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热点练3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69.26 KB
- 文档页数:7
安徽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微题型9[题型专练]1.(2018·佛山模拟)已知N2(g)+3H2(g)2NH3(g) ΔH =-92.4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放热92.4 kJB .N2(g)+3H2(g)2NH3(l) ΔH =-Q kJ·mol-1,则Q>92.4C .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 .若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N2的转化率为20%,则H2的转化率一定为60%解析 A 项,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放热小于92.4 kJ ;B 项,氨气变为液氨放热,则Q>92.4;C 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项;若N2、H2的起始浓度之比是1∶3,则H2的转化率为20%,一般情况下H2与N2的转化率无必然联系。
答案 B2.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B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K1/K2C .对于反应③,恒容时,若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 .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时,若增大压强,H2的浓度一定减小解析 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纯固体不能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A 错误。
由于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因此平衡常数K =K1/K2,B 正确。
反应③中,若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ΔH <0,C 错误。
对于反应③,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若充入与反应无关的稀有气体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H2的浓度不变,D 错误。
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计算1.明确三个量的关系(1)三个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关系①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②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掌握四个公式(1)反应物的转化率=n (转化)n (起始)×100%=c (转化)c (起始)×100%。
(2)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
一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
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3)平衡时混合物组分的百分含量=平衡量平衡时各物质的总量×100%。
(4)某组分的体积分数=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0%。
3.谨记一个答题模板反应:m A(g)+n B(g)p C(g)+q D(g),令A 、B 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 、b mol ,达到平衡后,A 的转化量为mx mol ,容器容积为V L ,则有以下关系:m A(g)+n B(g)p C(g)+q D(g)起始/mol a b 0 0 转化/mol mx nx px qx 平衡/mol a -mx b -nx px qx 对于反应物:n (平)=n (始)-n (转)对于生成物:n (平)=n (始)+n (转)则有:①K =⎝⎛⎭⎫px V p ·⎝⎛⎭⎫qx V q ⎝⎛⎭⎫a -mx V m ·⎝⎛⎭⎫b -nx V n②c 平(A)=a -mx Vmol·L -1③α(A)平=mx a ×100%,α(A)∶α(B)=mx a ∶nx b =mbna④φ(A)=a -mxa +b +(p +q -m -n )x×100%⑤p 平p 始=a +b +(p +q -m -n )x a +b⑥ρ混=a ·M (A )+b ·M (B )V g·L -1[其中M (A)、M (B)分别为A 、B 的摩尔质量]⑦平衡时体系的平均摩尔质量:M =a ·M (A )+b ·M (B )a +b +(p +q -m -n )xg·mol -14.高考新宠——压强平衡常数(K p )的计算 (1)K p 含义在化学平衡体系中,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代浓度,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其单位与表达式有关。
[复习目标] 1.掌握速率、平衡图像的分析方法及类型。
2.掌握实际工业生产中的陌生图像的分析方法。
1.(2022·全国甲卷,28)金属钛(Ti)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TiO 2)转化为TiCl 4,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
回答下列问题:(1)TiO 2转化为TiCl 4有直接氯化法和碳氯化法。
在1 000 ℃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ⅰ)直接氯化:TiO 2(s)+2Cl 2(g)===TiCl 4(g)+O 2(g) ΔH 1=+172 kJ·mol -1,K p1=×10-2 (ⅱ)碳氯化:TiO 2(s)+2Cl 2(g)+2C(s)===TiCl 4(g)+2CO(g) ΔH 2=-51 kJ·mol -1,K p2=×1012 Pa①反应2C(s)+O 2(g)===2CO(g)的ΔH 为________ kJ·mol -1,K p =__________Pa 。
②碳氯化的反应趋势远大于直接氯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于碳氯化反应:增大压强,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105 Pa ,将TiO 2、C 、Cl 2以物质的量比1∶∶2进行反应。
体系中气体平衡组成比例(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①反应C(s)+CO 2(g)===2CO(g)的平衡常数K p (1 400 ℃)=__________Pa 。
②图中显示,在200 ℃平衡时TiO 2几乎完全转化为TiCl 4,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却远高于此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3 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的计算1.CuCl 2溶液中的铜主要以Cu(H 2O)2+4、CuCl 2-4形式存在,将CuCl 2溶于浓盐酸中,存在下列平衡:Cu(H 2O)2+4(aq)+4Cl -(aq)CuCl 2-4(aq)+4H 2O(l) ΔH <0。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测定平衡体系中:Cu(H 2O)2+4浓度为a mol ·L -1、Cl -浓度为b mol ·L -1、CuCl 2-4浓度为c mol ·L -1,Cl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用含a 、b 、c 的字母表示)。
答案 (1)c (CuCl 2-4)c 4(Cl -)·c [Cu (H 2O )2+4](2)4c b +4c解析 (2)已知Cu(H 2O)2+4(aq)+4Cl -(aq)CuCl 2-4(aq)+4H 2O(l)平衡体系中:Cu(H 2O)2+4浓度为a mol ·L -1、Cl -浓度为b mol·L -1、CuCl 2-4浓度为c mol ·L -1,则Cl -变化的浓度为4c mol ·L -1,Cl -起始的浓度为(b +4c ) mol·L -1,Cl -的转化率为4cb +4c。
2.T 温度时,向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 和2 mol CO 发生反应 2NO(g)+2CO(g)N 2(g)+2CO 2(g)ΔH =-746.5 kJ·mol -15 min 时达到平衡,测得0~5 min 内该反应速率v (N 2)=0.016 mol·L -1·min -1。
(1)T 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
(2)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与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之比为________。
热点3 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的计算1.CuCl2溶液中的铜主要以Cu(H2O)2+4、CuCl2-4形式存在,将CuCl2溶于浓盐酸中,存在下列平衡:Cu(H2O)2+4(aq)+4Cl-(aq)CuCl2-4(aq)+4H2O(l) ΔH<0。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测定平衡体系中:Cu(H2O)2+4浓度为a mol·L-1、Cl-浓度为b mol·L-1、CuCl2-4浓度为c mol·L-1,Cl-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用含a、b、c的字母表示)。
答案(1)c(CuCl2-4)c4(Cl-)·c[Cu(H2O)2+4](2)4cb+4c解析(2)已知Cu(H2O)2+4(aq)+4Cl-(aq)CuCl2-4(aq)+4H2O(l)平衡体系中:Cu(H2O)2+4浓度为a mol·L-1、Cl-浓度为b mol·L-1、CuCl2-4浓度为c mol·L-1,则Cl-变化的浓度为4c mol·L-1,Cl-起始的浓度为(b+4c) mol·L-1,Cl-的转化率为4cb+4c。
2.T温度时,向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和2 mol CO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ΔH=-746.5 kJ·mol-15 min时达到平衡,测得0~5 min内该反应速率v(N2)=0.016 mol·L-1·min-1。
(1)T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2)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与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之比为________。
答案(1)800 (2)4∶5解析(1)T温度时,0~5 min内该反应速率v(N2)=0.016 mol·L-1·min-1,则平衡时c(N2)=0.016 mol·L-1·min-1×5 min=0.08 mol·L-1,根据方程式2NO(g)+2CO(g)N2(g)+2CO2(g),平衡时c(CO2)=0.16 mol·L-1,c(CO)=0.04 mol·L-1,c(NO)=0.04 mol·L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162×0.080.042×0.042=800。
(2)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与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0.16+0.08+0.04+0.04)×102+2=45。
3.850 ℃时在体积为5 L 的反应器中发生反应:CO(g)+H 2O(g)CO 2(g)+H 2(g) ΔH =-41 kJ ·mol -1,CO 和H 2O(g)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请列式计算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K =c (CO 2)·c (H 2)c (CO )·c (H 2O )=0.12×0.120.18×0.08=1 解析 CO(g)+H 2O(g)CO 2(g)+H 2(g) 起始浓度/mol·L-1 0.20 0.30 0 0 变化浓度/mol·L-1 0.12 0.12 0.12 0.12 平衡浓度/mol·L -10.08 0.18 0.12 0.12 平衡常数K =c (CO 2)·c (H 2)c (CO )·c (H 2O )=0.12×0.120.18×0.08=1。
4.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煤化工中生产的CO和H2可制取甲醇,发生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ΔH=-99 kJ·mol-1。
在某温度时,将1.0 mol CO与2.0 mol H2充入2 L的空钢瓶中,发生上述反应,在第5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
甲醇浓度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5 min时,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5 min时达到平衡,H2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0.025 mol·L-1·min-1(2)25 0.59解析根据题目数据计算如下:设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CO(g)+2H2(g)CH3OH(g)起始0.5 1 0反应x2x x平衡0.5-x1-2x x(以上单位为mol·L -1)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所以x 0.5-x +1-2x +x =10%,x =0.125 mol·L -1。
(1)甲醇的平均速率为0.125÷5=0.025 mol·L -1·min -1。
(2)由上述计算,反应的氢气为2×0.125=0.25 mol ,转化率为0.251×100%=25%。
达到平衡时CO 、H 2和CH 3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375 mol·L -1、0.75 mol·L -1和0.125 mol·L -1,所以平衡常数K =0.1250.375×0.752≈0.59。
5.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 700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ΔH ________0。
(填“<”“>”或“=”)(2)830 ℃时,向一个5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的A 和0.80 mol 的B ,如反应初始6 s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v (A)=0.003 mol·L -1·s -1,则6 s 时c (A)=________mol ·L -1,C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反应经过一段时间,达到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________,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 氩气,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答案 (1)c (C )·c (D )c (A )·c (B ) <(2)0.022 0.09 80% 80%解析 (1)根据反应A(g)+B(g)C(g)+D(g),可写出平衡常数K =c (C )·c (D )c (A )·c (B ),随着温度升高,K 值减小,即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 <0。
(2)6 s 内消耗的A 为0.003 mol·L -1·s -1×6 s ×5 L =0.09 mol ,则此时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0 mol -0.09 mol 5 L=0.022 mol·L -1;生成C 的物质的量与消耗A 的物质的量相等,均为0.09 mol 。
设参与反应的A 的物质的量为x mol ,则平衡时A 、B 、C 、D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0-x ) mol ,(0.80-x ) mol 、x mol 、x mol ,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此时K =1.0,求得x =0.16,即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80%;向该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对该平衡无影响,即平衡时A 的转化率依然为80%。
6.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 2(g)+NaCl(s)NaNO 3(s)+ClNO(g) K 1 ΔH <0(Ⅰ) 2NO(g)+Cl 2(g)2ClNO(g) K 2 ΔH <0(Ⅱ)(1)4NO 2(g)+2NaCl(s)2NaNO 3(s)+2NO(g)+Cl 2(g)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用K 1、K 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NO 和0.1 mol Cl 2,10 min 时反应(Ⅱ)达到平衡。
测得10 min 内v (ClNO)=7.5×10-3 mol ·L -1·min -1,回答下列问题:①平衡后n (Cl 2)=________ mol 。
②NO 的转化率α1=________。
③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 的转化率α2________α1(填“>”“<”或“=”),平衡常数K 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若要使K 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 21K 2 (2)①2.5×10-2 ②75% ③> 不变 ④升高温度解析 (1)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c (ClNO )c 2(NO 2),反应②的平衡常数=c 2(ClNO )c 2(NO )·c (Cl 2),反应③平衡常数=c (Cl 2)·c 2(NO )c 4(NO 2),所以计算K =K 21K 2。
(2) 2NO(g)+Cl 2(g)2ClNO(g) 起始量/mol 0.2 0.1 0变化量/mol 0.15 0.075 0.15平衡量/mol 0.05 0.025 0.15则平衡后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5×10-2 mol ;一氧化氮的转化率=0.150.2=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随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为保持恒压所以容器的体积减小,压强比恒容容器大,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一氧化氮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或压强变化,若要使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的,所以可以选择升高温度。
7.2NO(g)+O 2(g)2NO 2(g) ΔH <0是制造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在800 ℃时,向容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010 mol NO 和0.005 mol O 2,反应过程中NO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2 min 内,v (O 2)________ mol·L -1·min -1。
(2)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