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指南
- 格式:pptx
- 大小:382.74 KB
- 文档页数:22
中国成人患者肠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中国成人患者肠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中国成人患者肠内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日益普及。
肠内肠外营养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于危重病患者和无法通过口腔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中国成人患者肠内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指导,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第二章适应症与禁忌症2.1 适应症(1)恶性肿瘤手术后:对于经手术后胃肠功能受损、无法摄入足够食物的恶性肿瘤患者,可考虑肠内或肠外营养的应用。
(2)消化道出血:对于严重消化道出血患者,肠内或肠外营养可以为其提供营养支持,维持身体功能。
(3)重症感染:重症感染患者在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受损时,肠内或肠外营养可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第三章肠内营养应用指南3.1 肠内营养配方选择选择适合患者病情和生理状态的肠内营养配方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成人患者常用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标准多肽肠内营养配方、氨基酸肠内营养配方以及特殊病例下的特殊配方等。
3.2 肠内营养管理......第四章肠外营养应用指南4.1 肠外营养适应症与禁忌症肠外营养适用于病患存在以下情况时:消化道无法吸收营养、肠道功能丧失、消化道出口受阻等。
禁忌症包括高凝血风险、严重感染、严重肝功能损害等。
4.2 肠外营养管理......第五章营养监测与评价为了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判断肠内肠外营养应用的效果,营养监测与评价不可或缺。
常用的监测指标包括体重、身高、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第六章不良反应与处理肠内肠外营养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胃肠道不耐受、电解质紊乱等。
在遇到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应该适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第七章结论通过本指南,希望能够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规范的中国成人患者肠内肠外营养应用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ESPEN关于家庭肠内营养的指南(完整版)摘要该指南将告知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剂师,护理人员和其他家庭肠内营养(HEN)提供者关于HEN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其实施和监测。
家庭肠外营养不包括在内,但将在单独的ESPEN指南中解决。
该指南还将告知需要HEN的感兴趣的患者。
该指南基于当前的证据和专家意见,包括61项建议,涉及HEN的指示,相关的访问设备及其使用,推荐的产品,终止HEN的监测和标准,以及执行HEN所需的结构要求。
我们根据PICO 格式根据临床问题搜索了荟萃分析,系统评价和单一临床试验。
评估证据并用于制定实施SIGN方法的临床建议。
该指南由ESPEN委托并获得财政支持,指南组成员由ESPEN选出。
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推出以来,HEN已被确立为可靠和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特别是由于越来越依赖门诊治疗而相关。
通常,HEN在住院期间开始并继续作为长期家庭治疗。
通常,对于HEN和院内肠内营养(EN)的适应症仅存在微小差异。
在HEN中,需要仔细考虑其他标准,例如预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QoL)以及治疗的任何伦理方面。
为了启动HEN,应遵循以下原则:如果没有针对基础医疗条件的有效治疗,则在没有EN 的情况下,期望患者的营养状态显着恶化,影响预后和QoL,这是一个复杂的决定。
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医学治疗,但营养支持的途径,内容和管理决策最好由多学科营养团队做出。
本指南提供了有关HEN使用的基于证据的信息。
有许多常常是复杂的疾病导致对HEN的需求,其描述不是本指南的一部分,但它们包括: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吞咽障碍,由于恶性肿瘤导致的障碍,由于癌症,恶病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慢性感染,和由于肝脏,胰腺或肠道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消化不良。
这些疾病的具体营养需求在最近发表的其他ESPEN指南中有详细描述(参见ESPEN 网站和临床营养学杂志)。
本指南重点关注HEN的方法和临床实践,相关监测以及避免并发症的策略。
肠内营养指南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肠道的功能不仅仅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还与身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肠内营养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肠内营养的基本知识和指南,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了解和照顾自己的肠道健康。
一、肠内菌群肠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
有益菌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和生长。
因此,保持肠内菌群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保持肠内有益菌的数量?首先,需要摄入足够的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种可以增加肠内有益菌数量的微生物。
酸奶、酸奶饮料、酪乳、酸柿子、酵素饮料、泡菜、奶酪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肠内菌群。
其次,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一种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加有益菌数量的营养素。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全麦米饭、糙米和各种蔬菜。
最后,要控制肠内有害菌的数量。
有害菌的繁殖和生长需要营养和水分,我们需要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防止有害菌的繁殖。
例如,减少精细加工的食品和高糖高脂肪的食品,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保持食品卫生等。
二、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肠内菌群平衡并促进肠道健康的营养素。
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内有益菌数量,还可以吸附胆固醇和糖分,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燕麦、豆类、水果和蔬菜中。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并有助于预防结肠癌等肠道疾病。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全麦面包、全麦米饭、糙米和各种蔬菜中。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至少25克膳食纤维。
如果我们的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可以通过补充膳食纤维的方式来维持肠道健康。
三、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可以帮助维持肠内菌群平衡的微生物。
益生菌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并能够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疾病。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帮助医护人员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时做出合理的决策,提高治疗效果。
肠内营养的定义和作用肠内营养是通过肠道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一种方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饲管的方式提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肠内营养的主要作用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康复和治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常用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指标:1. 肠道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排便频率、大便性状、肠蠕动等指标。
2. 肠道通透性评估:通过检测肠道通透性指标,如肠道黏膜渗透性和肠道屏障功能,评估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
3. 肠道免疫评估:评估肠道免疫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炎症指标、免疫细胞数量等。
4. 肠道菌群评估:评估肠道菌群组成和平衡情况,判断肠道微生态环境是否适合肠内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的护理指南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护理指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1. 营养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包括营养成分比例、用量和给予方式等。
2. 肠内饲管护理:正确选择和插入肠内饲管,保持饲管通畅,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 营养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化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营养计划的调整,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肠内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如感染、腹胀、腹泻等,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结论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是肠内营养治疗的重要环节,合理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指南,可以提高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
在实践中,医护人员应遵循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在独立决策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版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帮助医护人员在
护理过程中提供全面且专业的肠内营养护理服务。
指南内容
1. 肠内营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 解释肠内营养的定义,包括各种情况下的使用场景和优势。
- 强调肠内营养在提供全面营养支持方面的重要性。
2. 适应症和禁忌症
- 列出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包括肠功能衰竭、消化系统疾病等。
- 介绍肠内营养的禁忌症,提醒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
情况。
3. 肠内营养方案
- 提供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肠内营养方案的指导原则。
- 建议包括肠内营养的组成、配方选择和个体化调整等方面。
4. 肠内营养的实施与监测
- 介绍肠内营养的实施步骤,包括管道选择、插管技术等。
- 提供监测肠内营养效果的方法和指标,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方案。
5.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与处理
- 罗列常见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如感染、呼吸困难等。
- 提供针对不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结论
本指南为医护人员提供最新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
在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时,请严格按照本指南的内容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指南性质,具体护理措施仍需要根据患者状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
*注意:本回答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正确应用肠内营养。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和指导原则。
肠内营养的定义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肠道进食或使用肠内营养管道提供营养支持的方法。
它适用于无法通过口饮食充分获得营养的患者,如肠道功能障碍、吸收不良等。
指南原则
1. 患者评估:在开始肠内营养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因、肠道功能、营养需求等方面的调查。
2. 营养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计划,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量。
3. 营养管道选择: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管道,包括胃管、空肠管或结肠管,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营养需求来决定。
4. 营养管道插管:插管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风险。
5. 肠内营养配方:选择适合患者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标准配
方和特殊配方,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肠道功能来选择。
6. 营养监测:在肠内营养期间,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肠
道功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注意事项
1. 肠内营养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建议患者自行实施。
2. 肠内营养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肠梗阻、腹胀、腹泻等,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3. 肠内营养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需要注意,应避免不必要的
药物使用。
结论
肠内营养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适用于无法口服或经静
脉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
遵循最新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能够
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2023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第二部分)问题24:如何管理重症患者的EN支持治疗?推荐意见33:建议对无法维持自主进食的重症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应在入住ICU的48 h内开始进行EEN支持治疗(证据B,强推荐,98.2%)。
推荐意见34:以下情况重症患者需延迟启动EN支持治疗:(1)休克未得到有效控制,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未达到目标时;(2)存在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或酸中毒时;(3)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4)肠道缺血;(5)肠瘘引流量大,且无法建立达到瘘口远端的营养途径时;(6)肠梗阻;(7)腹腔间隔室综合征;(9)GRV>500 ml/6 h (证据D,弱推荐,99.3%)。
推荐意见35:以下情况需给予低剂量(滋养性)EN支持治疗:(1)接受低温治疗;(2)存在腹腔高压但无腹腔间隔室综合征;EN治疗过程中出现腹内压持续增高时需暂停EN;(3)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4)使用液体复苏或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后循环稳定的患者(证据D,弱推荐,98.6%)。
许多国内外肠外肠内营养实践指南推荐重症患者使用EEN。
Heyland 等对8项RCT研究进行的一项系统评价显示,与延迟EN相比,24~48 h 内予以EN治疗可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Tian等对纳入的3 225例受试者的16项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在ICU住院24 h 内进行EN并未降低死亡率,但发生肺炎的可能性较低;亚组分析显示,EEN与延迟EN相比,可明显降低死亡率,而EEN和PN间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另一方面,国外的系统评价常只纳入英文文献,对国内肠外肠内营养实践的参考价值欠充分,有必要在国内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得针对国人的临床证据。
故无法维持自主进食的重症成人患者,应在48 h内进行EEN,而非延迟EN。
对于休克尚未控制的情况,建议延迟使用EN,因为休克后EN会进一步加重已受损的内脏组织灌注,可导致非闭塞性肠坏死或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NOMI)的发生,但尚无证据表明休克、血管加压药、EN与NOMI 间存在因果关系。