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_触摸春天1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0
17. 触摸春天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读、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难点: 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
2.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哪个季节吗?(春天)你们是怎么发现春天到来了呢?(学生自由说)我用眼睛看出来的,我用鼻子感受花草的清香。
你们触摸过春天吗?有一个女孩儿她触摸过春天,她是怎样用她独特的方式触摸着绚丽多彩的春,感受着充满生命力的春天。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师板书课题:触摸春天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谁?为什么触摸春天?)过渡: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读书提示: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流利。
②读懂课文内容,说说是谁触摸春天?为什么触摸春天?(安静,因为她是个盲童,看不见。
)2.概述文章内容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 盲童安静,在花香的引导下,拢住了一只蝴蝶,然后,又放蝴蝶的事。
)3. 盲童安静这样的举动,作者感叹到:这真是一个是奇迹!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这不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吗?(学生说)那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呢?接读课文,边听课文边思考,把你认为与奇迹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三)细读课文,深入品析。
1、盲女孩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把你画出来的语句读给同学听听。
2、指名说。
3、相互说一说安静是如何来创造的这些奇迹?你从奇迹中又体会到什么?预设(一)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17《触摸春天》【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预习,自学掌握生字词,读熟课文。
2、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
从生活中、网络中去寻找盲人的生活,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
第一课时(49)一、导入1、师板书:春天。
看到这个词语你你眼前的出现了什么画面。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春天来了(音乐响)生:我仿佛看到了春天百花齐放的样子。
蝴蝶再花丛中飞翔,蜜蜂采蜜。
柳条儿也发芽了。
2、同学们说的真美,在这多姿多彩的春天里盲女孩她安静也正以她独特的方式触摸春天,板书-——触摸春天,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走上讲台,拿出你的文具袋。
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师: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假如我们失去了光明,我们就看不见美丽的校园,看不见敬爱的老师和同学,更看不见色彩斑斓的春天,我们的眼前将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可是,安静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她眼中的春天依然是多姿多彩的,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这个盲女孩。
二、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要求:1、选择自己读得好的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其他人认真倾听。
2、出示藏有生字的文字让学生认读。
3、再读难读字词。
4、找出自己预习时读不好的句子,当小老师指导同学们来读。
5、师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及重点生字的书写指导。
(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朗读,指导“畅”的写法。
生当小老师指导“磕”的写法。
指导生读好。
(2)“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挣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查字典明确“悄然合拢”中“悄”的读音。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触摸春天词语盘点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触摸春天》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触摸春天》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触摸春天》词语盘点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小径:小路。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本文是指安静来回在花丛中走动。
一瞬间: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清香袅袅:形容香气缭绕不绝。
【近义词】浓郁──馥郁流畅──顺畅惊讶──惊异【反义词】流畅──磕绊合拢──张开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触摸春天》课文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
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
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
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触摸春天》句子赏析⑴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流畅”是指动作协调,步履轻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17课《触摸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语文四下第17课《触摸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瓯海区丽岙镇第二小学章秀平[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悟中促读。
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词析句,获得情感体验,提升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文章描写了一位特殊的小女孩——安静,她虽是盲人,却能在花丛中流畅地行走,甚至能极其准确地拢住月季花上的蝴蝶。
特别是她将一只小蝴蝶放飞的细节,更让人感到小女孩内心充满怜悯生命向往美好之情。
她虽然失明,心灵之窗却永远开着。
在她身上,作者也触摸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谁都有触摸春天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厚,感悟凝重。
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小女孩的怜爱之情以及珍惜生命的情怀,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受美好,珍爱生命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在一般人看来,盲人的世界没有阳光、没有色彩、没有春天,一片黑暗。
但安静——这位可爱的盲女孩,虽然无法用眼睛欣赏到世界的美丽,却有着一颗敏感、明亮的心灵。
她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触摸春天,感受生命的美好,为自己的内心创设一个缤纷世界。
激发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引起对盲人的同情之心,进而引导学生抓安静的行动,品词析句来体会这位特殊盲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是教学基本思路。
另外本文情感丰富凝重,所提炼的对生命感悟对十来岁孩子来说会有些难度,除了具体感受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之外,还可适当拓展学生所熟识的人物,如张海迪、桑兰、千手观音的演员等,使对文本的感悟建立在具体语言与具体形象之上,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流畅、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与段落。
3、抓安静的行动感受其美好的内心世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理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
2、抓安静的行动感受其美好的内心世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