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7
项目式教学设计案例数学《项目式教学设计案例数学(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来跟大家聊聊一个超有趣的数学项目式教学设计案例。
想象一下,咱们要开一家小小的甜品店。
这可不是简单的过家家哦,这里面藏着好多数学的秘密呢!得算算成本。
买面粉、糖、水果这些原材料要花多少钱?还有烤箱、模具之类的设备费用。
这就用到了加法和乘法,是不是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啦?然后,定价格也有讲究。
要考虑成本,还得想想市场上其他甜品店的价格,可不能乱定。
这就得比大小,算利润,数学知识又派上用场啦!接着,每天要准备多少甜品呢?这就得根据之前的销售数据来估计啦,平均数、统计这些概念就登场咯。
怎么把甜品店装饰得美美的,让空间利用最大化?这里面又有几何图形的知识,比如计算面积、周长。
怎么样,这个小小的甜品店项目是不是让数学变得超级有趣?不再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能帮我们赚钱、做决策的好帮手!《项目式教学设计案例数学(二)》嘿,朋友们!今天来讲讲另一个好玩的数学项目式教学设计案例。
假设咱们要组织一次学校的运动会。
哇,这可忙坏啦!先得安排比赛项目的时间,不能冲突,这就得会规划,就像解一道复杂的时间分配数学题。
然后算算需要多少体育器材,比如篮球、跳绳、接力棒等等。
这得列清单,做加法,可不能少买啦。
还有,给运动员们准备奖品,要根据预算来选择合适的奖品,这就是在考验咱们的性价比计算能力哟。
再看看观众席怎么安排,能坐多少人?这又得用上面积和人数的计算啦。
而且,统计每个项目的参赛人数,看看哪个项目最受欢迎,这里面就有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学问。
一场运动会下来,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它让咱们的活动变得井井有条,是不是很神奇呀?。
PBL项目式教学法
PBL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学习。
以下是一个PBL项目式教学法的案例:主题:社区绿化项目
目标:通过PBL项目式教学法,让学生了解社区绿化项目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沟通能力。
步骤:
1.确定问题: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即社区绿化项目需要实施,
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组建团队: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由4-6名学生
组成。
每个团队要选举一名队长,负责团队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3.收集信息:团队成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采访专家、实地考察等
方式,收集有关社区绿化项目的信息和资料。
4.制定方案:团队成员根据收集的信息和资料,制定出社区绿化项
目的实施方案,包括项目规划、预算、时间安排等。
5.实施方案:团队成员按照实施方案进行社区绿化项目的实施工作,
包括土地测量、植物选择、种植等环节。
6.总结评价:项目完成后,每个团队要撰写一份总结报告,包括项
目实施的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教师对每个团队的总结报告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7.交流分享:最后,每个团队要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社区绿化项
目实施情况,分享经验和教训。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社区绿化项目的理解和认识。
这个PBL项目式教学法的案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不仅掌握了社区绿化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分享,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有机化学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一、项目背景。
同学们啊,咱们每天闻到的那些香香的香水,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很多香水的香味都是从有机化合物里来的。
那今天咱们就来个超级有趣的项目,自己动手做天然香料香水。
这就像是咱们当一回香水大师,搞出专属于自己的独特香味。
二、项目目标。
1. 知识目标。
咱们得了解天然香料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像什么酯类、醇类、醛类这些成分,它们可是香味的关键呢。
比如说,某些酯类就有那种甜甜的果香味道。
2. 技能目标。
学会从天然材料中提取香料,然后把这些香料合理地混合配制成香水。
这就需要掌握一些实验技能,像蒸馏、萃取这些有机化学里常用的方法。
3. 情感目标。
培养大家对有机化学的兴趣,让你们觉得有机化学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而是能做出超级酷东西的魔法。
而且在小组合作制作香水的过程中,还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要是你们做出来的香水好闻,那多有成就感啊!三、项目实施过程。
1. 项目启动。
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香水工作室。
然后老师拿出一些天然香料的样品,有鲜花(比如玫瑰)、水果(像柠檬)、香草(像薄荷)等。
这时候可以跟同学们打趣说:“看,这就是咱们做香水的宝贝材料,就像魔法师的魔法原料一样。
”然后提出问题:“怎么从这些东西里把香味提取出来呢?”这就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2. 知识探究。
(1)各小组开始研究这些天然材料里可能含有的有机化合物。
他们可以查阅资料,发现玫瑰里有玫瑰醇等醇类物质,是玫瑰香味的重要来源;柠檬里含有柠檬烯等萜类化合物,有清新的果香。
这个过程就像是侦探破案一样,要找出香味背后的“化学疑犯”。
(2)老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讲解关于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知识。
比如说醇类的羟基(-OH)结构对它的溶解性和气味的影响。
可以比喻说:“这个羟基就像是醇类的小尾巴,它影响着醇类和其他物质打交道,也影响着醇类散发出来的味道。
”3. 香料提取。
(1)对于鲜花类的香料提取,小组决定采用蒸馏法。
初中项目式教学案例
哎呀呀,说起初中项目式教学案例,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我给你们讲个例子哈。
有一次我们上生物课,老师说要让我们搞个项目,研究校园里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
哇塞,当时我们都兴奋得不行。
于是我们分组行动啦!我和几个小伙伴就整天在校园里东跑西跑,观察那些花花草草。
你知道吗,就像探险家一样!“嘿,看这边的小草,长得真奇怪!”“哎呀,那朵花好漂亮啊!”大家一边观察一边叽叽喳喳地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不是瞎玩哦,我们认真地记录着各种数据,还要查资料去了解那些植物的特性。
这就好比是在破解一个神秘的密码!有时候为了搞清楚一种植物,我们得费好大的劲呢。
而且,大家还会互相竞争,看哪个组做得更好。
那场面,真是热火朝天!这可比单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好玩多了吧?项目结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对植物的了解那可真是上了好几个台阶!
你们想想看,这种项目式教学是不是超级棒?它让我们不只是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不就是教育该有的样子吗?它不是死板的灌输,而是让我们主动去探索、去发现。
反正我是觉得,这样
的教学方式真的太赞了!我们应该多多采用这种项目式教学,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项目式教学案例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来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下是一个自创的项目式教学案例,以“环保主题公园”为项目主题,供您参考:一、项目背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
为了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我们计划设计一个环保主题公园。
二、项目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项目任务1.规划设计环保主题公园的布局和景点。
2.设计环保主题公园的标识和宣传资料。
3.制定环保主题公园的管理制度和运营计划。
四、项目实施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任务。
2.调研: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3.设计:学生根据调研结果,进行环保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标识设计和宣传资料设计。
4.讨论: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设计思路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5.完善: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完善设计方案,形成最终的设计成果。
五、项目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
2.小组评价: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和借鉴,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六、项目成果1.环保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
2.环保主题公园的标识和宣传资料设计成果。
3.环保主题公园的管理制度和运营计划。
通过这个自创的项目式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项目式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项目式实践活动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案例以“绿色校园环保行动”为主题,旨在通过项目式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环保素养。
二、项目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为校园环保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方案。
三、项目实施过程1. 项目启动(1)项目主题:绿色校园环保行动(2)项目时间:一个月(3)项目组成员:8名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人(4)项目指导老师:1名2. 项目准备(1)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目标、任务、时间安排等。
(2)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环保教育现状、校园环保问题及解决方案。
(3)进行实地考察:走访校园,了解校园环保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项目实施(1)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就项目计划进行讨论,明确分工。
(2)方案设计:针对校园环保问题,设计具体的解决方案。
(3)实施行动:按照方案进行实施,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4)活动宣传:通过海报、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宣传项目成果。
4. 项目总结(1)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项目成果,包括环保方案、活动照片、视频等。
(2)反思总结:各小组成员就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3)撰写报告:撰写项目报告,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实施过程、成果、反思等。
四、项目成果1. 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习惯。
2.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为校园环保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方案,推动了校园环保工作的开展。
4. 项目成果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师生的认可,为后续环保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项目反思1. 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环保意识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
数学项目式教学设计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来给你们分享一个超棒的数学项目式教学设计案例。
就拿“测量校园里大树的高度”这个项目来说吧。
想象一下,同学们分成小组,带着尺子、量角器等工具就冲向了校园各处。
这场景,多带劲啊!
老师呢,在旁边引导着同学们,“嘿,大家想想怎么才能测量出大树的高度呀?”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我们可以利用影子!”“对呀对呀,就像我们学的相似三角形那样!”这时候你看,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多有趣!
然后小组们就开始行动啦,一个同学负责测量人影的长度,另一个同学记录,还有同学在观察太阳的角度。
“哎呀,你这个量得准不准呀!”“放心吧,肯定没问题!”这互动,多有意思呀!
经过一番努力,各个小组都得出了自己的结果。
回到教室里,大家又开始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结果,“哇,你们组用的这个方法好巧妙!”“哈哈,我们也不赖呀!”。
通过这样的项目式教学,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是一举多得吗?难道这还不够吸引人吗?
所以说呀,数学项目式教学真的是一种超级有趣又有效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真的是太棒啦!这就是我的观点,毋庸置疑!。
科学项目式教学设计案例一:探索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1. 项目背景: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两个重要的基本现象。
通过本项目,学生将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探究其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规律。
2. 项目目标:* 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能够设计和完成简单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对光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 项目方案:* 项目选题: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实验内容:设计并完成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分析并总结规律;* 实验时间和地点:学校实验室,每周两课时,持续两周;* 教师和学生角色:教师担任项目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4. 项目实施:* 实验前的准备: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光具座等;* 实验中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后的处理: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撰写实验报告。
5. 项目评估:* 实验结果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包括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分析总结的合理性等方面;* 学生能力的评估: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等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
6.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深入理解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掌握了基本原理和规律;同时,学生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 需要改进之处: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要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和训练;另外,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实验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案例二:探究植物的生长与光的关系1. 项目背景:植物的生长与光密切相关。
通过本项目,学生将探究不同波长的光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规律。
2. 项目目标:* 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规律;* 能够设计和完成植物光照实验;*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设计案例:《探索图形世界》一、项目主题简介主题名称:探索图形世界简介:通过本项目,学生将深入探索图形的世界,从基础的形状识别到复杂的几何图形计算,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二、学习目标设定1.能够识别和分类基本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如边长、周长、面积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图形变换(如平移、旋转、对称等)的理解。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详解1.基础图形认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教授学生识别各种基础图形。
2.图形属性学习:引导学生使用测量工具计算图形的边长、周长和面积。
3.图形变换实践:通过拼图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图形的变换。
四、活动流程规划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图形概念。
2.理论学习:讲解图形的基本属性和变换。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图形制作和变换实验。
4.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发现。
5.总结反思:回顾学习过程,分享心得体会。
五、资源准备清单1.教学用具:图形卡片、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彩色笔等。
2.实践材料:纸板、剪刀、胶水等制作图形的材料。
3.展示工具:投影仪、展示板等。
六、实施步骤指导1.分组与分工: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分成若干小组,并分配不同任务。
2.理论指导: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图形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
3.实践操作:小组内成员根据任务制作不同的图形,并进行变换实验。
4.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制作过程和发现的知识点。
5.总结与反思: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七、评价方式设计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其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创意程度进行评价。
3.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图形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数学项目式教学案例一、项目主题。
“校园规划中的数学”二、项目背景。
咱们的校园啊,就像一个小小的社区,这里面隐藏着好多数学知识呢!可是同学们每天在校园里走来走去,可能都没发现。
所以,咱们就来搞个项目,让大家好好挖掘一下校园里的数学宝藏。
三、项目目标。
1. 让同学们熟练运用初中数学知识,像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比例关系等。
2. 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校园,增强对校园的热爱之情(这也算个小目标啦)。
四、项目实施过程。
# (一)项目启动(第1 2天)1. 分组。
我把同学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就像超级英雄战队一样。
每个小组大概5 6个人,保证每个组都有数学小能手,也有创意小达人。
2. 问题提出。
我在课堂上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咱们校园要进行一次大改造啦。
校长想知道校园里哪些地方可以再利用,哪些地方需要重新规划。
这可就全靠你们啦!你们要算出校园里各种场地的面积,规划出一些新的功能区域,而且还要考虑美观和实用性哦。
”同学们一听,眼睛都亮了,感觉自己像是肩负着重大使命的小专家呢。
# (二)数据收集(第3 5天)1. 实地测量。
各小组就像小探险家一样,带着卷尺、本子和笔,在校园里到处跑。
测量操场的长和宽、花坛的半径、教学楼的占地面积等等。
这个过程可有趣了,有的小组在测量操场的时候,因为操场太大,卷尺不够长,还想出了分段测量再相加的办法,这就是数学思维在实际中的运用呀!2. 资料查询。
除了实地测量,同学们还跑到学校的档案室,查找校园的原始规划图,获取一些关于校园建筑的基础数据,比如教学楼的长度、宽度和层数等。
这时候,那些擅长做资料整理的同学就发挥大作用了。
# (三)方案设计(第6 10天)1. 分析数据。
各小组回到教室后,就开始对着收集来的数据发呆(开玩笑啦,其实是认真分析)。
他们要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各个区域的面积。
比如说,操场是个长方形,就用长乘以宽来算面积;花坛如果是圆形的,就用π乘以半径的平方来计算。
盐港中学项目式教学案例展示
大梅沙海边栈道有害植物调查及防治对策视频(或照片):学生在大梅沙海边栈道跑步。
现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跑步入场。
甲停下来:
甲:好漂亮的景色呀!我们休息一下,来欣赏欣赏这碧海蓝天、鸟语花香吧?
三位同学响应:好嘞!
航拍视频——美丽的海边栈道。
学生乙:您们瞧,好漂亮啊,这紫色的喇叭花!
丙:还漂亮呢?我听生物老师说,那就是有害植物——五爪金龙。
甲:什么有害植物?我瞧所有植物都就是有益的,它们都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
乙:我不就是大树,我就是一棵小草。
大地紧裹着我的根须,给我生命,给我营养,给我英雄般的情操!
甲:我就是春天的使者,我就是绿色的信号……
丙:打住,打住!(做手势“打住”)。
您们瞧:(屏幕显示五爪金龙使榕树致死照片),这就就是榕树,被五爪金龙缠绕、覆盖,都枯死了!
丁:在生态系统中,任何植物都有它自己的作用。
但,这些五爪金龙生长在了它不该生长的地方。
丙:老师说,有害植物还有好多好多呢!
甲、乙:好多?还有多少?
丙:两百多种。
丁:这两百多种中,有一百多种就是外来植物。
甲、乙:这么多有害植物,您们都能识别?
丙:哪能认识这么多有害植物啊。
丁:那我们还就是要去请教生物老师吧!
视频:生物老师在海边栈道上课。
(10秒)
甲、乙、丙:我们明白了,有害植物就就是危害其她生物的恶性生长植物。
丁:我们可以做一些关于有害植物的调查呀。
甲乙丙:那咱们说干就干!
丁:要就是有本识别有害植物的资料就好了!
甲拿来《校园植物识别》,并向观众展示。
甲:有啊!这就是我们学校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
甲拿来《校园植物识别》,并向观众展示。
来,我们就对照这本《校园植物识别》
认识有害植物吧。
(将课本发给乙、丙、丁,开始辨认植物)。
屏幕上分别展示不同的有害植物,美术生入场画植物。
丙:您们瞧,This is Lantana(马樱丹),课本上说这就是一种
原产于美洲的有害植物。
[læn'tɑːnə]
丁:That is kudzu(野葛)。
['kʊdzu]
甲:That,s wedelia(黄花蟛蜞菊)。
乙:Look,Bidens alba(白花鬼针草)。
甲、乙、丁:It,s thatch(茅草 )。
[θætʃ]
丙:课本上说,茅草可厉害了,只要有它的地方,其她植物几
乎没有立足之地了。
甲:这些有害植物危害真大呀!据说,大梅沙海边栈道植被的
形成与地势地貌也有密切关系。
视频:地理老师上课。
(10秒)甲、乙、丙:原来就是这样子的!瞧来,我们还要调查一下大
梅沙海边栈道有害植物的分布情况。
视频:学生调查有害植物(10秒),甲、乙、丙、丁边调查,边记录。
照片显示盐田步道路标。
屏幕显示大梅沙海边栈道有害植物分布的调查表。
丁:这就是我们调查的海边栈道有害植物的分布表。
丙:这就是有害植物分布绿地图。
(学生拿出绿地图,向观众展示)这
张绿地图就是我们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的方法制作出来的。
丁:从这张绿地图上,很容易瞧到大梅沙海边栈道有害植物危害V级以上的面积占三分之一以上!
甲:这么严重啊!那有害植物能够防治不?
丙:我们还可以到大梅沙海边栈道瞧植物、写植物、画植物,宣传有害植物防治知识呀!
视频:语文老师带领学生瞧植物、写植物。
(10秒)
视频:美术老师指导画植物。
(10秒)
美术生:大家来瞧瞧,我们画的有害植物。
所有美术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屏幕展示大量的美术作业。
学生丙收来了学生的作文本。
丙:这就是我们班同学在大梅沙海边栈道瞧植物、写植物、画植物,完成的作业。
屏幕:学生作文本,作文展示。
丁:我来瞧瞧您们的作业!(翻作文本)哦,这篇散文诗特别棒。
朗读作文:当梅沙不再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当有害植物侵袭梅沙,花朵也失去芬芳(同时视频:唱植物)。
丙:可就是?
甲乙丁:可就是什么呀?
丙:对于防治有害植物,我们的力量毕竟就是有限的呀,能不
能想办法让政府出手?
甲乙丁:怎么操作呢?直接找区政府?区政府会理会我们这些中学生不?
丙:我想想,我们选区选举过人大代表呀!对了,兰玉梅老师就是盐田区人大代表。
丁:就是啊!政治课也讲过,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视频:政治老师上课。
(10秒)
丙:我们一起去找兰老师吧!把我们的调查结果与防治有害植物的想法向兰老师汇报,让她向人大建议呀!
甲、乙、丁:好主意!我们去找兰老师!四学生退下。
屏幕:兰老师接受学生咨询、工作照片
甲上场,挥舞城管局答复函。
甲:好消息!兰代表的建议得到了盐田区城管局的答复。
(屏幕展示答复函)
甲:这就是区城管局的回复。
(屏幕展示人大代表视察、督办照片)。
乙:这么快就得到了办理,这真真切切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的意志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甲、乙、丙、丁:这更加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心。
丁:这里还有好消息呢!我们的两篇论文在杂志上发表了。
(屏幕展示论文照片)。
丙:我们调查发现:五爪金龙缠绕其她植物,不缠绕木棉树(屏幕展示木棉在有害植物丛中的照片)。
乙:(屏幕室外试验),大量的室外试验也表明:五爪金龙缠绕其她植物,不缠绕木棉树。
(将五爪金龙牵引到两棵木棉树之间,五爪金龙不缠绕木棉;将五爪金龙栽在木棉树旁边,也不缠绕木棉树;将五爪金龙与木棉树栽在一个花盆里,放到植物丛中,五爪金龙缠绕其她植物,不缠绕木棉树。
)
甲:我们做了大量的化学与生物学试验,将木棉树皮研磨、过滤后得到提取液。
(将提取液放入培养皿,把五爪金龙的顶端牵引到培养皿中,五爪金龙很快就会偏离培养皿生长;但把五爪金龙的顶端牵引到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五爪金龙不偏离培养皿生长)。
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证明:五爪金龙远离这种提取液生长。
乙:结果表明:木棉皮层含有某种物质,可以使有害植物背离木棉快速生长,而不缠绕木棉树。
丙:我们将利用分析化学手段,分离这种物质,分析其结构,研究人工合成方法,为园林绿化带防治有害植物提供科学方法。
甲乙丙丁:我们一定会跟进试验,为有效地防治有害植物、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所有学生上场,唱歌、表演。
向评委、老师、与同学们致谢!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