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马伶传》教案

最新《马伶传》教案

最新《马伶传》教案
最新《马伶传》教案

《马伶传》教案

一、作家作品

《马伶传》的作者是侯方域。侯方域,生于1618年,死于1655年,字朝宗,号雪苑,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明末参加复社,与陈贞慧、吴应箕等人一起,对权奸魏忠贤及其依附者阮大铖之流进行过斗争。清兵入关后,应河南乡试,中榜,不久病逝。他能诗善文,部分作品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现实生活。有《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

二、解题:伶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马伶是姓马的演员,这个题目就是为马伶作传。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人物传记,属记叙文,写一个姓马的戏曲演员的故事,但也并非记叙其生平事迹,只是书写他千里求师,潜心习艺,终于转败为胜的事。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马伶与李伶两次较量,马伶先败后胜的经历,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想使事业获得胜利,还必须不断实践,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

五、层次段落

按课文分为六段。

第一段简介马伶这个演员的身份和他演艺活动的社会背景。

第二段马伶和李伶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马伶属兴化部戏班,李伶属华林部戏班。)

第三段记叙马伶和李伶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

第四段通过记写马伶回答华林部的询问,说明马伶所以反败为胜的原因。

第五段补充介绍马伶的名字、祖籍,结束正文。

第六段作者借马伶在生活中学习、从师而成功的事实发表议论,赞赏他有志、有艺。

六、学习要点

1、这是一篇人物传记。

2、本文的重点是记叙马伶与李伶的两次较技,从中可见作者善作剪裁,详略得当的处置,作为人物传记,并没有详细介绍传主的出身、家庭、学艺与从艺经历,而是侧重写马伶同李伶两次较量的场面。

前一次,当一同演到两相国论河套时,观众被李伶的演技折服,“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详写李伶演出引起的观众效果,而马伶这边则仅是“不复能终曲”,“已易衣遁矣”。略写马伶,对照之中胜负显见。

后一次,则重心落到马伶,但也仅“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一句,却以“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来衬托,从演员身上产生效果,见出胜负,高下为之倒转。

在最后简写马伶身世,以结束正文,也与传记之体相合,这种详略有度、剪裁得体、落实于传主,作为伶人而重在较艺上,的确很值得称道。

3、本文倒叙的写法。

什么是倒叙?就是指不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回转来叙述发生在前的情节,以求引起读者的悬念,增强艺术效果。

本文在写马伶失败后,走了三年,文中先不写马伶三年去做了什么,而是先写三年后回来,请求新安商人重新上演《鸣凤》记,此时演技远胜于华林部的李伶,使他失声败倒在地,然后通过华林部人员的拜访,再写马伶三年前如何去京城到相国顾秉谦的门下做仆人,从而体验生活,提高演技的过程,这就是倒叙的一个例子。达到了使读者急于想了解马伶演技提高了的原因,而继续读下去的目的,同时也使文章曲折生动、艺术效果更佳。

七、写作特点

1、精于剪裁、详略得当

全文组织材料以突出文章中心为主,为了突出马伶反败为胜这个重点,对马伶的性格、家事、交际、人际交往一概略写,而重笔描写马伶第一次失败的戏场情状,说明他原来技艺不如李伶,而后又详写马伶

第二次与李伶较量后,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而且华林部专去访问,马伶解释原因,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2、结构安排独具匠心

A、记写第二次较量,马伶获胜,用了倒叙笔法,把因为到生活中去学习才得胜的原因放在后边写,这样记叙的好处是使两次较量的不同结果,显出富于戏剧性的大起大落的变化,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探究原委。而且先写第二次较量胜利的结果,再写其原因,是以事实为铺垫,又是由主人公马伶自己来讲述的,所以更能使人信服,突出全文中心。

B、作为传记,文章在最后才简述马伶的名字和身世,使这篇人物传记的结构趋于完整。

C、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

如第一次较量,观众不看马伶的戏,却“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致使马伶“易衣遁”,写李伶技艺高超,观众审往栩栩如生,这种细节对后面的描写也是很好的铺垫。到第二次较量时,写李伶失声,匍匐前称弟子。这是侧面描写的手法。这个细节通过对比说明,现在连技巧本艺高超的、“天下无以易”的李伶也被马伶折服了,进而突出了马伶转败为胜,得益于能在生活中从师学习、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这个经验对文艺创作者来说,富有普遍的哲理性的启示。

八、重要段落简析

先读文中的三、四段: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这两段为突出较艺,在时间上未按马伶失败后至京师磨砺,然后再来相较的顺序,而是先写招旧客,再与之同台更奏,引起悬念,增强吸引力,在马伶获胜后,再倒叙在京的经历,揭示题旨,使读者信服。

九、疑难词句

1、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作代称国家。

当:处在。

盛时:兴盛的时期。

易:容易。

问:探访。

趾相错:脚趾互相错杂,形容人之多。

2、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贾:商人。

遍征:广为招请。

妖姬:艳丽的妇人。

静女:娴静、端庄的女子。

毕集:全来到。

3、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过:来拜访。

善技:善长技艺者,即优秀演员。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利用提示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宽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续编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 2.课文里有许多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词语,请一位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遍。 3.这些词语就在课文里,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圈出后请你轻轻地读读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二、利用对话中的提示语,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课件出示句子)找到了吗?圈出这些词语后,你发现了什么? 2. 这些词语表现了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那你能不能利用这几个词来学学陶罐和铁罐是怎么说话的?自己先试着来读读这几句吧,看谁读得像故事里的陶罐和铁罐! (1)精读前三句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学生甲读不好:这是一只怎样的铁罐?你们怎么知道的?那可以怎么读? 学生乙读得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你们还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你们听到了一只怎样的陶罐?两只罐子的表现真是截然不同!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轻蔑”是怎样的神气?谁能学着铁罐的样子轻蔑地来说说这句话。指名哪些地方让你听出轻蔑的感觉了?齐读:个个眼里都带着轻蔑的神气呢! 师生对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精读第四、五对话。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①看来这几个表现人物说话时神态的词语在朗读中的作用挺大的。瞧,故事接着往下发展,这一次陶

最新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 】知识点+课后作业

最新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知识点+课后作业 课前预习 1.朗读 ①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 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认为自己_______,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了_________,铁罐却已_________。 3.认写 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陶罐谦虚捧起看不起 骄傲擦洗光洁美观价值 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 ) ( )( ) 骄谦虚 ( )( )( ) 懦恼价 4.理解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奚落一( ) 懦弱—( ) 轻蔑一( ) 恼怒一( ) 羞耻一( ) 荒凉一( ) 2.读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从对话中体会一下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 3.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结局的句子。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5资料 找到《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读一读。 6.质疑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下来吧。 知识点 课文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至第9自然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至第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

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 我会写: 骄(jiāo)骄子骄傲骄阳骄横 傲(ào)傲气高傲傲骨骄傲 谦(qiān)谦让谦虚谦逊谦卑 虚(xū)虚弱虚荣谦虚虚伪 懦(nuò)懦弱懦夫 弱(ruò)弱点弱小虚弱 尘(chén)灰尘尘埃尘土 捧(pěng)吹捧捧角捧场 擦(cā)磨擦擦拭擦洗 代(dài)年代古代代替后代 价(jià)价格评价价钱价值 必会词语: 国王、骄傲、看不起、傲慢、谦虚、懦弱、 神气、住嘴、王朝、尘土、光洁、美观、 古代、价值、动手 多音字:

画家和牧童(教案)

21《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1.师: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画家,他叫——戴嵩。 [示课件: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自由读——指名读 2.读了这段文字,你都知道了什么? (1)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2)很多人很喜欢他的画。(你从哪里知道?——指导朗读) 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B、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3.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跟他有关,题目叫——《画家和牧童》。 二、创新板书,设问导思。 1.板书:画家和牧童(一大一小)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大一小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为什么把“画家”写得特别大,“牧童”写得特别小? 生1:画家是大人,牧童是小孩。 师:真聪明,知道他们年龄不同。 生2:画家很有名,牧童是一般的放牛娃。[板书:著名] 师:你很会思考,知道他们的身份不同。 师:我们把擅长于画画,画画得特别好的人称他为“画家”。那么舞跳得特别棒的人,我们称他为—— 生:舞蹈家。 师:你还知道什么家? 生:科学家、数学家、小说家、发明家、文学家…… 师:真是了不起,竟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大家。 师:这个大名鼎鼎的大画家和小小的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三、激发兴趣,初读课文。 1.初读要求:1)拿到这篇课文,一直读到正确流利为止。2)标上自然段序号。 2.生自由读。 3.检查:小朋友的读书态度很认真,连生字朋友都迫不及待地要考考大家了。 (1)带拼音的词语。(重点正音:嵩幅抹蝇)指名读 (2)去拼音的词语。自由读——齐读 戴嵩价钱购买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和蔼批评驱赶牛蝇惭愧拱手夸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的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示弱;感悟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居于教材特点、编写意图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陶罐与铁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如下选择: 1.让语文教学更“简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简约,本堂课确定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任务──情境对话。其次是教学环节的简约,本堂课围绕核心任务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熟悉角色、选择角色、进入角色(对话)。 2.让语文教学更“感性”。在这堂课里,我们不要求学生分析寓意,“讲”寓意,更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记”寓意。不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辩,而是巧妙地在朗朗的书声中,在饶有情趣的情境对话中自然实现人文教育目标。读和说,缓说破。 3.让语文教学更“整体”。文本是一个全息元,是一个整体,能整篇教学就整篇教学,不肢解,不选取。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突破习惯于一段一段地教,尝试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在“选择角色”这个环节,我提了一个“你为什么选择陶罐”这样一个涵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思考感悟。同时在朗读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整段整段诵读。 4.让语文教学更“语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角色朗读”、“对文章补白”、“想像对话”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在“对文章补白”的过程中,在“想像对话”的过程中,即在种种“听、说、读、写”等等言语实践活动中,领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

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及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及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及反思 《陶罐和铁罐》一文是小学语文第7册第6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第一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其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首先教师提议我们把这一改成课本剧来表演好吗?学生自然兴趣盎然;接着教师引出:要表演课本剧得先有剧本啊,于是师生共同讨论课本剧格式,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填上名称、时间、地点、人物并在书上画出人物对白的语言等。然后讨论如何才能演得好?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指导读书:要演得好,首先读书要有感情,要有感情就得全身心地投入,不但字字要入目、入心,而且脸上要有表情,手上要有动作,而后再让学生分角色小组练习。由于学生兴趣浓厚,因此练习相当投入。 二、组际交流,指导参与。 在给予学生充裕的练习时间的情况下,教师问:哪一组先来汇报?

同学们纷纷举手。教师请四位同学上台,一做陶罐、一演铁罐、一读旁白、一做评委。之后再请其他同学作导演、顾问、艺术指导、动作设计等并问,有什么建议吗?旨在进一步扩大参与面。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你们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时,要注意那个感叹号,要把铁罐那傲慢无礼,盲目自大的神情与语调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说,你们在读铁罐恼怒时说住嘴这个词时,俩人要配合好,陶罐还没说完时,铁罐就要打断陶罐的话,提高声音说住嘴等。老师则不失时机地问为什么?、你愿意示范一下吗?或给予热情的鼓励。然后请同学们作评委,让上台的小组汇报。由于演得较好,评得也有意思,教室里不时传出笑声。汇报完后,教师请评委发言,学生普遍认为汇报得不错,但也有同学认为最后一对话没读好,没有把铁罐那恼羞成怒、恶意侮辱陶罐的样子充分表达出来。教师在肯定学生发言的同时,请这几位同学示范并问为什么这样演。接着,男、女生分角色,集体表演。 三、再创情境,升华参与。 学生集体表演完后,教师问道:铁罐这样做好吗?学生自然回答不好,教师再次创设情境:既然铁罐这样做不好,我们得劝劝它。教师自已演那个骄傲的铁罐,学生则自由选择演国王厨房里的锅子、勺子、碗等作为剧中人来劝铁罐。学生纷纷走上讲台,自报角色。在演之前,让没轮到上台的同学把心里的想法悄悄告诉上来的锅子、勺子、碗等。在演的时候,教师即铁罐摆出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并反复强调我就是比陶罐硬,从而引出寓理;演出之后,教师让学生评出突出

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最新)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预习,那你们能认出这两只罐子吗?说说谁是陶罐谁是铁罐?(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画出陶罐和铁罐) 师:在现实生活中这两只罐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生:陶罐易碎,铁罐坚硬,教师随机在两个罐子里板书。 师:这两个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个傲慢无理,一个谦虚礼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一会老师要检查生字认读的情况。 师: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读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认读得非常好,看来生字是难不倒我们大家的,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把陶罐和铁罐的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好吗?老师看谁的动作快,开始了。 三、品读课文 师: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边读边画,做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对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师:读完了吗?哪位同学告诉大家你读了对话都读懂了什么? 生:不要骄傲,要学习陶罐一样谦虚…… 师:好了,同学们知道了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奚落这个词的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瞧不起,嘲笑…… 师:我们理解了这个词,通过读对话,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说说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铁罐那么骄傲…… 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问题,知道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那我们就来逐个解决以上的问题。 汇报: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陶罐对铁罐说了哪几句话?说这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的?谁来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 3、铁罐奚落陶罐还有哪句呢?这时候又是什么态度呢?哪位同学带着轻蔑的样子来读读。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来给老师做旁白好吗?师范读 4、再找找看还有哪些是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铁罐从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谁再来读读铁罐恼怒的句子。 5、铁罐一心想把陶罐碰碎已经到了狂妄自大的地步,找一找描写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谁来模仿狂妄自大的语气来读读。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说明

27 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罐的谦虚有礼而不软弱。 4.读懂课文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通过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2.能够通过本课学习,编写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罐和铁罐的图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导入 1.出示课件里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罐和铁罐的质地、特点。

罐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红、白、彩和黑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罐的表现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光洁美观。 铁罐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比较坚固。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发生在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罐和铁罐,随机指导“罐”字的书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字词。(出示课件) (1)生字词: 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罐奚落轻蔑 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学生齐读、一生领读、同桌互查。)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

《画家和牧童》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1、师: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画家,他叫——戴嵩。 [示课件: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 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 价钱购买。]自由读——指名读 2、读了这段文字,你都知道了什么? (1)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2)很多人很喜欢他的画。(你从哪里知道?——指导朗读) 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B、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3、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跟他有关,题目叫——《画家和牧童》。 二、创新板书,设问导思。

1、板书:画家和牧童(一大一小)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大一小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为什么把“画家”写得特别大,“牧童”写得特别小? 生1:画家是大人,牧童是小孩。 师:真聪明,知道他们年龄不同。 生2:画家很有名,牧童是一般的放牛娃。[板书:著名] 师:你很会思考,知道他们的身份不同。 师:你还知道什么家? 师:真是了不起,竟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大家。 师:这个大名鼎鼎的大画家和小小的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2、生自由读。 3、检查:小朋友的读书态度很认真,连生字朋友都迫不及待地要考考大家了。 (1)带拼音的词语。(重点正音:嵩幅抹蝇)指名读 (2)去拼音的词语。自由读——齐读 戴嵩价钱购买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和蔼批评驱赶牛蝇惭愧拱手夸赞赞扬斗牛图沉思片刻绝妙之作翘起来 随机点拨: B、做动作理解:拱手翘起来沉思 C、斗:dǒu北斗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dòu斗争战斗奋斗

陶罐和铁罐教案完整版

陶罐和铁罐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注:后面附我校信笺(也可打印),写学习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设想、教学反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①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②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③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画家和牧童》优质课教案

《画家和牧童》优质课教案 《画家和牧童》优质课教案 《画家和牧童》优质课教案 绍兴县福全镇中心小学金萍 【目标预设】 1 、通过同音字字义比较,建构“戴”字的意义;运用形声字识字方法认识“惭、愧”;通过语境的反复朗读认识“价、购、墨、抹”;通过动作演示,认识“拱”。学习书写“批、评、抹、拱”4 个汉字。借助画面理解并积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词,拓展并积累表示画作生动的词语:绝妙之作、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 、读通课文,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感悟戴嵩的画技高超,并能运用积累的语言夸夸戴嵩的高超画技。 3 、学习“一……就……”的句式,并结合文本,学习运用这一句式。 【教学预设】 一. 回忆榜样 孩子们,喜欢看故事吗?平时你都看过哪些故事?看来你们知道的故事还真不少。老师这儿有几幅图,每一幅图就是一个故事。这几个故事你看过吗? 出示:孔融让梨 你能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的题目吗?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司马光砸缸 这个故事的题目又有谁能说出来?故事中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凿壁借光 再让大家来看一个,故事主人公匡衡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爱不爱学习? 看来,咱们班的孩子平时看书还真不少。小朋友们平时看书的种类应该更广泛。 二. 引荐画家 孩子们,孔融、司马光、匡衡,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节课,老师要介绍大家认识这么一位画家。

出示: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化大价钱购买。 谁能第一个站起来读读这句子,和这位画家见个面?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生字宝宝,可不能念错他们。 真能干,老师没教你,也能把这两个穿红衣服的生字宝宝读正确。奖励你带着大家读读这两个新词。 1. 谁也能像他这样正确地读一读这句子? 2. 初次见面,你就发现这是一位怎样的画家? 学习:惭愧。看看这个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学习:拱手。会做拱手的动作吗?古人在对别人表示尊敬的时候,常常在胸前做拱手的样子。 再齐读该句。 四. 了解画家 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除了课文第一段,还有好多地方能够看出戴嵩画技高超。咱们再快速地读读课文,拿出笔找一找,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戴嵩的画技高超? 反馈交流预设: 来说说你都找了哪些句子。 1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习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一起读读这两个词语。谁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是中国国画绘画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技法,这就是戴嵩画的《斗牛图》,你来说说,哪些部位画的时候是浓墨涂抹的,哪些地方可是轻笔细描出来的? 谁也想这么来读一读? 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 谁有勇气和老师挑战一下?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 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 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有疑惑的地方,

并搜集相关资料。 2、形象导入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质地、特点。 陶罐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 800-900 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 陶和黑陶等。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 陶罐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 光洁美观。 铁罐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比较坚固。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 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随机指导罐字的书写。 二、合作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2、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一认部分,教学生字,指导组词。 3、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更正读音。 三、品读体验 1、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 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说明

《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铁五小学马燕娜 教材分析: 《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罐,常常奚落罐,谦虚的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目标: 1、识“、懦”等几个生字。会写“、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罐的谦虚有礼。 教学重点: 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

礼”和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知道孩子们喜欢交朋友,今天老师也请了两个朋友,你们瞧是谁呀?师板贴罐和铁罐的图片。(这是罐,这是铁罐)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罐和铁罐 “”字很容易写错,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个“”字,(板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已试着把这篇课文读通读顺。开始吧!(生读) 师过渡: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的学习能力特别强,今天老师想见识见识,接下来谁来露一手,读读这些新词。 2.出示词语课件: 御厨傲慢奚落谦虚懦弱和睦相处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荒凉懦弱相提并论抽生读(若读得好:——你真像个小小播音员,读得可真准!……——请你当小老领着大家读一读,好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 设计思路 学习寓言既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语言,又要让学生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本课设计分两大板块组织教学。第一板块:品读交流,内化感悟(即陶罐和 铁罐当年在国王御厨里的情景)让学生在读、思、议、演中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第二板块(即许多年代以后的情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和质疑问难中感悟人们喜欢陶罐的原因。最后,说写延伸,深化感悟,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悟出本课所蕴 含的道理。 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一定有很多朋友。能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 生:(我的好朋友是×××,因为他(她)学习成绩很好,我要向她学习。 所以,我就和她交朋友了。) 师:爱学习是一个人的长处,也值得大家向他(她)学习。 生:(我的好朋友是×××,因为他(她)很诚实,所以我喜欢和他(她) 交朋友。) 师:诚实是一种美德,相信你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生:(我的好朋友是×××。因为她舞蹈跳的特别好,我也喜欢跳舞,所以 我愿意和她交朋友。) 师:哦,你们俩的兴趣爱好相同,所以成为了好朋友。我想你们俩个的舞蹈

一定跳的特别棒!等有时间让大家欣赏一下,好吗? 一、看图导入新课。 知道同学们喜欢交朋友,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两个朋友,你们瞧是谁呀? (课件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师: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简单地说一说课文中的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 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师:孩子,你真会读书,能把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读成短短的几句话,真不简单!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到国王的御厨里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 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指名读。 问:“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嘲笑 别人) 师:那么铁罐究竟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想不想去听听他们的对话呀?(想) 三、品读交流、内化感悟。 (一)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动画演示场景对话)(出示课件:课文的朗读:前半部分。) 师:谁能说说,你从他们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我觉得铁罐很自以为是?/我觉得铁罐很傲慢)师板:傲慢(我觉得陶罐很谦虚)师板:谦虚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对什么词?—反义词。齐读这组反义词。

画家和牧童教案

画家和牧童教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画家牧童呢 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游戏识字。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个着名画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随学生回答朗读感悟有关句子: 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理解“观赏”,用“一……就……”说话练习。 ⑵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换种说法说句子: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有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说说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⑶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理解“沉思”“片刻”,教学多音字“斗” ⑷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教师用简笔画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练习。 (5)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说说“夸赞”的近义词。 (6)“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抓住“绝妙之作、活、神笔”,让学生明白戴嵩的画技超群。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这两句话。 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团结小学李玉梅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和不软弱。 难点: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一、导入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罐,一只是铁罐,谁还记得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呢?指名说。(易碎,坚硬)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板题齐读)。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打开书107页,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关键词,理解课文。 1、师:同学们刚才提到一个词“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嘲笑,讽刺,挖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说出了直接的理解,还给“奚落”找了很多近义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理解词语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想学吗?我们就以“奚落”为例!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书上已经出现道道横线,相信你们已经找到了相关句子。 2,小声读一读2--9段。(1.)看看铁罐是怎样一次次奚落陶罐的陶罐是怎样应对的?。(2)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汇报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指名读第一句。 师:听了他读,你体会到什么?

《陶罐和铁罐》教案

注:后面附我校信笺(也可打印),写学习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设想、教学反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①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②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③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从学生兴趣出发,给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不断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合作、交流、朗读、表演,全员、全程参与学习,充分地动起来,以至于有所感悟和思考。注重实践、综合、开放。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亲身实践,来解决生活问题。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学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词、好句。 2、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从小要树立自立的思想,积极主动在学习生活本领。 3、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玩游戏,而且老师特别喜欢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所以今天上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个脑筋急转弯让大家猜一下,好不好? 生:好,我要玩。 (课件出示)一个半罐是半罐,两个半罐是一罐;三个半罐是一罐半,四个半罐是两罐;五个半罐是两罐半,六个半罐是三满罐;七个、八个、九个半罐,请你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铁西第一小学党彦博 【教材解读】 《画家和牧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主人公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那个小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课文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去朗读、品味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基于上述理念,本课教学着重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抓关键词句的训练为“纬”,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要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课时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 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 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家的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教学准备】戴嵩的补充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启思。 1、课前猜谜语。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21课(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请大 家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把故事的 大致经过向在座的教师介绍一下呢? 二、研读文本 过渡:画家戴嵩和牧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做进一步的交流。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并交流。 (一)体会戴嵩 1、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体会到他的“著名”的? 出示:戴嵩的画一,就。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27.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认识“陶、懦、恼”等6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3.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设境导入 1.早上,林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张《失物招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丢 失了什么东西呢? 2.哦,原来是陶罐在寻找铁罐啊!那么铁罐到底去哪里了呢?今天我们就继续 走进27课——《陶罐和铁罐》。 二、研读铁罐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第1—9自然段,抓住铁罐的神态、语言,好好地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铁罐子? (2)反馈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1.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它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 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指名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指名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指名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 指名读。 5.。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6. 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说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 7.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以下是关于《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有疑惑的地方,并搜集相关资料。 2、形象导入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质地、特点。 陶罐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罐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光洁美观。 铁罐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比较坚固。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随机指导“罐”字的书写。 二、合作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2、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一认部分,教学生字,指导组词。 3、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更正读音。 三、品读体验 ·

陶罐和铁罐创新教学赏析教学案例反思

陶罐和铁罐创新教学赏析教学案例反思 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陶罐和铁罐创新教学赏析_教学案例反思_实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小学语文第七册其中一篇课外阅读课《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开门见山:讲台正中是公正人(老师),左边是陶罐的扮演者,右边是铁罐的扮演者,他们头上分别带着涂上彩色花纹的陶罐和铁罐的头饰 (陶罐的神情是谦虚的,而铁罐表现出来的是一副骄傲的样子)。两旁坐着热情的观众。 第一幕:铁罐奚落陶罐 老师开场白: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傲慢地问)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谦虚地回答) 老师:“铁罐为什么敢这样问陶罐?” 观众(1):“因为铁罐坚固,不怕碰撞,这也是铁罐的优越性。”观众(2):“铁罐认为陶罐经不起它的碰撞才敢这样问。”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轻蔑的神气)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争辩说)我们生来就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铁罐:“住嘴”(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过不了几天,你就会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气势汹汹) 陶罐:“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颜悦色) 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老师:“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越来越傲慢无理?” 观众(3):“铁罐自以为不怕碰撞就了不起,盲目自大,说话尖刻,不尊重别人,更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 老师:“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观众(4):“陶罐’争辩’,说明陶罐谦虚并不是懦弱。我们应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不能比长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