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自助服务的利与弊
- 格式:pdf
- 大小:78.65 KB
- 文档页数:3
收稿日期:2022-04-12作者简介:李书娟(1978—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馆员。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及对策探究李书娟(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 45000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服务模式;服务现状;服务策略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驱动和科研教学要求的提高,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转变思路,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创新的智慧服务。文章调研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实践情况,针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高校图书馆能够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智慧服务。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5-0072-03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担负着教育与信息服务的双重职能,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和智慧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整合和处理各类资源,统一服务内容,并根据服务过程中收集的各类数据,分析读者的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智慧服务,以不断丰富智慧服务的内容和方式。1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文献服务已转变为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1]。同时,针对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不断增多,促使高校图书馆转型升级,将智慧服务作为重要服务内容。笔者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01篇,筛选出密切相关文献37篇。笔者对密切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近年来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较多,其中针对智慧服务模式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现状分析[2-4]。二是智慧服务模式推进路径的实践应用研究[5-6]。三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主要特征研究[7]。四是基于特定技术或工具满足智慧服务需求的应用调查[8-9]。五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实践案例
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是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和阅览服务的公共机构,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面将针对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问题一:借阅环节排队时间过长。
在繁忙的时间段,读者需要排队借阅图书,等待时间较长,影响了借阅效率。
对策一:增加自助借还机。
公共图书馆可以引入自助借还机,让读者自助办理借阅手续,减少人员排队的时间。
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高读者使用自助机的能力,提升借阅效率。
对策二:改善图书馆的布局设计。
通过优化图书柜台的布局,合理安排读者借阅的区域,增加借还书柜台,分流借还书流程,减少排队时间。
问题二:图书借阅归还流程繁琐。
读者在归还图书时,需要等待工作人员检查图书是否完整,耗费了读者的时间和精力。
对策一:使用RFID技术。
引入射频识别技术,每本图书上贴上RFID标签,借还图书时通过RFID设备快速检测图书的完整性,减少了人工核查的时间。
对策二:优化办理借还手续的流程。
将借还图书的流程进行简化,设置专门的借还书柜台,由人员负责辅助图书借还,提高了借还效率。
问题三:图书馆藏书信息不准确。
读者在查询图书时,发现图书的馆藏信息不准确或者更新不及时,导致读者的阅览计划受阻。
对策一:加强图书信息管理。
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对图书进行更新和录入,保证图书馆藏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对策二:引入数字化服务。
建立图书馆的数字化平台,提供在线图书查询和预约功能,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图书的借阅情况,减少了读者到图书馆查询的时间,提高了查询的准确性。
问题四:借阅环节身份认证不完善。
图书馆借阅服务在读者身份认证时存在漏洞,导致有些非法读者可以利用漏洞借阅图书。
对策一:建立有效的读者身份认证机制。
图书馆应对读者进行有效的身份认证,比如采用有效身份证件等进行验证,确保读者的身份真实有效。
对策二:增强借阅安全措施。
加强对读者借阅行为的监控,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对借阅行为进行监控和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高校图书馆使用自助借还系统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新的更加便捷的服务方式。
图书自助借还系统的出现和使用,就是这种服务方式的具体表现。
近几年,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使用图书自助借还系统。
由于图书自助借还系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不断总结归纳高校图书馆使用自助借还系统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对于推广和改进自助借还系统,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问题措施自助借还(self check)系统是图书馆允许读者使用机器设备自行借阅或归还文献资料,而不需要经过工作人员人工服务的自助式服务方式。
该系统最早于20世纪90 年代末出现在美国,其早期只有借书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又增添了还书功能。
自助借还系统在我国的使用出现比较晚,近几年用户数量才出现较大规模的增长。
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得借阅量激增和社会自助化服务理念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陆续尝试引进和使用自助借还系统。
1.使用自助借还系统是高校图书馆的趋势1.1自助借还系统的模式图书自助借还系统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借还式自助服务系统和具备自动分拣功能的自助还书系统。
按照对文献资料的自动识别模式可分为Barcode (条码)识别模式和RFID (无线射频)识别模式。
基于Barcode模式的自助借还系统实质上是将条码阅读器(条码扫描仪)、充消磁仪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借还书终端整合为一体,读者根据终端显示器的提示进行自助借还书操作,图书以条形码作为识别符。
基于RFID技术的自助借还系统是由附着于图书的电子标签(Tag芯片)、阅读器和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是一种使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对人或物非接触识别和数据信息交换的技术。
电子标签是一个由集成电路和天线组合而成的无线电收发器,它保存有可供识别的电子数据。
当电子标签进入阅读器电磁场,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自动发送自身的编码数据信息。
图书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图书馆作为传统的知识殿堂,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场所。
然而,虽然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但图书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图书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改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首先,图书馆可能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借阅流程繁琐。
传统的借书流程通常需要读者手动填写借阅单、办理借书手续等,耗时耗力。
为了提高效率和便利性,图书馆可以引入自助借还机器。
这样一来,读者只需扫描借还机器上的图书条码,便可自动记录借阅信息,大大简化借阅流程。
其次,图书馆噪音问题是另一个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图书馆内有时可能会有其他读者的交流声、手机铃声等噪音干扰,这会影响到其他读者的学习和阅读体验。
为了改善噪音问题,图书馆应该设立安静区。
安静区可以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有助于读者专心学习和阅读。
此外,图书馆应该加强对行为规范的宣传,提醒读者保持安静,尊重他人。
第三,图书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图书不足。
尽管图书馆购买了大量的书籍,但随着知识和信息的迅速增长,图书馆往往无法及时跟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图书馆可以引入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可以提供在线阅读和下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此外,图书馆可以与出版社和其他机构合作,加强引进新书和订阅杂志的力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此外,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不足也是可能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很多读者在工作日白天没有时间去图书馆,只能在晚上或周末去。
因此,图书馆应该延长开放时间,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另外,图书馆可以设立多个分馆,分散人流,降低读者等候时间。
最后,图书馆的服务态度和效率也可能存在问题。
有时候,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能不够亲切和专业,不能及时解答读者的问题。
为了改善服务质量,图书馆应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此外,图书馆应该积极收集读者的反馈意见,并加以改进,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综上所述,图书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借阅流程繁琐、噪音问题、图书不足、开放时间不足以及服务态度和效率问题。
图书馆开架阅览与闭架借阅的优劣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图书馆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迁。
在图书馆服务模式中,开架阅览与闭架借阅成为了两种常见的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优劣分析,为读者提供选择参考。
一、开架阅览开架阅览是指图书馆将图书直接摆放在阅览室供读者自由借阅的一种模式。
它具有以下优点:1. 方便快捷:开架阅览使得读者可以自由浏览并自主选择想要借阅的图书,无需提前预定或等待工作人员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借书的效率。
2. 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开架阅览室通常为开放的环境,读者可以与其他读者互动,交流、分享阅读心得与书籍推荐,有效促进了读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氛围。
3. 激发阅读兴趣:开架阅览给予读者更多选择的权利,使读者有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图书,很容易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推动他们主动探索更多领域的知识。
然而,开架阅览也存在一些缺点:1. 缺乏隐私:在开架阅览室中,读者之间的阅读内容可能会被他人看到,对部分读者而言,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尴尬或困扰。
2. 图书易遗失:由于图书在开架阅览室中直接接触到读者,存在一定风险因素,例如图书被借走后遗失的可能性增加,需要图书馆加强管理和监控措施。
二、闭架借阅闭架借阅是指图书馆将图书存放在封闭的柜子中,需要读者通过工作人员的协助才能借阅的一种模式。
闭架借阅具有以下优点:1. 保护图书:闭架借阅模式可以有效地保护图书,减少图书的损坏和遗失情况,保证图书的完好性和可持续使用性。
2. 保护读者隐私:在闭架借阅中,借阅记录和阅读内容都较为私密,读者的隐私得到更好的保护。
3. 更好的管理与服务:闭架借阅需要借助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协助,他们能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推荐,解答读者疑问,给予个性化的服务。
然而,闭架借阅也存在以下不足:1. 时间成本较高:闭架借阅需要读者在阅览室或借书处排队等待工作人员的服务,相比开架阅览而言,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更多,长时间或繁忙期间可能导致部分读者的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