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监视、测量和分析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9监视测量分析评价管理程序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是质量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组织的过程和绩效进行监控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和优化流程,并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有效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管理,组织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程序和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为组织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一、程序目的本程序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并指导组织在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面的工作。
通过对实施结果和绩效的持续评估和监控,确保组织的运作与目标的对齐,不断改进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等。
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应按照本程序的要求执行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工作。
三、程序内容1.监视和度量- 通过设立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对组织的关键过程和绩效进行监视和度量。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定期进行监视和度量的过程评估,发现问题和机会,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2.分析和评价-对监视和度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利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如根本原因分析、统计分析等,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
-评价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绩效提升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
3.管理和改进-建立有效的监控与管理机制,确保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工作的持续进行和效果跟踪。
-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通过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等方法,持续改进和优化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工作。
四、程序执行1.执行部门负责人应明确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2.相关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掌握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和技能。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简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监视和测量系统的软件程序。
它提供了对系统各个方面进行实时监视和测量的能力,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系统的状态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功能和用途,并提供一些示例。
功能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通常具有以下功能:1.实时监视: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可以实时地监视系统各个方面的状态和性能指标。
例如,它可以显示系统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网络流量等。
这些实时监视信息可以帮助用户及时发现系统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历史数据记录: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还可以将监视数据进行记录,并生成历史数据报告。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报告来分析系统的性能趋势,了解系统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
这对于系统性能优化和故障排查非常有帮助。
3.报警和通知:当系统的某些指标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可以自动发出警报或通知。
这可以帮助用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或性能下降。
4.远程监视: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通常支持远程监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监视数据和控制系统。
这对于管理人员和系统管理员来说非常方便,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控制系统的状态。
用途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途示例:1.服务器监控: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服务器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管理员实时监测服务器的状态和性能,并在服务器出现异常时发出警报。
这可以帮助管理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2.网络监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可以监测网络中的流量、延迟等指标,并能够提供实时的网络性能数据。
这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问题,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3.应用性能监测:对于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来说,应用程序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可以帮助他们监测应用程序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并提供详细的报告和分析。
这有助于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找出应用程序中的性能瓶颈,并进行优化。
服务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服务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该程序旨在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监视和测量活动监视和测量活动是指对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记录的行为。
通过监视和测量活动,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实施方法以下是实施服务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步骤:1. 设定目标和指标:明确监视和测量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指标以衡量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 收集数据:收集与监视和测量目标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客户反馈、服务质量评估、绩效指标等。
3.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数据可视化工具来加深洞察。
4.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并设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确保改进计划与监视和测量目标相一致。
5. 实施改进措施:按照制定的改进计划,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确保改进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和提升服务质量。
6. 监控效果:对实施的改进措施进行监控,评估其效果和影响。
如果需要调整或优化改进措施,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
注意事项在实施服务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建立合适的数据收集和记录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服务质量的提升。
- 建立反馈机制,接受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
总结服务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对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目标、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和实施改进措施,我们能够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务实地执行该程序可以帮助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依据GB/T19001-2016 idt ISO9001:2015标准编制)1.0目的对产品实现的必须的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0适用范围本程序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测量和监控;对测量和监控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0职责3.1 品质部:1)负责对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2)负责对测量和监控的结果进行评审和放行;3)负责收集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并传递与分析、处理;4)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生产部:负责车间生产过程中的自检。
3.3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选用。
4.0程序4.1 过程的测量和监控;4.1.1 品质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测量和监控的实现过程,它包括产品实现过程,也包括公司根据产品特点策划的个过程和子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全过程。
4.1.2 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4.1.3 与质量相关的个过程应根据公司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如品质部的产品合格率、采购部产品的合格率、营销中心的顾客服务满意率等。
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测量和监控:1) 品质部辅助对质量形成的关键过程进行测量、分析,明确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质检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2) 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限时,品质部应及时发出《纠正措施处理单》,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从人员、设备、原材料、各类规程、生产环境及检验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品质部编制相应的改进计划,经管理层代表审核、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品质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结果;4.2 产品的测量和监控4.2.1 品质部负责编制各类检测规程,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专业整理分享CYJ/CX16-2004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修订状态: 0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 目的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用以确定和评价所策划的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及合用法规的遵循情况,实现持续改进。
2 合用范围合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活动有关的各个过程。
3 术语3.1 监测: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或者具有影响的关键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3.2 监控: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或者具有影响的关键特性进行定性分析的过程。
3.3 监督:对运行操纵情况进行检查和催促的过程。
4 职责4.1 公司安全科4.1.1 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监督实施和归口管理;4.1.2 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对整体结果在年终进行汇总、分析、评价。
4.2 工程项目党支部组织对环境绩效进行监测,并对整体结果在年终进行汇总、分析、评价。
4.3 质监科专业整理分享组织对质量管理的综合绩效进行监测、监控、监督,并对其结果进行汇总及评价。
4.4 体系管理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组织每年度的内部体系审核,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及建议,提交管理评审。
4.5 工会负责对公司员工劳动保护情况(职业病防治工作及女职工、未成年工的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4.6 各科室/分公司/项目部实施本单位、本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4.7 财务科负责对工程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费用的投入、统计,并在年度进行汇总。
5 工作程序工作流程确定监测内容明确监测方法、周期实施监测记录管理信息交流数据分析5.1 监视与测量的内容各科室/分公司/项目部应对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进行监视,对有量化要求时应进行监测,并保持测量相关的数据。
绩效测量和监测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为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通过监测、监督和测量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判断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的绩效情况,为纠正与预防措施提供信息来源。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物业管理活动中涉及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的活动。
3. 定义3.1 主动性绩效监视:是指主动检查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符合性的监视,包括对管理方案、运行标准的监视和测量,以及目标满足程度的监视,风险控制的结果和成效,员工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情况的监视,对过程、工作场所和实际操作进行常规安全行为、管理水平的检测,以及设备、设施安全检查、监控,作业环境及卫生监测和法规及其它要求遵守情况的监视和测量。
3.2被动性监视:是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已发生问题的统计、调查、分析和记录。
如对事故、职业病、事件、财产损失、其他不良绩效的统计分析。
3.3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4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4. 职责4.1 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按策划的要求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绩效进行监督和测量。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目标及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
4.3 公司工会负责组织员工代表对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情况进行监视。
4.6公司各部门(各项目部)负责实施对本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监测、监督和测量。
5. 工作程序5.1 监视和监督的方法(定性):5.1.1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每年组织一次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
5.1.2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每半年一次对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进行、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1.3每半年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召开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诊断会,对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5.1.4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按策划的要求,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的绩效情况进行监测、监督和测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目的对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特性,及具有或可能具有重要环境、风险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一体化管理体系活动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证实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满足程度,以及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及产品实现全过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一体化管理体系活动过程的监视、测量的控制。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监视测量采用标准和规范的审批。
3.2分管领导负责监视测量不符合及不合格品的批准与确认。
3.3业务实施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的产品及实现过程、活动过程的工序或节点的自检。
3.4运行管理部组织编制或引用监视测量的标准和规范,并组织产品及实现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测量实施与数据分析。
3.5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监视测量与数据分析。
4程序4.1监视测量文件的引用或编制4.1.1监视测量引用的标准和规范⑴产品及实现过程的标准和规范a)设计规范:行业规范《公园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b)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规范:行业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武汉市城市绿化土壤质量标准》(DB4201/T348-2007)。
c)绿化养护管理验收标准:地区标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化养护标准》。
d)草花品种质量标准:《武汉市主要草花品种质量标准》。
⑵环境、安全绩效及管理体系的标准和规范:a)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b)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c)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d)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4.1.2公司制定的标准和规范:⑴产品及产品实现过程的标准和规范a)苗木验收标准:《绿岛园林苗木验收标准》;b)优质设计项目评定标准:《绿岛园林优质设计项目标准》;c)优质施工项目评定标准:《绿岛园林优质施工项目标准》;d)优质养护项目评定标准:《绿岛园林优质养护项目标准》;e)优质苗木培植评定标准:《绿岛园林优质苗木培育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保证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取得可靠性的职业健康安全监测、监视数据,以便判断综合管理体系中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实现,评价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为职业健康安全的策划、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所有职业健康安全关键绩效进行监测和测量的活动。
3术语3.1安全绩效是指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4职责4.1安监处是**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程序并组织对各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监控;负责各单位外协队伍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对各单位现场的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负责委托**市环境监测站、疾病控制中心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对**公司不能自行监测的项目进行监测和测量。
4.1.1安监处负责对各单位现场管理和标准化作业的检查。
4.1.2安监处负责**公司区域内矿山生产系统、消防、防火防爆、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4.1.3综合部负责劳动纪律、岗位和人员配置的监督检查;负责员工和相关方意识、培训情况的监督检查。
4.1.4各单位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的危险源及风险的监测、监控与监督检查。
5工作程序5.1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监视和测量5.1.1安监处每季度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细化分解以及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验证,并保留检查记录。
5.1.2检查和验证的内容是各单位对达到目标、指标的具体实施计划、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以及目标、指标量化参数的达标情况。
5.1.3如发现偏离或与目标、指标不符合时,应组织相关单位分析原因,责任单位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加以整改。
安监处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和记录,直至偏离和不符合消失。
OHS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1.目的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实现对OHS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OHS绩效的常规监视和测量,包括对OHS表现、运行控制、目标完成情况、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等的监视和测量。
3.职责3.1办公室负责对有关的运行控制、OHS目标完成情况、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办公室负责OHS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3.2 各部门负责相应OHS绩效数据的监测。
3.3 办公室负责进行劳动纪律的检查。
4.工作程序4.1 OHS管理体系绩效监视和测量的内容:4.1.1 员工健康情况的检查4.1.2 OHS专业性检查。
4.1.3 OHS运行参数的监视和测量。
4.1.4 劳动纪律检查。
4.1.5 运行控制的符合情况、OHS目标的符合情况、OHS管理方案完成进度、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检查。
4.2 员工健康情况的检查。
4.2.1 检查频率:①特种作业人员:二年一次。
②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人员:一年一次。
③食堂员工、保洁员、后勤员工:每年一次。
④女工:一年一次。
⑤从事一般性工作,不属于以上范围人员:二至三年一次。
4.2.2 检查由镇级以上医院执行。
检查中如发现不良健康现象时应进行工作调离。
当发现职业病时,应按职业病管理条例的要求及时上报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一般为卫生局或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并对患者进行专项治疗,直至康复(或稳定)。
4.3 OHS专业检查。
每半年进行一次OHS专业检查,专业检查由办公室组织进行,检查的重点是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特殊场所,如电焊、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场所、危险物品(如有毒化学物品等)的贮存保管等,检查后填写“OHS专业检查表”。
4.4 OHS运行的监视和测量。
办公室依据有关文件对OHS运行参数进行监视和测量。
目前监测的项。
绩效监视、测量和分析控制程序 XHYQ/CX-13-2017
1
绩效监视、测量和分析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质量、重大风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监测、测量,通过监测结果对有关法律、法规的
符合程度及公司环境安全方针、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和绩效监测和测量。
3 程序
3.1 工程技术部负责公司技术服务活动、工作过程和服务中质量、环境安全风险的监测与测
量活动的策划、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对综合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完成情
况的监控。
3.2 各相关部门、综合部负责实施本单位职责管理范围内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监测
和监督检查。
4 职责
4.1.1 主要指员工的身体健康检查,以及作业场所对员工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
4.1.2 综合部应对技术服务的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减少或杜绝风险因素的存在。
4.1.3 工程技术部应依据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事故、职业病、事件和其他不良绩效进行监
测,发生职工伤亡事故按《职工工伤事故报告》执行,发现不符合情况时按《不符合控制程
序》、《改进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2 监控
4.2.1 工程技术部负责监控公司的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落实和实施
情况,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4.2.2 公司管理评审会议对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监测结果进行评价,验证管理体系运行过
程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符合程度,提出改进措施。
4.3 监督
4.3.1 工程技术部每两月组织相关部门对综合部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执行过程进行监
督检查,并填写《运行控制检查表》。
4.3.2 综合部每季组织一次相关部门对各部门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中各项活动的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填写《运行控制检查表》。
绩效监视、测量和分析控制程序 XHYQ/CX-13-2017
2
4.3.3 公司各相关部门应对本部门、本系统主控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要素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
查,并建立相关记录。
4.3.4 综合部依照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对本单位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情况进行
自检自查,并建立相关记录。
4.4 不符合处理
各部门、综合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管理过程不符合项,填写《不符合处置单》,一式两
份并 传递受监督单位和工程技术部,并且执行《安全奖罚制度》。
5 记录
运行控制检查记录表 JL-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