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风格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领导者行为对员工的影响研究引言:在组织中,领导者的行为对员工的发展和绩效具有巨大影响。
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和风格可以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进而影响团队的效益和员工的离职率。
因此,研究领导者行为对员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 领导者的沟通方式领导者的沟通方式对员工的工作表现有着显著的影响。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使员工理解组织的目标和期望,增强工作动力。
领导者的积极沟通还可以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氛围,提高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效率。
2. 领导者的激励能力领导者的激励能力对员工的工作动机和绩效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激励的手段,领导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激励方式的多样性可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增强对组织的承诺。
3. 领导者的赏罚机制领导者的赏罚方式也会影响员工的行为表现。
合理的赏罚机制可以作为规范员工行为的有效工具。
当领导者公正地进行奖励和惩罚时,员工会更加重视组织的目标和规则,进而提高自身的行为表现。
4. 领导者的支持与关怀领导者的支持与关怀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有着积极的影响。
领导者的关怀不仅能增强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参与度,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和自我认同感。
当领导者给予员工充分的支持和帮助时,员工会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进而更加投入工作。
5. 领导者的示范行为领导者的行为模范作用对员工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影响。
领导者以身作则,员工会更容易接受并学习到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领导者的示范行为也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和成长,进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效能。
结论:领导者的行为对员工的影响涵盖了各个方面,从沟通方式到激励能力,从赏罚机制到支持与关怀,以及示范行为。
通过良好的行为方式和领导风格,领导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满意度,进而影响团队的绩效和员工的离职率。
因此,组织应该重视领导者的行为对员工的影响,并通过培训和发展来提高领导者的行为能力,以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促进员工的成长发展。
研究报告: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力分析导言: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一个好的领导风格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然而,不同的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将对四种常见的领导风格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力。
一、授权型领导风格授权型领导风格强调员工的自主性和自我决策能力,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
这种领导风格在组织绩效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首先,授权型领导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其次,员工通过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会更加关注组织目标的实现,并愿意为之努力工作。
二、强制型领导风格强制型领导风格强调对员工的控制和指导,要求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标准。
然而,这种领导风格在组织绩效方面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强制性的约束可能导致员工压力过大,抑制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虽然这种领导风格可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但缺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参与,可能难以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三、指导型领导风格指导型领导风格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通过提供指导和反馈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
这种领导风格在组织绩效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首先,指导型领导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其次,通过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指导型领导能够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进而提高组织绩效。
四、激励型领导风格激励型领导风格注重激励和奖励员工,通过激发员工的动机和激情来提高工作效率。
这种领导风格在组织绩效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首先,激励型领导能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使员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
其次,适当的激励和奖励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进一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结论: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授权型领导风格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指导型领导风格通过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激励型领导风格能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者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有着巨大的影响。
领导风格是指管理者在处理员工和组织事务时表现出的态度、行为和方法。
管理者的领导风格直接影响着员工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团队合作以及组织的绩效和发展。
一、领导风格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的指令型领导风格通常会压制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只是按照管理者的指示执行任务,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风格往往导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低、员工流失率高,最终影响组织的绩效。
相反,激励型领导风格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管理者应该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还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动力,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二、领导风格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也对工作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独断独行的管理者常常会限制员工的工作效率。
他们往往过于依赖自己的决策和指示,不愿意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
这种风格会导致员工感到被忽视和不被重视,降低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投入度。
与之相反,合作型领导风格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者应该与员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员工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推动信息共享和团队合作。
这种领导风格能够激励员工发挥个人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三、领导风格对团队合作的影响团队合作是组织成功的关键之一,而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团队合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度支持和参与团队工作的管理者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能和创造力。
相反,冷漠和疏远的管理者往往会导致团队内部的冲突和不和谐。
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的管理者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和不信任,破坏团队的合作氛围,最终影响团队的绩效。
四、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以目标导向和关怀员工为核心的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三种家长式领导风格对员工情感承诺和建言行为的
影响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企业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领导风格对员工的行为和情
感承诺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家长式领导风格,在压制员工自主性和
创新性的同时,可能会对员工的情感承诺和建言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而
非家长式领导风格,如民主式和变革式领导,更注重员工的参与和个性
化发展,可能对员工情感承诺和建言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深入研
究不同领导风格对员工行为和情感的影响,对于提高组织绩效、营造良
好的员工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家长式领导风格(严格型、宽容型、理解型)
对员工情感承诺和建言行为的影响,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关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来收集数据。
研究对象是某
企业A公司的员工,问卷内容包括员工对领导家长式风格的感受和对组
织的情感承诺和建言行为等方面的评价。
问卷数据将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不同家长式领导风格对员工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
预计研究结果将显示不同家长式领导风格对员工情感承诺和建言行
为产生明显影响。
其中,严格型领导可能会压制员工个性的发展,导致
员工情感承诺的下降和建言行为的减少;宽容型领导在保障员工个性化
发展的同时,可能出现员工情感承诺程度低和建言行为的减少现象;而
理解型领导注重员工个性的尊重和理解,可能会对员工情感承诺和建言
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领导风格对组织文化的影响程度研究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中的核心要素,它决定了组织的价值观、信念和工作方式。
而领导风格作为影响组织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组织文化的影响程度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领导风格对组织文化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深度和程度。
一、领导风格与组织文化的相互关系领导风格是一种领导者交往与决策的方式,它是由领导者的性格、经验、技能和态度所决定的。
组织文化则是员工对组织共享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认同程度。
领导风格与组织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领导者的风格直接影响组织的文化,同时组织的文化也会塑造和影响领导者的行为。
二、领导风格对组织文化的影响程度1. 审慎型领导风格的影响审慎型领导风格注重事前的考虑和决策,追求完美和稳定,对员工的行为设定严格限制。
这种风格在组织文化中体现出高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员工往往在这样的文化中遵守规则、遵循程序,并且追求稳定。
然而,过度强调规定和限制也可能导致员工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2. 激励型领导风格的影响激励型领导风格注重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和积极性,通过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来激励创新和成长。
这种风格在组织文化中促进了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
员工在这样的文化中更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和执行力。
然而,过度的激励也可能导致压力过大和员工的负担增加。
3. 整合型领导风格的影响整合型领导风格注重员工的参与和沟通,鼓励团队合作和共享。
这种风格在组织文化中强调团队协作、开放交流和知识共享。
员工在这样的文化中更容易形成团队凝聚力和集体智慧。
然而,对冲突和问题的回避可能导致问题的潜藏和解决效率的降低。
三、领导风格与组织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领导风格和组织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和调整的关系。
领导风格可以塑造和改变组织文化,同时组织文化也会对领导风格产生反作用。
领导者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风格来实现对组织文化的影响,而组织文化的形成也会对领导者的行为和风格产生引导作用。
四、领导风格对组织文化影响程度的因素领导风格对组织文化影响程度有赖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企业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企业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成为了管理学界和实践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各种领导风格在企业中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发展、创新能力以及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不同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对其作出深入的研究。
一、授权型领导风格授权型领导风格强调信任、自主性和员工的参与程度。
这种风格的领导者倾向于给予员工更多的决策权和自主权,相信员工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挥创造力和贡献。
研究表明,授权型领导风格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组织绩效。
二、任务型领导风格任务型领导风格注重组织目标的达成和任务执行的效率。
这种风格的领导者会明确设定目标,并要求员工按照既定的规范和流程完成工作。
研究发现,任务型领导风格可以提高组织绩效,因为它强调了工作的规范性和结果导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变革型领导风格变革型领导风格强调领导者的魅力和影响力,以及对员工的激励和激发潜能。
这种风格的领导者具有较高的情商和沟通能力,能够引导员工积极面对变革和挑战。
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四、参与型领导风格参与型领导风格注重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决策。
这种风格的领导者会鼓励员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倾听员工的想法和意见。
研究发现,参与型领导风格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参与感和归属感,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领导风格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领导风格,如自由型、强势型等,它们也都对组织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领导者应该根据组织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领导风格来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要注意的是,领导风格的选择并非一成不变的,也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风格为“最优”。
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时间节点对领导风格的要求都有所差异。
领导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的调整和变化,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组织需求。
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职工的组织承诺问题。
组织承诺,作为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态度和行为倾向,对于组织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界定了组织承诺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接着,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影响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多种因素,包括组织支持、工作满意度、职业发展机会、组织文化等。
文章还深入探讨了组织承诺对员工工作绩效、组织忠诚度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文章提出了提升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中国企业的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组织承诺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职工组织承诺,指的是员工对于所在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和忠诚,以及愿意为组织的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的心理状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职工组织承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在理论方面,国外学者对于组织承诺的研究起步较早,提出了多种经典的理论模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llen和Meyer的三成分模型,该模型将组织承诺划分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三个维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国内学者则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对组织承诺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探讨和发展。
例如,凌文辁等人提出了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五因素模型,包括感情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该模型更好地解释了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内涵和结构。
在实证方面,国内外学者针对职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和后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发现,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组织因素如领导风格、组织氛围、薪酬福利等,以及社会因素如文化背景、职业发展前景等,都会对职工组织承诺产生影响。
同时,职工组织承诺也会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离职率、工作态度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研究为深入探讨职工组织承诺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路径提供了实证支持。
不同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引言领导风格作为管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领导者的风格是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不同的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一、授权领导风格授权型领导风格在现代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种领导风格鼓励员工发挥主动性,鼓励为公司争创高效、高质量的工作绩效。
授权型领导者倾向于让员工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和权利,从而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
而这种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员工能够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和权利,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效率,并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这种积极的心态是能够产生更好的工作绩效的。
二、指导型领导风格指导型领导风格强调对员工的个人学习和职业生涯的指导。
领导者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帮助员工克服挑战,提高员工的学习和培训机会。
指导领导风格的优点是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工作中的挑战,进而产生更好的工作绩效。
三、民主型领导风格民主型领导风格强调团队的合作和协作,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制定,尊重员工的利益和意见。
这种领导风格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友好和谐关系,将企业变成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并激发员工积极性,带来更好的工作绩效。
四、变革型领导风格变革型领导风格鼓励创新,主张改变现有的规则和惯例,从而促进企业增长和发展。
这种领导风格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改变企业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从而刺激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
这种创新能力是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成长性的,最终体现在更好的工作绩效上。
五、权威型领导风格权威型领导风格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强势的领导风格,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更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他们习惯于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同时忽略了员工的工作感受和需要。
换句话说,权威型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负面影响最大。
因为这种领导风格可能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和信心,从而影响员工的效率和工作绩效。
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组织绩效是衡量一个组织或企业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领导风格作为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组织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直接影响1.1 任务导向型领导风格的影响任务导向型领导风格注重目标的达成和任务的完成。
这种领导风格通常会激励员工为了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并能够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反馈。
研究表明,在任务导向型领导的带领下,员工更有动力和意愿去完成任务,因此组织的绩效会得到提升。
1.2 关怀型领导风格的影响关怀型领导风格注重员工的福利和发展,关心员工的个人需求和情感状态。
这种领导风格能够建立员工和领导之间的信任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研究显示,受到关怀型领导影响的员工更倾向于发挥自己的潜力,对组织产生忠诚感,从而提升组织的绩效。
1.3 民主型领导风格的影响民主型领导风格强调员工的参与和决策权力。
这种领导风格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研究表明,受到民主型领导的影响,员工更能够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组织绩效。
二、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间接影响领导风格不仅通过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来影响组织绩效,还有一些间接的影响。
2.1 领导风格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良好的领导风格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员工对领导的满意度与其在工作中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密切相关。
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将进一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
2.2 领导风格对员工凝聚力的影响领导风格对员工的凝聚力有重要影响。
凝聚力能够提升团队合作和协作,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良好的凝聚力将促进组织内部的默契和协同,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2.3 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影响领导风格对员工的创新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力。
开放且鼓励冒险的领导风格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从而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三、影响领导风格的因素领导风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领导个人的特质、组织文化和环境等。
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分析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领导风格是一项关键的因素,它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着重要影响。
领导者的风格不仅会决定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还会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领导风格以提高员工绩效。
二、任务导向型领导风格的影响任务导向型领导风格以任务完成为优先考虑因素,强调目标的达成和效率的提高。
这种风格的领导者通常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建立清晰的工作流程。
他们注重规划和执行,并鼓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任务导向型领导风格可以激励员工更加专注和努力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然而,任务导向型领导风格也可能导致员工出现压力和焦虑,特别是当任务时间紧迫或者目标过高时。
此外,任务导向型领导者对员工的绩效评估可能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中的成长和学习。
因此,在采用任务导向型领导风格时,领导者需要注意平衡目标的达成与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要关注员工的发展和学习。
三、关系导向型领导风格的影响关系导向型领导风格注重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强调员工的发展和满意度。
这种风格的领导者倾向于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具有高度的沟通和情商。
他们通过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然而,关系导向型领导风格也可能导致领导者过分强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忽视了任务的完成和效率。
在一些情况下,领导者可能面临与员工之间产生过度亲密或者过于宽松的问题。
因此,在采用关系导向型领导风格时,领导者需要注意平衡员工关系与任务完成的要求,确保团队协作和工作绩效的提高。
四、变革导向型领导风格的影响变革导向型领导风格强调创新、学习和适应变化。
这种风格的领导者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创新。
他们具有鼓励员工冒险和学习的特质,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提升工作绩效。
然而,变革导向型领导风格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导致员工的不安和不适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领导风格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文献综
述
作者:占先苗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23期
[提要] 管理者认为,领导风格是改善员工组织承诺和满意度、激发员工潜力、提高员工绩
效的有效方法。很多研究表明领导风格会对员工的组织承诺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的
回顾,总结有关领导风格、组织承诺、组织支持感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展望以组织支持
感为中介变量,领导风格对员工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领导风格;组织承诺;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25日
一、领导风格理论
领导风格就是指领导者在长期的领导活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比较固定的和经常使用的
行为方式和方法的总和,所以也叫领导者的独特工作作风,它体现的是领导的总体个性。
(一)领导者行为理论。领导者行为理论主要包括:(1)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二维模型:
一个是定规维度;另一个是关怀维度。(2)管理风格理论:Blake和Mouton根据领导者在工
作中对人的关心程度高低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高低不同,将领导风格在理论上分成了81种不
同的领导风格。
(二)领导者特质理论。特质理论也被称为伟人理论,其创始人阿尔波特从19世纪末开
始对其进行研究,截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已经形成了多种理论观点和流派。主要有以
下几种:(1)魅力型领导理论;(2)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风格。
(三)领导的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由经验主义学派通过进
一步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70年代后,该理论迅速在美国兴起,并受到了学术
界的广泛关注。在领导权变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权变理论主要有赫西和布兰查德情景理论、
非德勒权变理论、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路径-目标理论以及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等。
(四)国内领导风格研究现状。梁巧转(2004)评述西方国家近十年来有关两性领导风格
的研究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指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中对两性领导风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结果方面的不一致性;张爽(2006)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交易型领导和改造型领导对组织公民
行为的影响,发现交易型领导和改造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差异;徐晓辉(2011)发现要取得组织变革的成功,在组织变革不同阶段必须采取不同的领
导风格:解冻阶段要与员工权力共享,参与管理;变更阶段需加强指导,有效控制;再冻结阶
段需要领导权威强化管理。白洁、郑新夷等(2012)通过量表测量和内隐联想测验法证实4种
不同类型领导风格在组织公民行为的保护资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拥有刻板印象越小的男性
领导越能够激发个体协助同事的组织公民行为,关心人领导风格得分较高者可以有效激发个体
保护资源的组织公民行为。
二、组织承诺理论
(一)国外研究综述。组织承诺这一概念最早由Becker (1960)提出。他将承诺定义为
由单方投入产生的维持“活动一致性”的倾向。在组织中,这种单方投入可以指一切有价值的东
西,如福利、精力、已经掌握的只能用于特定组织的技能等。他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随着其对
组织的“单方投入”的增加而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的一种心理现象。
Porter(1976)等人在总结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正式把组织承诺定义为“是员工对组织
的一种态度和肯定性的内心倾向,是员工对组织在感情上的依附和参与组织的相对程度”。
Wiener(1982)用规范-动机过程来定义和解释承诺,他把组织承诺定义为“由于内化的行为规
范的压力而使员工的行为符合组织目标,满足组织的利益”,它更多地受到员工的教育背景、
社会道德规范或组织文化的影响。
在综合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Allen.N.J(1984)发现了前人研究的不足,结合了
Becker.H.S(1960)的持续承诺理论和感情承诺理论,并提出了组织承诺的二因素理论,编制
了组织承诺二因素量表;Meyer.J.P(1991)后又提出了组织承诺三因素理论:感情承诺、规范
承诺和继续承诺,认为组织承诺应该引入社会规范对人的态度和行为等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综述。王重鸣(2000)认为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源于对组织目标的认同,由此衍生出一定的态度或行为倾向。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
(2001)对中国职工的组织承诺研究为中国组织承诺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石。凌文辁等学者在总
结了国外组织承诺三因素论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制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提
出了中国组织承诺五因素模型,包括感情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
刘小平(2005)认为组织承诺指员工对自己所在企业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企业的一员
所涉及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三、组织支持感理论
(一)国外文献综述。Blau(1964)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员工与组织之间
的关系遵循着互惠原则,即当组织关心、支持与帮助员工时,相应地,员工也会支持组织,并
积极参与组织的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组织支持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组织人性化观点的影响。Levison(1965)指出组织中
的领导者的行为容易被看成是组织的意愿,而不仅仅是领导者个人行为。根据这种组织人性化
观点,员工会把他们从领导者那里受到好的或不好的待遇看作是组织是否喜欢他们的标准。如
果能从领导那里得到良好的待遇则加强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反之,则降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
Eisenberger在对前人理论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员工对于组织是否看重他们的贡献,
并在不同的情况下给予他们的不同对待形成一种总体看法,这种总体看法就是员工的组织支持
感。所谓组织支持感,就是员工对于组织重视自己的贡献和关注其幸福感的全面看法。这一概
念有两个核心的要点:一是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其贡献的感受;二是员工对组织是否关注其幸
福感的感受。如果员工知道组织重视其价值并愿意为其努力工作支付报酬时,员工就会受到鼓
舞和激励,愿意为组织利益努力工作。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凌文辁(2001)将组织支持感作为影响组织承诺的一个因素进
行研究,他从Eisenberger的短型问卷中抽取了8个项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员工的
组织支持感包括生活支持和工作支持两个方面。刘小平(2002)在对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的模拟
实验研究中将组织支持作为一种情境因素进行了分组实验。随后在对组织承诺的综合形成模型
进行研究时发现,组织支持感在价值匹配、组织公平和组织承诺之间起中介作用。徐哲
(2004)开发的组织支持感量表,则将组织支持感分为尊重支持、资讯支持、物质支持、人员
支持、亲密支持和社群支持。
徐晓锋、车宏生等(2005)系统地介绍了组织支持理论产生的背景、组织支持作用的机制
以及影响员工产生组织支持感的因素,对组织支持理论在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同时还对组织支持理论对管理员工的作用、提高员工组织支持感的途径进行分析。
谭小宏等(2007)通过对611名企业员工的调查,探讨组织支持感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
系。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王蓓等(2011)以组织支持感作为中介变量讨论了变革型领导方式对离职倾向产生影响的
机制,并证明了变革型领导方式确实能对员工的离职倾向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领导风格、组织承诺以及组织支持感相关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从事研究的
学者以及提出的观点已经非常多,但是可以看出,真正将三者结合起来研究的确实非常稀少。
同时,国外大多侧重于实证研究,国内理论侧重实证研究的相对缺乏,但以组织支持感为中介
变量,通过实证研究,找出领导风格与员工组织承诺的相关性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昭.国外领导理论的研究缺憾及其发展趋向[J].中国科技论坛,2011.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Levinson,H,Reciproc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5.9.
[3]Bass,BM.Does the transactional-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paradigm transcend
organizational and national bounderies American psychology.1997.52.2.
[4]Avolio B J,Wahmbwa F O,Webet T J.Leadership:Current theories,research,and
future directions. Th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9.60.
[5]胡刚.企业社会资本的获取与投资:利益相关者管理与公司社会责任[J].中国经济问题,
2004.6.
[6]阴法楠.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关系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