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F复合骨诱导材料在前牙美学区种植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牙手术已经成为恢复牙齿功能和美学的重要手段。
在上前牙美学区进行种植手术时,由于骨质缺失或者吸收不足,传统的种植方法往往难以满足美学和功能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膜引导骨再生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膜引导骨再生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种植牙手术中的骨组织再生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植入可吸收膜来导向和保护骨再生物质,促进自体骨组织的再生和再生。
相比传统的骨再生方法,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精准导向:膜能够精准地导向骨再生物质的生长方向,确保新生骨组织的正常形成和排列,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2. 保护作用:膜能够有效地保护再生区域,避免外界感染和干扰,保证再生过程的正常进行。
3. 促进愈合:膜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血管生长和细胞分裂,加速愈合过程,减少术后并发症。
4. 可吸收性:膜材料多为可吸收材质,术后无需再次手术取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1. 研究对象和方法收集了近年来在口腔种植领域中应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进行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前后的口腔影像学资料、术后恢复情况、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等。
2. 研究结果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采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进行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原骨质缺失或吸收不足的问题,保证种植体的稳固性和美学效果。
术后患者愈合情况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口腔功能和美观度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较高。
3. 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三、展望与总结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效果和优势,以及材料和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实施浓缩生长因子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收纳5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病人中有26例为上颌前牙唇侧凹陷,32例为上前牙缺失或缺损,病人均伴有牙槽骨缺损及骨损失,采用浓缩生长因子(CGF)辅助的骨组织再生手术(GBR),并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加强临床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
结果总共植入76颗种植体,其中2颗种植体发生脱落,其余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情况良好。
种植体成功率为97.37%(74/76),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且牙体美观,病人满意度良好。
结论CGF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能够促进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加速手术切口愈合,而在种植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病人精心护理,能够确保种植手术的顺利完成,有利于预后向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浓缩生长因子;口腔种植修复术;骨组织再生手术;护理配合浓缩生长因子的发现为口腔种植修复手术提供了更加优质、安全的植牙修补生物材料。
CGF包含各类丰富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对刺激组织再生、加速伤口愈合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推崇的植牙生物材料[1]。
近年来,关于CGF在口腔种植骨缺损修复的研究成为口腔医学上的一大热点,备受再生医疗领域研究者的关注[2]。
为探讨更加有效的口腔种植修复术,本研究收纳58例牙槽骨缺损或骨损失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CGF与GBR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同时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均给予病人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要求进行植牙修复手术的病人,按照盲选原则抽取58例病人,58例病人中有26例为上颌前牙唇侧凹陷,32例为上前牙缺失或缺损,均伴有牙槽骨缺损与骨损失。
58例病人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23岁~45岁(34.2岁±7.17岁)。
58例病人口腔黏膜均无红肿、溃烂等情况,对此次研究已向病人详细说明,病人知情,自愿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浅谈CGF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摘要】CGF是一种全新的全血提取物,含有高浓度各类生长因子以及纤维蛋白,能够促进组织愈合,其在口腔修复、种植手术中运用比较广泛。
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从2018年1月起将CGF运用到外科手术中,大大促进了患者术后骨组织及软组织的愈合,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关键词】CGF; 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4-0178-02口腔颌面外科拔牙术后由于牙齿的缺失会在一段时期内造成患者咬合功能的下降,颌面美观受到影响,患者会感到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口腔颌面外科另一常见疾病颌骨囊肿,这类患者的颌骨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吸收,这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修复。
绝大多数拔牙患者希望通过种植牙恢复牙齿的生理功能,颌骨囊肿患者希望减少颌骨组织的损伤。
CGF(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浓缩生长因子,含有高浓度各类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对软硬组织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1]。
在临床口腔外科手术中CGF能够提高成骨量及成骨密度,促进了骨组织及软组织的愈合。
近年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将CGF运用在阻生齿拔出术、颌骨囊肿摘除术的手术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相关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18年3月术中运用CGF植入术的患者共计90人。
年龄18岁~72岁,其中阻生齿拔出患者48例,颌骨囊肿摘除患者42例。
这些患者对恢复牙齿咬合功能及恢复颌面美观有着较强的意愿。
2.护理2.1术前护理术前做好常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及传染病检查、拍摄口腔X线片。
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术前护士要做好疾病评估,相关术前宣教。
全身麻醉患者需要做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术前晚十点后叮嘱患者禁食禁水。
大多数手术患者对CGF运用技术是不够了解的,有的患者还存在恐惧心理,这就需要护士耐心解释,告知患者CGF采血是患者的自身静脉血为原料通过特殊离心方法制备而成,无需添加任何化学或过敏性添加剂,不会引发传染病,通过介绍说明消除患者疑虑,使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CGF在多种类型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创面修复的技术正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在创面修复领域,一种新型的细胞治疗技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GF)被广泛应用。
CGF是一种能够加速伤口愈合、促进组织再生的自身细胞疗法,目前已被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创面修复中。
1. 牙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这种疾病可以导致牙龈下的骨骼松动,从而导致牙齿脱落。
在牙周组织修复中,CGF经常被应用于种植体的矫治,以及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组织再生。
CGF能够刺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有助于牙周组织再生,使受损组织得以重建。
2. 牙齿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牙齿根管治疗是针对炎症或感染引起的牙齿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在这种治疗中,牙齿根管需要被填充物填充来保护牙髓。
CGF可以提高填充物的生物相容性,从而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此外,CGF还可以促进牙髓的再生,从而帮助牙齿恢复至健康状态。
对于口腔软组织受损的患者,如口腔粘膜平滑操作、牙槽突修复和口腔瘢痕修复等问题,CGF都能够提供有效的治疗。
尤其是在口腔正畸中,CGF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可以帮助修复牙龈的形态,从而提高各种口腔美容手术的成功率。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领域可以广泛应用该技术。
浓缩生长因子(CGF)在即刻种植修复应用中的牙龈美学研究目的:研究浓缩生长因子(CGF)在即刻种植修复牙龈愈合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20例即刻种植修复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种植体-骨间隙内添加CGF 与Bio-oss骨粉混合物,比例为1:1,对照组种植体-骨间隙内单独添加Bio-oss 骨粉,从术后牙龈愈合情况,牙间乳头指数及牙龈缘高度3个方面评价CGF对牙龈组织愈合的影响。
结果:术后10天内,实验组牙龈组织愈合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所有病例为3度牙间乳头;实验组牙龈退缩为(0.35±0.15)mm,对照组牙龈退缩为(0.42±0.37)mm,两者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浓缩生长因子(CGF)具有促进牙龈组织愈合的作用。
标签:浓缩生长因子;即刻种植;牙龈美学相对传统的延期种植,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具有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创伤等优点,尤其是对一些患者具有更重要的心理治疗意义[1]。
随着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的提高及骨再生材料的研发,即刻种植的适应症也在逐渐放宽并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术式之一[2],但对于其是否具有减少牙槽骨吸收和促进美学修复的作用一直是争论的热点。
学者普遍认为,即刻种植后软硬组织退缩的不可预知性是该手术最大的风险之一[3]。
为了加快软硬组织愈合,减少软硬组织的退缩,即刻种植时“跳跃间隙”内添加生物材料、种植体偏腭侧植入、微创种植等多种方法应用于临床[4]。
近年来,以浓缩生长因子(GCF)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为代表的自体提取物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是研究的热点,CGF和PRF完全由自体血在不同条件下的离心制备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对软硬组织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5]。
本研究将CGF应用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中,并从牙龈愈合、牙龈乳头指数、牙龈缘高度等3个方面评价CGF对牙龈组织愈合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患者,无全身手术禁忌。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牙科美学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上前牙美学区的缺失引起了许多患者的困扰,而种植手术无疑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之一。
上前牙区的种植手术涉及到牙槽骨的再生和美学修复,而且术后效果往往会影响患者的外貌和生活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备受关注。
一、膜引导骨再生技术简介膜引导骨再生技术是一种通过将生物材料膜覆盖在骨组织缺损部位,利用其遮挡作用来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提高植骨的成功率,缩短植骨术后的愈合时间,减少对患者牙槽骨的损伤,保护种植体的稳定性,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
1. 提高牙槽骨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上前牙美学区的缺失往往伴随着牙槽骨的吸收和萎缩,严重影响了种植体的稳定性和术后美观效果。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可以通过覆盖生物材料膜,创造一个有利于骨再生和修复的微环境,从而提高了牙槽骨的再生和修复能力。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补充和恢复牙槽骨的体积和密度,为后续的种植手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保护种植体的稳定性3. 改善种植体的美学效果三、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现状目前,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牙科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临床研究表明,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牙槽骨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保护种植体的稳定性,改善美学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该技术还可以降低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缩短术后的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展望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择,为牙科美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相信一定会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美丽的笑容。
CGF联合骨代用品在美学区域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中的应用效果韩小梅;吕广辉;李文超【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美学区域拔牙同期应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骨代用品行拔牙位点保存并进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美学区域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应用的适应证、外科技术及种植时机等.方法:2009年5月~2012年12月,于我科拔除位于美学区域且唇侧骨板缺损或为薄龈生物型的患牙36颗,同期应用CGF联合骨代用品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后观察并记录软硬组织愈合情况、种植体类型及术中初期稳定性、采用的植骨术式等.结果:36个位点植骨区均愈合良好,已全部完成种植手术,种植体三维立体方向满足生物学要求.其中3枚种植体种植术中唇侧骨板<0.5 mm,采用GBR技术进行骨增量;9枚种植体种植术中唇侧骨板0.5~1.5 mm,采用结缔组织移植保证美学效果;其余24枚种植体植入后唇侧骨板厚度>1.5mm,未行植骨手术(占66.7%).29枚种植体均已完成修复,临床观察24枚种植修复体龈缘高度及牙间乳头均获得了良好的保存.结论:位于美学区域、唇侧骨板缺损或为薄龈生物型的患牙,拔牙同期应用CGF联合骨代用品行拔牙位点保存,可有效的保存牙槽嵴顶的宽度,能为种植及最终的美学修复创造有利条件,临床操作简便,并可有效的节省患者的植骨费用并缩短治疗周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45)010【总页数】2页(P1219-1220)【关键词】浓缩生长因子;拔牙位点保存;种植美学【作者】韩小梅;吕广辉;李文超【作者单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内蒙古赤峰024000;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内蒙古赤峰024000;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内蒙古赤峰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13美学区域种植修复一直是种植领域的难点,拔牙后骨组织大量丢失为其原因所在。
如何对拔牙位点进行有效保存,最大限度的恢复骨组织空间,保证美学修复效果呢?笔者收集36例临床资料,应用CGF联合骨代用品行拔牙位点保存并进行种植修复,观察临床效果,认为应用CGF联合骨代用品可以有效进行拔牙位点保存,确保种植修复达到理想美学效果。
CGF在组织再生及整形美容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作者:汪淼胡谨赵启明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0年第09期[摘要]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属新近一代自体血小板浓缩物,富含高浓度生长因子、白细胞、CD34+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及抗炎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本文通过对CGF发展历程、制备方法、分类、组分分析及生物学效应进行归纳,并将现有文献关于CGF、PRP、PRF的对比研究做分析,分述了CGF在口腔医学、创面修复、美容外科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效果,肯定了CGF在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美容抗衰中作为理想材料的价值。
最后对CGF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前景提出了意见与展望。
[关键词]浓缩生长因子;整形美容;组织再生;创面修复;医学美容[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0)09-0182-04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CGF in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Cosmetic SurgeryWANG Miao1,HU Jin1, ZHAO Qi-ming2(1.Art Beauty Cosmetology Clinic,Guangzhou 510030,Guangdong,China; 2.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Zhejiang Hospital,Hangzhou 310013, Zhejiang,China)Abstract: 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 (CGF) belongs to the new generation of autologous platelet concentrates,containing high concentration growth factor,leukocyte,CD34+positive cells,platelet,fibrin network and anti-inflammatory factor and other bioactive substances. In this article, we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GF,preparation methods, classification,component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effect, and analyze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GF,PRP and PRF in existing literature.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effect of CGF in stomatology, wound repair,cosmetic surgery and other fields were described, and the value of CGF as an ideal material in promoting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and cosmetology and anti-aging was affirmed. 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CG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 (CGF);cosmetic surgery;tissue regeneration; wound repair; cosmetic surgery自体血小板浓缩物是指通过一定的分离、浓缩、提取等技术,按照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从人体自身血液获取的、经验证具有治疗或美容作用的血液浓缩制品(PRP、PRF及CGF等),将其注射到人体的特定部位或外用,用以促进局部组织修复、再生,从而达到年轻化、延缓衰老及修复重建的目的[1]。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随着人们对美学牙科的需求不断增加,种植美学区牙已经成为当今牙科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而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展开的。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背景
随着牙科技术的不断进步,种植牙手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上前牙的位置特殊,其美学效果要求极高,因此传统的种植手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在此背景下,膜引导骨再生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膜来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技术。
通过将生物膜置于种植区域,可以隔离口腔软组织对种植体的干扰,从而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这项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种植体的植入成功率,保证牙槽骨的再生,为后续美学修复奠定基础。
3. 临床应用研究
4. 优势与不足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提高种植植体的成功率、保护口腔软组织、促进骨组织再生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操作技术要求较高、费用较高、治疗时间较长等。
在实际临床使用中需要综合考量患者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5. 发展前景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多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2018 年5月 第5卷/第15期
Vol.5, No.15 May. 201824
CGF复合骨诱导材料在前牙美学区种植的临床应用孙丽超,陈学军,郭海波(江苏省南通市口腔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 探讨CGF复合骨诱导材料在前牙美学区种植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前牙缺失伴骨量不足进行种植修复的患者,植入自体CGF复合Bio-OSS骨粉进行骨增量,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4个月及1年通过影像学检查及观察牙龈形态,评估骨增量及软组织的美学效果。结果 种植区术创愈合良好,术后4个月,骨增量效果明显,种植体稳定,术后1年牙龈形态饱满,牙槽骨高度及宽度保存良好。结论 CGF具有促进骨再生及牙龈组织愈合的作用。【关键词】CGF复合骨诱导材料;前牙美学区种植;价值【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8.15.24.02
随着人们对美观需求的上升,前牙区缺牙的患者不能满足于种植牙仅能行使功能,对前牙种植美观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许多临床研究表明CGF在种植领域
骨组织修复重建中发挥促进作用[2],本文探讨CGF复合
骨诱导材料在前牙美学区种植的临床应用,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在我院就诊的前牙缺失伴骨缺损的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19~62岁,平均32.5岁。1.2 设备与材料使用种植体种类主要有瑞士ITI、韩国OSSTEM种植体,人工骨替代材料为Bio-Oss骨粉,CGF Medifuge离心仪器。1.3 方法
术前拍摄锥形束CT,了解受植区牙槽骨情况。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起效后于缺失牙牙槽嵴偏腭侧作“H”形切口翻瓣,清理种植区骨面,根据术前设计逐级备洞植入种植体,并于骨缺损区植入CGF与Bio-Oss骨粉混合物,覆盖制作的CGF膜,隔绝骨缺损区与牙龈软组织,减张后严密缝合黏膜切口,术后拍摄牙片,检查种植体的就位,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4 修复方法
4个月后检查种植体愈合情况并射X线片,待骨结合稳定后行二期手术。术后10d牙龈形态稳定后行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牙冠采用粘接固位方式。种植后1年复查,拍摄X线片,检查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牙龈软组织美观状况及骨增量效果。1.5 评价标准
种植体稳定成功评价按Albrektsson标准评估,软组织评价指标是根据牙龈乳头指数观察种植体修复后近远中牙龈乳头的高度。采用SPSS 17.0软件,对前后测得的牙槽骨吸收的高度及龈缘退缩的高度进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45例患者经一期手术植入45枚种植体,4个月后X线片检查获得良好的骨结合,二期牙龈成形后行上部结构修复。修复后1年,所有种植体稳定性良好,上部结构使用良好,软组织形态美观自然。二期手术时测量植骨厚度,与术前比较增加1.2 mm,表明此种骨增量技术能增加牙槽骨的宽度。X线:4个月时骨缺损区的低密度影减小,密度近于固有骨,修复后半年骨缺损区近于平滑,密度与固有骨相当,有少量骨吸收。种植体颈部植骨高度随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吸收,4个月时骨吸收高度(0.65±0.11),种植后1年骨吸收高度(0.74±0.12),差异无显著性,P≥0.05。牙冠修复后所有病例为3度牙尖乳头,种植后1年牙龈退缩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龈美学效果良好。
3 讨 论高浓度的生长因子能促进骨组织及软组织的再生修复,单独或联合其他材料应用于硬组织缺损或软组织创伤处,可诱导骨再生。将CGF与骨粉混合搅拌后植入骨缺损区,有利于骨代材料形成更为粘稠和稳定的状态。浓缩生长因子富含多种高浓度基本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具有加速损伤组织进行在血管化,加强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与趋化的功能,这些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可起到促进修复加速愈合的作用[3]。满足创面早期组织愈合的
要求,起到了骨诱导作用。应用CGF制备的膜覆盖在植骨材料上,此膜具有良好的韧性,便于操作,可早期形成血管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CGF与骨代材料混合使用后,两者在骨再生方面形
成了功能互补的修复材料,不仅有很高生物相容性,且表现为相互促进,发挥协同作用的效果,也加快了骨组织再生,比单一使用骨代材料效果更好。本研究表明,CGF联合骨代材料用于种植区骨缺损修复中,有很强的
促进成骨的功能。这也提示了骨缺损修复的时间与缺损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浓缩生长因子是由Sacco首次研发的,已成为临床研
(下转26页)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2018 年5月 第5卷/第15期
Vol.5, No.15 May. 201826
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列缺损、牙列缺失者在上颌、下颌、上颌+下颌部位中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详见表3。表3 本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的年龄差异(n,%)缺失或缺 损项目例数上颌下颌上颌+下颌P
牙体缺损12070(58.33)44(36.67)6(5.00)<0.05牙列缺损13444(32.84)46(34.33)44(32.84)>0.05牙列缺失4620(43.48)16(34.78)10(21.74)>0.05合计300134(44.67)106(35.33)60(20.00)>0.05
3 讨 论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均为口腔科常见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极高的发生率[1]。据报道[2],牙
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发生率在老年人群中高达70%,尤其是农村居民,其牙列缺损水平远高于城镇居
民,不但影响美观,严重时还可影响患者咀嚼、语言、消化功能,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3]。
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而保健意识也随之增强,口腔科就诊病例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对口腔科医师的专业技术和能力要求不断升高[4]。目前,
临床上对于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主要采取口腔修复治疗,即应用各种人工修复装置对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实施人工修复,维护其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而本研究通过分析口腔科手指的口腔修复患者临床资料发现,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在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比较差异,因而在宣传口腔健康知识期间,无需进行性别区分;同时,本组牙体缺损患者患者在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而<35岁患者的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发生率明显低于≥35岁者(P<0.05),可见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
缺失患者在年龄方面存在统计学比较差异,年龄越高,其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发生率越高,应加强对高龄患者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此外,上颌牙体缺损者所占比率较高,而牙列缺损、牙列缺失部位对比无统计学比较差异,应提醒人们注意保护上颌牙体。综上:口腔修复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在性别上无差别,而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发生率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且牙体缺损好发于上颌部位,应加强口腔卫生宣传,并予以相应口腔修复治疗。
参考文献[1] 杨 婕. 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6, 22(12):1979-1982.[2] 黄 增, 喻 红.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牙周指数及种植体松动度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9(9):1109-1112.[3] 韦彦锋, 刘艳春, 白 琴. 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 16(21):2171-2173.[4] 罗 佳, 杨 艳.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价值及
临床效果研究[J]. 河北医学, 2016, 22(12):1971-1973.
究及应用广泛的生物材料。本研究表明CGF可促进原有骨量的维持与重建,加速移植生物材料的融合与重整,CGF不但能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有利于所有再生组织
的恢复。由于CGF结构特殊,其具有极强的可模制性,在一些情况下可起到生物膜的作用,其在组织中的吸收时间与生物膜相近,但其隔离软组织向骨缺损区内部生长的机制尚不明确。由于传统的口腔生物膜仅有隔离作用,并没有促进生长、诱导成骨的作用,所以CGF作为新型的修补生物材料更有优势。CGF技术的合理应用,
增强了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种植修复的效果。参考文献[1] 孟海锋.前牙即刻种植同期CGF辅助的引导骨再生解决骨缺损临床效果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4):724-726.[2] 刘宏志,李 超,王天祥,等.CGF联合骨代用品在即刻种植中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4):277-282.
(上接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