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郑州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指导教师:庞振超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赵越学号:20123930137 专业:教育学

院(系):教育系

完成时间:2016年5月12日

2015年5月12 日

目录

摘要 (2)

一、引言 (3)

二、教育独立思潮的萌生 (4)

(一)萌生的历史背景 (4)

(二)萌生的思想背景 (5)

三、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运动 (6)

(一)教育经费独立——20年代初的索薪运动 (6)

(二)教育行政独立的思潮与设想 (7)

四、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8)

(一)《教育独立议》与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8)

(二)教育独立思想在北大的实践 (9)

(三)大学院与大学区的实验与反思 (9)

五、教育独立思潮的评价 (11)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摘要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萌发于五四运动之前,并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教育独立思潮是在民国初年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以蔡元培为代表一些教育工作者们为了保证教育独立自主的发展,避免教育成为政治或政党附庸,而进行的一系列反对政治对教育的控制和干扰的活动。由于当时社会现实情况以及运动本身所存在的一些因素,导致教育独立运动最终在40年代走向失败。但是,民国时期的教育独立思潮对于当代社会的教育改革也存在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教育独立;蔡元培

Abstract

Key words:

一、引言

民国时期,在政教关系之中对教育主体地位的探索与研究主要体现在教育独立思潮的产生与发展上。教育独立主要是指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尊重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反对教育成为政治的附属品或者使教育沦为政治的工具并且反对任何政党、政权以及各类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干扰、干预,从而保证教育的独立与自由。同时,教育界人士对于自已参与政治也应采取相应的谨慎与克制的态度。究其本质,教育独立就是提倡“教育独立于政治,排除政治对教育的控制与干扰。”

这一思潮最先开端于民国初年,并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并且达到高潮。但是,最终在20世纪40年代戛然而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民国时期之这一思潮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对教育事业的现实主体价值以及教育本身所应具有的独特规律的一种认知,以及对其自身的社会身份地位的一种觉悟,并且也包含着对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一种维护。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主要包括:教育经费独立、教育思想独立、教育行政独立、大学自治等。这些诉求体现了当时人们希望教育独立、保证教育自身独特地位的一种强烈的愿望。

民国教育独立思潮研究不仅是民国教育史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对当今社会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话题。在对教育改革的诸多讨论中,关于如何保证教育的独特社会地位、保证教育独立自主的特性,一直以来也是人们广泛议论的话题。许多人认为,同民国时期教育界所具有的那种独立自尊的气质相比,当今教育界则有一种附属于政治的政治化倾向。在当今校园中我们不难发现政治的氛围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教育,不论是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内容都存在着浓厚的政治导向作用,在很多学校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严重偏离教育本质的不正常现象,学校这一为社会提供具有独立创造性人才的智力机构,其独立自主的主体性正在一点点的萎缩,教育健康良性发展的独立空间正在一点点的被政治所挤压。在这种状况下,为了谋求教育的良好发展,一个在百年前就被提出的老问题又重新的摆在了现代人们的面前,那就是教育独立的问题:行政权利与教育学术权力的分开;明确政府在教育管理体制中的角色、职责;保证大学作为一个教育学术独立团体的独立地位;重新构建当代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本文希望从教育独立思潮的萌生、教育独立思潮的开端与发展、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南京国民政府的党化教育下的教育独立以及教育独立思潮的评价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

响等方面,来浅析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

二、教育独立思潮的萌生

(一)萌生的历史背景

教育独立思潮萌发于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改革之中,特别是与科举制的废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科举制发端于隋唐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并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一个主要的方法,在科举制度制定之初,在人才选拔上确实打破了以往世家大族的垄断,有利于促进教育的的公平,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但是,自宋以来,传统书院制日渐衰微而科举考试制快速发展,并且渐渐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参加科举考试也成为普通人出仕做官步入统治阶级的唯一方法。因此教育渐渐成为政治的附庸,统治者也希望通过教育来满足知识分子从政的愿望,从而达到将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目的,科举制与选官制的紧密结合也造成了中国教育政治化的历史基础。而中国教育的严重政治化,教育内容的僵化,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也是造成二十世纪我国严重落后于西方列强的重要原因。1898年严复就曾指出晚清时期中国学校的弊端“师无所为教,弟无所为学,而国家乃徒存学校之名,不复能望学校之政。”1因此,在清朝末年严重的国内外危机下,当时的一部分有识之士看到的传统中国高度合一的政教关系的弊端,提出了废除科举、广兴学校、学习西方先进的学校制度、办学理念,从而使中国教育独立于政治之外,并且使教育不仅仅是为政治而服务,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高官厚禄,教育的内容也不应仅仅是儒教学说四书五经。到了1905年,朝野各界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如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端方等人都上奏朝廷希望废科举、立学堂,并认为这样可以“广学育才,化民成俗,内定国事,外服强邻。”2到了1905年 8月清政府正式颁布上谕谕令设立学部并且废科举以广学校,这样自隋唐以来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画上了句号。

废除科举之后各地开始大量兴办新式教育,并且办学的主体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民间办学的热潮高涨,这样就是中央行政体制外的教育空间快速扩大,另外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功能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且使摆脱政治的宰制成为可能。在废除科举之以后乃至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都明确了官私并存的教育多元化办学理念,这就对恢复乃至扩大民教办学自主权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民国初年的教育独立运动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1严复:《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严复集》册1,上海:中华书局,1986年,第88页

2《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4册,第124-128页;转引自姜朝晖《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二)萌生的思想背景

教育独立思潮的产生受到来自教育内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清末至民初,教育独立思潮的萌发不仅受到现实政治环境的影响,也广泛的受到当时教育救国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独立思潮的产生奠定了思想的基础。其中教育救国论在当时对教育独立论的产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教育救国论诞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是在当时清政府积贫积弱加之西方列强对我国虎视眈眈的大背景下,由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依靠技术教育来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从而达到自强的目的。经过维新派人士严复、梁启超等人的推波助澜,教育救国运动在五四运动时期发展达到高潮,并逐渐的在这种极度重视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优先性的思潮中,孕育出了教育要脱离于政治自主发展的思潮。当时教育救国思想认为发展教育,广开民智应放在社会改革的首要地位,是社会改革发展的根本,因此教育的变革就势必要先于政治的变革,这就使的教育的发展必须要独立于政治之外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扰,因此,教育救国的思潮成为了催生教育独立思潮的直接力量。

在清末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就曾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富强,这其中以张之洞为代表,他在劝学篇中曾经讲到“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智以救亡,学以益智,士以导工商。”1这样阐明了由“学”到“智”,由“智”及“强”的教育救国论的固定思维方式。而在后期出现的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人也提出了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梁启超在《新民论》上曾指出,要想“维新吾国”先要“维新吾民”,而达到新民的主要方法就会通过教育来开民智。在五四时期,随着教育救国思想的不断发展,各种教育思想与教育运动犹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军国民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农村教育思潮等共同组成了教育救国的大潮。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教育独立思潮于20世纪20年代萌生,正是在那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国内环境极度恶劣的环境,当时人们才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这种现状。因此之前的那种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教育模式必定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在那种政治动荡、政权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人们认为教育应当独立于政治之外,使教育能够独立自主的连续不断的发展,并且应通过教育来达到挽救政治、挽救国家的目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独立思潮的诞生也显得是顺其自然了。

1张之洞:《劝学篇》,谢俊美主编《醒狮丛书·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三、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运动

(一)教育经费独立——20年代初的索薪运动

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索薪运动,是当时教育界因教育经费问题与政府之间产生严重分歧,继而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对抗加剧并且演变为一场社会运动,索薪运动的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历史事件,更是教育独立的孕育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在民国初年,中国内政纷扰不断,尤其是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政局更是动荡不安,专制政府的地位朝不保夕,政局极其不稳定,因此当时的教育界认识到政府不可能给予教育足够的保障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只有使教育彻底独立于政局之外,保证教育的独立地位使教育免受政权更迭带来的的影响,才能使教育在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的时代保证自身的发展。但是,教育的发展是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的,政府有义务为教育的建设发展提供足够的经费。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各省政权往往由军阀把持,各军阀之间又是战争冲突不断,为了保障各自政治地位的稳定,教育经费往往挪用做军费,教育经费亏空巨大。当时北洋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给教育的经费保障并没有通过立法以明确教育经费在国家中央算总额中所应占的比例。一直等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1932年,在《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才首次明确提到“中央及地方应宽筹教育上必须之经费,其依法独立之经费并予以保障。”但是对于经费怎么拨,拨多少还是没有明确规定。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政府才对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有了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民国初年关于教育经费问题已实施模糊掌控、模糊实施加之政局动荡因此教育经费的挪用、教师薪水拖欠等问题就越发的明显了。

1917年以前,中国的统治者是北京军阀的首领袁世凯,当时中国还是大致统一的,各级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府的政令都是遵从的,地方税交付中央都还是规矩的。因此,在1917年前教育经费的拨付还能基本到位。但是到了袁世凯死后,各地军阀纷争不断,政府经费不足导致教育经费严重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职员的薪金发放。于是在1921年的北京率先爆发了八校索薪运动,这年的6月北京八所国立专门学校(国立北京大学、北京法政、医学、工业、农业、男高师、女高师、美术专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因教育经费问题前往总统府向徐世昌总统情愿,竟遭到军警的殴打枪击造成数十人受伤,史称“六三惨案”。六三事件可以说是一道分水岭,它的爆发是当时教育界彻底的对政府绝望了,虽然在此之后,教职员工的索薪运动还是时有发生,但是当时教育界普遍认识到了,教育独立于政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所在。从此以后政府与教育界势如水火,教育独立思想成为当时教育界的普遍意识,教育独立思潮也从此勃发而不可收拾了。在1921年的广州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七届全会中通过了《促进教育经费独立案》指出教育应不受各地军政局势的干扰。1922年的2月全国教育独立运动会也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也是呼吁教育经费独立,期盼教育基金的稳定,教育制度不受干扰。在教育界的疾呼下,北洋政府也认识到了保证教育经费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证教育经费,例如设立教育基金、利用庚子退款补、征收教育特别税等手段来筹措资金。

但是,上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很多措施都是不了了之,教育经费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针对政府这种一味敷衍的态度,教育界人士也已经对政府彻底死心,这也更加坚定了教育界希望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决心,因此20年代中国各省都爆发了索薪运动,索薪运动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教育独立运动的起点。

(二)教育行政独立的思潮与设想

经过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教育者们终于认识到了教育经费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也不仅仅是谋求政府的改变。教育的独立应是全方位的独立。教育不仅仅在经济上应是独立的,在行政上也应该是独立的,特别是在民国初年那种军阀混战、政局不稳的大环境下,作为代表国家行使教育主权的教育行政机构已经不能正常的履行其行政职能,反而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障碍,在这混乱的政局之中教育经费问题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在追求教育经费独立的同时,人们也开始追求教育行政的独立。如果说教育经费的独立标志着教育独立思潮的开端,那么教育行政独立则是人们对教育独立的根本诉求。在教育索薪运动大规模爆发之前,《教育杂志》中就明确提出了“教育不独立,则教育经费永为时势所掣肘,永为经费所束缚”1这里所说的教育独立就是指教育行政上的独立,就是要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行事权,使其免受政府行政长官的干涉,不受政局更迭的影响。后来随着教育索薪运动的不断深入,人们渐渐认识到了只有教育完全独立于传统政治体制的枷锁,真正的独立于传统政府,自主成立教育独立自治机构,才能真正的做到使教育独立自主发展。

针对教育行政独立的具体模式,当时的很多人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设想。这其中主要有李石岑的教育地方自治方案,提倡中央将权力下放,使地方政府根据自身需要独立自主的办教育,同时在各地成立“教育会”、“教育行政委员会”来分别负责教育立法和教育行政的工作,从而根据当地需要自行确立教育制度自行按排教育经费。但是李石岑的观点也不是指教育完全的独立,各地方教育政策的确定要经由各省议会通过后方可实行。这种方案当时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另外,当时十分盛行的还有周太玄提出的大学区方案,他认为教育要发展首先是要将全国教育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制度和计划中去,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独立于政治之外,免受时局的侵扰。针对这个原则,他设计出了一个独特的教育行政、立法、学术管理体制。首先设立教育的最高立法机关—“最高教育会议”,有关教育的立法应由国会草拟出大纲后由教育会议完善并通过。在行政方面经由最高教育会议来任命教育总长,而教育部也应独立于传统的行政部门,并对最高教育会议负责,使教育的行政权独立出来。另外,地方教育不是完全与地方行政体制分开,而是按照当地的教育发展现状与当地的国立大学合作。在

1幻龙:《言论·告新大总统》,《教育杂志》第10卷第11号,1918年11月15日;转引自姜朝晖《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全国设立十个大学区,地方上的教育行政事务就有各个大学区内的大学院和教育会议负责。这些方案既尊重了国家行政的权威性,又使教育有了独立自主的立法、行政以及学术上的独立自由。

但是上述方案在实行中确实困难重重,甚至可以说只是可以存在于纸面的乌托邦,根本无法适应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从各个观点中所蕴含的思想我们不难看出,自由民主主义、地方分权思想、国家主义都得到了体现,这与当时所流行的很多政治思潮以及西方教育模式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不论是地方自主办学、还是大学区制度可以说都是西方教育制度的照搬,而且在借鉴过程中没有切实结合国内现状,并且也存在这很多的漏洞。这也最终使得这些方案激进而浮泛,只能存在于理论层面而不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但是在这种环境下教育界还是有一些人在冷静思考,在艰难困苦中找寻教育的出路。

四、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一)《教育独立议》与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在民国初年的教育独立思潮中,20年代的索薪运动、以及李石岑发动的关于教育独立的大讨论都极大的的推动了教育独立运动的发展,但是这股教育独立的风潮就很快的过去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没有一个与政治体制相适应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关于教育独立的大讨论中,我们也发现,以各种主义为基础的形形色色的教育独立方案一个个的被提出,可是任何一家之言,一派学说很难的独霸天下。因此,只有一个切实适应中国的、完整的、全面深入的教育独立思想才能真正的对症下药。在教育独立的另一脉络中,以蔡元培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则因为具有更加深厚的贯穿中西的近代文化素养,他们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理解的更加全面透彻,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具有很厚的分化底蕴,影响也更加的深远。

蔡元培第一次阐述自己的教育独立思想是在1922年3月发表的《教育独立议》,在《教育独立议》中,蔡元培明确的提出教育应该以发展受教育者的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的,反对教会对教育的渗透,主张教育独立于党派政治、独立于宗教,主张教育专家化。1912年3月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在他就任之初就曾提出在不同政治体制之下的教育的差别:“教育有两大区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着。专制时代,教育家循政府之方针以标准教育,常以纯粹之隶属政治者。共和时代,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乃得有超轶政治之教育。”1作为教育独立的倡导者,蔡元培利用他教育总长的身份在任期之内拟定的教育方针和在随后指定的“壬午学制”中都取消了包含政治化的教

1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页

育宗旨。

在中国教育史上,执政者与执政党将自己的政治理念或者指导思想强行的、完整的纳入到学校的教育当中起始于国民党的党化教育,但是蔡元培作为国民党的元老并不认同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并且试图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保持教育独立的本质。在南京政府统一全国以后,国民党渐渐表现出了希望一党独裁的本质,并在在思想上在教育中希望植入三民主义教育。这就势必要将教育紧紧的掌控在政府的手中。面对这种情况,蔡元培希望从制度上阻止政党对教育的侵入。因此蔡元培主张以“中华民国大学院”取代教育部,希望将教育的管理从国家权力中剥离出来。

(二)教育独立思想在北大的实践

蔡元培在1917年出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在1927年辞去北大校长职位,共执掌北京大学10年。在北京大学的这十年,蔡元培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这些改革的影响可以说已经超过了一个校长对于大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蔡元培在北大建立起的学术品质、教授治校、大学自治体制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对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打开了一扇大门。

北京大学诞生于清朝末年的政治改革,从他的建立来说就包含了很强的政治目的,清政府希望通过它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从政的人才。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北京大学一直是在政府的“眷顾”下发展的,因此不论从人事、课程乃至学生的安置都受到严重的政治影响。这也是中国当时教育体制的一个缩影。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改变了这种现状,使北京大学独立于政府之外,使教育脱离政治的束缚。这主要体现在蔡元培在北大建立起来的教授治校制度之中。在此之前,北大在校长治校的体制下,学校的学术品质很难得到切实的保证,而且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往往会膨胀到压倒以学者为代表的学术力量,这样就很难保证大学学术的独立性。教授治校成为北京大学各个行政机构的主体,由教授组成的教授委员会掌握着全校的教务与行政,这就使大学成为一个学术自治机构,这种机构由于其自身的稳定性与学术性就会把由教育部任命的校长所带来的动荡和腐败减小到最低的限度。这是对教育独立思想中的专家治校的理念的一种具体的实践,这项改革是将政府的利益与学校的利益、教职员的利益更好地分割开来,教育与政治也逐渐的分离开来。

(三)大学院与大学区的实验与反思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新政府的许多组织机构都处于重建中,而蔡元培作为国民

党的元老而且又是当时教育界的领军人物,再度成为掌握国民政府教育实权的人物,这时他的教育独立的思想也得到实践,这主要体现在大学区在江浙地区的实验中。

其实,在民国初年的教育体系中,大学区这个概念是一直存在的。在袁世凯时期制定《教育纲要》中就曾将全国分为4个大学区,汤化龙出任教育总长后,改为6个大学区,民国七年范源濂任教育总长时,又增至7个大学区,但是这种划分只是一种教育区域管理设想,并未真正实施。不过,1922年6月胡适与北大同人讨论高等教育时曾提议:“第一大学区(北京)国立各校合并。”1 可知,大学区的划分在当时教育界是得一部分教育家的认可,同时也为1927年的大学区制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当然,大学区制的来源主要取自法国制。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中曾提到希望将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立一所大学,在这个区里面的所有中等以上的学校都可以设置在这个大学中,一区以内的中小学校教育,与学校以外的社会教育,都由大学办理。大学事务,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选出。由各大学校长组成高等教育会议,办理各大学区间的事务。教育部,专办理高等教育会议所议决事务之有关系于中央政府者,及其他全国教育统计与报告等等,不得干涉各大学区事务。教育总长必经高等教育会议承认,不受政党内阁更迭的影响。而对于教育经费问题则从本大学区的税费中抽用。这就表明了大学区的核心是有教育家们来办教育,排除政治对教育的干扰,切实达到教育独立的目的。

大学区首先在江苏、浙江两省进行试行,而后推向全国。可是,大学区制一旦移植到中国的土地上,迅即成为“逾淮之橘”。试办的浙江大学区尚差强人意,而江苏大学区更是引起了教育风潮,。许多人批评大学区的实行造成了大学教育畸形发展,偏重学术而忽视教育,行政效率极低,且被少数人操纵,不仅不能使政治学术化,反而使教育官僚化。在江苏大学区中等学校教职员联合会发表宣言称:“盖以现社会实情言之,则学术之空气未浓,而官僚之积习方深。以学术机关与政治机关相混,遂使清高学府,反一变而为竞争逐鹿之场。”2 此种情况大大出乎蔡元培的意料,当李石曾执意试办更大的北平大学区时,他主张审慎行事,与李发生分歧。北平大学区引发更大的风潮,影响甚烈,国民政府于1929年夏宣布停办大学区,大学院随即改为教育部,蔡的改制以失败结束。

大学区制是当时人们对于教育独立的一种努力,但是由于这一制度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导致最终的失败。后人总结其失败原因主要有:1.过于模仿西方制度,没有结合中国的发展现状导致改革过于迅速。2.当时国民政府政权刚刚稳定下来,政治基础很不稳固,而且当时

1《胡适日记》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7页

2《中央大学区中等学校教职员工联合会宣言》:《时事新报》,1928年7月1日;转引自蒋朝晖《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中国的教育基础也不足以支持改革的推行。3.当时中国的教育界派别林立,各个大学之中不仅政治力量强大,即使在教职员工中也是各派林立,尤其是以留日派为代表的一些教师对大学区制反对十分激烈。4.当时蔡元培的教育主张,是希望教育独立于政治,这就与当时国民党推行的党化教育严重不符,自然不会得到国民党的支持。5.当时的国家财政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大学区制的试行。这表明,教育作为国家大政之一,希望完全独立于政治、政党之外,从页达到真正的独立本无意于天方夜谭。我想蔡元培、胡适等民国教育者们自然不昧于此。但是他们依旧苦苦坚持,他们坚持的就是教育对人类对民族所具有的特殊的恒定功能,而这种功能不被外界所袭扰。

五、教育独立思潮的评价

民国时期的教育独立思潮从萌生到发展,从高潮至最后湮没消失,大致经历了40年的时间。事实上民国教育独立衰微从20年代末期大学区制度的失败就已经开始了,到了40年代末在那种激烈动荡的社会变革中瞬间销声匿迹了。关于民国教育独立的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教育独立的运动,从清朝末年的新式教育开始流入中国,旧教育逐渐衰落,政教分离的教育思潮开始显现,但是于此同时,中国也正处于一个政权更迭,严重混乱的时代,整个社会思想也如同政局一样混乱,虽然一些政府支持教育的改革,但是,在这三四十年的时间,根本不足以让一种社会思想完成理论上的充分的探索和实践上的充分论证。

其次,民国的教育独立运动是希望教育的完全独立自治,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思想无异于天方夜谭,在民国时期,政治是时代的主题,不论是民国前期的军阀混战还是后面的抗日救国、国共之争,可以说贯穿整个民国的主题就是不断地军阀混战、抵御外患、政治斗

争。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甚至是独裁专制政府就获得当时社会的普遍认同,而当时教育希望独立于政治之外的诉求就显得很不合时宜。在当时,教育独立的基础是脱胎于西方的政治自由主义之上的,到了四十年代末西方的思想基本上被排除出中国,没有了自由主义的土壤,教育独立思潮也势必走向衰落。

最后,教育独立运动的失败还有很深刻的社会原因。当时教育独立运动的先驱者都是一

些高级知识分子。很多人都是在留学归国之后,由于亲身体验了国外的自由的教育氛围,因此希望将中国的教育环境变成那样。但是他们忽略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徐复观就曾指出:“欧洲由中世纪走向近代的变化,冒险的商人是走在知识分子的先头;而由商人为主的的新兴市民阶级的力量,也远大于作为市民阶级组成分子之一的知识分子的力量。中国则是只是由知识分子带头,社会变化的程度远远落后。”1这就说明了由于知识分子坚实的社会基础作为其向前的基础和由社会背景带来的约束性,于是既容易夭折,又容易形成脱缰野马不受控制,横冲直撞。

论文完成时间:×××年×月×日1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72-73页

参考文献

1.姜朝晖:《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朱庆葆陈进金孙若怡牛力等著:《中华民国专题史·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3. 张晓唯:《民国时期的“教育独立”思潮评析》,载《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9月第22卷第五期。

4.马玲玲:《民国时期“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对教育去官僚化的尝试》,载《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7月第29卷第4期

5. 严复:《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严复集》册1,上海:中华书局,1986年。

6.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7.《胡适日记》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8.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9.朱庆葆、陈进金、孙若怡、牛力:《中华民国专题史·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浅谈民国时期中学课外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9449950.html, 浅谈民国时期中学课外活动 作者:毛佩玉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9年第08期 摘要:当人们意识到书本知识并不能带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时,寻求其他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理所当然。而课外活动就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之一。课外活动在民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它的概念如何,种类是否丰富,又有哪些应注意的原则,本文在这三方面给予关注。 关键词:民国中学;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8C-0010-02 课外活动是当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却并不是当前社会独有的教育形式。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课外活动这一教育形式。 《学记》中记载:“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所谓正业就是指课堂教学,“居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安礼”“乐学”,从而实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虽离师辅而不反”的目的。20世纪初期兴新学以后,在1904年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将学生的游戏列入学校工作范围。此后,课外活动作为补充课堂教学的方式不断得到重视。而本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中学课外活动,原因在于“一个人在小学时代,究竟年少识浅,一切自主的活动,轻易还谈不到。一到中学时代,那是一生事业奠基的时代,除了爱好学问,种种应世处事的能力,也何尝可以忽略”。可见,在中学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民国中学课外活动的概念 查阅资料发现,民国中学课外活动虽没有固定的概念,但本质上与今天有相同的地方。 赵廷为在《课外活动》中认为,其是指“不属于课程范围以内的各种学生活动而言”。王鸿俊在《如何从事课外活动》中将“课外活动”定义为:“课外活动是种种用以补充正课的合理活动,由学生自己的需要和努力产生,在相当指导之,俾完全实现教育目标。”彬然在《谈课外活动》中,将说明“课外活動”指“课内作业以外的种种活动而言。现行的《中学法规》里,规定以学生自治会为课外活动的中心组织。就活动的性质说,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和群学活动四大种集会;就活动的种类说,包括各种集会,体育及娱乐活动,办图书馆、壁报、校刊,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等”。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1.熟悉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2.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 1.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2.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电视上张裕公司的广告,引出“张裕”这一百年民族工业老品牌。对张裕进行一个简单概括说明。 (2)展示出课题和课标幻灯片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是指1912——1949 年,这一阶段又分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 年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 年两个阶段。本节课我们要了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史实,探讨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现在我们透过张裕公司的发展历史,来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习新课】 (1)展示张裕公司第一阶段“创建及初步发展”的内容: 1892 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 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提问:1、中国的近代工业是何时起步的? 2、到19 世纪70 年代又有什么发展? 3、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在什么时候? 解释:何谓民族资本?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 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师:(总结)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裕公司并不是最早出现的那一批民族工业,但它成立后,马上就迎来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乘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大潮,张裕公司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短暂春天”。 板书:1912-1919 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2)展示张裕公司第二阶段“短暂春天”的内容: 1912 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 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张裕”一跃成为一个世界知名企业。 1917 年张裕正式营业四周年庆典,张学良、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 留下诸多宝贵手迹。 提问:1912 年—1919 年,张裕葡萄酒公司步入一个发展的辉煌时期,这是不是偶然?如果不是,具体原因是什么?(参考教材)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何表现? 师:我们在思考问题之前,先来统一一下思路,我们分析原因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

终身教育理念最早提出与自主学习

终身教育理念最早提出与自主学习保罗.郎格朗(Paul·Lengrand,1910— ),终身教育的理论家、实践家.1910年12月生于法国加来的康普兰.巴黎大学毕业,后来在大学任教授的同时活跃在法国成人教育领域,尤其协助创立了法国民众教育运动的团体“民众与文化”,并任会长.1948年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秘书处任职,并和德利翁(A·Deleon)一道从事于终身教育的组织工作.1965年发表个人研究成果,把终身教育上升到新的教育原理高度.其后,担任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科科长.1965年12月,在教科文组织“第三次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学术报告,这是在国际会议上讨论终身教育的开端.朗格让是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概念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通过个人的研究阐明了终身教育思想,并积极从事这一教育思想的宣传工作.由于教科文组织的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理论,很快引起各国的重视,不久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 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习是一个人从小到老的重要过程,没有学习何为的发展?从一个人自身来说:学习可以使一个人进步,陶冶情操,提升个人分内在休养,可以提高人的自身的素质;从一个国家来说: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懂得如何的学习以及借鉴,那么带给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只有灾难.就像以前的中国,闭关锁国,不去学习西方,然而在唐朝我们是世界的领先者而后变成了落后者,四大发明产生于我国,但是西方人学习我们的理论基础上去超越与创新,因此,在当代学习是很重要的,学习没有年龄,只在于自己肯不肯学.只要一天不学习,就会一天赶不上时代的进程. 自主学习概念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一概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编辑本段目标 自主学习对施教者提出的基本任务在现代学习社会,施教者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和主渠道,教师和校长是最主要的施教者。自主学习要求施教者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同时辅之以必要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

比较教育学__西南大学(18)--国际教育思潮试卷二

专题九 国际教育思潮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10分) 1.学习化社会 2.全纳教育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终身教育的本质性特征是什么? 2.简述教育的民主化的内涵? 3.简述森隆夫关于终身教育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4.简述优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1.论述保罗?朗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2.论述全民教育的兴起与教育民主化思潮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化社会 学习化社会是在终身教育思潮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受终身教育影响而产生的。学习化社会从空间角度出发探讨教育,力图解决社会教育化的问题。 2.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遵循5条原则: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不同特性和差异;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应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全纳学校是反对歧视,创建人人受欢迎的社区。 二、简答题 1.终身教育的本质性特征是什么? 终身教育概念具有两个本质性特征,一是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上的延展性;二是终身教育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它更多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是包含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2.教育的民主化的内涵? 教育对象必须是全民化的,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教育的民主化其实质上包含了两层含义,即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教育民主化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即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机会平等。 3.森隆夫关于终身教育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森隆夫从更加系统的角度对终身教育进行了论述,他认为终身教育概念的建立应从制度、内容、方法三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教育权的终身保障——教育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终结;第二,对现代学问的追求——终身教育提倡的学习内容应不以个人的职业或专业为限,广泛的教养教育、德育、体育以及一切现代学问等都应包括在必须学习之列;第三,不成为未来的文盲——现在世界上仍有近8亿文盲,但是未来关于文盲的概念将不再局限于不识字,而是在于你是否掌握了自我学习的方法。 4.优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全民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都能学好,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是有一个质量上的要求的并不是说只是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就可以了,人人还必须有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因为只有质量才能保证真正的发展。要使教育走向更加和谐的发展道路,必须在教育观念、教育资源、教育行为、教育目标上贯彻优质教育的理念,使优质充满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全民教育才是优质的,而这样的优质教育也才能是真正惠及全民的。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的高低在于人才,人才取决于教育,科学教育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清朝建立后,教育制度更多地沿袭明朝,以教化和育才为两大宗旨。学校是育才的基础,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途径,入仕做官是培养人才的目标。由于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教化和育才又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化的目的是利用汉文化来统治人口众多的汉人,育才的目的是培养一批统治汉人的官员。因此,清初迫切需要充实官员队伍,教育第一宗旨是培养官员即育才优先教化。 清朝后期以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20世纪初,青年学生中出现了赴日留学高潮;由于国内形势巨变,旧有的科举制度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清政府被迫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大批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使中国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便于西方科技和新思想的传入,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与现在学校课程相比较,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增加了一些新课程,为培养大批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科技和新思想,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我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民国时期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振兴国家,曾经出现“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爱国思潮与实践。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事关一个民族兴亡的千秋大业,我们必须从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教育反观当今的教育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民国时期教育的灵魂。少年强则国强,唯有将教育发展壮大,才能使国家繁荣兴盛。

终身教育(理论基础)

2.1终身教育提出背景 关于终身教育的思想,古今中外曾有不少思想家对此有过论述"如古希腊大家柏拉图认为,那些极有天赋的人,应受教育到35岁,然后再进行巧年的锻炼,才能成为最好的人才一-哲学王0"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人非生而知之0,而在于终身努力学习"他至晚年仍然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5易6,可以无大过焉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者将至".,l62但是,终身教育被正式提出并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则是发生在上世纪的60!70年代"应该说,它的提出和发展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历史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开始出现了新技术革命"80年代的电子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物工程!海洋工程!以及光纤通讯技术!激光技术!宇航空间技术等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技术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5学会生存6一书指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技术革命所产生的后果相比拟"0首先是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每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约500万篇,平均每天发表包含新知识的论文达1.3万篇"登记的发明创造专利每年超过30万件,平均每天有800一900件的专利问世"/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01刀美国有关部门统计,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至少可用30碎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只能使用15~20年;到60年代中期,只能使用8一10年,个别领域则缩短到5年左右,而其它知识都老化!陈旧或无用了"[8]其次,科技革命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学科相互渗透性的特征"以前的技术革命一般是由某一领域!某一学科而引起的"但是,此时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无疑出现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环境!能源!材料!海洋工程!宇航空间等等,都是多学科研究成果的综合性运用"2.社会政治的变化二战以后,世界众多殖民地国家通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纷纷获得了民族独立"民族要独立生存,必先振兴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而这须要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培养自己的科技工作人员和建设人才"而科技与人才的解决关键在于发展教育"但旧的殖民主义教育体系,不仅无法解决这些新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还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这些地区的人口素质偏差,数据显示:亚洲60年代的文盲率为55.2%,70年代为46.8%,非洲在这两个时期分别是81%和73.7%"所以只有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发展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阶段,建立一个全新的教育体制,才可能实现民族的真正复兴"3.人口剧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一个相对较为平静时期"欧美及众多国家出于因战争因素造成的死亡人数的补偿性增长考虑,这些国家的自然人口迅速增加"如1950年全世界人口为25.2亿人,到1960年增加到302亿人,10年间净增约5亿人"到1970年,全球人口已达36.9亿人"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是这时期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人口增长的后果之一就是对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换言之,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产生必须接受教育才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现实生存感"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医疗技术!条件的先进,人的寿命得到不断延长"人口的变化要求教育的数量!教育的性质!职能!作用等做出相应的改变"/如果我们接受了这样的原则,即

国际教育新理念

《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等)读后感 毕业十年了,十年来一直在从事教育工作。一项工作从事久了会觉得有些自己已经得心应手,在不断的实践中忽略了理论学习。 2010年的12月,参加了国培计划后,和省内各地的同行们相互交流,逐渐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一些缺失,回来后将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取的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不久前阅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理念方面的著作:《国际教育新理念》,这是由顾明远先生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孟繁华博士主编的一本关于教育理念的图书。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宏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教与学的理念。 教育理念不是一个新的名词,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时都需要教育理念的支持和指导。但正如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一样,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总有差距。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都要通过教育实践落实到教育活动中去。很多教育理念在书本上看来是非常完美的,但操作的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教育中,现实的教育资源缺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实际的教学条件限制了教学活动的进行,当然也限制了教育理念的贯彻。在阅读完《国际教育新理念》后,给我启发最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终生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心与研究方法。概括而言,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以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终身教育思潮很快就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终身教育是指一生的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而且还包括职业教育,它是人的一生的事业。 对于教师来说,每位中、小学的教师都应该将终身教育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和学习活动中去,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 如果教师的理念、知识无法得到更新,显然也无法培养出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人才! 对于学生来说,要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建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了解终身教育对我们不断学习、不段更新已有的知识技能有很大的鼓励作用,并且学习不仅局限于书本的理论知识,而应该是全方位的学习。 教会孩子学习方法尤其重要,不仅能让他们学会某种知识,而且能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学习型社会。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表现在强调了学习的终身性、学习的全民化、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平等性主要体现为在学习型社会中,人要进行终生学习,必须具有民主、

[经典收藏]蔡元培与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3、蔡元培与国民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二、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实行的法令 1912年1月3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教育部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决议与法令,决定改学堂为学校,小学废止读经,各种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国民宗旨。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样,小学教育一律不得施行体罚。小学学习年限从清末“癸卯学制”的9年改为7年,可以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和女子职业学校。中学为普通学校教育,不分文理科,中学与初级师范由5年减为4年。中小学要重视手工与美术科目,高小以上的体操课应重视兵式体操。2月,蔡元培提出教育方针,4月,他对此进行了论述。着重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他主张中华民国的教育应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并重的方针。因蔡元培是将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与世界观教育划为德育、美感教育划为美育,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四育并举。 7—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蔡元培称这次会议为全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大会对民国的教育方针展开了讨论,赞同蔡元培关于教育要体现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会议决定重订学制,制定学校系统。会议的成果《学校系统令》于1912年(农历壬子年)9月3日颁布实行,史称《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实业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或实业学校。初小、高小均设补习班,学制2年。中学学制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类,各3年。专门学校本科3—4年,预科1年。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 1913年(农历癸丑年)8月,教育部将《壬子学制》颁布一年来新颁布的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一起综合成一个新的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到全国各地。 《壬子癸丑学制》的纵向方面明确地规定了教育的阶段,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阶段,以留意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为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为宗旨。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儿童6岁入学,男女同校。高等小学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阶段一级,为中学校4年,以完成普通教育、塑造健全国民为宗旨,专门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高等教育一级,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工、农七科。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预科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设置。大学为研究学术设大学院,不定年限。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教育

第二节民国初期的教育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临时政府确立了新的教育宗旨,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现代资产阶级教育的法令与法规,一度让中国教育的诸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可是,中国的教育从来都无法远离政治。民初不断变幻的政治形势,使得教育政策与教育方针许多时候沦为各派政治势力争权夺利的工具。政治的干扰、资金的匮乏,给民国初年的教育带来了重重阻碍。可祸兮福所倚,政治的纷争,无形中让各方政治势力在社会控制方面有心无力,这又为教育的独立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各种新教育思潮的传播,形形色色的新教育实践活动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一、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界的新气象 1、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于1912年1月9日将清朝的学部更名为教育部,统管全国教育工作,蔡元培被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为第一任教育总长。当时的教育部,下设三司一厅,即专门司、普通司、社会司和总务厅。各司设司长,总务厅设厅长,负责各方面的工作。地方上,教育行政并未统一,各省或为都督府的教育科,或为省公署的教育司总理全省教育事务,各县则仍沿用“劝学所”制,并于每县设视学一人至三人,视察全县教育。1917年9月,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教育厅暂行条例》,各省才开始建立独立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 为了尽快改革旧式教育制度,革新教育内容,促使各级学校走向正规化,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修正。其内容包括:从前各项学堂,均改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改称校长;各府州县小学校,应于3月初4日(阴历壬子年正月16日)一律开学;小学废止读经;各种教科书需符合共和国国民宗旨,清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高等小学以上之体操课,应注重兵式;除高等师范一种外,允许私人举办各级各类学校;废止学校出身奖励制度;提倡社会教育等等。与此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时数。小学设置修身、国文、地理、算术、体操等科目,高等小学则在此基础上增设外语、图画、手工、裁缝等课程,中学、师范学校在此基础上增设理化、音乐、家政等课程。① 2月,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在文章中,蔡元培指出,清末新政时期所确立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新的社会形势,“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他明确提出,应该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为新的教育宗旨,“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 ②。他把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与世界观教育划为德育,美感教育划为美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率先提出德、智、体、美四育。蔡元培的这篇文章,为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后,在教育界进步力量的支持下,蔡元培 ①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175页。 ②《民立报》,1912年2月8、9、10日。

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立法问题 1、终身教育立法的背景及必要性: 终身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体系,但终身教育整体的构建并非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1,它的建立,必须依靠需要政府的推动、社会的支持、社会大众的参与。自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发表至今己有四十余年,报告中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在随后的许多年中,各个国家都纷纷促进自身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促进终身教育在本国生根发芽。纵观发达国家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历程,一般先从立法做起,把关于终身教育的建立和发展的目标、策略、具体要求等用法律条文形式固定下来,使其上升为国家意志,将终身教育的建立和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并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法律条文中首次使用“终身教育”的术语就指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及“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教育法中与终身教育相关的条文集中在第11条、第19条 1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中译本)[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5.

和第41条,这些条文为地方关于终身教育立法的出现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五修四立”的立法规划,中便包括推动立法机关制定《终身教育法》的内容,2006年教育部己初步提出终身教育法草案,由教科文卫委员会推动终身教育的立法进程,但目前终身教育的立法迟迟没有进一步的动态,有关信息亦非常缺失,相关草案的内容亦未公开难以查询。因此,我国目前尚未拥有一部正式的关于终身教育的专门法律,故而,有关终身教育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立法保障就难以对其发展有推动力,目前往往相关措施也都只停留在政策层面。而发达国家之所以立法先行,通过确立相关法律来发展终身教育,主要是基于法律法规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以及一系列的保障作用。尤其在我国这种终身教育的理念还远未普及,个人和社会对终身教育了解匮乏,没有主动参与终身教育和接受终身教育的意识和愿望下,这种约束和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也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和规范率先启动并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社会和个人才能依据这项法律法规促进和发展终身教育。2因此,要加速普及终身教育理念,扩大终身教育社会参与,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终身教育的立法有必要走在各种措施还未实行的前面以保障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三、国外立法简要概述: 美国国会在1976年10月通过了议员蒙代尔递交的《蒙代尔议2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

论中华民国早期的教育宗旨与学制体制

论中华民国 早期教育方针与政策 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综合班 陈国刚 1004012007

论中华民国早期教育方针与政策 摘要 探究民国的早期教育的方针对现在的教育是很有意义的,民国的早期教育 方针是最先学习西方的教学经验以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育方针。起作用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做出了一个榜样,对此,我们将深入探究其 教育方针与政策,他们过去的理论对当下产生的影响。 1901年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华民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这不是一个政府的战争,而是一个民族的战争。这进一步激起了人民爱国的救亡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蓬勃发展,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革命迅速在全国蔓延,1912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南京成立了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振兴中华,强国御敌,孙中山把教育放在了首位,给予了教育大力的支持,任命了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在碑亭巷设立办事8关。有蔡元培构建中国教育的蓝图。 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 当时临时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为新生的临时政府的教育设计一个美好的蓝图,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就是确立了民国的教育方针。为此,蔡元培为了宣传他的教育方针于1912年2月在《教育杂志》、《民立报》等处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率先对民国教育方针的整体构想从理论上进

行系统的探讨,引起了很大一部分的关心教育的人士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大家都参与了讨论,再后来蔡元培又以《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作为题目,再一次的在《东方杂志》上进行发表,为的是征求各位学者的意见,。 蔡元培针对的是清朝末年的教育方针,那是的教育的宗旨是“忠君””尊孔“,他就很果断的宣布:“忠君与当前的共和体是不相符合的,尊孔与我们提倡的自由信教也是相违背”要予以取消,对“尚公”、”尚武“、”尚实“三项主义加以改造。使其符合当前的资产民族阶级的需求重新表述为公民道德教育,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又曾添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就是民国教育方针的指导。 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主张。

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史

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史 一、清末期美术教育 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摧残了中国人的肉体,也重创了中国人保守的思想。当人们从民族落后的反醒中寻求解答时,人们开始重视经世致用,以物质生产为目的实用知识,重视科学,重视以美术教育的形式培养为洋务实用的美术人才。 应科学与实业的需求近代学校教育应运而生。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其教学科目除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外,还包括画法。1867年又设马尾绘事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随后,开设有图画(制图)科的新式学堂日渐增多。 我国近代教育活动家张之洞于1902年创办的(1904年正式开学)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图画成为所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1906年,学堂监督(校长)李瑞清奏请获准,创办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第1个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学科以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科,兹单以图画言之,西洋画(铅笔、木炭、水彩油画),中国画(山水、花卉),用器画(平面、立体)、图案等。”图画手工科的设立采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美术教育体制,所设课程全面而完备,并且注意突出美术师范教育的特点。图画手工科开设的课程为:教育为总主科;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主科;国文、英文、日文、历史、地理、数学、体操为副科。学生须通过预科文理普修方可进入图画手工科学习。 自此,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广东优级师范学堂、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设有图画手工科(班)。辛亥革命后,一些已建的师范学校,如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成都高等师范、通州师范相继开办了图画手工专修科。 1852年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内开始附设“土山弯画馆”。画馆属工艺工场的一部分,但主要是为天主教培养宗教画人才。学生是中国的天主教徒,教师是法国传教士。教学采取工徒制,内容包括擦笔画、木炭画、铅笔画、钢笔画、水彩画和油画等技法,课堂作业主要是范画临摹。该画馆还于1907年出版了《绘事浅说》、《铅笔画贴》等书,影响较大,对中国的美术教育,对西画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推动作用,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西画画家,徐悲鸿先生称之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清末,一些有志于美术教育的知识分子,模仿日本和欧美的美术教育体制,开始尝试新的美术教学方法,编写出版“美术教科书”。俞复创办的“文明书局”1902年印发了一套学堂蒙学课本,其中就有丁宝书编写的《新习画帖》5种、《铅笔画帖》4种,《高小铅笔画帖》3种。商务印书馆也出版了徐永清编绘的《中学用铅笔画帖》8册,这些教材对我国新式美术教育的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以吴汝纶等人到日本的考察报告为基础,草拟了《学堂章程》,同年8月15日奏准颁布,也就是《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近代学校系统,虽已公布,但并未执行。 1904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对《钦定学堂章程》修改,,于1904年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它是我国经法令公布,正式在全国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近代学校体系。它对整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癸卯学制”将学前教育的“蒙养院”划出学校系统之外,将小学到大学分为三等六段。其中,第一为初等教育,内分为初等小学堂(学制为5年)和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二段;第二为中等教育,设中等学堂一段(学制为5年);第三为高等教育,内分三段,初步构筑了以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为三条主干的国民教育体系。 《奏定学堂章程》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思想下,决定:

我所了解的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

我所了解的中国近代史中的大学教育 中国自1860年以来,开始大规模接触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文化教育,至今一百五十余年了。在这些年里,我们的教育水平既经历了民国时期的世界驰名,也经历了文革十年的低谷。而今,中国人不满意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应当更多的关注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大学教育问题。接下来,我会对自己所了解的中国近代历史中大学做一个介绍。 第一部分,民国时期那些著名大学中的校长 蔡元培校长是我从他人的评说中知道的,他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教育改革,大有成就,奠定了北大百年发展基调。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不是贩卖毕业证和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而是一个研究学理的地方。这地方采取的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态度,奉行的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因此,校长不是一个行政长官,而是一个学术研究的组织者、领导者。他既没有服从上级的义务,也没有裁定学术思想的权力。他的最大职责就在于提倡思想自由,维护学术尊严,争取教育独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蔡元培因为不能履行这些职责,只好愤然辞职。他在《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说,他每天被一大堆无聊的公文和事务所包围,还要迎来送往,与教育部那些无知的官员周旋,因此他感到痛苦不堪。另外,他认为“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因此在他主持北大校务的时候,为了“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但当局却把这种做法视为洪水猛兽并进行干涉,因此他声明:“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蔡元培全

集》第三卷第298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蔡元培先生强调大学的自由精神,并为之努力。大学的自由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学生和老师是其主体,大学的设施与管理者只是为主体服务的。学生自治,教授治校,这些都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之一。而现如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好相反,教授无权治校,大学管理行政化,管教育的不是教育者,所谓学生自治,只是大学管理者授意下的协管。如此这般,大学之自由精神荡然无存。大学自由精神的主体没有思想自由没有言论自由没有学术自由。学生没有自己选择学习课程的权力,学习的目的被强行引导为为了考试和学分,我无法想象这样教育环境下的毕业生会是什么样的水平。蔡元培先生的另一个主张是兼容并包。在他任北大校长期间聘请了一大批主张不同的大师到北大任教,陈独秀、胡适、梁漱溟、刘半农、鲁迅、徐悲鸿、辜鸿铭……等等,因为大师的加盟,几年之内就将北大改制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学府。对于任教老师的不同主张,他向来不干预,而是与其自由任其发展,使北大呈现一派学术自由之象。这是现在中国大学所不能比拟的。 在求贤若渴方面,竺可桢也值得称道。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以后,听说马一浮和邵裴之的学问很大,被“杭州视为瑰宝”,便多次登门拜访,请他们前来任教。谁知马一浮比较古板,当时他坚持学生必须登门请业,不能上门送教,竺可桢才只好作罢。抗日战争开始后,马一浮带着许多书向西逃难,途中遇上竺可桢帮助他渡过难关,他才答应到浙大授课。 除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之外,坚持教授治校也是尊重人才的具体表现。竺可桢上任前,发现工学院院长朱一成不仅反对教授治校,而且还只拿着薪水不到学校,便觉得此人不堪重用。竺可桢认为,要想把大学办好,要“首先觅得一群志同道合之教授”。(《竺可桢日记》第一册,第26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

终身教育的意义

终身教育的历史意义 1.终身教育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2.终身教育促进了个人的发展 3.终身教育在世界上已产生巨大影响 4.终身教育对中国的影响 一、终身教育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终身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终身教育对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 ●终身教育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不断完善 二、终身教育促进了人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有一个复杂、艰苦的过程,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积极、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终身教育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贯穿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更好地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终身教育在世界上已产生的巨大影响 终身教育思潮作为一种最有影响的国际教育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超越国界,席卷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接受了终身教育思想,并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或“总政策”。 四、终身教育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首先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在一些大城市实际已经实现12年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成从学前教育到老年大学教育等比较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并举,而且有的教育之间相互连通的繁荣局面。并围绕人的一生需要面向社区做到“全程、全员、全方位”满足各类人的学习需要。 终身教育的反思: ●终身教育对近代公共教育的改良 ●终身教育是福利国家的教育设想 ●终身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有机体 终身教育思潮展望 终身教育思潮成为势不可挡的国际教育思潮,已经席卷全球。不同学派的教育家都把它作为“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主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许多国家正在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把终身教育当作教育改革的“总政策”.

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概况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述论 摘要: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阶段处在中国的大变革时期,民国乡村教育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其道路坎坷而曲折。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不免会出现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出现了许多的乡村教育名家和教育思想,他们在乡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去思考。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国家政策都有许多富有成效的成果,因此值得我们去探索。 关键词:乡村教育;发展;经验教训 一个大国的举起与持续发展不但需要强大的经济、军事、政治等作为强大支撑外,还需要强有力的教育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共同协调发展。只有重视教育的发展才能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够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一国教育的基础教育又要数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发展直接影响着中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甚至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为了我国现代初等教育的更好发展就很有必要探讨历史上比较成功的乡村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这其中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对我们的初等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阶段处在中国的大变革时期,民国乡村教育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其道路坎坷而曲折。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不免会出现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出现了许多的乡村教育名家和教育思想,他们在乡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去思考。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国家政策都有许多富有成效的成果,因此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 民国刚刚推翻封建制度,国家百废待兴。当时先进的有识之士纷纷寻求使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方法,乡村运动即是有识之士寻求发展其中的一条道路,发展乡村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有新国民、新教育,必须废除封建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教育思想,“因此当时兴起的“废庙兴学”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对推进乡村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1] 。当时的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等积极探索乡村教育道路,努力提高乡村教育的办学质量以及实行乡村教育的理论实际。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支持也有利于当时乡村教育的发展,对乡村教育的发展规划以及对乡村教育提出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国家的提倡在乡村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末民初,伴随着中国文化及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中国乡村社会曾兴起一股“废庙兴学”之风。其最初只是一种有知之士个人在民间的自发行为;清末新政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广泛推行;最为重要的是“癸卯学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