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同轴电缆技术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577.14 KB
- 文档页数:10
漏泄同轴电缆的敷设施工工艺标准1.施工准备1.1 劳动组织1.2 工机具1.3 材料2.操作程序2.1 工艺流程2.2 操作要点2.2.1 施工准备在施工准备阶段,详细调查隧道内漏缆挂设位置及电力线、回流线的高度、侧别及安全距离是否能够满足布缆的设计要求,隧道外架挂区段地形情况,核实中继器、天线杆塔、接头的位置及中继段的长度。
2.2.2 单盘测试包括编写盘号、核对规格型号及数量,外观检查及验气工作,环阻、绝缘电阻和电气绝缘强度的测试,稳气。
(1)电桥测量漏缆环阻把漏缆一侧的外导体和内导体短接,另一侧用直流电桥测量其环阻,测试连接见下图。
其测试标准:应小于4Ω/Km。
(2)利用500V兆欧表对漏缆内外导体间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测试连接见下图。
其测试标准:应不低于1000MΩ·KM,(3)绝缘耐压漏缆内外导体间的高压耐压标准是:工频3KV电压2分钟不击穿。
(4)单盘稳气漏缆充气压不得大于100±10kpa;稳气气压为90—100kpa(24小时),利用热可缩帽进行封堵充气。
2.2.3 配盘(1)根据设计文件及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级补偿的办法进行配盘。
(2)通过几种不同耦合损耗规格的漏缆(90dB,80dB,70dB,65dB)依次串联,用逐渐减小耦合损耗的办法来补偿由于漏缆传输损耗引起的电平下降,从而使列车在全线运行中能收到较平稳的信号电平。
(3)按照每种耦合损耗规格漏缆的长度,进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的利用出厂单盘漏缆,尽量减少剩余短段漏缆和接头数目。
2.2.4 隧道内漏泄电缆的架挂(1)隧道内电缆支架的安装①电缆支架孔的位置,距离钢轨面高度一般为4.8—4.9m.②用冲击钻在洞壁预定位置钻一个Ф19mm的孔,孔深为70±3mm。
孔应平直不可成喇叭状。
③将胀管及螺杆装在一起放入Ф19mm孔内,用木锤打入洞内,要注意保护螺杆螺纹。
④支架安装时,将垫圈螺母拧好固定,夹板固定要统一,以使电缆与洞壁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一前言为了解决铁路在山区、弯道、隧道内等弱场强或无场强区段的无线列调通信工程问题,目前采用在这些区段沿铁路线一定距离架设漏缆,安装隧道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的方式使无线电信号电波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使这些区段内场强达到一定要求而保证无线列调通信畅通、可靠。
我们公司于1993年承担了某无线列调通信工程连江口至广州段的施工,在无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用较短的时间,质量良好地完成了该段的施工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了一支技术熟练、工艺精良的施工队伍。
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我们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400MHz漏泄电缆的施工工法。
期望本工法在今后指导同类工程施工实践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工法特点及适用范围2.1本工法有如下特点:2.1.1漏缆架设前要进行严格的单盘测试及合理的配盘。
2.1.2漏缆须架设在铁路旁距轨道线路中心3~15米范围内,其高度须距轨面4.5~4.8 米。
2.1.3漏缆的漏泄槽应朝铁路一侧。
2.1.4漏缆接续按漏缆的型号不同须配用不同的连接器件,为控制电缆的耦合损耗,还须根据不同类型的电缆,确定其连接器的安装位置。
2.2本工法适用于山区、隧道传输信号,整个铁路系统及地下铁路,厂矿等漏泄电缆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工程的施工,同时也适用于从事漏缆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三工艺原理本工法是无线列调通信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漏泄电缆的施工工艺,其原理可从以下三 个方面来说明:3.1 漏缆既是无线信号电波的传输线,又可视为无线信号的天线。
调度、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互相通话,一般情况下,是靠车站电台通过天线向空间发射信号电波,在铁路沿线的空间产生一定的场强,并通过机车电台的天线耦合接收来实现的。
而在弯道、山区、隧道内无线电波被阻挡、反射、吸收,使得该区段通信困难或无法通信。
漏缆沿铁路架设,通过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将车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电波接收,经中继器放 大加强,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信号电波,使这些弱场强和无场强区段的铁路沿线具有 一定大小的场强分布,以便在这些区段运行的机车电台能正常接收信号。
铁路通信工程漏泄同轴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漏泄同轴电缆施工。
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施工前根据设计图和铁路公里标对下列内容进行复测:(1)隧道外架挂漏泄同轴电缆区段的电杆位置、杆距、杆高及漏泄同轴电缆长度;(2)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架挂位置、长度;(3)区间机房位置、供电方式及供电线路径路。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2.2外业技术准备隧道二衬施工验收结束,隧道壁具备打眼条件,满足施工队伍进场施工需要。
夏核漏缆位置与通信图纸设计位置是否…致;根据轨顶标高复核漏缆吊挂高度。
3. 技术要求3.1漏泄同轴电缆到达现场后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2漏泄同轴电缆单盘直流电气特性符合表3.2的规定。
交流电气特性主要检查特性阻抗、电压驻波比、标称耦合损耗、传输衰减等,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注:漏泄同轴电缆规格代号:42绝缘层标称外径42mm,对英寸:1-5/8英寸;32——绝缘层标称外径32mm,对英寸:1-1/4英寸;22——绝缘层标称外径22mm,对英寸:7/8英寸。
3.3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支架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3.4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吊挂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吊挂高度距轨面4.5m。
3.5隧道外漏泄同轴电缆架设方式采用H型钢柱支撑和钢丝承力索吊挂方式。
承力索采用7X <1>2.6mm的镀锌钢绞线。
3.6漏泄同轴电缆的接续可靠、牢固,装配后接头外部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
(6)漏泄同轴电缆与其他线经同支架安装时,尽可能避免交叉。
如无法避免时,注意将漏泄同轴电缆布设在外侧,避免其他线缆阻挡漏泄同轴电缆的信号覆盖。
漏泄同轴电缆接续工法(TLEJGF-95·96-25)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一、前言山区铁路、隧道中、地铁内、矿山井下等是电磁波传输受阻的弱场强区,漏泄同轴电缆(以下简称为漏缆)的使用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场合的无线通信问题,漏缆系统通信质量的好坏,不仅与系统的设计、漏缆的质量有关,而且与漏缆的接续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漏缆的接续要遵照一定的技法。
本工法就是经总结形成的漏缆接续技法。
本工法采用电子工业部第二十三研究所研制的NQ-K339(50/75)阻抗转换插座、L27Q-K339A调相插座、LGQ-K339A固定连接器对漏缆进行接续。
本工法1994年8月起在侯月线侯沁段漏缆接续施工中应用获得成功,此段漏缆工程受到侯月办、铁一院、四院监理处、侯马电务段的普遍好评,以漏缆接续为课题的无线列调QC小组被评为铁十五局、铁道部优秀QC小组。
漏缆接续技术获铁十五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工法特点1.能够保持漏缆原有的同轴结构和开槽节距不变。
2.提高了接头的绝缘性、密封性、接触可靠性和机械强度。
3.提高了工效和成功率。
4.全面质量管理体现在整个工法中。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主要适用于山区铁路、隧道中、地铁内等无线列调系统中的漏缆接续施工,也适用于矿山井下等漏缆的接续。
四、施工工艺(一)工艺原理1.根据漏缆的开槽半节距p和连接器增加漏缆的长度m,确定漏缆的切断位置,使接续后的连接器位于1个半节距的中心位置且保持原开槽节距不变,见图1。
2.内导体芯子与漏缆内导体铜管的连接采用滚压的方式,使内导体铜管逐步变形,与内导体芯子可靠接触而又不受损伤。
3.为保证接头的同轴结构及绝缘性能,内导体芯子与外壳之间采用圆型云母绝缘子支撑。
4.采用密封圈加涂密封胶,使漏缆系统又有很高的密封性能和防潮能力。
(二)工艺流程(见图2)(三)操作方法1.安装L27Q-K339A调相插座调相插座用于不同耦合损耗的漏缆之间,通过调相电缆进行连接,改善两种不同耦合损耗漏缆连接处电磁波的均匀性。
漏缆卡具的规范篇一:挂设漏缆——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漏缆施工技术指南一、漏缆固定方式要求:1、漏缆固定件应采用膨胀螺栓方式,与隧道壁间隔不小于80mm。
2、漏缆使用吊夹固定时,两个吊夹之间间距应为1—1.3m;防火夹间隔为10—15m。
3、支架孔的高度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孔距应为0.8—1.5m。
4、支架孔施工宜采用打眼作业车保证施工精度和质量。
5、支架孔直径、孔深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孔应平直,不可成喇叭状。
6、隧道内无内衬砌面时,应采用钢丝承力索吊挂漏缆,支架宜采用40mm*40mm*4mm角钢,孔深应为120mm,角钢支架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隧道内漏缆挂设要求:1、漏缆应悬挂在隧道侧壁,槽口开向线路。
2、漏缆悬挂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漏缆与回流线、接地母线悬挂在同侧时其距离不小于0.6m;当漏缆与吸上线交错悬挂时,漏缆外应加套厚0.8mm长0.5m的聚乙烯塑料护套防护。
3、隧道内漏缆挂设宜采用机械施工,施工时运载轨道车不应猛起或者急刹。
当采用人工抬放时,人员间距宜为5—7m,应避免漏缆拖地。
4、漏缆施工过程严禁剧烈弯曲,最小弯曲半径为漏缆外径的20倍。
5、应避免漏缆于其他线缆同支架挂设,如无法避免,应把漏缆放在外侧,避免其他线缆影响漏缆的信号辐射。
三、隧道外漏缆挂设要求:1、单独立杆挂设漏缆时,杆间间距、隧道口及机房与第一根杆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承力索与柱顶间距不大于0.3m。
2、杆的埋深应该符合要去,回填土应该夯实。
受力不平衡的地带应该采用钢索拉线或撑杆。
3、采用支柱安装时,钢丝承力所宜采用7*2.2mm镀锌钢绞线。
4、漏缆与接触网杆同杆挂设时,应确认接触网杆预留漏缆安装条件。
5、漏缆吊挂方式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吊挂高度应距轨面4.5—4.8m。
6、漏缆悬挂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漏缆与回流线、接地母线悬挂在同侧时其距离不小于0.6m;当漏缆与吸上线交错悬挂时,漏缆外应加套厚0.8mm长0.5m的聚乙烯塑料护套防护。
作业指导书-漏缆敷设大连地铁专用通信系统安装工程编号:CRSC-TX-005漏泄同轴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单位:大连地铁专用通信系统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目录漏泄同轴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1)1. 适用范围 (1)2. 作业准备 (1)2.1 内业技术准备 (1)2.2 外业技术准备 (1)3. 技术要求 (1)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4.1 施工程序 (2)5. 施工要求 (2)5.1 施工准备 (2)5.2 径路复测 (3)5.3 漏缆运输 (3)5.4 隧道内画线 (4)5.5 隧道内钻孔 (4)5.6 隧道内卡具安装 (5)5.7 漏缆敷设 (6)6. 劳动组织 (8)7. 材料要求 (8)8. 设备机具配置 (8)9. 质量控制与检验 (9)9.1 质量控制 (9)9.2 质量检验 (9)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1)10.1 安全要求 (11)10.2 环保要求 (11)漏泄同轴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大连地铁专用通信系统安装工程漏泄同轴电缆敷设施工。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2.2 外业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漏缆敷设径路进行现场复测,确定图纸所给漏缆长度、径路、敷设方式是否相符,并在图纸上做好标记。
检查漏缆径路上的隧道、接触网杆等是否具备敷设条件。
3. 技术要求3.1 施工中应整盘敷设,不得任意切断漏缆。
3.2 施工中应保证漏缆外护(层)套不得有破损,缆两端头密封性能良好。
3.3 漏缆距钢轨面的吊挂高度应为4.5~4.8m。
3.4 电气化区段漏缆应在接触网回流线的另侧。
不得已设在同侧时,漏缆与回流线、接地母线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m。
总714期第十六期2020年6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漏泄同轴电缆的施工技术张波(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河南洛阳471000)摘要:漏泄同轴电缆作为无线电波在隧道中的最佳传播媒质,已在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前的技术准备、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后的质量测试,为施工单位组织施工和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无线通信系统中图分类号:U2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16-0101-03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eaky Coaxial Cable in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ZHANG Bo(Luoyang Railway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Luoyang Henan471000)Abstract:Leaky coaxial cable,as the best medium of radio wave propagation in tunnel,has been widely used in ur⁃ban rail trans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technical preparation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leaky coaxial cable,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test after the construction,providing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urban rail transit;leaky coaxial cable;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漏泄同轴电缆是在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连续或间断地开出一些不同形状的槽孔,将电缆内部的电磁场向外漏泄。
铁路移动通信用漏泄电缆规范施工说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铁路移动通信用漏泄电缆规范施工说明铁路移动通信用漏泄电缆规范施工说明移动通信用漏泄电缆规范施工1、公司简介:、公司简介: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焦铁缆)隶属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号集团)是国内,最早的漏泄同轴电缆(以下简称漏缆)研究和生产制造商之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焦铁缆开始了空气绝缘漏泄同轴电缆的研发和生产;2000 年公司引进奥地利罗森泰公司设计的、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物理发泡绝缘生产线,从而实现产品制造工艺的升级,在公司的不断努力创新下,漏缆产品不断的丰富,生产了辐射型铁路通信漏缆、低频段辐射型漏缆、辐射型公安消防无线通信漏缆、辐射型地铁轻轨 TETRA 通信漏缆、辐射型公众移动通信漏缆、耦合型宽全频带漏缆、煤矿无线通信系统漏缆等系列产品,相继通取得了铁道部CRCC 认证证书、泰尔认证证书、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及各大企业的准入资格等。
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普通、客专、高铁各大铁路干线,地铁专网无线通信系统、GSM-R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等,并在海外市场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2、合作项目:、合作项目:焦铁缆公司在推广漏泄同轴电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沟通,帮助建设单位产品选型,提高产品性价比;指导施工单位进行漏泄同轴电缆的安装敷设,并对漏泄同轴电缆进行动态和静态测试。
焦铁缆公司长期服务于国内各大铁路干线和地铁等施工现场,具有丰富的漏缆敷设实践经验、过硬的技术团队,足以独立完成漏泄同轴电缆的施工,现场测试信号指标并可以与系统设备厂商就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查找分析,共同解决。
焦铁缆公司始终坚持—————————————————————————————————通信工程项目部1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保护措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产品质量和服务得到了用户的肯定,树立了优秀的漏泄同轴电缆民族品牌。
1漏泄同轴电缆技术规1.1.适用围本技术规书适用于客运专线GSM-R系统漏泄同轴电缆的购置、安装、调试、开通、质量保证期及质量保证期满后的相关技术服务。
1.2.总体要求★及安装附件的设计、制造及安装应符合下列中华人民国相关现行标准:★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TB/T 3201-2008)标准。
铁路通信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10418-2000)。
国际电联ITU-T及ITU-R的相关建议。
IEC相关标准。
其他未详尽部分均按中华人民国相关现行标准执行。
以上标准如有更新,按最新标准执行。
★制造厂生产的Ⅲ型漏缆应具有在客运专线铁路GSM-R系统良好的运行业绩,能提供铁路局或铁路(集团)公司电务处的GSM-R漏缆用户报告。
1.3.漏泄同轴电缆主要技术要求1.3.1.电气性能采用《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TB/T3201-2008)规定的Ⅲ型漏缆。
导体的连续性:电缆的导体、外导体应分别沿电缆长度连续。
频率围:900MHz;★漏泄同轴电缆电气性能指标(2)机械性能漏泄同轴电缆机械性能指标注:表中温湿度围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3)结构要求满足《通信电缆-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漏泄同轴电缆》(YD/T1120-2001)的要求。
应有隧道外设置的防火措施。
导体直径:15-20mm外导体直径:45-50mm最小弯曲半径:700mm重量:≤1200kg/km电缆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防日晒、老化材料电缆的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发泡绝缘结构(4)环境要求温度:-40--+650C相对湿度:95%(在35o C时)能可靠工作敷设最低温度:-1O o C1.3.2.漏缆配件投标人应提供与LCX相配套的接头、终端负载、直流隔断器、固定接头以及必要的避雷器、隧道外安装的漏泄电缆固定系统卡具(普通卡具和防火卡具)、接地套件、防雷套件、防水套件等配套设备,配套设备均应包含在总价中。
所有配件均应能满足列车时速350km/h以上时的运营环境需求,并应有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
09漏泄同轴电缆工程作业指导书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武汉局管段)站后工程NXZH-1标段通信施工作业指导书漏泄同轴电缆工程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宁西铁路增建二线工程NXZH-1项目部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目录目录 (3)1.适用范围 (1)2.作业准备 (1)3.技术要求 (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5.施工要求 (2)5.1施工准备 (2)5.2漏泄同轴电缆单盘测试 (3)5.3隧道内漏缆安装 (3)5.4隧道外漏缆安装 (5)5.5漏缆接续 (5)5.6系统调测 (7)6.劳动组织 (7)6.1人员配置 (7)6.2岗位职责 (8)7.材料要求 (8)8.设备机具配置 (9)9.质量控制及检验 (10)9.1质量控制标准 (10)9.2质量检验 (10)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2)10.1安全要求 (12)10.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3)漏泄同轴电缆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四电集成通信专业漏泄同轴电缆工程的施工。
2.作业准备(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相关设计资料。
熟悉图纸,要求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及技术要求。
参与施工图设计会审和设计交底及项目部的安全技术交底。
澄清有关技术问题。
(2)严格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如设计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工程施工档案。
(3)对拟建工程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
(4)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5)编制工程设备和材料、施工机械及工器具设备以及仪表的需用计划等。
3.技术要求认真贯彻执行《铁路通信施工规范 TB 10205-99》、《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755-2010》、《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 205-2009》、《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 TB/T 3201-2008》、《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五部分:中继传输系统(V1.0)》和《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 163号》等技术规范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一、前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扮演着联系城市的神经系统的角色。
其中,轨道交通的电缆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轨道交通运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电缆接续工程往往成为一个难点,传统的施工方法要求临时停电、开挖地面,给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是一种在不停电和不破坏地面的情况下进行电缆接续的施工方法。
其特点如下:1. 不停电施工:该工法能够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进行电缆接续,避免了临时停电对交通运营造成的影响。
2. 无需破坏地面:采用无开挖技术,减少对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线路的影响,避免了对市容的破坏。
3.快速施工:该工法施工周期短,能够迅速完成电缆接续工作,缩短了交通运营的中断时间。
4. 施工质量可靠:采取先进的接头材料和技术,确保电缆接续的质量可靠,满足轨道交通的运行要求。
三、适应范围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电缆接续工程,尤其适用于其它施工方法无法停电和破坏地面的情况下。
其适应范围包括:1. 地下线路: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路的电缆接续施工,能够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完成接续。
2. 高架线路: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的电缆接续施工,能够在线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接续。
四、工艺原理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电缆接续:1. 漏泄原理:利用辐射泄漏,将漏泄电缆与同轴电缆无接触地进行信号传递,避免了对电缆本体的损坏,同时实现电缆接续。
2. 接头技术:采用特殊设计的漏泄电缆接头,能够实现漏泄电缆与同轴电缆的接续,并确保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负载分配:根据电缆的电气参数和施工要求,合理分配负载,保证接续部分的电力供应。
客运专线漏泄同轴电缆施工技术(9篇)-
其他范文
篇1: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守则
创业项目歇后语调研报告材料短句;答辩状注意事项宣言了解析借条自荐信安全辞职信!生涯规划批复语委托书贺词了寄语急转弯协议,辞职报告贺信班会。
篇2:写作指导廉洁节日朗诵问候语
自我批评社会主义的随笔汉语拼音试卷了复习方法面积的职称韦应物短句:公益广告李商隐细则赠言感言了谚语守则:政治表现活动方案履职班组新课程工作演讲稿挽联记事三字经。
篇3:教学方法好句班组简报说明书
警示语个人表现的喜报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的普通话鄂教版的黄庭坚措施概述主要!李白答复证明道歉信小结,听课公司简介应急预案检测题!民族加油稿颁奖面积先进个人。
篇4:民主生活会借条悼词先进句子
白居易小升初推荐述廉!信请示贺词新闻宣传,翻译入党例句:祝酒词民主生活会请假条,现实表现人生哲理对照了加油稿事迹,教学离职报告贬义词的面积委托书说明书说课。
篇5:闭幕词个人表现例句部编版疫情
弘扬春联诗歌信先进了国旗下好段的法制实施委托书;范文工作
经历提案工作说课稿委托书自查报告陶渊明!随笔可研究性开幕词阅
1
读答案我期中起诉状短信;通告举报信三字经新闻稿检讨书。
篇6:写法教案方案感言
欢迎词推荐结束语采访建议书我德育政治表现开学第一课柳永,话语宣传周对照建党暑假作业了近义词资料职业道德写法调研报告我通报活动策划。
2。
表格编号漏泄同轴电缆安装技术交底书项目名称第 1 页共 16 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设计文件图号工程部位隧道漏泄同轴电缆交底日期技术交底内容一、说明适用于通信系统隧道漏缆敷设施工。
二、施工准备1.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技术培训。
2.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漏缆架设径路进行现场复测,确定图纸所给漏缆长度、径路、防护是否相符。
3.检查径路上的隧道壁、避车洞、杆路、过轨预留等是否具备敷设条件,确定敷设位置。
三、技术要求3.1 隧道内LCX支架安装要求1.LCX固定件应采用膨胀螺栓方式固定,使用专用卡具安装漏缆;2.采用吊夹固定LCX时,吊夹间距为1m,防火夹间隔10m;3.支架孔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孔距宜为0.8~1.5m;4.支架孔的直径、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应平直,不得成喇叭状;3.2 隧道内LCX敷设要求1.LCX吊挂应在隧道侧壁,槽口朝向线路侧;2.电力牵引供电区段隧道内LCX吊挂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LCX与回流线、接地母线在同侧吊挂时,其距离应不小于0.6m。
与吸上线交越时,LCX外应加套厚0.8mm,长0.5m的聚乙烯塑料护套防护;3.敷设隧道内LCX宜采用机械施工。
当采用人工抬放、展放时人员间隔宜为5-7m,应避免LCX拖地;4.LCX在敷设过程中,严禁急剧弯曲。
LCX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漏缆外径的20倍。
5.LCX与其他线缆同支架安装时,尽可能避免交叉。
如无法避免时,应将LCX布设在外侧,避免其他线缆阻挡LCX的信号辐射。
3.3 隧道外LCX支柱安装要求1.单独立杆路架设时,支柱之间距离、隧道口及设备房屋处距第一根支柱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承力索与柱顶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0.3m;2.预应力混凝土支柱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埋设深度、方式应符合标准要求;3.采用支柱安装时,其钢丝承力索宜采用7×Φ2.2mm镀锌钢绞线;4.LCX与接触网同杆架设时,应确认接触网支柱上预留安装LCX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