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缓释片新近研究数据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9
·药物与临床·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高慧国(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6)0 引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它的发病率很高,大约在1%左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情感,意志行为异常,存在一定的破坏性,不仅对患者本身容易造成伤害,而且对周边的人或者事物,也容易造成危险[1]。
本文旨在研究,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从而判断药物的安全与否,方法如下文。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40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男:女=19:21;平均(47.41±6.89)岁;平均病程(4.8±2.7)年。
观察组:男:女=20:20;平均(47.59±6.71)岁;平均病程(4.1±3.5)年。
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喹硫平片进行治疗,方法如下:治疗开始的时候,每天2次,每次剂量为100 mg,午、晚服用,每隔三天,进行药量的增加,但是最多不超过750 mg/d,连续服药10周时间。
1.2.2 观察组患者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方法如下:治疗开始的时候,每天1次,每次剂量为3 mg,中午服用,第七天的时候,剂量调整为6 mg,每天1次,中午进行服用,最大剂量用到9 mg/日,大剂量时分两次给药,连续服药10周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
文中计数数据、计量数据资料用SPSS 20.0软件处理,P<0.05,具有差异性。
2 结果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表1 治疗效果[n(%)]组别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观察组23(57.50)10(25.00)5(12.50)2(5.00)对照组10(25.00)10(25.00)10(25.00)10(25.00)卡方值8.71700.0000 2.0513 6.2745P0.003210.15210.0122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摘要目的:探討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差异,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喹硫平组和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各30例,喹硫平组给予喹硫平进行治疗,帕利哌酮缓释片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
结果:喹硫平组治愈10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治愈14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喹硫平组发生嗜睡7例,头晕7例,失眠3例,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发生锥体外系反应9例,失眠2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差异不大,但是帕利哌酮缓释片用药较为持久。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喹硫平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精神分裂症是一个高致残性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
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延缓了药物在肠道内的释放,保证了药物在血浆内较稳定的血药浓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喹硫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为探讨二者疗效的差异,以指导临床用药,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喹硫平组和帕利哌酮缓释片各30例,其中帕利哌酮缓释片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1~38岁,平均28.9岁,已婚19例,家族有精神分裂症史9例。
喹硫平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0~39岁,平均28.6岁,已婚18例,家族有精神分裂症史10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家族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喹硫平组起始剂量50mg/日,在2周内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为200~600mg/日,以后可加至750mg/日。
帕利哌酮缓释片组起始剂量6mg/日,2周内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为3~9mg/日;疗程均8周。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摘要: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利哌酮组30例,利培酮组30例,疗程8周。
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 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帕利哌酮组与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7%和73.3%,疗效相当。
帕利哌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月经周期改变较利培酮组少而轻,且对催乳素水平没有影响。
结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效果满意,但帕利哌酮缓释片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且不影响催乳素水平,较为安全、可靠。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05-02帕利哌酮缓释片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
近期研究结果提示帕利哌酮在某些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等方面与利培酮及其他第2代抗精神病药存有差异[1~3]。
本研究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利培酮片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1对象:60例患者均为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酒和药物依赖、严重器质性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随机分为两组,帕利哌酮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6~58岁,平均(33.5±6.9)岁;病程3~146 个月,平均(6.3±5.5)年。
利培酮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7~61岁,平均(32.7±8.1)岁;病程3~160个月,平均(6.9±6.4)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停用原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1周。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实验组)和利培酮片组(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的4、8、12周,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与社会功能量表,对50例患者在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及安全性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实验组中有2例(8%)痊愈,13例(52%)进步显著,8例(32%)进步,2例(8%)无效;对照组中有2例(8%)痊愈,12例(48%)进步显著,9例(36%)进步,无效2例(8%),可见,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面相当。
实验组在社会功能量表中为,总分为(212.65±22.35),对照组社会功能总分为(199.73±21.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利培酮锥体外系副作用影响了病人的社会功能,而帕利哌酮很少有。
两组对精神症状控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差不多)相当,社会功能改善,帕利哌酮组明显优于利培酮组。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观察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高致残性严重精神疾病,并伴有反复加重以及恶化的现象。
其中,每一次的复发会出现导致大脑的永久性损伤,对于认知能力、社会功能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现代治疗手段与技术的创新运用,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在社会职业功能以及个人情况的恢复,成为了主要的治疗目标。
在临床的应用上,采用帕利哌酮具有一定的疗效。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病人入组标准:符合ICD-10诊断标准,病程超过1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大于40,同时对患有脑器质性疾病、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排除在外。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40 期2018 Vol.5 No.40163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研究刘健伟(内蒙古包头市第六医院临床四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摘要】目的 针对在进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的时候给患者所运用的帕利哌酮的血药浓度是否和所用剂量有关,以及和治疗效果和所产生的副作用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方法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治疗后的1周、2周、4周的时间段内对患者进行进行血样检测,观察其体内的帕利哌酮血药浓度值,检测的时候采用的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对于副反应的检测则利用的是症状量表。
除此之外,还要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第四周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测。
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所服用药物的剂量为:(7.25±1.50)、(8.33±1.22)、(9.85±1.75),这和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对应的时间内的血药浓度是正相关的关系。
而且女性患者体内的帕利哌酮血药浓度和血清泌乳素之间是由关联的,但是它和TESS 量表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且对于锥外系反应的副作用的有无和患者体内的帕利哌酮血药浓度并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患者体内的帕利哌酮的血药浓度和所服用的药物的剂量以及女性患者体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之间是相关的。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帕利哌酮;治疗药物监测;血药浓度;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40.163.02长时间以来,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直都是人们的关注对象,精神病不仅折磨着患者、患者家属,同时也对于社会上的其他人来说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伤害,每年都会出现精神病患者伤害他人的事件。
为了更好地治愈精神病患者,使得他们恢复健康过上正常人的的生活,很多医学专家一直致力于精神病药物的研究。
不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于治疗精神病的药物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田会凤【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24(37)3【摘要】目的:探索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以收治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筛选样本量102例,时间点截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按照数据1∶1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开展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前评估PANSS评分未见组间对比差值(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PANSS评分治疗后属于改善更明显组别,组间可见差异(P<0.05)。
有效率结果评估显示观察组比值属于更优组别(P<0.05)。
患者SDSS、TESS评分未见组间治疗前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NPI-Q各项评分治疗后改善更明显,组间可见对比差(P<0.05)。
治疗前评估显示未见维度差值(P>0.05);观察组各项分值均为治疗后改善更优组别(P<0.05)。
不良反应评估观察组比值更优(P<0.05)。
结论:急性精神分裂症开展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改善患者生理机能,降低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应用价值良好。
【总页数】4页(P604-607)【作者】田会凤【作者单位】天津建华医院精神科二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2.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3.可变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4.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研究5.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7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精神分裂症病患7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划分成为研究和对照两组(n=36)。
当中,研究组实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实行利培酮治疗。
分析两组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疗效总有效率等指标作出比较。
结果:研究组治疗4w后的PANSS评分为(40.65±8.71)分,比对照组的(49.32±9.86)分低,P<0.05。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比对照组的80.56%高,P<0.05。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同对照组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选择帕利哌酮缓释片,并将之合理运用于精神分裂症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药物副作用轻,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不良反应;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在精神疾病当中,精神分裂症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且其病情也较为严重,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
有报道称,精神分裂症具有反复发作以及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且患者在发病后通常还会出现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丧失的情况,若病情较为严重,亦可引发自杀行为,而这不论是对患者还是社会安定来说都极为不利[2]。
为此,临床有必要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病患进行早期、正确治疗的力度。
本文以72例精神分裂症病患(接诊于2017年8月-2019年1月)为对象,着重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7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将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36)。
当中,研究组包含男性20例及女性16例,年龄介于50-81岁之间,平均(64.28±7.15)岁。
帕利哌酮缓释片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进展
汪琼华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帕利哌酮缓释片作为一种非典型抗精神分裂药物,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治疗,通过完全阻断5-羟色胺2A 受体,部分阻断多巴胺 D2受体,来发挥作用。
研究证实,帕利哌酮缓释片能够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提高。
帕利哌酮缓释片口服后起效迅速,效果明显,治愈率高,能够改善应用其他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文对帕利哌酮缓释片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总页数】2页(P6-7)
【作者】汪琼华
【作者单位】432000湖北省孝感市康复医院精神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J], 蒋健昌;李晓玲;汤超华;张俊成
2.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社会功能评定 [J], 潘能荣;李桃源;黄自勇;刘建农
3.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比研究及经济学评
价 [J], 何兆宇;吴胜;鲁陆;桂竟涛
4.帕利哌酮缓释片用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进展 [J], 黄宇
5.帕利哌酮缓释片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进展 [J], 孙芸;张新军;王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利培酮治疗,于治疗2、4周末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2、4周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帕利哌酮缓释片;精神分裂症;利培酮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病因复杂,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
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目前的治疗通常需要抗精神病药联合社会心理治疗。
帕利哌酮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是利培酮的主要活性产物,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3)年龄18~60岁;(4)入院前未服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物;(5)患者的法定监护人签署对本研究的知情同意。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15132投稿邮箱:sjzxyx88@探究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王哲(吉林省白城市洮南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 白城)摘要:目的 探究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选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60例,均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培酮片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PANSS 评分情况要比对照组好很多,临床疗效差异显示有意义,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对比显示无意义。
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上的临床价值极高。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5.088本文引用格式:王哲.探究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132,135.0 引言这几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引起临床广泛关注,患者发病时间都比较早,所以社会适应能力还不强,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1]。
因为精神分裂症的思维、知觉和情感不能跟环境协调起来,所以临床治疗效果一直不尽人意。
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2],并解决它们的认知功能障碍现象,所以本次探究了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得到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260例,平均分成两组,所有被选入的患者都符合神经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总共包括男155例,女105例,年龄22~67岁,平均(38.9±2.8)岁,病程0.5~9年。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研究王敏【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年(卷),期】2016(036)002【摘要】目的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药物,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两种常见的精神分裂症药物对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治疗效果的各项变量.方法对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的271位病患者,回顾他们的病历,记录基本病史数据.包含142位无任何治疗效果的病人:服用过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抗精神病药物,并且每一种药物剂量为800 mg以上,近6周之内仍无有效临床反应者.其余129位有治疗效果的病人:服用过帕利哌酮缓释片或利培酮抗精神病药物,但并没有接受过电气痉挛疗法.对这两组在入院时及出院前评估BPRS,选取BPRS分数减少大于30%者,以t检定、x2检定、对数回归分析.结果无任何治疗效果组病人,具有结婚率较低、家族罹患精神分裂症比率较高、发病年龄较早、住院次数较多等特点.以对数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愈早、住院次数愈多,两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效果越差.结论住院次数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本研究显示,发病年龄显著影响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总页数】2页(P149-150)【作者】王敏【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镇卫生院精神科,四川成都6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41【相关文献】1.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的对照研究 [J], 杨丹;王永柏;张昌;李柳;杨妍2.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J], 刘伟伟3.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J], 郎艳4.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 张小彤5.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对照研究 [J], 蔡清艳;段明君;简薇;阮熙;罗微;彭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效果研究 作者:潘志超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精神分裂症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为6.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受试者PANSS分数有所改善,就改善情况而言,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PANSS分数改善情况更好(P
【关键词】 帕利哌酮缓释片;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精神分裂症为一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研究证实[1],在一般人群中,该疾病的终身发病率约为1%。造成精神分裂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认知功能受损。帕利哌酮为一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为利培酮活性代谢产物之一。有文献证实[1],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为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开展了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精神分裂症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以及相关检查,研究对象确诊,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关于该疾病的诊断要点。病患均属于急性期,并且PANSS分数在60分以上[2]。经检查证实,患者心电图资料正常。并且患者不存在严重性攻击、自残以及自杀倾向。
依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患者33 例,女患者17 例;年龄区间为23.01~75.36岁 ,平均年龄为(50.25±2.16)岁;病程区间为1.24~15.26 年,平均病程为(9.35±1.24)年。观察组男患者34例,女患者16 例;年龄区间为24.28~76.35岁 ,平均年龄为(51.28±2.64)岁;病程区间为1.33~15.64 年,平均病程为(9.48±1.24)年。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临床研究•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孙文文.,张少辉2,白燕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2.急诊科,河南洛阳471100)[摘要]目的研究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ik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分期对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记录血压、体重,并进行相关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泌乳素水平、心电图检查)。
结果帕利哌酮治疗后,患者PANSS总分显著降低。
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服药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副反应有头昏、视力模糊、鼻塞、口干、乏力、心动过速、失l、嗜睡及锥体外系反应。
男、女血清泌乳素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8周后体重有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较前有所升高$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迅速,无论是首发还是复发精神分裂患者,都能较好地改善其阴性、阳性及精神病理症状,锥体外系反应轻,不良反应小,可提高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轻度提高患者体重和血脂$[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帕利哌酮;k床疗效;不良反应;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DOI:10.3969/j.issn.10095519.2020.16.032中图法分类号:R452文章编号:10095519(2020)16258704文献标识码:B帕里哌酮缓释片是非典型抗精神病性药物,于2009年在我国上市,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及维持期的治疗。
它的主要药理机制和利培酮类似,主要是通过9-径利培酮起作用,阻断体内5-HT2A受体和DA2受体,发挥药理作用⑴。
已有动物实验显示,帕利哌酮的药理学特性与利培酮不完全相同本研究主要探讨帕利哌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精神分裂患者临床用药提供治疗策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20例#入组标准:(1)符合精神神经病诊断统计分册第4版(DSM-#)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大于或等于60分;(3)发病年龄16"60岁,汉族,不限性别;(4)精神分裂症首发或复发总病程不超过5年,且在6周内未服用过抗精神病性药物;(5)患者及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入组时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存在明显异常;&)存在严重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或躯体系统疾病,以及继发于神经系统或躯体系统疾病的精神障碍;(3)存在酒精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4)存在强烈自杀、伤人等暴力攻击倾向;(5)有帕利哌酮过敏史;(6)无监护人,不能遵守医嘱规律服药者;(7)妊娠或哺乳期女性#1.21.2.1给药方法采用开放性临床观察方法,观察时间为8周#入组患者于基线日开始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商品名:芮达)。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复发急性期治疗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20-12-10T08:38:14.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3期作者:汤丽君[导读] 抽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80例,报告如下。
(昆明市东川区精神病院云南昆明 654100)【摘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复发急性期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复发急性期治疗患者共80例,划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40例)。
甲组使用利培酮片治疗,乙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PANSS分数、生活质量。
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85.00%,乙组为97.5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乙组PANSS分数显著低于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急性期治疗,帕利哌酮缓释片药物的使用,既可提高患者总有效率,还可改善其PANSS分数,可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复发【中图分类号】R9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3-0112-02精神分裂症作为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障碍。
但在病因分析中,主要观点包括:大脑神经发育障碍导致脑内存在微小的病理变化是发病的基础。
现代医疗模式下,该病是以精神科药物治疗为主,如帕利哌酮缓释片,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给药24h内可稳定持续释放药效,保证最佳血药浓度,预防血药浓度波动导致的不良反应[1]。
抽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80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抽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急性期患者共80例,划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40例)。
甲组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19~65岁,平均为(36.3±7.9)岁;病程平均为(3.9±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