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百年新闻传播史上的两次飞跃66

论百年新闻传播史上的两次飞跃66

论百年新闻传播史上的两次飞跃66
论百年新闻传播史上的两次飞跃66

论百年新闻传播史上的两次飞跃66 , 内容提要, 20世纪是世界新闻传播业蓬勃发展的一个世纪。新闻传播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传播领域由“小众”到“大众”的飞跃;第二次是由单向传播到双向、多极传播的飞跃,它为“新经济”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开放度,促进了大众传媒的更新。

即将过去的100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业蓬勃发展的100年。如果说,这100年起始于新闻传播的一次飞跃——从“小众”到“大众”过程的完成,那么,世纪末则实现了另一次飞跃——由单向传播到双向、多极传播的转变。这一次飞跃的意义较上一次更为深远,因为它已不仅是媒体自身形态的变化,它的变化还引起了社会经济形态的相应变革(或者说它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经济形态),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一次飞跃被记录在新闻传播史中,第二次飞跃则被书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一、第一次飞跃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候,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真正具有了大众化的内涵。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社会上层人士拓展到中下层民众。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这一次“飞跃”的意义或作用在于:

首先,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已达到顶峰(或曰“最高阶段”)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是资产阶级报业发展的先奏,而报业的发展水平又直接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

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已经具有了“大众化”倾向。但是,由于资产阶级本身不成熟,其报业发展也屡遭挫折。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将资产阶级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普通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廉价报纸”(亦即“大众化”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报纸日渐迎合下层民众的口味,且售价低廉,读者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此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尚未进入成熟期,报业的经营、资本的流动、企业的竞争等均处于无序状态,保证报业正常发展的一些必要的法律、制度、规范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态,其发展也十分不稳定。以美国为例。30年代初期美国先后有过34种售价一分钱的廉价报纸,其中约20种生存不到一年就夭折了。即便是办得相当成功的廉价报纸,如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

坛报》,其发行量也不过几万份,与后来的大众化报纸不可同日而语。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最终成为“经济上的强者”并掌握了集中统一的政治权力、资本主义的舆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部分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之后,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才进入了黄金时期,“小众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转变才真正完成。如同经济领域中“ 金融资本”的形成以及资本的输出标志着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的到来一样,新闻传播领域中由“小众”到“大众”过程的完结,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到达了它的顶峰。

第二,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封建限禁的取消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是近代大众报纸产生、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大众化报纸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由等级会议演变而来的议会民主制首先在英国,继而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确立。这就为言论出版自由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早在1644年,约翰?弥尔顿就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经过300余年的艰苦探索和

斗争,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以法律形式将它确定下来,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言论自由的重要负载物——报刊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19世纪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出现之后,尤其是19世纪末期报纸的“大众化”过程完成之后,言论出版自由才更多地由一种制度和理念进入实践层面,具有了现实意义。这一时期,报纸不再接收党派津贴而转为自由出版、独立经营,报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而享有了较为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在内容方面,报纸以各类新闻为主,尽可能多地向读者提供有关各项事务的信息,并给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在此过程中,报纸作为“社会公器”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与此同时,经过自身的实践,报界对资产阶级言论自由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第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报纸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而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的报纸靠的是封建王朝的特许,政党统治时期的报纸靠的是党派资助,严格地说,它们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因为离开报纸拥有者的扶持和资助,它们就不能生存。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产生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之时,它以19世纪“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起点。和以前的报纸不同,它们不再接受任何党派资助而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商家采取各种手段推介产品、扩大销量,在此过程中,作为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愈发

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就获得了大量的广告,而广告又刺激报纸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又能吸引到更多的广告。其结果

是数额巨大的广告费源源而来,成为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资本集中过程的加剧,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美国著名报纸《纽约时报》为例。该报大量刊登广告,大小广告共占报纸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总收入中,30%来自报纸发行,70%来自广告。广告“养活”了报纸,成为它的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刊登广告,推销产品,报纸反过来又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它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

第四,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在封建社会,报纸基本上是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既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它也不过是上层社会的精神特权,与普通民众无涉。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报业也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逐渐过渡到企业化管理,并日益成为一种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的资本主义行业。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报业资本迅速集中,出现了报业垄断组织“报团”,由此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格局。媒介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是:报业跨地区(以后是跨国界)经营,形成若干规模庞大的垄断集团;金融资本介入报业,通过控制新闻资源控制市场和价格,从而获得高额利润。上个世纪之交,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垄断报团,如美国的斯克利普斯报团、赫斯特报团,英国的北岩报团,法国的普鲁沃斯特报团等等。到了20世纪末,这些报业集团更是滚动发展成为财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国经营的媒介产业集团。例如,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在报刊、图书出版、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全面出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世界第二大传媒公司迪斯尼公司不但拥有收视率颇高的电视网、数字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制作和出版电影、图书和音像制品,还经营卡通玩具和大型游乐场等。

媒介的产业化是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过来又促进了大众化报刊的发展,使它拥有了更为雄厚的资金和更大的规模。这是因为,产业化是各种资源的优化和强化,它有助于报社更新设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有助于报纸稳定售价,扩大发行,争取到更多的广告;有助于报业经营者集中监控,统一管理。而这些正是大众化报刊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小众化”到“大众化”的飞跃,带动了传媒业的勃兴,使它在之后10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在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广播、电视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由以印刷媒介为主的时代进入了印刷媒体与电子传媒并驾齐驱的时代。受众的面更广了,传播速度更快了。70年代末期,卫星直播电视出现(80年代初进入实用阶段)。卫星电视的出现在新闻传播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极大地扩展了信息传播的能力,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洲与洲之间

的节目交换和传播可以即时进行。9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和地面电视都在加速实现数字化。数字广播电视使卫星新闻采集、覆盖范围大大拓展,同时使费用降低,操作简

从印刷媒体到电子传媒,从单一的电波信号到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其中的每一步都称得上是一次飞跃。但是从总体上看,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它们都是大众媒体,都是对“大众化”不同程度的演绎和拓展,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播;传播的单向性和信息反馈的不确定性。直到这个世纪之交“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兴起,大众传播的百年历史才被重新改写,人类的信息交流活动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第二次飞跃

互联网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它是美国军方为防止苏联攻击其命令控制系统而研制开发的,90年代以后才被广泛运用到科研、教育、商业等民用项目上。在不

到10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就已连接了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1亿台个人电脑和10亿用户。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它不但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式传递信息的独特优势。它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就是变点对面的传播为点对点的传播,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多极传播,从而有力地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流通的迅捷化和无障碍化。互联网的兴起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流通方式。因此,无论就新闻传播而言还是就社会发展而言,它无疑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件只中心小学:徐丽平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学生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 ,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掌握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也为下面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及圆柱圆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或等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四、学具准备:直尺,圆形纸片。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六、教学媒体设计 1、设计思路:圆各部分名称、特征等,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了激发兴趣、引发思辨、突破难点、思维延伸的效果。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

的动态演示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使多媒体更有效、更高效的为教学、为学生服务,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2、自主学习设计: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此理论基础上,本节课充分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探索过程,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 七、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设想:根据“活动教育”课题的研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按“谈话直接揭题,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反馈,巩固新知——拓展认识——知识总结——分享收获”的活动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小组学习这种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形成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以活动促发展。 教学过程分析: 首先,直接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呢?.... 让我 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板书:圆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探索圆的真切欲望,兴趣,又直接引出,为下一步研究圆做好铺垫。 其次,初步感知,师:在生活中,你们在哪见到过圆形?如何可以画出一个圆? 然后,自主探究,发现体验: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 在折一折

中共两次飞跃三件大事

中共建党90周年实现两次飞跃完成三件大事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为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分别是: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历史划分为1921年至1949年、1949年至1978年、1978年至今三个时期。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探索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博大胸怀和价值追求,全面体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深刻揭示了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中共建党90周年实现两次飞跃完成三件大事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为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分别是: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历史划分为1921年至1949年、1949年至1978年、1978年至今三个时期。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探索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博大胸怀和价值追求,全面体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深刻揭示了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

马概真题分章练习第二章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分章练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2014.10.7.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P102 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前者是能动反映论,后者是机械反映论 C.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 D.前者是唯理论,后者是经验论 2014.10.8.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P95 A.兴趣爱好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理 2014.10.9.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P106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具体、再抽象 D.分析、归纳、综合 2014.10.10.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P116 A.绝对性 B.相对性 C.全面性 D.片面性 2014.04.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p101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2014.04.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p106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2014.04.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P116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2014.04.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P127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13.10.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p102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绝对观念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神秘天意的启示 2013.10.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p108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013.10.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p109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2013.10.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P127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13.04.7.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P102 A.缺乏实践的观点B.缺乏反映论的观点 C.缺乏一元论的观点 D.缺乏可知论的观点 2013.4.8.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 2.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D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斗争性 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C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 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5.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6.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7.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B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8.生产方式是D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9.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D A.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10."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C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11.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B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1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圆的认识教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理解和掌握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画圆。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8开白纸2张、硬币、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探求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了哪些平面上的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 师:上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围成的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这是以前你们都学过的,那么圆是什么线围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曲线。 师:对,现在我们来研究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 板书课题:圆 点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新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圆: 1、表象认识。 师:你们以前初步认识过圆,请同学们说一说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硬币、钟面、圆形桌面、瓶盖等。 点评: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采取让学生举实例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的表象认识。既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又注意了学生的思维特点,为进一步认识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动手操作,认识圆心。

师:同学们把你所剪下来的圆片对折,打开,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学生操作) 师:对折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些什么? 生:折痕相交一点,交点在圆的中心,每条折痕一样长,交点把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 师:你们有这么多的发现很好,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O表示。(板书) 点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3、动手操作,认识半径。 师:你们发现圆心把每条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这是凭眼睛估计的,是否真的相等,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并记下你所量的长度。(学生操作) 生1:相等,都是2.3厘米。生2:相等,都是2.4厘米。 生3:相等,都是2.5厘米。生4:相等,都是2.8厘米。 师:你们的结论,教师不否定。请在你们的圆上任取一点,量一量圆心到这点的长度,多做几次,并记下所量的长度。(学生操作)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所量的数据。 生1: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生2: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生3: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生4: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师:观察你们所量的数据,从你们所量的数据中,有没有规律?若有,这个规律是什么? 生:有,相等。 师:相等说明了什么?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名词解释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旧唯物论反映论3)唯心主义先验论4)不可知论5)认识的主体与客体6)实践7)感性认识8)理性认识9)非理性因素10)人类认识的总规律11)真理12)谬误13)真理的客观性14)价值的本质15)价值原则16)真理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①) A反映论B实践论C先验论D可知论 (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②) A科学兴趣B社会实践C求知欲望D好奇心 (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①)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①)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 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 (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②) A发现真理B改造世界C创立科学理论D改造客观规律 (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④)观点 A客观唯心论B主观唯心论C旧唯物论D辩证唯物主义 (7)认识的本质在于(②) A主体创造B能动反映C社会实践D客观存在 (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③)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 C个别——一般——个别D一般——个别——一般 (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②) 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D实践比理论重要 (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④) A本质认识B深刻认识C内在认识D正确认识 (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②) 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④)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 (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②)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 (14)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②)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1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②) 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 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16)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④)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1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③) A科学知识B丰富的经验C社会实践D人类的认识能力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本课知识 师:(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一些小朋友向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赛谁能套中小旗。对于这样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先交流一下。生1:我认为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排在中间的人容易套中。 生2:我认为不一定,站在边上的小朋友也是能套中的。 生3:我也认为这种比赛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小朋友离小旗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师:站得近总是比较容易套中,看来这样是不太公平,那么站成正方形怎么样呢?(呈现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 生1:这样刚才要公平一些,大家离小旗的距离差不多。 生2:不对,这样也不公平。边上四个人离小旗要进一些,角上四个人离小旗要远。 师:站成正方形还是不能解决游戏的公平问题。要使得比赛公平,你能帮助他们设计一个方案吗? 生:我有办法了,站成圆形就可以了。 师:(呈现第三幅图)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呢? 生:因为不管站在哪里,每个小朋友到小旗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师:你能自己想办法画一个圆吗?(学生活动,积极地动手画了起来) 师:谁能展示你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把刚才画的圆剪下来,用手摸一摸,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生: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是由角和边来分的 生:圆是一条边,而且是曲线围成的 师: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在圆的身上还有哪些奥秘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圆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师::即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对折的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师;那我们把这一点就是圆的圆心,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生: 我知道这些折痕叫直径通常用字母r来表示 生: 我还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有很多直径 生: 我还发现这些直径都相等 生: 我还发现每条直径都通过圆心,而且两个端点都在圆上 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生: 我还发现从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还有线段 师: 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生: 我还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有很多半径 生: 我还发现这些半径都相等 生: 我还发现每条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连线 师: 我们的祖先木子说过,教师板书古人说过圆.一中同长也. 师: 这句话什么意思? 师: 一中就是在同一个圆中,同长什么同长?指的是半径相等,直径也就相等师: 我们木子发现的要比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多年,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师:能不能学着古人的样子读 师:圆有什么特点? 生:圆一中同长也 师:现在回想一下,我们刚才设计的圆形,把小旗看成圆心,每名小朋友都站在圆上,根据圆一中同长也,所以设计成圆形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探讨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 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真佩服,小朋友真棒!除了你表示的那个点,还有其他可能吗?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师:你刚才的说法很有意思,先说“在圆的范围内”,后来改成“在圆的这条线上”。如果在范围内,距离不够3米,如果在圆上,距离够3米。那你们怎么告诉小明呢?如果宝物在圆上,怎么表达告诉小明呢? 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厂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 师:同意吗?真厉害。刚才她说到两个词,一个是以左脚为“圆心”还有一个是半径多少?[板书:圆心,半径] 生:3米 师:就用上这两个词,就很准确地表达出了圆的位置,对吧。如果只说以左脚为圆心,不说半径3米,告诉小明,宝物啊就在以你左脚为圆心的圆上。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如果只告诉左脚是圆心的话,那圆可以无限延伸。就没法掌握圆的周长是多少。 师:那个圆可以无限延伸。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你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没定,圆的大小没定。对不对。 生:对

马原第2章 试题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2.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D )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B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D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6..感觉、知觉、表象是( A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8. 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展现“认知”全过程

展现“认知”全过程 “认知”的全过程简单地可以这样来表述:注意——知觉——复述——编码——提取。 补充说明上述“认知”过程:个体注意某些刺激,就预示着信息加工过程的开始;而发现或理解刺激的意义,就是知觉活动;为了保存信息,个体需要不断地复述,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新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即进行有意义编码;而一旦能从头脑中有效提取出新知识,或将之运用于某些活动中,则表明个体已经获得了这一知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引发了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不仅仅要呈现与解释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这一转变出发,有研究者提出“为理解而教学”的口号。 “理解”远非字面上那么简单,它寓意了很多需要运用思想的过程,如解释、寻找证据、验证假设、提供补充的例子、概括、将部分与整体相联系等等。通常我们所说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认知过程。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案例,它是如何体现认知过程的。 《理解“形态各异”一词》,课堂片断: 生读:我向大树走去。走近树的时候,我发现,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师:“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 生1:我打个比方,我们有的同学扒着坐,有的同学直着坐,这就是形态各异。 师:哦,你看到了坐的姿势不同。 生2;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相貌是一模一样的,就算是双胞胎,还是有区别的地方,这就是形态各异。 师;你从人外貌来举例很好。那么,在同一棵树上的叶子说它是“形态各异”,它会有哪些内容的不同呢?(打出“一棵树上的一根枝,枝上长满了树叶”的课件)。 学生观察后纷纷表示了自己观点:叶子的大小不同;叶子明暗的色彩不同;叶子长着的方向不同;叶子残缺和完整的不同;叶子的叶脉多少不同…… 师:能用“形态各异”说一句话吗? ……

马原前三章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 生命力的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 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物质与意识谁是本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有)与不可知论(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与形而上学 (孤立的静止的观点)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唯物辩证法(承认)与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其根 本方法) 唯心主义宿命论——只强调必然性而否定偶然性; 唯心主义非宿命论——只强调偶然性而否定必然性; 辩证决定论——坚持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3,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普遍状态;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4,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 社会实践(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5,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形式和状态(量变与质变的依次更替);

第二章马克思

1、[3分]“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 ? B. 唯心主义 ? C. 绝对主义 ? D. 相对主义 正确答案:A 2、[3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 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C. 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 D. 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B 3、[3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相互区别主要在于()。 ? A. 第一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现象,第二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 B. 第一次飞跃获得感性认识,第二次飞跃获得理性认识 ? C. 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 ? D. 第一次飞跃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次飞跃的目的是检验和发展认识 正确答案:C 4、[3分]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 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 A. 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 B.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C 5、[3分]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正确答案:C 6、[3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 A. 社会实践 ? B. 社会基本矛盾 ? C. 社会发展规律 ? D. 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A 7、[3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正确答案:C 8、[3分]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会导致()。 ? A. 先验论和经验论 ? B. 直观反映论和庸俗唯物论 ? C. 唯理论和经验论 ? D. 不可知论和二元论 正确答案:A 9、[3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 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 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 C. 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 ? D. 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确答案:D 10、[3分]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 客观实在性 ? B. 自觉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与经验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领导我们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正式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丰硕成果。本土化和当代化的统一,从基本原理的应用深入到理论本质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显著特征和基本经验。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张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德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

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一起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贯穿于上述各部分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在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基本指导思想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革命道路,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的毛泽东思想下,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同时也极大地证明了毛泽东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正确性。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党领导和主持了关于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清除了“左”倾思想的影响。再次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路线。在此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团正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

1 认知过程(练习)

壹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一感觉 (一)感觉概述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信息的不同,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1)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觉、觉、觉、觉和皮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是来自于身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觉、觉和觉(机体觉又叫的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二)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刺激物感觉的大小称为感受。通常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大类。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限,与之相对应的感觉能力成为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二者成关系。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感受阈限,与之相对应的个体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同样成反比关系。(三)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而使的现象。感觉适应既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也会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各种感觉都有适应现象,“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嗅觉适应。视觉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是从暗处所引起的视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暗适应是人眼对光的敏感性逐步提

高的过程。痛觉适应最不明显。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有对比和对比。同时对比是指两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产生的现象,继时对比是指两个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 3.感觉后像 后像是指刺激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感觉后像。视觉后像有和。正后像是指保持刺激物具有的同一品质的现象,负后像是指产生与刺激物相反感觉的现象。 4.感觉补偿 感觉补偿作用是指个体某种感觉缺失后由其他感觉加以的现象。 二、知觉 (一)知觉概述 1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是不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整体反映并赋予意义。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两者产生性质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的反应,知觉是事物的反映,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两者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是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综合的结果。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他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特征和外部联系。知觉是在感觉的上产生的,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感觉特征,可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摸知觉等;根据人脑所认识,可以把知觉分为知觉、知觉和知觉。 (二)知觉的特点 1知觉的性 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而其他事物则成为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3)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揭题新授 教师出示硬纸圆,提问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反贴在黑板上,出现课题: 1、认识圆形 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圆。让学生说出画面上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讨论,球是不是圆形。显示球被破开,旋转球体,出现并闪烁横截面的过程。教师说明:球是球体,不是圆形,要是把球破开,它的横截面就是圆形。 2、揭示圆的形成。 (1)演示:绳子的一端系着一个小球,用力甩动小球,使小球的运动形成圆形; (2)用绳子系粉笔在黑板上画圆模拟小球的运动轨迹成一个圆形; (3)小球被甩动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也就是圆呢?揭示:正是因为小球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拉直的绳子长度也没有改变,这样甩动小球,也就形成了圆。

(4)过渡: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先确定画圆工具圆规的两脚距离,然后,把其中的一脚固定,另一脚旋转,这样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用手比划) 3、学习用圆规画圆。 (1)学生尝试画圆。 (2)引导学生说出画圆的体会并讨论:(用课件,并板书) ①画圆的步骤。(定长、定点、旋转一周) ②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变) (3)教师示范画圆。 4、教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o) 你知道圆画圆时的定点在圆中叫什么吗?板书(学生口答)并教学用字母表示。板书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一个圆的圆心的?(学生操作) 你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什么呢?板书 2、半径(r) 定长在圆中又叫什么?(半径)(学生观察尝试下定义)板书用字母表示。板书 教师出示定义,帮助学生理解定义。

教学“圆上任意一点”“圆内任意一点”、“圆外任意一点”的区别。 学生画半径(任意画) 你还可以吗?你能画几条?(为什么) 学生量一量同一个圆内每条半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通过圆的比较,你知道的半径决定圆的什么?(用课件)板书 3、直径(d) 除了半径,圆还有直径板书,用字母表示。板书.在自己的圆上画出直径 学生尝试给直径下定义。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画一画,再量一量,在同一个圆内你发现了直径有什么特点? 学生动手量一量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板书:r=d=2r 为什么要加在同一个圆里 完成下面板书: 学生练习两者的关系:练习二十二表格。(学生直接口答) 4、小结所学知识,引导质疑。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一、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感觉分析器的组成部分 A.感受器B.神经传入通路 C.大脑皮层特定区域D.神经传出通路 2.关于感受性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感觉阈值越大,感受性越高 B.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值 C.随岁年龄的增长,感受性先上升后下降 D.老年期痛觉阈值上升 3.以下哪种感觉属于慢适应 A.温度觉B.触压觉C.听觉D.嗅觉 4.关于感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感觉与刺激共存亡B.人的认知可以超越时空 C.是认知的初级阶段D.感觉是真,眼见为实 5.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的现象属于感受性的 A.适应B.对比C.联觉D.代偿 6.知觉是指 A.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B.对直接作用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C.多种感觉的综合D.思维的结果 7.关于想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B.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征C.可以超越时空D.主要以概念形式的语言信息为中介8.运动知觉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感觉是 A.听觉B.视觉C.平衡觉D.位置觉 9.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无意回忆 A.总结汇报B.触景生情C.参加考试D.背诵课文10.人们从查询电话号码到拨号的间隔时间,大致相当于

A.瞬间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11.“全神贯注”是指 A.记忆的随意性B.思维的严谨性 C.注意的集中性D.想象的有意识性 12.注意的基本功能是 A.对信息的选择B.对信息的加工 C.对信息的贮存D.对信息的保持 13.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称为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 14.短时记忆的时间是 A.5s~1min B.5 min~1h C.0.5~1h D.1h ~5h 15.知觉的基础是 A A.感觉B.想象C.思维D.注意 16.空间知觉不包括 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运动知觉D.深度知觉17.有经验的护士让骨折病人睡硬板床属于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18.护士用多种方法给病人降体温属于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形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19.把植物分为根、茎、叶等是思维活动中的 A.分析过程B.综合过程C.分类过程D.比较过程20.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达到满足时,通过想象得到满足是想象的C A.替代作用B.预见作用C.补充作用D.概括作用21.鲁迅先生创造“阿Q”形象的过程属于 A.无意想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22.下列哪项不属于形象思维 A.服装师设计服装B.儿童游戏中的角色扮演 C.雕塑家创作作品D.医生诊断疾病 23.护士通过体温计能测知病人是否发热是思维的

圆的认识教学过程简述

圆的认识教学过程简述 一、导入 1.出示图片,提问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导入新课—圆的认识 二、圆的概念 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等以前学过的图形,让学生了解圆也是平面图形。 2.小组合作:每四人或者六人一组,分别摆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请仔细观察并讨论:圆和其他的图形有什么区别?完成表格 (教师负责引导让孩子自己说出“曲线”这个词语,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在画一条波浪线或者可以用反义词的形式进行提示和引导) 三、画圆 1.同学们,你刚才用绳子摆出了圆,那么你能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吗?(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来画圆:如杯子、碗、尺子上的圆、胶带等) 2.那如果老师不给你这些东西,你还能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吗?(不能) 3.请同学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工具—圆规。 4.今天老师就教你们如果用圆规画圆。 5.教授用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观察后告诉老师圆规有什么特点? (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一只脚是笔) (2)请同学们用针尖在你的练习本上扎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有一个点,引出圆心的概念) (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3)将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3cm) (4)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即圆的,用字母表示)(5)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6)请在圆上找出一点记为A,连接OA,用尺子量一量OA的长度(3cm) 连接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7)出示圆上的另一条线段BC,量一量它的长度,(6cm)观察后填空 通过并且两端都在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6.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画一条直径和半径并用字母表示。 四、探究合作 1.小组合作:用圆规画几个大小不一样的圆,剪下来,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你会有什么发现? (1)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着,两边可以 (2)一个圆里的半径有条,直径有条 (3)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所有的直径都,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