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电工学下册答案word版本 (10页)
- 格式:docx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10
目录第14章二极管和晶体管3第14.3节二极管 (3)第14.3.2题 (3)第14.3.5题 (4)第14.4节稳压二极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4.4.2题 (5)第14.5节晶体管 (5)第14.5.1题 (5)第14.5.3题 (6)第14.5.4题 (7)List of Figures1 习题14.3.2图 (3)2 习题14.3.2图 (3)3 习题14.3.5图 (4)4 习题14.4.2图 (5)5 习题14.5.3图 (6)6 习题14.5.4图 (7)14 二极管和晶体管14.3 二极管14.3.2在图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 5V ,u i = 10 sin ωtV ,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0 的波形。
[ 解]图1: 习题14.3.2图(a) u i为正半周时,u i> E,D导通;u i < E,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0 = E;D截止时,u o = u i。
(b)u i为正半周时;u i > E,D导通;u i < E,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0 = u i;D截止时,u0 = E。
u0的波形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图2: 习题14.3.2图× ×−314.3.5在图3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 Y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
(1)V A = +10V ,V B = 0V ;(2)V A = +6V ,V B = +5.8V ;(3)V A = V B = +5V .设二极管的正 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解]图 3: 习题14.3.5图(1) 二极管D A 优先导通,则10V Y = 9 × 1 + 9V = 9VV Y 9 I D A = I R = = A = 1 10 R 9 × 103A = 1mAD B 反向偏置,截止,I D B = 0(2) 设D A 和D B 两管都导通,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V Y :V Y = 6 5.8 + 1 1 1 11 V = 11.8 × 9 V = 5.59V < 5.8V + + 19 1 1 9可见D B 管也确能导通。
电工学下册答案题目一题干:某电厂供电给一个电阻为10Ω的负载,试问电厂输出的功率是多少?解答:根据功率公式,功率(P)等于电流(I)乘以电压(V)。
我们可以先计算电流,然后再乘以电压来得到功率。
由于负载是一个电阻,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
欧姆定律可以表示为 I = V/R,其中 I 是电流,V 是电压,R 是电阻。
所以,电流 I = V/R = V/10。
假设电厂供电的电压是220V,则电流 I = 220/10 = 22A。
接下来,我们将计算功率。
根据功率公式 P = IV,我们将电流(22A)乘以电压(220V)来得到功率。
所以,功率 P = 22A * 220V = 4840W。
答案:电厂输出的功率是4840W。
题目二题干:某电路中有一个电感为0.5H的元件,当电压为10V时,通过该元件的电流是多少?解答:根据电感元件的特性,我们知道电感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
该关系可以用电感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方程表示,即 V = L * di/dt,其中 V是电压,L 是电感,di/dt 是电流对时间的变化率。
我们需要计算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
根据题目信息,电感为0.5H,电压为10V。
将已知的值代入电感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方程中,公式变为 10 = 0.5 * di/dt。
我们可以对方程进行移项和积分操作,以解得电流 i。
首先,将 di/dt 移至方程的右侧,得到 di = 20 * dt。
然后,对两边同时积分,得到∫di = ∫20 * dt。
做出积分运算后,得到 i = 20t + C。
其中 t 为时间,C 为常数。
由于我们没有给出时间 t 的取值范围,所以无法确定常数 C 的值。
所以,通过该电感元件的电流为 i = 20t + C。
答案:通过该电感元件的电流为 i = 20t + C。
题目三题干:某电路中有一个电容为100μF的元件,当电流为0.5A时,元件两端的电压是多少?解答:根据题目信息,电容为100μF,电流为0.5A。
《电工学-电子技术-下册》试题及解答doc文档可能在W AP端扫瞄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十章: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十章:差不多放大电路二极管和三极管一、单项选择题*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定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C )A、正、反向电阻相等B、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C、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专门多倍D、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2.电路如题2 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Ui=3V 当.时,则U0 的值( D )。
A、不能确定B、等于0 C、等于5V D、等于3V **3.半导体三极管是具有( B )PN 结的器件。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题2图5.晶体管的要紧特性是具有(D ).。
A、单向导电性B、滤波作用C、稳压作用D、电流放大作用*6.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 结的(D )。
.A、单向导电特性B、正向导电特性C、反向截止特性D、反向击穿特性8.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要紧任务是(C ).A、确定静态工作点Q B、确定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电压C、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u 和输入、输出电阻ri,r0 D、确定静态工作点Q、放大倍数Au 和输入、输出电阻ri,ro *9.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9 图所示,C1、C2 足够.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
则输出电压u0 与输入电压u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B、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压C、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D、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题9图11.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电阻RL 增大、大小不变,符号D、保持不变C、增大B、减少( B ) A时,电压放大倍数将.改变13.在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经常将耦合电容视作短路,直流电源也视为短路,./ 33这种处理方法是( A )。
电工学下册课后答案篇一:《电工技术》田葳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1-1 在图1-39所示的电路中,若I1=4A,I2=5A,请计算I3、U2的值;若I1=4A,I2=3A,请计算I3、U2、U1的值,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并验证功率是否平衡。
解:对节点a应用KCL得I1+ I3= I2 即4+ I3=5, 所以 I3=1A 在右边的回路中,应用KVL得6?I2+20?I3= U2,所以U2=50V 同理,若I1=4A,I2=3A,利用KCL和KVL得I3= -1A,U2= -2V 在左边的回路中,应用KVL 得20?I1+6?I2= U1,所以U1=98V。
U1,U2都是电源。
电源发出的功率:P发= U1 I1+ U2 I3=98?4+2=394WI负载吸收的功率:P吸=20I1+6I2+203=394W222二者相等,整个电路功率平衡。
1-2 有一直流电压源,其额定功率PN=200W,额定电压UN=50V,内阻Ro=0.5Ω,负载电阻RL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40所示。
试求:⑴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RL的大小;⑵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⑶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IN?PNU20050??4ARL?N??12.5?UN50IN4解:⑴⑵UOC?US?UN?IN?R0?50+4?0.5 = 52VISC?⑶US52??104AR00.5题1-2图图1-39 习题1-1图图1-40 习1-3 一只110V、8W的指示灯,现在要接在220V的电源上,问要串多大阻值的电阻?该电阻的瓦数为多大?解:若串联一个电阻R后,指示灯仍工作在额定状态,电阻R应分去110V的1102R??1512.5?8电压,所以阻值 1102PR??8WR该电阻的瓦数1-4 图1-41所示的电路是用变阻器RP调节直流电机励磁电流If的电路。
设电机励磁绕组的电阻为315Ω,其额定电压为220V,如果要求励磁电流在0.35~0.7A的范围内变动,试从下列四个电阻中选用一个合适的变阻器:⑴1000Ω 0.5A;⑵350Ω 0.5A;⑶200Ω 1A;⑷350Ω 1A;图1-41 习题1-4图。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下册答案【篇一: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基础第7章习题解答】txt>7.1 如图所示的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图以及rd和sd的工作波形如图7.1所示,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
rdsd(b)图7.1 习题7.1的图解:rdsdq7.2 同步rs触发器电路中,cp,r,s的波形如图7.2所示,试画出q端对应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qcpcpsqr(a)(b)图7.2 习题7.2的图解:cpsr7.3 图7.3所示的主从结构的rs触发器各输入端的波形如图(b)所示。
sd=1,试画出q、q端对应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 cpdsr(a)(b)图7.3 习题7.3的图解:cpdsrq7.4 试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 7. 4习题7. 4的图解:j?qk?1qn?1?jq?kq?q所以构成t’触发器,具有计数功能。
7. 5 设jk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画出输出端q在时钟脉冲作用下的波形图。
1cpqcp图7.5习题7. 5的图解: jk触发器j、k端均接1时,计数。
cpq7.6 在图7.6所示的信号激励下,画出主从型边沿jk触发器的q端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态为0。
cpjk(a)(b)图7.6 习题7.6的图解:cpjkqqcp图7.7 习题7.7的图解:cp为0时,保持;cp为1时,r=s=0,则保持,r=s=1时置0,当r=0,s=1时,置1,当r=1,s=0时,置0。
7.8如图所示的d触发器的逻辑电路和波形图如图所示,试画出输出端q的波形图,设触发器的初始态为0。
cpd(a)(b)图7. 8习题7. 8的图解: cpd7.9 图7.9所示的边沿t触发器,t和cp的输入波形如图7.9所示,画出触发器输出端q和q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qqqcpttcp(a)图7.9 习题7.9的图(b)解: t=1时计数,t=0的时候保持。
cptqq7.10 试将rs触发器分别转换为d触发器和jk触发器。
第14章本书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等内容。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C B I I β≈(1)E B C B I I I I β=+=+C C BB I I I I ββ∆==∆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B I 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电工学下册答案完整版一、单选题(1.5分/题)1、示波器可以观察正弦交流电的波形,从波形中可以直接读出的物理量是()。
[单选题] *A.有效值B.周期(正确答案)C.初相D.频率2、通常照明电路用交流电的有效值为()V。
[单选题] *A.110B.380C.220(正确答案)D.3113、通常照明电路用交流电的最大值为()V。
[单选题] *A.110B.380C.220D.311(正确答案)4、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
[单选题] *A.50Hz(正确答案)B.60HzC.40HzD.220Hz5、正弦交流电一般用字母( )表示。
[单选题] *A.DCB.AC(正确答案)C.ADD.CD6、下列仪器仪表中,可以测量交流电频率的仪表的是()。
[单选题] *A.万用表B.钳形电流表C.毫伏表D.频率计(正确答案)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单选题] *A.有效值B.频率C.初相D.瞬时值(正确答案)8、用来表示正弦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有()。
[单选题] *A.周期(正确答案)C.相位D.幅值9、正弦交流电t=0时的相位,称为()。
[单选题] *A.初相位(正确答案)B.末相位C.初始角D.圆周角10、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倍。
[单选题] *A.1B.1.414(正确答案)C.2D.311、已知RLC串联交流电路端电压U=20V,电阻两端电压UR=12V,电感两端电压UL=16V,则电容两端电压UC=()。
[单选题] *A.4VB.32V(正确答案)C.12VD.28V12、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信号时,其耦合选择开关应拨在()。
[单选题] *A.AC(正确答案)C.GNDD.无法确定13、在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Q值越大,通频带越宽B.端电压是电容两端电压的Q倍C.电路的电抗为零,则感抗和容抗也为零D.总阻抗最小,总电流最大(正确答案)14、在RL串联电路中,总电压总是()于总电流。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工学下册习题答案篇一:电工第七版下册练习习题及答案篇二:电工学下册作业练习答案v安徽工业大学电工学下册作业电子技术作业1、214.3.2 在图14.02的各电路图中, E?5V,ui?10sin?t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
uo-(a)图14.02【解】(a) 当ui?5V时,二极管D截止,uo?ui;ui?5V时,二极管D导通,uo?5V。
5?(d) 当ui?5V时,二极管D截止,uo?5V;ui?5V时,二极管D导通,uo?ui。
uo-(d)?14.3.6 在图14.06中,E?10V,e?30sin?tV试用波形图表示二极管上电压uD。
-uD-+图14.06【解】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以忽略不计当e?E?0,即e??10V时,二极管D截止,uD?e?E;e?E?0,即e??10V时,二极管D导通,uD?0。
40??。
稳压二极管DZ的稳定电压UZ?10V,最大稳14.4.1 在图14.07中,E?20V,R1?900?,R2?1100定电流IZM?8mA。
试求稳压二极管中通过的电流IZ,是否超过IZM?如果超过,怎么办?Z图14.07【解】IZ?IR1?IR2?E?UZUZ?20?1010??????A?2.02mA?IZM, R1R2?9001100?因此IZ没有超过IZM,若超过可以通过将R1调大或将R2调小来解决。
14.5.4 在图14.08所示的各个电路中,试问晶体管工作于何种状态?.5k?k??k?(a)??(b) 图14.08(c)【解】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时,UCE?0,ICS?UCCI,IBS?CS,IB?IBS;?RC当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时,IB?0,IC?0,UCE?UCC ;根据此条件来进行判断:(a) ICS?UCCI1212?A?12mA,IBS?CS?mA?0.24mA,?50RC1000IB?6A?0.12mA?IBS,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50?103(b)ICSUCC12??A?20mA,IBS?ICS?20mA?0.2mA,RC1500?4012A?0.255mA?IBS,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47?103IB?(c) VB?0,IB?0,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
电工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电工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电工学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电路分析、电力系统、电机与变压器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电工学下册课后习题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工学的知识。
1. 电路分析1.1 串联电路题目: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12V,电阻R1为10Ω,电阻R2为20Ω,求电路中的总电流和总电阻。
解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电源电压除以总电阻,即I = U/R。
所以总电流为12V/(10Ω+20Ω) = 0.4A。
总电阻为10Ω+20Ω = 30Ω。
1.2 并联电路题目: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24V,电阻R1为15Ω,电阻R2为25Ω,求电路中的总电流和总电阻。
解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电源电压除以总电阻,即I = U/R。
所以总电流为24V/(1/15Ω+1/25Ω) = 9A。
总电阻为(1/15Ω+1/25Ω)^(-1) = 9Ω。
2. 电力系统2.1 三相电路题目:如图所示,已知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电阻R1为20Ω,电阻R2为30Ω,求电路中的总电流和总电阻。
解答:根据三相电路的特点,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线电压除以总电阻,即I = U/R。
所以总电流为380V/(20Ω+30Ω) = 6.33A。
总电阻为20Ω+30Ω = 50Ω。
2.2 电力传输题目:某电力公司需要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远处的城市,已知输电线路的电阻为0.1Ω/km,线路长度为100km,输电电压为220kV,求输电线路的电流和功率损耗。
解答:根据输电线路的特点,电流等于输电电压除以线路电阻,即I = U/R。
所以电流为220kV/0.1Ω/km * 100km = 2200A。
功率损耗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线路电阻,即P = I^2 * R。
所以功率损耗为2200A^2 * 0.1Ω/km * 100km = 4840000W = 4.84MW。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电工学下册答案
篇一:《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5.1
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图 1: 习题1.5.1图
I1 = ?4A U1 = 140V U4 = ?
I2 = 6A U2 = ?90V U5 =
I3 = 10A U3 = 60V
30V
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80V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 (?4)W = ?560W P2 = U2I2 = (?90) × 6W = ?540W P3 = U3I3 = 60 × 10W = 600W P4 = U4I1 = (?80) × (?4)W = 320W P5 = U5I2 = 30 × 6W = 180W
电源发出功率 PE=
P1 + P2 = 1100W
负载取用功率两者平衡 1.5.2
P = P3 + P4 + P5 = 1100W
在图2中,已知I1 =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
图 2: 习题1.5.2图
?I1 + I2 ? I3 = 0 ?3 + 1 ? I3 = 0
可求得I3 =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
U3 = (30 + 10 × 103 × 3 ×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 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
电路元件3 80V元件 30V元件
电流I3 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电流I2 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 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 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 U3 I3 = 60 × (?2) × 10?3W =
?120 × 10?3W (负值),故为电源;
80V元件 U2 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 1 × 10?3W=
80 × 10?3W (正值),故为电源; 30V元件
U1 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 U1I1 = 30 × 3 × 10?3 W = 90 ×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
最后校验功率平衡:电阻消耗功率:
2
PR1 = R1I1 = 10 × 3 2mW = 90mW 2 PR2 = R2I2 = 20 × 1 2mW = 20mW
电源发出功率:
PE = U2 I2 + U3 I3 = (80 + 120)mW = 200mW
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
2 P = U1I1 + R1 I 2 1 + R2I2 = (90 + 90 + 20)mW = 200mW
两者平衡 1.5.3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PN= 200W ,额定电压UN= 50V 。
内阻R0= 0.5?,负载电阻R可以调节。
其电路如教材图1.5.1所示试求: 1 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 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3 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
(1) 额定电流IN =
50 UPN 200 = A = 4A, 负载电阻R = N= = 12.5?
IN UN 50 4
(2) 电源开路电压U0 = E = UN + IN R0 = (50 + 4 × 0.5)V = 52V
E 52
= A = 104A (3) 电源短路电流IS =
R0 0.5 1.5.4
有一台直流稳压电源,其额定输出电压为30V ,额定输出电流为2A,从空载到额定负载,其输出电压的变化率为千分之一
U0 ? UN= 0.1%),试求该电源的内阻。
(即?U =
UN
[解] 电源空载电压U0 即为其电动势E,故可先求出U0 ,而后由U = E ?
R0I ,求内阻R0。
U0 ? UN
= ?U
UN U0 ? 30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