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hiv21 gp41 核心结构模拟位的筛选与鉴定
- 格式:pdf
- 大小:156.79 KB
- 文档页数:4
艾滋病毒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艾滋病毒是一种病毒,主要侵害人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易感染各种感染病和恶性肿瘤,其危害性极大。
要想彻底治愈艾滋病,需要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艾滋病毒的结构艾滋病毒的结构可以分为外膜和内部核心,其中外膜主要包括由膜蛋白gp41和gp120组成的糖蛋白复合物,内部核心则由p24蛋白构成。
此外,艾滋病毒内部还包含RNA、反转录酶、整合酶等多种重要成分。
外膜糖蛋白复合物是艾滋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细胞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病毒侵染的重要靶点。
gp120是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结合的关键蛋白,而gp41则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蛋白内部核心的主要成分是p24蛋白,它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结构蛋白,不仅参与了病毒组装过程,同时还稳定了病毒核心的结构。
二、艾滋病毒的功能艾滋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对各种感染和疾病的抵抗力急剧下降,同时还会导致一系列典型的艾滋病症状,如体重下降、发热、出血、皮肤瘙痒等。
病毒侵染人体后,p24蛋白会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了宿主细胞的炎症反应。
此外,p24蛋白还能够与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进行结合,从而进一步加重免疫系统的损伤。
gp120蛋白则能够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导致机体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易感染其他疾病。
三、治疗艾滋病的现状目前,艾滋病还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寿命。
目前主要的药物治疗方法是采用HAART,即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其核心在于抑制反转录过程,从而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感染。
HAART是一种多药联合治疗方案,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能够同时攻击病毒的多个部位,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外,疫苗研发也是防治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疫苗研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多项进展。
目前的疫苗主要通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进而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HIV-1病毒跨膜蛋白GP41的截短表达及抗原活性验证的开题报告一、背景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疾病。
HIV-1是最常见的一种HIV病毒。
HIV-1病毒的结构主要由外壳GP120和跨膜蛋白GP41组成。
GP41是HIV-1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时的关键蛋白质,它参与了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的过程。
因此,GP41是研究HIV-1病毒感染机制及开发疫苗的重要靶点之一。
现有的研究表明,HIV-1病毒GP41的截短多肽序列可作为HIV疫苗的一种候选抗原。
但是,截短多肽序列的表达和纯化是困难的,而且对其抗原活性的验证也十分重要。
因此,本研究将尝试表达GP41的截短多肽序列,并对其进行抗原活性验证,为HIV疫苗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构建能够表达GP41的截短多肽序列的质粒,并将其转染至适宜的表达细胞中,进行表达和纯化。
2.利用Western blotting、ELISA等方法验证表达的截短多肽序列的抗原活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构建GP41的截短多肽序列质粒本研究将参考已有文献,设计GP41的截短多肽序列,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并进行序列验证。
克隆所用的表达载体为pET30a。
2.表达GP41的截短多肽序列将表达质粒转染到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和纯化。
采用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联用的方法,提纯表达的多肽。
3.验证截短多肽的抗原活性利用Western blotting、ELISA等方法对表达的截短多肽进行抗原活性验证。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HIV疫苗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缺,为HIV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同时,本研究也对病毒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究,这对于相关的基础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HIV-1 gp41蛋白与其抑制剂NB-2的结合模式王存新;丛肖静;孔韧;谭建军;陈慰祖【期刊名称】《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6)008【摘要】为了设计以HIV-1跨膜蛋白gp41为靶点的抑制剂,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及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了gp41与其抑制剂NB-2的结合模式,利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通过改造NB-2的结构,设计了有效的gp41选择性抑制剂,并用分子对接方法评价了这些新化合物的结合模式和能力.从分子对接结果得到2种主要的NB-2与gp41的结合模式.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结合模式1优于模式2,所以模式1是比较合理的结合模式.从结合模式1出发设计了103个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已知gp41抑制剂所没有的结构特征且大部分化合物比NB-2与gp41的结合自由能低.得到的结合模式合理解释了NB-2与gp41的相互作用.【总页数】6页(P1118-1123)【作者】王存新;丛肖静;孔韧;谭建军;陈慰祖【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6【相关文献】1.以gp41为靶标的小分子-多肽缀合物作为HIV-1融合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初筛 [J], 梁国栋;王潮;史卫国;王昆;姜喜凤;许笑宇;刘克良2.HIV-1膜蛋白基因gp120和gp41的合成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J], 洪国强;胡波;李朝霞3.HIV-1包膜蛋白gp41优势抗原的构建及可溶性表达 [J], 杜刚;江蒙蒙;尹林;王宏萍;周晓明4.以跨膜蛋白gp41为作用靶点的抗HIV-1药物研究进展 [J], 顾觉奋5.作用于gp41的HIV-1融合抑制剂研究进展 [J], 杨威;李泽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iv结构蛋白编码基因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结构蛋白编码基因主要包
括外膜蛋白(gp120和gp41)、核衣壳蛋白(p17和p24)和环状结构
蛋白(p7和p6)三大蛋白。
gp120由高分子量亚顺位蛋白及多个乙醇
酸连接剂组成,能够向宿主细胞发出信号,诱导宿主细胞感受并被感染,以及抑制CD4+T细胞活化,形成紊乱的免疫反应。
gp41是一种由
颗粒丝氨酸蛋白构成的多结构蛋白,与gp120结合以形成膜芯复合物,促进病毒融合到宿主细胞膜上。
P17和P24组成了HIV-1核衣壳抗原,
它们被ltr编码的转录因子tat和rev调控,参与HIV-1病毒的复制、转录和融合,以及其它病毒结构中的蛋白质功能。
P7和P6组成一种环
状结构蛋白,它的构成是一个长的螺旋卷曲的蛋白质芯,它有效地把
病毒结构蛋白与DNA结合起来,可以调节病毒DNA的变性,并具有多
个肽段,可以促进病毒的融合和复制。
以gp41为靶点的HIV-1融合抑制剂体外筛选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HIV-1是一种具有高度变异性的病毒,它通过融合病毒和宿主细胞膜来进入宿主细胞,并感染机体。
融合抑制剂是HIV-1治疗中的关键药物,它们通过抑制病毒和宿主细胞膜的融合来阻止病毒入侵,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gp41是HIV-1融合抑制剂作用的关键靶点,gp41抑制剂能够抑制gp41的构象转变,从而阻止病毒和宿主细胞膜的融合。
因此,发现更多具有高效且选择性的gp41抑制剂对于HIV-1治疗非常重要。
本研究旨在建立以gp41为靶点的HIV-1融合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方法,以便开发更多更好的融合抑制剂,并提高HIV-1治疗的效果。
二、研究内容和步骤1. 提取和纯化HIV-1 gp41蛋白使用重组表达技术提取和纯化HIV-1 gp41蛋白,并进行质量分析。
2. 确定适宜的筛选条件通过广泛的药物筛选实验,确定适宜的筛选条件,例如药物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方法等。
3. 设计和合成gp41抑制剂设计和合成多种gp41抑制剂,包括小分子化合物和肽类化合物,并进行相关的化学和生物学测试。
4. 建立体外药物筛选系统使用上述步骤中提取的gp41蛋白、已合成的gp41抑制剂以及其他适宜的试剂,建立具有足够准确度和稳定性的体外药物筛选系统。
5. 筛选具有高效且选择性的gp41抑制剂使用建立的药物筛选方法,筛选具有高效且选择性的gp41抑制剂,评估它们的生物活性并优化化合物结构。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将建立一个有效的以gp41为靶点的HIV-1融合抑制剂体外筛选方法。
通过该方法,将从已经合成的gp41抑制剂中筛选出具有更好的高效性和选择性的融合抑制剂,为HIV-1的治疗和防治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和药物。
hiv结构蛋白编码基因
HIV结构蛋白编码基因是由艾滋病毒(HIV)外壳结构蛋白编码的基因。
它由3个蛋白质组成:外壳钙蛋白(gp120)、外壳糖蛋白(gp41)和p24核心蛋白。
gp120和gp41是两个关键的膜融合蛋白,参与了病毒感染的入侵过程(CD4受体识别、膜融合和细胞入侵)。
而P24核心蛋白负责病毒粒子形成和释放,特别是在脆性溶解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gp120也称为su抗原,是一个如外壳抗原(envelope antigen)一样的关键蛋白,它是HIV-1、HIV-2和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外壳结构蛋白的最大组成部分。
它处于病毒表面,可以通过结合和捕获免疫细胞,对宿主细胞具有病原性。
此外,gp120的结构可以帮助病毒从CD4受体上的传递,从而激活病毒粒子,并引起细胞间融合,从而促进HIV感染。
gp41也称为外壳糖蛋白(envelope glycoprotein),是病毒外壳膜糖蛋白结构的一部分,其作用是触发CD4受体和病毒粒子之间的膜融合过程。
同时,它还起到保护gp120的作用,并允许融合剂分泌趋势的蛋白的结合,使病毒粒子能够通过膜融合进入细胞质。
p24核心蛋白是HIV病毒的内部蛋白,是一个细胞膜共有的核心结构蛋白,具有非常显著的表达,它在病毒粒子形成和释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将病毒DNA由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然后用RNA polymerase识别转录miniprep中的DNA,并将其转录成mRNA。
HIV结构蛋白编码基因不仅参与病毒感染的过程,而且可以作为免疫应答识别病毒侵染的潜在标记物。
因此,它们可以作为新一代疫苗和诊断工具的重要研究领域。
HIV-1 gp41 C-螺旋模拟位的筛选和鉴定刘北一;朱平;韩强涛;姜世勃;富宁【期刊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年(卷),期】2004(020)009【摘要】目的:筛选可作为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HIV-1 gp41 C螺旋模拟位,为开发抗HIV-1早期感染的小分子药物奠定基础.方法:以源于HIV-1 gp41 N端的肽N36为靶,对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利用ELISA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3轮筛选后随机挑取26个噬菌体克隆,ELISA鉴定表明有16个克隆可与N36结合,将其中10个克隆DNA测序并推导氨基酸序列,每一克隆至少含有2个疏水氨基酸,其中9个克隆均有WW,7个克隆有WWH保守序列.挑选阳性噬菌体克隆No.8进一步鉴定,游离N36肽阻断No.8克隆与固相化N36结合,C34肽竞争抑制N36肽与No.8克隆结合(IC50为12.5 μg/ml).结论:表达WW 保守序列的肽模拟HIV-1 gp41 C螺旋与N螺旋结合,该结果为设计针对HIV介导融膜的抑制剂提供技术支持.【总页数】4页(P633-636)【作者】刘北一;朱平;韩强涛;姜世勃;富宁【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广州,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广州,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广州,510515;纽约血液中心LFK研究所,NY,10021;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33【相关文献】1.HIV-1gp41核心结构模拟位的筛选与鉴定 [J], 刘北一;罗海波;朱平;姜世勃;富宁2.HIV-1 B亚型包膜糖蛋白gp4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J], 李德良;马文丽;师永霞;李凌;郑文岭3.HIV-1流行株去糖基化修饰gp41突变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和纯化 [J], 邵继平;符健4.HIV-1跨膜蛋白gp41螺旋结构的原核表达及功能研究 [J], 刘斌;何红秋;程绍辉;陈慰祖;王存新5.模拟HIV-1 gp41 CHR表位短肽的筛选及研究 [J], 罗海波;郭海萍;刘北一;朱平;富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IV-P24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鉴定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致命性病毒,它感染后会逐渐削弱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机体患上艾滋病。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感染HIV后的患者只能通过抗病毒治疗和合并症的治疗来控制病情。
HIV-P24是HIV的一种病毒表面蛋白,它在病毒复制和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HIV-P24既有助于更好地了解HIV的致病机制,也有望为HIV病毒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种类适配体(SELEX)是一种体外筛选技术,可以在大量的核酸序列中筛选出与目标分子具有高亲和力的核酸序列。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筛选出可与HIV-P24结合的核酸适配体,从而研究其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体外筛选出能够与HIV-P24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并对其进行鉴定。
研究方法如下:1. H1V-P24的表达和纯化利用重组DNA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HIV-P24,并通过多步纯化方法得到纯化的HIV-P24蛋白。
2. 核酸筛选利用SELEX技术,通过多次循环的筛选过程,从大量的核酸序列中筛选出与HIV-P24具有高亲和力的核酸适配体。
3. 核酸鉴定通过电泳、克隆测序等技术对筛选出的核酸适配体进行鉴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结合HIV-P24的能力和特异性。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将筛选出与HIV-P24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并对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有望为HIV病毒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完成HIV-P24的表达和纯化,建立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系统。
第二年:进行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筛选出结合HIV-P24的核酸适配体。
第三年:对筛选出的核酸适配体进行鉴定,确定其结合HIV-P24的能力和特异性。
第四年:进行相关实验和数据分析,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
・分子与细胞免疫学・HIV21gp41核心结构模拟位的筛选与鉴定①刘北一 罗海波 朱 平 姜世勃② 富 宁 (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教研室,广州510515) 中国图书分类号 R392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84X(2003)0720461204[摘 要] 目的:筛选并鉴定HI V21gp41核心表位。
方法:用识别HI V21gp41的构象特异性单克隆抗体NC21筛选噬菌体12肽库,通过夹心E LIS A、NC21特异性阻断实验、竞争抑制实验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DNA序列分析阳性克隆。
结果:经3轮筛选,随机挑取24个噬菌体克隆,E LIS A鉴定表明有10个克隆可与NC21结合,DNA序列分析并推导氨基酸序列,共5种序列: H DVHHRW VY LLS、IT VNEW LY TSE Q、HG RSHG MFK PK R、MG PI ARPHWH LN、DMY RSPRPK PDT。
其中gp41N肽和C肽所形成的复合物可特异性阻断表达H DVHHRW VY LLS,VNEW LY TSE Q和MG PI ARPHWH LN的克隆与NC21的结合。
结论:所得序列H DVHHR2 W VY LLS,VNEW LY TSE Q及MG PI ARPHWH LN模拟HI V21gp41六螺旋束核心表位。
[关键词] HI V21gp41;六螺旋束;核心结构;模拟位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HIV21gp41core structure epitope from random phage display peptide libraryLIU Bei2Yi,LUO Hai2Bo,ZHU Ping et al.Department o f Immunology,Fir s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 sity,Guangzhou 510515,China[Abstract] Objective:T 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the epitopes on core structure of HI V21gp41.Methods:A random phage displayed dodecapeptide library was screened with a con formation2specific m onoclonal antibody NC21specifically against the core structure of HI V21 gp41.The positive clones were identified by sandwich E LIS A,s oluble NC21blocking assay and competitive inhibition assay.R esults:A fter three rounds of screening,10of24phage clones were identified as positive clones which can bind to NC21.Amino acid sequences deduced from DNA sequences showed five different sequences:H DVHHRW VY LLS、IT VNEW LY TSE Q、HG RSHG MFK PK R、MG PI ARPHWH LN、DMY RSPRPK PDT. The binding between phage clones(displayed H DVHHRW VY LLS,VNEW LY TSE Q and MG PI ARPHWH LN,respectively)and NC21could be in2 hibited by N362C34complex.S oluble NC21could block the binding between phage clones and NC21.Conclus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 D2 VHHRW VY LLS,VNEW LY TSE Q and MG PI ARPHWH LN are the mim otopes which could mimic the core structrue epitopes of six helix bundle of HI V21gp41.[K ey w ords] HI V gp41;S ix helix bundle;C ore structure;Phage display peptide library HI V21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 DS)的主要病原体,其跨膜蛋白gp41在介导病毒与靶细胞之间的融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在病毒融膜瞬间,gp41胞外段C端的3个螺旋(称之为C螺旋)以反向平行的方式包绕着N端3个α螺旋所形成的螺旋束(称之为N螺旋),由此形成的六螺旋束插入到宿主细胞膜内而致融膜,进而病毒RNA进入宿主细胞内,完成其生活周期。
因此,研究六螺旋束的关键性表位残基对于阐明HI V21介导融膜的机制尤为必要1。
1998年美国纽约血液中心姜世勃博士首次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基金项目(30028021)②纽约血液中心LFK研究所,纽约,美国10021作者简介:刘北一(1969年-),女,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富 宁(1953年-),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抗感染免疫研究。
报道了可识别gp41六螺旋束核心结构的单克隆抗体NC21,其特点是只能识别N螺旋与C螺旋形成的六螺旋束结构而不识别单一的N螺旋或C螺旋,属于构象依赖性或构像特异性抗体2。
在此基础上该课题组建立了目前国际上唯一的针对gp41核心构象的快速筛选检测体系3,并利用该体系筛选、鉴定出可抑制gp41介导融膜的小分子化合物ADS2J1(72 62phenylamino2442(3,52disulfo282hydroxynaphthyl) azo222methoxy252methylphenyl amino21,3,52trazin2 2yl242hydroxy23(22methoxy252sulfophenyl)2azo222 naphthalenesulfonic acid,MW:1177Da)4。
本研究利用NC21及其鉴定体系和噬菌体肽库筛选技术,以确定NC21所识别的核心表位的一级序列,为阐明融膜时gp41的结构变化提供必要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1 材料 噬菌体线性12肽库试剂盒(包括12肽库,库容2×1013pfuΠml),受体菌ER2738以及测序引物5’2H O CCCTC AT AG TT AG CG T AACG23’均购自New England BioLabs公司。
识别HI V21gp41核心结构的单克隆抗体NC21 (只识别gp41N端和C端形成的复合物而不识别单一的N端或C端)、源于gp41N端和C端的合成肽N36(gp41胞外段N端残基5462581)和C34(gp41胞外段C端残基6282661)均由美国纽约血液中心姜世勃博士惠赠。
HRP2抗M13单克隆抗体购自Pharma2 cia公司(应用时稀释5000倍)。
112 方法11211 NC21筛选噬菌体12肽库 NC21100μgΠml, 100μlΠ孔包被酶标板,4℃过夜;加满封闭液,4℃2小时后,011%T BS2T ween(T BST)洗板6次,加入5μl 肽库和011%T BST95μl,混匀后4℃温和振荡1小时;用011%T BST洗板10次;加012m ol G ly2HCl (pH212)100μl室温温和振荡10分钟后立即用pH911的1m ol Tris2HCl15μl中和。
以此噬菌体感染宿主菌ER2738进行扩增、滴度测定和下一轮筛选。
第2轮,第3轮筛选除洗液改为015%T BST以外,其余反应条件均同第一轮筛选;在第3轮筛选后测定滴度并在IPTGΠXgal琼脂板上随机挑取单个噬斑制备噬菌体原种用于鉴定。
11212 夹心E LIS A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 2μgΠml NC21及pH916碳酸盐缓冲液各50μlΠ孔包被,5%脱脂奶粉37℃封闭1小时,将50μl噬菌体分别加入到包被NC21和仅包被碳酸盐缓冲液的孔中,37℃1小时,加HRP2抗M13单抗,OPD显色,2m olΠL硫酸终止,测OD490nm,以OD值高于阴性对照3倍以上为阳性结果。
11213 特异性抗体抑制试验 2μgΠml NC21包被, 5%脱脂奶粉封闭,同时将不同浓度游离NC21分别与阳性噬菌性克隆Z L2、Z L4、5、Z L16及扩增的12肽库(滴度均为1012pfuΠml)等体积混合,37℃,30分钟,加入孔中,其余步骤同前,计算抑制百分率。
11214 N362C34复合物竞争抑制试验(竞争E LIS A) 2μgΠml NC21包被,5%脱脂奶粉封闭,同时将不同浓度gp41合成肽N36和C34等摩尔等体积混合以形成N362C34复合物,37℃,1小时,将上述肽复合物与阳性噬菌体克隆Z L2、Z L4、Z L15、Z L16及扩增12肽库(滴度均为1012pu fΠml)等体积同时加入引物中,其余步骤同前,计算抑制百分率。
11215 DNA序列分析 扩增阳性噬菌体克隆,按常规纯化噬菌体克隆,提单链DNA,送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全自动测序。
2 结果211 噬菌体12肽库筛选 在3轮筛选中保持包被的NC21浓度及投入噬菌体的量,目的是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与NC21结合的噬菌体克隆,结果显示回收率逐轮提高,有富集效果(见表1)。
212 鉴定噬菌体克隆和NC21结合 利用夹心E LIS A对第3轮筛选后随机挑选的24个噬菌体克隆进行鉴定以筛选出可与NC21结合的阳性克隆,同时利用缓冲液包被平行对照排除非特异吸板克隆。
结果显示共有10个克隆与NC21具有较强结合。
阳性率为42%,无吸板克隆。
证明筛选方案可行,结果见图1。
213 阳性克隆结合特异性鉴定 为验证阳性克隆可特异被NC21所识别,挑选在夹心E LIS A试验中结果较好Z L2、Z L4、Z L15、Z L16进行游离NC21阻断实验。
结果表明随着游离NC21浓度的降低,噬菌体克隆与包被NC21的结合增强,说明这4个克隆可被NC21所特异识别(见图2)。
214 特异性HI V21gp41核心表位鉴定 由于NC21可特异识别N肽和C肽所形成的复合物而不识别单一的N肽和C肽,如果Z L2、Z L4、Z L15、Z L16克隆模拟HI V21gp41六螺旋束表位,则其与NC21的结合可被N、C肽复合物所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