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主题图、例1)4.4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14
《小数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小数的意义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实验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认识小数学习小数的欲望。
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1、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回忆、练习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填一填,说一说。
(课件出示例1第1个图)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
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
(课件出示后面两幅图)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2、教学例2(认识三位小数)(1)看一看,填一填。
课件出示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小数的意义》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88-89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课时教案主备教师:执教教师:()教学内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P50 例1)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初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和必要性,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他们之间的进率。
教材分析:主题图简要地呈现了“小数产生”的过程: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学情分析: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进行测量,上课后直接让学生分组报告测量结果;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测量,测量后让学生分组报告测量结果。
在这里,除了可以量黑板的宽和讲桌的长外,也可以选择整米长的物体来量,通过对不同结果的比较,加深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的认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米尺总课时:1课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预设:一、激趣导入1.游戏:估一估、测一测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一个“估一估、测一测”游戏。
这是一根绳子,同学们估一估,它有多长?请一位同学测量,验证答案。
谁来估一估讲桌面的长是多少?请学生动手量一量,揭示正确答案。
如果要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2.揭示小数的产生: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于是,人们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这样小数就产生了。
同学们,小数的历史非常的悠久。
小数的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
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小数的名称是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
小数的意义——大渡小学费德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认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使学生熟悉每个小数数位的位置和所表达的数是多少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支彩笔,三张方格纸,米尺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费德辉。
很高兴今天能在四。
三班跟同学们一起学习。
听说这次学校举办公开课比赛,很多老师都选择在你们班上课,说明四。
三班的同学们一定是很出色的。
那么今天,你们有信心再跟老师一起,展示你们的风采吗?谢谢大家,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奇妙数学之旅吧。
二引入新课1 多媒体出示68页主题图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师:你们知道图中出现的7.8、13.4、2.87.。
是什么数吗?2 师:对,是小数。
生活中经常用到小数。
比如费老师的身高,你能整米数表示吗?又如课桌长1m多一点,高不足1m,你能整米数表示吗?所以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今天,我们的数学之旅就是要继续了解有关小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三探究新知(一)探究一位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的数1多媒体出示:1角=()元=()元1dm=( )m=()m5角=()元=()元 3 dm=( )m=()m师:你能完成吗?谁来说说?(要求说明这样填的理由)2操作:在准备的10x1的方格图中涂一涂,填一填(出示多媒体方格图)3生操作,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在尝试中出现的问题。
4全班交流操作结果。
5师出示多媒体,指名回答。
6师:耶,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你们看:1|10=0.1 1|10=0.5.。
,你们发现这个现象了吗?我就在想呀,你们说这分数很小数有没有什么关联呢?7归纳小结:一位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的数。
8师生共同总结学法(二)探究二位小数就是表示百分之几的数1 请同桌为一组,在10x10的方格图中涂色,分别表示1|100 ,45|1002 生操作,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在尝试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内容教材第32~58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
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过那、概括能力。
教学建议1.加强对比,注意知识的迁移。
2.强调直观,注意层次。
3.学用结合,加深理解。
4.归类比较,寻求规律。
课时安排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第2课时小数数位顺序表第3课时小数的读写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第5课时化简和改写小数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第7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8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第9课时解决问题第10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第11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第12课时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14课时练习课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教材第32、3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小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它既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又体现了数学的抽象性。
小数的意义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小数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数意义的探究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小数意义的认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开展以“小数的意义”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小数意义的认识,明确小数意义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帮助教师掌握小数意义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小数意义概述(1)小数的概念: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
(2)小数的分类:根据小数部分位数不同,小数分为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等。
(3)小数的意义:小数表示物体或数量的一部分,如0.5表示半个,0.25表示四分之一。
2. 小数意义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直观展示小数的意义。
(3)比较教学法:通过比较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4)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数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3. 小数意义的教学案例分享(1)教学案例一:一位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一杯水、一块蛋糕等。
②引入小数:教师提问:“一杯水的一半是多少?”学生回答:“0.5杯水。
”③讲解一位小数的意义:教师讲解一位小数的概念和意义,并举例说明。
④巩固练习:教师出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2)教学案例二:两位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一元钱、一千米等。
②引入小数:教师提问:“一元钱的一半是多少?”学生回答:“0.5元。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
“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
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
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
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
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
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四下数学《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一。
教材解读:本情景窗呈现的是鸟的有关信息,引入对小数意义的探索学习。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置原则。
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这样简化了小数的意义的叙述,更有利于学生们理解。
学情简析: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
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本课设计理念:学生的概念学习需要经历一种经验性的活动过程。
在小数意义的建构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进行一次再创造,并在这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再创造过程中,主动沟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策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原则,遵循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选择情境教学法、直观引导观察法、小组讨论交流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学法的选择,则是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去充分感知和体验,数形结合,化抽象为直观,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单、学具卡片等。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第3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35例3、例4,完成P35“做一做”,P36~37“练习九”第5、6、10*题。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的读写法,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2.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读小数,掌握小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小数中有“0”的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写有小数的卡片(以教科书第35页“做一做”的内容为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请同学们读一读以下信息。
(出示课件)师:有同学笑了,想一想,这样写符合实际吗?师:这些数据都少了“一点”,(课件逐题点上小数点)这样才靠谱。
那么这些小数该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一组因掉了小数点的数而引人发笑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小数点的重要性,自然地引发思考,从而引出要学习的课题:小数该怎样正确地读才不会闹笑话?二、创设情境,学习小数的读法1.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3的主题图。
(1)学生尝试读小数。
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的高、厚、重分别是多少吗?试着读一读。
(出示古钱币的相关数据)(2)学生在自己读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交流,看谁读得更准确。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教学中要把握读小数的关键“依次读”,并与整数读法进行对比:读整数时要读出计数单位,而读小数部分时按顺序依次读出数字就可以了。
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都尝试着读了这几个小数,交流的结果如何呢?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读的。
【学情预设】因为在第一节课“小数的意义”和整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时,学生已经有了读小数的经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读小数的问题不大,可能有少部分学生在读两位小数的时候会将小数点后的数读作几十几,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看看书上0.58的读法,从而总结出小数的读法。
小数的意义手抄报简单漂亮小数的意义手抄报简单漂亮小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形式,它的意义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数的意义,以及如何制作一份简单漂亮的手抄报来展示它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小数的意义。
小数是一种表示数值的方式,它介于整数之间的数字。
小数可以被用来表示部分数量,例如1.5代表了一个整数加上一个半数。
同时,小数也可以被用来表示精确的测量结果,例如一个长度是3.14厘米。
小数的意义在数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小数与分数密切相关,分数是一种表达比例关系的数学形式。
小数可以通过除法来转化为分数,例如0.5可以转化为1/2。
这种转换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在数学运算中更加灵活地应用小数。
除了在数学中的意义,小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小数,例如购买商品时的价格,坐车行驶的速度等等。
小数不仅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表示和计算这些实际数据,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数量的大小。
那么,如何制作一份简单漂亮的手抄报来展示小数的意义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供您参考:第一步,选择合适的主题。
您可以选择关于小数的定义、应用场景、转化为分数的方法等等作为主题。
根据主题的不同,您可以准备相应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第二步,准备材料。
您可以收集一些关于小数的图片,例如数字图案、小数计算的应用场景等等。
此外,您还可以写一些简短的文字说明,介绍小数的定义和应用,或者是提供一些小数转化为分数的例子。
第三步,设计布局。
在手抄报的设计中,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您可以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划分不同的区域,例如使用方框来划分文字说明和图片的位置。
同时,您还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和字体来突出重点,让手抄报更加醒目和吸引人。
第四步,制作手抄报。
根据您设计的布局,您可以将图片和文字材料粘贴到手抄报的相应位置。
建议在手抄报上使用彩色纸张,这样可以增加整体的视觉效果。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50-51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教学目标:1、利用面积图研究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感悟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认识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3、知道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三年级我们学过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来看看(课件出示主题图)这就是三年级学过的内容,有印象吧。
谁能举一个你认为简单的小数。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分类。
师:像这样小数点的后面有一位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板书:一位小数像这样的是?生:两位小数。
板书:两位小数师:这样的呢?生:三位小数。
板书:三位小数师:老师也写一个小数0.1,看看老师写的有没有规律,板书0.01,下一个呢?生:0.001.师板书:0.001今天我们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深入,更系统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二、新授(一)认识一位小数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师:这是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它是这个正方形用1来表示.请问怎样表示0.1.请在纸上画一画。
生画图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生:把这个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用小数表示是0.1米。
师:谁再来说一说?2、还可以这样分因为它也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表示张这样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生:分数是1/10,小数是0.13、出示面积图师:再看这个图,你还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吗?生:分数是2/10,小数是0.2师:我们也可以说0.2里面有几个0.1?生:0.2里面有2个0.14、出示第二幅面积图师:那现在涂色部分是多少?生:分数是3/10,小数是0.3师:0.3表示什么意思?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3/10,分数是0.3师:0.3里面有几个0.1?生:0.3里面有3个0.15、出示第三幅面积图师:你还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吗?给同桌说一说,并且说一说每个小数表示的意义(同桌互说)汇报:师:谁来说?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9份,就是9/10,小数是0.9师:0.9里面有几个0.1?生:0.9里面有9个0.1师:这是我们刚才得到的几组小数和分数,观察这些分数,看看有什么特点?生:分母都是10,都是平均分成了10份得到的师:也就是十分之几的数我们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生:一位小数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