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6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14
第八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 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的基本原理。
(1) 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 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 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和政党学说。
(4)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2.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1)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 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1) 导火线: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卖国政策激起巴黎人民的反抗。
(2) 建立:1871年3月28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3) 措施:①政治:摧毁旧国家机器,建立新国家机构(普选)。
②经济:没收资本家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
(4) 意义:①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宝贵经验和教训。
④公社战士的精神永垂史册。
4. 了解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革命性质)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 了解《四月提纲》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 《四月提纲》:年4月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转变为的任务。
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取得政权。
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①时间:年11月6日。
②结果:推翻了,取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被称为“十月革命”。
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的国家。
5.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2) 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知识点解读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1、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理论来源——主观努力——2、诞生:(内容)3、意义: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革命1、性质:2、失败原因:(1)客观:敌人的疯狂镇压。
(2)主观: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②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③没有发动广大农民,使无产阶级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④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军队,给敌人喘息机会⑤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合起来。
(3)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革命爆发是由于外部偶然因素,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
3、经验教训:(1)掌握一支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2)无产阶级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建立公社式的无产阶级政权;(3)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盟,才能取得胜利;(4)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4、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4)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国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2)国内:经济——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发展但仍落后政党——思想——催化剂——2、经过: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3、意义:(1)历史地位:(2)对俄国:(3)对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
4、特点:(1)理论创新:列宁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得以实践。
(2)革命道路:城市包围农村(3)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某某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4)实现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1、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体制的建立:(1)形成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二战的战争策源地形成;内部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声明:“共产主义就是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所有制关系;所以,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各种观念。
”这说明()A.共产主义是最好的生产关系B.过去的所有制从未起过积极作用C.体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彻底性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答案】C2.《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阶级斗争学说B.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D.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是强调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
3.《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这里的“代替”是指()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B.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C.新教代替天主教D.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答案】D【解析】结合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推知,无耻的、露骨的剥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代替了封建主义的剥削,D项符合题意。
4.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
……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这表明()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B.法国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D.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只能适合于”和“特殊措施”,这表明巴黎公社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偶然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
B项错误;C、D两项从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
5.某人生活在1871年4月的巴黎,他有可能经历的现象是()A.他的工资比当时最高领导人的工资还高B.他被任命为巴黎公社委员会委员C.他到资产阶级法庭要求调解邻里纠纷D.他要去朝拜法兰西皇帝【答案】A6.马克思说:“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周测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基础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邯郸市检测)1847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称为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
这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调整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对象B.认为“社会主义”目标也是共产主义C.有联合中等阶级革命的要求D.还未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解析:据材料“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联合中等阶级革命的要求,通过社会主义的准备再过渡到共产主义,故C项正确。
答案:C2.1798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人口论》,认为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多增加的人口总要以某种方式(如战争、饥荒等)被淘汰和消灭。
此理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基于这个理论,他认为贫穷和罪恶是人口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不是政治经济制度造成的;济贫法促使人口增长是不可取的。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达尔文进化论对《人口论》产生重大影响B.《人口论》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分歧C.《人口论》的提出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D.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就已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解析: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论述了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的制约作用,认为资本主义人口过剩是相对过剩,是相对于生活资料再生产条件的过剩,而不是马尔萨斯所谓的人口绝对过剩,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问题,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人口问题,故B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来。
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
这里“敌人的敌人”主要是指()A.封建主义的残余B.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C.罗马天主教会D.工业资产阶级【答案】A2. “告诉人们,‘他们为什么要斗争’和为什么必须斗争,……他的新的福音书已成为整个文明人类劳动群众的精神财富,……他找到了医治苦难的药方。
他教导人们如何去摧毁作为其他奴役基础的奴役制度。
”“医治苦难的药方”指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自由主义D.凯恩斯主义解析“医治苦难的药方”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答案】B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
……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
”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A.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B.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C.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D.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解析】材料谈到巴黎公社成立后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措施,没有谈到巴黎公社的背景,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的公职人员均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可以随时罢免,代表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自治,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的政治体制并不完善,不能说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因此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故D项错误。
【答案】B4. “自由的巴黎,它给法兰西作出榜样,尊劳动为至高无上的主人来支配发抖的老板们……”这首法国诗歌反映的是()A.攻占巴士底狱B.《人权宣言》颁布C.第一帝国诞生D.巴黎公社建立解析这首法国诗歌反映的是巴黎公社建立。
第16讲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一、选择题1.(2019·洛阳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主张“奏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亚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传习之”,“并延西洋陀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
据此可知魏源()A.形成了系统学习西方的思想B.是近代化运动实践的先驱C.改变了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D.为洋务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础答案 D解析魏源在《海国图志》书中主要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为后来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故D 项正确。
2.(2018·唐山模拟)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
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表《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晚清“体用之争”()A.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D.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答案 B解析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依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严复等维新派“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宣传了自由民主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故B项正确;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是为其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服务,故C项错误;晚清存在“体用之争”说明对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存在争论,因而民主自由思想还并未深入人心,故D项错误。
3.(2019·新乡模拟)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B.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C.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D.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答案 C解析“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不可能被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故A项错误;张之洞作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他的思想不可能和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趋同,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9世纪末”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各阶层的共识,故C项正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故D项错误。
第9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1)对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历程,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知识点二巴黎公社1.背景(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革命。
2.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3月28日,选举产生巴黎公社。
3.措施(1)政权建设: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等。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4.失败(1)时间:1871年5月下旬。
(2)原因①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②客观原因: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疯狂进攻。
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
5.意义(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6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 新人教版
第16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考纲明示:(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3)俄国十月革命。
[主干知识 理一理] 一、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科学社会主义”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吗? 试 答 提示: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什么地方? 试 答 提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3.你能图解巴黎公社革命吗? 试 答 提示: 4.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吗? 试 答 提示:否。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只是一个地方政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5.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根源是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吗? 试 答 提示:否。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根源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十月革命 6.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是怎样的关系? 试 答 提示:巴黎公社革命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内涵。 7.有人说,没有一战就没有十月革命,你觉得对吗? 试 答 提示:否。十月革命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战只是十月革命的催化剂。没有一战也会有十月革命,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8.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性质相同吗? 试 答 提示:否。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9.你能图解一下十月革命吗? 试 答 提示: 10.十月革命为何能取得胜利? 试 答 提示:(1)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矛盾最尖锐;②一战为其创造了国际环境;③二月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2)主观原因:①有广泛的群众支持;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军队英勇作战;④及时采取措施巩固政权。 [史论要旨 背一背(先填后背)] (1)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抨击资本主义,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但他们找不到实现的正确途径和动力,其设想根本无法实现,只能是空想。 (2)《共产党宣言》的问世,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一次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4)俄国革命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也经历了从和平夺权设想到暴力夺权实践的转变。 (5)十月革命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同时也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1 巴黎公社的性质 WEIKAODIAN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等。 ——人教版教材 思考 史料反映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是什么? 试 答 史料解读:无产阶级性质。
巴黎公社的性质 (1)从公社委员的产生看,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2)从实行的政治措施看,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旧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 (3)从实行的经济措施看,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4)结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是工人阶级的政权。 微考点2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WEIKAODIAN
一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①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思考1 史料一反映出十月革命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列宁主张相对落后的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二 ①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出十月革命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说明十月革命经历了两个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三 思考3 史料三反映出十月革命采取了什么方式? 试 答 史料解读:暴力斗争方式。
十月革命的特点 (1)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 (2)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3)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4)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综合点1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针对训练] 1.[2016·临川月考] “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相同和不同表现形式,这个斗争直接带来两个后果:一个是使资本主义更加完善和成熟并获得更大发展;一个是使无产阶级逐步成为新社会的主人变得更为可能。”材料认为十月革命( ) A.是对巴黎公社革命道路的重复 B.取得了与巴黎公社不同的成果 C.发生于资本主义没落的阶段 D.使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的能力。读懂了材料可知材料在强调这两个事件带来了不同的结果。故B项为正确答案。 综合点2 用不同的史学范式理解十月革命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针对训练] 2.[2015·江苏南通模拟]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式样被称为现代化模式。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二月革命”的爆发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D 解析 关键信息:“早期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突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实现现代化,D项正确;A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不是模式上的突破;B项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最终失败,排除;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Step3 名家评史解读 1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本段材料是列宁在分析俄国二月革命的形势后对革命发展提出的策略。他认为: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要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提出了和平过渡的设想。但是革命形势不断发展,最后是通过武装起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十月革命胜利。 2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居然过了两年。不管将来结局如何,假定万一推翻,它那精神毕竟不能磨灭。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于别国。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本段材料指出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真题典例 1.[2015·上海高考]下面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
A.俾斯麦 B.马克思 C.圣西门 D.列宁 答案 B 解析 由“发表《共产党宣言》”一项信息就可知答案为B项。 2.[2014·广东高考]“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 答案 B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据此可知此文件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文献,故B项符合题意。A项虽然也是指导工人运动的文献,但仅局限于俄国,而材料中的“某国”不仅仅指俄国,故可排除A项。C、D两项均不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文献,排除。 3.[2014·海南高考]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