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2017
- 格式:ppt
- 大小:6.84 MB
- 文档页数:25
---行健不息追求卓越---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以清华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学习型组织建设高端特色培训,打造文化产业商界领袖一、项目背景:“十一五”规划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据《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685亿元,可以预见,在今后五年,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万亿元以上,我国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仅仅不到1/4,尚有大量潜在需求没有得到开发。
创意经济的到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文化产业面临一次新的调整与飞跃。
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之际,如何引入创意经济复合型人才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最缺乏的就是既通晓文化创意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
针对这种情况,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整合学界、产业界、文化界、政府等多方资源,发挥清华大学在传播、新媒体、经济管理、新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开设“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课程注重实用性和前沿性,案例分析为主,穿插移动课堂实践教学,为学员精心搭建学习交流与扩展人脉的一流平台。
二、研修课程课程简介高端、特色培训,使学员能够掌握国家文化政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激发创意潜能,推动媒介整合;开拓营销策略,促进产业融合;共同打造具有跨界管理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的文化产业商界领袖。
课程对象●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高级经理人、高层管理者●文化产品开发商、提供商●各级出版、广告、媒体运营领域的高级管理者●全国各省市广电系统、报业集团、网络媒体高级管理者●各级政府文化管理主要岗位负责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内外投资商●有意于加入文化创意产业的社会各界精英人士课程特色广聚人缘、拓展人脉:与众多一线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分享文化创意产业成功经验,近距离接触各地文化产业精英人士开阔思路、激发创意:课程具体涉及多个文化产业领域,帮助管理者开阔思路,跳出已有框架,从相关领域寻找创意,寻找产业突破点紧贴时代、前沿先进:著名学者、业界精英传授国内国际领先成果,选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关键点讲授课程,直指产业发展症候,实用、有针对性官产学研、策略联盟:搭建政府与企业、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策略联盟的合作平台学习方式●非脱产面授学习,每月集中上课3天。
《2017年中国视频融合传播白皮书》(综艺篇)近日,美兰德咨询公司发布《2017年中国视频融合传播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7年,综艺类节目视频点击量共计1634.4亿次,占比13.4%,仍为全网第二大类节目类型。
相较2016年,2017年全网综艺网络影响力整体走高,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成为综艺内容营销的主要渠道,其中微博提及量翻倍增长。
2017年,各大视频网站对综艺节目的投入不断增大,全网综艺传播呈现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四强分立之势。
2016-2017年全网综艺网络传播指标比较数据来源:美兰德·视频网络传播监测与研究数据库Source:2016.1.4-2017.12.31@CMMR Co.Ltd 一、2017年电视综艺网络传播状况电视在播综艺承包微博声量,视频流量全网占比近七成2017年电视在播综艺几乎承包全网综艺微博提及量,占比接近95%;相较而言视频点击量与网媒关注度均出现下降。
就视频传播表现来看,头部电视综艺集结越来越多的网络流量和网站资源。
2017年TOP10电视在播综艺视频点击量达444.0亿次,撑起四成以上(40.9%)电视在播综艺视频流量,相较上年净增50余亿次,在电视综艺整体走低的态势下依旧稳健。
2016-2017年电视在播综艺网络传播四指标表现及在全网综艺中占比数据来源:美兰德·视频网络传播监测与研究数据库Source:2016.1.4-2017.12.31@CMMR Co.Ltd户外真人秀仍最受欢迎,演技、文物探索等类型综艺填补空白2017年电视在播综艺类型更加多样化,其中,明星户外真人秀仍然是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音乐类综艺紧随其后,高于其他类型综艺节目;喜剧类、婚恋类、脱口秀等综艺类型也有一定发展;慢综艺也凭借其缓慢放松的节奏成为年度最受关注的节目类型之一,此外亦有演技类、文物探索类综艺横空出世,填补当下空白。
2017 年中国影视发展述评作者:胡智锋邓文卿来源:《艺术评论》 2018年第4期2017年中国影视发展述评胡智锋邓文卿2017年,中国影视发展继续保持繁荣局面,电影产业有了新的增长,社会关注度以及影响力在持续上涨;电视剧行业保持平稳,整体品质上升,已经进入行业发展新常态;纪录片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呈显著上升局面,特别是政论片异军突起,成为2017年的新看点;电视综艺整体平缓,引进比例下降,本土原创大幅上升,文化类电视综艺造就现象级电视景观。
一、中国电影的“双主流”发展中国电影是带着一种焦虑与不甘的心情而进入2017年的,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44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8%,创造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录,让沉寂了多年的中国电影行业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可是在接下来的2016年,全年电影总票房为457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73%,让原定的600亿元计划,成为了泡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的中国电影低开高走,从年初的低迷,到年中的高潮,贺岁档依然保持兴奋,呈现出繁荣之景,中国电影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
(一)2017年中国电影发展的主要特点1.市场和产业再创新高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在电影市场和产业的多个方面交出了漂亮的数字。
票房方面,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近560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301亿元,继续领超进口电影票房;票房过亿影片92部,其中国产影片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
影院建设方面,全国影院数量达到9169家,同比增长17%;银幕数达到50776块,同比增长21%。
国产影片创作方面,在2017年里,“大IP+流量明星”的票房神话难以延续,粉丝效应日渐减弱,内容品质及口碑成为票房最大的保障;《战狼Ⅱ》刷新多项纪录,树立了新主流电影的标杆;多部小众文艺片良好的口碑和不俗的票房成绩成为全年一大亮点[1]。
进口片市场中,美国电影依然是占据头号位置,以《速度与激情8》、漫威超级英雄系列为代表的大IP续作依旧占有强劲的市场地位。
2023年内蒙古继续教育工匠精神考试答案1下列选项中属于“稻盛哲学”引起人们共鸣共振最重要部分旳是( B )。
(单项选择题1分)得分:1分A.练瑜伽就是养生B.工作就是养生C.吃素食就是养生D.喝禅茶就是养生2.导弹点火“把关人”指旳是下面哪位名人?(A)(单项选择题1分)得分:1分A.洪海涛B.徐立平C.孙家栋D.王健儒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高水平旳“(C)”,对他人有更强烈更深刻旳友谊与更崇高旳爱。
(单项选择题1分)得分:1分A.英雄主义者B.自我肯定者C.自我实现者d自由主义者4.数控机床零点计算软件旳发明者是(C)。
(单项选择题1分)得分:1分 A.朱文立 B.王亚蓉 C.鲁宏勋 D.李志强5.研制生产出代表世界最新水平旳马蹄形盾构机旳大国工匠是(D)。
A.孟剑锋 B.王津 C.方文墨 D.李刚6.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是(B)。
(单项选择题1分)得分:1分A.李仁清B.管延安C.崔仑明D.窦铁成7.爱迪生认为,高效工作旳第一要素是(D)。
(单项选择题1分)得分:1分A.经验B.创新C.钻研D.专注8.“钢轨女神探”是(B)。
A.余福臻 B.关改玉 C.潘玉华 D.顾文霞9.卡耐基在1936年出版旳著作(B),70年来一直被西方世界视为社交技巧旳圣经之一。
A.《美好旳人生》 B.《人性旳弱点》 C.《沟通旳艺术》 D.《人性旳长处》10.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企业第一工程队起重班班长,被称为“吊装大王”旳是(A)。
A.季国安 B.张冬伟 C.卢仁峰 D.未晓朋11.工匠要想真正有现代旳“工匠精神”,必须有一种基本旳前提,就是(C)。
( A.精湛旳技术 B.信念 C.技术理论化水平 D.信奉12.把困难旳各个方面进行解剖,把自己旳经验和他人旳经验相比较,在比较中寻觅成功旳秘密,坚定成功旳信心,排除畏难情绪,属于(A)。
A.推理比较法 B.快乐记忆法 C.语言节制法 D.认识社会13.在当今迅速紧凑旳工作节奏中,(C)是最佳旳工作原则。
2018年内蒙古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匠精神读本一、单选题部分(每题1分)1。
大国工匠李仁清的技艺是()。
打破平面拓印的局限,创造高浮雕立体拓印法2.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是在()举办的.巴西3。
在2014年11月的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高凤林获得了( )个创新发明项目金奖.34.人际关系这个词是在20世纪初由( )率先提出的也被称为人际关系论。
美国人事管理协会5.研磨CRH380A型高铁列车定位臂的大国工匠是().宁允展6。
( )是工匠精神的延伸。
创造创新7。
世界上持续存在200年以上的企业中,分布最多的国家是()。
日本8.工匠精神的本质是( )。
爱岗敬业9。
“工匠”一词最早指的就是()。
手工业者10.研制生产出代表世界最新水平的马蹄形盾构机的大国工匠是( ). 李刚11.情绪管理最先由下面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丹尼尔·戈尔曼12。
焊接LNG运输船殷瓦钢内胆钢板的大国工匠是( ).张冬伟13.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戒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 )。
社会关系14.“雕刻"火药30年航天工匠“一把刀"指的是下面哪位名人()。
徐立平15。
工匠要想真正有现代的“工匠精神",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
技术理论化水平16.《释墨经中之光学力学诸条》一文的作者是( )。
钱临照17.设计并建造了赵州桥的工匠是()。
李春18.被称为“中国内镜微创切除手术第一人”的是( )。
周平红19.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是由日本“经营四圣"中哪位圣人提出的( )稻盛和夫20。
APEC国礼錾刻技师是( )。
孟剑锋21。
()就是要把工匠精神所蕴含的职业品质和职业行为落实在具体的岗位实践中,贯彻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内,体现在产品的每处细节上.外化于行22.拥有梦想、()是在工作中展现魅力的两大条件。
提高素养23。
敬业奉献精神是工匠精神在“()”维度的基本要求。
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孙波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0这一新名词,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
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主要由作为智力支持的文化软实力和作为精神动力的文化软实力组成。
文化软实力包括精神文化的生产力、制度文化的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的生产力三个基本形态。
当前,面对竞争激烈、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作者孙波,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副编审(北京10009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0/文化软实力0这一新名词出现在十七大报告中,是我们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
当今时代,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0,已经成为增进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加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软实力、文化与文化软实力/软实力0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0,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0,即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诱惑或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
¹软实力中的第一要素就是文化和文化力。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0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0提出。
这一科学的理论概括,是对文化的生产力本质的新的揭示。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民族心理积淀。
从“五力”入手提升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作者:胡智锋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9期在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电影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呈现出井喷式的局面—电影票房的收入、电影银幕的数量、电影观影的人次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但在这令人欣喜的成绩背后,是中国电影在品质、品格、品位等诸多方面所不断招致的诟病。
简而言之,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还有待提升。
一、何谓“电影文化软实力”电影文化软实力由“五力”构成,分别是竞争力、原创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引领力。
电影文化软实力正是由以上“五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综合实力。
竞争力是电影文化最基础的部分。
简单来说,它意味着构成电影市场和产业最基础的力量,包括电影的基础设施、电影人才队伍、电影的技术支撑等类属硬件的部分。
竞争力即电影文化发展中关乎人、财、物等方面的储备与实力。
原创力即原始性创新的能力,是指电影创造主体在影视内容、形式等方面原始性创新的能力。
传播力则指的是电影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在空间、区域、范围的到达与覆盖能力。
影响力,简单来说,是指电影作品在观众和社会中所产生和释放作用的程度,其意味着知名度、美誉度及认同度。
引领力,指的是电影文化所产生的一种价值认同与引导,具体体现为关乎信任和信服程度的公信力,以及关乎认知和认同效果的吸引力,这意味着价值观和更深层次的价值传播。
二、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硬”与“软”电影文化软实力的五“力”,每一力都由相对的“硬件”与“软件”构成。
“硬件”指的是诸如票房收入、观影人数、银幕数量等外部能力,“软件”则是指电影在艺术创新、社会传播、审美辐射、价值引领等方面的内在能力。
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硬件”部分的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票房收入方面,2017年,中国电影从十几年前的票房收入不足10亿元成长为年票房收入接近600亿元的令人欣喜的局面。
引领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诉求作者:胡智锋杨乘虎《光明日报》(2015年06月29日14版)影视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软实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全球众多国家与地区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文化理念、输出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和载体。
从构成要素看,艺术的原创力、空间的传播力、产业的竞争力、思想的影响力、价值的引领力,是影视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
五种力量紧密相关,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如果说原创力是战略起点,那么,传播力是体系保障,竞争力是现实基础,影响力是主要动力,引领力是发展目标。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切实有效地提升影视文化的引领力,不仅是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诉求,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引领世界影视发展的潮流何谓引领力?对影视文化软实力而言,引领力指的是影视文化所产生的一种价值认同与引导,具体体现为公信力与吸引力。
公信力是影视文化在事实层面所呈现的历史与现实引发的信任和信服程度;而吸引力则是影视文化在价值观层面所承载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与审美品位产生的认知与认同效果。
以往谈及影视文化的引领,更多考虑的是面向国内受众的价值引导,容易忽略在全球更大范围内的价值引领。
如今,中国已经实现了和平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政治强国、经济大国。
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文化历史传统、并在不断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国度,文化担当是中国对于世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价值引领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自信。
虽然,中国是世界影视大国,但还不能称为世界影视强国。
作为影视大国,中国应该具备向世界影视强国挺进的勇气、魄力与雄心,将影视文化的引领力从国内拓展到国际,有力地引导国内受众与世界各国的民众,有效引领世界影视文化发展的潮流,分享由中国影视创造并传播的发展理念与核心价值。
所以,从作用对象看,影视文化的引领力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方面是面向海内外的影视受众,通过富有文化内涵、真实可信的鲜活影像,赢得信任,激发共鸣;借助富有感召力的价值观念,引发不同国家、海内外受众的兴趣,产生好感。
巧借“三力”促进发展彰显四中文化个性作者:张志奎刘德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5年第12期近些年来,贵州省遵义四中在风气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内涵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遵义四中的迅速发展,得力于三股东风。
一、借力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校园风气和干部队伍建设学校以文化作引领,以制度做保障;以未来力量建设作为突破口,发挥青年教师的先锋作用,带动整体前进;以干部建设为重点,以抓干部作风转变带动学校管理作风转变,增强了团队战斗力,学校上下形成了敢抓敢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校领导借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一系列围绕转思想、转作风、转习惯的教育实践活动。
教职工交心谈心会、新人职教师培训会、青年教师培训会、离退休教师座谈会、中老年教师意见征求会、教师节拜师会,不同形式的会议在浓厚的民主氛围中召开。
以问题意识促进危机感的建立,以危机感的建立促进教职工的自我审视和自我反思。
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充满正能量和人性美的校园人际氛围,规范学校管理,是学校实现文化立校,内涵强校的保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遵义四中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校形象和教师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干部作风亟待转变。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则。
”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强化依法依规,强化规则和纪律,讲大局,讲政治,讲规矩,讲职业道德。
学校作风建设要继续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围绕《遵义四中干部站直11劝》,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一起抓。
教职工队伍作风建设,重点是加强凝聚力建设和加强教师文化建设,修人文,强作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紧扣“名门风范、百姓情怀”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支“自信不自大,开放不任放,竞争不斗争,平淡不平庸”的高品质教师队伍。
团结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大前提;培育未来力量,信任未来力量,以未来力量的转变作为教师团队凝聚力加强和学校作风转变的突破口;“六合为经”,走“守放合一,人道合一,知行合一”为核心的“文化立校,内涵强校,开放式办学,立体化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这些成为新时期四中承前启后的办学新理想。
全国百校名师联盟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平台举办现场会,部长姜大明宣布,我国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稳定产气,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是中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可燃冰试采,创造了连续产气时长和产气总量两项世界纪录。
这次试采,整合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内的两家海洋地质调查单位,并联合系统内勘探技术所、油气调查中心、水环中心,探矿工程所和测试中心等直属单位优势专业力量,构建起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核心层,以中石油、北京大学为紧密层,以其他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服务商为协作层的体系,创新制定了科学的技术路线和详细的试采工程实施方案,优化形成了四种防砂方案和两种人工举升方式,选定全球最先进的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连续奋战18个月,终于实现我国海域可燃冰试开采成功。
(摘编自于德福、陈惠玲《南海深处的冰与火》)材料二: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目前公认最佳的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主要存在于冻土地区和海洋环境。
就其储量而言,约是剩余天然气储量的128倍,其有机碳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碳含量的2倍,仅海底探查到的分布量,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 年。
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难度巨大:一是其赋存于尚未石化的海底砂层中,赋存空间犹如用砂构筑的蜂巢,开采时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为天然气和水后,“蜂巢壁”极可能坍塌并被带走,进而堵塞采气管道;二是只要温度、压力条件一变,天然气水合物即挥发成气体进入大气,瞬间变成环境杀手。
因此,至今鲜有国家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