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71.50 KB
- 文档页数:125
《国际税收》习题集财政金融学院课程组2011年9月修订第三章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方法一、选择题。
1、对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出租和使用不动产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约束性规范是依据()。
A、不动产所有者国籍B、不动产租赁者国籍C、不动产继承者国籍D、不动产坐落地标准2、对于同时具有两个国家居民身份的跨国自然人的判定,税收协定所规定的顺序标准中,第一位的标准是()。
A.重要利益中心B.习惯性居所C.永久性住所D.国籍4、根据两大税收协定范本的精神,如果采用注册地标准和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的两国在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时发生冲突,则应根据()来认定其最终居民身份。
A.注册地标准B.常设机构标准C.选举权控制标准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5、重复征税有法律性重复征税和经济性重复征税,二者的区别主要在()。
A、课税对象是否具有同一性B、纳税人是否具有同一性C、税源是否具有同一性D、税基是否具有同一性6、对于经营所得,国际范本主张以()来最终确定由地域管辖权相互冲突造成的重复征税。
A、居住国标准B、非居住国标准C、交易地点标准D、常设机构标准7、最主要、最常见的不同税收管辖权的重叠主要是()A、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B、居民管辖权与公民管辖权的重叠C、公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D、以上三种都是8、通常采用的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A、扣除法B、减免法C、免税法D、抵免法9、在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中,只能减轻而不能消除所得的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A、扣除法B、减免法C、免税法D、抵免法10、免税法在实行累进所得税的国家主要有两种具体做法()A、全部免税法B、部分免税法C、累进免税法D、累退免税法11、抵免法的两种具体运作形式是()A、单边抵免法B、双边抵免法C、直接抵免法D、间接抵免法12、在发达国家中,对税收饶让一直持反对态度的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丹麦13、上题所述国家不给予税收饶让的原因是()。
《国际税收学》目录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四、教材与参考书目五、教学课时分配六、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第二章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第三章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方法第四章国际避税概论第五章国际避税方法第六章国际避税的主要防范措施第七章其他反避税法规与措施.第八章国际税收协定第九章税收优惠与吸引外资第十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国际税收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国际税收学》是大学财政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学科。
它是随着国家间经济往来的发展和扩大而出现的。
它是国家之间由于征税引起的一系列税收活动,其本质反映了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它主要研究所得与财产收益的课说问题,涉及税收管辖权、国家重复征税、国际避税和逃税、国际税收协定等主要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宗旨在于:要求学生学习、研究、了解和掌握国际税收基本知识、国际税收惯例和国际反避逃税等问题,并能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懂得妥善处理一些频繁出现的国际税收问题。
本课程教学时数共32课时。
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1、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国际税收学的先修课是财政学,后续课包括中国税制、外国税制;相关课程是预算会计、经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
教学或学习中应注意本学科与上述学科的课程的相互衔接,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
2、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国际税收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应密切联系实际,可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讨论等方法,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实习。
该课程实用性强,理论性复杂,学习本课程要求理论指导实践,注意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对理论问题要理解透彻;对业务方法要熟练掌握。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授课教材:朱青(主编):《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 朱青(主编):《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董再平(主编),2013:《国际税收》,东北财大出版社3. 葛惟熹(主编)2007:《国际税收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4. 黄衍电(著),2010:《国际税收》,经济科学出版社5. 王铁军,苑新丽(著),2009:《国际税收》,经济科学出版社6. 2012中国税收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税收发展战略研究,2013,中国税务出版社。
第三章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办法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国际重复征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法律性重复征税:两个或两个以上拥有税收管辖权的征税主体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同时行使征税权产生的重复征税。
·经济性重复征税:两个或两个以上征税主体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同时行使征税权产生的重复征税约束居民管辖权的国际规范1.约束对自然人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国际规范(1)长期性住所(permanent home)(2)重要利益中心(center of vital interests)(3)习惯性住所(habitual abode)(4)国籍(nationality)2.约束对法人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国际规范如果两个国家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标准发生冲突,应根据法人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来决定由哪个国家对其行使居民管辖权。
不同税收管辖权重叠所造成的所得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扣除法·减免法·免税法(完全)·抵免法(完全)抵免法全称为外国税收抵免法,即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用国外已纳的税款冲抵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款,从而实际征收的税款只为该居民应纳本国税款与已纳外国税款的差额。
抵免法可以有效地免除国际重复征税。
抵免限额实践中各国为了保证本国的税收利益,都实行普通抵免。
即规定居住国应纳税款的抵免额不能超过国外所得按照居住国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抵免限额)。
抵免限额是允许纳税人抵免本国税款的最高数额,它并不一定等于纳税人的实际抵免额。
超限抵免额一般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
抵免限额计算公式(计算题)21(分国抵免和综合抵免)--重点看·分国抵免限额=境内、境外总所得按居住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综合抵免限额= 境内、境外总所得按居住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境外的所得总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综合抵免限额(或分国抵免限额)=全部境外所得(或某外国所得)×居住国税率(1)按综合限额法计算抵免限额•综合抵免限额(1200×50%)×(100+100)/1200 100万元•B公司与C公司已纳外国税额(60十40) 100万元•实际抵免额100万元•A公司抵免后应纳居住国税额(600-100) 500万元(2)按分国限额法计算抵免限额•乙国抵免限额(1100×50%×100/1100) 50万元•丙国抵免限额(1100×50%×100/1100) 50万元•允许乙国实际抵免额50万元•允许丙国实际抵免额40万元•抵免后A公司应纳居住国税额(600-50-40) 510万元2.上例中,C公司亏损50万元,其他情况相同。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办法1. 引言在国际贸易中,重复征税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跨国公司从事多国经营活动时。
重复征税指的是同一笔交易被多个国家的税务机构征税的情况。
这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增加了交易成本和税收不确定性。
因此,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因,分析其对企业和经济的影响,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办法。
2. 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因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双重征税协定不完善双重征税协定是国际上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主要工具。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系和税收政策存在差异,双重征税协定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两个国家都有权征收税款,导致重复征税的发生。
2.2. 跨国公司的复杂结构跨国公司通常通过在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来实现全球经营。
然而,这种复杂的结构往往导致了跨国公司面临多个国家的税务管辖。
税务管辖的重叠使得同一笔交易容易被多个国家征税,从而产生重复征税的问题。
2.3. 缺乏信息交换机制国家之间缺乏有效的税务信息交流机制,导致很难获得有关其他国家税务机构对特定交易的征税情况。
缺乏信息交换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征税风险,也给税收管理带来了困难。
3. 国际重复征税对企业和经济的影响国际重复征税对企业和经济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3.1. 增加企业成本重复征税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包括税务咨询费用、税务合规成本等。
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解决税务争议和征税事务,从而降低了其盈利能力。
3.2. 影响国际投资和贸易跨国公司在考虑在某个国家进行投资或开展贸易时,可能会考虑是否存在重复征税的风险。
高度重复征税的国家可能会受到投资者的回避,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3.3. 增加税收不确定性重复征税问题增加了企业的税收不确定性。
企业很难预测并计划税务成本,这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挑战。
税收不确定性还可能导致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出现错误,影响其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