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

实验部分

一、常用仪器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铁架台烧杯试管量筒胶头滴管水槽

1、仪器分类

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

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

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3、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4、托盘天平左物右码,m左=m右+m码。

二、实验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的原则

(1)三不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手扇着闻,○3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

..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的倾倒瓶塞要倒放(防止将瓶塞污染) ,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将标签腐蚀),瓶口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

(2)液体量取(量筒、胶头滴管)

A量筒的正确使用

(a)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即所量的体积数要和所选量筒的量程接近,以减小误差。

(b)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量筒只能

..用来量液体的体积。

B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胶头滴管一般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竖直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可将吸液后的试管横放或倒放。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一般放入烧杯中。

(二)、物质的加热

A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2、“三禁止”: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芯温度最低,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子将其盖灭,不能用水冲。

B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先将试管在灯焰上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再用外焰对试管内的物质进行加热,

(三)、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小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气体的实验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捂器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下端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六)、仪器的连接

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再插入。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再插入。手拿容器,切勿抵桌面。

三、气体的制取、收集、验满、检验、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包括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1、发生装置

(1)、固固加热型(反应物全是固体且需要加热)

注:固固加热型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炸裂。

(2)、固液或液液不加热型(反应物有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固固加热型装置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3)和固固加热型装置相比,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的优点:装置简单,节省能源。

2、收集装置

(1)收集方法(根据气体密度、水溶性选择)(空气的平均密度为29)排水法适用于难溶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如O2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CO2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

(2)不同收集方法的优缺点

排水法收集气体优点:○1收集的气体较纯;○2不需验满。

缺点:○1收集的气体比较潮湿,不干燥;○2操作复杂。

排空气收集气体优点:○1收集的气体干燥;○2操作简单。

缺点:○1收集的气体不纯;○2需要验满。

3、

甲乙丙

(1)甲中没装任何物质,则为收集气体的装置,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都可以收集,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如O2、CO2从长管进,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从短管进。

(2)乙中装浓硫酸,则为干燥装置,要干燥的气体从长管进。

(3)丙中装氢氧化钠溶液,则为除CO2的装置,从长管进。

4、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要检验纯度,如:氢气(H2)、一氧化碳

(CO)、甲烷(CH4)。

四、实验室制氧气

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1)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用固固加热型装置。

(2)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查(检查气密性)装(装药品)定(固定装置)点(点燃酒精灯)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离开水槽)熄(熄灭酒精灯)"

(3)操作要点:○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试管口。○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3加热时要先预热再放到药品下加热。○4刚开始产生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产生的气泡中有空气,不纯,当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5反应完毕要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4)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加热K2MnO4+ MnO2+ O2↑

氯酸钾制氧气2KClO32KCl + 3O2 ↑

2.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1)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发生装置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2)反应原理2H2O22H2O+O2↑

3、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O

2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4、检验和验满

检验O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排空气法收集O2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

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2、药品: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

3、反应原理: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5、检验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CO2。

排空气法收集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已满。六、排水法收集任何气体时:若看到瓶口有较大的气泡冒出,说明已经收集满了。非实验部分

一、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变化,灯泡通电发光发热、榨汁、过滤、吸附、沉淀、蒸馏、挥发、溶解、稀释、胆矾研磨、蒸发结晶、海水晒盐等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燃烧、爆炸、生锈、腐烂、发霉、酿酒、制醋、水的电解、除垢、杀菌消毒、呼吸、消化、光合等属于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色态味)、熔点、沸点(熔沸点)、硬度、密度(硬

密度)、光泽、吸附性、吸潮、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光吸吸挥导导溶延)等。氯化钠做调味品

化学性质——酸性、碱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氧化还原性)、稳定性、不稳定性(稳不稳定性)、助燃性、可燃性、活泼性、金属活动性、分解性、毒性、腐蚀性(助燃活金分毒腐)等。炭黑用于书写或绘画

二、空气

1、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其他。

2、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红磷要过量,为了使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完。

(2)红磷燃烧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3)由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目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

2

)、二氧化硫(SO2)、P2O5、PM2.5、可吸入颗粒物(粉尘、铅、碳颗粒)等.(注:二氧化碳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4、温室效应——CO

2酸雨——SO2

NO2

5、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6、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是:氧(O)、硅(Si)、铝(Al)、铁(Fe)(养龟驴,铁锅煮)。生物体中排在前三位的元素:氧探亲(O、C、H)。

三、概念

1、物质分类

2、单质与化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1)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或同种物质构成。(1种)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或不同种物质构成。(多种)

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种)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多种)

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一种物质。如氧气和臭氧装在同一瓶中。

③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注: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

(2)蒸馏水、纯净水、冰水混合物、液氧、二氧化碳、干冰、五氧化二磷等属于纯净物。

矿泉水、自来水、井水、雨水、雪、海水、河水、清澈的湖水、盐水、糖水、清新的空气、合金、煤、石油、天然气、牛奶、豆浆、各种饮料、溶液(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等都是混合物。

3、催化剂

作用:在化学反应里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反应速率。

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4、物质燃烧的条件(3个条件缺一不可)

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5、灭火原理(对应燃烧条件、使其中一个不满足即可)

(1)燃烧物与其它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2)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不能说“降低着火点”)。

四、物质组成与结构

1、分子、原子、离子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即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从而带上电荷而形成的。

(2)由原子、离子、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碳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NaCl)等。(含有带金字旁字的化合物)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剩下的。(绝大多数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3)物质由什么微粒直接构成,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什么。

如:Fe由原子直接构成,保持Fe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Fe原子;

CO2由分子直接构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O2分子;

NaCl由Na+和Cl-直接构成,保持NaCl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Na+和Cl-。

(4)分子的特性: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注意: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隙增大,不是分子大小、体积变大)

(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本质

..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

(氢原子无中子,因此“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此说法错误)

由于同一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带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中,

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质子数相同则为同种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AC为同种元素,ADE化学性质相似。

(3)、最外层电子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大于等于4,容易得到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4,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时,化学性质极稳定。

氦最外层电子数为2时,化学性质稳定。

(4)、

3、物质、元素是宏观的;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是微观的。

宏观无“子”,微观有“子”;

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个数对个数;

宏观只讲种类,微观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7、元素符号的意义

(1)、一般有两种意义,如: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2)、如果某元素是金属、稀有气体,除了一般的两种意义外,还有第3种意义,表示“某单质/某这种元素”。

如: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单质/铁这种物质。

He表示:氦元素、一个氦原子、氦单质/氦这种物质。

(3)、如果元素符号前加了数字,只表示“几个某原子”。

如: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8、离子符号的意义

(1)一般表示“某离子”。如:H+表示氢离子。

(2)如果离子符号前有数字,则表示“几个某离子”。如:2H+表示2个氢离子。

9、化学式的意义

(1)一般有4种意义

如:H

2SO

表示:①硫酸这种物质,②硫酸由氢、硫、氧3种元素组成,

③一个硫酸分子,④一个硫酸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

10、化学用语中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

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的个数;如:2N

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中含有几个某原子;如:SO2 O2

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什么电荷;如:Mg2+

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化合价。如:

11、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正价前,负价后(NH3例外)。价数交叉为角数,角数若有公约数,莫忘约去要牢记,角数为1省略不写。

12、常见化合价

H(氢)、Na(钠)、K(钾)、Ag(银) 、NH4+(铵)+1 ;Ca(钙)、Ba(钡)、Mg(镁)、Zn(锌)、Cu(铜)+2;Fe(铁)有+2和+3,金属Al(铝)为+3价;OH-(氢氧)、NO3-(硝酸) 为-1;SO42-(硫酸)、CO32-(碳酸)、O2-(氧)-2;

13、(1)单质化合价为0。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14、元素化合价和离子符号书写区别

数值、正负相同,位置、顺序不同,化合价中要写“1”,离子符号不写“1”。

15、质量守恒.定律(不是衡)

(1)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中在化学变化中可归纳为:6个一定不变,2个一定变,2个可能变

6个一定不变:①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②元素种类③元素质量④原

子种类⑤原子质量○6 原子数目(原子三不变)

2个一定改变:①物质种类②分子种类

2个可能改变:①分子总数②物质状态

16、不能说一种物质中有另一种物质,或说一种分子中有另一种分子,或一种物质中含有

另外的分子,如CO2与O2

五、计算公式

1、以H2O为例

①H

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

②H

O中H元素的质量:O元素的质量=1×2:16×1=1:8

○3H

O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16×1/18×100%=88.9%

④H

O由H、O两种元素组成

⑤一个H

2O分子中有2个H原子,1个O原子或一个H

O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

成。

⑥一个H

O分子中共有(2+1)个原子

⑦一个H

O分子中H原子和O原子个数之比为2:1 2、计算题中常用到的公式

(1)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如:求44g CO

氧元素的质量。

2

(2)样品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样品中该纯物质的质量/样品(或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如:求100t质量分数为98%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带入方程式中的数字为纯净物的质量。

六、小知识

1、生活中遇到的“碘盐”“高钙牛奶”“铁强化酱油”中的“碘”、“钙”、“铁”及常说

的补铁、钙、碘等都是元素,不是单质、化合物、原子等。

2、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

3、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Ca2+)、镁(Mg2+)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Ca2+)、镁(Mg2+)化合物的水。

4、区分检验硬水、软水的简单方法:加肥皂水。

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较少、出现大量浮渣的为硬水。

5、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6、实验室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正1氧(正一洋),负2氢。

7、最轻

..的气体是H2,H2是理想的高能燃料。

8、3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社会常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此外还有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

9、自然界中最硬

..的物质是金刚石。

10、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11、CO有毒,但不溶于水。因此“室内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的说法是错的。

12、缓解“温室效应”、提倡“低碳生活”,主要是要减少CO2的排放。

具体措施: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提高能源能效、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氢能源)。

13、用沼气做燃料与煤相比能减少的空气污染物有SO2/NO2/可吸入颗粒。

14、Fe2O3 读:三氧化二铁或氧化铁

七、O2、CO2、C、H2、CO、CH4

1、1个助燃性

...气体有:O2

3个可燃性

...气体有:

H2、CO、CH4,

3个还原性物质:H2(气)、CO(气)、C(固体)

2、3个可燃性气体H2、CO、CH4在空气中燃烧都为蓝色火焰。

3、CO2

(1)CO2固体是“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升华吸热)。

(2)CO

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常用于灭火。N

也不支持燃烧。

(3)CO2与H2O反应生成碳酸H2CO3(CO2+ H2O === H2C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说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H2O和H2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 实验部分 一、常用仪器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铁架台烧杯试管量筒胶头滴管水槽 1、仪器分类 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 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 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3、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4、托盘天平左物右码,m左=m右+m码。 二、实验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的原则 (1)三不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手扇着闻,○3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 ..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的倾倒瓶塞要倒放(防止将瓶塞污染) ,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将标签腐蚀),瓶口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 (2)液体量取(量筒、胶头滴管) A量筒的正确使用 (a)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即所量的体积数要和所选量筒的量程接近,以减小误差。 (b)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量筒只能 ..用来量液体的体积。

B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胶头滴管一般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竖直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可将吸液后的试管横放或倒放。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一般放入烧杯中。 (二)、物质的加热 A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2、“三禁止”: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芯温度最低,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子将其盖灭,不能用水冲。 B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先将试管在灯焰上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再用外焰对试管内的物质进行加热, (三)、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小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气体的实验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捂器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下端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六)、仪器的连接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

初中化学重难点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有机物 其他:氨气NH3常见物质的俗名

碳酸钠苏打、纯碱Na2CO3氧化钙生石灰CaO 碳酸钠晶体天然碱、石碱、口碱Na2CO3·10H2O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CO和H2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甲烷沼气CH4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2P2O5 白磷自燃:4P+5O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O2CO2 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2SO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 将CO2变成CO:C+CO22CO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 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CaCO3+CO2+H2O=Ca(HCO3)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点燃2MgO+C 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粤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归纳

粤教中考化学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 1.1社会生活与化学 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相关连接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一、参观实验室 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 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 (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 (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b)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第一,按照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兵力对比.项羽在解赵国之围后,收编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兵力达到40万,而刘邦虽然占据了咸阳城,但是兵力只有10万,而且由刘邦军队把守着的函谷关已经被项羽攻破,可以讲,项羽消灭刘邦是指日可待.所以,鸿门宴,并不是唯一一次消灭刘邦的机会.第二,鸿门宴的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项羽来到鸿门后,听到刘邦一个下属讲刘邦准备据关中为王,一怒之下便决定对刘邦发动一场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打击报复刘邦.但是由于项羽集团里面,一个人的出现,项伯.他和张良是老朋友.所以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偷偷地跑到张良那里(当时张良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叫张良快跑.而张良,则和刘邦在项伯面前演了一出戏,让刘邦在项伯面前诉冤,并告诉项伯,刘邦很希望化解这段误会,自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而项伯这个糊涂虫,回去后把刘邦的”冤“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心软了,居然取消了第二天对刘邦的军事行动,从而催生了鸿门宴.第三,鸿门宴上的刺杀行动.此次刺杀行动的主谋,便是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此事还得到项羽的默许.当刘邦一见到项羽时,便对项羽大拍马屁,让项羽的虚荣心和骄傲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的项羽居然还对刘邦有一点点悔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刺杀刘邦.在宴席上,范增频频发出暗号示意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忍心”杀掉刘邦,而在项伯和樊哙的掩护下,项羽对刘邦的“悔意”越加严重.最后刘邦丢下张良和二百多随从,只带着四员大将,在陈平的协助下偷偷地逃出项羽的军营,回到自己的驻地灞上,从而结束了鸿门宴.所以,鸿门宴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是化解项羽对他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一种妥协的行为,在项伯,张良和樊哙的精彩演出下,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而对项羽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知识点汇总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来源学科网]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如:CH 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9818262350.html,] 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氧化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人体氨基酸 合成

科粤版初中化学教案

第五章燃料 [全章要览] 一、燃料为人类提供能量,本章介绍了洁净的燃料氢气,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及化石燃料三节内容,突出了燃料、能量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教材编排特色。燃料的燃烧是人类祖先的认知成果,学习燃料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燃料的燃烧既为人类提供能量,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产生火灾,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本章突出燃料、燃烧、能量这个主题。 二、全章要点: 1、洁净的燃料; 2、碳的燃烧产物; 3、二氧化碳的性质; 4、二氧化碳的制取; 5、什么是化石燃料; 6、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三、教学课时安排:(共计7课时)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2课时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3课时 5.3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1课时 本章复习 1课时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共计2课时] 一、教材内容位置:科粤版2009年6月修订版P132~134 二、授课时间:20 . . ——星期、午、、节 三、授课班级:初三()、()、()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 气的纯度。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遵守实验规程,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 难点: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的原因和方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七、教学准备:演示实验5-1、5-2、5-3、5-4的有关用品。 八、教学流程、思路: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利用燃料的燃烧反应来取暖和获得熟食,是人类文明的开始,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大家在§3.3已经学习了燃

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1. 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及主要物理性质 2. 几种常见药品的存放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2)。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N2)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K)。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H2O)。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Mg(OH)2。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解题技巧和说明 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二) 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1、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P9页(背会) 2、仪器的连接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_________ ,然后稍稍用力—,使它插入。 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 _____________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 免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 不能用手 ________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___________ ,不得______ 任何药品的味道。 2. 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 液体_____________ 。固体只需 _________________ 。 3.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______________ ,也不要____________ ,更不要拿出 __________ ,要放入— 4. 固体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_里。 2. 固体粉末一般用 _____ 或____ 取用。操作时先使试管_________ ,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 ________ , 然后使试管直立。(“一倾、二送、三直立”) 3. 块状药品一般用 _____ 夹取。操作时先_______ 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以后,再把 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竖”) 5. 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_______ 中。广口瓶、细口瓶等都经过磨砂处理,目的是增大容器的气密性。 1. 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一一直接倾倒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 细口瓶的瓶塞必须_______ 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___________ 药品】; b. 瓶口必须_________ 试管口,并且缓缓地倒【防止药液损失】; c. 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___________ 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 d. 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 2. 取用不定量(较少)液体一一使用胶头滴管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 应在容器的_______ 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_________ 【防止沾污试管或_______ 试剂】; b.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_________ 或______ 【防止液体倒流,______ 试剂或 腐蚀橡胶胶帽】; 3.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一一使用量筒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九年级化学各章知识点汇总(科粤版)

第一章化学与社会 一、绪言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3、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 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 ,,。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视线与及量筒内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克。) 注意点:(1)先调整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在纸上称量。潮湿的 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如小烧杯、表面 皿)中称量。 (4)砝码用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的砝码,后加质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②用从侧面点燃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或用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中,白磷存放在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固体以为宜,液体以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应放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S (7)氢硫酸:H 2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 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 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5H2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 4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 1.1社会生活与化学 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相关连接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一、参观实验室 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 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 (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 (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b)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c)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d)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 DQQTY-

初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 每类物质各举最少两个例子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1.单质: 各写出最少一个化学方程式 1)金属: 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 2.氧化物: 3.酸: 4.碱: 5.盐: 氧气→氧化物 金属+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 金属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氧化物→盐+水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碱+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碱→盐+ 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 金 属:Fe 、 单 质 稀有气体:He 、 非金属 纯净物 CO 2 氧化物 Fe 3O 4 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 可溶盐: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 NaOH Cu(OH)2 HCl H 2SO 4 固态非金属:C 气态非金属:H 2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单质+单质→化合物 Mg + O2 = P + O2 = 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 + CO2 = 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 CaO + H2O = 2)分解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H2O = HgO = H2CO3 = KClO3 = KMnO4 = CaCO3 = 3)置换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 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Fe + HCl = Al + H2SO4 = 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Fe + CuSO4 = Cu + AgNO3 = ⑶金属氧化物+H2(或C)→金属+水(或CO2) CuO + H2 = C + Fe2O3 = 4)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 ⑴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Fe2O3 + HCl = CuO + H2SO4 = ⑵酸+碱→盐+水 NaOH + H2SO4 = Fe(OH)3 + HCl =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H2SO4 + BaCl2 = HCl + CaCO3 = 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OH)2 + Na2CO3 = NaOH + FeCl3 = 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Cl2 + K2CO3 = Ba(NO3)2 + Na2SO4 = ※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⑴金属氧化物+CO→金属+CO2 Fe2O3 + CO = ⑵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NaOH + CO2 = ⑶有机物+O2→H2O+CO2 C2H5OH + O2 = ☆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如:在2Mg+CO2点燃 2MgO+C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 ☆常见的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1 -1 -2 -2 -1 NH4Cl NaOH H2SO4 H2CO3 HNO3 铵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硝酸根 铵根中N为-3价;硫酸根中S为+6价;碳酸根中C为+4价;硝酸根中N为+5价。

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科粤版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有关化学反应A+B=C的四组实验,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已知四位同学取的A和B的总质量均为10g,且反应均完全进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g B/g C/g 甲739 乙649 丙X Y6 丁55Z A.Y可能等于8 B.X可能等于4 C.X可能等于8 D.Z一定等于7.5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 4.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3C.+2D.+5 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6.“”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B. C. D. 7.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最新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形象记忆

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形象记忆 1. 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及主要物理性质

2. 几种常见药品的存放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 白色↓:Mg(OH)2。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解题技巧和说明 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二) 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 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