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新手入门指南+2018
- 格式:docx
- 大小:18.02 KB
- 文档页数:6
乌班图基础教程安装完成Ubuntu 8.04之后要做什么呢?按下面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吧。
一步一步将Ubuntu 打造成可用的系统。
这篇文章只针对刚完成安装的Ubuntu 8.04 Desktop(且安装过程是设定成简体中文的)。
第1步-使用ADSL连接到Internet使用Network Manager可以很简单地设置网络连接。
在Ubuntu 8.04中,Network Manager 得到了增强,现在的Network Manager可以很简单地设置ADSL、802.1x(例如锐捷网络)等等这些登陆方式。
安装完成后,Network Manager的托盘图标显示在屏幕的右上角,如图所示。
由于国内网络登陆方式十分复杂,这里无法涵盖所有的登陆方式。
下面的步骤讲解ADSL上网(连接后自动获取DNS)的步骤。
首先单击Network Manager的托盘图标(注意,由于刚刚完成安装,现在还没有完整的中文支持),单击“Manual Configuration”菜单项,启动Network Settings对话框,如图所示。
单击“Unlock”按钮,此时会要求输入自己的密码来解除锁定。
解锁后,选择“Point to point connection”,单击“Properties”按钮,出现“ppp0 Properties”对话框(实际上这里也有可能是ppp1, ppp2……但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只有ppp0一个连接)。
如图所示。
单击“Enable this connection”启用此连接。
接下来是对此连接进行设置。
首先在“Connection type”处选择“PPPoE”,接着在Account data部分输入自己的登陆帐号和密码;其中,Username 对应自己的帐号,而Password则是自己的密码。
完成后如图所示。
接着切换到“Modem”选项卡,将“Ethernet interface”设置成你用来连接ADSL的网卡(一般是eth0)。
Ubuntu安装指南本教程主要指导用U盘安装Ubuntu/UbuntuKylin等系统,其他Linux的安装过程也大同小异,可以灵活变通适当借鉴。
本文以安装UbuntuKylin作为安装示范。
分步简述:第一步:下载镜像文件和U盘制作工具;第二步:制作启动U盘;第2.5步:给Ubuntu划分安装空间;第三步:给电脑设置U盘启动;第四步:安装过程;第五步:系统安装后的设置与调试。
步骤详解:第一步:下载镜像文件和U盘制作工具UbuntuKylin官网下载地址:/downloads/目前发布的UbuntuKylin 14.04 LTS是长期支持版,社区技术支持周期为5年,所以可以放心下载使用,同事UK也正在集合一些国人常用的软件,如搜狗输入法,金山WPS,金山快盘等。
下载时需要选择64位或32位,一般支持win8的电脑都是64位,自己电脑的配置具体参数可以到网上查。
U软件,免安装无需格式化U盘。
大家也可以到网上搜。
也可以使用一个比较流行的工具——软碟通,不过觉得操作比前者复杂,当然功能也就比较齐全了。
第二步:制作启动U盘;先将U盘插入电脑中,然后打开下载的工具,点击“I Agree”这里只需要三步设定,1.选择要写入的系统类型——Ubuntu,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工具支持的系统很多,也可以用来做windows的U盘;2.找到镜像文件的位置;3.选择要写入的U 盘。
然后确认创建即可。
写入前会再次确认操作,yes即可,写入时会调用7z这个工具,原来的窗口进度条会停下,不过不用担心大概20分钟,等到这个窗口显示Installation Done ,Process is Complete !时,就可以点击Close完成写入了。
第2.5步:给Ubuntu划分安装空间;为什么有个2.5步呢,因为有的朋友想要装双系统,这里就要有一个磁盘分区的过程。
要装单系统的可跳过。
在windows系统中有个磁盘管理,(win7右击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win8在左下角的超级按钮处右击,或按下Windows+X组合键,出现系统菜单选择磁盘管理),找到一个磁盘有空余的,建议40G左右,在该盘上右击选择压缩卷,在输入压缩空间量即可。
详解Ubuntu18.04下配置...2019.9.4更新继续玩⼜发现个好玩的东西,模块,集成了之前的RTMP模块,⼜有httpflv模块,还是咱们国内程序员⼤神开发维护,真是开⼼,国内的⼤神如此出⾊,为他们这些愿意分享技术的⼈点32个赞,具体的编译和安装⽅式与RTMP模块基本⼀样,配置readme中也说得很详细,就不赘述了,需要注意的⼀点是,httpflv⽅式客户端想看也是需要服务设置cors的,这点readme中没有提到好像。
2019.6.27更新再更新个windows版本的搭建⽅法,链接在,附上我上传的下载包,免得有⼀天把链接取消了,最新版本的包含nginx-rtmp-module已经开始收费了。
2019.6.26更新虽然叫rtmp-module,但是这个插件也⽀持hls协议,在配置⽂件nginx.conf的rtmp块中再添加⼀个配置,如下:application hls {live on;hls on;hls_path /opt/video/hls;hls_fragment 5s;}hls_path表⽰的是.m3u8⽂件位置,上⾯代码添加后再到server块中添加⼀个路由,如下:location /hls {types {application/vnd.apple.mpegurl m3u8;video/mp2t ts;}alias /opt/video/hls;expires -1;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lways;}注意:因为使⽤http协议,所以请在配置中允许跨域,否则⽆法拉流。
除了能接收hls流之外,在上⾯的配置该模块还能将rtmp流转为hls流,这个其实有点意思的,因为rtmp流播放时要⽤flash的,但是现在的浏览器⼤多已经越来越严格的限制flash了,需要⼿动点击才能加载flash插件,像chrome是默认禁⽤的且不弹窗提⽰的,可能会让你怀疑⼈⽣,转成hls流之后就不依赖flash了,⽤户体验更好⼀些。
Ubuntu18.0.4下mysql8.0.20安装配置⽅法图⽂教程mysql 8.0.20 安装配置⽅法图⽂教程整理下,供⼤家参考。
⼀、准备⼯作1、检查是否已经安装mysql当前计算机没有安装mysql。
2、下载MySQL8.0。
根据MySQL安装指南,发现MySQL5.7版本最⾼只适配到Ubuntu17.04,⽽MySQL8.0最⾼适配到Ubuntu18.04。
点击下载(下载⾃官⽹):⽂件很⼩,只有34K。
⼆、安装mysql1、双击打开进⾏安装。
这⾥选择mysql-8.0。
静静等待安装完成即可!2、打开终端,分别执⾏下⾯的命令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安装过程中,出现询问,都选择yes即可。
3、设置密码和确认密码使⽤Tab 键跳到“确定”,然后回车。
4、选择密码的加密⽅式这⾥选择第2种,然后回车。
三、启动并进⼊mysql启动:service mysql start进⼊:mysql -uroot -p四、查看mysql使⽤的字符集和退出mysql查看字符集: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退出mysql:exit五、启动、停⽌、重启、进⼊mysql服务的命令启动:sudo service mysql start停⽌:sudo service mysql stop重启:sudo service mysql restart进⼊:mysql -uroot -p⾄此,在Ubuntu18.0.4上安装mysql就完成了!精彩专题分享:以上就是本⽂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家多多⽀持。
4.28日,Ubuntu 11.04 就发布了!Ubuntu 11.04 安装后如何快速配置?笨兔兔在此给各位兔子们支招——–《Ubuntu 11.04 安装后要做的20件事情》,让你赶在别人之前就明白怎么做!若是你安装Ubuntu原先的版本,你需要升级你的版本到Ubuntu 11.04,我们原先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此文章。
接下来是我们要做的事情!#1 不喜欢Unity?切换到Ubuntu gnome 经典桌面注销unity桌面环境,然后选择登录环境为―经典桌面‖即可进入。
若是你喜欢Unity,可是你的显卡不给力3D不支持,怎么办呢?安装Unity-2D:sudo apt-add-ppa repository: unity-2d-team/unity-2d-daily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qt-unity-default-settings#2 安装更新Ubuntu最新版本,并不意味着你的软件是最新版本,对吧?升级你的软件版本: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3 安装Ubuntu TweakUbuntu Tweak是最给力的ubuntu设置工具之一。
安装它,很简单: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tualatrix/ppa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tweak#4 添加Medibuntu仓库源,激活Canonical伙伴软件Medibuntu是一些必要的但是不能封装在Ubuntu中的软件,比如win32codec,googl e-earth,opera等等。
sudo apt-get install medibuntu#5 安装sambasamba服务器安装后,就可以与你所在的网络中的其他同学共享文件了。
安装ubuntu18.04.3全过程⽬录正⽂⼀、安装ubuntu18.04.3操作系统:⽬前还是建议⼤家不要安装18.04,感觉系统不是很稳定。
⼀是bug有点多,⽐如每次开机都会有错误报告要提交;⼆是和软件的兼容性不是很好,⽐如vmware⽆法识别该系统内核;三是共享屏幕有bug。
我是已经装好了才发现这些问题的,不过基本上都能解决,就先⽤着吧。
我本次的安装⽅案是双硬盘双系统,WIN10装在500G的机械硬盘上(记得要先装win10,否则设置双系统启动⽐较⿇烦),ubuntu18.04.3装在220G的SSD上。
以下是安装步骤:1、在BIOS上设置Secure Boot Control为Disabled,Launch CSM为Enabled。
否则,在BIOS的启动选项中会看不到硬盘选项。
2、制作⽀持UEFI启动的Ubuntu USB启动盘;(1)到官⽹上下载ubuntu-18.04.3-desktop-amd64.iso;3、选择硬盘并确定分区⽅案:我选择安装ubuntu在SSD上。
参考⽹上的⼤量分区⽅法后,总结出的⼀个分区⽅案,具体分区⽅式如下表格所⽰。
注:(1)分区⼤⼩列,由于ubuntu在安装系统时,分区的那⼀步骤,按照1000进制来算的,所以当时分区时填写的256M,现在显⽰是243M(=256*1000*1000/1024/1024);(2)有20G左右未分区,备⽤,⽤于将来扩展。
分区类型挂载点主/逻辑分区名称磁盘设备分区⼤⼩EFI分区dev/sdb:223.6GB;/dev/sdb1243M EFI系统/boot/efi主分区磁盘标签类型:gptboot分区/dev/sdb2488M Linux⽂件系统(Ext4⽇志⽂件系统)/boot主分区交换分区swap/dev/sdb311.5G Linux swap⽆逻辑分区根⽬录/dev/sdb4128.8G Linux⽂件系统(Ext4⽇志⽂件系统)/逻辑分区家⽬录/dev/sdb562G Linux⽂件系统(Ext4⽇志⽂件系统)/home逻辑分区/dev/sda1100G HPFS/NTFS/exFAT/mnt/c主分区Win10 C盘dev/sda:465.8 GB;磁盘标签类型:dosWin10 D盘/dev/sda2365.8G HPFS/NTFS/exFAT/mnt/d主分区4、取消"启⽤快速启动":“快速启动”是Windows8引进的新特性,“快速启动”会影响Grub开机引导过程,可能出现⽆法载⼊Ubuntu的状况,因此需要关闭。
∙查看目录:- lso ls (List) 用不同颜色、经过排列的文本列出目录下的文件。
o创建目录:- mkdir (目录名)▪mkdir (MaKeDIRectory) 命令可以创建目录。
o切换目录:- cd (/directory/location)▪cd (ChangeDirectory) 命令可以从您的当前目前切换到您指定的任意目录。
o复制文件/目录:- cp (源文件或目录名) (目标目录或文件名) ▪cp (CoPy) 命令会拷贝您指定的任意文件。
cp -r 命令则可以拷贝您指定的任意目录(注:包括该目录里的文件和子目录)。
o删除文件/目录:- rm (文件或目录名)▪rm (ReMove) 可以删除您指定的任意文件。
rm -rf 命令则可以删除您指定的任意目录(注:包括该目录里的文件和子目录)。
o重命名文件/目录:- mv (文件或目录名)▪mv (MoVe) 命令可以重命名/移动您指定的任意文件或目录。
o查找文件/目录:- locate (文件或目录名)▪locate 命令会在您的计算机里搜索您指定的任意文件。
它使用您系统中的文件索引以便进行快速查找:运行命令updatedb 可以更新该索引。
每天您一开机,该命令便会(在合适的时机)自动运行。
运行该命令需要具备管理员权限 (参见第1.3.3节― root 用户和 sudo 命令)。
您还可以使用通配符来匹配一个或多个文件,如 "*" (匹配所有文件) 或 "?" (匹配一个字符)。
欲知关于 Linux 命令行的详尽介绍,请参阅 Ubuntu wiki 上的命令行介绍。
切换到控制台模式 1.3.4.3.∙在 Ubuntu 里使用命令行的常见方法是启动一个终端 (参见前面的第1.3.4.1节― 启动终端),但有些时候还是需要切换到真正的控制台下。
o使用 Ctrl+Alt+F1 快捷键可以切换到第一个控制台。
Ubuntu使用的几个实用小技巧来自:/lonml/blog/item/c1df3cf1f41757c87931aadb.html小技巧旨在简单、实用,避免太复杂不容易记,不断更新中;大多来自互联网,保留在这里利己又利人1、当系统不能引导时,grub命令行下configfile这个命令可能行。
grub终端下:configfile /boot/grub/grub.cfg2、超级用户图形界面登录(非直接登录)。
先在用户和组中给root设定密码(也可以在终端执行sudo passwd root),在图形界面登录时选“其他”,键入root,然后输入密码即可。
3、普通用户下图形界面打开编辑root所有的的文件夹。
sudo gnome-open 文件夹目录。
4、字体安装。
将需装的字体拷到字体目录,运行命令:sudo mkfontscalesudo mkfontdirsudo fc-cache -fv5、ubuntu9.10触摸板禁用(重启后失效):sudo modprobe -r psmouse6、ubuntu9.10插上耳机后扬声器仍有声音:拔下耳机重插一遍,如还不行,安装gnome-alsamixer进行调节。
7、备份分区表。
dd if=/dev/hda of=/XXX/mbr.back bs=512 count=18、提取引导信息。
dd if =/dev/sdax of=/XXX/Y.lnx bs=512 count=1(Y.lnx在windows下可用)9、硬盘安装时使用的menu.lst示例:title Install Ubunturoot (hd0,0)#有网友用find --set-root /{下载的镜像文件名}.isokernel /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下载的镜像文件名}.isoinitrd /initrd.lz10、桌面添加常用图标:gconf-editor打开一个窗口后,依次打开Apps-nautilus-desktop,找右边你喜欢的选项打勾即可。
Ubuntu 新手入门指南2018.03为了更好地让新手了解到Ubuntu ,在此我写了一篇Ubuntu 入门指南,欢迎阅读。
若有错误欢迎指出。
一、我为什么要安装使用Ubuntu ?Ubuntu 用户并不少,但是成为Ubuntu 用户的原因并不相同。
有人是为了工作学习,有人是为了开发,有人是为了把它当作Windows 的替代,有人是因为喜欢开源而用Ubuntu。
如果抱着这些目的而使用Ubuntu 或者其他发行版的话,请加油吧,要真正能玩转Ubuntu 的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需要问题时你第一个想到的不是马上找别人问而是求助于搜索引擎,实在找不到资料再问,这样才是最好的。
有一种人,他们安装Ubuntu 或者其他非Windows 的操作系统纯粹是为了炫耀。
你看,Linux 多高大上啊,编译程序时的画面就和美国大片里的电脑一样酷炫。
要是我能秀一秀我的Linux,我对象/朋友/同学/同事一定羡慕死我。
但是抱着这种态度使用Ubuntu 或者其他OS 是极其不妥当的。
抱着这种态度使用Ubuntu 学习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而且会害了你。
二、我该如何挑选适合我的Ubuntu 版本?Canonical 针对不同用户开发了各种Ubuntu 版本,按架构分,可以分为x86 x64 arm(armel) arm64 powerpc 等等,按用途分可以分为桌面版、服务器版和嵌入式版(Ubuntu Core),按桌面环境分可以分为Ubuntu(曾经有段时间使用自己开发的Unity)、Ubuntu GNOME (17.10 及之后直接称为Ubuntu ) ,Kubuntu(KDE桌面)、Lubuntu(LXDE桌面)、Xubuntu(Xfce 桌面)、Ubuntu Budgie (Budgie 桌面)、Ubuntu MATE(MATE桌面),还有中国定制版的Ubuntukylin(MATE+本土化壁纸和程序)。
非官方的Ubuntu 分支就多了去了,比如著名的Linux Mint ,基于FreeBSD 内核的UbuntuBSD,macOS 风格的elementary OS 。
好了,切入正题。
1. 按用处分个人PC 当然用桌面版,不然你装Server 和Core 干什么?敲命令好玩?没实用价值。
服务器不用多说了,Server 可以。
我见过有人在服务器上装桌面版,这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桌面会耗费你的资源,造成浪费,且桌面在某些方面并没有文本模式稳定,服务器可不能开玩笑。
Core 一般适用于树莓派等嵌入式设备以及Docker,树莓派的配置众所周知,带桌面就是找死(当然有人跑Ubuntu MATE,但在生产环境中并不推荐这样做),Server 的话,有些组件可能用不到,所以,Core 是个好选择。
2. 桌面GNOME KDE Budgie Unity 这四个都是重量级的桌面环境,用什么看你喜好。
LXDE MATE Xfce 这三个算比较轻的,当然也比较丑,不过有办法可以美化。
其他桌面,i3wm 啥的,这些太小众且配置麻烦,不说。
3. 架构x86 在目前来说已经逐步退出舞台,但是对于旧机器来说,x86 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占用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少。
x64 在目前是一个推荐选择,如果你的机器并不是老掉牙的机器的话,请一定要安装64位。
所谓“32位兼容性好64位兼容性不好”这种言论,这个在WinXP x64 时代可以说,但在现在不可以。
arm 及arm64 一般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及某些服务器。
arm是32位,arm64 顾名思义。
三、我该从哪下载Ubuntu 。
1. 官网,这是最直接的方法:https:///download2. 镜像站。
由于Ubuntu 从官网上下载太慢,所以我们可以从国内的镜像站下载,推荐几个镜像站。
请选择离你比较近的站点。
中科大镜像站(安徽合肥):清华大学镜像站:浙江大学镜像站:重庆大学镜像站:兰州大学镜像站:四、我该通过什么方式运行Ubuntu。
1. 物理机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办法。
一般情况下推荐和Windows 组成双系统,因为Ubuntu 下的桌面应用程序相对于Windows 来讲真的不多,如果单系统安装的话真正需要用到Windows 程序的时候会比较麻烦。
另外,如果你的硬件设备过于冷门,但又不愿意折腾驱动和硬件设置的话,推荐您用下面的方法。
2. 虚拟机这是我和一个Linux 圈的朋友都推荐的一个适用于新手的安装方法。
虚拟机安装比较方便,而且不用考虑驱动之类的问题。
不过既然要用到虚拟机,那么对物理机的硬件要求就比较高,因为运行虚拟机时会耗费不少硬件资源。
另外配置虚拟机时,请不要听信老版教程中「分配1G 内存即可」的言论,在这个时代,分配1G 内存给Linux 虚拟机体验会非常不好。
3.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这是Windows 10 1607 及更新版本中提供的功能。
该功能允许你在Windows 上运行一个文本模式的Ubuntu。
由于它是由NT 子系统实现而不是虚拟机,所以效率比虚拟机高不少,且可以轻松访问和修改Windows 上的文件。
它的操作方式和Ubuntu操作系统类似,而且可以直接运行原生Linux程序。
但是,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目前还无法原生运行图形界面程序(需要额外装软件进行配置),且在兼容性和磁盘性能上还有一些问题,如果您需要运行一些涉及到硬件级操作或者是对磁盘性能要求很高的程序的话。
请不要使用这个。
五、常用命令。
既然您想入门Ubuntu,那么掌握一些命令是必要的,就像你有时需要用命令提示符/PowerShell 维护您的Windows 一样。
别怕,其实Linux 命令并不难,如果您是苹果用户的话,您会发现Linux 的命令和macOS 何其相似——毕竟它们都属于类Unix。
这里只介绍一些常见用法。
具体的用法请自行在终端输入man <命令名称> 查看。
1. ls这个相当于Windows 下的dir 命令,可以列出当前窗口或指定窗口下的内容。
2. rm这个相当于Windows 下的del 和rmdir 命令,可以删除文件及文件夹。
常见用法:rm -rf /home/ubuntu/.cache (删除/home/ubuntu/.cache 这个文件夹)禁忌:rm -rf /* 这个命令会删除根分区下所有文件,在某些efi 机器上还会删除主板固件,造成主板固件丢失从而无法开机(比操作系统无法启动还严重)。
3. chmod更改文件权限,类似于Windows 下文件属性的安全选项卡。
常见用法:chmod -R 777 /home/ubuntu/example (将该目录及里面所有文件改成777权限(777权限表示任何人都可以修改该内容))。
禁忌:chmod -R 777 /etcchmod -R 777 /(根分区和/etc属于系统要害部分,更改权限会造成无法启动系统)4. apt、apt-get这个类似于Win7/8/10 的dism 命令,这是Debian 系列的包管理器,可以安装、更新、卸载软件。
大部分操作需要root 权限常见用法:apt-get update (更新软件源缓存)apt-get upgrade (更新系统)apt-get dist-upgrade (更新系统版本)apt-get install zhcon (安装名叫zhcon 的软件)apt-get remove zhcon (卸载名叫zhcon 的软件)禁忌:卸载关键软件包,比如coreutils5. dpkg软件安装程序。
常见用法: dpkg -i 软件包路径及名称。
注意事项:一些软件包安装完毕会报错,提示缺依赖。
这时,您需要再输入sudo apt-get -f install 修复依赖。
(如果想省事的话可以安装gdebi,这是图形软件包安装程序,而且可以自动补全依赖)6. tartar 压缩解压缩命令。
压缩、解压tar.lz 需要安装lzip 软件包。
常见用法:tar -xf /home/ubuntu/coreutils-8.29.tar.xz (解压这个压缩包到当前目录)tar -xvf /home/ubuntu/coreutils-8.29.tar.xz (解压这个压缩包到当前目录并显示详细信息)tar -xf /home/ubuntu/coreutils-8.29.tar.xz /home/ubuntu/gnu(解压这个压缩包到/home/ubuntu/gnu 目录)tar -cvjpf etc.tar.bz2 /etc (-c 为创建一个打包文件,相应的-f后面接创建的文件的名称,使用了.tar.bz2后缀,-j标志使用bzip2压缩,最后面为具体的操作对象/etc目录)tar -cvzpf etc.tar.gz /etc (-c 为创建一个打包文件,相应的-f后面接创建的文件的名称,使用了.tar.gz后缀,-z标志使用gzip压缩,最后面为具体的操作对象/etc目录)7. vi、nano这是两款编辑器。
如果需要进行简单文本编辑的话推荐后者。
8. sudo、susudo 是让这个命令处在root 状态下运行,但是使用当前用户的用户配置。
常见用法: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软件源缓存,这个命令需要root 权限)sudo -s (切换到root 权限,但是使用当前用户的用户配置)su 可以实现上述功能,但是会加载指定用户的配置。
常见用法:su (切换到root 用户并加载该用户的用户配置)su 123 (切换到123并加载该用户的用户配置)su -c "apt-get update",切换到root 用户并更新软件源缓存。
9. fsck磁盘检查修复命令,可以检查修复文件系统的错误。
类似于Windows 下的chkdsk。
但是,这里要输入的“分区”并不是分区挂载后的目录,而是分区在/dev 中的标识。
常见用法:fsck /dev/sda1 (检查并修复/dev/sda1 分区)10. zhcon这是一款适用于tty 的中文插件,类似于DOS 时代的天汇汉字系统。
由于Ubuntu 在中文模式下tty 会乱码,通过使用zhcon 可以解决。
常见用法:zhcon --utf8 (以utf-8 方式运行zhcon,一般运行zhcon 时都需要--utf8 这个参数)。
zhcon 可能会没有预装,请手动输入sudo apt-get install zhcon 进行安装。
11. make编译命令,具体参数要看你的makefile 配置如果需要用到多线程编译的话,可以在参数中加上-j<线程数>进行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