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井测试联作射孔技术研究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94.89 KB
- 文档页数:3
高温高压井射孔施工黄仁果塔里木油田第二勘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摘要:本文总结了云安DN2-27井,在井底温度高达134C°,泥浆比重高达2.22g/cm3,甲方要求使用射孔-测试联作的前提下就射孔准备和施工工作,结合实际施工过程提归纳了优缺点,为今后高温高压井的射孔施工工作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看法。
关键词:高温高压射孔测试随着近年来不同的地质施工需要,不断涌现出一批深井、高温井,从而对各个施工环节和关键工序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重要的试油手段,射孔技术更是首当其冲。
1、基本概况1.1、施工井井况人工井底:5233米,井内泥浆密度:2.22g/cm3,粘度:65秒,井底温度134C° /5036m,套管程序© 177.8mm X 5250m,套管内径:152mm,底层压力:100.76MPa/5036.58m,最大井斜:6.7° /5235m。
射孔井段:4940—4982.5m, 5002 —5007.5m,要求射孔枪型:SQ-127,弹型:大一米弹,相位:60°,孔密:16 孔/米。
射孔工艺:射孔-测试联作,测试方式为全通径测试。
其目的是通过地层测试直接获得底层流体样品、液性、产能、底层温度以及时间压力数据。
1.2、射孔-测试要求根据甲方要求,射孔-测试管柱结构为:FOX油管+校深短接+FOX油管+ 变扣接头+RD安全循环阀+RD循环阀+变扣接头+E阀+压力记托筒+压力记托筒+变扣接头+RTTS封隔器+变扣接头+FOX油管+减震器+油管+压力开孔延时起爆器+射孔枪。
为射孔后立即进行测试,避免压井液对底层造成的伤害以及射孔后依靠底层自身压力来消除孔道的残留物和孔道周围的压实带, 使射孔空带得到清洗,从而获得理想的流量, 为测试提供最真实的底层评价机会。
由于测试时在爆炸式记录, 因此可以从变化褶皱方法早期获得储层渗透率总污染系数的估算。
从而更大程度的缩短试油周期降低试油成本为使后期测试顺利顺利进行, 甲方提出水眼内泥浆比重调至:1.08 g/cm3,由于射孔井段以下已经射过孔,套管整体不能试压,但用压井后井内无漏失现象。
川东北高温高压含硫气井完井测试技术摘要:川东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并且具有高产(天然气无阻流量最高达100×104m3/d及以上)、高压(50~120 MPa)、高含H2S(5%~40%)和井深(5000~7500 m)的“三高、一深”特点,试气测试施工难度大,对试气测试工艺技术要求高,经过多年不断的实践和完善,逐渐配套完善了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井下测试工具和地面试气流程。
本文通过介绍常用的测试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推广和提高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测试的一次成功率。
关键词:APR测试HP阀OMNI阀气举川东北油气田以产天然气为主,普遍具有压力高、温度高、H2S 高、产量高等特点,给试气测试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经过多年了摸索,逐步形成多项完井测试联作技术。
四川常把井深4000~6000 m 的井叫做深井,而把超过井深6000 m以上的井叫做超深井。
相应来讲,超深井试气就是指井深超过6000 m井的试气。
超深井具有地层压力大,地层温度高的特点。
目前国际上把超深井试油叫做高温高压井测试。
高温高压井测试(国外简称HTHP)指在恶劣条件下井的测试,一般规定了一定的压力和温度界线。
比如哈里伯顿公司HTHP指:压力70 MPa以上,温度150 ℃以上,含H2S、CO2。
而斯伦贝谢公司HTHP指:压力105 MPa以上,温度210 ℃以上。
我国目前规定:当地层压力大于或等于100 MPa或地层温度大于或等于150 ℃,含H2S大于或等于3%,含CO2大于或等于3%的油气井测试叫做高温高压井测试。
1 裸眼测试技术1.1 采用带OMNI阀(带球阀)APR测试工艺测试管柱结构(自上而下):悬挂器+防硫油管+断销式反循环阀+防硫油管+OMNI阀(带球阀)+RD安全循环阀+电子压力计托筒+VR 安全接头+RD循环阀+RTTS封隔器+防硫油管+接箍。
工艺流程:管柱中的OMNI阀在下井的时候循环孔出于开启位置,球阀关闭。
射孔测试技术介绍射孔测试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地下储层中流体流动特性和储层产能的方法。
它通过在井筒中制造一系列射孔孔道,将储层与井筒直接连接起来,使得流体可以自由地流动进入井筒中,从而实现对储层的流体动力学参数进行测试和评估。
射孔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中,对于确定储层的产能、分析地层的流体特性、评估储层的渗透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射孔是一种常见的油气井工艺,它通过载药弹膛制造高压气流,辅以高速撞击来实现对井壁的穿透。
在射孔过程中,射孔弹头会产生高速冲击和剪切力,破坏地层结构,制造射孔孔道。
这样就能够直接将储层与井筒相连,使得储层流体能够自由地进入井筒中,实现对储层流体动力学参数的测试。
射孔测试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储层的产能,即储层中流体的流动能力。
通过射孔测试可以确定储层的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渗透率分布等参数,为后续的油田开发与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此外,射孔测试还能够评估地层的渗透性、储层的物性、地层的流体特性等,为储层评价和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射孔测试技术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
它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井筒的物理结构、射孔弹头的设计、射孔参数的选择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在射孔测试中,射孔孔道的几何形状、位置和数量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到射孔后的流体动力学行为。
因此,在射孔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储层评估和井筒设计,以保证射孔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射孔测试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射孔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射孔测试过程中要收集的数据包括流体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
这些数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校准和处理,以确保其准确性。
此外,射孔测试的数据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计算来评估储层的产能和渗透性。
总之,射孔测试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地下储层评估方法,它能够评估储层的产能、分析地层的流体特性、评估储层的渗透性等。
射孔测试技术需要综合考虑井筒的物理结构、射孔参数的选择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因素。
研究数值模拟高温高压射孔增压计算
射孔增压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液体对油井进行刺激作用的技术,它可以提高油井的产出率。
在射孔增压计算中,数值模拟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计算结果,为射孔增压技术的应用提供帮助。
高温高压射孔增压技术对计算的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它能够模拟出射孔增压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变化。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例如射孔口直径、射孔深度、射孔位置、管柱长短等等。
数值模拟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射孔增压计算模型,对不同的射孔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的射孔方案。
模型包括了多个物理过程和参数,例如流体动力学、相变、传热与传质等等。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的因素,例如流体的黏度,流体的密度,壁面摩擦力等等。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计算,数值模拟必须采用一些高级数值方法,例如有限元方法,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差分法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模型进行分离和参数化,并在计算过程中精确处理不同的物理过程。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计算机资源的限制和运算的速度,以确保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研究表明,利用数值模拟对射孔增压技术进行计算可以提高射孔的成功率并减少出错率,这对于油田的开发和改善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数值模拟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例如计算的精确性和所需时间的成本等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数值模拟需要与实验数据相结合,集成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实验方法,以实现更高效和准确的计算分析。
总之,数值模拟对高温高压射孔增压技术的研究成果已取得重要进展。
不断探索更准确的数值计算模型和方法,将为射孔增压技术的优化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油管输送射孔与地层测试器联合作业一、概述油管输送射孔(TCP)与地层测试器联合作业工艺术(以下简称联作),是将TCP器材与测试器组合在一根管柱上,一次下井可同时完成油管输送负压射孔和地层测试两项作业。
它能提供最真实的地层评价机会,获到动态条件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特性参数。
我国80年代后期从国外引进了该项技术,进入90年代以来,联作工艺已在我国各大油田普遍推广起来。
测试器的类型较多,因而能组成的联作管柱型式及施工方法也就很多。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Johnston的MFE地层测试器,以后又引进的常规PCT测试器、全通径PCT测试器和APR全通径测试器等,联作激发起爆方式由最初的压差启动、绳索控制起爆方式增加到旁通传压起爆方式和使用全通径测试工具的投棒起爆方式;地层测试的顺序也由从下到上逐层测试发展到既可从下到上也可从上到下进行测试。
目前,联作技术正朝大斜度井、高温高压井等特殊条件井的联作方向发展,今后新型测试器和新的联作方法必将不断出现。
二、联作工艺的优越性1、地层测试的方法及目的1)地层测试的方法地层测试又称DST,它包括钻井过程中进行的测试(又称中途测试)和射孔完井后对油气层进行的测试(又称完井测试)。
完井测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进行电缆常规射孔,然后下测管柱进行测试。
另一种就是联作工艺地层测试。
2)地层测试的目的通过对取得的测试资料和回收的地层流体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就可以对测试地层进行定定量的评价。
可获得地层的温度、原始压力、平均有效渗透率、井壁平均堵塞比、测试半径、井储系数、流动系数、表皮系数、污染压降、压力衰竭和边界异常等30余项地层和流体的特性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我们就可以预测产油量、产气量和产水量,可以判断测试层有无开采价值,如何开采以及有无必要采取增产措施,能帮助我们及时、准确地认识新油藏,加快勘探步伐,扩大勘探成果,科学指导增产措施。
2、联作工艺的优越性(1)联作工艺的最大优越性是在负压条件下射孔后立即进行测试,因而能提供最真实的地层评价机会,而其测试方法是在压井条件下作业,会使压井液或钻井液滤液沿射孔孔道向地层深处渗入,造成对油气层的伤害。
油管输送射孔与地层测试器联合作业一、概述油管输送射孔(TCP)与地层测试器联合作业工艺术(以下简称联作),是将TCP器材与测试器组合在一根管柱上,一次下井可同时完成油管输送负压射孔和地层测试两项作业。
它能提供最真实的地层评价机会,获到动态条件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特性参数。
我国80年代后期从国外引进了该项技术,进入90年代以来,联作工艺已在我国各大油田普遍推广起来。
测试器的类型较多,因而能组成的联作管柱型式及施工方法也就很多。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Johnston的MFE地层测试器,以后又引进的常规PCT测试器、全通径PCT测试器和APR全通径测试器等,联作激发起爆方式由最初的压差启动、绳索控制起爆方式增加到旁通传压起爆方式和使用全通径测试工具的投棒起爆方式;地层测试的顺序也由从下到上逐层测试发展到既可从下到上也可从上到下进行测试。
目前,联作技术正朝大斜度井、高温高压井等特殊条件井的联作方向发展,今后新型测试器和新的联作方法必将不断出现。
二、联作工艺的优越性1、地层测试的方法及目的1)地层测试的方法地层测试又称DST,它包括钻井过程中进行的测试(又称中途测试)和射孔完井后对油气层进行的测试(又称完井测试)。
完井测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进行电缆常规射孔,然后下测管柱进行测试。
另一种就是联作工艺地层测试。
2)地层测试的目的通过对取得的测试资料和回收的地层流体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就可以对测试地层进行定定量的评价。
可获得地层的温度、原始压力、平均有效渗透率、井壁平均堵塞比、测试半径、井储系数、流动系数、表皮系数、污染压降、压力衰竭和边界异常等30余项地层和流体的特性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我们就可以预测产油量、产气量和产水量,可以判断测试层有无开采价值,如何开采以及有无必要采取增产措施,能帮助我们及时、准确地认识新油藏,加快勘探步伐,扩大勘探成果,科学指导增产措施。
2、联作工艺的优越性(1)联作工艺的最大优越性是在负压条件下射孔后立即进行测试,因而能提供最真实的地层评价机会,而其测试方法是在压井条件下作业,会使压井液或钻井液滤液沿射孔孔道向地层深处渗入,造成对油气层的伤害。
深层气井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深层气井开采是解决我国能源供应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开采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储层压力下降、产量逐渐减少等问题。
传统的射孔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深层气井的开采需求,需要研究新的联作技术来提高井的产出和延长井的使用寿命。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深层气井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技术,通过射孔和测试的联合作业,实现射孔精度的提高和测试效率的提升,从而提高井的产出和延长井的使用寿命。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深入了解深层气井射孔测试联作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2. 实地调研深层气井的开采情况和射孔测试的现状。
3. 分析深层气井射孔测试联作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4. 设计深层气井射孔测试联作技术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
5. 分析实验数据,评价深层气井射孔测试联作技术的效果和可行性。
四、预期研究成果1. 总结深层气井射孔测试联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2. 发掘深层气井射孔测试联作技术的应用前景。
3. 提出深层气井射孔测试联作技术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理论学习(2个月)。
2. 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1个月)。
3. 第三阶段:实验设计和实验研究(3个月)。
4. 第四阶段:实验结果分析和成果总结(2个月)。
六、经费和资源支持本研究所需经费包括实验室用品费、差旅费、实验设备费等,总共需要10万元左右。
实验所需设备可以借助本校的实验设备,实验场地可以在本校实验室完成。
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目前该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通过实验数据和实践经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为此,本研究将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和相关技术支持来降低实验风险,并在实验过程中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温高压井射孔工艺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油气资源需求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人们对油气资源需要,需要加大对油气资源开发力度。
当前,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产能区块的油层条件逐渐变差,对射孔完井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新井射孔要求在射准油气层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提高射孔穿透深度、孔密和孔径,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射孔技术及工艺,提高油井射孔后的采液强度,为了达到最佳的射孔完井效果。
油田近年来投产新井主要以射孔完井为主,为了追求更好的开发效果和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厂近些年在射孔方面主要应用内盲孔多级复合射孔、动态负压、射孔下泵联作等新技术。
通过对油田不同区块应用不同射孔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最终提出一些适合我厂的射孔工艺方面的建议,为今后油田射孔工艺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高温高压;井射孔;工艺技术引言在油气资源开发中,油气井射孔作业是一项复杂工作,所涉及的危险品比较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整个油气田开发造成影响。
所以在油气田开发中,需要不断提高油气井射孔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油气资源开发中,需要把风险管理方法应用到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中去,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高温高压条件下油气井射孔作业的安全性,而且可以提升油气工作的经济收益,促进油气公司的发展。
1油气井射孔技术的现状油气井射孔技术的现状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1)在油气井射孔作业中,由于射孔作业具有一定危险性,所以需要做好防范措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1)在油气井射孔作业中,可以采用大电流雷管,降低雷管对电信号的敏感性,避免发生爆炸。
(2)在油气井射孔作业中,为了提升对射孔施工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压力避爆装置,提升油气井射孔作业的安全性。
2)在油气井射孔作业中,通过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应用,可以提升油气井产量。
在油气井射孔作业中,通过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应用,可以和加砂压裂进行有效结合,达到增产的效果。
3)在油气资源开发中,裂缝网络对油气井产生有直接影响,如果射孔和裂缝走向不同,就不能降低油气井地层的破裂压力,所以油气射孔技术具有一定局限性。
胜利油田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浅析胜利油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旗下的一个大型油田,位于中国东部的黄河口盆地,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
在胜利油田的开发中,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对于保障油田稳产、提高采油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胜利油田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进行浅析,探讨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的概念和原理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是指在油井压力高、温度高的条件下,通过多口联接的方式进行试油和试采的一种测试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队列式固倾角射孔工具,控制射孔装置的射孔深度,并采用泡沫隔离剂进行射孔防控,将多口井进行连接,然后进行高压高温联作测试。
该技术的核心是多口联接的方法,通过控制多口井的联接,能够实现多井共联作测试,节约时间、成本和资源。
1. 提高采油效率在胜利油田的开发中,采取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采油效率。
通过联接多口井,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地层压力,加速原油生产,减少油藏后期衰减,提高采油率。
2. 保障油田稳产胜利油田是一个大型的老油田,随着油田开采的深入,油井压力和产量逐渐下降。
采用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技术,可以保障油田的稳产,延长油井寿命,延缓油田衰减速度。
3. 智能化作业通过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技术,可以实现多口井的联接和集中控制,实现智能化作业,降低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事故。
1. 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设备和管道高温高压环境下,设备和管道的耐温性和耐压性要求较高。
开展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时,需要选用高温高压耐受的设备和管道,通过技术改进和材料研发,提高设备和管道的耐温性和耐压性。
2. 射孔和联接技术多口井的联接和射孔技术对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操作技能,确保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顺利进行。
3. 安全和环保在高温高压井联作测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
确保设备和管道的安全可靠,严格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减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影响,确保油田开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高温高压卤水井测试工艺在G J1井应用陈良华(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测试公司,湖北武汉430040)[摘㊀要]㊀高温高压卤水井测试施工与常规油气井测试有较大区别,高温高压卤水在测试过程中地面易发生盐结晶堵塞管柱.为求取G J1井地层参数采用了全通径A P R+T C P测试射孔联作工艺,通过对该井进行测试管柱设计㊁管柱强度校核计算㊁施工用液设计后进行了酸化㊁测试作业,采用连续油管清水冲钻解除测试施工中发生的盐结晶堵塞,效果较好.[关键词]㊀修井测试;高温高压;卤水井;酸化[中图分类号]㊀T E272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文章编号]㊀1009 301X(2020)03 0053 03D O I:㊀10.3969/j.i s s n.1009-301X.2020.03.01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㊀㊀高温高压卤水井测试施工与普通油水井测试有一定的差别,下面就G J1井高温高压卤水井测试设计㊁施工过程㊁复杂情况及处理进行介绍.1㊀G J1井井况介绍G J1井位于江陵凹陷,该区域膏盐层发育,成藏类型主要以原生卤水成藏为主,次之为次生卤水成藏.该井钻遇2个主力卤水层,要求试卤层段3575.0~3585.0m,层厚10m.该井采用三级套管完井,技术套管为Φ193.70m m 套管,下深3473.85m;生产套管采用Φ127m m尾管悬挂固井完井,悬挂器位置3212m,尾管下深3677.37m.该井为高温高压卤水层,钻井采用1.45g/c m3泥浆钻进至井深3581.40m时发生溢流,关井套压30M P a,折算卤水层中部(3581.4m)压力系数2.25,预测产层温度140ʎC.2㊀测试方案设计测试要求取得该层的流体性质㊁温度㊁压力及产量等资料.如果卤水层产水量达不到1000m3/d,则要进行储层改造.针对试卤测试要求,采用全通径A P R+T C P测试射孔联作工艺,油管正打压方式射孔.测试工具采用5ᵡ环空压控式测试工具,地面采用双路测试流程测试放喷进卤水池.2.1㊀测试难点分析1)该井卤水产量高且易结晶,在测试过程中易造成管柱堵塞㊁卡管柱;2)卤水层压力系数高(达2.25g/c m3),压井液比重高,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沉淀卡钻具;3)预测地层温度高达140ʎC,对井下工具仪器要求高㊁放喷过程中易发生烫伤.2.2㊀测试管柱结构设计由于三开加深钻井完井套管内径只有108.71m m,为减少卤水结晶粘卡封隔器的风险,测试选择在Φ193.7m m 套管内坐封封隔器,设计封隔器座封位置为3184m处.测试工具串如下:Φ89m m油管+校深短节+Φ89m m油管+R T T S安全接头+Φ127m m R D安全循环阀+多次关井循环阀+电子压力计托筒+Φ127m m R D循环阀+Φ165m m R T T S封隔器+Φ73m m 油管+Φ73m m筛管+减震器+压力延时起爆器+射孔枪+枪尾.2.3㊀测试管柱强度校核测试管柱采用的是Φ88.9m m平式油管,管柱下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㊀2020年05月㊀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h a n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t a f f a n d W o r k e r s㊀㊀第33卷㊀第3期[收稿日期]2020-04-04[作者简介]陈良华(1970-),男,大学,工程师,现从事油水井修井测试技术管理工作.深3172m.由于在测试过程中R T T S封隔器座卡后,最上部油管除受自身管柱重力和浮力外,还会受到温度变化和鼓胀效应引起的管柱缩短,管柱抗滑扣强度计算尤其重要.1)温度变化产生的管柱缩短量:әL1=ʏ31720βәT d L=2.0m2)鼓胀效应引起的管柱缩短量:әL2=-2μp d2LE(D2-d2)=1.91m3)管柱在锚定的情况下管柱因缩短引起的管柱拉力:F1=(әL1+әL2)ˑEˑALˑ103=40.9t 4)Φ88.9m m平式油管的长度计算(设Φ88.9m m 平式油管长度为a),Φ88.9m m平式油管管柱重量:G1=15.193ˑ10-3ˑa①Φ88.9m m平式油管所受浮力:F2=AˑLˑp=πˑ(88.92-74.222)ˑaˑ10-34=1.88ˑ10-3ˑa②Φ88.9m m平式油管所承受的最大负荷应小于其抗滑扣强度84.04t:F1+G1-F2<84.04t得到a<3237m.5)Φ88.9m m平式油管抗拉强度校核:①整体管柱组合重量:G2=15.193ˑ3172ˑ10-3=48.2t②整体管柱组合所受浮力:F2=AˑLˑp=πˑ(88.92-74.222)ˑ3172ˑ10-34=6t③Φ88.9m m平式油管所承受的最大拉力:F m a x=F1+G2-F3=40.9+48.2-6=83.1t<84.04t油管所承受的最大拉力小于Φ88.9m m平式油管抗滑扣强度.上列式中:P为施工油管承受的油套压差,按施工压力90M P a计算;L为管柱深度,m;β为钢材的线膨胀系数,1/ħ,一般取=1.2ˑ10-5/ħ;D为油管外径,88.9m m;d为油管内径,74.22m m;μ为钢材的泊松比,取0.3;E为钢材的杨氏模量,E=2.0593965ˑ105M P a; A为油管的横截面积,m2;p为水的密度,k g/m3;以上计算为未考虑套管平衡压力的管柱强度校核,在不考虑施工摩阻的情况下,Φ89m m油管长度不得超过3237m;若考虑套管平衡压力,油管长度可相应增长,在此不作计算.根据Φ89m m平式油管性能参数表可以选择所需的管柱(表1).表1㊀Φ89m m平式油管性能参数油管规格/(m m)钢级油管抗拉强度/t重量/(k g/m)设计管柱长度/m管柱重量/t上部油管承受拉力/t安全系数Φ89∗7.34N80N U84.0415.193317248.283.11.012.4㊀施工用液设计1)洗井液,采用清水替出井筒泥浆.2)测试液,为降低井下工具操作压力,确保井口安全,测试在密度为1.30g/c m3无固相(氯化钙)压井液中进行.3)压井液,选择密度2.30g/c m3泥浆循环压井.若压井过程中出现溢流,则按规范要求加重0.05~0.1g/c m3.3㊀施工过程、复杂情况及处理3.1㊀测试施工射孔后,测试采用一开一关工作制度,开井初期采用18m m油嘴进计量罐求产,油压16.3M P a↘0.35M P a,产量不稳定,累计排液7.28m3;后采用16m m油嘴求产,油压0.41M P a↘0.27M P a,产量不稳定,为防止管柱结晶堵塞,井口关井10次,总测试时间84.73h,其中有效开井6.95h,关井恢复31.06h(图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图1㊀测试压力-时间-温度曲线图3.2㊀酸化施工通过测试计算视表皮系数14.7,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认为地层存在污染.进行了酸化施工,酸化管柱组合:Φ88.9m m油管+变扣接头+R T T S安全接头+R D 安全循环阀+R D循环阀+E型阀+变扣接头+Φ165m m R T T S封隔器+Φ73m m油管1根+Φ73m m 油管节箍.R T T S封隔器座封深度3171m.管柱组合的下入能够实现以下功能:①R T T S封隔器座封后,能够完成测试液顶替出井下压井重浆;②能够实现诱喷,45㊀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排出封隔器-产层段约400m 重浆,防止酸压过程中挤入井中再次污染地层;③酸压施工完后,实现井下关井,油套连通,完成2.30g/c m 3重浆压井;④压井完成后,实现井下开井,观察压井效果后起钻.酸化设计思路:本井较深,地层温度高,酸岩反应速度快,容易产生二次沉淀,酸液前部采用盐酸,加快酸盐反应速度解除地层污染;酸液后部采用清洁土酸抑制二次沉淀的生成,提高措施效果.并采用大排量㊁大酸量施工,以降低酸液在近井地带的消耗,提高酸化作用半径.酸量计算公式:V=πr 2h Φ,其中:Φ为地层孔隙度(按5%计算);h 为储层有效厚度(按10m 计算);r 为地层处理半径(按处理半径5m 计算),计算出需要酸量约为40m 3.施工中使用盐酸10m 3,土酸30m3.施工过程:①E 型阀处于开位,下入酸化管柱;②正转管柱并下压后座封R T T S 封隔器;③使用测试液反替出压井重浆;④投Φ52m m 钢球,打压关闭E 型阀;⑤井口开井诱喷出井下重浆;⑥压裂车试挤后进行酸化施工;⑦酸化施工完后,环空加压打开R D 安全循环阀,重浆压井;⑦环空加压打开R D 循环阀,井下开井,观察足够时间,确定压井成功后起钻.酸化施工中油压0.6M P a ↗62M P a,套压30M P a ,排量0.13~2.11m 3/m i n ,注入盐酸9.69m 3,土酸29.1m 3,顶替液19.26m3.放喷采用16m m 油嘴求产,油压20M P a ↘10M P a ,出口进卤水池.累计排液618.6m3,折算产量981.26m 3/d,酸化后效果较明显,达到预期产量.排液期间发现油压逐步下降,由稳定的11.8M P a ↘0.84M P a ,油管发生盐结晶堵塞.3.3㊀连续油管解堵采用连续油管解除堵塞,管柱组合:Φ38.1m m 连续油管+连接器+Φ54m m 喷嘴.下连续油管至604m 遇阻,使用清水冲洗至1778m ,连续油管放空,解堵成功,期间连续油管多次遇阻,反复上提下放,解除盐结晶堵塞.4㊀认识与结论1)采用全通径A P R+T C P 测试射孔联作工艺能够满足高温高压卤水井的测试工艺要求.2)使用土酸和盐酸的联合酸液体系能够较好的解除了地层近井地带的污染,酸化后16m m 油嘴放喷测试,折算日产达981.26m 3/d.3)饱和卤水测试及生产施工中应防止盐结晶卡堵管具,可以采用油管保温㊁掺水等方式预防.4)连续油管配合清水解盐卡堵效果较好.5)高温高压卤水井工况复杂,施工对测试工具要求较高,工具入井前应进行相应维保测试,确保操作可靠.[参考文献][1]边江.A P R -T C P 测试联作技术在徐深213井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8):89-90.[2]樊传忠.采卤深井预防结晶堵塞的措施[J ].中国井矿盐,2017(2):16-19.[3]李虞庚,谭文彬,童宪章,等.试井手册[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4]万仁溥.采油工程手册[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H i g h -t e m pe r a t u r e a n d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B r i n eW e l l T e s tT e c h n o l o g y inG J 1W e l l C H E NL i a n gh u a (D o w n h o l eT e s t i n g C o m p a n y ,S i n o p e cO i l f i e l dS e r v i c e J i a n g h a nC o r po r a t i o n ,W u h a n ,H u b e i ,43004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t e s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h i gh -p r e s s u r eb r i n ew e l l s i s q u i t e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t h a t o f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o i l a n d g a sw e l l s .D u r i n g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b r i n e t e s t i n g ,t h e s a l t c r ys Gt a l s o n t h e g r o u n d a r e e a s y t o b l o c k t h e p i p e s t r i n g.I n o r d e r t o o b t a i n f o r m a t i o n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G J 1W e l l ,t h ew h o l e d i a m e t e rA P R +T C P t e s t p e r f o r a t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i s a d o p t e d .T h e t e s t s t r i n g d e s i g n a n d s t r i n g s t r e n g t h c h e c k c a l c u l a Gt i o n a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o n t h ew e l l .T h e a c i d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t e s t o p e r a t i o n a r e d o n e a f t e r t h e d e s i g n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l u i d .T h e s a l t c r y s t a l b l o c k a g e o c c u r r e d i n t e s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s r e m o v e db y c l e a rw a t e r d r i l l i n g w i t h c o i l e d t u b i n g.K e yw o r d s :W o r k o v e rT e s t ;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H i g hP r e s s u r e ;B r i n eW e l l ;A c i d i f i c a t i o n [编辑㊀唐静南]55㊀陈良华.高温高压卤水井测试工艺在G J 1井应用。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工业与信息化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7月下 101试述新型高温射孔器材的应用及检测技术孙亚安西安方元能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201 摘 要 本文对新型高温射孔器材的应用和检测技术进行分析,随着相关检验技术的提高,新型高温油气田射孔器材在应用以及检测技术上也迎来了发展的阶段,大大降低了深井施工是速度申请成本施工成本,同时将射孔施工质量安全等予以提升,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我国国内高温射孔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论证,对于国内外高温射孔器材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技术改进措施等提出分析,希望能够对提升新型高温射孔器材应用水平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型技术;高温射孔技术;器材应用随着我国油田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不断增大,井下作业施工中技术的运用,例如油田射孔器的承压能力,耐高温性能等,在技术领域发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链条,为石油工业的崛起发挥推动作用。
例如在新疆西南等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不仅采用新型高温射孔器材应用解决了深井现场射孔施工作业等相关问题,也保证了油气田的高产稳产。
1 国内外高温射孔器材技术发展措施国内外高温射孔器材技术当前拥有众多厂家进行生产,国外的高温射孔器材耐压已经可以达到210MPA ,耐温达到230℃,而国内的高温射孔器材穿深也可以达到50厘米左右,耐高温最高可以达到200℃。
国内高温射孔器材应用及检测。
例如在1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进行高温射孔器材的性能检测,发现其压力指标和温度指标等决定射孔成败。
因为压力指标与密封性能设计结构等有密切关系,器材结构紧密性和火工器材性能有决定关系。
可以说射孔的质量决定了最终高温射孔器材应用中发挥作用的高低[1]。
射孔本身的主炸药性以及整体指标都有严苛的要求。
对于射孔孔弹内腔结构炸药配方等,以及相关的性能都有严格的要求,弥补炸药本身的性能缺陷。
研究数值模拟高温高压射孔增压计算
高温高压射孔增压计算是一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射孔增压效果的技术。
射孔增
压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油井产能的方法,通过在井眼周围形成一定的压裂裂缝,增加井下油
层的产能。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射孔增压计算,考虑了压力和温度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在数值
模拟中,首先需要将井眼和油层的几何模型转换为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或者有限体积等
数值方法进行离散。
在高温高压射孔增压计算中,首先需要确定油层的物理性质参数,包括温度、压力、
流体粘度等。
这些参数会影响油井产能的计算结果。
接下来,需要建立增压射孔计算的初
始条件,包括井眼和油层的几何形状、射孔参数等。
在模拟过程中,需要对流动方程进行求解,包括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
考虑了流体的压缩性、温度散热和能量转移等因素。
还需要考虑非稳态流动和非等温流动
等情况,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在数值求解过程中,需要考虑网格划分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还需要对射孔增压过程中的裂缝扩展、破坏岩石层等现象进行模拟。
可以考虑使用复杂流
体模型、断裂模型和岩石力学模型等来应对这些复杂现象。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得到射孔增压后的井底压力和产能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
来评估射孔增压的效果,并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高温高压射孔增压计算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工作。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在高温高
压环境下对射孔增压进行计算和分析,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