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一.质疑导入。
1.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题目。
2.大家先不要忙着看课文内容,就这个题目看看能提哪些问题。
3.过渡:想不到看了题目同学们会提这么多问题,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给这些问题找答案。
二.学文。
1.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
2.出示图,小姑娘长得漂亮吗从哪儿看出来你们喜欢她吗箫伯纳喜欢她吗从哪儿看出来身为世界大文豪,在莫斯科访问的偶遇中,能和一个小女孩玩了很久,他们可能会玩什么从中看出什么3.刚才问题一读课文就知道了,师擦去问号。
那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是小姑娘学问特别高吗是小姑娘的写创水平高吗都不是,那是为什么呢4.生回答。
5.师提出:是临别时他们之间的对话让箫伯纳意识自己太夸张了。
现在老师请你们每个人有感情地朗读箫伯纳与小姑娘对话的两段内容,注意他们的语气和对话中的一些用词。
请谁愿意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请两组同学比赛读,老师来读旁白。
6.一男生扮演箫伯纳,一女生扮演小姑娘。
看看哪组读的好,为什么?7.通过刚才的分角色读,你们觉得哪组同学读得好他在读得时候,哪些词特别强调带有什么样的语气(世界有名,大作家)8.老师请你们也来读一读当时箫伯纳的这句话,那箫伯纳真的在炫耀自己自夸的人吗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画,再联系上文,“箫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很久”这句话。
9.箫伯纳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许是试探一下,当小姑娘知道他的身份以后会是怎样一种反应?10.是呀,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如果知道跟自己玩的人是一位名人时,一般都会惊喜万分的,假如,今天老师请来了小燕子赵微或黄奕和在座的同学们玩,你们会有什么反应意料之中,箫伯纳认为小姑娘的反应是什么11.可是出乎箫伯纳预料之外的是什么谁来说说,谁比他读得更好谁知道语气应该是怎样12.大家来看看小姑娘的话与箫伯纳说的话有什么不同?13.生回答“请”“苏联小姑娘”。
14.师提问小姑娘用“请”说明她有礼貌。
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文学分析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小说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能够通过小说,理解并感受人生的不同面貌;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
1.小说的基本结构
–内容:包括主人公、情节、环境等
–文体:包括叙事、描写、对话、象征等
2.小说的文学分析方法
–人物描写、情节分析、主题探讨等
3.小说欣赏及评价
–站在文学角度,评价小说的优缺点,理解小说主旨
–理解小说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引入课题和教学目标
–呈现导入环节的素材或问答引导学生
2.知识讲解
–通过图文、概念、生动实例等形式,讲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文学分析方法–在教师讲解过程中,教师反复提示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3.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
–根据每组讨论结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4.重点探究
–通过课文处理和文学分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人文意义并探究人生的哲理
5.互动答题
–在探讨与分析后,进行问题互动答题,加深学生对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的印象
6.作品创作
–让学生参考所学小说结构以及文学分析,进行创作文学作品
教学评估
1.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
–包括听课态度、讨论表现、思考水平等
2.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并呈现
–每个学生提交一篇文学作品
教学反思与调整
1.讲解内容不清晰,需要提高讲解能力
2.讨论环节过短,需要合理分配讨论时间
3.评估场次过少,需要纠正及时评估。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案《大作家的小老师》教案《大作家的小老师》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家”做为掌握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的意义过程方法1、通过学习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正侧面写作方法。
2、指导学生朗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揭题,板书课题2、质疑:大作家是谁?小老师呢?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二、初读课文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读字词,分节读课文,提出不解的词讨论。
3、能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吗?板书人物名称三、整体把握课文1、读课文,找出转换情节的两个关键词:临别时事后 (加上“有一次”)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2、分部分请同学读课文,说说各部分写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作业:抄写生字词;读熟课文;找找关于萧伯纳的资料板书设计:10 大作家的小老师萧伯纳娜塔莎有一次临别时事后第二课时一、题目切入(板书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请你读一下课题(指名学生读题)。
作家就是作家,为何要加一个大字呢?说明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大作家”?(鲁迅、冰心、高尔基等)[出示:课文第一句话] 谁能读好这句话。
2、你们叫过自己的老师为小老师吗?为什么加个“小”字呢?[出示:露珠―小露珠鬼―小鬼可爱―小可爱]发现什么没有? “小”给你怎样的感觉?(更讨人喜欢。
形象更可爱。
)3、娜塔莎讨人喜欢吗?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节,划出描写娜塔莎的可爱之处。
谁来读你画的句子?[生读] [出示:小姑娘的图。
]是她吗?可爱吗?谁来把她读得再可爱一些?4、一起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二、学习重点段落,走近萧伯纳1、我记得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出示: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一些著名作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分享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鲁迅及其作品教学内容:介绍鲁迅的生平事迹,阅读《呐喊》中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分析作品主题和写作风格。
2. 第二课时:学习冰心的诗歌创作教学内容:介绍冰心的生平事迹,阅读她的诗作《繁星·春水》,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 第三课时:欣赏老舍的戏剧作品教学内容:介绍老舍的生平事迹,阅读他的戏剧作品《茶馆》片段,分析戏剧的主题和社会意义。
4. 第四课时:阅读巴金的散文教学内容:介绍巴金的生平事迹,阅读他的散文《小狗包弟》,分析散文的抒发情感和写作技巧。
5. 第五课时:了解曹文轩的小说创作教学内容:介绍曹文轩的生平事迹,阅读他的小说《草房子》片段,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家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和写作表现,分析他们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高,包括审美情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与课程相关的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料。
2. 教学PPT、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3. 小组讨论所需的白板、彩笔等工具。
4. 学生作业和写作作品的评价标准。
六、教学准备:1. 教师需提前阅读和熟悉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关资料和案例。
2. 设计好课堂问题和讨论话题,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准备PPT和多媒体资源,以便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4. 准备评价标准和作业要求,确保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苏小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萧伯纳和蔼可亲、谦虚和小姑娘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
3、从萧伯纳的话中懂得不能自夸、永远谦虚的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萧伯纳和蔼可亲、严于律己、谦虚和小姑娘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语言,从人物对话中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大作家的小老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大作家是谁?(板书:萧伯纳)小老师是谁?(板书:娜塔莎)。
2.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指名读)过渡: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大文豪萧伯纳和苏联小姑娘。
高兴吗?那赶紧打开书本吧。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自读课文,想想: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呢?(提示: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交流。
1.组合交流。
(提示:已完成自学任务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2.集体交流。
(1)一个小姑娘怎么会使大文豪萧伯纳明白道理呢?过渡:先来看看小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课件出示图片,接着呈现描写小姑娘外貌描写的语句。
指名读,女生读,读出小姑娘的可爱。
(2)小姑娘这么可爱,难怪萧伯纳会同她玩了好久。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了什么?b.课件出示萧伯纳对小姑娘说的话。
谁来读读这句话?(1)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中国有句古话,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他是自夸吗?当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这话时,是怎么样子的?(相机指导看书本插图)看,萧伯纳的动作:一只手插在裤袋里……他对小姑娘说话时,会是怎样的神情呢?谁来模仿一下?(指名学生模仿读)他是这样说的,又是怎么想的?出示“他暗想……”a.师:是啊!小姑娘能遇上这样一位“世界大文豪”,怎么能不“惊喜万分”(点红)呢?b.给“惊喜万分”换词(欣喜若狂、喜出望外)(3)过渡:那这个小姑娘是不是像萧伯纳料想中那样惊喜万分呢?哪个词可以看出的确是萧伯纳没有想到的。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石化四小郑杰一、导入有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大作家和他的小老师说起了他们相识的经过,更对彼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今天我就将我们谈话的内容结合课文与大家分享一下,但是需要同学们的配合,男生扮演大作家,女生扮演小老师好不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作家的小老师》——————(板书)解题:“大作家”指的是谁?————萧伯纳也就是我们全班男同学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自己,为什么都成你为大作家呢?“小老师”指的是谁?————苏联小姑娘就是我们全班女同学女生:你是在哪儿遇见萧伯纳,又同他做了些什么呢?女生男生:你为什么会和一个小姑娘玩那么久呢?男生可爱男生你能给我描述一下她可爱的模样吗?(出示课件)男生师:能和一个小女孩玩很久,从中看出什么?(出示课件)女生在同萧伯纳相处的过程中,他的哪些语言或动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女生(出示课件)男同学齐读,再现当时的语气。
哦,原来是这种语气,所以你当时认为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呢?(出示课件)女生你当时是真的想炫耀一下自己吗?男生不是那为什么会说这种话呢?男生我当时心里想………….惊喜………师:萧伯纳想给你惊喜,也就是想让你?男生高兴高兴你高兴、兴奋时会怎样表现呢?现在你还认为萧伯纳自夸、自大吗?女生不会了女生我很好奇在没有解除误会之前你是怎么回答萧伯纳的呢?女生多名同学读女生齐读,再现当时的语气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句话,你会用那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小姑娘呢?(出示课件)当小姑娘这么回答你时,你是什么反应呢?用书中的词语来回答男生出乎意料为之一振男生不仅…..还….. 娜塔莎的回答不仅出乎我的意料,还使我为之一震。
师:是震撼到你的耳朵,?还是震撼到…?男生心灵(出示课件)所以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出示课件)读读这段话,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
萧伯纳为什么说小姑娘是他的老师?你从中看出萧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
她是我的老师。
10大作家的小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二类字和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对话,感悟萧伯纳的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材料,学习萧伯纳的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
教学准备:调查关于萧伯纳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看到这个题目时,你的脑海里会出现哪些疑问呢?生1::小老师是谁?(师在“小老师”下面画问号)生2:小老师长得什么样子?(师又在“小老师”下画一个问号)生3: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师在大作家和小老师中间画问号)学贵有疑!有了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读书吧!注意碰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书后的生字表,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二检查读书情况1 出示下列生字词:告诉出乎意料深有感触谦虚口吻苏联莫斯科意识2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 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初读感知1 默读课文,解疑:“大作家”和“小老师”分别是指谁呢?“小老师”长得什么样子呢?生1:我知道大作家是萧伯纳,他是英国著名作家还有谁了解萧伯纳?(生发言,师补充)生2:我知道“小老师”是指苏联小姑娘娜塔莎生3:我知道小老师长得很可爱: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出示图)你看,的确很可爱。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这句话,生齐读)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就能解决了。
(擦去黑白中的两个问号)“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这个问题不是每个同学读一遍书就能够解决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节课我们继续研讨这个问题。
●四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出示下列生字词文豪预料意识感触谦虚苏联口吻告诉萧伯纳娜塔莎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大作家的小老师》。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出声地读一读屏幕上的词语,一会儿开火车读词语。
2 开火车读齐读●二精读感悟1 大家再来看课题,这里的大作家是指谁?(萧伯纳)“大作家”的“大”是指什么?(名气大,才气大,成就大,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等)你还知道哪些大作家呢?(冰心,鲁迅等)课题中的“小老师”是指谁?(苏联小姑娘娜塔莎)“小”指什么?(年龄小)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出示第一自然段)⑴指名读。
《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篇1教学过程:一、扣题导入,质疑激趣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大作家的小老师》。
(板书课题)2.课题中的“家”有三种解释:(1)家庭:(2)有某种专长的人:(3)量词:你觉得选哪种解释最合适?“大作家”是有哪种专长人呢?3.课文中有写作专长的大作家叫萧伯纳。
(出示萧伯纳的简介)生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板书:萧伯纳)4.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怎么会有一位小老师呢?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听课文朗读。
(播放课文录音)二、读中感悟,学议释疑.1.初步感知小姑娘和大作家的特点(1)听了课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娜塔莎)(2)那娜塔莎是怎样的一个女孩?生动手在文中找出句子画出来交流回报,师出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生齐读。
(3)从这句话中,你觉得她是怎样的姑娘?(4)刚才,我们从课文中找到了直接描写小女孩的句子,这种写法叫正面描写。
老师还从描写别人的句子中感受到了小女孩的这个特点,比如说: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好久。
(出示句子)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
生齐读这句话。
(5)情感是相互的,从这些句子中你觉得萧伯纳是这样的人?(6)是啊,我们读书要学会体会字面背后的意思,学习正侧面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有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齐读第一小节。
(7)过渡:一位伟大的作家为什么称这个小姑娘为老师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认真思考,寻找原因。
2.交流理解大作家与小姑娘的对话(1)大作家临别时对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生汇报。
(出示句子)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自夸)(2)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世界有名大作家)生学着大作家的样子表演。
(3)那么此时萧伯纳心里是怎么想的?(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说话。
萧伯纳心想:小姑娘一定会,说:“。
”(4)萧伯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小姑娘的反应和萧伯纳的预想一样吗?从哪个词语看出小姑娘的反应不在萧伯纳的意料之内呢?(出乎意料)(5)不在意料之内就叫——出乎意料,那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字也说明了这种意思?(竟)(6)小女孩到底说了什么让萧伯纳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呢?(出示句子)(7)读读娜塔莎的话,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板书率真可爱)(8)她为什么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9)这真是个聪明、可爱、大胆的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小姑娘的话语。
《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外貌描写;③学习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学会做人。
教学难点:从人物对话中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教学重点:学习萧伯纳的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出示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学生齐读课题。
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作家是——萧伯纳,小老师是——娜塔莎(教师相机板书:萧伯纳、娜塔莎),萧伯纳是一个名气大、才气大、成就大、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大文豪。
娜塔莎是个可爱漂亮的小姑娘。
二、初步感知感受大作家萧伯纳和小女孩(第一自然段)1、过渡:能被大作家称为老师的小姑娘,会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后交流。
(2)指名读,齐读。
(3)娜塔莎确实是个可爱的小姑娘,难怪萧伯纳很喜欢她,同她玩了好久。
①(出示第一自然段)这位小老师长什么样呢仔细地看一看文章内容,说说她的样子。
②课文中是怎么写娜塔莎的呢,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哪些词让我们感觉到了娜塔莎可爱漂亮(可爱、漂亮……)指名读句子,教师相机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④萧伯纳喜欢她吗让我们一起把自己对她的喜欢和萧伯纳对她的喜欢都读出来——齐读第一自然段。
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这时的萧伯纳是怎样的人呢(平易近人、喜欢孩子……)三、深入体会1、过渡:难道只是因为娜塔莎的漂亮、可爱萧伯纳就说她是他的老师吗(学生回答):肯定不是。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继续来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2、品读课文第2-5自然段第二自然段:(1)临别时为什么萧伯纳要告诉小姑娘自己的身份用横线画出萧伯纳说的话。
(并不是炫耀自己,更不是自夸、知识想给孩子家人一分惊喜,让孩子家人高兴)。
(2)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1)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2)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做ppt课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大作家的小老师(生齐读)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大作家是——萧伯纳(引导学生说),他是——英国著名作家(生说),我们还了解到萧伯纳是怎样的一个人?——幽默风趣、有童心(引导学生说),小老师是——娜塔莎。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熟悉一下著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
二、精读课文
解决问题——为什么拜小老师,体会萧伯纳的谦逊自律和宽广胸怀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其中的两个我们已经解决了。
那为什么著名的大作家萧伯纳要把小姑娘娜塔莎当作老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5小节。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2—5小节
2、指名回答
(一)精读感悟第2节
过渡:说不好没关系,我们来读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段话。
课件出示第2节: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
(1)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或神情?
(2)出示填空:……萧伯纳()对小姑娘说……
a、指名填空。
(自豪、神秘、摸了摸小姑娘的头……)
b、师:你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能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3)萧伯纳说这句话来表明自己是世界大文豪的身份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给小姑娘和她的妈妈惊喜,让孩子高兴,他很善良)
(二)精读感悟第3节
1、师: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比如你遇到杨红樱、郑渊洁……
2、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3节: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
(1)“预料”是什么意思?“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
(2)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竟)
小姑娘说了什么让大文豪出乎预料的话?谁来读一读。
(3)师: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天真可爱、有礼貌、聪明机智……)
(4)师:小姑娘是在和这位大作家逗着玩呢,还是品出了大作家话中的“自夸”意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去理解领会。
(5)学生说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段话。
3、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可爱又聪明!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
(1)同桌练习。
(2)男生扮演萧伯纳,女生扮演小姑娘,老师读旁白。
4、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为之一震,萧伯纳为什么震惊了?是什么震撼了萧伯纳的心,让他为之一震呢?
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太自夸了
小姑娘的话就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自己骄傲的样子。
师小结:正因为这句话使萧伯纳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
(三)精读课文第5节
过渡:这次在莫斯科与一个苏联小姑娘的偶遇,给萧伯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有了这样一段感触,
出示第五节: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
她是我的老师。
”
1、指名读。
是啊,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成就,都……(板书:不能自夸,平等相待,永远谦虚)2、“她是我的老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萧伯纳对小姑娘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佩服、感激、尊重……
3、一点点缺失就让他有了如此的反思,让他把一个小姑娘尊称为自己的老师。
从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萧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
——谦逊自律,胸怀宽广……
瞧,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胸怀,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气度!
4、现在,你明白“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了吗?用自已的话说一说。
a、小姑娘让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
b、什么道理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道理吗?
5、师总结:平等待人,永远谦虚就是小姑娘带给萧伯纳的启示,所以萧伯纳把小姑娘称为老师。
6、齐读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
三、升华、拓展。
1、同学们,现在我们再一起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觉得大作家的“大”仅仅指的是写了几部伟大的作品、名气大吗?
——是呀,萧伯纳不仅仅有着出众的才华,写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而且能够严于律己、知错就改,有着宽广的胸怀,真不愧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大文豪!
2、不要忘记这位大作家还有一个小老师呢!再来看看这个“小”字,除了表示年龄小外,它还包含着一种什么情感啊?
——是呀,小姑娘虽然年龄小,但还真是可爱,真是聪明,令人佩服呢!
师:学了课文,我们对课题的理解更深了。
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3、大作家从一件小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你们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课件展示: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总结:同学们,生活中的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你细心去寻找,去发现,你一定会从各种老师身上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你也必将成为生活中一位优秀的“小老师”。
4、谦虚方面的格言
(1)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
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安徒生
(2)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3)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
(4)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斯宾塞
(5)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谦虚方面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