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山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管理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6
学生营养餐计划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学生营养餐存在食材选择不科学的问题。
There is a problem with the selection of ingredients for student nutrition meals.2.学生营养餐缺乏均衡营养搭配。
The student nutrition meals lack balanced nutritional combinations.3.菜品口味单一,缺乏多样化选择。
The dishes have a single taste and lack a variety of choices.4.食材新鲜度和质量有待提高。
The freshness and quality of ingredients need to be improved.5.学生营养餐缺少季节性调整。
The student nutrition meals lack seasonal adjustments.6.饮食环境不够卫生,影响学生健康。
The dining environment is not clean enough, which affects student health.7.营养餐计划执行不力,导致浪费食材。
The nutrition meal plan is not implemented effectively, resulting in food waste.8.学生反映营养餐口感和品质问题。
Students have reported issues with the taste and quality of the nutrition meals.9.学生的饮食习惯和需求未能得到充分考虑。
The dietary habits and needs of students have not been full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10.学生营养餐的定价不合理。
学生营养餐计划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学生营养餐计划的问题与改革策略在当今社会,学生营养餐计划被广泛实施,旨在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与管理要点分析随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农村学生营养餐问题备受关注。
营养餐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关键保障之一,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困扰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有效的管理。
本文将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要点。
1. 营养不均衡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学校提供的营养餐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学校的营养餐过于简单,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无法满足学生的身体成长和发育需求。
另外一些学校的营养餐虽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选择,但是在食材采购和加工环节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隐患,很容易导致学生食品中毒的发生。
2. 食品浪费问题一些农村学校在制作和供应营养餐时存在食品浪费的情况。
由于学生食量和口味的差异,以及食品保存和管理的不当,导致部分食品过期失效、变质,最终造成很大的食品资源浪费现象。
这不仅对学校的经济开支构成了负担,也造成了对食品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3. 餐饮安全问题农村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一些学校存在食品加工环节不规范、食品原材料不合格等问题,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由于缺乏专业的饮食管理人员和食品安全知识,学校食堂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和管理能力有限,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1. 提高食品采购和加工质量针对营养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学校应当加强食品采购和加工环节的管理。
要加强对食品原材料的把关,选择有质量保障的供应商,确保食品原材料的新鲜和安全。
学校食堂应当建立健全的食品加工流程和管理制度,对食品加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食品加工的卫生安全和质量安全。
为了减少食品浪费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学校食堂可以根据学生的食欲和口味历史数据,科学合理地确定食品的数量和种类,避免多余的食品产生。
学校可以采取有效的食品保存和管理措施,防止食品过期变质。
学校还可以开展食品资源的再利用和变废为宝的活动,充分利用剩余食品资源,减少食品浪费。
学生营养餐整改措施_小学营养餐整改方案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生营养餐工作,旨在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营养餐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供餐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学生参与度不足等。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营养餐工作质量,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特制定本整改方案。
二、整改目标1. 提高学生营养餐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吃到安全、营养、美味的餐食。
2. 完善学生营养餐管理制度,规范供餐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参与,提高学生营养餐工作的透明度和满意度。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学生健康素养。
三、整改措施1. 提高供餐质量(1)加强食材采购管理,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合规。
(2)优化食谱设计,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
(3)提高厨师烹饪技艺,确保餐食色香味俱佳,提高学生食欲。
(4)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2. 完善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学生营养餐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供餐过程监管,对食材采购、加工、配送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
(3)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问题食材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加强营养餐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合理使用,杜绝浪费。
3. 加强三方参与(1)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对营养餐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建立家长志愿者制度,鼓励家长参与营养餐监督和管理。
(3)开展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营养餐的认识和参与度。
(4)定期公布营养餐工作信息,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4. 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1)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学生正确的饮食观念和营养知识。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食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与管理要点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餐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学生健康和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下面我将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及其管理要点进行分析。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餐食质量不高: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相对落后,学校的经费有限,导致餐食品质难以保证。
有的学校甚至存在食材不新鲜、食品安全问题。
2. 营养不均衡:农村家庭普遍经济条件较差,学生的饮食结构偏重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元素摄入不足。
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能力。
3. 缺乏多样性:由于农村地区的物资、经济条件限制,学生的饮食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这样会导致学生对食物的兴趣和食欲下降,也不利于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1. 提高餐食质量:加大对农村学校餐厅设施改造和运营管理的投入,确保餐食的新鲜、安全和卫生。
提高对食材、调味品和菜品制作的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止食品中毒事件发生。
2. 营养均衡配餐:制定科学的营养需求指标,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生理特点和运动量配餐,保障学生各种营养元素的摄入。
加强对学生饮食结构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加强餐厨垃圾处理:加强对农村学校餐厨垃圾的处理和利用工作,推行“厨余垃圾变肥料、剩余垃圾变沼气”的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4. 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饮食安全意识和能力,让他们成为营养餐管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5.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管理: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的管理工作,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营养餐工作的改进和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解决。
只有通过提高餐食质量、营养均衡配餐、加强餐厨垃圾处理、宣传教育和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才能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饮食的改善和发展。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整改报告一、引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旨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营养需求,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自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学生营养餐质量,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存在问题1. 资金管理不规范。
部分学校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2. 供餐模式单一。
部分学校供餐模式单一,缺乏竞争机制,导致供餐质量难以保证。
3. 监管不到位。
部分地区的监管工作不够到位,对学校食堂、供餐企业的监管力度不足,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4. 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学校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导致学生对营养餐的满意度不高。
5. 营养知识普及不足。
部分地区的营养知识普及工作不够到位,学生、家长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
三、整改措施1. 加强资金管理。
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2. 丰富供餐模式。
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多种供餐模式并存,提高供餐质量。
3.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学校食堂、供餐企业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4. 提高学生参与度。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对营养餐的满意度。
5. 加强营养知识普及。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家长的营养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四、整改工作计划1. 制定整改方案。
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2. 加强培训。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 加强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4. 开展督导检查。
定期对整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五、总结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学生营养餐工作整改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和营养方面的要求愈发严格。
而小学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公,其健康和营养更应该被重视。
然而,在一些学校里,小学学生的营养餐存在了诸多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学生营养餐工作整改措施。
首先,要严格把好食材质量关。
保障小学学生的营养餐品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些学校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烂菜,过期肉以及假冒伪劣食材,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学校应该委托专业机构对食材进行质量鉴定,并与餐饮公司签订严格的食品安全责任书。
第二,要严格按照食谱营养搭配。
合理的营养搭配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学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并将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保证学生摄取到适量的各种营养物质。
第三,要采用合理的烹饪方式。
学校为了提高饭菜的口感和质量,会采用过多的油,盐以及调味剂,从而降低了饭菜的营养价值。
学校应该将健康、清淡、鲜美的烹饪方式落到实处,保证小学生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并且让饭菜富有食欲。
第四,要严格按照标准服务。
一些学校在分发食物时缺少规定,导致营养餐的公正性和均衡性受到了威胁。
因此,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分发食物,并且对于与标准不符者进行惩罚以保证客观公正性。
第五,要加强营养餐宣传。
很多小学生以及家长对营养餐缺少了解,导致营养餐得不到合理的应用。
学校应该加强营养餐宣传,让学生和家长在营养日常饮食中有清晰的认识,增加了解和信赖,大大提高了食材的安全性和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学生营养餐工作整改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尽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来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营养问题,及时纠正这些问题,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为祖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营养餐管理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学校营养餐作为一种新兴的餐饮模式,旨在为学生们提供营养、健康、安全的餐食服务。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学校营养餐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以改进。
本文从学校营养餐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学校营养餐现状学校营养餐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全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已开始推广学校营养餐,部分学校已实现了营养餐的全面覆盖。
学校营养餐的菜品种类逐渐丰富,营养价值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可学校营养餐。
二、学校营养餐管理存在的问题1. 食品安全问题学校营养餐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首要关注的问题。
部分企业在食材采购、加工过程、储存运输等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食品中毒等事件的发生。
此外,部分学校对营养餐的监管不到位,也容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2. 营养搭配问题虽然学校营养餐的菜品种类逐渐丰富,但部分营养搭配仍不合理。
一些学校在制定菜单时,未能充分考虑食材的营养成分和学生的生长发育需求,导致营养过剩或不足。
长期下来,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口味问题学校营养餐的口味问题是影响学生就餐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营养餐面向的是广大青少年,口感的接受度至关重要。
然而,部分学校提供的营养餐口味较差,难以满足学生的口味需求,导致学生对营养餐的认可度不高。
4. 价格问题学校营养餐的价格问题是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部分学校营养餐的价格较高,使得家长承担的经济压力增大。
同时,学生可能会因为价格问题而对营养餐产生抵触情绪。
5. 监管问题学校营养餐的监管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学校、企业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监管不到位。
此外,监管措施和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有效保障学校营养餐的质量和安全。
三、学校营养餐管理对策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学校营养餐企业的监管,确保食材采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与管理要点分析随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学生营养餐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营养餐是农村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要点。
农村学生营养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食材安全问题。
由于农村学校多采用自己种植的蔬菜和禽畜养殖的肉类作为食材,很难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缺乏统一的食材采购和检测机制,导致学生食品中存在农药残留和养殖业过度使用抗生素等问题。
二是食品多样性不足。
由于经济条件和交通不便等原因,农村学校在供应食品的种类和质量上很难和城市学校相比。
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供给不足,导致学生体质偏弱、易生病。
三是食物浪费问题。
由于学校食堂厨师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食物的加工和制作往往下降了整个食物的营养价值,部分食物还会造成浪费。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建立完善的食材采购和检测机制,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加强对农药残留和抗生素使用的监管,严禁使用违法添加物。
二是提升食品多样性。
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食品供给水平,尽量满足学生不同营养需求。
引进新的蔬菜和水果品种,提供多样化的菜肴。
三是加强食品营养知识宣传。
通过开展食品营养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是优化食堂管理。
提高食堂厨师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合理规划食谱,确保食物的制作和加工符合营养要求。
加强食材的储存和管理,减少食物的浪费。
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应积极参与管理和改进农村学生营养餐问题。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加强监管力度。
学校要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食堂运作机制。
家长要关注学生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社会各界可以提供捐赠和志愿者等形式的支持,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营养保障。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与管理要点相辅相成,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营养保障体系,为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大石山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管理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蓝小金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4年第11期【关键词】大石山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管理运行【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0013-03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该计划覆盖了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230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
中央财政为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600元,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全年总计支出约160亿元。
计划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和高度赞誉。
可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覆盖面广、投入量大、政策性强的系统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
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和运行管控模式,将这项“民生工程”建成“放心工程”“阳光工程”,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是新一轮国家开发扶贫工作重点县,也是河池市小学教育阶段教学点和在校人数最多、条件最艰苦、学校分布最分散的一个大石山区县。
本文以该县为例,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管理运行模式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以期为大石山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
一、基本情况都安地处桂中腹地偏西、河池市南部,全县有壮、汉、瑶、苗、仫佬、毛南、水等7个世居民族,是全国布努瑶族人口聚居最多的自治县。
该县实施“营养餐工程”总体情况良好,县、乡两级政府组织有效,部门分工合作细致有序,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清晰的运行体制,逐步形成了“企业配送→食堂加工→食品留样→分餐→就餐”的学生营养餐供应模式,受益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高。
但由于地域广、学校多、农村情况复杂,再加上县级财政配套能力有限,仍然存在学校食堂建设跟不上、食品安全监管手段落后、学校跟进服务压力大、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不到位等问题和困难。
(一)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情况全县现有小学600所,其中教学点357个,普通中学2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现有在校生67696人,其中:小学生53300人(其中教学点7596人),普通中学14171人,特殊教育学校225人。
2013年,全县享受营养餐人数67696人,上级每年营养餐补助4134万元。
全县已建有学校食堂(伙房)188所,在建157所,将建48所,未建229所。
全县目前聘请食堂工勤人员552人,尚缺301人,食堂员工全部持健康证上岗,员工工资收入一般为500元~1200元不等。
全县现有泽龙、诚信、鼎凯及都安粮油公司等四家营养餐专业配送公司。
县教育管理部门成立了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中心,对资金进行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二)供餐情况1.供餐形式:一是提供牛奶、蛋糕或蛋等加餐或课间餐,主要是尚未建有食堂的学校采取此种供餐形式,食品均由配送公司直接配送,学校负责发放,牛奶价格为2.03元/盒,蛋糕价格为0.97元/个,鸡蛋价格为0.97元/个。
二是提供完整的早餐、午餐和晚餐,绝大多数建有食堂的学校采取此种供餐形式。
也有个别学校虽然有食堂,但工勤人员缺乏,同时采取以上两种供餐形式,如该县的板岭乡带河小学等。
2.供餐模式:一是食堂供餐的食材由公司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到学校,学校自聘工人进行加工。
食堂设施尚未健全或地处偏远的教学点,采用公司供餐和托餐式供餐两种方式。
企业供餐,由配送中心将营养食品配送到学校,营养食品以蛋糕加牛奶为主。
二是托餐式供餐,一种是食材由学校教师自行采购,自行加工,即老师托餐,另一种是家庭(农户)托餐,由学生家长自行购买。
一般偏远、交通条件不便的教学点,自行采购居多。
在县城周边有个别学校自行采购,执行托餐式供餐,譬如该县唯一的特殊教育学校,其自行采购能保证食品新鲜和价格随行就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品成本,弥补了双休日正常供餐给学校带来的压力。
3.供货模式:除学校自行采购之外,供货企业一般在每周周日、周三送货,供货数量一般由各学校提供清单,按清单配送,由供货方通过农用运输车直接配送到指定地点,用这种配送方式配送的食品基本上是冰冻食品。
也有供货企业委托学校驻地的个体户,负责每天按时送货,以确保食品新鲜。
如泽龙公司委托板岭街指定屠户和米粉加工厂,每天按需给板岭小学供货,保证了营养餐天天用上新鲜的猪肉和米粉。
二、存在问题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该县在学生营养餐管理和运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一)学校工勤人员及食堂工友普遍缺乏一方面,学校没有工勤人员编制,未配备专门负责营养餐的工勤人员,营养餐的验收、保管、分发等各项工作任务都由授课教师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
如由食堂供餐的学校,校方必须安排一名教师或工勤人员专职承担营养改善计划相关表格填写与汇总、食品验收、生鲜食材采购、为学生打饭、监督学生吃饭等工作。
由企业配送课间加餐的学校,教师也需要承担食品验收、分发等工作。
另一方面,目前全县尚需要约300名学校食堂工友,聘有食堂工友的学校,还不同程度存在工资收入低且工资发放不稳定,有时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及工资与工作强度不成比例等问题。
部分学校食堂由于工友缺乏,致使供餐压力较大,如五峒小学每天只能供应午餐。
(二)食堂设施建设工作滞后,仓储设施简陋目前,全县尚有305所学校未建食堂,占总数的50%。
已经建成食堂的学校,其食堂设施、设备投入不足,配套的饮水设施、加工设备、冷藏设备、防盗门窗和排水设施等不完备,特别是食品仓储保鲜设施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有些学校虽有食堂,但没有餐厅,而且食堂配餐间的卫生标准达不到要求。
有的学校由于食堂设施不完善,只有通过企业供餐的形式给学生发放课间餐。
而目前由食堂供餐的学校大多缺乏厨具、餐具及食堂维护费,若出现锅头损坏等情况,学校需自行解决。
大多数未建学校食堂的学校让学生在操场或教室进行加餐,既不卫生,又不文明。
有的建有食堂或简易伙房的学校,部分配餐室只有简单的几张课桌和书柜,设施简陋,没有必要的食品仓储保鲜设施,食品存放不规范,食堂脏、乱、差及潮湿,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三)营养餐品种比较单一,营养量标准摄入量不均目前,由企业配送所提供的课间加餐营养餐只限于牛奶、鸡蛋、花生和火腿肠等,人均营养量为:热量298.2卡路里,蛋白质12.04g,脂肪10.14g,钙元素182.12mg,铁元素3.76mg,锌元素1.24mg,各项营养量均低于标准摄入量。
由学校供餐的食物品种也比较单一,以包菜、白菜、瓜类、豆角居多,有少部分学生出现厌食现象。
食堂提供完整午餐,基本可以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小学生(7~11岁)午餐所需营养量,人均能量摄入约为866.8卡路里,蛋白质为26.9g,脂肪为39.8g,钙元素为143.7mg,铁元素为8.47mg,锌元素为4.90mg。
其中钙元素低于标准摄入量,约为标准摄入量的45%。
(四)食品配送不及时、不新鲜目前,该县营养餐配送企业一般在周日、周三为学校配送食品,包括肉类、菜类,无法保证食品新鲜,且存在食品原材料供应不按时的问题。
由于配送路途远、路况差等原因,有的配送公司没有按照协议每天都配送新鲜的蔬菜、肉类等原材料,导致学生不能每天都吃上新鲜原材料加工的食品。
同时,有的边远学校供货难,只能由学校自行到中心校或供应地点点货、收货,增加了学校的日常工作量。
(五)食品价格普遍偏高不管是肉类还是菜类,其价格均比市场高。
如从三只羊小学、板岭乡旱塘小学等提供的青瓜价格单上看,今年5月份,该县城区的青瓜批发价为每斤6角左右,而供到学校的价格为每斤2.3元。
而学校自行采购极易出现价格、数量不透明,无法索取合格有效票据等问题,加之生鲜食品采购频繁,难以实现实时管理,也存在食品价格偏高现象。
(六)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教职工自行采购难以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
营养改善计划的受益学校多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只能通过学校教师或工勤人员自行采购食品。
二是食品种类多,监管工作难度大。
食物是否新鲜、食品检查验收是否认真、储存是否得当,都与食品安全有直接关系。
三是食品监管部门管控缺位,由于部门机构设置编制人员少,现有的监管力量不足,以事后监管为主,很难做到从源头抓起。
四是大部分学校在山区地段,村小和教学点数量较多,分布分散,交通不便,有关部门难以实现定期、不定期实地检查,出现监管盲区。
五是大石山区的卫生环境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部分学校缺水现象比较严重,学校没有自来水,靠井水、水池蓄水的现象比较普遍。
(七)供货企业内部管理粗放,企业实力参差不齐目前,全县有四家供货公司,从调研的情况看,供货企业的内部管理漏洞多,个别企业实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1.仓储设施不全。
有的公司没有分类食品仓储,牛奶、蛋糕、蔬菜等随意堆放在简易货架上,且仓库脏、乱、差,非食品与食品同仓储。
2.存在三无产品。
有的公司未能提供所供货的牛奶的产品批次、出厂合格证等。
3.菜类农药残留检测不严。
有些公司没有对购进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就直接配送给学校,也没有产地的蔬菜检测报告,而是在进货后直接提供给学校。
4.送货车没有冷冻设备,为一般的农用运输车。
从产地运输→公司冻库→再运输到各乡镇学校→再入冰箱→最后加工上餐桌,由于物流环节多,且运输车辆没有冷冻设备,致使食品容易腐烂、有异味。
5.企业实力不强,管理不规范。
企业员工素质较低,对食品监管常识一知半解,未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
个别公司的经营性质、规模和个体户差不多,实力不强,不具备相关硬件条件。
6.企业间缺乏竞争机制。
目前,该县企业配送执行分片包干制,每个企业负责若干个乡镇的食品配送,导致企业间缺乏竞争,被包干的乡镇学校不能到其他企业自行进货,容易存在垄断现象,这是导致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笔者认为,要保障“营养餐工程”有效有序管理运行,必须在坚持执行以供货企业配送食品、学校食堂加工配餐为主,学校自行采购、教师托餐、学生家长自行采购、家庭(农户)托餐为辅,以及企业配送完整课间加餐相结合的灵活多样方式的基础上,在政府主导统筹、教育和食品监管等部门协同的同时,着力逐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逐步解决缺编缺人的问题规模较大的学校增加1~2名工勤人员编制,通过安排“4050”人员或招聘有专科学历以上的人员,以公益性岗位的形式,逐步解决营养餐工作缺编缺人的问题,避免教师“既教书育人,又当生活保育员”的问题,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同时,切实落实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的有关规定,配足食堂工作人员,尽快落实县财政公开购买社会劳动服务方式,由学校购买社会劳动服务,解决食堂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二)增加学校食堂建设投入及配套设备投入经费一是充分利用现有食堂,加快食堂建设,完善食堂设备、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