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43.00 KB
- 文档页数:18
2021-2022学年度(上)庄河高中二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武王时,先后把重要功臣及王族分封到齐、鲁、燕三国,这些封国为西周在东方开拓了新领土,其国名寓有区域开发、足食足兵之意。
周武王的这一举措意在( ) A.维护社会稳定 B.建立中央集权制 C.发展小农经济 D.巩固周王的统治2.汉武帝为打击诸侯势力,颁布“推恩令”,使“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制定《左官律》,限制诸侯网罗人才:实施“阿党附益之法”,打击地方或中央官员勾结诸候的行为。
这些措施反映出()A. 汉武帝用法律手段调节中央与地方关系B.汉武帝外儒内法尊儒尚法的治国理念C. 汉武帝时已经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D.汉武帝加强君权的手段具有多样性3.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一书中指出:明代的制度不是一个高明的制度,其关键在于它违背了自秦以来这种官僚帝制的客观规律。
这种官僚帝制的关键环节在于官僚体系与皇权之间的平衡,以及官僚体制的有效性。
作者意指()A. 明中后期的宦官专权造成严重的危害B.明代中枢决策机构由宰相转移至内阁C. 废宰相打破官僚体系和皇权间的平衡D.内阁权势膨胀违背了官僚帝制的规律4.研究者发现,某个时期中国通过对外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丝银对流”。
“丝银对流”促进了我国( )A.商业资本的集聚 B.纸币的出现 C.稻麦复种制的普及 D.传统小农经济的瓦解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的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关税比旧的自主关税还要略高一点,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鸦片战争后( )A.鸦片战争尚未唤醒清王朝B.国人愚味无知观念落后C.外交体制已进入条约时代D.国人缺乏近代主权观念6.洋务运动期间,洋务官员张之洞、王先谦等人劝谕民间开矿并使用机器,丁日昌等人鼓励民间兴办新式轮船,李鸿章率先授予华商火柴专利等。
辽宁省盘锦市2022届历史高二下期末调研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
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
这种交往A.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大量书籍传入朝鲜,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拓展了中华文化圈,故选A。
明朝时期,朝鲜是大明的属国,没有平等外交,故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主专制的强化态势,故排除C。
材料无法判断朝鲜“开始”接受,故排除D。
2.下表为1949年美国《时代》周刊有关中国的政治类报道的倾向性统计表,这主要反映出(注:国民党正面报道;△共产党负面报道;▲共产党正面报道)A.美国对蒋介石逐渐丧失信心B.解放战争胜利开展C.意识形态影响报道的客观性D.美国放弃扶蒋反共【答案】C【解析】1949年美国《时代》周刊有关中国的政治类报道的倾向性统计表表明对共产党的反面报道为主,说明意识形态影响报道的客观性,故选C;AB只是部分统计标的表象,排除;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没有放弃扶蒋反共,排除D。
3.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1997年,俄罗斯成为第八个成员国;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2008年以来,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全球金融危机、生态环保等问题上,扩大了各国发言权。
这一历程反映了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性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故A项正确。
2021-2022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1.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
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些均反映出()A. 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B. 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 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 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2.韩非子说:“臣尽全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
君臣之际,计数之所出也。
”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
这一现象反映出()A.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B. 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C.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D. 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3.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 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C. 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 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4.《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降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这段话主要强调()A. 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 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 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 农业技术和重要性5.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④D. ③④6.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说:“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
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辽宁省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用黑色中性笔、黑色墨水的钢笔在试题答题纸上做答。
一、选择题(本题有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2.3.6.11.12. 为多选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最新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C. 点电荷一定是电荷量很小的电荷D. 两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答案】D【解析】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只有当体积、形状等对于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才可看作点电荷,D正确。
2.最新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B. 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C. 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的组成无关D. 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答案】BC【解析】【详解】A.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电动势的数值等于内外电压之和.当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源的内电压为零,外电压即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等于电动势;当电源接入电路时,电路有电流,电源有内电压,两极间的电压小于电动势,故A错误.BD.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动势表征了这种转化本领的大小,所以电动势越大的电源,表示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所以B正确,D错误.C.电动势由电源本身特性决定,与外电路的组成无关,故C正确.3.下列最新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相同的距离上,电势差大的其场强也必定大B. 任意两点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C. 沿着电场线方向,相等距离上的电势降落必定相等D. 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必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答案】CD【解析】【详解】AB.根据公式:U Ed=可以知道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在电场线方向上距离的乘积.相同距离没有说明是否是电场方向的距离,故A错误,B错误.C.在匀强电场中根据公式:U Ed=可以知道沿电场线方向距离相同,电势差相同,即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等.所以C正确. D.电势减小的方向不是场强的方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才是场强的方向,故D正确.4.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B. 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C. 比较几只电阻的I-U图象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象是属于阻值较大的那个电阻的D. 由UIR=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答案】D【解析】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只有导体本身决定,选项BA错误;比较几只电阻的I-U图象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象是属于阻值较小的那个电阻的,选项C错误;由UIR=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选项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将一电量为q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第一次沿直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1;第二次沿路径AC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W2;第三次沿曲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3,则()A. W1>W2>W3B. W1<W3<W2C. W1=W2 =W3D. W1=W2<W3【答案】C【解析】C正确。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高二英语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25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While the word “island” will have you think of beaches, the sun and sand, there are some islands where you’ll find that the perfect sunshine is covered by clouds of mystery.Easter IslandEaster Island is located midway between Chile and Tahiti. Land on it and you’ll instantly be attracted by the sight of big sculptures(雕塑), 14 feet tall, and weighing 14 tons each. Known as the moai, these ancient sculptures have been made out of volcanic rock(火山岩). For years, people have have no idea why the ancient locals decided to build them.SeychellesThe Seychelles is a group of 115 islands located in the Indian Ocean, off the eastern coast of Africa. At least half of these islands are preserved as national parks. They are home to the coco-de-mer, a big plant which produces the world’s largest seed and leaf, and are also home to many rare animal species.Surtsey IslandThe Surtsey Island is at the southernmost point of Iceland. It didn’t exist before 1963. Then an undersea volcano erupted(爆发), which reached the surface and began forming this island. The volcanic activity continued till 1967, at which point a 2.7 sq km piece of land was formed. Since then, wave has continually affected the island, reducing its size, which as of 2002 was only 1.4 sq km.Isola La GaiolaOff the coast of Naples, Italy, you’ll find the Isola La Gaiola, which actually consists of two small islands linked together by a bridge. This island is beautiful. Yet, if you were to call out “hello” here, you would hardly get an answer, as it is completely abandoned now with only some swimmers or adventurers who occasionally set foot on it.( )21.People still don’t know _______ about the Easter Island.A. how it came into being.B. why its sculptures were built.C. how ancient people lived there.D. why it was rich in volcanic rock.( )22.Where should a visitor interested in animals go?A. To the Easter Island.B. To the Seychelles.C. To the Surtsey Island.D. To the Isola La Gaiola.( )23.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urtsey Island?A. It has a short history.B. It usually has a lot of visitors.C. It will disappear in no time.D. It often experiences natural disasters.BChinese cartoon hit "Ne Zha," in cinemas for more than 80 days, has maintained strong performance on the mainland box office lists, according to the China Movie Data Information Network.Hitting the big screens on July 26, the film has carried its momentum throughout the month long summer vacation into the first week of October by securing a steady fifth place on the box office rankings in the first five days of the week long National Day holiday, according to the network.It remained in the fifth spot as of 2 pm Sunday, entrenching its position in the face of three competitive new domestic films paying tribute to the 70th founding 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cartoon feature has garnered close to 5.06 billion yuan (about 710 million US dollars) as new date, making it the second-highest-grossing film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nema behind the 2021 action film "Wolf Warrior 2."Based on the story of Nezha, a mythological figure from Chinese legends, the film depicts the protagonist as a mischievous boy with cute and ugly features instead of the attractive young figure that appeared in previous remakes.After two extensions, the film will remain in cinemas until Oct 26.24. The year 2021 is the ______ founding 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26B. 80C. 710D. 7025.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last paragraph?A. The film"Ne Zha" is based on the story of Ne Zha.B. Ne Zha is a foreign legends.C. It is a story about a beautiful girl.D. The film will remain in cinemas until Dec 26.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A. Wolf Warrior 2.B.National Day holiday.C.Chinese cartoon "Ne Zha".D.D.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My family and I visit our relatives in India every summer and whenever we travel, my parents always remind me to drink only bottled or boiled water. On one of my trips to India, I saw children drinking water from the roadside. I was troubled to learn that millions of people, most of them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ie each year because of water related diseases.Living in the US, I am lucky to be able to turn on the tap and get potable water(饮用水), while one sixth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lacks access to clean water This year, I entered the Discovery Education 3M Young Scientist Challenge. In late June,I learned that I was selected as one of the top 10 national finalists of this famous middle school science competition. Over the summer, I worked with Dr. Jim Jonza, my Scientist mentor( 导师 )from 3M, and developed a system that uses solar energy to purify water. My invention is green and cost effective,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implementing this in places that are affected(影响)by harmful water pollution.In October, my family and I flew to 3M Headquarters in St Paul, Minnesota, where the final event was to be held. For the last challenge, each of us had to present the invention we had been working on over the summer. The first place winner would win $25,000, a trip to Costa Rica, and the title of America’ s Top Young Scientist. At the awards ceremony, all of us waited anxiously until one of the judges, Danny Forester opened the paper and started announcing "The winner of the Discovery Education 3M You ng Scientist Challenge is.... “ You could hear a pin(大头针) drop as he opened the paper with the winner’ s name, “Deepika Kurup!”As America’s Top Young Scientist, I was given an opportunity to show my invention on national television and deliver several presentation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 have learned is that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are key to success.27. Why does the author mention her visits to India?A. To express her great love for IndiaB. To compar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C. To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relativesD. To show the problem of unclean water.2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replace the underlined word "implementing" in Paragraph2 ?A. ResearchingB. UsingC. FinishingD. Changing29. How did the audience rea ct as Forester opened the paper with the winner’s name?A. They appeared calm.B. They let out shouts of joy.C. They sat quiet.D. They dropped pins to the author.30. How is the text mainly organized?A. In order of timeB. In order of complexity(复杂性)C. In order of placeD. In order of importance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其答案标号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处。
辽宁省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高二数学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12个,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2-=n a n ,则下列各数字中是该数列中项的是( )A .-1B .3C .-5D .42.直线0623=+-y x 在x 轴上的截距为a ,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则( )A. 3,2==b aB. 3,2=-=b aC. 3,2-==b aD. 3,2-=-=b a3.等比数列{}n a 中,12=a ,85=a ,则其通项公式=n a ( )A .n 2B .121--nC .12-nD .22-n4. 在ABC ∆中,若()()3a b c b c a bc +++-=,则A = ( )A .30︒B .45︒C .60︒D .120︒5. 在ABC 中,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若a =2bcosC ,则ABC 一定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6.在等差数列}{n a 中,153,33455==a a ,则201是该数列的第( )项A .60B .61C .62D .637.在△ABC 中,若B a b sin 2=,则A 等于 ( )A . 30或 60B . 45或 60C . 60或 120D . 30或 1508. 等差数列}{n a 中,4,16497==+a a a ,则12a ,15S 的值分别是( )A.12 ,120B.15,120C. 12,150D.64,1509.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40321=++a a a ,20654=++a a a ,则前9项之和等于( )A .50B .70C .80D .9010.满足︒=45A , 6=c , 2=a 的△ABC 的个数记为 ( )A .0B .1C .2D .不确定11. 数列}{n a 中,21=a , 231+=+n n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 )A . 13-nB .13-nC . n 3D . 131+-n12.在ABC ∆中,c b a ,,分别是角C B A ,,的对边,如果c b a ,,成等差数列,︒=60B ,ABC ∆的面积为33,那么=b ( )A . 22B . 32C . 3D . 2二、填空题(共4个,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sin C =3∶4∶5,则C =_________;14. 数列{}n a 满足)(511,311++∈=-=N n a a a nn 则=n a ______________; 15.直线06)52()1(=-+-+y a x a 必过一定点,则定点的坐标为______;16. 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469a a =,则313239log log log a a a ++= ______.三、解答题(要求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在三角形ABC 中,BC=52,AC=6,A C sin 21sin =. (1)求AB 的值;(2)求A cos 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已知点)2,5(-A ,)3,7(B 且边AC 的中点M 在y 轴上,边BC 的中点N在x 轴上,(1) 求点C 的坐标; (2)求直线MN 的方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下列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1.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苏俄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制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是严重脱离现实的表现,故答案为B。
当时苏俄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行余粮收集制,并不是农业税,排除A;C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导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并非由于敌对势力十分强大,排除D。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说明()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的拥护 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C.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D.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18年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必须交出全部余粮,甚至一部分口粮也要交给国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招致农民的不满,故答案为C.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是因为具体政策,并非因为苏维埃政权没有得到农民拥护,说法夸张,排除A;B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影响,不符合题意;出现这种现象是政策原因,并非农民的自私性,排除D。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当时俄国得以“复苏”主要是因为()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行了新经济政策C.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大地开始复苏”可以看出,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故答案为B。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对比四大发明在中国的作用,这一论断启发我们关注A.中西社会条件B.西方发展阶段C.君主专制强化D.意识形态不同参考答案:A【详解】西方社会利用中国的四大发明完成了社会转型,中国的四大发明没有在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显然是中西社会环境导致,因此马克思的意思是说要关注中西社会条件,A错误。
材料中马克思的意思不是关注西方发展阶段,B错误。
也不是关注中国的君主专制和意识形态问题,故C和D项错误。
【点睛】中国古代科技素称发达,但不是一直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逐渐走向衰落;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仍属于传统科技,而且以总结性为主,发展停滞;西方此时则是近代科技的兴起,以创新、理论性科技为主。
2. 1832年,一艘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遍游中国沿海要地,6月20日,该船进入吴淞,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尽窥守军虚实。
船上的一位传教士说:“如果我们是敌人,那么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等地的鸦片走私比较猖獗B.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蓄谋已久C.清政府没有放弃闭关锁国政策D.鸦片战争前夕的清军海防松弛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32 年正处于鸦片战争前夕。
由“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和“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可知,清军对外国商船毫无警戒之心,体现了清政府的海防比较松弛,故 D 项正确。
A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清政府的海防松弛与闭关锁国政策没有直接联系,C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华·背景3. 如图,观察图,导致中共党员数量和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共合作实现推动工农运动高涨B.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重新选择C.红军长征推动农村革命运动高涨D.日本扩大侵华对革命力量的打击参考答案:B由图中可以看出,1927年4月中共党员的组成工人最多,农民很少;1928年6月中共党员的组成农民最多,工人最少,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才导致中共党员数量和组成变化,因此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重新选择,故B项正确。
辽宁省第十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52分)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的文章《封建论》的主题可能是( )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3.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的宗法制。
对其所谓“天”的正确理解是( )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4.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5.《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
”这则材料反映了()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起6.周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
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A.都是片面的B.都是相对进步的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D.有利于封建统治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
这说明诸子学派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B.具有相似的政治诉求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8.刘邦率兵在外,屡屡遣使慰问留守后方的丞相萧何。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项题1.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A. 构建平等社会B. 强化中央集权C. 规范社会秩序D. 缓和诸侯纷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先秦儒家宣扬礼义是强调人们按照自己所属的社会地位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意在规范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孔子代表春秋晚期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孟子和荀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平等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是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确立的,先秦谈不上“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缓和诸侯纷争的意思,故D项错误。
【点睛】“先秦儒家”是解题的关键。
2.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B. 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C. 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D. 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也就是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用以指导人生;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人文主义的起源;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不是研究人与神的关系。
故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3.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魏晋的特点,又出现了新的趋向。
隋唐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A. 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B. 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 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D. 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得到统治者的推崇,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统治者用佛教和道教思想维护统治,故“始终”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道教在我国未取得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儒学遭遇危机,因此儒学不断吸收佛、道德合力成分,到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故C项正确;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不符合历史史实,故D项错误。
4. “孔子所创的原始儒学,礼乐占主要部分”。
战国时代,“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
该反对学派指的是( )A. 法家B. 道家C. 墨家D. 阴阳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法家强调的是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道家倡导“无为”,未体现仁义的观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结合所学可知代表的是下层民众,它反对儒家的仁义说法,可以推断为墨家,主张兼爱的思想,故C项正确;阴阳家主要是涉及天地关系等,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持此观点的是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A【解析】【详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体现出辩证法的思想,符合道家老子的思想,A正确;儒家讲究仁和礼的思想,B错误;墨家倡导兼爱非攻的思想,C错误;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D错误。
6.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的生命C. 人与社会的和谐D. 社会现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各自学派的主张不一样,但是都面对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故D项正确;A项主要是道家,BC 两项儒家比较关注,而法家不太关注人的生命,故排除ABC三项。
7.西汉某著作中说: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直,并且夏天常有暴风;如果君王言不守信,反复无常,秋天雷电天气就特别多;如果君王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
这些思想A. 遏制学术思想自由发展B. 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C. 根植于先秦的儒学传统D. 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这有利于规范约束君主的行为,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不是独尊儒学的思想,不会遏制学术思想的自由,故A项错误;天人感应思想不是根植于先秦的儒学传统思想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辩证意识的内容,故D 项错误。
8.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A. 欣赏自然、移情易性B. 存天理、灭人欲C.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D. 自我完善、君子气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理学追求自我完善、君子气节,D正确;欣赏自然和道法自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C;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朱熹的观点,排除B。
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周敦颐9.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
”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 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B. 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C. 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 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从哲学本质上来说是唯心主义,而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积极倡导唯物主义,所以二人思想差别的本质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区别,A项符合题意。
BC两项表述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王阳明的心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的思想【名师点睛】明末清初产生了很多进步思想家,其代表性人物为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之所以会有众多的进步思想家诞生于明末清初原因在于社会此时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封建君主制度不断强化,日趋腐败;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新的社会力量正在萌发;文化上,程朱理学的弊端日益显现,遭到进步思想家的无情批判。
10.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
“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
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A. 心外无物B. 理是世界本原C. 无为而治D. 仁者爱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的“心”指的是陆王心学。
“物”指的是程朱理学,心学和理学都认为理是世界本原,都强调伦理道德,故B项正确,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程朱理学11.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
顾炎武这一主张A. 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B. 促进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产生C. 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D. 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答案】C【解析】【详解】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二者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顾炎武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C正确,A错误;顾炎武的思想属于传统儒学范畴,不属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B错误;D项中“彻底否定”说法错误,顾炎武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排除。
12.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君主的权力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 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适应了诸侯争霸的社会现实,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则是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因此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还未正式建立,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重视并采纳,故C项错误;孟子和黄宗羲的主张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但董仲舒没有,故D项错误。
13.《九章算术》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功能就是敬授民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即取此意;中国古代还有编订农书的传统,不仅有私人修撰,更有朝廷主持编订的著作。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科技A. 具有服务于农业发展的特点B. 其发展受到农业社会的限制C. 不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D. 注重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从材料中“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编订农书的传统”可分析出古代科技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特点。
故选:A14.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