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作品大赛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4
技能创新大赛举办技能创新大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他们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举办技能创新大赛成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
以下将分析技能创新大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首先,技能创新大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参与比赛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
比赛中的合作和竞争,可以促进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和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其次,技能创新大赛可以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在课堂上,学生们只能理论性地学习并试图将其应用到实际当中。
然而,技能创新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他们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平台。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此外,技能创新大赛还可以促进学术和科技的创新。
在参赛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出新颖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与其他参赛者的交流和学习,学生们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创新项目。
这种学术和科技的创新精神将会促进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举办技能创新大赛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比赛的题目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理念。
其次,比赛的组织和评分要公正公平,以确保每个参赛学生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鼓励。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总的来说,举办技能创新大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兴趣。
通过参与创新大赛,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创新思维,为科技的发展作出贡献。
因此,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此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和激发潜能的平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一代,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浅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状摘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的,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件盛事,所有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到大赛的各项赛事中,通过参赛学生的技能水平和风采展现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和成果。
本文主要对目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情况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专业发展现今职业院校教育领域每年最重要的盛事莫过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牵头发起、联合34家部委和事业组织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国际性职业院校师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是我国职业教育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也是衡量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基本覆盖了职业院校的所有专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契机,各高职院校均铆足劲,全力以赴备赛,同时借助于大赛的目标导向,立足专业定位推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添砖加瓦。
一、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目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学生们能够接触觖到更高水平的竞技环境,与其他院校的学生进行技能比拼,从而促使学生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所学专业的投入度。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参加技能大赛通常需要学生组成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项目。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
4.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技能大赛是学生展示自己专业技能的平台,获得良妤成绩或荣誉可以增加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
5.促进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技能大赛,不同学校的学生、教师和专业人士有机会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促进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浅析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职业技能大赛是指以展示职业技能水平为目标,通过竞技比赛形式来评选优秀职业技能人才的赛事。
这类比赛对于高职教育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业技能大赛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职业技能大赛对参赛选手的要求较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会通过与其他选手的比拼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这种实战性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和就业需求。
职业技能大赛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职业技能大赛通常采用团体赛和个人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赛选手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与其他选手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互相交流经验和技巧,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赛事的组织者还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如技术交流会、研讨会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职业技能大赛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选手的表现,而选手的表现又与培训他们的教师密切相关。
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教师们需要对比赛要求和评分标准有清晰的了解,并根据这些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参赛教师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观摩,可以了解到行业内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结构。
这些积极的影响也将反过来促进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还体现在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吸引力上。
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大赛活动能够吸引众多人才和专家学者前来参与,提升学校的曝光度和知名度,进而增加学校的吸引力。
这一影响还将延伸到学生的就业和升学上,优秀的参赛者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升学机会,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改善学校的声誉和吸引力。
浅析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职业技能竞赛是一种通过竞争形式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的活动,其对职业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进行浅析。
首先,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
职业技能竞赛通常要求参赛选手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参与竞赛的学生必须在事前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们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技能的掌握程度。
此外,参与职业技能竞赛还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与他人的比拼,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改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教育内容革新和教学模式上。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职业技能竞赛是一个检验教育质量和教学成果的窗口。
通过参加竞赛,学生们能够直接接触到最新的行业技术和发展趋势,这促使教育机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对新技术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竞赛能力和胜出率,教育机构还会推陈出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
这种影响使得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再次,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还表现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上。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可以让教师与其他教育从业者进行交流和切磋,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和技术要求,从而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与此同时,参与竞赛还能够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这种影响使得职业教育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
最后,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还表现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机会上。
职业技能竞赛的成绩和荣誉可以成为学生求职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现如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一项优秀的职业技能竞赛奖项可以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为学生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技能竞赛培训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0前言技能竞赛是以竞赛的方式来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达相关的书本知识,配合以技能竞赛的实践方式来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素养和全面创新的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奠定基础。
1技能竞赛在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运用新是指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观察分析之后总结出不同于之前已经存在的理论和规律的能力,能够对新的产品和社会文化起到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在高职学生中,技能竞赛在培养其创新能力方面,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还能够大幅度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素养和个人素质。
1.1技能竞赛对高职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创新是一个人潜在能力被激发出来的表现形式,而技能竞赛则是激发创新的实际方式。
技能竞赛是以社会现实为背景,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上结合实际问题和现象发现并加以思考后,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以及认识,最重要的就是愿意并能够用以往没有过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并实施。
比如说,现在比较能够吸引学生以及相关领导的“创青春”项目。
同一所学校的不同院校和不同专业都能够在结合自身专业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一个项目并做出与之相对的计划书,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校方领导的积极引导下能够真实主动的参与竞赛,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和奖金奖励。
如此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其潜在的创新创造能力,同时也对自身的专业课程有了更加全面详尽的了解,培养了其逻辑思维的发散性,对专业素养也有极大的提升,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1.2技能竞赛对高职学生团体合作的影响类似开卷考试一样的形式,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增加知情度,高职学生的技能竞赛一般采用半开放式,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寻求各方面的帮助,同时还可以提高与人交往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比如现在很多学生习惯性依赖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竞赛多会望而却步,也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合作,如果能够有合理的方式将同学们集结在一起并且有老师的指导,首先在心理上就会占据压倒性的吸引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逐渐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方面会有大的改善,潜移默化中提升高职学生的素养。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促进作用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了学生技能的提升。
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学生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且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的任务,这对学生的时间管理、任务分配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技能大赛以赛事的形式,鼓励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
通过竞赛的评审、指导和培训,可以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和指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技能大赛中,学生们需要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具体的任务,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技能大赛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新能力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
在技能大赛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比较,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深,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逐渐走向国际化。
通过参加国际性的技能大赛,学生们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进行交流与比赛,从而更好地了解国际标准和潮流。
这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综合素质。
技能大赛对学生的意义一、引言技能大赛是指通过比赛形式,评选出在某个领域具有优秀技能的人才。
技能大赛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技能大赛对学生的意义。
二、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参加技能大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并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比赛中,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这要求他们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技术水平,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三、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参加技能大赛需要不断地寻找创新点,设计出更加优秀的方案。
这要求参赛者必须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种创新思维将会激发学生们对于专业领域的热情,推动他们更好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和技术。
四、提高学生竞争力参加技能大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在未来职业道路上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同时,获得技能大赛的奖项也是一种荣誉和肯定,可以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增加竞争力。
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参加技能大赛需要团队协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这要求参赛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六、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参加技能大赛需要对于社会负责。
比如,在某些领域中,优秀的技术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参与技能大赛,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七、结语总之,技能大赛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思维,还可以增强学生竞争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大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论文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教育影响力一、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的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过去老“三段式”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教师以知识讲解为主的教育模式。
而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衡量专业能力的是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的综合实力,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使职业教育中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
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转变和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就业岗位及职业技能的要求,这客观的符合了当前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技能比赛的开展有效地更新了教师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就是技能型人才,所以教学内容必须以实用为目标。
通过研究技能大赛组委会发布的文件,下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等途径、方式学习比赛项日的内容,邀请企业专家来现场指导,这更清楚地表明了职校学生所必需掌握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实用操作技能,以及所需技能的深入与广度,同时帮助职校解决教学与实际需要脱节的原因,明确教学内容的教授程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二)技能大赛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影响从我校多位教师带队伍的经验来看,专业教师带队参赛,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明显的作用。
我国的职业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知识学习、轻技能培训的现象。
基础和专业课程所占比重高于技能操作课程,很多学校缺少实训基地和专业设备,即使有实训也只是停留在模拟阶段,与企业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而职业技能大赛则是一个促进教师技能学习的良好平台。
要想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教师就必须要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从原有的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带学生实践操作,把知识真正转化为技能。
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促使教师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和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职业教育能真正走向实践、走进企业、走入社会。
浅析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旨在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改善职业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
本文将从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可以带动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高职教育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职业技能大赛既是检验高职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评比,可以发现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教学改革,使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职业技能大赛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学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职业技能大赛是学生显示职业能力的良好平台,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任务,展现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以便于评委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促进高职教育与行业发展的对接职业技能大赛可以促进高职教育与行业发展的对接。
职业技能大赛往往是由行业企业或职业教育机构举办,参赛选手也一般是行业的专业人士。
职业技能大赛可以让高职教育与行业发展更好地对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熟知行业发展状况、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知识,可以更好的为就业做好准备。
四、树立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观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学生职业道德观和职业素养的塑造方面。
职业技能大赛中,除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需要具备端正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生需要在比赛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遵从比赛规则,尊重对手,诚信参加比赛,赢得全体评委的认可。
第36卷第1期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36No.1
2019年2月JournalofXingtaiPolytechnicCollegeFeb.2019
收稿日期:2019—01—13
基金项目:天津工业职业学院科研计划项目——“技能作品大赛对专业建设引领的实施途径研究”,项
目编号:201507。
作者简介:张耀锋(1981—),河北邢台人,天津工业职业学院,讲师。
47
技能作品大赛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张耀锋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300000)
摘要:以全国技能作品大赛为依据和出发点,结合天津工业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技能
作品大赛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促进作用。技能作品大赛创新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校
企合作”,使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有效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
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作品大赛;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129(2019)01—0047—04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大赛(简称技能作品大赛)是中国职业教育界规模最大、最具影
响力的展洽活动[1],技能作品大赛不断涌现出的新成果、新作品、新想法、新思路集中展示了学生的精湛
技能和职业能力。近几年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全国技能作品大赛,在2013年和2015年两届全
国技能作品大赛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的优异成绩。技能作品大赛的很多
项目作品来自于实际的企业生产,实现了技能作品大赛与专业教学和行业企业生产相结合,对推动“校
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改革,培养
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政策保证[2,3]。
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与解决之道
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在工业与信息化系乃至整个学院的一些课
程中仍然在使用,有些课程换汤不换药,换了形式,内容没变。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需求不符。校企合作缺乏丰富内涵,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号上,有
些课程在设置时没有把实习实训摆在突出的位置,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提高,企业的专
业技术人员没有或者参与课程改革的程度不深。技能作品大赛的很多项目作品来自于实际的企业生产,
实现了技能作品大赛与专业教学和行业企业生产相结合,对于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模的创新具有重要推动
作用。
二、研究内容
2013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工业与信息化系作品“智能温室大棚”、“冶金企业太阳能智能车模型”
分别荣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2015年工业与信息化系作品“手机控制的冶金企业智能车”获得全国二
等奖。本文将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作品的过程与工业与信息化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接,使全国职业院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48
校技能作品大赛切实地与学院人培养模式改革建设相结合,论证了技能作品大赛对人才培养模式的
促进作用。
1.技能作品大赛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前几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架构时不科学不合理,缺乏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或者沟
通交流只体现在形式上,很多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下图是学院工业与信息化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前
的人才培养模式框图:
图1改革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框图
该人才培养模式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校企合作,没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只有形式,没有实质内容。
工业与信息化系其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也是如此,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需要脱节不匹配;
“校企合作”走过程,挂牌子,落到实处比较难,难以深度合作;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的设置也
缺乏针对性、实践性,没能形成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
也流于形式。
2.技能作品大赛之后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技能作品大赛,工业与信息化系与企业有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2016年该系与青岛海尔集团、
德国大众变速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2015年,应用电子技术15-1班与南京合荣欣业金融软件有限
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的协议。工业与信息化系还分别与长城汽车、霍尼韦尔等企业共同合作开发
建立了实训基地和教学实验室。校企合作的机制有了根本的变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
样的人才,与企业一同探索和培养社会急需的的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应该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具
备相应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职业素养[4]。
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遵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
能的劳动者。工业与信息化系有专门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由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及上述
企业的众多专家组成。由他们负责推动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确定专业细分方向,指导教学内容改革,
改变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再是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是和
企业共建“订单培训”班,创新了“校企合作”新形式: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49
通过校内实训做到与实际生产岗位的无缝链接;在第三个学年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安排专职
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和跟踪调查[5]。形成如下人才培养框图:
图2改革后的才培养模式架构图
和原来相比,增加了校企合作环节,不只是形式上,更让企业真实参与到工业与信息化系的人才培
养中。
在人才培养中工业与信息化系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核心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引进新
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思路,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专家引入课堂,每学期不同专业的教
学均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授课。具体做法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在调
研时深入到各企业直接与企业技术专家、一线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内容涉及天津市相关产业
的现状、发展趋势、职业岗位的需求,针对人才需求开展各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析,由企业专家和学院
专业教师共同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接着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根据调研结果对专业课程结构进
行分析论证,制定各专业的课程体系;然后依据各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各个课程的教学计划和
教学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工作过程导向,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等方式进行教
学;顶岗实习、实训、实习等课程只要有条件,一般都在企业进行,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就是企业的真实
工作环境,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企业工人师傅的工作内容;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时候,评价标准由企
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完成教学效果评估。尽量做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
企业岗位的生产过程无缝衔接,学校培养的人才,就是企业岗位需要的合格员工。企业可以通过下订单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50
的方式向学校预定毕业生,通过此种方式,更实现了技能预定、知识预定、人才预定。通过订单培养的
模式,在专业建设和企业需求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工学结合”与“订单培养”犹如两座桥梁,通过
这两座桥梁,“校企合作”得到了落实,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三、结论
本文以2013年、2015年工业与信息化系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的全国技能作品大赛为依据和出发点,讨
论了技能作品大赛在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与改革。技能作品大赛加强了校企合作,使教学计划
和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有效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
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一杨.展示与演示同台技艺和展品共辉——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综述[J].中国职
业技术教育,2013(01).
[2]张耀锋.技能作品大赛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J].科技视界,2017(10).
[3]贾相武.浅议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05).
[4]刘预东.技能大赛在职业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09(11).
[5]宋新丽.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促进作用的研究[J].职业,2012(08).
TheInfluenceofSkillWorksCompetitiononTalentTrainingMode
ZHANGYao-feng
(TianjinPolytechnicCollege,Tianjin3000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basedontheactualsituationofTianjinPolytechnicCollege,focusesonstudyingthe
promotionofskillworkscompetitionontalenttrainingmodeaccordingtothenationalcompetition.Thecontests
innovatethetalenttrainingmodeandstrengthen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tomaketheteachingplansand
contentsclosertotheactualproductionandeffectivelyimprovethecombination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
teaching,whichpromotesthereformanddevelopmentofthetalenttrainingmode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Keywords:nationalcompetitionofskillworks;talenttrainingmode;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