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效率 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议新教材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可编辑优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浅议新教材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工作单位:萍乡中学作者:周婵联系方式:浅议新教材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模式萍乡中学英语教研组周婵内容摘要:新课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考察又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要特别注意对知识结构的准确把握和方法的适当运用。
以语篇教学法为依据的整体阅读教学法一改传统的语音教学法的模式,真正实现学生自上而下对语篇的理解、认识和模仿应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同时它吸收了语音教学中由词到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的有关部分,将其应用在应用功能阅读中,这实际上也考虑到学生在没有语言环境中学语言的困难,也考虑到结构教学法对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影响,并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法中教师这一人才资源。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教学模式语篇教学法正文: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这样阐述: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可以较好、较快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大纲》对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也作了阐述: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中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为了在高中阶段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我们采用以学生为本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本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的立论依据是语篇教学法。
语篇教学(Text approach),实际上就是从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入手,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求学习者从其层次结构及内容入手,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培育其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即(口笔头)交际能力,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把语篇分析、语言基础掌握以及交际能力培养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目的。
(毛玉华,1994)语篇教学法和传统的阅读方法不同。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革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先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主旨和细节。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改强调学科的跨学科性,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其他学科相关的文本,如历史、地理、科学等。
通过阅读这些文本,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展自己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与其他学科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新课改强调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阅读活动,如读书报告、书评写作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阅读杂志、报纸、英文小说等。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阅读素材和提高阅读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科的跨学科性、能力的培养和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培养高中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旨,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学习的主人,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那么,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一、设计提问,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
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渗透了丰富的审美及科学教育内容。
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发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发学生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主动积极求知的欲望和行为。
例如在教新人教模块二unit one cultural relics的reading: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时,阅读前针对课文的标题向学生提出预测性的问题:1.judging from the title,what do you think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2.what questions can you raise?在老师的启发提问下,学生可以根据标题推测出:maybe theamber room is lost.接着就会想到:who stole/ lost it?why was it lost?how was it lost?did the people find it at last?....这样,老师在上课前给学生留下悬念,使学生带着疑问、很有兴趣地阅读文章寻找答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关键词:高中英语;主题式教学;阅读能力;模式一、关注文章标题,以提问引出所学内容教师在进行主题教学时,应重点把握好文章主旨,对文章进行基本脉络的构建,以向学生提问,学生自我寻找答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高中英语中的challenging yourself一课为例,教师可通过文章标题“挑战你自己”对学生进行提问,如:what are your merit?(你的优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先对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之后问what are your defect?(你的缺点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懒惰、厌学、不够体谅父母等等,然后根据学生对于自我缺点的回答继续提问:could you find some methods to change your shortcomings?and what is it?(你能找到方法改变自己的缺点吗?具体方法是什么?)学生会回答例如坚持每天收拾房间、端正学习态度、多跟父母沟通等。
教师再继续提问 do you think your change is in the challenging?(你认为自己所做的改变是在挑战自我吗?)以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主题,challenging yourself can be different things and in the different ways,now let’s learn our new lesson “challenging yourself”,学生通过思考问题答案自然的被老师一系列的问题带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
二、撷取各段关键词句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文章按照时间或事件发展的顺序提取关键词语,如人物传记类文章,就可在黑板上为同学写出xx年,文章主角born;xx年主角start go to school;xx年,something so bad happend;xx年,主角start work,get merried and so on。
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引言
一、ESA教学模式概述
ESA教学模式全称是Engage(激发学生兴趣), Study(引导学生学习),Activate(激发学生运用)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
终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认知原理,深受英语教师的青睐。
1. 整体教学设计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ESA教学模式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
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和探索欲望。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任务,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让
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活动,比如讨论、表演、写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具体教学实践
3. 学生学习成效
通过ESA教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通过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系统地学习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素养。
通过活动设计和
实施,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是一种值得
推广的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语言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首先,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思考。
而通过交互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预测故事情节、讨论文章主题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英语阅读的热情。
其次,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应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和策略,例如预测、猜测词义、推理等。
通过实践和反思,学生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再次,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
在交互式阅读教学中,学生会进行一些小组或全班的合作活动,例如说故事、角色扮演等,这样可以提供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合作意识。
最后,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文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交互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进行思考和讨论,对于文章的观点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交互式教学模式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例如编写文章、续写故事等,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促进他们的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并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合作和探索的学习环境。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效率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
然而,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
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笔者发现: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以求不同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下面以SEFC Book 1A Unit 7 “Earthquakes” 单元阅读课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
一、First–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
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
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1.引入题材。
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
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
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
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
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Second–reading 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
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
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
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
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
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
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
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
例如教”Earthquakes” 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accidents—— causes ——solutions—— prediction。
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
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
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回忆“板块学说”(plate tectonics)相关内容,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
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
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
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理解“shook”、“jumped”、“stay up”等在文章中的意思。
这样做,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
总之,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1.细读课文。
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2.检测理解。
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3.阅读析评。
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经过二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阅读吸收信息,吸收是为了表达。
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
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三、Post–-reading 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
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
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
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1.归纳知识。
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
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
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
这种做法有以下主要特点:1.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
在认知能力方面,快速阅读理解训练促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高度集中;深层阅读理解训练使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发展。
在语言能力方面,各个阶段中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更得到了充分发展。
在交往能力方面,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最后得出认识比较统一的答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凝聚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
另外,通过重建语篇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将得到培养。
2.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阅读理解练习能给不同程度的同学提供体验成功乐趣的机会,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主张适应各类体裁的阅读课文,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主旨,使各种有用信息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能。
在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克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弊病,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发现,学会表达,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3.它有利于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Cognition)就是通过学习过程的感知、领悟、推理及转化,从而实现对学习信息的了解、发现、知晓和理解。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信息网络结构,即已有的全部观念的内容及组织结构。
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它将学习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并进一步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此,不同年级应有不同阅读达标要求,课堂上各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也应随之有所侧重。
总之,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把上述教学设计运用于阅读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