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周清(1)
- 格式:doc
- 大小:749.67 KB
- 文档页数:2
初二物理第七章周清练习第一节、力1、力:力是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每一个力对应有______个物体。
一个是______物体,一个是_______物体。
2、人推车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
3、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__________。
4、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
5、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
6、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 。
7、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力的示意图:一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
9、如图1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弹簧上,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 的 有关。
10、如图2所示力气不事的两人作用在门的不同位置上,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
11、如图3所示用拉弹簧时,小孩拉与大人拉,产生的效果不同,即小孩能拉伸一条,大人却能拉伸三条效果,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图1 图2 图3 12、用大小是15N 的力向上提升小木块13、以20N 的力沿右上方45度拉动小车14.左手保持静止,将右手拍向左手,左手有疼痛的感觉,这说明了 手受到了力的作用,同时右手也有疼痛的感觉,表示 手在同一时间也受到了力的作用.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的。
检测内容:第十三章第1~3节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48分。
1~7为单选题,8为多选题,每小题6分)1.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C)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2.(赤峰中考)“母亲节”到了,小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妈妈精心准备了一桌美食。
关于烹饪食物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以下认识正确的是(D)A.锅一般都是用铁制造的,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B.炒菜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C.拌菜时,要通过搅拌才能更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D.炖菜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3.(杭州中考)对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QmΔt可知(D)A.比热容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容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容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4.(盐城中考)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 ℃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 ℃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C.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D.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第4题图第5题图5.(常州期中)小明同学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
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中甲、乙两条图线中的一条,已知m冰=0.1 kg,c水=4.2×103 J/(kg·℃),c冰=2.1×103 J/(kg·℃),酒精灯在相同时间内的加热效果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A.小明绘制的是甲图线B.1~3 min内温度不变,说明冰块没有吸收热量C.0~1 min内冰块吸收的热量为2.1×103 JD.1~3 min内,冰水混合物吸收的热量为2.1×103 J6.(重庆校级月考)1 kg初温为30 ℃的水,吸收4.2×105 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C)①90 ℃②110 ℃③130 ℃④150 ℃A.1 B.2 C.3 D.47.(抚顺一模)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两种液态的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如果a、b是同种物质,则a的质量更小B.如果a、b质量相等,则a的吸热能力更强C.在加热过程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a、b的内能D.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b吸收的热量Q a=Q b8.(多选)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一个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可能会下降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C.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辽阳中考)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
检测内容:第十八章第1、2节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小明利用电能表测量某个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电器连续工作时,测得在1 h内,消耗的电能为1.2 kW·h,那么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C )A.液晶电视机 B.台式计算机C.家用空调 D.电冰箱2.(广州模拟)某家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超过 4 000 W,可选用比较合适的电能表是( A )A.“220 V,20 A” B.“220 V,10 A”C.“220 V,15 A” D.“220 V,5 A”3.5月初,小明家中的电能表示数为,电能表的部分参数及6月初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功率的仪表B.小明家5月初至6月初消耗的电能是1 200 kW·hC.小明家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总功率不得超过4.4 kWD.若电能表转盘在10 min内转过300转,则用电器的总功率为1 kW4.(天津一模)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其原因为( C )A.灯L1额定功率较大 B.灯L2两端电压较大C.灯L1的电阻较大 D.通过灯L1的电流较大第4题图第5题图5.(吕梁期末)几个同学在实验室中看到甲、乙两只外形相同的灯泡,铭牌标注如图。
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灯的电阻小于乙灯的电阻B.两灯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甲灯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灯的电流C.两灯串联后接在18 V的电源上,它们都能正常工作D.两灯并联后接在6 V的电源上,甲灯的实际功率大于乙灯的实际功率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8V 8 W”的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将L换成另一只标有“8 V 4 W”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 A )A.大于4 WB.等于4 WC.小于4 WD.无法确定7.(吕梁三模)如图所示是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工作原理图(如图甲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电阻值与天然气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 V,R0为定值电阻,阻值为60 Ω。
高一物理周周清测试题(第四周)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1.在接近地面时雨滴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若风突然从水平方向吹来,则( ) A .雨滴将做曲线运动 B .雨滴有可能做直线运动C .风速越大,雨滴落地的时间越长D .风速大小对雨滴落地的时间没有影响2.一物体在恒定力的作用下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B .该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C .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D .该物体可能做变加速运动3.关于平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C .平抛运动的时间仅由高度决定D .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由高度和初速度共同决定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不变 B .角速度不变 C .加速度不变 D .向心力不变5.如图所示,小轮与大轮半径之比为2:3,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轮与大轮边缘的线速度之比为1:1 B .小轮与大轮的角速度之比为3:2C .小轮与大轮的周期之比为2:3D .小轮与大轮的转速之比为3:26.关于汽车通过拱桥或凹地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过拱桥时超重,车对桥面的压力大于车重B .汽车过拱桥时失重,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车重C .汽车过凹地时超重,车对桥面的压力大于车重D .汽车过凹地时失重,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车重7.正确的是( )A .若木板匀速转动,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始终指向圆心B .若木板匀速转动,则木块还受到沿切线方向的静摩擦力C .若木板加速转动,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不指向圆心D .木板转动越快,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越大8.如图所示,A 点钉了一铁钉,细绳牵引小球由水平位置释放,在竖直位置绳与铁钉接触的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的线速度减小 B .小球的线速度不变 C .小球的角速度增大 D .小球对绳的拉力变大二、计算题(每题13分,共52分)9.一位同学以8m /s 的速度驾驶自行车向正东方行驶,感觉到风从正北方以6m /s 的速度吹来,求:实际风速和风向?o ·A10.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其顶角为θ,圆锥筒固定不动,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在容器内壁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圆周运动平面距地面的高度为H,求:小球线速度的大小?11.如图所示,轻竿的两端固定着A、B两个小球,在竖直面内绕转轴O点做圆周运动,m A=0.5㎏,m B=1㎏,A球球心到转轴的距离为20㎝,B球球心到转轴的距离为40㎝,当A球经过轨迹最高点时对轻竿的作用力为零,求:B球对轻竿作用力的大小?(g=10m/s2)12.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坡上,一质量为1㎏的小球在轻竿的作用下绕O点做做圆周运动,轻竿长度为0.5m,当小球分别以1m/s和4m/s的速度通过轨迹的最高点时,求:小球对轻竿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g=10m/s2)B。
洛阳时代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第六大周物理周清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第12题3分,共30分)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4.5m= μm = nm;(2)3 h = min = s;(3)20m/s= km/h2.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则A尺测得物体的长为 cm,B尺测得物体长为 cm。
第2题图第4题图3. 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4.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是m/s。
5. 人们说话时声带在。
宇航员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回声。
6. 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
7. 如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题图第11题图8. 市场上销售的蜜柚常用保鲜袋包装着,这主要是为了减少蜜柚中的水分;冬天,当出现较重的霜冻天气后,国园的果农们大清早就要到园里,把果树上的霜摇落,这是怕霜熔化时(选填“吸热”“放热”),把果树冻死。
周周清2姓名:1.速度是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A 行人B 卡车C 飞机D 人造卫星2.火车速度为72km/h,汽车速度为18m/s,则( )A 火车速度大B 汽车速度大C 两者速度一样大D 无法确定3.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铁B. 水C. 真空D. 空气4.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 2:9B 2:1C 9:2D 1:2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6.某同学用正常速度匀速步行30m,需40s的时间,若以正常的速度用6min4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 )A 100mB 300mC 200mD 150m7.单位换算:(1)43.2km/h=______m/s (2)30m/s==________km/h8.超声波在海水中速度为1500m/s,合________km/h,如果从海面某处向海底竖直发出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深_______m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
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物理周周清5月11号1.下列关于浮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B.同一木块分别漂浮在水面和酒精上,在酒精面上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面上的浮力C.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自身的重力决定D.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排开液体的重力决定2.外形相同的4个小球放人液体中,静止时如图7-12所示,则受到浮力最小的是()A.A球B.B球C.C球D.都相等3.将一重为80N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A.80N B.30N C.50N D.110N4.将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都浸没在水中,发现两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少了2N,那么这两个物体一定有相同的()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力5.将一只铜球放在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铜球所受的浮力( )A.随着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B.随着注水量的增加而减小C.与注水量的多少无关D.开始时随着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水没过铜球后,浮力的大小不再变化6.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据,一定能用阿基米德定律计算出浮力大小的一组数据是()A.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B.物体体积和物体密度C.液体密度和物体所在处的深度D.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休积7.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鹅卵石,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A.脚越来越不疼,因为人越来越轻B.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C.脚越来越不疼,因为水的浮力越来越大了D.脚越来越疼,因为水的浮力越来越小了8.重力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放入水中均完全浸没,则它们所受到的浮力( )A.铜块最大 B.铝块最大 C.铁块最大 D.都一样大9. 同一只密度计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密度计露出液面部分的体积V A<V B<V C,则( )A.F A<F B<F C B.F A>F B>F C C.ρA>ρB>ρC D.ρA<ρB<ρC。
物理周周清4月27号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7N B.4N C.3N D.1N
3、形状不同的铁块和铅块,浸没在水中不同的深处,如果受到的浮力相等,则可以判断它们的()
A、质量相等
B、体积相等
C、压强相等
D、重力相等
4、把质量相同的铜块和木块分别浸没入水中,则它们所受浮力()
A.铜块的大B.木块的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
5、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决定于()
A、物体体积
B、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C、物体的密度
D、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6、一个小球悬浮在容器内的盐水中,缓慢往容器中加一些水,则该球()
A.上浮至水面B.下沉至水底C.仍然悬浮D.先上浮后下沉
2、(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3中,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5 N,竖直向下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D.8N,竖直向下。
八年级物理第一周周清作业
一、填空题(每题三分,共36分)
1、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 C.头发丝的直径 D.肩膀的宽度2、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4、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5、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6、用刻度尺测一根木杆长度为2.56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
A.1mm
B.1cm
C.1dm
D.1m
7、用一把尺子测量长度,一般要测量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实现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少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8、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适真正不动的物体.
班级:姓名:书写等级:评价等级:
9、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10 、图中,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宽度正确的方法是()
A、 B、 C、 D、
1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授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12、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
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14分)
1、用一把学生的三角尺,测得一个物体的
高度,共得五组数据如下:
(1)4.57cm;(2)4.56cm;(3)4.44cm;
(4)4.58cm;(5)4.59cm.其中有问题
的数据是哪个?。
该物体高度比
较正确的值应为多大?。
2、“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
前
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
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3、如右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
所表示的时间为,此时该表的
读数为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