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牙区种植的美学风险评估及病例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09 KB
- 文档页数:2
上颌前牙区根尖囊肿摘除并即刻种植一例摘要:随着生活与科技水平的提高,种植义齿以高度模拟自然牙的状态,越来越受到牙缺失患者的青睐,而随着种植学科的不断发展,即刻种植-拔牙后立即植入种植体,也更多地运用于临床工作中。
关键词:根尖囊肿;微创拔牙;引导骨组织再生;即刻种植前牙区因外伤、牙髓病变等因素的存在,是根尖周囊肿的多发部位,对于囊肿范围较大或无保留价值的患牙,需拔除患牙并行囊肿摘除术,常造成大范围的骨质缺损,限制了种植修复的进行,影响了种植成功率[1]。
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采用人工骨材料对缺损区骨质进行修复性再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种植区域骨量不足的情况,扩大了种植的适应证并提高了种植成功率[2]。
前牙区往往是患者最为在意的美观区域,绝大多数患者无法接受牙缺失的方案,对于前牙区的根尖囊肿要求既要完整摘除病变,又要兼顾患者美容要求,因此即刻种植术成为首选。
本文就上颌前牙美学区的根尖囊肿一例进行摘除术后即刻种植进行报道。
【临床资料】一、病历资料患者,女,26岁,因“左上门牙牙龈反复肿胀2月”就诊。
患者因外伤致左侧上门牙折断烤瓷冠修复10年,近2月来左上门牙牙龈反复肿胀,自服消炎药物控制,3天前烤瓷冠脱落,现要求重新修复患牙。
体查:21牙颈部可见斜形折断处,叩痛(++),根尖区牙龈呈暗红色,扪压疼痛,CBCT检查:21牙颈部自近中向远中折断,根尖区可见直径约1cm暗影,边缘清晰(图1-2)。
诊断:21根尖囊肿伴感染。
二、治疗方案1.微创拔除21+21根尖囊肿摘除术;2.21即刻种植+引导骨再生术(GBR);3.21牙龈成型;4.21延期修复三、治疗程序1.一期手术:4%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右侧上颌前牙区,沿11-23做角形切口,翻开全厚黏骨膜瓣,暴露21处1mm*0.5mm大小囊性肿物,微创拔除21,完整刮除21根尖囊肿;于牙槽窝腭侧骨壁备洞,选用Osstem TSIII3.5*11.5mm 种植体植入,种植体上端接覆盖螺丝,唇恻保留2.0mm跳跃间隙,21根尖缺损区及跳跃间隙植入Bios小颗粒骨粉 0.5g,2cm*2.5cm口腔修复膜(海奥)覆盖其上,5-0缝线缝合伤口,术后行CBCT(图3-7)。
前牙区骨劈开同期种植修复1年后软组织美学效果评价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行骨劈开术后,同期植入种植体修复1年后的软组织美学效果。
方法:收集上颌前牙区牙列缺损伴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14例,采用骨劈开术同期植入17枚种植体,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并完成修复。
采用粉红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对种植义齿周围软组织状况进行计分,评估修复1年后的种植成功率和软组织美学效果。
结果:种植修复1年后的成功率为94.12%(16/17),1例出现唇侧种植体颈部暴露导致修复失败。
PES 得分最高为14,最低为6,均值为(10.41±2.09)。
近中牙乳头和软组织形态的平均得分最低,分别为(1.17±0.86)和(1.17±0.73)。
软组织质地的平均得分最高,为(1.88±0.33)。
结论:骨劈开术能有效增加骨量,在软组织美学上基本达到满意的效果。
前牙缺失的患者,唇侧骨板因其特殊的解剖形态常常较为菲薄,而外伤或炎症常导致唇侧骨板的缺失,拔牙后牙槽骨吸收迅速也可造成种植骨量不足,给常规种植带来困难。
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采用骨劈开技术用于牙槽骨增量,极大地扩大了种植适应证的范围,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患牙修复的时间。
前牙种植除了功能的恢复,更重要的还要达到美观自然的效果。
理想状态下,种植义齿应尽可能模仿天然牙,其周围的软组织质量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形态、颜色、质地、高度等都可以成为影响种植义齿美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Fürhauser等[1]于2005年建立了一个新的综合指标,粉红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作为评估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美学的指标。
Gehrke等[2]学者研究表明PES可以作为短期和长期美学的一个客观的评价指标,具有可重复性。
本研究通过临床追踪观察骨劈开同期种植修复1年后种植体成功率,并运用PES评分系统评估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美学效果。
开展口腔种植评估报告口腔种植评估报告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这个评估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进行口腔种植手术以及预测手术的风险和后果。
以下是我对口腔种植评估报告的回答:口腔种植手术是一种替代缺失牙齿的治疗方法,它可以稳定地植入人工牙根并安装牙冠,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和美丽的笑容。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行口腔种植手术,因为手术涉及到牙槽骨的状况、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以及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
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牙槽骨状况。
牙槽骨的密度和形态对于种植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牙槽骨密度不足,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骨移植手术,以增加骨量。
此外,如果牙槽骨的形态不适合种植体的植入,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手术来改善牙槽骨的形态。
其次,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
患有一些疾病,如未经控制的糖尿病、心脏病等,可能会影响口腔种植手术的成功率。
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并延迟患者的康复过程。
因此,在进行口腔种植手术之前,我们需要对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与患者的主治医生进行协商。
此外,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也非常重要。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降低种植手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患者应该具备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的技巧,并能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和洁牙。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口腔卫生问题,可能需要在进行种植手术之前进行一段时间的口腔疾病治疗和卫生教育。
总结来说,口腔种植评估报告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进行口腔种植手术,预测手术的风险和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评估报告中,需要关注患者的牙槽骨状况、全身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状况等因素,并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术前评估及美学影响因素发表时间:2015-07-02T14:08:50.6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王凤[导读] 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的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在美学方面我们还需不断地努力进行改善,才能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王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青浦201700)【摘要】目的:对上颌种植义齿进行术前评估并分析其美学影响因素。
方法:对本地区三级乙等以上医院的100名要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对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的美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骨是否能够结合完全结合这一因素不在是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术前评估考虑的唯一标准,而是对多种因素全方面进行评估,达到美学与种植成功双完美的标准。
结论:对100名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的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在美学方面我们还需不断地努力进行改善,才能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上颌前牙区;义齿;种植;术前评估;影响因素;美学【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060-02 PreoperativeassessmentofthemaxillaryanteriorteethareaplanteddentureandaestheticfactorsWangFeng.ZhongshanHospitalAffiliatedtoFudanUniversity,Shang 【Abstract】ObjectiveThemaxillaryfullypreoperativeevaluationandanalyzestheaestheticfactors.MethodsRegionabovelevel3b,suchashospitals,100shouldbeinpatientswithm 【Keywords】Jawanteriortootharea;Denture;Planting;Preoperativeassessment;Influencingfactors;Aesthetic现如今,人们除要求义齿种植成功外越来越重视其种植后的美观问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美观上要求越来越高,对是否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及外观尤为看重,在临床美学区域上,在最大运动状态下所暴露的牙齿、牙龈及唇部组织接受种植牙时,故要求术者在种植义齿时必须考虑这些组织的形态质地及其结构是否正常,与邻近的牙齿是否协调一致,以保证种植义齿后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外貌美观及患者的正常社会生活[1]。
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分析姜美鹏【摘要】目的:探析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
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上颌前牙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修复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即刻佩戴临时冠塑形牙龈修复,研究组行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成形修复,对比两组软组织红色美学评分(PES)﹑骨吸收评价(DBI)及龈乳头指数。
结果研究组临时冠塑形后骨吸收评价(0.21±0.14)﹑红色美学评分(7.32±1.62)及永久修复后骨吸收评价(0.28±0.23)﹑红色美学评分(7.79±1.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成形在上颌前牙区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显著。
%Objective Of implant-supported application results in induced gingival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Aesthetic restoration planting.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February 2015 - the clinical data of February 2016 our hospital 8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grow, according to the repair program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5 cases) and study group (50 cases), control group were immediate temporary crown to wear gum shaping repair, implant-supported research group underwent induction therapy to repair the gum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red and soft tis-sue aesthetics score (PES), the evaluation of bone resorption (DBI) and papilla index. Results After the temporary crown shaping Study Group evaluation of bone resorption (0.21 ± 0.14), red aesthetic score (7.32 ± 1.62), and after evaluation of the permanent repair of bone resorption (0.28 ± 0.23), red aesthetic score (7.79 ± 1.23) were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Implant-supported application results in induced gingival maxillary anterior dental implants aesthetic restorations significantly.【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6(035)016【总页数】2页(P113-114)【关键词】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作者】姜美鹏【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第二人命医院口腔科,广西钦州 5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上颌前牙区为口腔重要美学区域,与人们语音功能及面部外观密切相关,上颌前牙种植时牙周围易出现龈乳头缺陷,影响视觉效果,因此在行上颌前牙种植时加以美学修复具重要意义[1]。
翻转瓣术恢复上颌单颗前牙种植后组织美学短期评价彭文军;张海燕;赵红宇【摘要】目的:通过PES方法对翻转瓣技术恢复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后唇侧组织形态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后牙槽突唇侧轮廓轻度凹陷的患者31例,二期手术同期行腭侧翻转瓣术增加唇侧组织厚度,采用PES粉红美学评分方法,分别于术后15天戴入临时冠(T1)、术后5个月最终冠修复(T2)、最终修复后6个月(T3)和12月(T4)对唇侧组织美学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近远中龈乳头、组织边缘水平和牙槽突丰满度的PE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边缘弧度、组织颜色和组织质地的PES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薄、厚龈生物型组织之间P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腭侧结缔组织翻转瓣术,有助于修复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后牙槽突唇侧丰满度的轻度缺陷,提升组织美学效果;组织生物型对翻转瓣手术美学效果无显著影响.【期刊名称】《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年(卷),期】2018(019)003【总页数】6页(P133-138)【关键词】翻转瓣;PES粉红美学评分;种植;美学【作者】彭文军;张海燕;赵红宇【作者单位】郑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河南 450000;郑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河南450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河南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05牙缺失的种植修复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常规修复手段之一。
但是牙齿缺失后,尤其是上颌美学区的牙缺失,常伴随组织丧失而导致美学缺陷,显著影响种植治疗的最终效果。
软组织增量的技术多样,本研究采用腭侧带蒂组织瓣移植的翻转瓣技术,改善上颌美学区单牙缺失种植后唇侧软组织的量和形态,并通过粉红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score,PES)方法对其术后美学效果的改善进行评价。
1.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后牙槽突唇侧轮廓轻度凹陷的患者3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24-55岁,平均31.5岁。
上颌前牙区种植的美学风险评估及病例报告
目的:收集上颌前牙区采取不同外科手术方法的种植病例,根据美学风险评
估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外科和修复修正因素进行SAC分类。对最终修复效果进
行PES及WES评分,以及通过VAS量表由患者评估修复效果及其满意度。评价最
终修复效果是否达到病人的期望值。
方法与材料:收集2014年7月-2016年3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
院种植科的前牙区种植病例9例,该9例病例均采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方式,患者年
龄为19岁-64岁,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单牙缺失6例,前牙连续缺失3例。
对病例进行美学风险评估,评估因素包括:1.患者的健康状态;2.患者的吸烟习
惯;3.患者对治疗的美学期望值;4.唇线高度;5.治疗区的牙龈生物学类型;6.缺
失牙和邻牙的形态;7.种植位点的感染情况;8.邻面牙槽嵴的高度;9.缺牙间隙邻
牙的修复状况;10.缺牙间隙的宽度;11.缺牙间隙的硬组织和软组织宽度及高度。
结合外科及修复的修正因素进行SAC分类,对不同病例的难度预先判断。
对最终完成修复后的单牙病例进行PES及WES评分,评分人员由12名来自修
复科、种植科、正畸科以及口腔内科医师组成,最终得分取平均值。并使用VAS
量表让患者对最终修复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9例病例均根据患者不同的
缺牙原因及软硬组织情况等因素,采取不同的外科方式进行种植及骨增量手术。
9例病例已完成修复7例,高美学风险病例4例,中等美学风险3例,低美学
风险2例,病例回访时间1-12个月。其中单牙病例PES评分全部高于临床可接受
值,WES评分有一例低于可接受值,其余皆在可接受范围内。患者的VAS评分结果
均为满意。
结论:使用美学风险评估预计美学期望效果,并进行SAC分类,有助于根据不
同难度制定治疗计划,有助于判断修复预期以及有助于与患者有效沟通最终修复
效果。最终修复效果使用PES及WES评分结果较为理想,且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