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目录

摘要

1任务分析----------------------------------------------------------------------------------------

1

1.1 技术要求

--------------------------------------------------------------------------------1

1.2 任务分析

--------------------------------------------------------------------------------1

2 方案的确定

------------------------------------------------------------------------------------2

2.1运动情况分析

---------------------------------------------------------------------------2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2 2.1.2容积调速回路------------------------------------------------------------------2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3

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4

5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5

6统液压图的拟定------------------------------------------------------------------------------8

7 压元件的选择

----------------------------------------------------------------------------10

7.1 液压泵的选择

----------------------------------------------------------------------10

7.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

------------------------------------------------------------------10

7.3 油管元件

-----------------------------------------------------------------------------11

7.4油箱的容积计算

----------------------------------------------------------------------12

7.5油箱的长宽高确

---------------------------------------------------------------------12

7.6油箱地面倾斜度

------------------------------------------------------------------------13

7.7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

-----------------------------------------------------13

7.8过滤器的选取

--------------------------------------------------------------------------13

7.9堵塞的选取

-----------------------------------------------------------------------------14

7.10空气过滤器的选取

--------------------------------------------------------------------14 7.11液位/温度计的选取-----------------------------------------------------------------

14

8 液压系统性能的运算

---------------------------------------------------------------------15 8.1 压力损失和调定压力的确定-----------------------------------------------------15

8.1.1沿程压力损失------------------------------------------------------------15

8.1.2局部压力损失-------------------------------------------------------------15

8.1.3压力阀的调定值计算

------------------------------------------------------------16 8.2 油液温升的计算------------------------------------------------------------------16

8.2.1快进时液压系统的发热量----------------------------------------------16

8.2.2 快退时液压缸的发热量-------------------------------------------------17

8.2.3压制时液压缸的发热量------------------------------------------------17 8.3油箱的设计-------------------------------------------------------------------------17

8.3.1系统发热量的计算-------------------------------------------------------17

8.3.2 散热量的计算------------------------------------------------------------17

9 参考文献

------------------------------------------------------------------------------------18

1 任务分析

1.1技术要求

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1400000N

滑块重量17000N

快速空载下降行程220mm

速度(

v) 2.0m/min

1

慢速下压(折弯)行程24mm

v) 1.4m/min

速度(

2

快速回程行程244mm

v) 2.6m/min

速度(

3

1.2任务分析

根据滑块重量为17000N,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为?t。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20mm),故可选单=

2.0

η。因为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循环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93

=

.0

m

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回程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转换由一个三位四通的电液换向阀控制。当电液换向阀工作在左位时实现快速回程。中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卸荷,工作在右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快速和工进。其工进速度由一个调速阀来控制。快进和工进之间的转换由行程开关控制。折弯机快速下降时,要求其速度较快,减少空行程时间,液压泵采用全压式供油。其活塞运动行程由一个行程阀来控制。当活塞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行程阀接受到信号,并产生动作,实现由快进到工进的转换。当活塞移动到终止阶段时,压力继电器接受到信号,使电液换向阀换向。由于折弯机压力比较大,所以此时进油腔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由工进到快速回程阶段须要一个预先卸压回路,以防在高压冲击液压元件,并可使油路卸荷平稳。所以在快速回程的油路上可设计一个预先卸压回路,回路的卸荷快慢用一个节流阀来调节,此时换向阀处于中位。当卸压到一定压力大小时,换向阀再换到左位,实现平稳卸荷。为了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控,在液压泵出口安装一个压力表和溢流阀,同时也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因为滑块受自身重力作用,滑块要产生下滑运动。所以油路要设计一个液控单向阀,以构成一个平衡回路,产生一定大小的背压力,同时也使工进过程平稳。在液压力泵的出油口设计一个单向阀,可防止油压对液压泵的冲击,对泵起到保护作用。

2方案的确定

2.1运动情况分析

由折弯机的工作情况来看,其外负载和工作速度随着时间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设计液压回路时必须满足随负载和执行元件的速度不断变化的要求。因此可以选用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和容积式调速回路两种方式。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

节流调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回路中流量控制元件通流面积的大小来控制流入执行元件或自执行元件流出的流量来调节其速度。变压式节流调速的工作压力随负载而变,节流阀调节排回油箱的流量,从而对流入液压缸的的流量进行控制。其缺点:液压泵的损失对液压缸的工作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其机械特性较软,当负载增大到某值时候,活塞会停止运动,

低速时泵承载能力很差,变载下的运动平稳性都比较差,可使用比例阀、伺服阀等来调节其性能,但装置复杂、价格较贵。优点:在主油箱内,节流损失和发热量都比较小,且效率较高。宜在速度高、负载较大,负载变化不大、对平稳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2.1.2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回路中变量泵或马达的排量来改变执件的运动速度。优点:在此回路中,液压泵输出的油液直接进入执行元件中,没有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而且工作压力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效率高、发热量小。当加大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减小泵的泄露,都可以提高回路的速度刚性。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比较,泵缸开式容积调速回路和变压式节流调回路相比较,其速度刚性和承载能力都比较好,调速范围也比较宽工作效率更高,发热却是最小的。考虑到最大折弯力为1400000N,故选泵缸开式容积调速回路。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要求设计的板料折弯机实现的工作循环是:快速下降慢速下压(折弯)快速退回。主要性能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折弯力F=1400000N ;板料折弯机的滑块重量G =17000N ;快速空载下降速度s m m v /033.0m in /0.2max ==,工作下压速度

s

m m v /0233.0m in /4.12==,快速回程速度

s m m v /043.0m in /6.23==,板料折弯机快速空载下降行程m mm s 22.02201==,

板料折弯机工作下压行程m mm s 024.0242==,板料折弯机快速回程:

=3s 244mm=0.244m ;启动制动时间s t 2.0=?,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选为液压缸。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93.0=m η。

由公式m v

F m

t

?=? 式中:m —工作部件总质量;v ?—快进或快退速度 ;t ?—运动的加速、减速时间

求得惯性负载 N t v g G t v F m 2892

.0033.08.917000m

=?=???=??=下 再求得阻力负载 静摩擦阻力 N F sf 3400170002.0=?=

动摩擦阻力 N F fd 1700170001.0=?=

表一 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值 (单位:N)

工况 负载组成 负载值F 推力F/cm η 起动 F=F sf 3400 3736 加速 F=F fd +F m 1989 2186 快进 F=F fd 1700 1868 工进 F=F fd +F 1401700 1540330 快退

F=F fd

1700

1868

注:液压缸的机械效率取93.0=m η

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负载图按上面数据绘制,如下图所示。速度图按己知数值

m ax ν=2.0m/min=0.33m/s,2ν=1.4m/min=0.23m/s,s m m v /043.0m in /6.23==,m mm s 22.02201==,m mm s 024.0242==,快速回程=3s 244mm=0.244m

.

(a) (b)

图一 板料折弯机液压缸的负载图和速度图

a)负载图 b)速度图

.

5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由表11-2和表11-3可知,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在最大负载约为154KN 时工作压力130P MPa =。将液压缸的无杆腔作为主工作腔,考虑到缸下行时,滑块自重采用液压方式平衡,则可计算出液压缸无杆腔的有效面积,取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cm =0.91。

6

1max 110

3091.01540330

??=?=

p F A cm η=0.0562m 液压缸内径: mm m p F A D cm 27027.0103091.01540330

46

1max 1

==??=??=

ηπ

按GB/T2348-2001,取标准值D=320mm=32cm 根据快速下降与快速上升进的速度比确定活塞杆直径d:

cm d D V 35.15d 3.220

26D V 222=?==-=快下

快上 取标准值d=16cm=160mm 则:无杆腔实际有效面积222132803.84

4

A D cm π

π

==

?=

有杆腔实际有效面积2222222.603)1632(4

)(4

cm d D A =-?=

-=

π

π

5.1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液压缸的壁厚由液压缸的强度条件来计算。

液压缸的壁厚一般是指液压缸缸筒结构中最薄处德厚度。一般计算可分为薄壁圆筒和厚壁圆筒。按照课题所给参数,此液压缸系统应当属于中低压系统,如果按照薄壁来计算,所得壁厚往往很小,就是强度满足不了要求,在切削加工中的变形、安装变形等引起液压缸工作过程卡死活漏油。因此一般不做计算,按经验去30mm ,液压缸缸筒材料为无缝钢管,可用公式

]

[2σδD P y ≥

式中:σ-液压缸壁厚(m );

D-液压缸内径(m );

P y -实验压力,一般取最大工作压力的(1.25-1.5)倍(MPa ); [σ]-缸筒材料的许用应力。无缝钢管为100-110MPa ; 验证可得液压缸壁厚≥σ33.2mm ,故取35mm 。

5.2液压缸工作行程确定

由课题所给行程参数220+24=244mm 。并根据GB2349-80液压缸活塞行程参数系列可得,最大行程L=250mm 。 缸盖厚度的确定

一般液压缸多为平底缸盖,起有效厚度t 暗战强度要求可用下面两式进行近似计算。 无孔时

t ]

[33.40y 2

σP D ≥

有孔时

t )

]([433.00222

d D D P D y -≥σ

式中:t-缸盖有效厚度(m ) D 2-缸盖止口内径(m ) d 0-缸盖孔的直径(m )

5.3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当活塞杆全部外伸时,从活塞支撑面中点到缸盖滑动支撑面中点的距离H 称之为最小导向长度。如果导向长度过小,将使液压缸的初始挠度增大,影响液压缸的稳定性,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最小导向长度。

对于一般液压缸,最小导向长度H 应满足以下条件:

H 2

20D L +≥

式中:L-液压缸的最大行程; D 液压缸的内径。

由课题参数计算的H ≥172.5mm 所以取最小导向长度H=180mm 缸体长度的确定

液压缸缸体内部长度应等于活塞行程一活塞的宽度之和。缸体外形长度还要考虑

到两端端盖的厚度,一般液压缸缸体长度不应大于内径的20-30倍。

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和流量计算见表5.1。

表5.1 各阶段的压力和流量

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功率计算见表5.2

根据以上分析与计算数据处理可绘出液压缸的工况图5.1:

图5.1 液压缸的工况图

6 系统液压图的拟定

考虑到液压机工作时所需功率较大,故采用容积调速方式;

(1)为满足速度的有极变化,采用压力补偿变量液压泵供油,即在快速下降的时候,液压泵以全流量供油。当转化成慢速加压压制时,泵的流量减小,最后流量为0;

(2)当液压缸反向回程时,泵的流量恢复为全流量供油。液压缸的运动方向采用三位四通Y型电磁换向阀和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控制。停机时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中位,使液压泵卸荷;

(3)为了防止压力头在下降过程中因自重而出现速度失控的现象,在液压缸有杆腔回路上设置一个单向阀;

(4)为了压制时保压,在无杆腔进油路上和有杆腔回油路上设置一个液控单向阀;

(5)液压缸下降过程中压力头由于自重使下降速度越来越快,在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右位时,回油路口应设置一个溢流阀作背压阀使回油路有压力而不至于使速度失控;

(6)为了使系统工作时压力恒定,在泵的出口设置一个溢流阀,来调定系统压力。由于本机采用接近开关控制,利用接近开关来切换换向阀的开与关以实行自动控制;

(7)为使液压缸在压制时不至于压力过大,设置一个压力继电器,利用压力继电器控制最大压力,当压力达到调定压力时,压力继电器发出电信号,控制电磁阀实现保压;

综上的折弯机液压系统原理如下图:

YA1 YA2 YA3

工作

程序

快进+ - +

工进+ - -

快退- + -

停止- - -

折弯机液压系统原理

1- 变量泵2-溢流阀3-压力表及其开关4-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5-单向顺序阀

6-液控单向阀7-行程阀8-调速阀9-单向阀10-过滤器11-液压缸12-压力继电

7 液压元件的选择

7.1 液压泵的选择

由液压缸的工况图,可以看出液压缸的最高工作压力出现在加压压制阶段时MPa P 07.211=,此时液压缸的输入流量极小,且进油路元件较少故泵到液压缸的进油压力损失估计取为0.5P MPa ?=。所以泵的最高工作压力

MPa P p 57.2107.215.0=+=。

液压泵的最大供油量p q 按液压缸最大输入流量(160.6L/min )计算,取泄漏系数K=1.1,则min /66.1766.1601.1L q p =?=。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查阅《机械设计手册》表23.5-44,选用规格为A7V 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其额定压力P=35MPa ,排量为100mL/r ,额定转速为2100r/min 。

由于液压缸在保压时输入功率最大,这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21.07+0.5=21.57MPa ,流量为min /66.12342.1121.1L =?,取泵的总效率0.85η=则液压泵的驱动电机所要的功率为KW q p P p p 3.5285

.06066

.12357.2160=??=

?=

η

根据此数据按JB/T9619-1999,选取Y225M-9型电动机,其额定功率kw P 60=,额定转速2100r/min,按所选电动机的转速和液压泵的排量,液压泵最大理论流量m in /210/100m in /2100L r L r V n q t =?=?=,大于计算所需的流量176.66L/min ,满足使用要求。

7.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根据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所在油路的最大工作压力和通过该元件的最大实际流量可选出这些液压元件的型号及规格,结果见表7.1。

7.3 油管元件

各元件间连接管道的规格按元件接口处尺寸决定,液压缸进、出油管则按输入、排出的最大流量计算,由于液压泵具体选定之后液压缸在各个阶段的进出流量已与已定数值不同,所以重新计算如表5.2,表中数值说明液压缸压制、快退速度2v , 3v 与设计要求相近,这表明所选液压泵的型号,规格是适宜的。 表5.2

液压缸在各个阶段的进出流量

由表中数值可知,当油液在压力管中速度取5m/s 时,按教材P177式(7-9)

2d =算得,液压缸进油路油管内径mm 8.2860

5105.19523

-=????=π进d ;

液压缸回油路管内径15.5mm 60

5108.5623

-=????=π回d ;

这两根油管选用参照《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进油管的外径D=42mm ,内径d=36mm ,回油路管的外径D=20mm ,内径d=16mm 。

7.4油箱的容积计算

容量V (单位为L)计算按教材式(7-8) : P V q ξ=,由于液压机是高压系统,11ξ=。

所以油箱的容量L q V p 26.136066.12311=?==ξ而1360.26/0.8=1700.3。按JB/T7938-1999规定容积取标准值L V 1700=。

7.5油箱的长宽高确定

因为油箱的宽、高、长的比例范围是1:1~2:2~3,此处选择比例是1:1.5:

2由此可算出油箱的宽、长、高大约分别是800mm,1400mm,1600mm 。并选择 开式油箱中的分离式油箱设计。其优点是维修调试方便,减少了液压油的温升和液压泵的振动对机械工作性能的影响;其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

由于系统比较简单,回路较短,各种元件较少,所以预估回路中各种元件和管道所占的油液体积为0.8L 。因为推杆总行程为244mm ,选取缸的内腔长度为360mm 。

忽略推杆所占的体积,则液压缸的体积为: 4331803.810360100.028928.9v A L m L --==???==缸

当液压缸中油液注满时,此时油箱中的液体体积达到最小为:

L 16708.0-9.28-1700min ==油V

则油箱中油液的高度为:cm 75)140160/(10001670H 1=??=

由此可以得出油液体下降高度很小,因此选取隔板的高度为75cm,并选用两块隔板。此分离式油箱采用普通钢板焊接而成,参照书上取钢板的厚度为:t=4mm 。 为了易于散热和便于对油箱进行搬移及维护保养,取箱底离地的距离为200mm 。

故可知,油箱的总长总宽总高为:

长为:m m 160842160021=?+=+=t l l

宽为:m m 14084214002w 1=?+=+=t w 高为:m m 10084220080022001=?++=++=t h h

7.6油箱地面倾斜度

为了更好的清洗油箱,取油箱底面倾斜度为:1

7.7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

在此选用卡套式软管接头

查《机械设计手册—4》表23.9—66得其连接尺寸如下表:

7.8过滤器的选取

由过滤器的流量至少是泵流量的两倍的原则,取过滤器的流量为泵流量的

2.5倍。故有 :

m in /392m in /5.28.1565.2q L L q =?=?=泵入过滤器

查《中国机械设计大典》表42.7—7得,先取通用型WU 系列网式吸油中过滤器:

表7.4

7.9堵塞的选取

考虑到钢板厚度只有4mm ,加工螺纹孔不能太大,查《中国机械设计大典》表42.7—178选取外六角螺塞作为堵塞,详细尺寸见下表: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

摘要 》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 目录 摘要 1任务分析----------------------------------------------------------------- -----------------------1 技术要求----------------------------------------------------------------- ---------------1 任务分析----------------------------------------------------------------- ---------------1 2 方案的确定 ----------------------------------------------------------------- -------------------2 运动情况分析----------------------------------------------------------------- ----------2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2 2.1.2容积调速回路 ----------------------------------------------------------------- -2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 -----------3 } 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

机电课程设计 题目: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日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 姓名系别机械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教研室主任 一、设计要求及任务 1.设计要求 (1)公称注射量:250 cm3;螺杆直径: d=40mm;螺杆行程:s1=200mm;最大注射压力p=153MPa;注射速度:vw=0.07m/s;螺杆转速:n=60r/min;螺杆驱动功率:Pm=5kW;注射座最大推力:Fz=27 (kN);注射座行程:s2=230(mm);注射座前进速度:vz1=0.06m/s;注射座后退速度:vz2=0.08m/s;最大合模力(锁模力)Fh=900 (kN);开模力:Fk=49 (kN);动模板(合模缸)最大行程:s3=350 (mm);快速合模速度:vhG = 0.1m/s;慢速合模速度:vhG =0.02m/s;快速开模速度:vhG =0.13m/s;慢速开模速度:vhG =0.03m/s; (2)注塑机工作参数设计计算; (3)液压系统原理方案设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及元件选择; (4)注塑机及液压系统总图设计。 2.设计任务 (1)绘制注塑机合模缸、注塑装置和液压系统油箱的装配图; (2)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3)系统零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4)按照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和打印图纸。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1.设计时间:两周,2012年6月 25日至2012年7月6日。 2.进度安排 第19周: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熟悉设计要求及任务,进行系统设计。 第20周:整理资料,撰写设计说明书,答辩,交设计作业。(印稿及电子文档)。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谭晓波学号:201010601154 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0级机制四班 指导教师:杨光春职称: 2013年06 月12 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 目 折弯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在完成《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液压基本知识,根据液压元件、各种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液压回路设计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完成液压回路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对液压元器件性能的掌握,理解不同回路在系统中的各自作用。能够对学生起到加深液压传动理论的掌握和强化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N 5 103.1? ;滑块重量 N 4 105.1? ; 快速空载 下降 行程 200mm,速度(1 v ) 22/mm s ;慢速 下压(折弯)行程 30mm , 速度(2 v ) 11/mm s ; 快速回程行程222mm 速度(3 v )56/mm s ,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0.91 cm η = . 要 求拟定液压系统图,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3、主要参考文献 1王积伟,章宏甲,黄谊.主编. 液压传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 2成大先. 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传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3何玉林,沈荣辉,贺元成.主编.机械制图.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8 4 路甬祥主编.液压气动技术手册.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雷天觉主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内容学时明确机床对液压系统的要求,进行工作 6 过程分析 16 初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进行工况分 析和负载图的编制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拟订液压系统图8 6 确定液压制造元件的类型并选择相应的 液压元件,确定辅助装置 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4 合计1周

注塑机液压油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来源于:注塑塑料网https://www.doczj.com/doc/982355762.html,/ 注塑机液压油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机器液压系统能否正常工作,除了系统的合理设计、元件制造质量和维护使用等条件外,液压油有适用性清洁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液压油作为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除了传递能量,还有润滑元件运动部位的保护金属不被锈蚀等的作用。特别是当前液压技术不断向高压、集成、小型化发展,加上电子技术的应用,对液压系统工作有可靠性、灵敏度、稳定性和寿命提出了愈灭愈高的高的要求,因此,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应选用性能良好、具有较高清洁度的液压用油。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有超过70%的液压系统的故障是由于液压油的选用不合适或使用、保管不善,使液压油受到污染造成的。因此,必须了解液压系统对用油的各种要求,合理地选用、正确在维护保管,才能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少出故障,提高生产效率。 一、液压油的要求和选择 1、液压油的基本要求 (1)粘度合适,并具有较好的粘温特性。若液压油粘度太大,则系统的压力损失大,羊效率降低,并且磨损增加,降低泵的使用寿命;如果液压油的粘度太小,则系统易泄漏,系统的效率也降低,因此,液压油的粘度要选择合理,不要偏大也不要偏小。液压油的粘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液压油的粘度下降。油液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能叫粘温特性,常用粘度指数表示。粘度指数越高,油液的粘温特性就越好,温度变化时,粘度变化较小。液压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应高于 90。 (2)在工作温度和压力下,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剪切稳定性和一定的油膜强度。液压系统工作时元器件总是要产生摩擦和磨损的,机器停止、启动时,摩擦力较大,启动时摩擦力为最大,易引起磨损。因此,液压油要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对运动部件起到润滑作用,达到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在高温、高压、高速的条件下工作的液压系统,更要求液压油要具有良好润滑性,也就是有高的油膜强度,即耐磨性要好。液压油在通过一些阀口、缝隙小孔时,要经受强烈的剪切作用,在此情况下,较大的分子会断裂,变成较小的分子、造成油液的粘度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液压油就不能再用,因此,液压油应具有较好的抗剪切稳定性。 (3)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液压系统工作时有较高的压力和温度,需要液压油在此条件下不变质老化,不析出沥青、焦油等胶质沉淀。 (4)要具有良好的搞泡性。液压油中混有气泡是很有害的,在系统工作时会产生空穴作用,形成冲击波,若这种冲击力和冲击波作用于固体壁面上,就会产生气蚀作用,使元器件损坏。另外,气泡受压会迅速压缩,产生局部高温(据计算,可达几百度以上),将加快油液的热分解、蒸发和氧化,使油液变质、变黑。 (5)防锈蚀性能要好。 (6)在额定压力下、压缩率要小。 (7)燃点、闪点要高,挥发性要小。 (8)不含水份和其它杂质。

毕业设计论文: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电气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0918 指导教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设计一台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下压(折弯)、快速返回。给定的条件为: 折弯力 ;6101?N 滑块重量 4105.1?N ;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180mm 速度(1v ) 23/mm s ; 工作下压(折弯) 行程 20mm 速度(2v ) 12/mm s ; 快速回程 行程 200mm 速度(3v ) 53/mm s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91.0=cm n ,启动、制动、增速、减速时间均为0.2s 。要求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选择液压元件并对系统性能进行验算。 (注:折板时压头上的工作负载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负载力缓慢增加,达到最大折弯力的5%左右,其行程为15mm 。第二阶段负载力急剧上升到最大折弯力,其上升规律近似于线性。)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板料折弯机的液压系统工作参数要求 2、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3、初步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初步确定液压系统参数 5、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 6、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7、绘制液压系统原理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编写技术文件件。 毕业设计(论文)预期目标: 通过毕业设计,了解掌握现代液压设备的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简单设备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过程;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及工作中实际问题,巩固、加深及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系主任(教研室主任): 2012年1月4日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新疆大学 专业课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机械12-7 姓名:麦麦提阿卜杜拉学号:20122001702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plc的液压动力滑台控制设计 说明书页数:19页 发题日期:2016 年 2 月26 日完成日期2016年4月15日 指导教师:穆合塔尔老师

目录 1.1.1设计任务- 2 - 2.1.1负载分析和速度分析- 2 - 2.11负载分析- 2 - 2.12速度分析- 2 - 3.1.1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3 - 4.1.1拟定液压系统图- 6 - 4.11选择基本回路- 6 - 4.12液压回路选择设计- 7 - 4.13工作原理:- 8 - 5.1.1液压元件的选择- 9 - 5.11液压泵的参数计算- 9 - 5.12选择电机- 10 - 6.1.1辅件元件的选择- 11 - 6.11辅助元件的规格- 11 - 6.12过滤器的选择- 11 - 7.1.1油管的选择- 12 - 8.1.1油箱的设计- 13 - 8.11油箱长宽高的确定- 13 - 8.12各种油管的尺寸- 14 - 9.1.1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14 - 9.11压力损失的验算及泵压力的调整- 14 - 9.12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6 -

1.1.1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校正压装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要求工作循环是快速下行→慢速加压→快速返回→停止。压装工作速度不超过5mm/s,快速下行速度应为工作速度的8~10倍,工件压力不小于10KN。 2.1.1负载分析和速度分析 2.11负载分析 已知工作负载F w =10000N。惯性负载F a =900N,摩擦阻力F f =900N. 取液压缸机械效率 m η=0.9,则液压缸工作阶段的负载值如表2-1: (表2-1) 2.12速度分析 已知工作速度即工进速度为最大5mm/s,快进快退速度为工进速度的8-10倍。即40-50mm/s. 按上述分析可绘制出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

液压折弯机功能介绍

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东西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对一个人来说它存在的意义取决于它自身的价值。对于一个东西来说它的意义就在于它有何功能有何优点。就好比如液压折弯机。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其功能吧。 液压折弯机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折弯机可以通过更换折弯机模具,从而满足各种工件的需求。 优点: 1、基于液压传动的原理,实行元件(缸及柱塞或活塞)构造简朴,构造上易于完成很大的任务压力、较大的任务空间和较长的任务行程,

因而顺应性强,便于压抑大型工件或较长较高的工件。 2、外行程的任何地位均可发生压力机额外的最大压力。可以在下转换点长工夫保压,这对很多工艺来说,都是非常需求的。 3、滑块的总行程可以在肯定范畴内恣意地地改动,滑块行程的下转换点可以依据压力或行程地位来控制或改动。 4、滑块速率可以在肯定范畴内涵相称大的水平上实行调理,从而可以顺应工艺进程对滑块速率的差别要求。用泵间接传动时,滑块速率的调理可以与压力及行程有关。 5、与锻锤相比,任务单稳,撞击、振动和噪声较小,对工人安康、厂房基·础、周R4情况及配置自身都有很大益处。 6、可以用简朴的方法在一个任务循环中调压或限压,不易超载,容易维护种种模具。 马鞍山市中亚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是由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许齐宝同志于2001年创立,企业前期在山东腾州机床总厂以厂房合作方式生产销售。2001年受家乡镇府的诚挚邀请,回乡创业,并获得首块发展土地30亩,成立之初建厂房约3000平米,办公楼600平米,员工仅二十几人。2002年正式生产销售,由于公司发展战略正确、服务到位,折弯机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一帆风顺,短短两年便出现供不应求!

注塑机原理之液压系统

(三)液压系统 注塑机是机、电、液一体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都很高。无论是机械液压式还全液压式,液压部分都占有相当的比值,对注塑机的技术性能、节能、环保以及成本占有重要部分。 注塑机液压系统由主回路、执行回路及辅助回路系统组成,如图所示。 图14 油路系统组成图 1,2,3,4,5,6—分别为合模油缸、滑模油缸、顶出油缸、注射座油缸、 注射油缸、液压xx; 7,8,9,10,11,12—分别为油缸的控制模块(CU)、指令模块(CM); 13—系统压力(P)、流量(Q)的控制和指令模块;14—泵;15—电机(M); 16—进油过滤器;17—油冷却器; 18—油箱;P—进油管路(高压);T— 回油管路。(低压) 油路总管线(P、T、P)的上部分是执行回路系统,下部分是主回路系统及辅助回路系统。

执行回路系统:主要由各执行机构(油缸)和指令及控制装置(电磁阀)组成。其功能是将进入管路P的高压油按程序放到油缸的左腔或右腔中去,推动活塞杆执行动作。高压油进入的时间、顺序和位置是通过电磁换向阀来实现的,工作指令通过电信号发给电磁阀的电磁铁,控制其阀芯动作,将控制油路(P)的高压油,进入换向阀推动阀芯动作,将高压油接通到油缸中去;而各油缸中的回油经回油管路T及辅助油路系统放回油箱。 主回路系统:由动力源和控制模块组成。动力源系统(电机、油泵)产生油压(P)和流量(Q),与指令(CU)及控制(CM)模块(压力阀、流量阀等)组成回路。从泵来的高压油,进入主管路的时间、顺序、压力及流量,是通过流量阀,压力阀是电磁铁获得,指令的时间、顺序和强弱,由控制其阀芯的推力和开度来确定的。 执行回路与主回路之间是通过进油管路P(高压),回油管路T(低压)以及控制回路P(高压)形成“连接网络”。 1.主要液压组件 注塑机应用液压组件非常广泛。 ⑴.动力组件 由电机带动泵实现电能—机械能—液压能的转换。有各种油泵和液压xx。 油泵是靠封闭容腔使其容积发生变化来工作的。理想的泵是没有的,因为结构上总会有制品缝隙就会有泄漏,而且机械磨损也会产生间隙,所以就要考虑泵的效率。不同质量的泵,其效率是不同的,直接影响了液压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此外,油的压缩性也会对泵的效率产生影响。 (2).执行组件 执行组件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组件,主要有油缸和油xx。 ①油缸 油缸可分为单作用柱塞式、双作用活塞式、双作用活塞杆式和双作用伸缩式油缸。

注塑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张阳 学号:077001583

注塑机是一种通用设备,通过它与不同专用注塑模具配套使用,能够生产出多种类型的注塑制品。注塑机主要由机架,动静模板,合模保压部件,预塑、注射部件,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注塑机的动模板和静模板用来成对安装不同类型的专用注塑模具。合模保压部件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用液压缸直接推动动模板工作,另一种是用液压缸推动机械机构通过机械机构再驱动动模板工作(机液联合式)。注塑机工作时,按照其注塑工艺要求,要完成对塑料原料的预塑、合模、注射机筒快速移动、熔融塑料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成品等一系列动作,因此其工作过程中运动复杂、动作多变、系统压力变化大。

注塑机的工作循环过程 注塑机对液压系统的要求是 1)具有足够的合模力熔融塑料以120~200MPa的高压注入模腔,在已经闭合的模具上会产生很大的开模力,所以合模液压缸必须产生足够的合模力,确保对闭合后的模具的锁紧,否则注塑时模具会产生缝隙使塑料制品产生溢边,出现废品。 2)模具的开、合模速度可调当动模离静模距离较远时,即开合模具为空程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动模快速运动;合模时要求动模慢速运动,以免冲击力太大撞坏模具,并减少合模时的振动和噪声。因此,一般开、合模的速度按慢

一快一慢运动的规律变化。 3)注射座整体进退要求注射座移动液压缸应有足够的推力,确保注塑时注射嘴和模具浇口能紧密接触,防止注射时有熔融的塑料从缝隙中溢出。 4)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可调注塑机为了适应不同塑料品种、制品形状及模具浇注系统的工艺要求,注射时的压力与速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 5)保压及压力可调当熔融塑料依次经过机筒、注射嘴、模具浇口和模具型腔完成注射后,需要对注射在模具中的塑料保压一段时间,以保证塑料紧贴模腔而获得精确的形状,另外在制品冷却凝固而收缩过程中,熔化塑料可不断充入模腔,防止产生充料不足的废品。保压的压力也要求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调整。 6)制品顶出速度要平稳顶出速度平稳,以保证成品制品不受损坏。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说明书

一.设计一台板料折弯机的液压系统。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 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下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 1.11×106N 滑块重量 1.15×104N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199 mm 速度(1υ) 23.3 mm/s 工作下压 (折弯) 行程 31.1 mm 速度 (2υ) 13.2 mm/s 快速回程 行程 210 mm 速度 (3υ) 54.5 mm/s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91.0=cm η。要求拟订液压系统图,计算和 选择液压元件。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板料折弯机,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折弯机设计

摘要 折弯机属于锻压机械中的一种,主要作用就是金属加工行业。产品广泛适用于:轻工、航空、船舶、电器、不锈钢制品、钢结构建筑及装潢行业。 液压传动系统采用压力补偿型柱塞泵供油,回油节流调速,能量利用合理,立式液压缸设有平衡和锁紧措施,工作安全可靠;同时以液压缸作为执行元件,夹紧力大,折弯动力也大,系统进行折弯时工作性能好。 本次设计主要是通过液压系统的设计对液压传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液压系统的组成,液压系统的各部零件的作用有了具体深入的子解。在设计过程中,力求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制造简单。 关键字:液压;缸筒;活塞杆;导轨;滚珠丝杆

Abstract The folding machine belongs to a kind of forging Machinery.lt is a major role in the metal processing industry. Products are widely applied to: light industry, aviation, shipping, metallurgy, instruments,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industries. Hydraulic system uses piston pump of pressure compensation to supply oil, the oil return throttle control, rational use of energy. V ertical hydraulic cylinder uses balance and locking measures, so it works safely and reli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hydraulic cylinders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haves great clamping force and shear force. When system shear plats material, its performance is good.. This design is mainly through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of hydraulic drive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composed of hydraulic systems, and each of the parts have concrete deep understanding. In the design process, it achieves structure compact and layout rational and manufacture simple. Key words: hydraulic;cylinder;The piston rod;guide;The ball screw

注塑机液压系统

注塑机液压系统 注塑机液压系统 一、概述 塑料注射成形机是一种将颗粒状塑料经加热熔化呈流动状态后,以高压、快速注入模腔,并保压和冷却而凝固成型为塑料制品的加工设备,简称为注塑机。 1.注塑机的组成及工作程序 图F为注塑机的组成示意,它主要由合模部件、注射部件和床身组成。合模部件又由启合模机构、定模板、动模板和制品顶出装置等组成。注射部件位于注塑机的右上方,由加料装置(料筒、螺杆、喷嘴)、预塑装置、注射液压缸和注射座移动缸等组成。注塑工作程序如图G所示。 2.注塑机工况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合模力在注射过程中,常以40~150MPa的高压注入模腔,为防止塑料制品产生溢边或脱模困难等现象发生,要求具有足够的合模力。为了减小合模缸的尺寸或降低压力,常采用连杆扩力机构来实现合模与锁模。 (2)开模、合模速度可调由于既要考虑缩短空程时间以提高生产率,又要考虑合模过程中的缓冲要求以保证制品质量,并避免产生冲击,所以在启、合模过程中,要求移模缸具有慢、快、慢的速度变化。 (3)注射座可整体前进与后退注射座整体移动由液压缸驱动,除保证在注射时具有足够的推力,使喷嘴与模具浇口紧密接触外,还应按固定加料、前加料和后加料三种不同的预塑形式调节移动速度。为缩短空程时间,注射座移动也应具有慢、快的速度变化。 (4)注射的压力和速度可调节根据原料、制品的几何形状和模具浇口的布局不同,在注射成型过程中要求注射的压力和速度可调节。 (5)可保压冷却熔体注入型腔后,要保压和冷却。当冷却凝固时因有收缩,在型腔内要补充熔体,否则,因充料不足而出现残品。因此,要求液压系统保压,并根据制品要求,可调节保压的压力。 (6)顶出制品时速度平稳制品在冷却成型后被顶出。当脱模顶出时,为了防止制品受损,运动要平稳,并能按不同制品形状,对顶出缸的速度进行调节。二、XS-ZY-250A型注塑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H所示为XS-ZY-250A型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该液压系统由三台液压系供油,液压泵B1为高压小流量泵;液压泵B2和B3为双联泵,是低压大流量泵。利用电液比例溢流阀的断电,可以使泵处于卸荷状态,从而可以构成三级流量调节。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机床和进行日常维修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主要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遵守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本安全操作规程,否则不得进行操作。 1.上班按要求穿工作服,否则不许进入车间。 2. 设备开动期间严禁离开工作岗位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 3. 严禁在车间内嬉戏、打闹。 4. 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作业指导书或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动作原理、机械传动部分、电气操作等,否则不许开机。 5. 试车前 a.在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脂; b.在油箱加入足量液压油; c.依次试验设备的点动、单次和连续动作; d.试验滑块行程调节;

e.检查后挡料控制动作。 在试验证明机器动作无误时,方可进行操作。 6.电气 6.1.1 接通电源前 a. 核对电源电压是否与仪器额定的电压相符; b. 检查接地线是否良好。 6.1.2 调整与操作 6.1.2.1 将三相电源线接入电箱中的电源进线端子上,并接好地线。 6.1.2.2 将脚踏开关接插件插到电箱上,合上断路器开关,接通电源,关上箱门。(电箱机械连锁装置,保证打开电箱门时,自动切断电源,维修时保护人身安全。) 6.1.2.3 接通电源:打开电箱门上的SB1和后挡料操纵箱上的SB2急停按钮(红色蘑菇头)。红色指示灯亮。 6.1.2.4 启动油泵:按下SB4按钮(绿色按钮),XH2(绿色),指示灯亮。 6.1.2.5 认清油泵转向:转向需与油泵箭头所示方向相同,否则应停车调换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二根,即可校正转向,不得调

换电气系统内任何一根线,否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工作。泵电机启动数分钟后,如无异常现象,可试操作把转换开关旋至点动位置。 6.1.3 动作调试 6.1.3.1 点动动作(0位置) 将工作选择开关SA1(转换开关)扳向(I)位置,当踩向脚踏开关SF2或同时按下SB6按钮(黑色按钮)时,滑块却快速下行,当滑块压下行程开关(SQ1)时,滑块停止下降,实现工件对线,松开脚踏开关或黑色按钮,再一次踩下脚踏开关或同时按下SB6按钮,滑块进入工进,直至上模接触工件后加压,至时间继电器整定时间到,实现卸荷。然后松开脚踏开关。 踩下脚踏开关SF1或按下SB5按钮(黑色按钮)实现回程,回程到行程打头压下(接触到)上限位行程开关SQ1,滑块此时进入静止状态。 6.1.3.2 单次动作(2位置) 将工作选择开关SA1(转换开关)扳向单次()位置,除在下限位时滑块即从其它任意自动回到上限位停止。 踩下脚踏开关SF2或按下SB6按钮,滑块即快速下降,下降到行程打头接触

数控折弯机故障分析

数控折弯机故障分析 每天必须对滑块的导轨进行一次润滑,一般在开动机床前,滑块处于下死点位置,在该位置对滑块的导轨进行一次润滑,每周应对滚珠丝杆及直线导轨进行清洁和润滑,每周应对其他滑动部位的导轨及丝杠进行润滑。新机运行半年后,必须更换46号或32号抗磨液压油及高压滤芯,以后每年更换一次液压油及高压滤芯。每月应检查油缸与滑块间的连接是否松动,后档料同步带是否松动,每月应检查纵向导轨及侧向导轨的间隙,并适时调整。 机械类 故障一:滑块与导轨的导向间隙太大,发出不正常的响声。此类故障是由于导轨使用时间长,被磨损导致间隙增大。需要检查导轨压板磨损程度,视磨损程度来确定是否更换导 轨压板,重新调整至符合要求间隙。 故障二:后档料传动失效。后档料传动失效是因为传动轴与同步带轮的键条脱离或者同步皮带滑脱。此类故障需要重新装配好键条及同步皮带,并检查电气部分。 故障三:后档料横梁直线导轨与模具中心线平行度偏差太大。此类故障需要松开“X”轴同步皮带,重新调整至平行度公差范围内,重新装置上同步皮带。 故障四:油缸与滑块连接松动,引起折弯角度不准或机器不能找到参考点。此类故障需要重新检查扭紧滑块与油缸连接螺母。 液压类 故障一:液压系统无压力。1、比例溢流阀的电磁线圈是否得电,比例电磁线圈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如上述原因,请检查相关电气原因。2、检查插装阀是否卡死或主阀芯是 否被卡死,以及阻尼小孔堵塞,如果是上述原因,请拆卸溢流阀清洗干净,重新装 上。3、三相电源调相,导致电机反转。 故障二:滑块快速转慢速,时间停顿过长。1、检查油箱油面是否过低,充液口未被淹住,快进时油缸上腔充液吸空引起充液不足。如上述原因可以将油箱油液加至充液口上

注塑机原理之液压系统

注塑机是机、电、液一体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都很高。无论是机械液压式还全液压式,液压部分都占有相当的比值,对注塑机的技术性能、节能、环保以及成本占有重要部分。 注塑机液压系统由主回路、执行回路及辅助回路系统组成,如图所示。 图14 油路系统组成图 1,2,3,4,5,6—分别为合模油缸、滑模油缸、顶出油缸、注射座油缸、注射油缸、液压马达; 7,8,9,10,11,12—分别为油缸的控制模块(CU)、指令模块(CM); 13—系统压力(P)、流量(Q)的控制和指令模块;14—泵;15—电机(M); 16—进油过滤器;17—油冷却器;18—油箱;P—进油管路(高压);T—回油管路。(低压) 油路总管线(P、T、P)的上部分是执行回路系统,下部分是主回路系统及辅助回路系统。 执行回路系统:主要由各执行机构(油缸)和指令及控制装置(电磁阀)组成。其功能是将进入管路P的高压油按程序放到油缸的左腔或右腔中去,推动活塞杆执行动作。高压油进入的时间、顺序和位置是通过电磁换向阀来实现的,工作指令通过电信号发给电磁阀的电磁铁,控制其阀芯动作,将控制油路(P)的高压油,进入换向阀推动阀芯动作,将高压油接通到油缸中去;而各油缸中的回油经回油管路T及辅助油路系统放回油箱。 主回路系统:由动力源和控制模块组成。动力源系统(电机、油泵)产生油压(P)和流量(Q),与指令(CU)及控制(CM)模块(压力阀、流量阀等)组成回路。从泵来的高压油,进入主管路的时间、顺序、压力及流量,是通过流量阀,压力阀是电磁铁获得,指令的时间、顺序和强弱,由控制其阀芯的推力和开度来确定的。 执行回路与主回路之间是通过进油管路P(高压),回油管路T(低压)以及控制回路P(高压)形成“连接网络”。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 指导教师: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板料折弯机,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1任务分析 (1) 1.1 技术要求 (1) 1.2 任务分析 (1) 2 方案的确定 (2) 2.1运动情况分析 (2)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 (2) 2.1.2容积调速回路 (2)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3) 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4) 5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4) 6系统液压图的拟定 (6) 7 液压元件的选择 (8) 7.1 液压泵的选择 (8) 7.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8) 7.3 油管元件 (9) 7.4油箱的容积计算 (10) 7.5油箱的长宽高确 (10) 7.6油箱地面倾斜度 (11) 7.7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 (11) 7.8过滤器的选取 (11)

(完整版)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液压系统设计举例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举例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是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和选择液压件以及验算液压系统性能等。现以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为例,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1 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1.1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的动力滑台实现的工作循环是:快进 → 工进 → 快退 → 停止。主要性能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切削阻力F L =30468N ;运动部件所受重力G =9800N ;快进、快退速度υ1= υ3=0.1m/s ,工进速度υ2=0.88×10-3m/s ;快进行程L 1=100mm ,工进行程L 2=50mm ;往复运动的加速时间Δt =0.2s ;动力滑台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μs =0.2,动摩擦系数μd =0.1。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选为液压缸。 1.2负载与运动分析 (1) 工作负载 工作负载即为切削阻力F L =30468N 。 (2) 摩擦负载 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 静摩擦阻力 N 196098002.0s fs =?==G F μ 动摩擦阻力 N 98098001.0d fd =?==G F μ (3) 惯性负载 N 500N 2.01 .08.99800i =?=??= t g G F υ (4) 运动时间 快进 s 1s 1.0101003 11 1=?==-υL t 工进 s 8.56s 1088.010503 322 2=??==--υL t 快退 s 5.1s 1.010)50100(3 3 2 13=?+=+= -υL L t 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cm =0.9,得出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和推力,如表1所列。

数控折弯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解读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 启动 电磁铁全部不得电,主泵输出油液通过阀6、21中位卸载。 2 主缸快速下行 电磁铁1Y、5Y 得电,阀6 处于右位,控制油经阀8 使液控单向阀9 开启。 进油路:泵1-阀6右位-阀13-主缸上腔。 回油路:主缸下腔-阀9-阀6右位-阀21中位-油箱。 主缸滑块在自重作用下迅速下降,泵1 虽处于最大流量状态,仍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主缸上腔形成负压,上位油箱15 的油液经充液阀14 进入主缸上腔。 3 主缸慢速接近工件、加压 当主缸滑块降至一定位置触动行程开关2S 后,5Y 失电,阀9 关闭,主缸下腔油液经背压阀10、阀6 右位、阀21 中位回油箱。这时,主缸上腔压力升高,阀14 关闭,主缸在泵1 供给的压力油作用下慢速接近

工件。接触工件后阻力急剧增加,压力进一步提高,泵1 的输出流量自动减小。 4 保压 当主缸上腔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压力继电器7发信号,使1Y失电,阀6回中位,主缸上下腔封闭,单向阀13 和充液阀14 的锥面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使主缸保压。保压时间由时间继电器调整。保压期间,泵经阀6、21的中位卸载。 5 泄压,主缸回程保压结束,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2Y 得电,阀 6 处于左位。由于主缸上腔压力很高,液动滑阀12 处于上位,压力油使外控顺序阀11 开启,泵1输出油液经阀11 回油箱。泵1 在低压下工作,此压力不足以打开充液阀14 的主阀芯,而是先打开该阀的卸载阀芯,使主缸上腔油液经此卸载阀芯开口泄回上位油箱,压力逐渐降低。 当主缸上腔压力泄到一定值后,阀12 回到下位,阀11关闭,泵1 压力升高,阀14完全打开,此时进油路:泵1-阀6左位-阀9-主缸下腔。回油路:主缸上腔-阀14-上位油箱15。实现主缸快速回程。 6 主缸原位停止 当主缸滑块上升至触动行程开关1S,2Y失电,阀6 处于中位,液控单向阀9将主缸下腔封闭,主缸原位停止不动。泵1 输出油液经阀6、21中位卸载。 7 下缸顶出及退回 3Y得电,阀21 处于左位。进油路:泵1-阀6中位-阀21左位-下缸下腔。回油路:下缸上腔-阀21 左位-油箱。下缸活塞上升,顶出。 3Y失电,4Y得电,阀21 处于右位,下缸活塞下行,退回。 8 浮动压边 下缸活塞先上升到一定位置后,阀21 处于中位,主缸滑块下压时下缸活塞被迫随之下行,下缸下腔油液经节流器19 和背压阀20 回油箱,使下缸下腔保持所需的压边压力,调整阀20 即可改变浮动压边压力。下缸上腔则经阀21中位从油箱补油。溢流阀18 为下缸下腔安全阀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DOC)

第1 章任务分析 1.1技术要求 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1000000N 滑块重量15000N 快速下降速度23mm/s 慢速加压(折弯)速度12mm/s 快速上升速度53mm/s 快速下降行程180mm 慢速加压(折弯)行程20mm 快速上升行程200mm 1.2任务分析 根据滑块重量为15000N,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为△t=0.2s。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00mm),故可选单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cm=0.91。因为板

料折弯机的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回程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转换由一个三位四通的电液换向阀控制。当电液换向阀工作在左位时实现快速回程。中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卸荷,工作在右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快速和工进。其工进速度由一个调速阀来控制。快进和工进之间的转换由行程开关控制。折弯机快速下降时,要求其速度较快,减少空行程时间,液压泵采用全压式供油。其活塞运动行程由一个行程阀来控制。当活塞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行程阀接受到信号,并产生动作,实现由快进到工进的转换。当活塞移动到终止阶段时,压力继电器接受到信号,使电液换向阀换向。由于折弯机压力比较大,所以此时进油腔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由工进到快速回程阶段须要一个预先卸压回路,以防在高压冲击液压元件,并可使油路卸荷平稳。所以在快速回程的油路上可设计一个预先卸压回路,回路的卸荷快慢用一个节流阀来调节,此时换向阀处于中位。当卸压到一定压力大小时,换向阀再换到左位,实现平稳卸荷。为了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控,在液压泵出口安装一个压力表和溢流阀,同时也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因为滑块受自身重力作用,滑快要产生下滑运动。所以油路要设计一个液控单向阀,以构成一个平衡回路,产生一定大小的背压力,同时也使工进过程平稳。在液压力泵的出油口设计一个单向阀,可防止油压对液压泵的

数控折弯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档

数控折弯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这种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数控折弯机模具。该数控折弯机模具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按普通的液压数控折弯机模具加工Q235板料来做简单介绍: 1、首先是接通电源,在控制面板上打开开关,再启动油泵,这样你就听到油泵的转动声音了(此时机器不动作)。 2、行程调节,使用必须要注意调节行程,在折弯前一定要测试。它的上模下行至最底部时必须保证有一个板厚的间隙。否则会对模具机器造成损坏。行程的调节也是有电动快速调整。 3、折弯槽口选择,一般要选择板厚的8倍宽度的槽口。如折弯4mm的板料,需选择32左右的槽口。 4、后挡料调整一般都有电动快速调整和手动微调,方法同剪板机。 5、踩下脚踏开关开始折弯,数控折弯机模具与剪板机不同,可以随时松开,松开脚便停下,在踩继续下行。塑料数控折弯机模具,塑料折边机,塑料板数控折弯机模具,塑料板材折弯塑料板材直接折弯,不需拼接,不需开槽,不需用焊条,它的折角外表美观不漏水,它将手工焊接转变成全自动的机器操作,提高了质量,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全自动塑料折角机属电气一体化全自动机械设备。根据塑料板加热变软熔化焊接的原理研制而成,它适合所有热塑性材料的折角。速度快,折角处理表面美观,强度高。液压剪板机又分为摆式与闸式.摆式活性炭由于是圆弧运动,而圆弧刀片制作又相当困难,一般是用刀片之后做垫铁补偿,所以所得出的间隙并不精确,剪出来的板料也不是很理想.因为是弧形运动,其刀片也不能做成矩形,而应做成锐角,所以刀片的受力情况也不理想,刀片损伤也较厉害.做摆式剪板机国内代表为天水机床厂与冲剪机床厂.闸式液压剪板机就克服了以上所有毛病.但目前国内厂家能做闸式剪板机的并不多。相对于剪板机,数控折弯机模具的技术含量要稍为高一点.目前国内常见的有G形的与F形的,F形的应该是国内的传统产品,其采用是内置式可调机械挡块定位,由于是内置式其抗偏载能力相当弱,故有黄石在早期数控折弯机模具中设有平衡阀,但也由于液压,过繁杂,给后期维护与稳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后一种是在F型机型改进之后的G型,其采用外滑板机械定位,较之F型其更为简单,调试更为方便,即使在两边角度相差的情况之下也可以由非专业人士加垫片得以解除问题。 现在还有一种就是H型数控折弯机模具,其结构较之前两种有很大不同,其为杠杆式结构,一般用于大吨位数控折弯机模具, 通过杠杆放大原理,把力放大.同时其采用电\\液\\数结合的位置控制,使其在同吨位的数控折弯机模具上性价比尤高.但是国 内能够生产此种机型的厂家并不多,数控液压板料数控折弯机模具床的主要特点:WC67K型数控折弯机模具,采用钢板焊接结构,振动时效消除应力,机床具有很好的刚性和稳定性,整个机架刚性好,工作平稳、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通过数控折弯机模具数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协调控制,达到理想的折弯效果。 机床的主成部分及结构说明: 1、滑块部分:采用液压传动,滑块部分由滑块、油缸及机械挡块微调结构组成。左右油缸固定在机架上,通过液压使活塞(杆)带动滑块上下运动,机械挡块由数控系统控制调节数值。 2、工作台部分:由按钮盒操纵,使电动机带动挡料架前后移动,并由数控系统控制移动的距离,其最小读数为0.01毫米(前后位置均有行程开关限位)。 3、同步系统:该机由扭轴、摆臂、关节轴承等组成的机械同步机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同步精度高。机械挡块由电机调节,数控系统控制数值。 4、挡料机构:挡料采用电机传动,通过链操带动两丝杆同步移动,数控系统控制挡料尺寸. 激光加工系统与计算机数控技术相结合可构成高效自动化加工设备,为优质、高效和低成本的加工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激光内雕机正是将激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的高新一体化新型激光外设加工设备。激光雕刻机采用高性能的激光和数控技术,通过自主研制的光学系统、控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在水晶、玻璃内实现三维动态精密激光雕刻,解决了雕刻速度慢、系统工作不稳定、丢激光点,对图像和文字处理软件功能不全、使用计算机接口控制卡、激光爆炸点不均匀、自动控制装置不尽完善、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