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电势能和电势(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复习功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从静电场中静电力做功使试探电荷获得动能入手,提出问题:是什么能转化为试探电荷的动能?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让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几条不同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来计算这几种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结论:拓展:该特点对于非匀强电场中也是成立的。
二、电势能寻找类比点:力做功只与物体位置有关,而与运动路径无关的事例在物理中有哪些呢?属于什么能?1.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我们叫做电势能。
电势能用Ep表示。
思考:如果做功与路径有关,那能否建立电势能的概念呢?2.讨论: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多少功,电势能就变化多少。
W AB=-(E pB-E pA)=E pA-E PB思考:对不同的电荷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1)正电荷从A运动到B电场力做正功,即有W AB>0,则E pA>E pB,电势能减少。
(2)负电荷从A运动到B做正功,即有W AB<0,则E pA>E pB,电势能增加。
3.求电荷在某点处具有的电势能问题:在上面的问题中,请分析求出A点的电势能为多少?类比分析:如何求出A点的重力势能呢?进而联系到电势能的求法。
则E pA=W AB (以B为电势能零点)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4.零势能面的选择通常把电荷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拓展:判断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将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根据静电力做功情况判断。
若静电力做功为正功,电势能减少,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反之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在A点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三、电势选B点为零势能面,则E pA=qE场Lcosθ可见,E pA 与q 成正比,即电势能跟电荷量的比值E pA /q 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