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名师课堂教学案例范文《9的乘法口诀》设计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9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口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乘法口诀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9的乘法口诀。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法口诀。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乘法口诀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计算器、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乘法口诀的学习。
例如,讲述“小白兔和灰狼”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的运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乘法口诀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忆9的乘法口诀。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口诀,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乘法口诀。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9的乘法口诀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地为大家分享我的教学设计,本次教学内容为二年级上册的9的乘法口诀,采用苏教版教材。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9的乘法口诀的相关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9乘1等于9,9乘2等于18,9乘3等于27,以此类推,直到9乘9等于81。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的乘法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
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计算购物时所需支付的金额,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
2. 讲解9的乘法口诀: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9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讲解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以9乘3为例,讲解乘法口诀的运用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乘法计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口诀1. 9 × 1 = 92. 9 × 2 = 183. 9 × 3 = 274. 9 × 4 = 365. 9 × 5 = 456. 9 × 6 = 547. 9 × 7 = 638. 9 × 8 = 729. 9 × 9 = 81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9 × 4 =b. 9 × 6 =c. 9 × 8 =答案:a. 9 × 4 = 36b. 9 × 6 = 54c. 9 × 8 = 7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较好。
9 的乘法口诀(教案)20232024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相信“教学相长”,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今天,我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9的乘法口诀,这是20232024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九章——9的乘法口诀。
这一章节主要包含了9乘1至9的口诀,以及简单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记住9的乘法口诀,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口诀的来源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乘法表和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教具,学生则需要准备笔和本子,用于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24颗糖果,分成3组,每组多少颗糖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乘法口诀:通过糖果的例子,我讲解了9乘以1到9的口诀。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几道乘法题,让学生当场计算,以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4. 例题讲解:我以9乘以7为例,讲解了如何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分享给大家。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9的乘法口诀,并用了不同的颜色标注了重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默写出来。
2. 我给出了一道应用题:小明有9个苹果,他想把苹果分给他的朋友们,每人都分到相同数量的苹果,请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个朋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反思了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计划在下节课中进行改进。
同时,我还想引导学生将乘法口诀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场景,比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学生理解和记忆9的乘法口诀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如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口诀的来源和运用,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7、8、9的乘法口诀;2.能够灵活运用口诀求商;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乘法口诀;2.能够灵活运用口诀求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个乘法口诀,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数字的口诀,如:3×7=21,让学生回答是“7”的口诀。
2.展示教师出示三组口诀,让学生分别记忆:7×6=42,8×9=72,9×7=633.练习教师出示一张题目卡片,上面写着“42÷6=?”让学生灵活运用口诀求出商。
4.拓展探究其他数字的乘法口诀,并灵活应用。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题。
【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7、8、9的乘法口诀;2.能够灵活运用口诀求商;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乘法口诀;2.能够灵活运用口诀求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个乘法口诀,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数字的口诀。
2.展示教师出示一张题目卡片,上面写着“45÷9=?”让学生灵活运用口诀求出商。
3.实践教师出示一个数,如36,要求学生用7、8、9的乘法口诀把它表示出来。
4.发散让学生自己编写一道题目,并在班级中交流解答。
五、作业做一道课外习题。
【教案三】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7、8、9的乘法口诀;2.能够灵活运用口诀求商;3.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乘法口诀;2.能够灵活运用口诀求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布置学生们在家里找出自己生活中涉及到的与7、8、9有关的数,以及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场景。
2.分享学生们在班级中分享自己找到的数和场景,并教给同学们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设计一道题目,用乘法口诀求商。
4.比赛让各个小组与其他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的题目最难,让其他小组来解答。
五、作业总结并记录自己学到的内容,并用乘法口诀来求解两个数的积。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9的乘法口诀》
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掌握9的乘法口诀,以及数学中简单的
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1. 教师首先给学生普及一些关于乘法的基础知识,如何进行乘
法计算,为什么需要研究九九乘法口诀等。
2. 接下来,教师直接开始讲解九九乘法口诀,引导学生默写,
逐渐熟悉。
3. 让学生自己编顺口溜或歌谣,巩固9的乘法口诀,如“九九表,好简单,一定要学好,数学才不难”等。
4. 最后,老师可以设计简单的口算题目进行练,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
1. 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
2.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教学方法
1. 集体听讲、默写、齐读,培优惠学生的语言、口音、语感等。
2. 小组合作,互相巩固,提高互动水平。
3. 做游戏、唱歌、背诵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教学评价
1. 课堂活动.
2. 口算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对九九乘法口诀的熟悉程度。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同时也提高了口算能力。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通过实际事例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并检验所学的知识点。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在实际中运用这些知识。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9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9的乘法口诀》是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记忆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概念,但是对于乘法口诀的记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来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比赛,引出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填空、连线等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9的乘法口诀。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9的乘法口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
2. 教学难点: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乘法口诀表。
2.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数字“9”,引导学生发现它与乘法口诀的关系,进而导入新课。
2. 学习9的乘法口诀(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9的乘法口诀。
(2)学生自主探究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如“九九得81,九八得72”等。
(3)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快速记忆9的乘法口诀。
(4)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3.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乘法口诀表中的9的乘法口诀部分。
(2)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9的乘法口诀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2)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代表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5. 总结评价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9的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学生自评、互评,分享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1. 家长监督孩子背诵9的乘法口诀。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9的乘法口诀》9 × 1 = 9 9 × 2 = 18 9 × 3 = 279 × 4 = 36 9 × 5 = 45 9 × 6 = 549 × 7 = 63 9 × 8 = 72 9 × 9 = 81记忆方法:九九得81,九八得72,九七得63……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第1页/共5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名师课堂教学案例范文《9
的乘法口诀》设计学习
课例 教学内容:课本84-85页例1、练习十九的1、4、
5、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出9
的乘法口诀。
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病
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认识9
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重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准备:卡片等
教学方法: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8的乘法口诀。(抽背)
第2页/共5页
2、对口令。
二、导入新课
1、师在黑板上写数9,问:这是几?(9)
师:对,9是一个很特殊的数,你们想知道他有多特殊吗?
(想)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2、师在9的下面写出18,问: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9+9=18或18是两个9的和)
师:那就是说,2个9是18,对吗?(对)
师:那跟老师一起做+9的游戏好吗?(要求学生拿出演算纸,
同老师一起写。)
以此类推推出27是3个9,36是4个9,45是5个9,……81
是9个9。
3、数一数
(1)全班数数1—10
师:9与10 有什么关系?(9+1=10或10-1=9)
(2)师出示10×10表格,要求学生跟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引出一个9比10少1是9,学生照样子推出两个9比20
少2是18,三个9比30少3是27……九个9比90少9是
81。
今天,大家真不错,我们之前做了这么多与9有关的内容,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师板书课题)
三、新课新授
第3页/共5页
1、今天,老师带来了那么多9的知识,你们也学习了1-8
的乘法口诀,现在,老师要让大家自己试着编一编9的乘法
口诀,可以吗?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每组找一个代表汇报,师总结。
4、学生完成84页题,师板书9的乘法口诀。
5、巩固练习:学生独自完成85页第一题,师巡视,指名汇
报。
6、做一做:做86页第五题,开火车订正。
7、指名试背。
8、其实啊,9的乘法口诀就在我们身上,找一找,在哪?
师:噢,有同学看她的小手了,那我们就拿出小手跟老师学
习。(师演示,生跟学。)
9、师生共同齐演示。
四、巩固提高
1、以比赛的形式完成86页第七题,指名说一说。(及时鼓
励)
2、回顾9的乘法口诀。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你们学会了吗?
六、作业
1.巩固1—9的乘法口诀
第4页/共5页
2.随堂练习册44—46页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9 一九得九
18 二九十八
27 三九二十七
36 四九三十六
45 五九四十五
54 六九五十四
63 七九六十三
72 八九七十二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
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
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
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
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
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
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
第5页/共5页
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81
九九八十一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
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
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
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
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