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妊娠病例讨论
- 格式:ppt
- 大小:859.00 KB
- 文档页数:48
妇产科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单位:姓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年月日剖宫产疤痕处早期妊娠处理体会疤痕妊娠是妊娠囊种植于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处,是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增加与二孩政策的放开,国内外均有报道。
本文对于2018年我院治疗的3例疤痕妊娠,患者经过子宫动脉栓塞后行清宫术,提供出一点体会。
临床资料:病例一患者35岁,停经50天主诉住院。
3年前行剖宫产术。
超声提示:子宫下段切口处见光团包绕性区,光团内见卵黄,囊样组织,提示疤痕妊娠。
血β一hcG7600mlU/mL,与我院介入杀胚治疗。
复查血β一hcG5503mlU/mL,因数值下降不满意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第8天行清宫术,一周后复查血β一hcG589mlu/mL,数值下降满意,出院。
病例二患者33岁,停经49天,**不规则流血10天入院。
7年前行剖宫产术。
超声提示子宫下段疤痕处见囊性回声2.7cmX1.1cm,内见胎芽及原始心血管搏动。
提示疤痕妊娠。
血β一hCG5876mlU/mL,与我院行介入杀胚治疗,复查血β一hcG48115mlU/mL,因数值下降不满意,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术后第七天清宫,术后两天复查血β一hCG7518mlU/mL,一周后350mlU/mL,出院。
病例三患者32岁,停经42天,**不规则出血8天入院。
12年前行剖宫产术。
超声提示子宫切口处可见妊娠囊。
提示疤痕妊娠。
血β一hCG43567mlU/mL,与我院介入杀胚治疗。
复查血β一hCG36089mlU/m,因数值下降不满意,子宫动脉栓塞术第7天清宫,术后一周复查血β一hcG3479mlU/mL,给予mtx治疗,1周复查数值1012mlU/mL,出院后嘱每周复查。
治疗方法:3例均使用介入杀胚治疗,术后行清宫术,1例用甲氨蝶呤治疗。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清宫,比较安全可靠,无一例患者出现**大出血,且术后复查血β一hcG,下降均满意。
超声对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及误诊病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以及如何提高超声诊断切口妊娠的准确率。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科诊断为切口妊娠,并在我院治疗或密切随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2例诊断为切口妊娠的患者中,41例临床反馈符合切口妊娠,符合率97.6%,其中,妊娠物位于切口(剖腹产切口疤痕)11例(活胎10例、胚胎停育1例);妊娠物下缘达切口处30例(活胎28例,胚胎停育2例);孕囊下缘距离切口3mm 1例。
另有1例孕60+天的低位妊娠误诊为切口妊娠。
结论超声诊断较早期的切口妊娠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对于初次超声检查孕囊已经较大几乎充满宫腔的病例,诊断会相对困难。
为提高诊断符合率,我们在检查中除了要关注孕囊位置,切口处疤痕厚度,还要着重观察孕囊与子宫切口之间是否有明确的血流滋养关系,及孕囊主要的血供来自子宫的哪个壁,来综合判断是否为切口妊娠。
【关键词】切口妊娠;孕囊位置;疤痕厚度;血流滋养关系[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incision pregnancy,and how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rate. Method we mad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incision pregnancy cases,those cases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or closely observ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6. Results In 42 cas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as incision pregnancy,41 cases were clinically feedback to meet the incision pregnancy,the rate was 97.6%。
1病例介绍患者,34岁,因孕39+2周、疤痕子宫于2007年2月17日入院待产。
生育史G2P1,患者在2004年1月在外院行剖宫产术,指征不详,娩出1活女婴,体重3300g,产后6天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死亡。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32天,经期6天。
本次妊娠末次月经2006年5月15日,预产期2007年2月22日。
自孕5个月起在我院门诊定期行产前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曲线均在正常范围内,丈夫A 型血,患者在孕31+4周时查抗A抗体1∶138,入院予以茵陈冲剂、维生素E、维生素C、丹参等药物治疗,并行羊膜腔穿刺,注射地塞米松10mg促胎肺成熟,2006年11月29日自动出院。
本次人院后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20/70mmHg,心率80次/min,心肺未闻及异常。
妊娠腹型,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宫缩。
宫高34cm,腹围111cm,胎位ROT;胎心监护:OCT有反应型;B超检查:双顶径9.45cm,股骨长7.2cm,羊水指数17.8;全血细胞分析:Hb115g/L,WBC8.9×109/L,中性粒细胞0.75。
患者于2月18日因疤痕子宫行择期剖宫产术,术中见子宫下段菲薄,原子宫疤痕处见一0.5cm×0.5cm大小羊膜囊向外突出,子宫浆膜层完整。
以ROP位助娩一活女婴,体重4250g,Apgar评分10分,羊水Ⅱ度,胎盘胎膜完整自娩,常规缝合子宫,术中出血约300ml。
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新生儿为高胆红素血症,1周后母女平安出院。
2讨论妇产科住院医师:该患者为28岁的经产妇,疤痕子宫,2005年1月行剖宫产术足月娩出1活女婴,后患新生儿肺炎死亡。
本次是第二次妊娠,孕39+2周入院待产。
人院后检查未发现异常。
B超检查:双顶径9.5cm,腹径9.8cm,股骨长7.2cm。
本次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不完全破裂。
回顾病史,主要特点有:(1)疤痕子宫;(2)B超提示胎儿偏大,有巨大儿可能。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例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瘢痕 妊娠
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过去较罕见,但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而迅速增加。本病早期诊断困难,初诊误诊率高,处理不当易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部分以子宫切除为结局,给年轻患者带来终生遗憾。本研究旨在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的方法。
病例报告 例1 患者32岁,剖宫产术后7年,于2005年3月12日因“停经39+3周,瘢痕子宫”行第2次剖宫产术,术中见胎盘位于子宫下段瘢痕处,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较薄约0.3 cm,取出胎儿后,胎盘黏连难以分离,宫体注射缩宫素20 IU,静滴缩宫素20 IU,同时按摩子宫,加强子宫收缩,手取胎盘,胎盘剥离困难,剥离面渗血,子宫软如布袋,给予BLynch式缝合子宫,付肾素盐水纱布填塞宫腔压迫止血,效果均欠佳,术中出血约1 500 ml,补血补液的同时向家属交待病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7 d痊愈出院。
例2 患者30岁,剖宫产术后5年,因“停经60 + d,反复阴道大量流血”,于2008年1月27日入院。末次月经2007年11月27日,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停经后曾2次发生阴道大量流血,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示子宫下段靠近宫颈处见3.8 cm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2 cm孕囊,内有胎芽2 cm。在门诊行清宫术,术中阴道大量流血,经使用缩宫素20 IU,肌注,米索前列醇400 μg舌下含化后仍不能止血,迅速给予补液输血治疗,并行子宫动脉栓塞止血后,再行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到98 μg/L,行清宫术,送病理报告为坏死的绒毛及蜕膜组织。
例3 患者28岁,剖宫产术后2年,于2008年12月10日因“停经50+ d,阴道流血1周”就诊,妇科查体:子宫增大如50 d妊娠大小,质软,子宫峡部膨出。尿妊娠试验阳性,血HCG 1 136 μg/L,妇科彩超示孕囊位于子宫下段,周围血流丰富。诊断为瘢痕妊娠。因患者阴道流血不多,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米非司酮25 mg,每日2次,共3 d。甲氨蝶呤50 mg,肌注,另50 mg宫腔内注药。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10 d后复查血HCG下降为521 μg/L,宫腔内孕囊无生长,行甲氨蝶呤第2次用药,再10 d后血HCG下降为104 μg/L,行清宫术,手术顺利,出血不多,送病理报告为坏死的绒毛及蜕膜组织。1周后血HCG恢复正常。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1例标签:切口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宫腔镜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是指妊娠囊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着床,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Seow等[1]报道,其发生率0.045%,在有剖宫产史的异位妊娠中占6.1%。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9岁,已婚。
于2月19日因停经39 d,下腹痛伴阴道出血4 d 入院;孕5产1,剖宫产1次,人流3次;末次月经:2012年1月10日,2月13日测尿hCG阳性,3 d后出现下腹痛伴阴道少量出血。
入院查体:T为36.0 ℃,P为92次/min,R为22次/min,BP为106 mm Hg/64 mm Hg,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无异常;妇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宫颈光滑,可见少许血性分泌物,子宫后位,鸭蛋大,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
辅检:2月17日外院B 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宫腔下段环状暗区(0.8 cm×0.8 cm),基底部于子宫前壁切口处界线不清,且可见丰富血流信号;2月18日笔者所在医院盆腔B超示子宫下段宫腔内无回声区(考虑切口处妊娠);血β—hCG为21309.60 IU/L;入院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次日在B超监测下经阴道宫颈管孕囊穿刺,孕囊内注入100 mg MTX+2 ml生理盐水,并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
2月26日查β—hCG 为39565.70 IU/L,复查B超示:下段宫腔内可见大小约(2.0 cm×0.8 cm)孕囊回声,2月26日再次在B超监测下经阴道宫颈管孕囊穿刺,孕囊内注入50 mg MTX+2 ml生理盐水。
于3月2日再次复查B超见宫腔下段一直径2.5 cm孕囊,可见胚芽;第3次在B超监测下穿刺孕囊,抽出羊水,注入50 mg MTX。
生殖健康剖宫产切口妊娠临床诊治分析廖 芳重庆市酉阳县妇幼保健院 重庆市酉阳县 409800【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20例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症状和诊断结果,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12例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成功治愈11例,占比91.7%。
8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瘢痕切除修补术,2例行子宫全切术,成功治愈率达到100%。
患者手术时间(72.5±10.4)分钟,住院时间(7.2±1.0)天,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占比12.5%,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结论:对于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而言,使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控制出血,改善临床症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妊娠;临床诊治;甲氨蝶呤剖宫产切口妊娠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类型,指的是胚胎着床在前次剖宫产的切口瘢痕处。
临床上并不多见,是剖宫产的严重并发症。
有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剖宫产人数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随之提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
为了进一步探究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20例,年龄在23-35岁之间,平均年龄(29.5±1.2)岁;距离上一次剖宫产时间间隔10个月-8年,平均(3.2±0.5)年。
产次1次14例,占比70.0%;2次6例,占比30.0%。
剖宫产次数均为1次,切口为子宫下段横向切口。
1.2 临床症状20例患者中,主要症状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共计18例占比90.0%,其中13例发生在人工或药物流产后,占比65.0%;有停经史患者16例,占比80.0%,停经时间在40—85天,平均(56.2±7.4)天。
谈话记录
患者,女性,岁,因“子宫切口妊娠”收入院。
目前诊断:子宫切口妊娠。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1.入院后完善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HCG、胸片、妇科B超等辅助检查;
2.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子宫切口妊娠为异位妊娠,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1)直接行清宫术:术中可能出现子宫穿孔、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输血、DIC,有切除子宫可能,甚至出血凶险危及患者生命。
子宫切口妊娠极易造成子宫峡部穿孔,甚至损伤膀胱、肠管等周围组织脏器,有急症行开腹探查术及切除子宫可能。
(2)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再行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为介入治疗,目的是减少清宫术中出血,以力争保留子宫,但介入治疗为血管内操作,可能因血管内皮损伤,术后制动24小时,穿刺部位局部加压压迫,术中术后有发生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其他部位重要脏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可危及患者生命。
但即使介入后清宫手术成功,因子宫切口妊娠易发生子宫复旧不良,可导致二次清宫甚至多次清宫可能。
(3)直接切除子宫:则患者丧失生育能力。
(4)氨甲喋呤杀胚胎保守治疗:效果不确定,仍有可能需行清宫术,发生上述手术操作所致风险。
上述病情向患者及家属充分交待,患者及家属表示知情,要求行下述治疗方法:
签字: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