交货地点 根据招标人要求,工程设备按工程进度提前交货,投标人应提供设备供货周期表。 交货地点:招标人指定地点。 投标人应负责工程需要的设备的包装、装货、运输接收、卸货和保护。 投标人应将所供货设备用坚固包装并采取防潮、防雨、防锈、防腐蚀、防震动及防止其它损坏的必要保护措施,从而保证设备能够经受多次搬运、装卸以及空运、远洋和内陆的长途运输。凡由于对设备包装不当或采取防护措施不充分致使其损坏或丢失时,投标人应负责办理修理、更换或赔偿等事务。 2.2.出厂检查测试 投标人须根据ISO9000系列的规定对所有的元器件进行例行检查,只有检查合格的元器件才能用于系统。 设备出厂前,应进行系统测试(包括软件、硬件测试、附属设备及可靠性测试)。所测试的设备应为招标人所购买的产品,招标人认为有必要时可派员观察对所订购设备的检查和测试情况。 测试前,投标人应提出出厂测试的详细计划(包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采用仪表、指标及相关规程),并与招标人协商同意后执行。 出厂测试后,投标人整理并将出厂系统测试记录送交招标人。经招标人审定同意后,设备才能出厂。投标人应随机提供出厂测试记录。 投标人应提供系统的质量证书。 通过试验应证实系统满足功能,试验中发现的故障及功能失效等问题应在出厂前予以纠正。 2.3.到货检验 投标人应将所供货物的发货清单以传真、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给招标人,并在所提供的设备、材料及技术文件运抵规定的交货地点后,与施工单位、监理(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