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85 KB
- 文档页数: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分析摘要:目的探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以后的监测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术后进入ICU监护病房,严密地观察患儿病情状况,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24h监护患儿,记录处置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置过程。
结果28例患儿术后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1例(3.6%),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1例(3.6%),肺不张1例(3.6%),经过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28例患儿待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痊愈出院,无死亡患儿。
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监护。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监护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analysi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methods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fter operation.Methods:28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fter operation,they were admitted to ICU intensive care unit.The condition of the children was closely observed.When the condition of the children was stable,they were transferred to general ward and monitored for 24 hours.Results:28 cases had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in 1 case(3.6%),1 rapid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3.6%)and 1 atelectasis(3.6%).28 case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without death.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is the key points of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keywor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hildren;Operation;Monitoring 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案就是进行手术治疗[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分析目的总结我科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患儿的术后监护效果。
方法总结性分析、统计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措施,并探讨这一措施的临床效果。
结果本组患者的死亡人数为4例,死亡率为4.00%;术后的并发症21例,包括肺部感染、低心排、心律失常等。
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在监护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呼吸系统,根据每例患者的生理特征进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的监护,是降低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标签: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先天性心脏病也成为先心病,小儿常见的主要症状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先心病的发病率一般为0.6%~0.9%,其中我国每年刚出生的婴儿中,先心病的患者约为16~21万。
有1/3的先心病患者处于危重状态[1]。
我科的研究采取了回顾性的数据分析,在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质量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在2013年2月~2014年7月,总共统计了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后的监护分析。
其中男64例,女36例。
年龄平均在(11.2±1)月。
体重平均在(8.7±0.4)kg。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经过了经胸片、彩色心脏超声、心电图等确诊疾病。
病种构成见表1。
1.2治疗方法所有100例小儿患者,全部患儿均采取低温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实行一期根治手术。
手术结束后均在监护室进行监护,气管处插管接PB840呼吸机辅助呼吸。
具体的监护、护理方面有呼吸系统的监护、机械通气进行呼吸道护理、循环系统的监护、心理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电解质的监测及消化系统的监护。
1.2.1呼吸系统的监护由于婴幼儿的身体各机能、抵抗力都较弱。
大多数的小儿患者在手术之前都需要对呼吸道进行护理,且呼吸道在手术完成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刘薇廷研究发现小儿先心病最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和本研究结果一致。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体会前言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监护和护理是比较复杂和严谨的,需要医生和护士进行专业细致的护理。
本文将重点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监护体会,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术后监护监测呼吸术后婴幼儿常常出现呼吸困难、疼痛等,需要进行呼吸监测,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等情况。
如果发现呼吸频率或深度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开展相应的处理措施。
监测体温手术后的婴幼儿,体温易升高或降低,需要进行体温监测,观察体温变化。
一般在手术后的前24小时内,应每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以后在情况稳定后,可以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氧气监测手术后的婴幼儿,氧气摄入量往往很高,需要进行氧气监测,观察其呼吸状态和吸氧量。
如果发现婴幼儿吸氧不足,应及时给予支持性呼吸治疗和补充氧气。
卧姿观察手术后的婴幼儿,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头部应抬高一些,以便减少黏液分泌和呼吸困难。
在卧床期间,应定时翻身,以避免体位性低氧血症。
术后护理饮食护理手术后的婴幼儿,需要根据医嘱保持空腹,直到肠道功能恢复正常为止。
在空腹期间,可以少量喂食温开水等清淡饮料,以维持水分平衡,预防脱水。
伤口护理手术后婴幼儿伤口需要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在更换纱布时,应注意操作轻柔,避免伤及切口。
如果伤口出现渗液、肿胀、疼痛、红肿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康复护理手术后的婴幼儿需要逐渐恢复身体功能,进行理疗和康复训练。
除了进行恢复性运动,还要加强护理,给予情感关怀和心理支持,使其尽快康复。
总结以上就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体会的相关内容。
术后的婴幼儿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护和护理,这样才能保证其手术后的恢复和康复。
同时,手术后还要注意饮食、伤口护理等,以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康复。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后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意义
“医生说手术很大,做完手术要送到心脏加护病房观察,还签了病危通知书。
我当时腿都软了,也不知孩子是怎么熬过来的,要在加护病房里呆多久,何时才能醒来……为什么晚进病房的人都能出院,我的孩子还在重症监护室里?”这是一名孩子刚经历心脏手术的家长,在重症监护室(ICU)门外等候时产生的顾虑。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对很多青少年患者及家长来说,充满了未知的危险,术后的ICU观察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了解心脏外科手术与ICU之间的关系。
一、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后进入ICU的意义
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后,由于该病的复杂性,手术难度和创伤较大,
文/顾敏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病情交接后,ICU的医护人员将全天候守候在患者身旁,以确保其能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
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青少年患者身上会有多种管道或监护仪器接头,包括连接在胸腹部的心电图导联电极片和手指上的血氧饱和度探头传感器、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临时起搏电极导线、动静脉置管、导尿管以及胸腔或心包引流管等。
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同时保障监测设备的平稳运行和微泵的正常工作,可以采用适当的保护性约束和镇静镇痛措施,以确保药物和液体的输注。
一些患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青少年,由于手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或呼吸功能障碍,因此在手术前就需要进行重症监护治疗,如果不重视重症监护将增加手术风险;同时术后也会导致其他器官功能损伤更加明显,因此需要在
青春护航Youth Escort。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来源:育儿网近年来,随着手术、麻醉、体外循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术后严密监护、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的关键。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90例3岁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施行了心内直视手术,现回顾性分析术后监护资料,以期总结经验。
2.1 循环系统的监护患儿进入icu,进行有创血压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动态观察,维持患儿心率、血压平稳。
婴幼儿心率一般不超过160次/min,不慢于100次/min;血压维持在(65~100 / 45~70) mmhg; cvp (6~12)mmhg。
心率过慢时,可选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加快心率;心率过快时,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患儿躁动,(2)体温高,(3)血容量不足,(4)心功能差。
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镇静退热,补充血容量及洋地黄类强心药物。
当动脉收缩压低,脉压差小时,应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引流管是否通畅,血容量是否不足等,综合分析原因且报告医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本组除2例重症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因顽固性低心排综合征未能挽救生命,余均能维持理想生命指征。
2.2 呼吸系统监护2.2.1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的呼吸道监护: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常规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能保证供氧和防止二氧化碳蓄积,并可以减少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1]。
由于小儿呼吸道无效腔量与潮气量的比值与成人相似,但因潮气量小,如人工通气附加的机械无效腔增大,则使肺泡通气量明显减少,故应按体质量选择合适的呼吸机。
本组患儿均选用benett840呼吸机辅助呼吸,根据患儿病种、体质量,正确设置呼吸机各项参数。
术后患儿取平卧位,先采用容量控制呼吸,出现自主呼吸后改为同步间歇指令呼吸,初始预定潮气量为10~15 ml/kg,频率为20~25次/min,吸入氧浓度40% ~60% ,吸呼比1∶1.5~1∶2.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以后的监测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
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
术后进入ICU监护病房,严密地观察患儿病情状况,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
病房,24h监护患儿,记录处置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置过程。
结果28例患儿术后
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1例(3.6%),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1例(3.6%),肺不张
1例(3.6%),经过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28例患儿待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
病房,痊愈出院,无死亡患儿。
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的关键是
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监护。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监护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analysi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methods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fter operation.Methods:28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fter operation,they were admitted to ICU intensive care unit.The condition of the children was closely observed.When the condition of the children was stable,they were transferred to general ward and monitored for 24 hours.Results:28 cases had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in 1 case(3.6%),1 rapid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3.6%)and 1 atelectasis(3.6%).28 case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without death.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is the key points of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keywor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hildren;Operation;Monitoring 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
方案就是进行手术治疗[1]。
因婴幼儿的特殊生理解剖特点,手术和监护的难度大
大增高[2]。
本文对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
病患儿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水平,
具体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
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
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 1.6~6.8岁,平均(3.4±0.5)岁;体重 6~16 kg,平均
(8.9±2.8)kg;疾病类型:肺动脉瓣狭窄(PS)1例(3.6%),法洛四联症(TOF)3例(10.7%),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VSD+ASD)3例(10.7%),房间隔
缺损(ASD)4例(14.3%),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VSD+PH)5例(17.9%),室间隔缺损(VSD)12例(42.8%)。
1.2监护方法
28例患儿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术后进入ICU监护病房,严密地观察患儿病
情状况,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24h监护患儿,加强呼吸道的监护和
循环系统的监护,正确处理心包引流管,行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干预等,记录处置
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置过程。
2结果
28例患儿术后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1例(3.6%),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1例(3.6%),肺不张1例(3.6%),经过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28例患儿待病
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痊愈出院,无死亡患儿。
3讨论
本文对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检测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具体如下。
心理护理干预:因患儿年龄小,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容易把握,所有,护理人
员应对患儿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且充满爱心,利用肢体动作和言语交流,使患儿产
生安全感,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呼吸系统监护:因患儿年龄小的特点,发生不配合的情况较多,容易发生插
管移动,可用枸橼酸舒芬太尼,和力月西镇静镇痛以及必要时水合氯醛灌肠等。
调整好呼吸机参数,随时观察患儿的胸廓起伏,保证合理的通气量,持续气道湿化,促进痰夜排出,对排出不畅者及时进行胸部物理治疗,避免反复无效的吸痰,以免损伤气管内膜[3-5]。
循环系统监护:术后注意观察患儿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及尿量,并做好记录,检测电解质,注意血钾浓度,防止因体外循环或利尿造成低血钾,
导致心律失常。
观察尿液颜色、量,尿量应保持在1~2 mL/(kg·h),若尿色为
血红蛋白尿者,应及时利尿和碱性药物,防止酸性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6]。
防止肺不张:应用雾化吸入器进行治疗,帮助患儿变换体位,鼓励患儿进行
主动咳嗽。
对于不合作的患儿,采用吸痰管经口、鼻腔进行吸痰治疗。
翻身拍背
是预防肺不张、改善肺功能的重要措施。
叩背手形应五指并拢,手掌稍弯曲,用
力均匀,对患儿背部进行叩击。
体温监测及神经系统监护:术后对直肠温度进行密切监测,当肛温<36℃时,予保暖,当肛温>38.5℃时,予降温[7]。
注意患儿术后瞳孔大小,意识恢复,四
肢活动情况,判断有无脑水肿、气栓,以利于早期诊断,对症处理。
心包引流管护理:、严格无菌;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正确挤压心包
引流管;观察引流量及性状[8]。
综上所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循环系统监护及呼吸系统监护。
参考文献
[1]孙跃东.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6):136-137.
[2]董小霞.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6):176-177.
[3]韩熙.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分析[J].医学信息,2015,(z1):386-386.
[4]郑丽红,矫俊,梁晓丽等.改良微量泵更换药物法在小儿先心病术后监护中
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1):2010-2011.
[5]许艳君,刘一骐,张志功等.10kg以下小儿先心病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
士(学术版),2007,(2):41-43.
[6]朱耀斌,范祥明,李志强等.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
及治疗效果评价[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7):637-638,641.
[7]蓝斌,林明祥,蔡志雄等.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及围
术期处理[J].广东医学,2005,26(12):1665-1666.
[8]占平,张升雁.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
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2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