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护理及心电图识别
- 格式:ppt
- 大小:8.19 MB
- 文档页数:59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有无晕厥史、心脏传导阻滞等)。
2、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3、评估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情况。
4、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术后伤口有无渗血、血肿及疼痛、起搏器感知功能是否良好。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安置起搏器的意义、手术的安全性、手术基本过程,消除其紧张情绪。
2、皮肤准备:临时起搏备皮范围是会阴部及两侧腹股沟;埋藏式永久起搏备皮范围是左上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
3、抗生素皮试。
4、术前4小时可进流食。
5、术前停用抗凝剂。
6、病情需要行心电监护时,粘贴电极片位置应避开手术区域。
(二)术中护理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遵医嘱给予局部麻醉。
2、配合医生做好起搏器置入、起搏器功能检测等相关工作。
3、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心率、节律及有无出血等病情变化。
(三)术后护理1、迎接并安置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起搏频率。
2、持续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起搏和感知功能是否良好。
3、取平卧或半卧位,24小时不宜右侧卧位。
4、切口沙袋压迫6小时,观察切口有无渗血、血肿及感染。
一般术后7天拆线。
5、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3-5天。
6、观察并发症:观察有无腹壁肌肉抽动、心脏穿孔等表现,有无切口渗血、红肿,监测体温、脉搏、心率及心电图,以尽早发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有无导管电极移位或起搏器功能障碍,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
2、教会患者自己数脉搏,出现脉搏明显过快、过慢(低于起搏器频率5次/分)或有头晕、乏力、晕厥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3、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1个月内应避免做过度用力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打网球、举重物等,以免影响起搏器功能。
4、避免接触核磁、激光、理疗、电灼设备、变电站等,但家庭生活用电一般不影响起搏器工作。
嘱患者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种电器。
5、妥善保管起搏器卡(注明起搏器类型、品牌、有关参数、安置日期等),外出随身携带,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