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表格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3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学习2个生字“兜、橱”,指导书写“兜”;并积累词语4个“打量、不由自主、惊奇、橱窗”。
2、学习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4、发挥合理想象,创设情景对话,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重点难点:学习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学生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两分钟预备铃:(听写)一、质疑课题,初步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看!那辆满载着快乐的新车也飞驰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预设:课题中为什么有引号(因为这是小男孩说的话)谁要送谁一辆新车(小男孩要送给他的弟弟一辆新车)为什么要送他弟弟一辆新车(小男孩的弟弟身患残疾、保罗的哥哥送他新车)出示自读要求: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结合板书,完成填空。
(媒体:圣诞前夜,保罗收到了,小男孩了解后,)(2—3人)(可填:圣诞前夜,保罗收到了哥哥送给他的一辆新车,小男孩了解后,希望自己也能像保罗的哥哥那样送给自己身患残疾的弟弟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
)二、深入学习,感受真情。
1、第一次误解7’师:小男孩怎么会产生“将来送一辆新车给自己的弟弟“这样一个想法呢?让我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到他同保罗第一次对话:(媒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______”)(学生自由小声读)(评价:读得很流畅,一字不差)(评价:读出了两个角色的口吻)(评价:你能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非常好。
)(这车是保罗的哥哥白白地送给保罗的。
媒体“白白”变红色:白白就是无缘无故,没有理2—3人)师:这次,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捧起书。
(我做旁白,男生做小男孩,女生做保罗)自然引读1-3小节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其实小男孩希望师:谁来说一说。
第三十九课:“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目标:1、积累表示“看”的词语,能照样子填写表示人物说话时神态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保罗两次都想错了,他错在哪里。
3、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重点:了解保罗两次想错的原因。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等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给予”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思路:通过理解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等的句子理解课文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十九课。
(出示: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谁来读课题。
(读课题)教师:通过预习课文,谁能说说课题中的“我”和“你”分别指谁?(“我”是指一个小男孩,“你”是指小男孩,脚有残疾的弟弟)板书:小男孩2、教师:那今天的课题与平时的课题有什么区别吗?(是小男孩说的一句话)这是小男孩对自己弟弟说的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3、教师:那课文中还有一个主人公是谁啊?(保罗)板书:保罗二、初步了解课文:1、教师:那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课文中的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映像?2、教师: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映像?(是一个关心自己弟弟的孩子)是啊,正是因为小男孩对自己弟弟的关心,让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3、教师:但是保罗的这个懂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那么当中又遇到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轻声的读读课文,并用直线划出描写保罗误解小男孩的句子。
教师:保罗前后几次误解了小男孩?——两次。
交流:“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
”“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了,但他又想错了。
”教师:保罗前后两次误解了小男孩。
(板书:想错了、又想错了)三、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那么保罗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想错呢?就让我们进一步地来学习课文。
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内江路小学高寒菁教学目标:1、阅读中学习生字:“兜、橱”,积累6个词语,“轿车、希望、不由自主、商店、橱窗、难忘”。
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学习保罗两次误会小男孩的情节,体会小男孩对弟弟的关爱。
3、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1、学习保罗两次误会小男孩的情节,体会小男孩对弟弟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等的句子。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有关语句解决质疑,体会到小男孩对弟弟的那份关爱,懂得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你们看,迎面而来的是一辆——新车、新轿车,这辆新轿车是哪儿来的呢?这是保罗的圣诞礼物。
这辆车不仅给保罗带来了便捷和快乐,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1、板书课题,复习带有引号的课文师:齐读课题,与其他课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我们学过哪些课题带有引号的课文呢?“军神”——特殊含义,借军神来赞扬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从现在开始...”——引用课文中人物说的话总结:本课的课题就是引用了小男孩说的话,所以有个引号。
翻开书本,找一找这句话在哪儿,划出相关句子。
师:小男孩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他和保罗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
1、自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在圣诞节前收到了()。
他遇到了()和(),他们三个人一起()。
师:这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保罗,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课题中的“我”就是指,“你”是指。
2、启发质疑。
师:保罗经过整件事后体会到什么呢?围绕“给予是快乐的”质疑。
预设:他又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体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给予”是什么意思?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从保罗的两次误解入手,起初,保罗对这个陌生的男孩不以为意,以致于两次误解了男孩,找找保罗误解男孩的相关语句,用直线划出。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也会送你一车新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次教学的主题是“我也会送你一车新车”,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将会掌握如下内容:•理解并背诵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情节、故事背景等。
•通过多次阅读本篇课文,学生将会感受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有多么的宝贵。
•学生将学会理解和分析汉字,尤其是一些生僻字,学生将通过多次练习加深对这些生僻字的记忆。
•学生将练习朗读和写字技能,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次教学通过听音乐热身的方式来开场。
教师在进入教室之前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和跟随节奏跳舞,这不仅能让学生放松身心,同时也鼓励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2. 导入新课在热身过程之后,教师会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和背景。
教师先回顾一下上一节的内容,再导入本课的主题——友情。
教师会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通过听教师介绍小明和小张的友情故事,感受到友情的重要性。
3. 阅读课文教师发放课本,让学生跟读本课文。
首先,教师会指导学生先通读一遍全文,再分段讲解,注重理解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和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重点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讲解生字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会讲解关键的生字,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这些生字,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字能力。
5.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表演技巧在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随后,教师会让学生进行分层阅读,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每个小组负责朗读一段,然后在教室内进行展示和比较,达到交流思想,表达自己的目的。
6. 学生练习写作最后,教师布置写作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写作来巩固已经学习到的知识。
学生需要在家里复述课文的内容,并写下一篇类似的作文,来表达他们对友情的看法以及对自己好朋友的感激之情。
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字词,比较与“轿”、“橱”等字形相近的字;积累带有“看”的意思的词语。
理解“给予”的意思。
2. 能在读文的基础上,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 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对话,指导读好保罗和小男孩的话,重点理解小男孩话中包含着对小弟弟的关爱以及保罗的情感变化。
4. 体会“给予是快乐的”所包含的真正意蕴,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重点难点:1. 能在读文的基础上,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2. 有感情朗读文中对话,联系人物的行为表现,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1. 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曾在《给予树》这篇课文中认识了一位名叫金吉娅的小女孩,她在圣诞节前夕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这个故事曾深深打动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令我们感动。
更让我们懂得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个也是发生在(板书)圣诞节前夜的感人故事——板书:39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齐读课题)2.反馈预习,理清人物关系师:这个课题和以往不同,它有——(板书:“”),因为它来自课文中某个人说的话。
师: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指名回答)板书:小男孩 小弟弟师:在合家团圆的圣诞节前夜,小男孩对自己的小弟弟说——(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师:课文还有一个主人公:(板书)保罗,那么在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用这个填空试着说说?出示填空练习:一个 (时间),保罗看见 ,小男孩 ,保罗以为 ,但是 。
当保罗邀请他坐车兜风时,小男孩 ,保罗又错了。
原来 。
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生交流)师:这是——(出示:轿jiào车)“轿”。
它的边旁是:“车”,因为——。
我们学过许多与它相近的字。
(学生举例:娇、矫、骄、桥)师:这里还有个字,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出示:橱chú窗与厨),注意字形区别。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设计导读: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目标1、积累表示“看”的词语;能照样子填写表示人物说话时神态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保罗两次都想错了,他错在哪里。
3、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保罗两次想错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等的句子。
理解“给予”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媒体相应的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预习时初读课文、标小节号。
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1、(出示图:轿车)这是一辆崭新的轿车,指名读词语:轿车。
积累带有“乔”的形近字。
2、这辆崭新的轿车从哪儿来的呢?老师来告诉大家,听写一句话。
保罗在圣诞节前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出示:句子学生校对3、这辆车给保罗带来了便捷和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填空:()在圣诞节前收到了()。
他遇到了()和(),他们三个人一起()。
2、指名交流。
板书: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请学生纠正读错的字、词、句。
特别是多音字:“给予”的“给”读jǐ“给予”是什么意思?三深入学习1、课文中保罗两次对小男孩产生了误解,请你快速读读文章,找出相关语句,用波浪线划出来。
2、生交流:(一)第一次误解出示: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得哥哥。
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
(1)出示句子:“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2)读读句子,思考: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那样”是指什么?保罗为什么十分惊讶?(3)抓住“惊讶”一词,进行朗读训练。
(出示有提示语的句子)特别关注一下提示语中的:点点头、惊奇得瞪大眼睛。
请学生做做动作,自由地读一读,感受一下提示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4)指名交流,朗读(4)训练:小男孩():“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二)第二次误解过渡:当小男孩说这句话的时候,保罗又笑了。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并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保罗和小孩兄弟俩的圣诞之夜是怎么度过的。
3.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保罗和小孩兄弟俩的圣诞之夜是怎么度过的。
2.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1.齐读课题
2.质疑:这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二、整体感知,解决疑问。
1.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2.交流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自由读文,了解保罗的想法。
2.读读,说说。
(1)当小男孩看到新车后非常惊讶,保罗以为他会说……,而男孩却说……
(2)指导朗读小男孩说的两句话。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读出惊讶的语气)“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读出肯定、自信的语气)
(3)当小男孩要求保罗把车开到他家是,保罗以为……但其实是……
(4)引读第9节
3.小组学习,分角色读“保罗”与“小男孩”的对话。
4.抽生读,并点评。
5.读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你还有什么疑问?
出示句子: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读好句子,并联系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由说到写。
1.保罗与小男孩兄弟俩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请你想象,这个夜晚是如何度过的?
2.指名说,在“合情合理”上做好点评。
3.当场练笔。
闭问州闯羊市并关学校“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并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保罗和小孩兄弟俩的圣诞之夜是怎么度过的。
3.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的根底上,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保罗和小孩兄弟俩的圣诞之夜是怎么度过的。
2.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1.齐读课题
2.质疑:这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二、整体感知,解决疑问。
1.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2.交流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自由读文,了解保罗的想法。
2.读读,说说。
〔1〕当小男孩看到新车后非常惊讶,保罗以为他会说……,而男孩却说……
〔2〕指导朗读小男孩说的两句话。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读出惊讶的语气〕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读出肯定、自信的语气〕
〔3〕当小男孩要求保罗把车开到他家是,保罗以为……但其实是……
〔4〕引读第9节
3.小组学习,分角色读“保罗〞与“小男孩〞的对话。
4.抽生读,并点评。
5.读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你还有什么疑问?
出示句子: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读好句子,并联系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由说到写。
1.保罗与小男孩兄弟俩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请你想象,这个夜晚是如何度过的?
2.指名说,在“合情合理“上做好点评。
3.当场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